魏延的子午谷之计和邓艾的偷渡阴平之计,在内外因各方面差别很大,并不具备可比性。
历史上,诸葛亮北伐时,大将魏延曾经提出一条计策,即自己率领精兵万人,从子午谷小道直插长安,诸葛亮主力策应,以此一举定鼎关中。这条计策最终被诸葛亮驳回,也成为诸多亮黑做文章的重要道具。尤其是三十余年后,邓艾率领精兵偷渡阴平,攻占成都,更是经常被拿出来做比较:看看,既然邓艾都能冒险成功,凭什么说子午谷之计就不行?诸葛亮活生生断送一条好计啊。
但是,这个逻辑是说不通的。
邓艾偷渡阴平确实是一场成功的冒险。然而这个案例,仅仅是说明了“冒险具有一定的合理性”。具体到魏延之计,还应该具体分析当时的客观情况,并不能说“因为邓艾冒险成功,所以其他冒险也都能成功”。
所以,需要分析比较,邓艾的冒险和魏延的冒险,到底是否具有可比性,存在哪些异同?
首先,邓艾的偷渡阴平之计和魏延的子午谷之计,从结构上的共同点,都是在以较大的风险,争取一个较大的战果。但相同点之下,还必须比较的是
(1)冒险取得成功的希望大小
(2)冒险成功后的收益大小
(3)冒险失败后的损失大小。
先来看看成功的希望大小。同等条件下,成功的希望越大,则冒险越值得发动。
这就要分析两个计策面临的格局。
邓艾的格局是:公元263年,曹魏发动灭蜀之战,调集18万大军分三路伐蜀。前期魏军成功夺取了汉中,却被姜维率领的蜀汉主力阻挡在剑阁。
魏延的格局是: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率领大军(5-10万)正准备北伐曹魏。
邓艾所部的别动队兵力,估计在2万人左右。友军是钟会大军10多万。
魏延计策所率的兵力是:精兵万人,友军是诸葛亮所率蜀汉主力(5-10万)
邓艾面对的敌军兵力为:姜维所部约五万,在剑阁与钟会对峙;诸葛瞻所率的蜀汉国内主力估计2万人左右,还有马邈等分散的蜀汉地方守军
魏延面对的敌军兵力为:曹真所部雍州魏军主力(估计约2-3万);郭淮等雍州地方守军;曹魏从关东前来增援的主力部队
由此可以看出,魏延奇谋面对的形势,比邓艾更加恶劣。魏延方面的兵力(无论是别动队还是主力)比不上邓艾时候的兵力,而面对的敌军却强大得多。这根本原因,是魏蜀两国的实力对比。
唯一对魏延稍微有利的地方,是子午谷大约比阴平道要好走一些。但同时子午谷的出口就在长安附近,魏军的守备和警戒也要比阴平道出口的江油城要强得多。魏延除非指望夏侯楙真的见他就逃走,否则,无论出子午谷后是攻取长安(按照《魏略》)还是截断潼关(按照本传),都比邓艾攻取江油更艰巨。
从军事上说,邓艾的任务,只要歼灭兵力与之相当的成都诸葛瞻军团。至于姜维率领的五万蜀汉主力,已经在剑阁被钟会的十多万魏军绊住,未必能抽调多少回援成都。
而魏延呢,他的一万精锐,就算能顺利直出长安,接下来也要面对东面曹魏主力和西边曹真军团的夹击。而友军诸葛亮主力,则还需要缓缓从斜谷进军,突破曹真的拦截后才可能给予魏延增援。
可见,子午谷之策要实现的艰难程度,是大大超过偷渡阴平之计的。原因无他,敌强我弱和敌弱我强的差异。所谓长袖善舞,多财善贾是也。
再看第二个问题。冒险成功后收益的大小。同等条件下,收益越大,越值得冒险。
邓艾当时的情况是,魏军已经占领了汉中,但汉中的汉、乐二城未下,是魏军背后的钉子;钟会主力被姜维挡在剑阁。简单说就是形势一片大好,然而陷入僵局。这时候,如果不能打破这种僵持,则魏军可能被迫长期相持,劳师远征,而蜀汉则能从最初混乱状态中逐步恢复,保住大半江山。甚至,魏军运粮不济,被蜀军再夺回汉中也是有可能的。
相反,邓艾的奇袭之计只要得手,蜀汉灭亡基本已成定局。三分天下注定将变成二分。
再看魏延的子午谷之计。无论是按照《魏略》说的夺占长安,还是按照本传的截断潼关,这个计策一旦得手,确实可以让蜀汉的北伐局面得到优化。但同时,蜀汉还必须要完成很艰巨的后续任务。在东边,必须挡住曹魏以半个天下为后盾,调集大批援军的不断冲击。在西边,则必须消灭雍州、凉州的当地魏军,以及曹真军团的反噬。这只是一场大规模持久战的开端。或者说,把蜀汉北伐成功的希望从10%提高到了20%。翻了一番,但仍不足以称为定鼎。
最后看第三个问题,冒险失败后,相对不冒险带来的损失大小。同等情况下,损失越大,冒险越不值得。
邓艾统帅的,只是曹魏三路灭蜀的一支偏师。邓艾所率入阴平的二万余兵马,约占伐蜀军总数的十分之一强。若是偷渡之计失败,最坏的结果是二万多人全军覆没,邓艾战死。即使如此,也并不损主力的元气。简言之,冒险失败带来的损失,是无关大局的。
而魏延的子午谷之计,不但要求自己带领一万精兵,还要求诸葛亮配合着他的计策率领主力策应。一旦冒险失败,不但魏延的一万精兵可能遭受惨重损失,诸葛亮所率主力也将处在比历史上更危险的地步。甚至,蜀汉国防力量因此崩溃,导致政权提前覆灭,也是可能的。
由此可见,相对邓艾的阴平之计,魏延的子午谷之策,属于风险更高,收益较小,损失偏大。两者并不具有可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