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明朝的史书明显被清朝篡改过,几乎所有的皇帝都成了无赖儿郎。被黑的最惨的,当属明宪宗朱见深。这个不是没有缘由的,因为当时朱见深差点让女真人灭族。女真人就是后来的满族,他们得了天下后,记仇着呢,把朱见深编排成了一个昏君。

(明宪宗也算是明君)

“犁庭”这个词,出自《汉书.匈奴传》,是说汉军攻灭匈奴,摧毁了他们的祭祖圣地龙庭,在这里指代匈奴统治者的军政中心,彻底扫荡了他们的巢穴。《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

朱见深当时给在辽东前线的总兵官下发的诏命是:捣其巢穴,绝其种类。这道命令,等于是一道种族屠杀令了。到底是什么原因,会让朱见深如此痛恨,一定要灭其种类呢?

明朝经过土木堡之变后,国力开始衰落,对于边疆的控制力度开始减弱。这时,东北地区的女真不落开始不断地挑衅。

原本建州女真在黑龙江一带过着渔猎生活,总是被东海女真打压,只好南迁到现在的朝鲜边界。他们也聪明,懂得抱明朝的大腿,派出使节出使明朝。朱棣认可了这个部落的归附,就把他们就地安置。可是朝鲜人认为是明朝政府故意设置在边界阻碍朝鲜北进,所以当时的朝鲜也派出军队攻打建州女真。建州女真打不过朝鲜就向明朝求救。明朝就让这些人住在了现在的辽宁、吉林交界一带。这片土地是明朝在东北地区的鱼米之乡,耕种条件最好的地区之一。所以,明朝对于建州女真其实是有着再造之恩的。

(建州女真投奔明朝前后)

明朝边地官兵也存在大国沙文主义,抢夺女真贡品的事件也屡有发生。在女真人势力尚未恢复元气的时候,女真人谨小慎微,仰人鼻息。过了数十年后,明朝经历了土木堡之变,国力衰弱,而此时建州女真部出现了知道很有计谋的首领爱新觉罗.董山,这位正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当时任建州右卫都督同知,建州女真的战斗力达到了空前的强大,屡次侵犯明朝。

朱见深刚当上皇帝的第二年,也就是1466年,董山就开始侵犯明朝领土,明朝总兵郑宏战败。1467年,建州女真侵入了今天新宾苇子峪镇三道关,明都指挥史邓佐在双岭中女真人的埋伏战死。后来,董山连续侵入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董山侵入明朝边境,无非就是掠夺财务。史料记载,董山率众杀掠边民多达10万。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当上皇帝的朱见深再也坐不住了,决定对东北实施打击报复。原本朝廷出兵都是大事,要朝廷公议,自然会有主战主和两派。不过,当朝廷派汪直巡查过后,认为其反复无常,野蛮凶暴不知恩德,明朝就此坚定了出兵剿灭建州女真的决心,并且称呼其为建奴。

(犁庭扫穴的明军)

1467年9月份,朱见深下令进剿建州女真,命令写很有特点,“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绝其种类”四个字基本就算是种族屠杀令了。当时,朝鲜还是明朝的藩国,朱见深决定两路夹击,急令朝鲜出兵。这样很快就将建州女真打败,董山被杀。史料记载,明军此战斩首1700多人,其余都流放外地,建州老营被付之一炬,部众尸横遍野。建州女真几乎遭遇灭顶之灾,人口濒临零点。

一般战斗中,会有很多情况收割不到首级,首级数与真实损失数的比例会有1:8左右,因此,建州女真的损失数应在万人左右。这对于建州女真的打击是致命的。直到一百多年后,努尔哈赤时,建州女真才逐渐恢复元气。而此时的所谓元气,也远远没有达到董山时的势力。

(久必成祸的建州女真)

明朝此次出兵东北,如雷霆重击,在建州女真刚刚兴起事就立刻施加军事打击,使得东北地区长期不能形成独立的分离势力,确保了明朝东北边境地区的长治久安。后来,万历年间,建州女真再次恢复时,明朝依然有几次时机扑灭他们,不过明朝东北地区的主政军官李成梁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手段,却在不经意间一手养大了示弱藏拙的建州女真部落。李成梁去世仅仅三个月后,建州女真即发布“七大恨”,誓师讨明。

最佳贡献者
2

壮举应该谈不上,就明朝国祚而言,这一次对建州女真的打击算是抑制了女真民族的发展,延缓了被女真族灭国的时间,但从另一方面来讲,抛开明朝内部农民起义的影响,后金对明的战争可以借鉴楚霸王的那句名言,即女真虽三户,亡明必女真,因为不可回避民族或者家族仇恨对战争指向性的影响。

明朝、建州女真、朝鲜的三角恋

“元以其地旷阔、人民散居,设军民万户府五万,镇抚北边,日桃温、日胡里改、日斡朵怜、日孛苦江,分领混同江南北。”——《大明一统志.卷八十.外夷.女真》

元末明初时期,以部落形式聚居在今黑龙江依兰县一带的胡里改、斡朵怜两个万户府的女真人,受到黑龙江中下游“野人女真”南下侵袭和元朝残余势力的骚扰,分别在首领阿哈出、猛哥帖木儿率领下,沿今牡丹江向南迁移。胡里改万户府的女真人最终迁至绥芬河流域定居,此流域下游的双城子是渤海率宾府建州故地,所以在永乐元年(1403),明朝在此设建州卫,建州女真由此得名。另一路斡朵里部,最终在阿木河(今朝鲜会宁)为中心的图们江东西一带定居。到了永乐四年(1406),阿哈出向明庭推荐猛哥帖木儿为建州卫指挥使,这样一来,胡里改和斡朵里两部同在建州卫管辖之下。

“明之惠于属夷者,以建州女真所被为最厚”——《明元清系通纪》

明朝对待边疆即上数民族的政策因地制宜,比如对待北方相对强大的蒙古族,在永乐之后就由深入漠北的进攻转为保境安民的防守态势;而对西南弱势的少数民族采取强硬的改土归流政策,这期间引发了诸多西南少数民族暴动,也导致了如棘人等古民族的直接消亡;与上述两地不同的是明朝对东北地区的宽容政策,明朝在东北地区设立卫所实际上是为归附的鄂温克、女真等少数民族提供发展空间,于永乐七年(1409)设立的奴儿干都司又成为各卫所高度自治背后的强力支撑。这里当然也受制于北方蒙古势力的威胁,明朝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的扶持,也是为了其从侧翼夹击蒙古的战略思想。

建州女真为寻求自身发展,胡里改部与斡朵怜部形成世代通婚的亲密关系,结成一个比较繁荣的集团,这不仅吸引了散落于朝鲜北境的女真人依附,而且遏制了朝鲜向北发展的道路。建州女真虽然在农耕文明中得到发展,但其民族主体仍是游牧形式,故而对相临的朝鲜王朝产生强烈的经济诉求,这个诉求主要表现为互市和掠夺。朝鲜面对女真人的两面性,给出的对策便是恩威并施,恩就是拉拢女真势力,以便达到自高丽王朝时制定的北进拓疆之国策。朝鲜王朝给予建州女真的恩就是授予猛哥帖木儿为上护军,双方在庆源一带开展贸易,达到了共同繁荣的目的。

在朝鲜的一系列拉拢政策下,明庭开始加大对建州女真的拉拢,似乎有与朝鲜争宠之意。明庭在诏谕猛哥帖木儿前,朝鲜得到消息后威胁猛哥帖木儿“勿从朝廷使臣之命”,但猛哥帖木儿和另外一个女真首领把尔逊还是暗中接受了明朝的恩典,由此明庭在胡里改部的另一支女真中设毛怜卫,作为建州卫的子卫,这便破坏了朝鲜北进的原始计划。明为朝鲜宗主,故而朝鲜不敢与明作对,只是通过关闭庆源贸易来报复建州女真,而建州女真在失去贸易空间之后,只能采用掠夺的方式强行发展,但终究是敌不过新兴的李朝王朝。1410年3月,朝鲜王朝对图们江流域的女真进行了武力征伐,以把尔逊为首的毛怜卫女真族人惨遭屠戮,这便是著名的庚寅事变。这次事变之后,建州女真与朝鲜王朝的甜蜜关系彻底破裂,双方之间的局部冲突不断,建州女真心向大明的趋势已成定局。

明朝设立奴儿干都司之后给予建州女真极大的军事支持,朝鲜王朝也不敢再向建州女真发动军事征伐,建州两部的经济和民生得到了稳定发展,建州卫至永乐二十一年时,人口已经达到了6000多。猛哥贴木儿为表示感激,率领部众参加了明成祖对鞑靼部阿鲁台的远征,并在战争中建树了功勋,被明成祖召至北京加以接见。明朝与建州女真的甜蜜期一直持续着,猛哥帖木儿多次亲自前往北京朝贡,明朝对于建州地方的扶持力度也被清代史学家孟森称为是最为宽厚的。猛哥帖木儿为了躲避朝鲜的攻击,将部众迁往凤州一带,明朝于永乐十年(1412)在此设立建州左卫,算是因人设岗。

但来自野人女真的威胁是建州女真不可回避的,明朝对于东北地区的宽容政策除了不准立国以外,几乎任其发展,甚至是互相攻打。时至宣德七年(1432),猛哥帖木儿从凤州回迁故地之后,受到“七姓野人”的攻击,猛哥帖木儿与其长子被杀,次子董山被俘,弟凡察与残众逃亡。这事件发生后,朝鲜终于找到复仇的机会,趁机派兵进驻建州左卫辖地。凡察即无去路又无归所,只能向明廷求救,可是明廷只下诏令野人女真放还董山,并无问罪之意。凡察在这个时候遇到阿哈出的孙子李满住,这个李满住在永乐年间就迁移部众独立发展,并成为建州卫指挥使,此时也有稳定的势力,于是就劝凡察暂时留下。等董山被放回后,与叔凡察商量后敲定融合之事,于正统五年(1440)率百余户迁到婆猪江流域,与李满往合流。

成化犁庭

凡察、董山回迁后,却于正统七年(1442)发生建州左卫的“卫印之争”,明廷出面将建州左卫为左、右二卫,以董山掌左卫,凡察掌右卫,虽然平息了叔侄矛盾,却也分化了建州女真,这就有了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的建州三卫。董山并不满足眼前的安稳,也看到了分化建州女真的危机,于是就向明庭上奏要求迁出辽东,实际上就是为了进入农耕区获得进一步发展,明庭则动用军队护送董山部众迁往辽东苏子河,划拨土地用于安置,并准其开设马市于抚顺关。但在明庭这样的恩惠下,边关仍上报了“建州三卫督都私与朝鲜结,恐为中国患”的消息,这里的督都正是董山。


“正统时,建州卫指挥董山,煽诱北虏入寇,杀掠不绝。景泰中,巡抚王,遣使招谕。稍归所掠。复款关。 ” ——《建夷考》

董山的这个行为从本质上讲是为了部众的发展,但吃里扒外的这种行为着实令人不耻,且由于地理位置的优势,董山时常率军抢掠明朝边境城镇。由于明朝于正统十四年(1449)遭遇了“土木堡之变”的浩劫,国力衰退,董山对明朝的态度从不顺从变为公然寻衅。时至成化二年(1466),董山直接率领军队攻打明朝边境,次年杀死明都指挥使邓佐,继而连续侵入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杀掠边民10余万。朱见深面对此局,本有安抚之心,但汪直赴辽东体察之后,回报了董山之野心和边民之惨状,朱见深便下定决心解决女真问题。

成化三年(1467年)五月,朱见深以总兵官赵辅挂靖虏将军印,作总指挥,左都御史、辽东总督李秉为副总指挥,率兵征讨建州女真部,并着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可见明庭对于女真恶行的痛恨之心。九月二十日,明军分左、右哨五道各万骑从抚顺关出塞,至十月三十日攻至建州,大获全胜,共擒九十九人,斩五百三十六人。由于建州卫与朝鲜的关系破裂,当明庭向朝鲜示意配合明军作战后,朝鲜国王李瑈果断遣中枢府知事康纯率万人协助明军作战。朝鲜有近水楼台之便,先于明军一步进入婆猪江,此时展现了相爱相杀的一面,朝鲜军所过之处焚烧村寨,捣荡屯落,遇青壮而杀,逢老幼而俘。朝鲜军大将鱼有诏率军攻破李满住父子据守的山寨后,大肆斩杀,李满住中箭后被鱼有诏所杀,其子李古纳哈也死于乱军之中,最终擒二十余人,斩三百余人。董山被俘虏后,在押送的途中试图逃跑,被明军就地射杀。

综上,明军与朝鲜都曾对建州女真有过恩惠,但其反复无常的态度成为悲剧的根源,脚踏两只船的行为终究会引来愤怒。据《李朝实录》记载,景泰二年(1451)的建州卫有1700余户,左、右二卫合计600余户,共计2300余户,人口差不多在一万左右。成化一战所斩杀和处决的女真人约1700人,虽将卫所老营付之一炬,但对其民族而言并算不上灭顶,比如说董山的五世孙努尔哈赤,百年之后带着女真的崛起向明庭复仇。而这一战之所以用犁庭来形容,就是针对女真部落的聚居地进行了如牛犁地一样的翻覆,是明朝廷借鉴汉朝对匈奴发动战争时“犁庭扫穴、摧毁龙庭”的比喻,寓意为彻底摧毁敌人。

参考史料:《李朝实录》、《明史》

3

起因:游牧民族扰边



“成化犁庭”发生在明宪宗朱见深在位的第三年。由于土木堡之变,明朝损失了二十万精锐,不仅京城三大营被缩编,明朝对九边重镇的防御力量也遭到弱化。女真部落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当时由明成祖设立的建州三卫进行管控。但是由于朝廷放松了对辽西平原的管控,导致蒙古部落日渐渗透,京师至辽东重镇一线只有狭长的锦州防线进行保障和联系。

当时的建州女真部落首领名为爱新觉罗?董山,也就是努尔哈赤的五世祖,时任建州右卫都督同知,也就是说名义上,爱新觉罗氏也是明朝的臣子。但是明朝对游牧民族部落实施经济控制,对边境贸易有意无意地调整规模,草原部落时不时会处于缺衣少食的困境。作为部落首领,董山是个很有想法的人,毕竟部落要恰饭的嘛,首领需要为部落的男女老少整一口饭吃,既然朝廷不给,那就抢吧。于是1466年,董山为刚继任皇位的朱见深送上一份大礼——入侵三道关,伏歼明都指挥使邓佐。后,又连续侵入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基本把辽东都抢了一圈,史料记载,董山部杀掠边民多达10万余人。



此时大明朝还没日薄西山,依旧倚仗“仁宣之治”的余威,尽管在与鞑靼人的交战中受创,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何况这只骆驼还没失掉它应有的水分和血气。朱见深二度被废太子,年纪轻轻便亲历国家危亡、父皇被俘被被囚,人间冷暖自知。一个小小的女真部落首领,区区建州卫都督同知,也敢犯我大明朝?天子守国门的脸面何在!

过程:兵分三路,朝鲜夹击



在廷议中,主战的汪直占据上风,明宪宗甚至将主和派下狱,足见其开战的决心。朱家子孙,很好地继承了朱元璋敢作敢为的脾性,所谓“要么不做,要么做绝”发扬的淋漓尽致。

1467年9月,明宪宗下令明军打秋风,手令“捣其巢穴,绝其种类”,由靖虏将军赵辅率军五万,分兵三路:左路出浑河、柴河越石门、土木河至分水岭;右路由鸦鹘关、喜昌口过凤凰城黑松林,摩天岭至泼猪江;主力自抚顺经薄刀山、粘鱼岭过五岭渡苏子河至古城,同时邀朝鲜出兵侧应。这个作战计划几乎就是萨尔浒之战的模板。只不过此时的明军战斗力还十分可观,尚未统一的女真部落毫无招架之力。



结果:绝其种类

此战毫无悬念,5万大军连同朝鲜兵势如破竹,很快直抵董山部落老巢。一个月的围剿形同屠杀,女真人的鲜血和尸体浸透了白山黑水,明军斩首600余人(有说1700余人),俘虏240多人,董山本人也被生擒,后在逃脱过程中被杀。要知道,当时整个建州三卫也就六千兵力,一下被杀近三分之一,史载“焚荡殆尽,部落残破”,建州部落几乎被灭种。

评价:种族灭绝,边境安定



成化犁庭是明王朝为稳定辽东局面,解决边患而跨境发动的大规模战争。此战意图明显,就是要毕其功于一役,通过打击一个女真部落,震慑整个辽东,直至萨尔浒战役之前,明朝都没有面临来自东北的巨大威胁,可以专心解决北面的蒙古侵扰。

4

相信很多人对“犁庭扫穴”这个概念并不是很清楚,而“成化犁庭”成为中国历史上一场壮举,更是让人觉得惊讶。其主要是因为还是许多人看过清朝编写的《明史》,导致对汪直和朱见深有着很大的误解。

比如说起明宪宗,大家都会联想到恋母情结、畸形恋、朝政败坏、太监当道、后宫干政等等,这就让很多人认为明朝宪宗皇帝是一个昏君。

然而事实上,明朝真正的历史并不是清朝抹黑的那样,成化犁庭的壮举的两位主角恰恰就是明宪宗朱见深和大太监汪直成绩。

对于这个从小历经波折且不受待见的孩子,在长大成为皇帝以后其性格却变得更加加强势。当时广西瑶族叛乱,南漳乱匪刘通、蒙古毛里孩入寇、建州女真犯边,蒙古小王子进犯等等周边的军事战争,朱见深不但没有任何的退缩,反而与他们打得不亦乐乎。

这里就谈谈建州女真作乱的始末。

建中女贞的祖先猛哥帖木儿的死后,建州左卫由他弟弟凡察掌管,猛哥帖木儿有个儿子叫董山,董山三个儿子:妥罗、妥义谟、锡宝齐篇古。

凡察是董山的叔叔,猛哥帖木儿死后两人一直争夺建州左卫的首领,为了安抚他们,明朝又设立了建州右卫,由董山统领,两人同为都督通知,从此建州女真分为建州卫,建州左卫,建州右卫三个部,这就是建州三卫的由来。

但因辽东是个贫瘠之地,耗尽精力也没有东西产出,即便是开设了互市,还是穷得一塌糊涂,遇到这样的情况怎么办呢?只有去抢,去哪里抢?

北面有个比女真更强悍的蒙古,西面比建州女真还能打,在打不过这几面的情况下,只有去南面的大明抢劫了,在他们看来土木堡之变后的大明军事软弱,抢明朝百姓更为稳妥。

于是见建州女真纠结的其他部族先后掠杀大明周边百姓数万,抢夺的财产更是不计其数。

犁庭扫穴

在成化二年和成化三年中,建州女真每一年都要侵犯大明边境掠夺一番,甚至有时候一个月就要入侵两次。朱见深这样的鹰派皇帝看到后不能忍,于是就下诏“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这8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格杀勿论,由此可见朱见深对于国家军事上的态度是非常的强硬,这也已经是用除后患的态度了。

于是明宪宗下令派靖伯赵辅领兵五万分三路进军,同时又下令朝鲜出兵协助。此后,也就一个月的围剿,明军斩杀了敌军630多人,俘虏240多人,李满柱和他的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董山因被捕途中叛逃被杀。

从这一仗斩获的人数来看似乎战果并不大,但事实上其效果是非常的大的。后来的满清入关前,皇太极手里掌握的兵力也才十二三万,而这可是努尔哈赤用了10年的努力,慢慢发展才有的人数。

宁远之战时袁崇焕坚持抵抗了三天,还动用了红衣大炮,最后的战果也不过是杀了对方269人,但当时已被称为大捷,而深入建州作战,斩获的人数达900多人,可以肯定的是建州其他部落的损失更是远超这个数字,这对当时的建州女真来说更是空前的劫难,也是这一次的失败,建州女真10年都不敢再次侵犯大明边境。

汪直进剿

10年后生活在苦寒之地的建州女真,在休养生息后,又想通过掠夺来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于是他们就联合海西女真不断入侵辽东,在与辽东巡抚陈钺对战中小胜,这也让他们自我膨胀起来。而朱见深听到后就直接派了一个太监,叫汪直。

汪直与朱见深一样,也是一个强硬之人,他与朱见深同时鹰派类型的人物,所以朱见深就先让他去辽东考察当时的形势,汪直在一番考察之后得出的结论就是:10年前没把建州女真打怕,这次必须狠狠的打,直接打到他们的老窝,让他们再也不敢侵犯大明。

于是两人一拍即合,成化15年10月,朱见深再次下令由汪直监督,抚宁侯朱永为总兵,统帅大军进军建州。而这次远征实际上的汪直才是实际上的统帅,到12月时汪直上传捷报,其内容为:

“建州贼巢在万山中,山林高峻,道路险狭。臣等分为五路,出抚顺关,半月抵其境。贼据险迎敌,官军四面夹攻,且发轻骑焚其巢穴。贼大败,擒斩六百九十五级,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获牛马千余,盔甲军器无算。”引用《宪宗实录》

此战大捷后担任总兵官的朱永原位抚宁侯,后被封为保国公,汪直加俸三十六石,由此总督12团营,成为第1个掌握禁军的内臣。对于这样的嘉奖,也正说明朱见深对汪直的看重,说明他并非是干扰内政的坏太监。

所以为什么会说,成化犁庭是一次壮举?

就是因为通过两次对建州女真的清剿,才让他们从此不敢对大明边境有任何的异心,而这两次的战斗,也让边境的百姓过上安稳的生活,朝廷也可以安下心来对付蒙古边境的军事冲突。

事实上明朝的真实历史被清朝抹黑篡改后,很多人已经都见不到明朝历史上真实发生的事件,很多人了解明朝都是通过清朝的历史记载,而这些都是被删改过的。

(汪直想象图)

历史上的汪直并不是大家想象中的那么坏,而是一个一战打到建州老巢的拥有军事大作为的狠人,他的这一次出击其实跟当时蓝玉深入北元蒙古有着同样赫赫的战功。

但却没想到,清朝把他黑得体无完肤,这只是因为他把人家的老巢给端了而已。

5

犁庭二字最早出现在东汉《汉书·匈奴传下》,“固已犁其庭,扫其闾,郡县而置之。”这句话记载的就是汉朝对匈奴的战争,汉军像犁地一样把匈奴军队翻了一个遍。而“成化犁庭”发生在大明成化年间对辽东建州女真人部落所进行大规模的灭绝种族的战争,明宪宗朱见深在位时期先前由于他的父亲明英宗朱祁镇不听于谦等大臣的谏言一意孤行率军贸然深入蒙古在土木堡被蒙古也先太师的大军包围击溃,土木堡之变致使明朝五十万大军覆没,明英宗也被蒙古军队俘虏,一年后才放他归国。此战之后明朝国力大减,对边境等少数民族的控制能力减弱,而在辽东的建州女真人经过几代人的努力经营实力大增,就开始对明朝边境地区进行不断地骚扰掠夺。

刚开始宪宗皇帝并没有对建州女真人部落的掠夺动用武力镇压,而是降旨对他们进行了严厉的训斥,可是以爱新觉罗·董山为首的建州女真人部落对大明朝廷的训斥不以为然依旧我行我素,继续对大明百姓进行烧杀掠夺。这彻底激怒了宪宗皇帝,随后他派西厂首领大太监汪直到辽东视察边境,汪直视察之后看到边境满目疮痍建议对建州女真进行武力清剿。宪宗皇帝随后调兵遣将准备对建州女真人部落进行军事打击。同时用计把建州女真人部落首领以朝廷赏赐为名诱骗到北京并遭到关押。

公元1467年9月宪宗皇帝正式下达了第一次对建州女真人进行讨伐清剿的命令,命令大将军赵辅率军五万兵分三路“捣其巢穴,绝其种族”。这等于是对建州女真人进行种族灭绝战争。同时命令朝鲜国王出兵配合明军在辽东的军事行动。第一次对建州女真人的清剿行动进行了一个多月,面对装备精良的明朝大军建州女真人根本不是对手,这次战争明军斩杀建州女真人1700多人,而没有被记载的斩杀人数远远高于这些战后统计数字。当时的婆猪江和苏子河上到处飘着女真人的尸体,由于尸体过多江水都被染成了红色。这次战争女真人受到明军毁灭性的打击,残存的女真人为了躲避明军的剿杀逃进深山老林。这次事件在历史上被称为“成化犁庭”。

第一次成化犁庭之后明朝对辽东残存的建州女真人依旧不放心,随后每隔几年就对建州女真人进行一次清剿,前前后后共有五次。经过这几次大规模的清剿建州女真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损失,他们的人口在几十年后才逐渐恢复。而明军也在那个时期很好地解决了建州女真人对边境的烧杀抢掠,为边境人民换来了几十年的和平时期,在明朝历史上可以说是一次重要的军事行动。

6

“犁庭扫闾”这个成语用于称赞汉武帝扫荡匈奴的功绩,而“成化犁庭”就是取自这个词,1500年前的史学家用该词即可证明其重要性。

建州女真的挑衅,已构成危险

建州女真是金人的后裔,居住东北地区,大概居住于吉林省的西部地区。

明成祖朱棣统治时期设立了建州卫管辖,并派女真人进行管理。在土木堡之变后,明朝锅里开始衰弱,对周边游牧民族的威慑力大大降低,日渐崛起的建州女真开始滋生野心。建州卫首领李满柱联合其他几个建州卫发起叛变,不断侵扰辽东地区。

在朱见深当上皇帝的第二年(1466年),建州女真部族的首领爱新觉罗·董山,即努尔哈赤的五世祖侵犯明朝林土,明朝总兵郑宏战败。1467年,建州女真入侵今日新宾苇子峪镇三道关,明都指挥史邓佐在双岭战死。此后,建州女真连续入侵连山关,开原、抚顺,铁岭、宁远、广宁等地,董山率众杀掠边民多达10万人数。

“捣其巢穴,绝其种类”

成化三年一月到三月,建州女真甚至两次入侵,血气方刚的明宪宗怒不可遏,直接下旨“捣其巢穴,绝其种类”。大将赵辅率军五万进剿建州女真,同时又有朝鲜配合明军进剿。一个月内斩首女真六百三十余人,俘虏二百四十余人,首领李满住和他儿子被朝鲜军队斩杀,而另一个首领董山也被抓捕,其弟及数百青壮都被发配到福建省等。

经此一役,建州女真实力大受打击,然十年后实力逐渐恢复,又开始以朝贡贸易受阻为由开始侵犯明朝边境。成化十五年十月,朱见深再次下令清剿建州女真,大太监汪直带队,抚宁侯朱永为总兵,巡抚陈钺参赞军务,在建州山中斩敌六百九十五人,俘获四百八十六人,破四百五十余寨。

这两次清剿再加上成化十四年陈钺反击女真的胜利,合计三次对女真的军事胜利在史上被称为“成化犁庭”。


在后来满清统一中国后明史受到编修,朱见深在明史中的形象也就变得黑暗。在“成化犁庭”战争后,建州女真消停了百年时光。在历史上它谈不上是多大的战役,史书对其也没有太多的描述,但若没有这次战争,那么明朝末年的难局很可能会提前爆发。因此,将其称为我国古代战争的一次伟大壮举也无可厚非。

7

感谢老夫天下无敌邀请。

这个问题其实很搞笑,因为成化丁亥之役完全就是大炮打蚊子,并没有辉煌伟大可言。

成化丁亥之役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点:

第一,贸易纠纷。明朝时期东北地区自然气候比较恶劣,粮食一年只能成熟一季,这就导致从事种植业的建州女真不得不以狩猎、采集、商品交换等方式来弥补种植业的不足,而明朝作为东亚朝贡贸易的宗主国自然就成了建州女真的主要依赖对象。

明朝自然也知道这一点,但是明朝却没用好这一优势,因为以明朝的优势地位,只要放开和建州女真的贸易,利用贸易上的优势控制建州女真的经济生产,用商品加深建州女真对明朝的依赖,进而控制建州女真。

明朝的玩法就是朝贡贸易,但是朝贡贸易对明朝和建州都没有什么好处。因为明朝是一个农业国家,其经济系统是封闭的循环,因而导致明朝国力无法支撑一个庞大的朝贡体系,毕竟朝贡体系属于赔钱赚吆喝。当然,这是明初朱元璋的锅。所以,明朝无法承担建州女真朝贡的经济压力,只能压缩建州朝贡使团的规模和商品数量,这也就是贸易壁垒。

同时,由于女真内部争纷,导致女真各部的敕书,也就是朝贡文件大部分散失,而明朝又没有补发,使其无法正常加入到明朝得朝贡体系当中,导致商品流入减少。

如此,建州女真对明朝日益不满,所以既然朝贡贸易无法满足生产生活需要,那么就只能撕破脸了,毕竟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第二、压制建州女真。明朝通过建州女真破关劫掠的行为来看,认为建州女真已经发展壮大,所以本着对女真各部分化瓦解、压制发展的角度来说,明朝认为有必要对建州女真进行一次军事打击。

实际上确实给建州女真造成非常严重的打击,当时建州女真总共也就3000多户(总感觉数据有水分),换算成人口也不过1.5万人左右,壮丁也不过是3、4千人的规模。

而且,由于女真各部早已是非常散碎的碎片化,也叫去中心化,导致女真组织结构非常分散,无法形成合力,自然也就无法招架明朝的军事打击,虽然女真成年壮丁都是优秀的战士。

同时,女真的聚居区你也可以理解为不设防。因为压根就没有合格的城防,很多女真城市说是城,其实就是一个大点的寨子,至多有一圈土墙,更多是零星分布的屯子。

所以,成化丁亥之役就是明军集结重兵分多路围剿建州女真的寨子和屯子,而且是快速突击,这对于明军来说确实不费劲,谁让女真当时组织松散呢。

战果确实有,建州女真损失差不多两千多人口,主要是成年壮丁损失惨重。再加上建州女真无法通过种植业满足生产生活需要,以及朝贡贸易的中断,所以确实对建州女真造成了极大的打击;再者,由于成化丁亥之役导致建州女真再原先的基础上更加碎片化,客观上利于明朝对其进行分化,所以建州女真几十年都无法恢复元气。这也许是成化丁亥之役最主要的成果,但是远没有明吹吹的那样辉煌。

只不过,天道好循环,同样出自于建州的努尔哈齐崛起,把组织松散的女真打造成了一个中心化的组织,明朝对女真的政策才宣告破产。

全文完

8

明朝的“成化犁庭”就是一步臭棋,别没事就给明朝戴高帽子。

  首先说明,本人不粉清,也不粉明,单就明宪宗朱见深“成化犁庭”这件事,从事后诸葛亮的角度看来,朱见深就是一臭棋篓子。

  朱见深上台前什么情况?

  他老子明英宗朱祁镇玩儿闹出的“土木堡之变”,差点让明朝灭国。明朝中央级别大佬文官武将死掉一大堆,即使在于谦手上守住了明朝江山,但是明朝也元气大伤了一把。

  不得不说,朱见深还是有点能耐的。

  朱见深上台后,政治还算清明,治理还算有效,起码十来二十年,明朝又逐渐恢复了元气。南面平定刘通起义,北面痛击靖难之役建州女真犯边,一时间,那个威武的明朝好似重生了。

  不过,把针对女真的“犁庭扫穴”说成伟大壮举——这事真不靠谱。咱也不是那种虚伪道德君子,喊着说什么种族灭绝不人道之类的,朱见深要真能灭掉女真的话,咱还真要喊声“英雄”。关键是,明朝真想那么干,也没那能耐。

  “成化犁庭”看是雷声大,实际却是雨点小。成化三年9月,明朝发动5万大军,分三路进军辽东,当然也不忘另外喊上朝鲜仆从军。

  这么宏大的军事行动,最后的战果是什么?

  第一,杀了和抓捕了三五个部落头目。第二,斩杀加擒获1700多人。第三,解放了女真人的奴隶1000来人。第四,毁掉了百十个寨子。——要知道努尔哈赤的“六世祖”董山,那可是杀掠了明朝10多万的边民啊!说好的“犁庭”呢?说好的“扫穴”呢?

  事实上,“成化犁庭”并没有给女真带来什么伤筋动骨,恰恰把女真社会从渔猎的奴隶制,引导向了农耕商业的君主集权制的道路。明朝给女真部落酋长封官加爵,硬生生培养出一堆女真贵族家族。明朝嘴上竭嘶底里喊着“毁其巢穴,绝其种类”,实际上是一边打压,一边还要开放“马市贸易”、“朝贡贸易”,一步步把建州女真养肥。

  知道明朝为什么要出兵女真吗?

  不是朱见深这皇帝铁血风格,是董山太欺负人。明朝和女真的朝贡贸易,美其名曰女真向明朝朝贡,实际上是女真酋长董山要什么,明朝就得满足。不给?那就就反叛、扰边——其实,明朝要锁死女真的发展很简单,断绝贸易,经济封锁就能搞定。

  一直想不明白明朝为什么不断绝贸易,反正,女真一直靠着马市和朝贡,在吸食明朝身上的血。

  在最开始,董山的先祖是在黑龙江那块混的,跟野人女真抢地盘,被野人女真欺负的不行行。就是在成化前,董山带领建州女真南迁。就是在成化时,董山带领部落在东北南部站稳脚跟。虽然董山死了,但是他的后代继承了权力。

  “成化犁庭”最大的作用,就是让建州女真认清了明朝已经“外强中干”,也让女真看清怎么忽悠明朝最合算——假装称臣,暗地里靠着马市贸易和朝贡发财。

  明朝估计是想靠着贸易和朝贡的利益,挑拨女真各部落的争斗,可惜明朝失算了。山海关之外,女真各部落争斗,明朝这是在养蛊。

  这不,到了努尔哈赤25岁的时候,努尔哈赤在部落斗争中成为蛊王。这个蛊王,却是对明朝这个主子反眼不认,摆明了要反噬。

9

成化犁庭指的是在明朝中期的时候,成化皇帝和大太监汪直发动的针对建州女真部落的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这三次大规模军事行动几乎把建州女真灭种,一直到了努尔哈赤时期,建州女真才开始恢复实力,重新具备威胁明王朝的能力。女真部落是古代生活在我国东北的一个少数民族部落,女真人从小就在艰苦的环境里面长大,他们擅长射箭打猎,幼年时期就能够翻山越岭搏斗猛兽。

由于女真人的生活环境比较艰苦,每一个女真人都是千锤百炼的勇士,他们的体能要比普通明朝人强的多,战斗力远在明朝军队之上。由于女真人的体能优势明显,在战场上能征善战,当时盛传着“女真不满万,满万则无敌”的说法。在北宋晚期的时候,女真完颜部落不堪辽国统治者的压迫,起兵后灭掉了辽国和北宋,建立了金国。金国灭亡之后,女真人继续回到东北生活,当时东北的女真主要分为三股势力,一股是海西女真,一股是野人女真,还有一股就是建州女真。

在三股女真势力中,建州女真的文明开化程度最高。明朝为了防止建州女真的势力过于强大,将建州女真分成了三个部落来分别管辖。不过明朝的分而治之的方法,并没有对建州女真部落起到太大的作用,建州女真部落仍然依靠着兵强马壮,多次入侵明朝的领土给明朝边境居民带来了极大的伤亡。明朝是我国古代比较强硬的一个王朝,唐朝和汉朝都曾经对游牧民族采取过和亲的政策,唯独明朝对于游牧民族一直都不手软。即使是在明英宗被俘虏的情况下,明朝仍然以十分强硬的态度对待北方的游牧民族势力。

在明朝成化年间,明朝经过土木堡之变国力大衰,建州女真趁机数次掠夺边境,造成了大量边境人员的死亡。成化皇帝是一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当他接到建州女真入侵的报告后,立刻派遣大军向建州女真部落发起了一次大规模的扫荡。成化皇帝颁布命令称:要捣毁女真人的巢穴,将反抗明朝的建州女真彻底灭绝。于是明朝军队扫荡了建州女真部落,斩首了六百名建州女真部落的士兵,并且俘虏了两百多名建州女真部落的士兵。

虽然明朝军队只歼灭了不到一千女真人,但是在当时的背景下,建州女真不过只有数万人的人口,能够打仗的也就只有几千人,因此成化皇帝的这一做法,几乎给建州女真带来了灭顶之灾。到了成化后期的时候,建州女真恢复实力再次卷土重来,大太监汪直又指挥了对建州女真的几次清剿行动,杀死了建州女真上千人。

经过三次大规模的扫荡,建州女真衰落了上百年的时间,一直到了明朝晚期才恢复实力。由于明宪宗(成化皇帝)和汪直给建州女真带来重创,清朝人编写明史的时候,将明宪宗描写成一个喜欢大妈的变态,将汪直描写成一个祸乱朝廷的大宦官。其实明宪宗虽然喜欢万贵妃,但是明宪宗并没有松懈对朝政的重视,而且万贵妃也没有限制明宪宗与其他妃子生孩子,明宪宗留下了20多个子女,野史污蔑明宪宗独宠万贵妃,万贵妃害死皇子的事件纯属子虚乌有。

10

成华犁庭指的是明宪宗时期,明朝发动的三次针对建州女真入侵的反击行动。建州女真是清朝统治者的先祖,在明朝成化年间,建州女真经常南下掠夺人口,强迫明朝边境百姓成为他们的奴隶。当时建州女真的人口还比较少,兵力还不足以威胁到强大的明朝。明朝开始的时候不愿意出兵攻打建州女真,后来由于建州女真过于蛮横,明朝被迫发动了对建州女真的扫荡。

明宪宗下的命令是:扫荡他们的巢穴,将他们斩尽杀绝。当时建州女真还处于部落状态,女真人主要依靠着打猎为生,身体都非常的强壮。明宪宗力排众议派遣数万军队对女真发动了第一次扫荡,女真部落遭到巨大损失,明朝军队斩杀数百人,摧毁了大量女真部落的营寨,救回了被掠走的边民一千多人。

很多人看到这个战绩,会认为明朝军队的战绩非常一般,实际上在努尔哈赤起兵初期,女真的军队一直都很少,女真内部的战争往往是以几十人的械斗为主。因此明朝杀死数百名女真人,已经对女真部落造成了非常大的打击。后来明朝边境军官再次扫荡建州女真,将女真部落打的十几年不敢入侵明朝。到了明宪宗统治晚期,建州女真再次兴风作浪,这次明朝的大太监汪直力排众议,亲自前往辽东调遣军队讨伐建州女真。

汪直继续实行明宪宗的策略,俘虏斩首了建州女真一千多人,因为明朝计算斩首的规定严格,建州女真实际损失人数要远大于一千人。汪直扫荡建州女真之后,建州女真几乎被灭族,过了一百多年才恢复过来元气。成华犁庭三次征战都以胜利告终,虽然杀敌的人数不多,但是这三次征战打垮了建州女真,为明朝赢得了一百多年的安定,其历史意义非常大。不过由于建州女真的后人建立了清朝,汪直和明宪宗都被清朝“黑化”,成华犁庭的很多史实都已经无法找寻。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