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17年前由于操作失误,中国海军361潜艇发生重大事故,70名官兵全部遇难。

渔船首先发现失事潜艇

2003年4月24日,渤海与黄海的交汇处,一艘渔船发现一艘漂浮的潜艇。当时也没在意,因为中国海军经常在这片海域进行训练,26日渔船返回的时候发现潜艇还在原地,这才感觉不对劲,他们立刻向海军基地报告。

海军马上派人赶赴现场,依稀看到“361”的字样。根据训练计划,361潜艇已经出海10天,正常情况下不应该滞留在这片海域,海军当即判断应该出事了。

进入潜艇查看情况

救援人员进入潜艇后,看到了悲惨的一幕:70名官兵全部遇难。现场没有燃烧、爆炸、碰撞的痕迹,遇难官兵们神态安详,没有任何挣扎的迹象。根据尸检,他们全部死于窒息。

根据航海日志,很快判定事故发生于2003年4月16日。

事故经过

事故当天,潜艇电池电力逐步耗尽,需要上浮进行柴油机充电。在启动柴油机充电过程中,通气管突然关闭(事后分析可能是海水进入通气管),这种情况下,柴油机就完全在消耗舱内的氧气。短短2分钟,氧气消耗殆尽,70名官兵就在不知不觉中牺牲了。

事故本可以避免

根据报道,361潜艇的确存技术缺陷,但是只要严格操作,这次事故是可以避免的。按照操作规程,柴油机工作时,机舱要密封,防止危机全艇,而且要密切观察通气管情况,如有异常就要立即停止柴油机工作。遗憾的是,这两点都没有做到。

结束语

本次事故,官方报道定性为“指挥操纵不当”并处分了多名将领。17年后的今天,零点拾韵怀着沉痛的心情举例作答,无意重提灾难,只希望这样的事故不要再发生,同时也致敬保家卫国的中国勇士。

最佳贡献者
2

抗日战争的“桂柳会战”期间,因美国陆军第14航空队译电员粗心大意,不经意间的一字之错,导致广西六寨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和大批难民被错炸,死难者多达6000余人,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差点丧命在自己人的飞机轰炸之下,这就是少被人知的“六寨惨案”。



(黄埔三期陈素农)

1944年日寇发起回光返照式的“一号作战”,造成了国民党军的豫湘桂大溃败,湖南衡阳失守后,日军第11军和23军分两路攻向广西腹地的桂林和柳州等地,目标是摧毁上述地区的中美联合航空队的空军基地,史称“桂柳会战”。

驻守湘桂咽喉广西全州的,是中央军第93军军长陈牧农(黄埔一期),因临阵脱逃被张发奎枪毙。战场另外一边,还有一位名字相仿的第97军军长陈素农,这是个黄埔三期生,陆军大学镀过金,原是孙元良德械第88师旧部,紧急从重庆调来加入战局,张发奎给他的任务是负责防守广西河池县的重镇南丹,掩护第四战区各部撤退。



(第四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

由于桂柳地区国民党军的迅速溃败,重庆军事委员会为力保贵州,已从各战区和卫戍重庆的部队中抽调了八个军赶赴战场,并遣汤恩伯统一指挥,第97军是最先到达的一支,但是陈素农根本不听张发奎的命令,只对蒋介石和汤恩伯负责。

第97军两个师16000人只象征性的打了五个小时,就准备拔脚开溜,但南丹县城后方20公里处即是存有大批辎重的六甲镇,11月25日根据该军搜索营的报告,已发现日军部队向此地推进。

(第97军军长陈素农)

为阻止日军接近掩护本部撤退,同时避免如此众多的美援武器装备、弹药物资落于敌手,估计陈素农也确实怕撤退后落得跟陈牧农一样的下场,于是电请军委会派飞机轰炸六甲,彻底摧毁库存辎重以免资敌,重庆照准。

此时的“飞虎队”已升格为美国陆军第十四航空队,司令官仍是陈纳德。接到军委会转来的电报后,轰炸机群待命出动,结果成都美国空军基地的译电员错将“六甲”译成“六寨”,于是灾难降临了。

(美军B29机群投弹)

1944年11月27日下午三时,26架美军B29超级空中堡垒轰炸机挂满炸弹出现在桂北与贵州交界的六寨镇,连投弹带扫射,彻底把这个只有三里长街道的小镇炸成废墟,从桂柳各地逃难汇聚于此的数万百姓、第四战区司令长官部遭受了灭顶之灾,血肉横飞,哀鸿遍野,令人扼腕叹息。

经事后调查,罹难的有军事委员会军训部(部长白崇禧)督察陈克球中将、第四战区干训团教育长王辉武少将,高射炮兵指挥官详铿少将,另有8名上校、200多名中下级军官和800多士兵葬身美机轰炸之下,难民死亡超过5000,伤者无算,是桂柳会战期间损失军官最多的一次“战斗”。



(桂柳地区逃难民众)

战区司令长官张发奎上将也在六寨,在卫士的拼死保护下逃过一劫,而他的部下们就没这么幸运了,尤以后方机关人员伤亡最多。司令部所有的作战资料、文件和张发奎多年的日记均化为灰烬,这位北伐名将被炸得晕头转向,悲痛的泪流满面,在回忆录中怒称这是抗战期间“最荒唐愚昧的一幕”。

据说此次轰炸之所以效率奇高,是陈素农的求援电得到了蒋介石亲批,惨案最终不了了之,没什么人上军事法庭,虽然当时国民党军队还没有形成现代化的陆空配合系统,前线部队被误炸司空见惯,但如此惨重的损失,西南战局1944年的混乱不堪,可见一斑。

(陈纳德和周至柔)

3

历史上的蝴蝶效应还是蛮多的。往往一些小事件,影响了后来整个时代的发展。

比如大家都知道的,一战的时候,有一个叫亨利·坦迪的英国士兵发现战壕外有一个德国士兵。

他举起了手中的枪,但最终这位英国士兵没有扣下扳机。这个惊慌失措的德国士兵逃回了营地,然后刮去了脸上的大胡子。

这个德国士兵就是希特勒。如果希特勒被枪杀,还会有后面的二战吗?如果有,又是怎样的结局呢?

可以说,这是一个小事件影响大时局的例子。在中国,同样有这样的例子。

建安七年,袁尚大将郭援进攻曹营的绛邑。经过谈判,绛邑的百姓开城投降。郭援进来后,找到了驻守绛邑的县长贾逵。

这一路来,郭援攻无不克,就是在绛邑这里吃了苦头,所以,他也是很欣赏贾逵。

郭援下令贾逵向自己下跪,准备收他为小弟。没想到贾逵骨头很硬,不但不跪,还破口大骂,说你是哪里跑出来的杂毛,想让我下跪?

郭援大怒,下令处死贾逵,关键时刻,绛邑百姓纷纷前来求情。绛邑百姓在开城时,曾经跟郭援达成口头协议,不杀县长贾逵。大概贾逵在这里的治理还是不错的。

郭援最终是放过了贾逵一命,但这还不是故事的最后。

郭援将贾逵放到壶关的一个地窖里,以腌萝卜的形式保存,准备过两天,等舆论平息之后,拿出来再杀。

这个时候,贾逵是相当绝望,最终实在没有办法,开始忽悠起看守他的狱卒来,他对旁边的看守者说:这里难道没有一个有骨气的人吗?难道要让一个义士死在地窖里吗?

这一说,还真有效果,一个姓祝的狱卒把他放走了,他的名字叫祝公道。看来为人确实公道。

贾逵就此逃出生天,而放他走的祝公道没有碰到自己的公道,被郭援斩首了。最终,曹家反击郭援,替这个祝公道找回了公道。

那么,这个事件有什么后果呢?贾逵这个人还是不错的。也是老曹家十分看重的人。后面也是一力支持了曹家称帝。

关键是他的儿子。

十五年后,贾逵的儿子出生了。注意时间,当年祝公道放走贾逵时,贾充充其量连液体也不是。

那么这个贾充干了什么呢?他主要帮助司马家推翻了曹魏。

当时,魏帝曹髦对司马昭相当不满,亲自抄了刀要约司马昭去后海的一个野湖。谁知道,大家叫人的时候,司马昭一顿电话打出去:我跟皇帝约了架,在哪里哪里,你们快来。

结果接到电话的人全跑了,其中一个叫成济的马仔有点拿不定主意,跑去问贾充:我该怎么办啊,皇帝是我的领导,司马昭也是我的上级, 我帮谁呢?

贾充一句话就理清了他们的雇佣关系 :“司马公养着你们,就是为了今天!还用问吗?”

你的编制是曹家给的,但工资是司马昭发的,你说你该听谁的?

成济一听,跟打了鸡血似的,一刀就捅死了曹帝曹髦。

当然,成济这个二愣子背了黑锅,他被以杀领导的名义砍死了,而贾充却成了司马昭的大功臣。后面,贾充也是一力拥护司马家推翻曹魏自己干。他这个举动,气得旁人大骂:你不配当贾逵的儿子。

当然,这也没事,不过是改朝换代嘛,曹魏家的也是从老刘家抢过来的。

问题是, 贾充又生了一个国宝级女儿贾南风。这个大姑娘有四个特点。

1.丑,特别丑,黑粗矮壮。当然,这主要怪贾充基因不好。

2.善妒,醋坛子一个。看到老公泡妞,或者看到小老婆怀孕了,拿着棍子就把人家打流产。当然,这也是基因不好,她的妈咪郭槐就是一个醋坛子。郭槐看到贾充逗奶妈怀里的孩子玩,都能把奶妈打死。

3.好色,贾南风后来嫁给了晋武帝司马炎的儿子司惠帝。成了皇后,权力是春药,洪荒之力一下冲破任督二脉,不但在宫里跟太医乱搞,还上街抓男人,看到帅哥,一棍子打昏拖到家里嘿嘿嘿。

4.贪权,这个要命。贾南风当了皇后以后就搞起了权斗,一开始是斗倒了太后一家,然后又杀死了不是自己生的太子司马遹,这一下搞得西晋大乱,西晋的八个王爷也纷纷进京抢夺权力。这就是西晋的八王之乱。这个事件的后果就是造成了晋朝的兵力空虚,国家分裂。另一个后果,就是引寇入国。有的王爷打败了,就向外面的鲜卑求援,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

三百年动荡就此开场。这所有的源头都可以怪到贾南风头上。而再远一点,怪祝公道先生太公道了,早知道,当年冤枉个把好人,不就没事了?


下面再讲一个。

大家知道,汉朝跟匈奴进行了长期的征战,刘邦当年就想一下把匈奴打倒,原因很简单啊,大秦帝国在的时候,匈奴老老实实的,现在轮到他当皇帝了,结果边关的事情搞不掂,这说出去多不好听啊。可是没想到,他一去就碰到了硬茬。

匈奴的冒顿单于鸣镝杀父,计服东胡,西击月氏,南并楼烦,控弦三十万,兵围白登,骑侵燕代。匈奴一下达到了鼎盛期,反而将刘邦围困在白登,最后,老刘走夫人路线,送了买路钱才逃了回来,后面,吕后又被冒顿调戏,说我一鳏夫,你一寡妇,我们在一起就能一块二了。

吕后只能忍声吞气。就这样被匈奴欺负孤儿寡母。到了汉文帝跟汉景帝都是和亲为主。

到了汉武帝,终于有机会一较高下了。

这个时候,一个马邑土豪聂翁壹提供了一个方案。他表示自己愿意打入到匈奴内部,诈称可以帮助匈奴拿下马邑,吸引匈奴人前来,大汉军队只要设个伏,就可以一举消灭匈奴人。

汉武帝一听很高兴,派了二十多万大军出发了,埋伏在马邑附近。匈奴人也真信,真的来了。可是,到了武州外围时,匈奴大军突然停了下来,为什么呢?汉军的演技太真的,真的像假的。

为了吸引匈奴人,汉军在野外放了很多牛羊当诱饵,可是,匈奴也不笨,一看全是牛羊,没有牧羊人。

匈奴的老大叫军臣单于,军臣单于决定去抓一个舌头。

很快,舌头抓来了,是武州的一个尉史,不是什么了不得的人物,守烽火台的。抓来之后,没怎么用刑,这个尉史就一五一十招供了。

这就太坑爹了,军臣单于就此下令退兵,走之前出了一身冷汗,表示自己得到这个尉史是天意。后面,还封了这个尉史当天王。

这样,大汉伏击匈奴的计划就落空了,而一个人的命运也很悲剧,这就是一开始主战最积极,并介绍聂翁壹给汉武帝的大行令王恢。

他也在这个伏击圈里。这个伏击圈人很多,御史大夫韩安国为护军将军、卫尉李广为骁骑将军、太仆公孙贺为轻车将军,太中大夫李息为材官将军,跟王恢一起设伏。王恢不是主力 ,带了三万汉骑负责截击对方的辎重。

现在匈奴一走,大家也各回各家了。但王恢的位置比较靠前,还有机会攻击一下匈奴的尾巴,但是,考虑到匈奴的机动性很强,出击的话,可能三万兵马都要仆,所以就没有出击。

这一下,汉武帝发火了,这个计划是你提供的,现在计划失败,你也不攻击一下,说出去,大汉帝国还有面子?最终,王恢是自杀谢罪。

一击而成千秋业的马邑之谋就此结束了。

而汉朝跟匈奴的大战就此拉开大幕。

飞将军李广纵骑边疆,声震匈奴,可是,命运长于捉弄,难求封侯。


李广利一代名将,却诈降成真降。卫青奇袭龙城,七战七捷,收河朔、复河套。但也用去了大汉大半的积蓄。霍去病轻骑八百奇袭漠北,轻取河西,马踏祁连,最后封狼居胥,祭姑衍山。


匈奴这才大败远遁,出现漠南无王庭的情况。但是霍去病也是悲剧,家还没成呢,就英年早逝了。

张骞凿空,通西域,拓丝路,陈汤远征西域,越葱岭,趟阗池,斩单于。给大汉跟匈奴的交战划上一个比较圆满的句号:犯我强汉,虽远必诛。

但这么多年征战,汉文汉景的积蓄早就花光了,大汉也在汉武达到一个顶点之后,开始走下坡路。

要不是那个胆小的尉史,可能就不必花费如此巨大的人才财力了。

4

插错2个插头,160人因此丧命,小事酿大祸的典型!

1994年6月6日早晨,鸣犊镇嘴头村的村民,扛着锄头正准备下地干活。忽然,头顶上传来巨大的轰鸣声,村民抬起头循声望去,只见一架硕大的飞机犹如断翅的天鹅,在空中摇摇晃晃。不一会儿,飞机冒出一股浓烟,紧接着传来闷雷般的炸响,硕大的机体瞬间断成数截,在场的村民无不触目惊心。这就是惨烈的“西安6.6空难”,而造成这起空难的原因,却是因为两个插头。


空中惊魂

1994年6月6日早上8点整,由西安飞往广州的WH2303航班开始登机,在西北航空公司空姐的微笑引导下,146名乘客很快找到自己的位子。驾驶舱的机组人员,也正忙碌着进行起飞前的各项检查工作。

8点12分,所有的乘客都已就绪,机组人员也检查无异常,机场发出了允许起飞的指令。这架图-154型飞机缓缓驶入跑道,伴随着轰隆隆的发动机轰鸣,机头顺利的拉起,好像一只漂亮的白天鹅冲进了绵绵细雨。乘客们有说有笑,通过舷窗欣赏着外面的风景,却不知一场劫难就要来临。(下图:外网找到的起飞前影像)


8点14分,飞机刚离地24秒,机体就出现异常摇摆,并伴随着明显的“呼呼”声。仅仅过了一分钟,飞机就已经变得难以控制,根据当时机组向地面的报告,2名飞行员都无法让飞机保持稳定姿态。

8点16分58秒,飞机瞬时摆幅达30度,机长果断下令进行检查。然而,飞机仍旧大幅度左右摇摆,机组人员完全无力操控。随后,机组人员打开自动驾驶仪,试图让飞机自行修正异常,然而飞机摇摆幅度却陡然增大,机组人员只好关闭自动驾驶。


8点19分,飞机爬升至4717米,但已经偏离爬升路线,并向右进行不规则的转弯,机组出现慌乱情绪。8点22分27秒,飞机出现自动抬头现象,飞行速度骤降至380KM/时,进入失速状态;3秒后,飞机突然左滚转,以70度的侧倾角朝着地面高速俯冲,速度高达747KM/小时,进入超速状态。在12秒的时间内,飞机骤降1833米,平均每秒下降152米,机体完全无法承受这样的过载。

8点22分42秒,黑匣子的记录定格在此刻,飞机在2884米的高空解体,160名乘客无一生还。由于坠机现场的场景过于惨烈,我在这里就不多加描述了,主要说说飞机为啥会解体。


两个插头惹的祸

经过现场勘查、尸体检验,专案组首先排除了爆炸和人为破坏,会不会是机组人员操作不当呢?通过调查发现,航班机组人员均持有该机型的牌照,体检报告也无异常。最关键的是,这个航班配备的是双机组,可以说是“双保险”,因此机组人员的问题也可以排除。

在随后的调查中,机组人员又排除了气象、导航、通信、超载方面的问题,那是什么原因导致飞机在空中解体呢?随着飞机残骸不断被搜集、排查,事故的原因终于露出了端倪,原来是两个插头插错了。


在飞机失事前一天,地面维护人员曾更换过减震交换平台,不经意间把管“航向”的插头跟管“倾斜”的插头位置插反了。如果飞行员打开自动驾驶仪,副翼就会作出反向动作,导致飞机阻力增大,从而产生强烈共振、飘摆,最后空中解体。遗憾的是,这个致命的失误却没有被检查出来。


6月6日,这架飞机在起飞前还有一次安全检查,如果大家仔细点,这个错误很容易被发现。可惜的是,所有人都以为别人做的万无一失,却忽视了自己应负的责任,看似滴水不漏的检查,实际上漏洞百出,让这个致命的错误再一次逃过了检查。于是,这架图-154飞机带着故障按时起飞,一步步飞进了死亡的深渊。

插错两个插头,看似是不经意的小事,然而160条鲜活的生命却因此消失,最终酿成了一场大祸!


更多历史秘闻,欢迎关注:圆桌派,每天三分钟,涨点历史新知识!

5

历史总是有意无意的开一些玩笑,有时候玩笑在不经意间就开大了,把一些小事酿成大祸。在这里我想起了两个事情。一个是因为一念之仁引发的战争,一个是因为一个足球引发的战争。



一念之仁引发的战争

一战时期,英国军队中有一名神枪手,他的名字叫做亨利·坦迪。1918年时他因作战勇猛从而获得了优异战斗勋章和军事奖章。

1918年9月28日,英军和德军在马尔宽渡口发生激战,德军依靠着重机枪的火力一度压制着英军。这时亨利·坦迪只身一人匍匐前进,靠着自己的枪法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最终在消灭敌方机枪手后。英军得以顺利冲锋夺取了德军的阵地,德军也因此被迫撤出了战斗。



当这场战斗结束后,有一名受伤的德国士兵从战壕中走了出来,这时坦迪也看到了这名德国士兵,两个人就这样四目相对,坦迪拿起了枪瞄准了对面的德国士兵。这名德国士兵也不再做任何挣扎,只是面无表情的盯着坦迪,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一样。

就在坦迪准备射杀这名德国士兵时,他的内心一丝仁慈之念闪过,告诉自己不应该射杀受伤的士兵。于是坦迪放下了枪,示意这名德国离开,这名德国士兵也点了点,踉踉跄跄的走远了。



这件事过后,坦迪因为作战勇猛获得了象征英国最高荣誉的“维多利亚十字勋章”。之后坦迪也就衣锦还乡,过起了普通人的生活。

1938年,英国首相张伯伦赴德国元首希特勒的私人别墅会谈,看到了一幅英国士兵的油画。而这名英国士兵正是前文中的坦迪。张伯伦很好奇的问希特勒原因,希特勒说自己能够生存下来,必须要感谢坦迪的不杀之恩。说到这里大家都知道了吧,那名德国士兵就是希特勒。

事情传回英国,举国震惊,坦迪也因自己的一念之仁感到非常后悔。于是二战爆发后他报名参军成为了一名英国教官,其后也多次教导士兵对待敌人不要心慈手软,一定要坚决果断。



一个足球引发的战争

这件事发生在1969年的美洲地区,由一场球迷之间的冲突演变成了一场国际战争,原因在于世界杯的外围赛输了一个球。

1969年洪都拉斯和萨尔瓦多为争夺第九届世界杯的出线席位开始角逐。第一场洪都拉斯1:0战胜萨尔瓦多。第二场萨尔瓦多以3:0击败洪都拉斯。因此这场球赛来到了第三场。双方拼尽了全力,最终萨尔瓦多以3:2淘汰洪都拉斯获得出线。



但是洪都拉斯愤怒的球迷在洪都拉斯境内发生暴动,他们见到萨尔瓦多人就打,甚至抢劫他们的商店和个人财物。而洪都拉斯政府非但没有阻止,反而是鼓励这种行径,最终洪都拉斯的政府也开始驱逐萨尔瓦多人,两国之间也因此在6月27日宣布断交。

断交之后,两国互相指责对方的不对,也因此互不服输。看来吵架是不能解决这件事了,那就打架吧。7月14日傍晚,萨尔瓦多的球迷威胁政府出兵攻打洪都拉斯,于是一场战争由此爆发。



萨尔瓦多首先以空袭的方式发起了攻击,由于国力弱小且常年没有战争,所以两国的装备还是二战时期的老古董。而且萨尔瓦多的空军中还夹杂着十几架农用飞机和一架教练机,教练机上还装上了迫击炮,这也是人类历史上唯一一次迫击炮上天。

洪都拉斯方面虽然没有使用喷农药的农用机,但是装备也好不到哪儿去。因为飞机上没有雷达系统,所以士兵靠着罗盘和地图导航,把原本准备轰炸萨尔瓦多城市的炸弹,扔到了萨尔瓦多的热带雨林里面,结果是连个响声也没听见。



就这样双方大战了四天四夜,最终由于美洲其他国家的调停,双方战争结束。战争结果是双方共计死伤3000多人,不过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士兵基本没有损失。

6

1977年7月13号晚上8点37分,纽约的上空响起了一道闪电。

闪电嘛,没啥了不起的,全世界每天都要打上成千上万次。纽约的这次闪电也没什么特别的能量,它唯一特别的是,它劈中了纽约市哈德逊河旁边的一个变电站。

这个变电站里面的设备十分老旧,在被闪电击中之后,本来已经在夏日用电高峰的变压器发生了跳闸。由于电力系统管理的压力增大以及设备的老化,电力公司为了保护现有的输电网,决定切断供电。18分钟后,这次跳闸最终导致了纽约全城停电。

虽然对于现代人来说,电力已经是不可或缺的必需资源,但是停电一阵子似乎也没什么。但这次停电不同,这次是在世界上最大的国际大都市中的全城停电,它的后果非常严重。

怎么回事呢?

大停电之后的两个小时,纽约街头开始出现了成团成伙的流浪汉与地痞流氓,他们开始砸碎已经关门的商店橱窗,抢劫商店中的东西。

1977年,美国正处于第七次金融危机中,当时的美国就业率底下,通货膨胀严重,社会正处于一个不稳定的时期。而大停电,给了这些对社会不满的人一个机会。

1977年还没有手机,而停电导致全城的通讯网络几乎全部瘫痪。路灯停了,通讯停了,交通也因为没有红绿灯而瘫痪,那年头还没有现代的照相机和监控器。人们惊讶的发现——在这样一个停电的夜晚,做什么似乎都是不用承担后果的。

骚乱很快就扩大到了纽约全城,全纽约各个社区都出现了打砸抢和纵火时间。损失最严重的是Crown Heights社区,这个社区五个街区中有75家商店被洗劫一空,引起了25处火灾,火灾直到第二天的下午才被扑灭。

连著名的百老汇大街都没有幸免,百老汇大街的整整134家商店被洗劫,超过四十家商店被大火烧成了白地。在纽约下城区,有一家倒霉的汽车4S店

超过50辆车被抢走,匪徒们在黑暗中大发其财。

有朋友可能问了:纽约没有警察啦?没有王法了吗?

事实上,当天晚上对于纽约的警察来说也是噩梦般的一晚上。当天夜里,纽约所有警察倾巢出动,连已经下班的警察都被召回。但由于缺乏通讯与调度,以及从来没有见过如此大规模的骚乱,纽约警察在当晚的行动也是杯水车薪。

当夜,有五百五十多名警察受伤,他们拘捕了将近四千名嫌疑犯。可是即使这样,仍然远不能阻止骚乱的扩大。

直到7月14号早晨,太阳升起之后,经过一夜的混乱,抢劫和纵火终于在阳光下得以遏制。

事后统计,这次大停电总共历时25小时,纽约有1616家商店遭到了洗劫,全城有1037起火灾,其中有14起严重的火灾。整个纽约,在当夜的损失超过了3亿美元。

这次事件史称“1977纽约大停电”,不过这次事件还导致了一个意想不到的后果。

当天夜里,黑人成为了抢劫的主力军,有一部分黑人在当夜抢劫到了昂贵的音乐器材,获得了包括打碟机等音乐器材。这件事之后,纽约诞生了一大批嘻哈乐手,客观的促进了嘻哈音乐的发展……

7

部队打仗的时候,不同部队之间交接阵地是非常常见的事情,一个部队撤下来,另一个部队顶上去。这是战斗中经常会遇到的情况,每个部队都会遇到这种情况。比如《亮剑》中李家坡之战,七七二团攻击了半天,还是拿不下敌人,旅长一声令下,七七二团就撤下来了,原本被旅长留下来当作预备队的独立团马上就上去了,接替七七二团的任务,继续攻击,最终消灭了参与日军,完成了战斗任务。所以,交接阵地一般是不太容易出问题的。但就是这么简单的一个事情,却几乎导致了整个廖耀湘兵团的覆灭。

廖耀湘奉命出援锦州之后,在辽西水网地带磨磨蹭蹭,犹豫徘徊了十天,不但锦州早都已经被解放军攻占,连沈阳以北的长春都被解放了,长春的十万守军绝大部分起义。这样,廖耀湘兵团的下一个任务究竟是退回沈阳,还是退回营口,还是按照国军统帅部的命令,继续西进锦州,与侯镜如的东进兵团会师锦州,夹击四野,就成了主要问题你。廖耀湘从锦州解放之后的十月十八日开始和沈阳的卫立煌以及飞来东北指挥调度的蒋、杜聿明等人往来沟通协调,最终在十月二十二日确定,廖耀湘兵团按照廖耀湘的计划,向营口方向转移,到营口后,再从营口西进,与东进兵团会师大凌河。

廖耀湘兵团当时在新立屯一带,要南下营口,必须要通过一个走廊,而这个走廊的西侧有一座山,这就是著名的大虎山,解放军一部已经占领了这个高地。从这个高地上,解放军的炮火可以瞰制和封锁整个走廊。这样,廖耀湘兵团要通过这个走廊,就必须先消灭或者驱逐据守这个制高点的解放军,然后才能安全通过。从二十日起,廖耀湘就已经命令在前面的七十一军开始攻击黑山、大虎山一线的解放军,为下一步行动打开通道。但七十一军攻击了两天,到廖耀湘已经决定南下营口的二十二日,解放军仍然坚守着这个制高点。

这时候,廖耀湘才意识到解放军是在死守黑山大虎山一线阵地,既然解放军是在死守,那就说明他们是在等待救援,如果没有增援,解放军是不需要这样死守的。而解放军死守这个能够封锁整个走廊的制高点,那就说明解放军是要阻断整个兵团的南下通道。这时候,锦州和长春都已经解放,廖耀湘已经成为四野的下一个围歼目标,如果无法打开这个通道,顺利南下营口,那么就只有退回沈阳一条路了。而当时廖耀湘认为退回沈阳固守待援毫无希望,所以仍然希望按照他的原计划,南下营口。于是,廖耀湘命令新一军和七十一军协力攻击黑山、大虎山解放军阵地,掩护兵团主力通过。

就在廖耀湘终于下了决心以战斗姿态通过走廊之后,整个兵团以四十九军为前卫,新六军在四十九军之后,七十一军和新一军掩护,新三军为全兵团后卫部队,准备强行通过走廊。这样,七十一军和新一军无论是否能够拿下黑山大虎山解放军阵地,都不要紧,只要能够以攻击压制解放军,使解放军无法通过制高点用炮火封锁整个走廊,就算完成任务。因此,新一军从二十二日开始,和七十一军并肩攻击黑山、大虎山,并攻占了一部分解放军的阵地。到二十四日,整个廖耀湘兵团开始通过走廊,新一军和七十一军掩护。

廖耀湘兵团开始通过走廊的时候,新一军和七十一军进行了一次正常的阵地交接。原因也不难理解,这时候七十一军实际上只有两个师,战斗力有限,而新一军的装备和战斗力更强一些,是整个兵团的主力部队,所以用新一军攻击解放军阵地,让七十一军换下来休整一下,这是很正常的阵地交接。可就是这么简单的事,在七十一军和新一军交接阵地的时候,因为新一军刚进入阵地,作战地境划分不够清楚,出现了混乱。说时迟那时快,刚好这个时候,解放军开始反击,结果一个反击,就把七十一军和新一军打乱了,而且一个小部队在反击之后渗透进了廖耀湘兵团的阵地。

就是这股渗透进廖耀湘兵团阵地的小股部队,让廖耀湘兵团整晚都成了惊弓之鸟,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当晚,解放军四纵楔入廖耀湘兵团,并且在夜间混战中,打掉了廖耀湘兵团指挥部以及新一军、新六军和新三军的指挥部,导致整个廖耀湘兵团的指挥体系全部紊乱,各自为战,整个兵团被解放军截为几段,分割包围,在短时间内就完全崩溃,最后被全歼,廖耀湘本人被俘。而在这个过程中,除了解放军坚守黑山之外,七十一军和新一军交接阵地时居然出现混乱,不能不说是一个大乌龙,对廖耀湘兵团造成的危害极大。

8

国军中五大主力最精锐的两个军新一军新六军,竟然因为一封电报全军覆没。

发出这个电报的,就是新一军新六军的兵团司令廖耀湘。

新一军新六军有多牛?毫不过分地说,这是国军中最强的军队,第十八军、第五军和第74军都比不上。因为,这是完全按照美国军队编制建立起来的军队。

新一军新六军的前身是中国驻印军,而驻印军的组成主要包含第6军之新编第38师4000余人和第5军之新编第22师和军部约4500余人。因为这八九千人的吃苦耐劳精神为史迪威欣赏,越来越多的中国士兵经过空运到达印度,加入了驻印军。到缅甸反攻作战发起前夕,新编第30师、第54军第14、50师又空运印度,新一军和新六军终于成立。

新一军和新六军,在抗战时虽然远离中国国土,却和美军同吃同住同训练,配置的装备、武器和美军也毫无二致。驻印军与第二批中国远征军在滇西会师时,一方装备精良火力强大,另一边则是装备落后、衣衫褴褛。即便会师后,远征军的得到的武器装备补给与驻印军还是差距很大,甚至还不如抗战胜利后魏德迈给装备的9个美械师。

驻印军的装备有多好?1个师就有汽车300辆,骡马千余匹,105毫米榴弹炮12门,75毫米山炮24门,37毫米反坦克炮36门,81毫米迫击炮36门,60毫米迫击炮162门,重机枪108挺,轻机枪360挺,火箭筒108具,火焰喷射器85具,冲锋枪与卡宾枪各400支,步枪数千支。这样的配置,实际上比后来整编完成的74师差不多了。

可是,如此精锐的部队,怎会因为一个电报而全军覆没?

原来,当廖耀湘兵团10万人从沈阳出发,准备救援或收复锦州的时候,这些人的命运就已经注定了。辽沈战役爆发后,东北野战军千里奔袭,一下子攻占了锦州,形成了关门打狗的形式。蒋介石命令廖耀湘兵团南下收复锦州,廖耀湘确认为应该立即退到营口,保住现有的军队。

当蒋介石和廖耀湘的意见相左时,他们居然折中了。那就是廖耀湘兵团向锦州方向的黑山、大虎山发动攻击,如果攻击不奏效,就退到营口。这样模棱两可的作战目标,让廖耀湘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作战不坚决的大问题。

廖耀湘在黑山和打虎山碰了壁,就开始向营口退却,却又遭到了东野独2师和8纵截击,此时的卫立煌又让他退回沈阳。营口、沈阳和锦州三个方向,廖耀湘很纠结要去哪里。就在廖耀湘纠结的时候,他的十万大军已经被东野包围了。

东北野战军在辽西地区的实力,当时已经远超廖耀湘兵团,所以根本不需要长期围困,一上来就是分割包围并且发起总攻。廖耀湘兵团的编制全部被打乱,廖耀湘情急之下,做出了让他后悔一辈子的决定:

明码向各部发电报,到胡家窝棚集合!

可以肯定的是,廖耀湘当时真的是精神紧张、思想混乱。让国军各部向胡家窝棚集合,不就等于告诉解放军第九兵团的指挥部就在胡家窝棚吗?

此时的东野各部,早就冲进廖耀湘兵团的阵营中。国军和解放军搅在一起,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漩涡。当东野的纵队司令和师长们大呼“乱了乱了,全都乱了!”东野首长林彪当机立断,向各纵队各师传达命令“乱了就乱了,找到廖耀湘就行!”

就在这混乱的时刻,廖耀湘居然主动跳出来交代了自己指挥部的位置。

就这样,东野3纵冲的最快,第7师第21团的第三营一下子就到了胡家窝棚,看到密密麻麻的天线,就知道这一定是国军的指挥部,冲上去一场血战,打完了才知道,原来这是国军的兵团部,只可惜廖耀湘溜了!

攻打廖耀湘兵团部的第三营指战员几乎全部战死,战斗依旧取得了胜利。敌人群龙无首之际,新一军新六军和新三军全部崩溃,在胡家窝棚附近被全歼。

而廖耀湘则是乔装打扮准备逃跑,却在住店时被群众发现,纠了出来。

9

1938年11月13日凌晨,因译电员一字之差,加之偶发因素,千年古城长沙被付之一炬,3万余人丧生,房屋大部被焚,史称“文夕大火”。“文夕大火”案与河南花园口决堤案、重庆防空洞惨案并称抗战史三大惨案。

一战时期,英国军队中有一名神枪手,他的名字叫做亨利·坦迪。1918年时他因作战勇猛从而获得了优异战斗勋章和军事奖章。1918年9月28日,英军和德军在马尔宽渡口发生激战,德军依靠着重机枪的火力一度压制着英军。这时亨利·坦迪只身一人匍匐前进,靠着自己的枪法消灭了一个又一个的敌人,最终在消灭敌方机枪手后。英军得以顺利冲锋夺取了德军的阵地,德军也因此被迫撤出了战斗。当这场战斗结束后,有一名受伤的德国士兵从战壕中走了出来,这时坦迪也看到了这名德国士兵,两个人就这样四目相对,坦迪拿起了枪瞄准了对面的德国士兵。这名德国士兵也不再做任何挣扎,只是面无表情的盯着坦迪,好像在静静地等待着死亡一样。

人事变动的政令下达到现在的陕西。当时有一位驿员被编入了裁员的名单里。他失业了,没有了正当工作,四处游荡,没过多久爆发了轰轰烈烈的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这个人便加入了起义军。可这个被裁掉的人偏偏有很强的领导能力而且作战勇猛,最后成为了起义军的首领。之后经过多次的和明朝作战,最终攻入了明朝的都城,终结了明朝二百多年的历史,这个人就是历史上著名的闯王李自成。崇祯皇帝做梦也不会想到。努力为明朝续命的措施却成就了一个打败了自己的对手。而且还是一个小小的人事变动。不得不说是不经意的小事酿成了大祸!

10

八路军担任黄崖洞兵工厂外围警戒防卫的两个连队,因为麻痹大意,疏于防范,而让一支日军窜过防守线,最终造成了兵工厂被毁,而且八路军为歼灭这股日军,也付出了重大伤亡的代价。

1940年,八路军对日军发起了规模庞大的“百团大战”,经过两个阶段的战斗,给予了日军沉重的打击,有力的配合了正面战场的作战。

但受到打击的日军不会善罢甘休,恼羞成怒的他们喘息稍稳后,马上发起了大规模的报复性“扫荡”,大肆进攻我根据地,企图消灭抗日武装。

10月下旬,参加扫荡的500多人的日军冈崎支队,窜入我根据地内进,他们凭借强大的武器装备,在根据地内横冲直撞,为所欲为,一度逼近八路军总部和12 9师师部附近。

八路军迅速调集部队进行阻击,在我军的强力打击下,冈崎支队调转方向,向黄崖洞兵工厂方向扫荡。

赤峪沟距黄崖洞兵工厂十余里,是出入黄崖洞的必经之路,四周全是悬崖峭壁,地形易守难攻,是兵工厂的外围防御阵地,八路军在此驻守了两个连队担任防守任务。

但冈崎支队到达赤峪沟时,担任防卫的两个连因为麻痹大意,没有在结合地带安放警戒哨,而冈崎支队兵力较少,目标不大,竟然误打误撞的从两个连队中间的缝隙窜了过去。

而这两个连全无知觉,没有发现和阻止日军的行动,否则如果他们能够据险死守,冈崎支队想要突破过去是十分困难的。

直到冈崎支队到了黄崖洞附近,才被守卫在黄崖洞的警卫部队发现,随即双方发生激烈的交火,外围犯下大错的两个连队也赶着追了上来,对日军夹击,但此时已经挡不住火力强大的日军。



双方在激战数小时后,我军付出了重大伤亡,其中一个连队只剩下了十几人,在渐渐不支的情况下,最后无奈撤离。冈崎支队打进兵工厂内,进行了大肆破坏,将大批武器弹药炸毁。好在兵工厂的人员和设备都已事先转移,否则损失会更大。

一只小股日军使八路军最重要的兵工厂损失惨重,这无疑让本就缺枪少弹的部队雪上加霜。

八路军副总指挥彭德怀听到黄崖洞兵工厂失守受损的消息,痛心之余雷霆震怒,命令总部特务团将铸下大错的两个连的连长予以正法,同时严令部队消灭冈崎支队。

八路军集结了大批兵力,将冈崎支队围在了关家垴,但打了两昼夜,付出了极大的伤亡后,仍然没有达到全歼敌人的目的,在敌援军到达之际,无奈被迫撤出战斗。

只是因为外围警戒防守部队的疏于防范,日军趁机而入,造成了八路军极为重要的兵工厂受损,而且又带来了大批官兵的伤亡。两个连队的一次麻痹大意,却导致了损失惨重的后果。

历史微点与您共同学习,感谢您的关注与支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