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英国敢于对大清宣战,其实是有着一个漫长的认知过程形成的。
从17世纪初到鸦片战争的两个多世纪里,英国人对中国的看法经历了一个由褒到贬的过程。17世纪英国人对华评价比较高,传说中的幅员辽阔,人口规模,富裕程度都令英国人羡慕不已,受到了普遍英国佬的推崇。
然而到了18世纪上半叶贬华之风开始兴起。此后中国就受到越来越多的批评,特别是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后,英国贬华言论日盛。正如英国评论杂志《不列颠评论家》在1821年指出的:“在过去60年间关于中国人的大众舆论经历了很大的变更。”19世纪20年代和30年代这种变更仍在继续,而这种对中国的了解与评价的变化对英国对华态度与政策具有深远的影响。
在马戛尔尼使团访华之前,英国人对这次访华做了可行性评估,连马戛尔尼本人在内,都持有乐观态度,认为有极大可能取得成功。当时的英国东印度公司伦敦总部秘书处的詹姆斯·科布就曾起草过一篇题目为《关羽中国和过去赴化使团的简况》的长达100多页的文稿,来阐述中国皇帝并不拒绝外国使节,派遣使团访华是可行的。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文稿结尾处指明了“武力征服中国是不可行的”。
他的这一观点其实代表着当时英国舆论的主流,此时英国人普遍认为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是不行的,只能通过外交手段达到目的。
然而这次访华,结果却并不如人意,马戛尔尼来中国没有能达到其出使主要目的,虽然他在自己的日记里对中国进行了很多批评,但他仍认为中英两国的关系可以通过外交途径得到改善,两国的贸易亦有可能不断扩大。
马戛尔尼访华失败后,英国政府仍未放弃外交交涉的途径,来尝试接触当时的中国。但这一时期,法国大革命爆发,随后的是拿破仑在欧洲的全面战争,因此使得英国暂时没有时间再次尝试大规模的派遣使团接触中国,只能通过东印度公司进行书信上的往来。
拿破仑战争结束以后,英国于1816年派遣了阿美士德使团访华。很遗憾,这一次又失败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这一次失败后,阿美士德顺路去拜访了被囚禁在圣赫勒拿岛上的拿破仑,两人谈及这次访华时,阿美士德抱怨了中国社会的停滞与落后,而拿破仑也说出了那番与现代社会流传的“中国睡狮论”大相径庭的论断。(拿破仑的本意并非是指中国睡狮醒来就要咬死人,而是说肆意挑衅中国,乃至发动战争会使得中国停滞的社会受到冲击,倘若中国接受了新的事物之后,那么以中国庞大的体量,自然能把英国撕隔壁粉碎。他的本意是在于,还是让这头狮子继续睡着吧,永远不要醒来才是最明智的选择。)
阿美士德本人将这次访华的失败完全归咎于清廷,从官员到体制,都被他吐槽了一遍,同时他认为,再也不会有任何考虑同北京进行外交接触的时机,这也就成了当时英国对华的代表性看法,此后直到鸦片战争爆发,英国再也没有派出国使团访华,而这种认为在外交途径难以达到目的的看法,助长了英国对华政策中图谋用武力达到目的的分量。
到了19世纪30年代,英国舆论中对华的普遍看法是,中国社会是一个停滞不前的社会,中国史一个跟印度一样处于沉睡和衰落之中的古来国度,应该与印度一样被唤醒,而印度到了19世纪30年代,逐渐被英国所征服。英国武力一步步蚕食印度的模式,使得英国人的观点悄然之间,朝着战争的方向发展。
更重要的是,在鸦片战争前夕,英国人普遍认为中国在军事上十分虚弱。当时东印度公司的雇员,后来化名胡夏米潜入中国大陆的间谍林德赛就曾这样宣称,只要组建一支由一艘主力舰、两艘大型巡洋舰、六只小型军舰和三或四条武装轮船,加上大约600名陆战队组成的舰队,就能“对所受得损害索取补偿”(指清政府的禁烟)。
这种论断虽然听起来很夸张,但实际上当时大部分对远东有所了解的英国人都是这样看中国的。1839年10月1日,英国外交大臣巴麦尊就曾告诉内阁:一艘主力舰、两艘巡洋舰、两三只轮船和几只小型武装商船就可以把从北京到广州的整个海岸封锁起来。
当然,这种论断里面存在着极大的引诱成分,是诸如林德赛、巴麦尊这种战争贩子用来诱使英国政府发动战争的操作。
除此之外,当时英国还流行着一种中国人“欺软怕硬”的看法。这种看法在1831年在华英国人向英国下议院呈递的一份请愿书,表达得尤为淋漓尽致。请愿书中这样写道:
“与这个国家外事交往的整个历史表明,对其政府傲慢和无理主张的坚定反抗,甚至用不完善的方式,或迟或早随之而来的是一种友好与调和的意向。当澳门的葡萄牙人曾经保持独立时,他们受到中国政府的尊敬的对待,并且从事着广泛的有利可图的商业;但当他们采纳奴性政策时,他们却受到了蔑视;一个繁荣的殖民地已逐渐陷入了悲惨与衰败状态。甚至暴力经常受到整个政府的友好对待,而顺从与遵奉其专横的法律所遇到的回报只是严惩与压制。在英国与中国的贸易史上存在着许多这类事例.......”
正是上述种种言论,引导着英国舆论,最终在两院讨论中促成了英国悍然向清廷发起了战争。战争的结果么,大致上跟他们这些言论相去不远.......
可悲,可叹,但不可怜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