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王朝更替,有一个主观因素无法左右的客观因素,这就是气候。
我们先来看一张图:中国五千年温度变化图。这是竺可桢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的研究结果。
我们看到,秦始皇大一统以来的中国古代王朝,其灭亡时间(或剧烈动荡时间)与气温低点存在着重合。
这仅仅是一种巧合吗?不是。
因为气温变低,会导致粮食减产,人的生活变得艰难、甚至无法生存,社会因此就开始进入动荡期。
气温变化的原因比较复杂,概括地说,它与太阳系在银河系的相对位置变化、太阳活动、地球潮汐运动都有关系,当这些因素全部或多个叠加在一起时,地球气温的变化就明显,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就剧烈。
气候变化这种纯粹客观原因,即真正的“天灾”,这是人类社会在农业时代所无法抗衡的。
在气候变化这个硬性约束前提之下,如果把人的自身行为后果叠加上去的话,那么王朝的寿命就更加有限了。
古代王朝变化中人的因素,其影响来自两方面,一是王朝内部,二是王朝外部。
一、王朝内部:统治者腐化、广大人民人口滋生,导致社会崩溃。
1、王朝统治者个人能力败坏、统治阶级的集体腐化加剧了社会动荡。
古代王朝的前两任统治者一般都经历过战争和动乱,他们能了解社会现实,比较能克制个人欲望。到第三第四代人也还尚可;到第五代开始就严重脱离现实并腐化堕落了。上行下效,皇帝都带头了,那么底下的贵族和官僚更加肆无忌惮,整个统治阶级一起腐败。最终结果是社会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极大。
比如,西汉在汉武帝(第五任)、西晋在晋惠帝(第五任)、唐朝在唐玄宗(第五代)、宋代在宋神宗(第六代)、明朝在明英宗(第五任)身上,都发生了大问题,王朝从“治”到“初步混乱”,周期就在100-150年之间,随后,王朝如果遇到中兴之主,还能延长,否则就惯性滑行了,直接进入王朝末期。
统治阶级的腐化、低能化,加剧了社会动荡,加速了王朝的灭亡。
2、来自人民的影响,主要是人口增加,最终掉入马尔萨斯陷阱。
马尔萨斯陷阱在农业时代是无法突破的。其理论认为:人口按照几何级数增长,而土地等生存资料却按照算术级数增长,当增加的人口到了某一极限之后,人的生活水平下降,社会即开始动乱;其残酷之处在于,过多的人口总是要以某种方式被消灭掉,人口不能超出相应的农业发展水平。
我们看看古代王朝更替历史,改朝换代战争一般会使人口减少五成左右,有的甚至能达到七成,非常残酷。而人口大幅减少后,新王朝建立,人少地多,人的生活水平和人口总数又开始提升,如此循环。
二、王朝外部,总有其他力量入侵和扰动
在中华文明圈内,经常有与中原政权并存着草原游牧政权,在气候变冷的情况下,草原的生活更加艰难,因此他们就要对中原王朝侵扰、劫掠。为了对抗游牧郑群的侵袭,中原王朝必然要增加军事费用,这些费用当然会转嫁到百姓头上。百姓负担加重,就激化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
比如汉朝对抗匈奴,打到了中原户口减半的程度,社会一片凋敝。明末为了对抗满清,朝廷加征三饷,而且要提前预征收好几年的赋税。这些都极大地加剧了社会矛盾,导致人民起义,加速王朝的覆灭。
晚清时节这是西方力量来侵扰中国,其实西方力量也是一种游牧政权,海洋游牧政权而已。
三、古代王朝没有形成长期稳定政体,遇到危机时无法在内部解决问题,导致整个政治必须推倒重来。
自从秦始皇大一统之后,中国古代政治的趋势就是:所有的权力和资源都掌握在朝廷中央手中,地方和民间几乎没有什么力量可以制约朝廷。
当各种不利因素累积,遇到重大的矛盾对立时,双方均没有解决问题的制度框架。尤其对民间而言,更是处于严重劣势地位。如果朝廷不做重大让步,那么矛盾激化,最终只能通过革命才能解决。这就是推到重来,就是王朝更替。
我对中央与地方的力量对比,有一个比喻:从宋朝开始,古代中国的中央与地方,就像是山与沙。
中央皇权是很难撼动的高山,地方没有了封建领主,全是自耕农和地主,整个可以用一盘散沙来形容。风大的时候,地方能不规则地形成一些小沙丘,但永远无法与高大的山相比。直到发生大地震把山崩塌,从沙子里耸起了新的山,才算完成一次新的平衡。
中国古代政治可惜在这一点,缺乏制衡皇权的力量。始终在治乱循环中走不出来。
结语:客观条件限制、人的欲望膨胀,最终导致革命,让王朝难破300年。
每个王朝都在成住坏空的循环里面,以辩证唯物主义的说法则是:一切事物都有发生、发展、灭亡的过程。
统治者的欲望膨胀、普通人多生养提高生活水平的欲望也在膨胀,但是膨胀的欲望被客观的条件限制,最终主观欲望与客观条件的冲突导致社会革命,王朝发生更替。
气候变化这个客观因素与人的因素共振,最终导致古代王朝的普遍周期是200年左右,接近300年的反而是少数。
(完)
凌烟阁论史感谢你的阅读!欢迎你点赞、评论、转发、关注,有不同看法也欢迎你留言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