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好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三国关系的实质。
三国形势图。三个政治实体,三方博弈,其中两方结盟是需要很多前提的。曹魏深知这一点,始终没有全面出击。
魏、蜀、吴是三个独立的实体,为了一时利益可能会结盟,但改变不了博弈求存的根本诉求。如赤壁大战时孙刘会合作。但是那次合作是有前提的。彼时刘备很弱小、没有自己的地盘,一时相助也无妨。可是当刘备同时占有益州和荆州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此时再助刘备, 无异于养虎为患了。孙刘两家的联姻也很脆弱,当孙夫人被送回江东的时候,就相当于二者关系的破灭。
诸葛亮主政后派邓芝修补二者的关系,但也只是结束了二者的战争状态,相当于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是距“同盟条约”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别说诸葛亮伐魏,吴国没有协同。就是蜀汉政权到了最后关头,司马昭举国之力伐蜀的时候,吴国都没有出手救援,三国关系的本质可见一斑。
以孙权为例,曾经前后三次向曹魏政权上表称臣,避战求存,才是孙吴政权的首要战略。纵观整个三国,吴国都是以防御为主的,最缺少进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夷陵之战、石亭之战、东兴之战和西陵破晋等战役战斗的胜利,都是孙吴在防御中取得的胜利。主动进攻鲜有胜利
其次,要理解协同的困难。
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间五次北伐,战场始终局限在两条路线上,这样的北伐实属无奈之举,很难预期成果。
如果吴、蜀两国同时出击,那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在大西北、一个在长江流域,相距甚远。要想取得效果,必须强化协同、同时出击,这样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想到那时的通讯条件和基础设施,怕是支撑不了吧。所以,吴国即便想配合,也踩不到点上。
再次,了解对手魏国的国防战略。
邓艾灭蜀之后,孙吴的形势更是岌岌可危了。只有招架之力。此时,东吴内部矛盾再爆发,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
从曹操的晚年到整个曹丕执政的七年,曹魏的战略一直都是对西(即蜀)进行防御,对东(即吴)进行有限进攻。即便曹丕有三次伐吴,也不是倾尽全力的类似的“灭国大战”,都是有限度的。而且结合消灭了割据青徐二州的割据势力、真正统一北方,所以史学家一直对曹丕伐吴的真正动机有争论。所以,三国的前半段,整个魏国无论对蜀、对吴都是防守的态势。那魏国在忙什么?休养生息。三国后半段,曹魏灭蜀之后,对吴国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此时的吴国只有竭力防御、自保的余地,再无力量北伐了。
整个三国,最强大的魏国没有过来征伐,吴国又怎么会主动进攻找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