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谢好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这个问题。

首先,要明确三国关系的实质。


三国形势图。三个政治实体,三方博弈,其中两方结盟是需要很多前提的。曹魏深知这一点,始终没有全面出击。

魏、蜀、吴是三个独立的实体,为了一时利益可能会结盟,但改变不了博弈求存的根本诉求。如赤壁大战时孙刘会合作。但是那次合作是有前提的。彼时刘备很弱小、没有自己的地盘,一时相助也无妨。可是当刘备同时占有益州和荆州之后就完全不一样了。此时再助刘备, 无异于养虎为患了。孙刘两家的联姻也很脆弱,当孙夫人被送回江东的时候,就相当于二者关系的破灭。

诸葛亮主政后派邓芝修补二者的关系,但也只是结束了二者的战争状态,相当于签署了“和平协议”,但是距“同盟条约”还是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的。别说诸葛亮伐魏,吴国没有协同。就是蜀汉政权到了最后关头,司马昭举国之力伐蜀的时候,吴国都没有出手救援,三国关系的本质可见一斑。

以孙权为例,曾经前后三次向曹魏政权上表称臣,避战求存,才是孙吴政权的首要战略。纵观整个三国,吴国都是以防御为主的,最缺少进攻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夷陵之战、石亭之战、东兴之战和西陵破晋等战役战斗的胜利,都是孙吴在防御中取得的胜利。主动进攻鲜有胜利


其次,要理解协同的困难。


诸葛亮在228年至234年间五次北伐,战场始终局限在两条路线上,这样的北伐实属无奈之举,很难预期成果。


如果吴、蜀两国同时出击,那是两个不同的战场,一个在大西北、一个在长江流域,相距甚远。要想取得效果,必须强化协同、同时出击,这样才能实现预期效果。想到那时的通讯条件和基础设施,怕是支撑不了吧。所以,吴国即便想配合,也踩不到点上。

再次,了解对手魏国的国防战略。


邓艾灭蜀之后,孙吴的形势更是岌岌可危了。只有招架之力。此时,东吴内部矛盾再爆发,恐怕只有死路一条了。


从曹操的晚年到整个曹丕执政的七年,曹魏的战略一直都是对西(即蜀)进行防御,对东(即吴)进行有限进攻。即便曹丕有三次伐吴,也不是倾尽全力的类似的“灭国大战”,都是有限度的。而且结合消灭了割据青徐二州的割据势力、真正统一北方,所以史学家一直对曹丕伐吴的真正动机有争论。所以,三国的前半段,整个魏国无论对蜀、对吴都是防守的态势。那魏国在忙什么?休养生息。三国后半段,曹魏灭蜀之后,对吴国形成了半包围的态势,此时的吴国只有竭力防御、自保的余地,再无力量北伐了。

整个三国,最强大的魏国没有过来征伐,吴国又怎么会主动进攻找打呢?

最佳贡献者
2

我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吴蜀是军事,政治上的联盟,孔明几次北伐,都是告知吴国的,希望得吴国帮助的!

吴国在东线也真的出兵,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这个作用只能说是牵制作用,并没有实力战果,也未造成魏国的什么损失,因为东吴大帝亲征也被张郃打败了!长江天险起到很好的保护东吴的作用,但也限制了东吴向北扩张!

东吴主要是水兵,水兵陆战能力不强,关键是东吴陆兵也不行!东吴人保家卫国可以,士兵们向北扩张的心很不强烈,这大大影响了全军的战斗力!所以往往东吴刚刚打过长江,还没站住脚就被打回来!

因为东吴战绩不佳,所以在三国赤壁之战以后非常没有存在感,三国演义也对东吴轻描淡写!这样就给大家一种误会,认为东吴也不出工,也不出力!其实事实并不是这样的!

其实东吴国力人口一直高于蜀国,只是孙权经过几次向北发展失败后,基本也就意识的自己的能力!只能做个守成之君!所以吴国上上下下都没有对外扩张的决心!

估计能得到魏,蜀的认可,东吴已经很满足了!毕竟孙权称帝没什么合理的理由,伐魏更是找不到借口!古代是讲究法理的!

图片来源于网络

3

谢邀

有出兵,只是配合的不是很好,或者说没有打出进攻性的成果。题主说的不助蜀,这个概念很宽泛,按照标签演义也好,历史也好,在葛公北伐期间,东吴也有过几次主动出击或引诱曹魏的行动。



以我个人的理解,按当时曹魏占九州半,东吴两州半和季汉一州的情况,并不一定要双方约好的共同出兵才算帮助,只要一方北伐,就等于帮助了另一方。


比如黄武七年的石亭之战,和第一次北伐和第二次北伐的建兴六年是同一年,公元228年。说起来葛公第二次北伐也是响应东吴,这一点从《与兄瑾言治绥阳谷书》中可以看出:……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攀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可惜一次北伐失败以后,曹魏也意识到了季汉北伐的可能性,大力整治了陇西地区的官吏。同时听从曹真的建议,加强对季汉的防守,郝昭上任后,在陈仓加固城防,使二次北伐无功而返。

第三次北伐期间,东吴方面孙权忙着建号称帝,和季汉像模像样地划分了曹魏九州,好像已经玉玺在手,天下我有的样子。估计大家都知道这只是做做场面,只是这么一搞,东吴方面自然无瑕北伐。



第四次北伐期间,东吴在军事方面做了两件事,潘濬在内部征讨五溪蛮,同时孙布诈降王凌,想再来一次石亭大捷,可惜淮南有圣斗士属性,王凌部队走到一半发现阜陵可能有问题,立刻跑回去了。葛公方面则因为李严搞小动作,杀了张郃就奉命退回成都了。


第五次北伐,双方约定共同北伐,东吴方面整的声势浩大:夏五月,权遣陆逊、诸葛瑾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可惜孙权一碰到合肥就触发debuff,曹睿亲征大军还没到寿春,孙权就打道回府了,孙韶也只好跟着撤退。


曹睿回师的时候,估计葛公兵力也没有什么危险,拒绝手下的建议,也不去关陇前线看看,后来配合司马懿演了一出千里请战的大戏,活活把葛公熬到下线GG。

本人一向黑孙权,但是还是认可对于他北伐的贡献,毕竟人家不仅会打嘴炮,该抄家伙干架的时候也没怂过。至于打不过嘛,有总比没有好,对吧?

4

国家之间就像人一样: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

之所以诸葛亮最后几次在蜀国很贫弱的国情下北伐而东吴不出手援助,那是由他们国家的政策决定的。



魏国曹丕采取休养生息以备不时之需;蜀汉一直口口声声以兴复汉室为己任,所以他要不停地进攻曹魏以向天下表明它对汉室的忠心,否则他害怕失去朝野的支持。



而东吴向来采取的都是骑墙政策:本来它就比蜀汉实力强,在明知道打不过曹魏的情况下,何必去消耗自己的实力,做没用的工作?而且,帮助蜀汉打曹魏又没什么好处。



蜀汉自己地盘小,斗不过曹魏还老想蚕食东吴的地方,看看刘备、关羽的所作所为,就知道蜀汉不是可靠的朋友。与其看他们斗不如想法扩大自己领土。



所以,东吴便向南开拓领土。孙权不仅派人收服了山越人,甚至把南边的国境推到了如今越南的北部,而且台湾(当年叫夷州)也并入了吴国的版图,可以说东吴南边的国境已经比当年汉朝时还要远。

5

魏强蜀弱的局面完全可以说从曹操赢得官渡大战就已经形成了,可不是诸葛亮北伐时才有的。

诸葛亮在出道的时候也就是隆中对里说的很明白,曹操得天时也得人谋,不可与之争锋。要想和曹魏争夺天下前提是“天下有变”,这个变化指的主要是曹魏集团内部也就是中原地区的统治出现重大问题。如果不满足这个条件,一切都没戏。

另外,诸葛亮每次北伐都要招呼着孙权一块玩儿,孙权每次也都行动了,不存在不帮忙的情况。

但是这都没有用,因为不仅仅是魏强蜀弱,而是蜀汉和东吴加起来也没有曹魏强。曹魏集团的统治区域不仅仅是大(东吴的有效统治区域仅仅是长江中下游沿线),更是当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

有个数据很可以说明问题,曹操收编的青州黄巾军可以得到三十万人马。孙权亲自出马攻打合肥也就十万人,诸葛亮北伐不会比这多。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