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自愿,而是被迫不得已的
她是自愿的。出塞前 ,昭君是汉元帝朝的宫女。做服务嫔妃的粗活,无身份与地位。长年生活在深宫大院内、又没自由,生活枯燥乏味可想而知!如无皇上不临幸,永无出头之日。
而汉元帝自幼体弱多病,不到40岁,牙齿就已全部脱落。说明他精力有限,缺乏龙虎精神。王昭君是在汉元帝37岁的时候入宫的,皇帝应该早是病汉一个了,根本无法对嫔妃普降雨露,更不用说官女了。昭君嫁匃奴呼韩邪单于才几个月,元帝就挂了。
设身处地,昭君自知留在汉宫无异于耗费生命、慢性自杀。所以,才动了处嫁的心思。当时,她没多高的政治觉悟,外嫁的初衷主观是也并非是为汉匈友谊作贡献,她是为改变自身处境,才奋力一搏的!
而 呼韩邪单于在当时名气、权势都很大。并且北方的游牧民族,多少留有母系氏族的痕迹。女人的地位相对中原要高些,一个普通家族可以女人说了算,优秀的女人还可以搞政治。审时度势,昭君嫁给有权有势的呼韩邪在当时是最好的选择。
王昭君主观上是为改变自身命运而外嫁,客观上她的外嫁增进了汉匈友谊,维护了边疆的和平与稳定,使大汉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机会。王昭君个人也受到了后人的理解与尊重,看来,她的选择是很有眼光的。
昭君外嫁匈奴后,拥有了做母亲的权力,两年后就为呼韩邪育下了一子。如果留在汉宫,她不可能体验当母亲的快乐,女人无子女是有遗憾的,而她外嫁后,没留下这个遗憾。
呼韩邪去世后,依匈奴习俗,她本应嫁给继位的新单于,即呼韩邪的儿子。 但由于在汉族,一个女人嫁给父子二人,有悖伦理道德。昭君为此上书汉中央政府,希望带着儿子回到汉朝。汉成帝为维护汉、匈和平现状,诏令昭君尊重匈奴的风俗, 这样,当时20岁的昭君又嫁给了呼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絫若鞮单于,二人又育了二个女儿。
复株絫若鞮单于和王昭君共同生活了十一年,也因病撒手人寰。他的单于的位子由弟弟搜谐若鞮单于继任,昭君再嫁。往后,王昭君的生活一直相对稳定,无任何波澜,直到5年后去世,也算颐养天年了。昭君离世时36岁,在古代不算短寿。
昭君去世后,她的后代为加强双边关系继续奔走效劳。昭君出塞为巩固汉匈和平作出了重大贡献,已经彪炳史册,必将光照千秋。
王昭君作为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女之一,关于“昭君出塞”的传说很多,那么她到底是被逼无奈,还是自愿为国牺牲呢?
(王昭君)
本可以凭颜值受宠,倔强宫女却非要靠才华上位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后宫的宫女,名叫王嫱,昭君是她的字。
汉元帝这皇帝是个色坯,他经常要给自己的后宫补充美女,但这厮又怕自己有审美疲劳,每次都让画师给挑选好的美女画像,然后他再从画像中挑选自己喜欢的美女纳入后宫。
如此一来,候选宫女们为了能接近皇帝得到恩宠,争相给画师毛延寿送礼,她们都希望画师把自己画得更美貌些,好得到皇帝的青睐。
只有高傲美丽的王昭君,不愿意贿赂画师毛延寿,自古美人多高傲嘛,王昭君心气儿高咱们都能理解,可是人家画师不理解啊!毛延寿这家伙由此便怀恨在心,他在画美人像的时候,故意在王昭君的脸上画了两颗麻子,丑化了王美人。
结果可想而知,虽然汉元帝隔三差五翻翻画像找个美女侍寝,长麻子的王昭君居然逃过了皇帝的魔爪。就这样,倔强的王昭君一直在宫中当个小宫女,等待翻身上位的机会。
(昭君出塞图)
毛遂自荐远嫁匈奴,不甘平庸的王昭君终于抓住了机会
公元前33年,为了稳定边疆,安抚匈奴人心,汉元帝决定和匈奴和亲。汉朝和亲是老传统了,而且皇帝都不愿意出嫁自己的女儿,通常都是在宫女中挑一个长相过得去的来冒充公主。汉元帝也是如此,他决定从后宫挑一个宫女嫁给来长安觐见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
消息传到后宫,宫女们议论纷纷,个个胆战心惊,都害怕挑到自己远嫁到蛮荒之地。等待机会的王昭君不仅不害怕,反而毛遂自荐要求充当和亲公主,她认为这是自己唯一一次改变命运的好机会。从来和亲的宫女都是死活不愿意,这一次居然有个主动远嫁的,汉元帝听说后非常高兴,就同意了王昭君的请求。
可是等呼韩邪单于领着王昭君一起拜别汉元帝时,这好色的皇帝当时就被美若天仙的王昭君惊呆了。他有心后悔,但御旨已下,只好作罢,心里却恨死了那个让他得不到如此美人的家伙。
和亲事毕,汉元帝马上调查王昭君此事,当搞清楚原来是画师毛延寿贪财做的手脚后,气恨交加的汉元帝立马杀了毛延寿。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昭君出塞是自愿的,没人强迫。
后记: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后,被封为宁胡阏氏(阏氏就是王后)。不久,她生下一子。两年后,呼韩邪单于去世。王昭君又按照匈奴的婚嫁习俗嫁给了新单于,后来又生了两个女儿。后来,王昭君病逝于匈奴,终身再也没有回过大汉,她的坟茔就是现在的“青冢”。
大诗人杜甫在《咏怀古迹》之三中吟道:
“群山万壑赴荆门,生长明妃尚有村。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塚向黄昏。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夜月魂。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诗人对王昭君的悲悯之情,溢于言表。虽然王昭君为国家的安宁做出了牺牲,可是“独留青塚向黄昏”,实乃千古遗恨,萧瑟凄凉。
本文参考文献:《中国通史》、《后汉书》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马上删除!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
王昭君本来是入宫当嫔妃的,结果没有被选上,因为她没有银子贿赂画师,被画成了丑女!
若干年后,匈奴来求亲,汉元帝就从宫女中选择一位丑女去恶心匈奴人,结果王昭君被选中了。王昭君如果不应诏,则必死无疑,因此她不得不去匈奴和亲。
匈奴单于见王昭君美若天仙,认为汉朝和谈诚意十足,就归顺了汉朝。汉元帝见王昭君美丽,心中虽悔,但也无法改变什么!
王昭君出塞后,得到匈奴单于的宠爱,心中就想做一些事情,为汉匈两族人民造福。在王昭君的努力下,南匈奴内附汉朝,共击北匈奴,开创了汉匈和平时代!
中国历史上有所谓“四大美人”组合,乃西施、貂蝉、王昭君、杨贵妃四人。除貂蝉几乎没有史料佐证历史上是否真有其人之外,其他三人都有一段凄婉的故事,而让后人一再为之叹息。
王昭君是因和亲匈奴而闻名天下的。当然,派她和亲,是朝廷和皇帝的决定,她去与不去,是没有自愿与不自愿的选择自由的,自愿也得去,不自愿也得去。不过,古今小说戏剧中的王昭君,与历史上的王昭君,有一点最大的不同,那就是王昭君不是小说中单于兴兵来夺的,而是单于主动来请求汉帝赐予的。
有一部民间通俗小说《昭君和番》,历代戏剧又改编为又名《王昭君》《美人图》《汉宫秋》《昭君出塞》《和番记》等等。小说和戏里,王昭君西汉元帝时被选入后宫,元帝命宫廷画师毛延寿为各地选来的美女画像,昭君本是绝色美女,毛延寿向王家索要重贿,昭君却自恃美丽,拒绝行贿,毛延寿便在昭君画像的眼睛下画了一个黑点,还对元帝说昭君有泪痣,不祥。昭君因此未被元帝注意,冷落一旁。
一次偶然的机会,元帝见到了昭君,发现她不但没有泪痣,还是一位绝代佳人,便大为宠幸。因毛延寿在画像中索贿,问其欺君之罪。毛延寿带着昭君的画像逃到了匈奴,将画献给匈奴单于,煽动单于发兵来夺王昭君。匈奴兵马侵入了汉朝,汉军无法抵挡,京师被围,汉朝求和之时,单于点名要以昭君作为退兵的条件。
元帝虽爱昭君,但国家有难,哪里还顾得上爱?只好将昭君送给了单于,昭君因此随匈奴单于北去,到达大黑河时,不堪其辱的昭君投水自杀,昭君成了誓死捍卫贞节的女英雄,以至家喻户晓,代代相传。因此,在传说中,昭君“出塞”是极不情愿的,她以死抗争。
后人因昭君的悲惨遭遇而以诗表达同情,元人王思廉《昭君出塞图》曰:“黄沙堆雪暗龙庭,马上琵琶掩泪听。汉室御戎无上策,错教红粉怨丹青。”这是指责汉室无能,最后要靠一个女人来拯救江山,以至凄风苦雨,伤心欲绝。
然而,在历史上,昭君出塞要温情得多。班固《汉书·匈奴传》载:“竟宁元年(前33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墙,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备边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王昭君,号宁胡阙氏,生一男,伊屠知牙斯,为日逐王。”
可见,王昭君出塞,是匈奴单于向元帝请求的结果。而且,王昭君出塞后,不但没有自杀,反而为匈奴单于生下了儿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当然是自愿的。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期的宫女。宫女本身只是女仆,待遇不高,身份低下,其实是被禁闭在宫内,除非皇上开恩才能在很大年龄的时候释放出去。
宫女唯一的出头就是被皇帝重新,成为妃子。
然而,汉元帝从年轻时候就体弱多病,只活到42岁就死了。
汉元帝病死的时间,仅仅是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之后几个月。
而历史记载,汉元帝还不到40岁,满嘴牙齿就已经脱落,说明他未老先衰,还可能有很多疾病。
而王昭君是在汉元帝37岁时候入宫的,当时皇帝已经身体很弱,病恹恹的,根本不可能去重新宫女。就算汉元帝好色,当时身体情况也不允许再去搞女色。
所以,王昭君其实根本没有出头之日,所以嫁给呼韩邪单于就是一个相对比较好的归属。
呼韩邪是著名的大单于,权势很大。而且匈奴的女人地位比较高,很多时候妇女甚至可以执政掌握权力,所以王昭君嫁给单于也是相当不错的。
其实,如果王昭君不是嫁给呼韩邪,她只是一个无名宫女而已,今天根本没有人知道王昭君是谁。
不过话说回来,王昭君的运气真的不好。
她嫁给呼韩邪之后才2年,生育了1子,呼韩邪就因病去世了。根据匈奴风俗,她应该嫁给继任单于,也就是呼韩邪的儿子。
但在汉人看来,一个女人嫁给父亲又嫁给儿子,岂不是乱伦。所以王昭君希望带着儿子回到汉朝,然而汉成帝认为这样会破坏匈奴和汉人关系,命令王昭君尊重匈奴的风俗。
王昭君当时只有20岁,只能嫁给韩邪单于的儿子复株絫若鞮单于,又生育了2个女儿。
复株絫若鞮单于和王昭君结婚后11年,也是因病去世,弟弟搜谐若鞮单于继任单于,对于王昭君还是很不错的。
王昭君却也没有活多久,在5年后去世,当时也就36岁。
不过汉代医疗太差,人的寿命很难说的,比如霍去病也就20多岁就死了。
王昭君死后葬在内蒙古呼和浩特,
王昭君是四大美女之一,对于四大美女,国人一向对她们兴趣很大,会给她们编排许多故事。比如说貂蝉,现在基本可以证实是一个文学人物,历史上并不存在。西施的存在也有很多疑点,很有可能也是一个虚构的人物。王昭君和杨玉环是有正史记载的真实历史人物,不过关于她们的故事,也经过了许多加工演绎。拿王昭君来说,正史上记载并不多。下面就把王昭君的历史形象和文学形象都说一说,从历史形象来看,看不出王昭君出塞是自愿还是被迫,而从文学形象来看,王昭君出塞显然是被迫的。
历史形象
历史上对于王昭君的记载并不多,主要集中在《汉书》和《后汉书》中。
汉宣帝统治时期,开始对匈奴强硬起来,多次对匈奴用兵,等到汉元帝时期,匈奴被打得自己都乱起来了。其中呼韩邪单于被自己哥哥打着跑,于是就想投靠汉朝来保全自己。他跑到汉元帝那,说我愿意投靠你,给你当女婿,汉元帝自然很高兴,就把一个宫女王樯赐给了呼韩邪单于,王嫱就是王昭君了。这段《汉书》里是有着详细记载的:
竟宁元年,单于复入朝,礼赐如初,加衣服锦帛絮,皆倍于黄龙时。单于自言愿婿汉氏以自亲。元帝以后宫良家子王樯字昭君赐单于。单于欢喜,上书愿保塞上谷以西至敦煌,传之无穷,请罢边备塞吏卒,以休天子人民。天子令下有司议,议者皆以为便。郎中侯应习边事,以为不可许。
关于王昭君,并没有多说,只是说她本名和字,是后宫的一名良家女子。按照这个意思应该是汉元帝没有临幸过的女人,不过对匈奴来说,临幸与否也是无所谓的。
到了匈奴地界以后,关于王昭君也没有很多记载,只是说她跟呼韩邪单于生活了三年,有个儿子。后来呼韩邪单于就病死了,留下王昭君孤儿寡母的。
当时匈奴有个风俗,就是老爹死了,儿子可以娶老爹的妻妾。王昭君那时候正是年轻貌美,又是汉天子所赐,自然是个香饽饽了。呼韩邪单于的长子继承了单于位子,为复株累单于,王昭君于是又成了复株累单于的老婆。两人共同生活了十一年,还生了两个女儿。关于这段,在《汉书》里也是有详细记载的:
复株累若鞮单于立,遣子右致卢儿王醯谐屠奴侯入侍,以且糜胥为左贤王,且莫车为左谷蠡王,囊知牙斯为右贤王。复株累单于复妻王昭君,生二女,长女云为须卜居次,小女为当于居次。复株累单于死后没两年,王昭君就去世了,关于她的故事也就戛然而止。在这里,看不出王昭君是自愿还是被迫的,不过王昭君和亲以后,她家里人也都跟着沾光了,她兄弟的两个儿子一个被封为和亲侯,一个被封为归德侯。王昭君的老爹还是没名没分的,她的两个侄子已经封侯当官了,这里面主要应该是依靠王昭君的功劳。说实话,一个女子背井离乡,去那匈奴苦寒之地,估计没几个人乐意的,不过去了匈奴以后,她是单于的夫人,被称为宁胡阏氏,可能比在汉宫做一个小宫女要强一些。如果从身后名的角度,如果没有这次和亲,可能没人知道王昭君是谁,但是通过这次和亲,王昭君流芳百世,也不枉此生了。
文学形象
历史上的王昭君是比较简单的,但是文学史上的王昭君就丰富多彩了,想想也是,连有可能是虚构的西施、貂蝉都有那么多故事,更何况真实存在的王昭君了。
关于王昭君最有名的一个传说就是跟一个画师毛延寿有关系了。传说王昭君是个天生的大美人,冠绝后宫,不过当时汉元帝是通过画像来选宫女的,很多宫女为了被皇帝临幸,就会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就把她们大大美化。而王昭君呢,她性子高洁,不屑于做这种事,于是毛延寿把她画得奇丑无比。后来呼韩邪单于来了称臣,汉元帝就假模假样给他选妃,把画像里最丑的王昭君赐给了呼韩邪单于。没想到见面那天,一下子发现王昭君是绝世美人,比他的妃子美多了,汉元帝大怒,可是没有办法了,已经答应呼韩邪单于了,只有忍痛割爱,然后杀了毛延寿。
这个故事是后世人演绎的,最早出现在《西京杂记》中,《西京杂记》是一部类似历史小说集的作品,关于它的作者和朝代有好几种说法,记录内容应该算不得真,不过看起来可要比正史有意思多了。也正是因为这个,王昭君才大大有名。实际上,汉朝和亲的女子还挺多的,甚至有个专门的和亲政策,王昭君之所以能够流芳百世,后世文学作品演绎加工功不可没。在这些故事里,人们都为王昭君抱不平,认为她是被画师毛延寿陷害了。在这种情况下,王昭君自然不愿意去和亲了,不过她只是一个小小宫女,命运无法自主,上面怎么安排,她也只能按照安排走了。
不过无论是历史形象还是文学形象,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那就是王昭君为汉朝太平做出了巨大贡献。正因为如此,后世不少文人墨客都对王昭君推崇不已,赞美她的诗词层出不穷。比起历朝历代那么多藉藉无名的和亲的女子来,王昭君还是幸运的。
昭君出塞是自愿的,并非有谁强迫。那么这个旷世美女,为什么要嫁到荒凉的匈奴呢?
第一,昭君出塞的历史背景
西汉的元帝时代,是一个比较平淡的年代,但有两件事值得大书特书:其一陈汤万里远征,擒杀郅支单于;其二是王昭君出塞。这两件事并非孤立,而是有联系的。
当时匈奴分裂为两支,其一是郅支单于的北匈奴,其一是呼韩邪单于的南匈奴。呼韩邪单于投靠大汉朝廷,赢得对郅支单于的优势。后来,名将陈汤发动万里远征,擒杀郅支单于。至此,匈奴结束分裂,呼韩邪单于统一匈奴。 为表示对大汉帝国的感激,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入朝觐见皇帝,重提中断许久的汉匈和亲。汉元帝答应挑选五名宫中女子嫁给呼韩邪单于,可匈奴地处荒寒之地,谁愿意去呢?别的女子躲之犹恐不及,却有一名奇女子自愿前往,此人便是王昭君。
第二,王昭君在后宫的不如意生活
王昭君,名嫱,出生于湖北秭归。汉元帝选秀,王昭君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成为一名宫女。她天生丽质,可是在美女如云的后宫中,要脱颖而出不仅要美丽,也需要机遇。据说宫廷中有位画师,名为毛延寿,专门为宫女们画像,然后再把画像交给皇帝过目。宫女们都希望自己能被画得漂亮点,纷纷给毛延寿送礼。王昭君不肯行贿,毛延寿心里不高兴,便将王昭君画得丑了,她自然没能引起皇帝的注意。 在宫中呆了几年,王昭君连皇帝的面都没有见过。后宫就像一座监狱,少女的青春岁月就在无聊中消磨打发,王昭君对未来几乎绝望了。
第三,王昭君主动提出嫁到匈奴
呼韩邪单于的到来,改变了王昭君的命运。王昭君在封闭的囚室中看到一条窄窄的缝,通向外面的自由之地。皇宫虽极尽奢侈豪华,却不是乐园,而是地狱,她只是皇宫的囚徒,渴望高墙外的自由。与其老死红墙,何不与命运赌上一局! 王昭君勇敢地迈出改变人生的一步。她主动向掖庭令提出请求,愿意嫁给呼韩邪单于,情愿到荒凉的北方。 当王昭君出现在汉元帝与呼韩邪单于面前时,她的光彩照人令所有人无不震惊。史书用十六个字描述:“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徘徊,竦动左右。”她如一道光,照亮皇宫。在浩如烟海的史书中,我们很难看到如此形象地形容一个女人的美丽。 史书中还有一句非常精彩的点睛之笔:“帝见大惊,意欲留之,然难于失信,遂与匈奴。”见惯后宫美女的汉元帝,他的表情是大吃一惊,悔意写在脸上。老子都还没泡,就要拱手送人,真是悔青了肠子。而对呼韩邪单于,则是天大的意外惊喜,他感激泣零,信誓旦旦愿为大汉帝国拱卫北疆。
第四,王昭君为汉匈和平做出卓越贡献
嫁到匈奴后,王昭君被封为“宁胡阏氏”。“宁胡”二字,表明她的到来使胡人得到安宁。后来王昭君与呼韩邪单于生有一子,名为智牙师,封为右日逐王。两年后(前31年),呼韩邪单于去世,雕陶莫皋继单于位,称复株累若鞮单于。根据匈奴的习俗,王昭君嫁给新的单于,生育有两个女儿。 王昭君是中国民族融合史上的重要人物,她嫁到匈奴,大大加强了汉与匈奴的交流、沟通。呼韩邪单于恪守为汉守卫北藩的诺言,临死前留下遗训,要求后世子孙永远保持与汉的友好关系。汉帝国的北方边境获得数十年的和平:“是时边城晏闭,牛羊布野,三世无犬吠之声,黎庶亡干戈之役。”对此,王昭君功不可没。 王昭君去世后,影响犹存。她的女儿伊墨次居云及女婿骨都侯须卜当也为汉匈和平做出很大的努力。昭君出塞,对汉匈两大民族的融合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数百年后,匈奴彻底汉化,其后裔多数融入汉人之中。
汉宣帝在位的时候,汉朝又是一个强盛期。那时候,匈奴由于贵族相互争夺权力,势力已经衰落,后来发生分裂,五个单于分立,互相攻打不休。
其中一个单于名叫呼韩邪,被他的哥哥郅支(郅音zhì)单于打败了,呼韩邪和大臣商量要跟汉朝和好,便带着部下来朝见汉宣帝。
呼韩邪是第一个到中原来朝见的单于,汉宣帝热情招待他,并亲自到长安郊外去迎接他,为他举行了盛大的宴会。 呼韩邪单于在长安住了一个多月。便要求汉宣帝帮助他回去。汉宣帝派了两个将军带领一万名骑兵护送他到了漠南。 这时候,匈奴正缺少粮食,汉朝还送去三万四千斛(音hú,古时候十斗为一斛)粮食。
呼韩邪单于十分感激,一心和汉朝和好。西域各国听到匈奴和汉朝和好了,也都争先恐后地同汉朝打交道。汉宣帝死了后,他的儿子刘奭(音shì)即位,就是汉元帝。没几年,匈奴的郅支单于侵犯西域各国,还杀了汉朝派去的使者。汉朝派兵打到康居,把郅支单于杀了。
郅支单于一死,呼韩邪单于的地位稳定了。公元前33年,呼韩邪单于再一次到长安,要求同汉朝和亲。汉元帝同意了。
以前,汉朝和匈奴和亲,都得挑个公主或者宗室的女儿。这回,汉元帝决定挑个宫女给他,他吩咐人到后宫去传话:“谁愿意到匈奴去的,皇上就把她当公主看待。”
后宫的宫女都是从民间选来的,听说要离开本国到匈奴去,却都不乐意。
有个宫女叫王嫱(音qiáng),也叫王昭君,长得十分美丽,自愿到匈奴去和亲。
管事的大臣就把她的名字上报汉元帝。汉元帝吩咐择个日子,让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在长安成亲。
呼韩邪单于得到这样一个年轻美貌的妻子,非常高兴和感激。呼韩邪单于和王昭君向汉元帝谢了恩。
王昭君在汉朝和匈奴官员的护送下,千里迢迢地到了匈奴,做了呼韩邪单于的阏氏。日子一久,她慢慢地也就生活惯了。
她劝呼韩邪单于不要去发动战争,还把中原的文化传给匈奴。打这以后,匈奴和汉朝和睦相处,有六十多年没有发生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