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应该说长城对匈奴等游牧民族的侵扰还是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但是军事防御仅仅依靠一座城墙是远远不够的。汉初和魏晋时期,北方民族的不断入侵就证明了这一点。

根据当时的历史环境,长城确保了边防的巩固和国家的安全,给这一中原农业的生产提供了一个稳定的环境,就如《过秦论》中所说:“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抱怨”。

汉初,匈奴乘华夏战乱,越过秦大将蒙恬所筑长城,和汉帝国以战国秦、赵、燕长城为界对峙。由于长城年久失修,北方守军稀少,因此,强大的匈奴不断进入长城以内掳掠。

但是,就是这样一条破烂不堪的长城,也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军事防御作用。程不识是驻守长城的名将,治军严厉,只要他戍边匈奴就不敢来犯。其后卫青、霍去病、公孙贺、公孙敖等出击匈奴,均以秦、赵长城为进攻退守的主要据点。

汉武帝登基后,连续发动多次对匈奴的战争,将其驱逐至漠北,修复了蒙恬所筑秦长城,又修建了外长城,筑成了一条西起大宛贰师城、东至鸭绿江北岸、全长近一万公里的长城。此时战国时期的秦、赵、燕长城才被放弃,其军事防御作用也随之终结。

最佳贡献者
2

万里长城现在作为我国闻名于世的历史古迹,在古代抵御少数民族的进攻还是有很大作用的!

首先长城最早出现在战国时期,齐,燕,赵等北方各国为抵御少数民族骑兵冲击开始建造长城,长城主要是军事用途,但各国长城都是一段,一段的!秦统一六国后,在崇山峻岭之间重新修建了长城,并把各国长城连接起来,这就是长城的由来,但那时候的长城不像今天看到的这样,秦长城主要用石块,和夯实的泥土建成!具体可参考山东境内的齐长城遗址!现在大家看到的长城主要是明长城。主要以青砖建造!

首先长城的作用主要是军事用途,秦汉时期,外部主要威胁就是匈奴,匈奴冒顿单于统一各部以后,不断以骑兵南骚扰, 掠夺中原地区。中原地区不产战马,骑兵少,对匈奴的进攻很难有效抵抗,匈奴打完就跑!这时候长城的作用完美凸显出来,长城没隔几里有烽火台,敌人攻击哪个地区,烽火台燃烽火可以迅速调集部队进行防御。长城上的守军可以依托城墙对敌人有效射杀!匈奴人的骑兵可以说在长城下吃尽了苦头!也没没找到好的突破长城的办法,才和大汉王朝讲和!

到了明朝时期对手换成了蒙古各部,长城进一步加固,变成了烤砖建造,能够抵御风月侵蚀,几个雄关更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蒙古也是以骑兵为主,长城更成为他们难以逾越的鸿沟,明中后期有了火器的加持更是如虎添翼,长城上可以装备火炮,守城士兵可以配备火铳,长城防御力进一步加强,作用最大化,也是长城的巅峰时期,明末对后金的防御中也是可圈可点的!

蒙古各部只能臣服于明帝国,明朝在长城下开放互市,于少数民族交易马匹,铁器,极大的带动了周围经济的发展!但长城也基本阻隔了少数民族与汉民族文化的交流!

长城是中国历史的瑰宝,是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汗水的结晶,她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受刀于火的洗礼,依然雄伟的屹立在那里!她象征着中华民族的脊梁!

3

嘿嘿好多朋友又给经验主义蒙蔽了眼睛 长城的经济羁锁意义大于军事用途



首先说没有采用八达岭长城抑或山海关长城图片,豆哥有自己的用意稍后解开。一说到长城,很多朋友们愿意伴随历史书的展开,就是强盛王朝建立之初,利用鼎盛武力驱逐蒙古高原游牧民族(匈奴和蒙古都是被驱逐至漠北喀尔喀蒙古苦寒之地,中原王朝通过控制住草原丰美的卡尔沁草原,实现向北向西的监视)。而后建设长城,形成有效防御取得长治久安,但是这里有矛盾点,就是已经形成驱逐,为啥还要建立防御?

请注意这里说向西,就是说的那卫拉特蒙古(也可以说瓦剌),后来那噶尔丹那伙儿的。


顺便说的就是,历史上噶尔丹从他爹那辈就开始,搁漠北没少整文攻武卫的名堂。大事情没有,小康子正平定三藩对不起没有时间八旗很忙。至于说为啥又搁噶尔丹试图染指漠南蒙古时候急赤白脸主动出击呢?也简单,没有被完整整合的蒙古对于我们很重要。



好撒~既然说王朝强盛,就等于说具备战略进攻能力,类似蒙古骑兵那样的军事形式,其实最有效的就是寻敌主力,与之决战,即便是付出较大人力物力消耗,因为同比农耕民族的富庶与巨大人口体量,耗干他一茬人,胜过日后防御的十万兵。


另外蒙古各部的内耗是有传统的,噶尔丹这号货色的属于好几百年才出这么一个,一茬人20年乘以(几百年*20),差不多就是龟仙人半生的修行咯。


计算方式纯属好玩,建议修炼过初中数学的同学不要轻易模仿。


神威大将军大战骆驼阵 你们看蒙古兵的火枪多,方便携带撒~

是吧噶尔丹也是经验主义错误,大炮多的清军,你去结阵对轰,被对手轻易抓到决战机会。为啥呢?小康子这人腹黑的很,早就已经收买了噶尔丹的侄子策妄阿拉布坦在漠西反水,搅得人家进退失据,荷尔蒙上头:"骑冰连,俺们不要紧的。。。"


以上就是乌兰不通大战的故事,看过的时间久了,大体上不会说错,当然了细节上可能会有疏忽。


好嘛豆哥说的小康子是不修长城的,为啥要拿来做例子,因为秦军明军北驱匈奴之后的资料太少了。反而秦与明都是修长城的,要说区别也有,就是你们注意到双方的火器没有,小康子有澳门的葡萄牙人,噶尔丹也有帮手,就是已经开始渗透远东的俄毛,当然在中亚方向漠西也能接触到那几个斯坦,所以说噶尔丹不是买不来大炮而是主动放弃使用的。


那么问题就应该清晰了吧?秦明修长城,因为游牧民族在没有外援的情况下,就会被羁锁,被孤立,当然了《狼图腾》里描述的那些都是真的,同比内地,游牧民族的生存环境要凶险上100倍。极大可能,类似最近些年发生的某次暴风雪灾害,又没有内地牧草的援助,可能当年对于一个部落就是灾难性的命运。


所以说,说游牧民族侵略成性的声音可以闭嘴了,贫穷才是原罪,生存就是原动力。





嘉峪关市的 天下长城第一墩 即使是介绍资料中的介于阻隔黑山峡口的走廊型地带。


豆哥这些天看青云文章眼馋,眼睛都快瞎了,我往高了估吧?

50*50*50米 说它有10万立方的体量,不会说少了吧?



欧耶老本行来咯,东西两个方向上,俺给他修俩100米*5米的坡道,俩三角等于一个立方体对吧?100*50*5米 也就是三万来立方吧?


三万来立方土方,对于当代不是个事儿,对于集结起来的游牧骑兵也不是个事儿,他们自带战马还不止一匹,一名骑兵半天拖运3立方土石不难吧?


要个叼毛的轧路机?泼水成冰你当人家自个就琢磨不出来。



400毫米降水线就是正解。


以前看过有篇文章说过,说长城就是杜绝游牧牧民擅自带领牧群翻越的,有道理不过不全面。

对外是防范牧民,对内也在防范农民,中原农民们对于土地有着天然的亲切与渴求。但是看过《狼图腾》我们就应该明白了,两种文明形式或者说两种生存状态的民众,生活到一起不对付是常态,强行在不适合耕作的降雨带开展农业,对于环境来说更是灾难。


当然了,中原王朝的精英们虽然有不少善于祈雨的,测绘出来降雨带分布图你也太高看他们的智商了。只能说,通过长期的摸索与妥协,他们依托民众矛盾较为缓和的地域为基线,结合粗略测绘出来的山川型胜,再加上天才们瞬间的精虫上脑,于是乎天啊~长城竣工啦~



当然,仅仅是因为难以翻越的原因,造成南北民族的生存阻隔,与其说是与自然巧妙融合,更精确意义上说,一开始就是被精确设计。


因为牧群可以阻隔,但是单个农民类似燕子李三那号货,他想过去比周淮安容易很多,问题就是除了老婆以外,他可能带过去的任何生产工具都会被对方认为是“奇技淫巧”。

当然了,李三被人记住是因为太稀缺,所以大宗物资才是大人们一开就精准设计的目标。


大宗物质包括:粮食 铁器 那边来的皮毛 骆驼 银睿姬和小昭妹子。


定期互市才是关键点 你想买的我是否愿意卖或者卖个什么价更重要


长城是有隘口的,当然不是为了放飞气球,是个朝廷里的大人们征缴关税的。当然了,遭遇外交关系紧张或者需要适度拉紧羁锁的辔头的时候嘛?301大棒咱们也会整,类似战疫年份,口罩的涨价与否,就是在考验大人们的驾驭技巧。


文章的最后,豆哥也承认:说长城几乎不存在军事价值那是打耳括子,中原王朝有兴盛也有衰退的年月,式微形势下,依托烽火台的示警功能,就近纠集防御力量,抗击小规模部族冲突或者流民暴动技术上完全成立。

因此,豆哥想说:所谓我说的被经验主义所蒙蔽的,其实吧仅特指那些,想象里把10万20万兵力平均播撒到万里长城的每一米去,那种把影视剧当历史的单纯的小孩。


历史毕竟都是已经过去的事情,用良知和理性将其高度还原,是件很享受的事情。

4

秦始皇督造修建长城的原则是“因险制塞”,根据地形,将各国修建的长城连接,构成一个整体 ,以便于更有效的发挥他的作用,大约用时10年之久,修建了一条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绵亘万里,被后世称之为“奇迹”的万里长城。

而且,这还是一套巨大的系统军事工程,为什么这么说?

简单点讲,长城除那道城墙之外,还有两个构成要件,一个是秦始皇在北地,即本属匈奴的河套地区设置的九原郡,九原郡下设三十余县,这种郡县,虽然其后迁移了不少中原百姓填充,但本质上讲,还是一种军事要塞,可以以长城为依托,对匈奴形成震慑之势;

除此之外的第二个要件就是,修建了一条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一旦前方吃紧,中原可迅速运兵北上。

九原郡、长城、咸阳至九原的直道,以上三个要件,才构成真正的长城,真正的长城系统,那么,这套系统究竟如何发挥作用呢?

宏观上,在咸阳的协调下,北线部队可以联动起来,依托长城控制河套,将北方游牧民族,即当时的匈奴,赶至漠北,使之远离中原农耕区,保障边境安全,减少防御的成本。

怎么依托长城呢?

没有长城之前,对于北方游牧民族,需要全线守御,有了长城之后呢,在河套地区的三十多个县,也就是三十多个据点上,一旦某一方向发生敌情,可以倚仗长城迅速运兵增援,也可以倚仗长城,从任何一个或者多个有利的方向,切断匈奴后翼,对来犯之敌形成包围之势,而且,中原方面有长城做依靠,可以完全不用了考虑侧后方,用兵上,一方面能达到出其不意的效果,另一方面,也可以大大节省军力,将好钢用在刀刃上。

而匈奴方面呢?如果没有能力同时对付三十多个据点,那么,在攻打任何一个据点的时候,都要提防侧后方的安全。

也许有人会说,长城那么长,九原一郡也不可能完全管的过来,倘若绕开九原,寻找一个薄弱环节突入,长城不就形同虚设了吗?

避实击虚,不是没这个可能,可问题是,有长城挡着,你进来之后,还回不回去了,怎么回去?

满载而归?就会影响骑兵的机动性;轻装前进?那你进来干吗,每一仗都得考虑一下成本,倘若损耗大于收益,突入中原的意义则会大打折扣,成了纯粹的消耗,匈奴人口不多,他们不会这么不划算的买卖吗?

因此,一套长城系统能完全让匈奴了解中原的厉害,从而有所收敛,事实上,长城建成以后,匈奴的确有所收敛,蒙恬时期,他们就深入漠北,远遁千里,转而去寻找什么月氏国的麻烦。

当然,合理利用长城系统的基础,就是得有一个强有力的集权制王朝。因为只有一个强有力的集权制王朝,他才能协调长城各方,使长城各个要件,有条不紊,合理有序的运行。

秦朝,蒙恬时期,有秦始皇主持,长城充分发挥作用,致使匈奴窜入漠北,北部边患彻底解决;秦末至楚汉战争时期,朝廷无人主持,天下混乱,长城守御空虚,导致匈奴乘隙夺回河套,致使北部边患又恢复到从前。

汉朝,汉武帝主持,卫青、霍去病出征塞外,每回都依托长城,在长城一线出兵,最终夺回河套,使长城系统运行恢复如初,致使长城以北,沙漠以南,基本就没有匈奴势力,匈奴因此分裂,直至前53年,匈奴单于向汉宣帝投降;公元89年,窦宪远征,干什么?帮南匈奴打北匈奴,参与匈奴家事,放在以前,敢想这事儿吗?

自此,南匈奴等部分北方游牧民族归顺中原,被朝廷安置在长城周边郡县,因为大融合的关系,使长城防御功能虚化,整个儿系统又少了一个环节,结果是,东汉末年,黄巾起义,三国争雄,之后又来个西晋的八王之乱,以上种种,都导致缺了一个强有力的集权制王朝,致使长城系统不能协调合理的运行。

后果自然相当严重,先是内迁的胡人造反,紧接着,长城以外的胡人乘隙南侵。西晋之后,长达130余年的南北对峙就此开始,中原又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等等,长城的作用就能有这么大,因此有人说,如果没有长城,农耕文明或许早都不存在了,这句话并非夸张,从历史的经验上看,几乎可以称之为真理了。

5

长城对于中原王朝抵御北方游牧民族,起到了多大作用?历史上的争论很多。

“万里经营到海涯,纷纷调发逐浮夸。当时费尽生民力,天下何曾属尔家?”,这是康熙东海巡视时写的诗句,对历代的汉王朝想以修建长城的方式保万古江山的做法进行了一番嘲讽。

你可以说,康熙是站在中原的征服者角度来看这个问题,他能说长城的好话吗?但是,事实上,很多汉人也将长城形容为中原王朝不思进取的产物,质疑长城的作用,将其定义为农耕民族基因中修篱笆的惯性。

将古人倾全国之力修建,历朝历代又反复重修的长城,定义成是一个愚蠢的、毫无用处的决策,这是彻头彻尾的以“结果主义”的角度看问题的方式。事实上,长城对于中原王朝的意义重大,我们认为它没用,只因我们不是当事人,没有在实际情境中推演过它的价值。

要想认清长城对于中原王朝的价值与意义,至少应当考虑,诸如:

  • 长城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农耕民族同游牧民族竞争的比较优势;
  • 长城(及其配套设施)强化了边陲的防守,优化了边陲以及全国各地的军力配置,因此减少了历代王朝百姓若无长城必须负担的额外赋税、兵役和劳役;
  • 长城避免了农耕文明为游牧民族征服,甚或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中原农耕文明控制和影响的疆域;

一、长城,改变了农耕民族同游牧民族竞争的比较优势

要知道,游牧民族之所以能够在与农耕民族长期作战中保持军事优势,就是因为他们是清一色的骑兵作战,具有绝对的机动性优势。然而,万里长城的出现,从根本上削弱了北方游牧民族南下中原本来具有的战略战术上的机动优势。

中原王朝修建长城,从秦汉开始就确立了“因地形,用险制塞”的基本原则。长城的选址,基本上是在两山的峡谷处,或者是河流转折处,修建关城隘口。即便是在无险可依的平川,比如塞外的戈壁滩,也是修在人们往来必经之地。

这样的选址,可以最大限度的节约人力和建筑材料,却能起到了“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战略效果。

通常,修建于高山之巅的长城,往往并不是我们看到的一道墙,它通常还有两道甚至几道边墙。例如,在长城西段地势较为平坦的河套地区、雁门关一带,以及北京周围战略地位极为重要的居庸关、山海关,最多处甚至有十多重城墙。这样的城墙,对于入侵者来说只能徒手攀越,即使无人防守,他们也很难通过。而且,边墙外还挖有几道壕堑,设置绊马坑等对付骑兵的陷阱。

这样一来,在长城防线的作战中,游牧民族对农耕民族的比较优势就被消除了。因为长城防线的存在,使得游牧民族机动性极强的骑兵,由军事行动的利器,反而成为了行动的负担。

长城,更是一套针对北方游牧民族的立体防御体系

长城防线,之所以使得游牧民族侵入中原的难度加大,可不仅仅是它能能迟滞了其入侵的速度这么简单。事实上,长城作为一套防御体系,对游牧民族的心里威慑影响更为深远。

你想想,长城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其烽火台上冒着狼烟的画面。因为,它可以作为一套预警系统存在,一旦某个长城据点发现有敌人入侵,就能通过烽火台(百天烟,夜间火)传递信号进行报警。

这时候,被入侵据点周围临近的各个军营收到预警后,可以在确保本防区安全的情况下,集结兵力,在崇山峻岭或者荒无人烟的大漠上通过长城的通道快速地驰援被入侵的据点。

这在古代,没有空投部队的情况下,对于入侵者来说简直就是神兵天降啊。我们辛辛苦苦在山下绕来绕去,好不容易集结了兵力找到一个薄弱的据点来攻击。这关隘我还没攻打下来,你中原守军通过长城这条山与山之间的快速通道,来增援了,这太不公平了。

这关隘眼看打不下来了,我要想迅速地转攻中原王朝其他的薄弱环节,还必须在长城下的峻岭间,或戈壁上绕很远的路才能到达。这样跟长城上的守军赛跑,虽然骑着马也不一定比人家快。而且,爬山极其考验马匹的耐力和后勤补给,难度可想而知。

其实,即使长城的某个关隘被突破了,也没太大的关系。此话怎讲?

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草原入侵者,基本抓住长城防线的某个薄弱环节,集中兵力突破了防线。在你侵入后,长城的整套防御体系并不会瓦解,这个障碍也会横在其归途上。

你游牧骑兵可以集中优势兵力,快速突破或越过某一或几处关隘,但劫掠了财富后,会面临一个更大的问题,长城的关隘被闯过去后,增援的守军必定会加强守备。草原的骑兵如何再次安全越过长城,撤回大漠草原?

这时候,你掠夺财富越多,撤回就越不易。你可以选择再次对某个关隘发动进攻,血战后撤回;或者是减少掠夺,甚或放弃部分已劫掠物资,以便在增援的守军到达被突破的关隘前加快北撤。

但是,无论如何,长城防线都会彻底改变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的成本收益公式。因此,长城的存在本身自然弱化了游牧民族南侵中原的利益驱动。两大文明竞争的基本格局也因此有所改变。长城不仅弱化了对手的军事能力,更是提升和强化了中原的军事实力。

长城不只是一道墙,更是一个立体的防御体系。除了关隘、堡寨、墩台外,在重点守备地区,长城高墙向四方山岭逶迤延展,如蛛网四通八达,点、线、面配套。有预警区、前沿哨所,城墙内有军营、哨营、兵站、仓库。无论在前方,还是后方并继续伸向内地,都配套建立了烽燧(烽火台)和驿传。这不仅强化了长城守军的防御,也使得整个中原王朝可以在各地灵活有效地调配军力。

长城的这一套立体的防御体系,既可迅速增援受攻击的长城守军,也可以以部分援军从其他关口出关,直接穿插到敌军后方,实行战略合围。

无论你草原骑兵是否越过长城,绵延万里的长城都可以像一个张巨网,任意一个关隘都可以成为中原军队设定的包围圈一部分。因此,对待你的入侵,守军不必四面合围,只要从两个方向向里挤压入侵者,就可以大大节省合围敌军所必需的军队数量。

因此,长城作为战略防御系统设施,也可用作战术和战役上的进攻。中原王朝可以借长城掩护重兵集结,在任何一个长城关口发起突如其来的进攻;长城内的守军大规模出城突击时,再也不必太多的担心自己的后方安全,被敌方包抄;相反游牧骑兵若设想快速地切断中原突击部队的后路,心里也肯定事先犯嘀咕:万一中原军队回师反击,会同长城上守军,很容易将自己“包饺子”。

如此一来,中原王朝就不必在长城的每个关隘都部署重兵防守了,中原军队可以相对简单、快捷和隐秘地实行远距离大规模战略合围的部署,可以更有效地隐藏自己的战略意图,这极大的优化了全国各地的兵力配置。

长城,中华文明的屏障

在历史的早期,中国北方无论哪里,都是畜牧与种植混合的经济形态,不存在单纯的游牧经济。在东亚大陆的北方,这两大社会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

直到长城的出现,一种作为重新规定人们行为位置边界的全新的地理因素出现了。受高纬度的自然气候条件限制,草原上没能够发展到大农田粗耕制,或农耕与畜牧并行的混合经济。最终,游牧经济成为草原社会的唯一选择。也就是说,两种互相难以调和的经济制度支配着草原和汉地社会。于是,在历史的演进中,草原社会主体和中原农耕社会都各自发展出其固有的政治体制,随着这种发展,两个社会便开始互相对立了。

农耕社会与草原社会的对立之所以发生,首先,双方的内在条件或社会特质,使它们不可能混合成一个在经济上既有精耕也有粗放,在政治上既有集权又有分散的社会。

其次,游牧和农耕这两种无法统一的社会,既不能凭借某一个绝对固定的边疆而互相分离,又不能由任何一方吸纳或永远控制另外一方,由此,双方就产生了没完没了的斗争。

想要发展农业,拥有400毫米的年降水量是一个最低门槛,因此,气象学上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就是农耕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中国的北方边境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恰好与长城的位置重合,所以,长城可以说就是农耕区和畜牧区的分界线。

长城以南的地区降水量充足,可以种植谷物;而长城以北的地区因为降水少,就只能生长牧草,这是中原王朝向北扩张的极限。

因此,在东亚大陆的地理条件下,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在长城沿线展开了漫长的竞争,长城作为两个对立文明的边界,对于中国的历史和中华文明的构成,都具有特殊意义。

秦、汉两个王朝,从正面例证了长城对于维护中原农耕文明的意义。但是,从唐朝设节度使开始,到南宋灭亡,期间中国长达六百多年的历史,证明了一件事:中原王朝如果不依赖长城,在冷兵器时代,想对以农耕区为核心的中国进行整合和统治,其成本是巨大的。

放弃了以长城防线应对北方游牧民族的战略以后,唐朝就不得不在边境囤积重兵,为了效率将军政大权交给了藩镇节度使,结果间接的造成了灾难性的安史之乱,后来藩镇也是长期的割据。

五代十国,后唐的石敬瑭为了得到契丹人的支持,出卖了东起山海关,西至玉门关的燕云十六州,造成了华北平原无险可守的局面,开阔的平原完全暴露在游牧民族的骑兵眼前,直接影响了随后四百年的中国政治格局。

两宋期间,战乱迭起,死人无数。以至于,到了元初,中原人口损失了近80%。

试想一下,如果从一开始中国就没有长城,那么中华大地上的这个我们称之为“华夏”的农耕文明,最终会是何种形态,何种规模存在?我们不得而知。

甚至,再进一步开脑洞,如果没有长城,今天令我们自豪的中华文明是否还会存在?我想,认真思考后,我们不会有多少把握。

任何文明都不可能脱离具体的人、事、物而单独的存在或持续。若没有长城,我们中华文明,是否会像两河流域的文明、古埃及文明,或古印度文明那样,被后起的或周边的其他文明灭了,也并非不可能。

6

长城对于抵御古代匈奴和蒙古人起到了多大作用?

长城作为中国五千年文明历史的见证,在国人心中具有重要的地位,长城也见证了各个朝代的兴衰与更替。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抵御其他诸侯国和游牧民族的入侵,纷纷在地势险要的地方修筑长城,最早修筑长城的是齐国和楚国。秦始皇统一六国以后,将秦、燕、赵长城连接起来,修筑起了西起临洮,北傍阴山,东至辽东。之后各朝代在秦长城的基础上进行修筑和扩建。

长城的作用(各朝代的北方地区安全)

防御匈奴和游牧民族入侵

几十米高的长城,而且又是建立在陡峭、地势险要的地方,长城延续了几千公里,将中原地区和匈奴居住的地区分开,当匈奴和游牧民族来侵略中原地区时,停住他们侵略的脚步,匈奴和游牧民族主要是利用战车进行作战,以骑兵为主要兵力。面对高大的长城,他们是束手无策的,只能乖乖返回了。

经济封锁作用

长城可以抵御外敌入侵,当然也可以进行经济封锁。可以把自己人封锁在境内,不让他们与匈奴进行商业往来,防止物资外流,当时匈奴和游牧民族的经济还是很落后的,他们主要是以放牧为主的,过着游牧生活,哪里有水、草,就往哪里去。由于气候因素,他们并不可以种水稻或者小麦等粮食作物,所以匈奴的粮食都是很短缺的,现在修筑起了长城,让他们不可以购买或抢粮食,他们的经济实力就会大幅度地减弱。

不过修筑长城对于匈奴和游牧民族也是有好处的,可以激起他们征服的强烈欲望。

7

长城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一个伟大奇观,也是世界重要奇妙古迹之一,凝结了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长城早在先秦就开始修建,建造一项这么庞大的工程主要原因就是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攻击。

生活在北方草原的游牧民族,无论是匈奴还是蒙古,他们都有共同特点,就像《汉书》对匈奴的描述:逐水草,习射猎,忘君臣,略婚宦,驰突无垣。由于草原游牧生活对于自然状况极度依赖,生产力低下,一旦食物匮乏就会想到去南方富庶的中原地区抢劫。而且游牧民族擅长骑马,机动性良好,如果没有防御措施很难防范他们,因此想到修建长城作为依托。

长城有这样几个重要功能:1.可以延缓游牧民族骑兵的行军速度。无论是草原、平原还是丘陵,都是一马平川,骑兵可以随意驰骋。但是如果在当中磊一堵墙,马就很难通过了,而墙上只需要减少的士兵就可以进行防御。

2.侦查瞭望,对敌情提前预警。如果长城的人都知道,长城上有很高的瞭望塔和烽火台,不仅站的高看的远,而且通过烽火狼烟可以迅速传递预警信号,通知后方做好准备和派兵支援。

3.屯里军队和储备军械物资。去过山海关的朋友们会发现,这里的长城不只是一道墙,而是一整片军事要塞。长城中有不少类似这样的要塞,主要功能就是囤积人员及作战物资。

4.作为行军通道迅速集结。长城实际上也是一条道路将和要塞连接起来,宽度通常以骑兵可以同行为标准。这样的道路方便行走,一旦发现敌情可以借长城迅速向战场集结,毕竟“兵贵神速”。

所以中国古代,长城对于中原王朝抵御匈奴等游牧民族起到了非常巨大的作用。虽然有人说,康熙曾经说过长城无用,其实这只是康熙的前半句,他的后半句是:“当持王道,取民心,连兵马,永不筑长城”。因为,当民心所向时,人民就是我们的长城。




8

在军事上的意义是非常重大的。

匈奴和蒙古人都是游牧民族,游牧民族主要的弱点就在于科技,尤其是手工艺人的缺乏,导致他们面对城墙类的防御工事攻击一直都效率很低。众所周知,蒙古围了襄阳城八年,打到最后从西域调来炮助战。明朝的后金始终不能过山海关,在长城没有被完全摧毁的情况下,即使破了某一处而入关,也会因后防保不住而撤出关去。长城除了防御还有运输作用,当你打破角山长城,大批人马在角山山坡上艰难跋涉的时候,中原军队可以顺着长城向前线投送兵员。其次可以占据一个又一个碉堡,游牧民族就得一个个的啃,一颗一颗牙的拔,这是需要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并且还未必拔掉,并且还需要提防中原军队的援军。

之所以出现中原王朝长城被破的现象,都可以是政治和体制的原因,纯粹军事角度上,它对中原王朝是具有重大意义的。长城被破,纯粹的军事失败非常少,即使到明末,明政府已经日落西山的时候,新崛起的满洲女真八旗依然破不掉长城,受阻于长城之外。几次入关也都因为被长城守军阻碍,无法在关内建立据点,最后只能退出关外而告终。

9

“不到长城非好汉,到了长城一身汗” 相信好多人都爬过长城,根据历史记载,从战国以来,有20多个诸侯国和封建王朝修筑过长城。最早是楚国,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或敌国,开始营建长城,随后,齐、燕、魏、赵、 秦等国基于相同的目的也开始修筑自己的长城。

秦统一六国后,秦始皇派著名大将蒙恬北伐匈奴,把各国长城连起来,西起临姚,东至辽东,绵延万余里,遂称万里长城,这就是“万里长城”名字的由来。到了明代,为了防御鞑靼、瓦刺族的侵扰,从没间断过长城的修建,从洪武至万历,其间经过20次大规模的修建,筑起了一条西起甘肃的嘉峪关,东到辽东虎山,全长6350公里的边墙。但今天我们所见到的主要是明长城。

正如大家所见,其实长城并不高,多数只是山高而已。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山越高,越险峻,就越没有修筑长城的必要,险峻的高山本身就已经是一堵天然的巨墙了。几百米险峻的高山足以拦截军队和战马的进攻了,还要在山头修建几米高的城墙为什么呢。不过如此,在许多荒漠,甚至沙漠地区也有这种单薄的城墙,这墙这能阻挡大军的进攻,提高自己的运兵速度吗

事实上,游牧民族捣毁长城,趁机进入内陆的例子,在历史上屡见不鲜。所以如果只从军事上去分析长城存在的意义,并不足以合理的解释长城的存在,毕竟如果不好使的话,后续这么多朝代也不会陆续进行修葺。

其实长城除了显见的军事功能之外,还有一个被人遗忘的重要功能:经济封锁。

长城可以重构经济生态,通过把所有的贸易网络收缩到几个关键点上来垄断贸易通道,这样就可以对塞外进行经济打击。游牧民族如匈奴,蒙古之所以屡次侵犯边境无非就两个原因:一是兵强马壮,向南扩张侵略;二是发生了自然灾害如旱灾,雪灾牛羊大量死亡,不足以供应生存向南侵犯抢掠粮食。

长城也许经不住大军强攻,但在平时挡住过往商人及自己的老百姓还是绰绰有余的,只要能有效控制自己人,特别是商人的自由进出,贸易垄断就实现了。长城上的关隘变成了网络上的关键点,是控制商业流动的闸门,关闭了关隘就完全封锁了贸易。

军事手段一般都是以暴制暴,给敌人以沉重打击,让敌人失去还击之力,而经济战则要高明的多了,往往是“不战而屈人之兵”。通过经济战,能够造成敌方的社会动荡,经济萧条,让敌人不敢轻举妄动。这一做法不光古人擅长,如今美国动不动对伊朗、曹县等国家进行的经济制裁,也是同样道理。所以说,如果我们理解了长城的军事作用,再进一步理解其经济作用,就能理解那些低矮的长城所发挥的巨大作用了。

战争时期,中原王朝通常会禁止贸易,切断贸易往来。这一举动立即会造成市场商品稀缺的现象,从而推高了商品价格。但是有利可图,就有人铤而走险。因此诞生了那些牛马驼队,这些商人翻越雪山冰原,穿梭于悬崖峭壁,无论如何艰险,都始终阻挡不住这些商人的脚步。如果政府封堵了这条通道,这些商人们就会另寻一条更加隐秘的通道,新的贸易网络还会逐渐自我修复。更有趣的是,政府越是强力封锁,商品价格越高,也就更加有利可图,进而商人们探索冒险的动力也就越强劲。修筑长城,是针对西北边地军情所采取的积极措施,是化被动为主动事前防御。需要强调的是,长城的防御作用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其真正的用处在于——入侵者或许能集中力量偶尔攻破一两个关口、闯入内地,但只要整段长城还驻守有强劲的军队,入侵者就始终面临被阻击、伏击而无法回家的危险。

尤其是,长城扼住了燕山和太行山北支各个交通要道,游牧民族的骑兵纵然破关而入,但只能对内地实施骚扰,而他们的后勤根本无法通过关口输送进来,故而无法在内地立足、从而动摇中华帝国的根基。癣疥之疾再重,也侵入不到膏肓,这是长城存在的根本意义。

10

长城的隔绝和防御作用

长城的作用很复杂,绝不只是一道矮墙那么简单!而且大家要明白,长城的防御作用也不是一般人以为的“不被攻陷”。

长城是一道气候和文明的分界线,他隔开了两种不同的气候,以及农耕和游牧两种完全不同的文明体系。在两千多年前,汉文帝就对匈奴单于(皇帝)说道两国以长城作为国家的分界线:

“长城以北,引弓之国,受令单于,长城以内,冠带之室,朕亦制之。”

▲汉长城遗迹

大家如果打开中国地形图,就会发现许多段长城都恰好处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上,虽然也有一部分长城不在这条等降水量线上,但那是因为千百年来气候变化的原因,曾经那些长城也是与当时的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高度重合。只不过两千多年来,气候出现了改变,比如受小冰河气候的影响,明代时期中国北方的气候就要比战国时代更冷和干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也向南移动了许多,所以这也就致使明长城的位置要比秦长城更偏南。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

降水量的多少是决定农业产量的关键,在长城以北的土地上,其年降水量大多无法达到400毫米,这使得可以耕种小麦等农作物的土地稀少,耕作季节也短,在土豆、红薯等作物传播至中国之前,蒙古高原上的游牧民族虽然也耕种粮食,但产量和规模都不高,并且开拓出农田种植粮食后,贫瘠的草原也容易快速耗尽土地养分,变成生存条件更为恶劣的荒漠。

▲农耕地区和畜牧业地区

因而,住在长城以北土地上的人类只能发展游牧经济,靠蓄养牲畜生活,其土地所能承受的人口数量很少,生活也较为艰辛。

而长城以南的土地每年却能得到丰沛的降水,再加上土壤、日照等有利因素的促进,足够让农作物茁壮成长,所以同样一块大小相同的土地,在长城以南就能供养出比蒙古高原高几倍的人口,并让更多人脱离农业生产,从事其他职业和发展科技,创造出更复杂和更先进的文明形式。

▲小麦

与长城以内的气候相比,长城以北地区的气候较为恶劣,经常发生灾害,冻死、饿死大量游牧民族赖以为生的牲畜,让游牧部落居民的生活破产。每当到这个时候,游牧民族就会想办法从温暖的“南方”获得粮食和自己无法制作的物品,而其获得物资的常用办法除了用牲畜与商人交易外,就是发动侵略战争,劫掠温暖而湿润的“南方”。

此时,长城作用就凸显出来了,它能挡住大部分游牧民族南下的脚步!

▲长城(明长城)

作为中原王朝防卫北方敌对势力的第一道防线,许多段长城都顺应地势修建在山脊线上,其外侧有着崎岖的山路和壕沟,敌军进攻时还必须从山坡下接近,这很不利于大规模军队的展开,并且长城上包含着许多防御工事,对那些科技落后还处于部落制度下的各民族来说,这无异于是道难题,他们要想攻克严密防守的长城需要付出许多努力和代价才行,常常要死掉很多人后才能突破。

▲修建在山脊线上的长城

虽然长城防线在大规模敌军面前略显单薄,在很多地方也存在着防御漏洞,这是没办法解决的事情,毕竟长城太长了,即使有数十万守军防守,但士兵们平摊在每一段长城上也不过了了,聚集一处的敌军总是能翻越或击破一段长城,但总体来看,长城还是能拖住敌人的进军速度,为居民和军队争取宝贵的时间。

比如明代时,作为北京防卫屏障的一些长城,每一公里的城墙上只分布有120名士兵防守,这当然阻挡不住大规模敌军的进攻,但是只要这些长城守军能阻挡敌军一小段时间,那么大规模的防卫部队就会迅速赶来增援。

▲长城要塞遗迹

而就算敌军击败了长城守军,那么游牧民族的军队要想进入长城以内,也不是件简单的事,他们需要为此花费大量的时间才能如愿,这给了中原王朝应敌的时间。

因为,虽然长城只有几米高,但就是这几米的高度,游牧民族的战马是无法跨越的,而游牧民族战士的战斗力关键所在就是战马,若没有战马,游牧民族的战士们就无法发挥骑射战术和快速进军,其根本无法击败中原王朝的防御部队。

▲游牧民族军队

为了能让庞大的军队和军事物资进入长城以内,敌人要么拆卸一段长城,要么就必须攻击防守严密的长城隘口,但不管使用何种方法,他们都要花费许多时间,而这些时间对中原王朝来说极为重要,是完成一系列战略、战术的关键。

▲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的预警作用

长城除了直接防御敌人的进攻外,也在发挥预警和情报网的作用,比如在秦长城上大概每间隔1000米就有一座烽火台,至于明长城上的烽火台就更多了,当守军发现敌人进攻时,守卫长城的将士就会在烽火台上燃起狼烟,并放号炮,驻守在其他烽火台上的守军们看到燃起的狼烟和传来的号炮声,便会明白敌人发动了战争,接着就会一个接一个的向内地传递消息,报告战争爆发,让关内人员做好准备,这也是为什么古人喜欢用“狼烟四起”这个成语代表战争的原因。

▲秦烽火台遗址

而烽火台不光只有点燃狼烟报告战事爆发这一个作用,其也能报告敌人的数量!

烽火台上设置有旗帜和旗杆,当守军发现敌军后,就会挂上旗帜,而不同的旗帜有不同的含义,比如一面红色旗帜就代表有五百敌军,三面红色旗帜则代表一千五百敌军。这种军情预警对中原王朝防备那些借助快马发动“闪电战”的游牧民族军队具有极大的作用。

▲三面红色旗帜代表敌军有1500人

长城的积极防御和征服作用

除了上述的几个作用外,长城还是一个边界道路系统、物资储备中心和浩大的运输网络,若是没有长城,守卫部队很难在悬崖峭壁和崎岖的山脊上迅速调动士兵,而有了长城和与之相连的道路,中原王朝的军队只需要沿着官道(道路)前往长城,然后再登上平坦的长城步道,就能快速调动士兵赶往遇袭地点,不需要再小心翼翼地走崎岖的山路了。

▲有许多条道路与长城直接相连

长城的步道足够平坦、宽阔,有时甚至还能让运输物资的辎重马车两两并排在步道上随军前进,而长城上的各个要塞中也储存有大量军事物资,这对物产不丰、补给不便的边疆地区来讲很重要,能极大减轻军队的给养负担,加快行军速度。

▲中国历代长城总图

事实上,拥有如此之多军事作用的长城不仅仅是一道防御设施,当中原王朝国力虚弱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当然只能依托长城上的军堡、关城等防御措施苦苦防守,但一旦国力强盛,那么长城就是中原王朝向草原扩张的进攻支点!

长城将源源不断的向北伐草原的军队提供兵员、给养和安全的据点!这也是为什么中原王朝总是会在国朝初开,对敌人还拥有较强军事优势时就主动修建长城的重要原因之一,史书《新书·过秦》上就有记载秦始皇先以强大实力击败匈奴,后又修筑长城的文献:

“(秦朝)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

▲秦长城烽火台遗址

有了长城的保护,中原王朝也能在边疆地区开拓出更多的土地,更好的进行农牧业生产和贸易等活动发展经济,所以历朝历代修筑长城时总是会往长城的沿线进行大规模移民,改变边疆地区的人口和民族结构,让中原政权在边疆地区彻底站稳。

所以将修建长城视为守成和不思进取是不对,长城反而代表了中原王朝准备扩张的野心。

▲秦长城要塞遗迹

长城对敌人经济和军事的封锁作用

即使是在中原王朝国力不足以击败游牧民族时,长城也能发挥多重封锁线的作用。

对于长城以北的各个民族来讲,中原王朝生产的茶叶、钢铁和盐巴等物品是极为重要的战略物资,因为他们的饮食里缺少蔬菜和维生素,必须要经常喝茶叶才能保证健康。钢铁则是制作武器和工具的最主要材料,草原上的科技水平低,钢铁产量也低,必须大量从外界获取。而盐巴不仅是增加食物美味的调味料,也是制作腌肉保存食物的重要添加剂,同时人和动物的身体发育、体液循环也不能缺少盐分。

▲茶砖,易于保存和流通

这些物资充足时,长城外的各民族就能生养更多的人口,具有极大的战争潜力,而为了扼制敌人的发展和潜力,中原王朝常常对敌人禁运,实施经济封锁政策,不准那些对发展很重要的物资落入敌对势力之手,提高他们的实力。

有时,中原王朝也会与长城外的各部落有选择性的进行垄断性质的贸易,用那些在中原市场上不值钱的物资和长城外的各部落交换更值钱的马匹、人参和皮货等物资。

▲盐巴

一般情况下,这些贸易活动主要由国家主导和管理,官府会严格把控物资的品种和交易的规模,有时候甚至连铁锅都不允许卖给敌人,但是财帛动人心,有许多不法商人为了厚利往往选择向敌对势力走私,而有了长城,官府就能更好的防范走私活动。

虽然驻守长城的一些官员总是会和走私商人蛇鼠一窝,或是自己蓄养商队向长城外走私,无法完全杜绝走私活动,但却能减少规模,增加其成本。

长城除了能对敌人发挥经济封锁的作用外,也能对敌人达到军事战略封锁的作用,比如在敌人攻破长城进入内地烧杀劫掠之时,中原王朝的军队就可以抢先堵住敌人在长城上打开的缺口,然后实行坚壁清野和战略包围等战术,让敌人既不能得到补给也不能在长城以内立足,最终达到将敌人堵在长城以内消灭的目的。

▲游牧民族军队

明朝的北方边军面对寇关的蒙古军队就多次借助长城使用了这一战术!当蒙古军队攻破一段长城进入内地后,明军会派重兵抢先堵住长城缺口,然后聚集多支军队将敌人团团包围起来,这样即使无法全歼敌军,也能杀伤一大部分敌人,并将敌人抢劫的物资和人口重新夺回来。

▲彪悍的游牧民族军队

若是没有长城,中原王朝面对那些逐水草而居又有马匹作为坐骑的游牧民族敌人,将会感到极大的被动,因为中原王朝的北方国境线太过于广阔了,没有长城的阻挡,敌人可以选择任何地点作为进军路线,而中原王朝要想将整个漫长的北国边境线守住,起码需要武装数百万军队才行,但这种穷兵黩武的做法以中原王朝的财政来说是不可能达成的。

而若是中原王朝劳师千里远征,那么游牧民族看到自己无力阻挡兵锋时就会带兵撤退到中原王朝军队找不到的远方躲藏,另外派出小股部队袭击中原王朝军队的补给线,等到中原军队的补给无法支撑时,他们再重新回来,这种游击战术让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时非常被动。

▲游牧民族战士

所以在冷兵器时代,中原王朝在边界地区修建长城对游牧民族加以防范才是最有效和经济的做法。

有了长城的庇护,中原王朝就能实行积极防御战术,面对游牧民族的军队时不会再那么被动,只需要驻守长城就能解决大部分战斗,同时也减少了军事花费和驻守的士兵数量,所以大多数中原王朝面对游牧民族的威胁时都会选择修筑长城,对此古人还在史书上明确的写出了自己修筑长城的理由:

“大兴师征之,(敌人)则遁逃伏慝,不可得而诛也;师还则寇钞又起;留卒戍守,则劳费不资,故惟有筑长城以防之;然则长城之筑,所以省戍役,防寇钞,休兵而息民者也。”

▲游牧民族的军队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