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但凡有点求生欲,就不会跟死神较劲。崇祯作为大明最后一任老总,他同样也不想死,只不过在的任期内,内忧外患加上自然灾害,明朝已经无力支撑。

如果在明亡之际,崇祯苟活于世,他无法原谅他自己,他也无法面对列祖列宗,所以崇祯选择自我了断。当然了,如果崇祯真的想活,也是有很多机会的。

一、杨嗣昌主张议和

史料记载“象升主战,嗣昌与监督中官高起潜主款,议不合,交恶。”

崇祯十一年,杨嗣昌曾建议攘外必先安内,如果和满清议和,那么就可以用全部力量对付起义军,这样可以最大程度缓解当时的窘境。对此崇祯表示默许,当时杨嗣昌已经采取了行动,辽东巡抚方一藻已经派人去和皇太极接触。


皇太极的答复也很明白“如有确议,则撤兵东归。”满清从努尔哈赤起兵以来,根本没有统一中原的打算,他们本就人口稀少,资源匮乏,他们最大的愿望大致也就是占据辽东,能过上好日子。如果没有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军,满清是没可能入主中原的。

此时,皇太极也同样捉襟见肘,议和对满清来说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杨嗣昌主张议和本来是秘密进行,但这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之后消息被传扬开来,杨嗣昌变成那个“卖国贼”,在众多士大夫的口诛笔伐下,议和计划也只能半途而废。

皇太极见议和无法实现,在崇祯十一年九月挥兵南下,崇祯有心议和,但在众臣的反对声下,也无可奈何,最后卢象升成了两方势力的牺牲品。

假如当时能和满清达成议和,赢得喘息之机,那么明亡的时间可能还会延后很长。崇祯没有抓住机会,他总是瞻前顾后、首鼠两端,等机会错过,为时晚矣。

二、陈新甲提出议和

崇祯十五年,松锦大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当中,大明离灭亡只有一步之遥。兵部尚书陈新甲秘密派人和满清议和,消息后来传到了大学士谢升耳朵里,谢升看到山河变色、大厦将倾,就将此事告诉了崇祯。

史料记载“升进曰:倘肯议和,和亦可恃。帝默然,寻谕新甲密图之,而外廷不知也。”

崇祯对此表示同意,并令陈新甲秘密进行,不能泄露消息。一次兵部职方马绍愉从边关发回议和信件,放到了陈新甲的书案之上,家童以为是军事情报,就交给了地方官员传抄。


这一下所有人都知道了陈新甲的秘密活动,这回大家群起而攻之,最终崇祯只得斩杀了陈新甲,来了结此事,议和事宜仍是不了了之。

但凡帮崇祯搞议和的人,大多没有什么好下场,崇祯的立场总是摇摆不定,他会为了皇帝的面子,直接杀人灭口。这大致就是最后一次和满清议和的机会。

三、李明睿主张南迁

崇祯十七年,李自成马上兵临城下,都城危在旦夕。左中允李明睿上疏崇祯,劝其南迁至南京再做打算,崇祯当时的反应是直接答应:“汝意与朕合,但外边诸臣不从,奈何?”意思就是我也这么想的,但是外面那些大臣不同意,怎么办。

到了这般田地,崇祯还是在顾左右而言他,这已经不是什么议和的问题了,火已经烧到了眉毛。那些所谓的士大夫,在李自成入城后,大多选择了投降,难道这些士大夫的意见这么重要?如果崇祯一心要南迁,难道这些士大夫拦得住吗?可见崇祯还在考虑所谓的虚名和面子。

朱棣迁都是留了底牌的,南京的行政机构一个不少,只要崇祯到了南京,六部六科即刻就可以开始运转,这先天条件不知比南宋强了多少倍,但崇祯就是不这么做。

四、那么为何崇祯没有抓住机会?

崇祯是明光宗朱常洛第五子,朱常洛本身就不受万历待见,好不容易当上了皇帝,还只在位一个月就挂了。朱常洛在成为皇帝之前的待遇就极差,崇祯的条件也可想而知。崇祯的母亲刘贤妃去世得也早,可以说崇祯的童年还是比较不幸的。

史料记载“庄烈愍皇帝,讳由检,光宗第五子也,万历三十八年十二月生。母贤妃刘氏,早薨。”

明熹宗朱由校,崇祯帝朱由检在成长环境、教育方面有很大问题,这也让崇祯的性格不是那么稳定。在接手政权之后,崇祯还要面对强大的魏忠贤,而当时崇祯仅仅十八岁。

魏忠贤可以说是明朝势力最大的宦官,做得最过火的,就是他曾联合客氏给后宫妃子堕胎,并直接害死多名嫔妃,他还曾企图从宫外找孩子来顶替皇子,可以说是无恶不作无所不为。

魏忠贤很清楚他是做不了皇帝的,但他可以另立傀儡,所以说当时的崇祯也十分危险,崇祯一度都要自己带饭吃,根本就不敢吃宫中饭菜。面对如此重大威胁,崇祯都要一人想办法解决,这对崇祯是个巨大的考验,等到铲除了魏忠贤,崇祯的内心也充斥了极大的满足感。

年少的不幸经历,和其满腔的抱负,构成了崇祯帝,崇祯的内心有着两种截然不同的性格。一种是自卑,原来自他童年的经历,一种是自信,来自于权力和责任,在两种截然相反的人格中,崇祯走得是极其辛苦。

在面对问题时,崇祯既想要逃避问题,又必须要面对现实,这让每次面临重大挑战的时刻,崇祯总会犹犹豫豫、摇摆不定,尤其是面对议和、南迁这种敏感的问题,他真的已经无力去抉择了。

在巨大的付出后,崇祯得到的却是无比的失落,他一心要重振大明,但无力回天。事实上,崇祯做得已经够好了,一个每日只睡几个小时,几乎没有任何娱乐活动,衣服打着补丁,如此帝王,已经超过了大多数历朝皇帝。

崇祯当然知道活着比死了好,只是他无法给列祖列宗一个交代,估计朱元璋见到崇祯也只会说一句:“孩子,你辛苦了!”

参考资料:《明史·庄烈帝》、《明史·列传第一百四十》

作者:我方特邀作者九鱼亭

最佳贡献者
2

崇祯皇帝绝对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好的亡国之君,他在位17年,一改之前三位皇帝的奇葩做法,勤勤恳恳,就连病假都没请过一次。同时对家属以及身边的工作人员也是严格要求,为了减轻国家财政的负担,他的老婆,一国之母的皇后都亲自下厨做饭、织布。

  哪怕最后他在煤山选择自尽,在遗书中也还要求李自成不要伤害他的百姓。

  对于这样一位帝王的离世,大家都很惋惜,如果再给他些时间,或许能成为大明朝复兴的英雄也不一定。可惜的是,历史没有如果,不过当时老天爷真的有给过他机会,而且还是两次,可惜崇祯都没抓住。

  



  第一次机会

  当时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打到了山西,只需两个月便可攻到北京城。这一年的正月初三,大臣李明睿给崇祯提了个意见,劝其放弃北京城,尽快南迁,只要往南战略转移成功,就能缓过气来。

  李明睿说:“当年宋高宗赵构毅然南渡,赵家天下又延续了150多年。我们大明现在的条件要比那时强太多了,不但地方大,而且物产也丰富,最关键的是老祖宗当年迁都北京时,设南京为陪都,一套完整的行政体系都还在。”

  



  崇祯听他说完后,道:“你这办法不错,我认可,但要是外面其他的大臣不同意,怎么办啊?”因为按照当时制度,皇帝的重大决策是需要得到内阁等各部门支持的,最好是由各部门领导在会上先提出来,自己假装不同意,各部门领导一再劝说南迁,这样的决策过程才是完美的。

  然而在会上,大家都说要替崇祯排忧解难,就是没人提南迁的事情。最后崇祯急了,直接就说:“李明睿曾劝朕南迁,各位爱卿以为如何啊?”结果遭到了当时以内阁首辅陈演为首的一众大臣反对,他们同时还故意把消息传了出去,闹得谣言四起,人心大乱。陈演还嫌不够,还指使别人攻击李明睿,说南迁是别有用心,要杀了李明睿。

  这可把崇祯给气的,直接一脚踢翻了椅子。

  



  就这样来来回回折腾了一个多月,南迁之事一直都没定下来。最后崇祯终于忍不住了,果断地拍板,要求立刻南迁。但是已经晚了,李自成的大军已经攻下了居庸关和昌平,沿途的大明军队都被打散了,此时的北京城就连一只苍蝇都飞不出去了。

  那么这些大臣为何一再反对南迁呢?一来他们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严重,坚信撤退是可耻的;二来是为了保命和推卸责任,南迁要是成功了还好,要是失败了,提议和附议的绝没好下场;三来就是为了自己的利益,南迁之后,南北两个政府势必合一,裁员是肯定的,而且自己在北京城的财产又带不走,还不知道会便宜谁。

  所以,他们不愿轻易下赌注,觉得再等等看才是最保险的。

  



  第二次机会

  李自成是农民起义,他本身就不具备政治家的眼光和胸襟,所以他对于如此迅速的胜利根本就毫无思想准备,更不知道进入北京城意味着啥。当时都准备发动总攻了,他居然还给崇祯写了封信,要求和谈,而且条件还不高。

  他要求崇祯封他为王,并赏银100万两,承认山西和陕西为其封国。作为回报,他则负责平定国内的其他起义军,并且抗击满清,保卫辽东。

  



  这桩生意是人都知道可以做,而且当时的情况根本就别无选择,但大臣们一个个就是不表态。

  如果说前面南迁的事还可以说说的话,那这个“割地赔款”的政治风险就太大了,没人敢沾惹。但是不发言肯定也是不行的,于是各位领导一个接一个地慷慨激昂,愤怒地斥责李自成的狼子野心,决心和他们血战到底,誓与北京共存亡。

  虽说崇祯是想做这笔生意的,但无奈兜里没钱,最后满打满算才凑了30万,根本不够数。崇祯原本是想趁着夜色混出城逃命的,但走了一圈之后,发现没有一个城门是为他打开的,眼瞅着天就要亮了,无奈之下只好孤独地走向了煤山。

  



  仅三个小时之后,李自成就坐上了崇祯的龙椅。此前那些政治坚定、慷慨激昂的领导们血战到底了吗?没有,第二天他们就投向了李自成的怀抱,舔着脸要求安排工作去了。

  也难怪崇祯自尽之前会来句:“朕非亡国之君,群臣皆是亡国之臣。”

  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一步生,一步死。崇祯当时要是不犹豫,手段再强硬些,我们也不会见到这千古一幕的憾事了。

3

崇祯皇帝也许是中国历史上最勤政的一位皇帝,但也是一位相当昏庸的皇帝。

首先应该承认,崇祯接手的明朝,当时的情况太糟糕了。连年灾荒,内忧外患,风雨飘摇。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朱元璋再生,恐怕也难以回天了。

因此,我不责备崇祯亡了国。但我不能不责备他的一些主要的政治举措。

第一,杀袁崇焕。

袁崇煥有缺点,比如杀毛文龙,虽事出有因,他也完全有权力,但毕竟是做得草率了一点儿。

但他在抗清(后金)这方面是十分坚决的,并且成绩卓著,堪称是明朝的塞上长城。

皇太极兵逼北京,不能说袁崇焕没责任。但千里长城防线,任何人也难保万一。袁崇焕千里救京,浴血苦战,击退皇太极。功劳大于过失。

尚方宝剑是崇祯亲赐袁崇焕的,赋与了他生杀之权。杀毛文龙纵是错误,袁崇焕也无死罪。袁崇煥说五年平辽,刚过去一年,不能谓之大话欺君。即使五年不能平辽,其志堪嘉,更罪不至死。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当此内外夾攻,国势倾危之际,象袁崇焕这样的人才是多么宝贵啊!

可是,崇祯却断然把袁崇焕杀了,而且是凌迟处死。

另据记载,崇祯在位十七年,被他杀死、罢黜,判刑的督抚以上级别的大臣,竟达六、七十位之多!

以上事实充分说明一件事,就是崇祯皇帝是一个相当杀伐专断的有魄力的皇帝。

可是他在某些大事上,却又变了一个人。

第二,两次机会都错失。

崇祯有二次机会,可以缓和局势,延续明朝命脉,一次是迁都南京,另一次封李自成王。(关于这些事,有网友已有详述,故不再重复)。

按照崇祯杀袁崇焕等大臣的凌厉风格,这两件事他都可以乾纲独断,拍板实行。可是他却一而再,再而三地让大臣去议论,去定夺。

这真是咄咄怪事!

究其原因,可以发现,崇祯是一个很虚荣的人。他败亡的原因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死要面子活受罪。

记得之前,崇祯想和清(后金)议和,派了一位大臣去联络皇太极。这本来在当时是避免两线作战的上佳之策。可是遭到众大臣反对时,崇祯竟把责任推给那位大臣,把他杀了(或罢黜了)。

这次更是如此。崇祯本来想迁都,又怕承担弃都的名声,想让众大臣为他担责。结果错失良机,亡国亡身。

总之,崇祯是个勤政的皇帝,又是政治上相当昏庸的皇帝。他丢失两次逃命机会,完全是因为他自己。他临死时埋怨众大臣,更是他昏庸的最后证明。

4

崇祯的面子。死不悔改的崇祯,也许就死在了面子上。

很多人给崇祯皇帝塑造的历史地位都比较高,有一句话叫“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其实李自成对崇祯也算是认可。李自成从太原进军北京的时候出过一个告示,说“君非甚暗,孤立而炀蔽恒多”,就是说皇帝还不是太坏,就是这皇帝身边没好人。

崇祯个人欲望比较少,整天操心国事,但是他在执政这方面啊,还是有很多问题。

一是崇祯太爱面子,经常出尔反尔。一旦反悔,他就会把以前听他话做事的人也杀了,把责任推给别人。

他在位期间杀的宰相将帅实在是不少,搞到最后没人敢给他出主意了。到后来连赞同崇祯的话都没人敢说了,因为只要他反悔改主意,他不会说这主意是他出的,他全怪你。

比如说李自成包围北京之前,他其实很想南逃,但是他又要大臣向他建议,不断暗示,有的话说得非常之赤裸裸,说你们赶快建议我走吧。但是假如他真的走到外面,不顺心了,改变主意了,那么提这个建议的就倒霉了。

典型的案例就是陈新甲,崇祯让他和皇太极谈和,结果消息一露出来,大家说这是卖国,他马上把陈新甲杀了。




5

党争是导致明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6

历史类似崇祯的亡国之君,没有一个。崇祯成年为君,有实权,很勤政,而且做皇帝时间不短,前期国家没有亡国之兆,帝国还有实力。其他的亡国之君要么是暴君,要么是傀儡,要么无能,要么就是小孩子。都不似崇祯这样。

崇祯两次拯救大明的机会,都没有把握住。

李自成本来想要几百万两银子,就不打北京城了。可是崇祯真的没有钱了。如果有钱,就不会亡国了。大臣有钱,不借给他。北京城破,李自成从大臣家中,搜出上千万两银子。可见大臣不是没钱,是不借。

崇祯本来可以提前跑回南京,待实力恢复才收复失地。但是东林党坚决反对。崇祯出不去。最后只有吊死煤山。

大明王朝,最后的挽歌。君王死社稷!

如果不是老朱家王爷太多,明朝也许会和宋朝一样。可是王爷们,各自为政,自立为皇帝,分散了实力。最后一个个树倒猢狲散。

还好没有一个老朱家的王爷投降满清。最后一点骨气还是有的!


7

崇祯皇帝最终放弃逃命的机会,主要原因是他自己做出的决定,可以说是自取灭亡。

崇祯17年3月18日夜,崇祯皇帝吊死煤山,自杀殉国,这是历史事实。由于这是中国历史上少有的事情,以至于产生很大的争议,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他不选择逃亡,而是自杀。

总结一下,主要有以下几种说法:

一是出于道义上的考虑,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国灭身死,死得其所。

二是判断失误,盲目自信。认为李自成跟满清一样,只不过是来劫掠财富,北京城能守的住。直到围城以后,为时已晚,不得不自杀殉国。

三是个人性格原因,说崇祯皇帝优柔寡断,既好面子,又不愿承担责任,每临大事不决,终被大臣所误。

我认为这三种说法都很有道理,毕竟谁也不愿意做亡国之君,按照当时的情形,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大势已成。辽东也是败局已定,北京危在旦夕。但中国整个南方基本上还是在大明的统治下,而且有南京这个原有的都城,一直作为备选,何不效仿晋宋?

这里面涉及两个关键的问题,一是迁都南京为什么被最终否定,而是死守北京。二是在这个决策过程中,崇祯皇帝本人起了多大的作用?

首先我们来回顾一下迁都南京决策被否定的过程。

1、崇祯皇帝早有迁都的打算。

崇祯17年正月初八,李自成率领大军从西安出发,准备渡过黄河,直取北京,灭亡明朝。这时候距离崇祯自杀的3月18日,还有大约60天。

崇祯皇帝得到消息后,于正月十一日,召见内阁成员时,悲愤的说,朕非亡国之君,事事皆亡国之象,可见他对此有清醒认识,确实有灭顶之灾的可能。

实际上,正月初三的时候,崇祯就将李明睿召到宫里,密谈南迁之事。李明睿,何许人?宫中太子办公室主任,小官一个,但是他提出过南迁图存的主张,而且明朝灭亡后,他没有死。

崇祯帝同李明睿谈了很长时间,中间还在文昭阁赐宴赐茶,茶饭后召入再谈,详细地商量了南迁的具体路线、沿途护卫、饷银以及留守等诸方面的事宜,直到天黑才让李明睿出宫。

2、崇祯皇帝对迁都一事,已做部分准备。

与李明睿密谈过后,他先是派人到南京查看沿江兵力部署情况。又秘密下旨,批准天津巡抚冯元飏准备300艘漕船在直沽口待命,这都是防患于未然的准备。冯元飏曾经在南迁之议初起时,就向崇祯皇帝建议,寇在门庭,南北道路将阻断,应该疏通海路,即由天津下海往南京。

3、随着战事越来越紧,迁都之事也经过几次公开讨论,但最终因为内阁大臣坚决反对而不了了之。

二月初八,李自成率军占领太原。稍事休息后,于2月16日向北京继续进攻。2月22日攻陷宁武,2月27日第二次开始讨论南迁,没有结果。崇祯皇帝之所以在南迁问题上动摇不定,关键在于内阁首辅陈演态度消极,反对南迁十分坚决。继任首辅魏藻德也是如此,采取明哲保身的态度,不置可否。大臣提议南迁时要他表态,他始终一言不发,后来的事实表明,魏藻德早已做好投降李自成,保全自己的打算。

三月初一,李自成到大同,大同守军开门投降。三月初四,崇祯在平台召对大臣,再次商议南迁之事,仍然没有结果。

崇祯帝大概也感觉到,此时就是决定南逃,可能都来不及了,于是愤怒地说了一句硬气的话:「国君死社稷,朕还能往哪里去呢!」从此君臣们都不再提皇帝和太子南迁的事。对于如何作战,如何守城等项具体问题,大臣小臣全都默不作声。崇祯帝恨恨地说了声:「朕非亡国之君,诸臣尽亡国之臣尔!」 拂袖而去。

从以上过程可以看出,虽然南迁是正确的决策,但是大势已去,朝中主要是投降派,留在北京,等待李自成,换一个皇帝重新当官,是这些人内心的主要想法,毋庸置疑,这是最现实的考虑,至于坚持不走的各种大义凛然,只不过是在忽悠崇祯罢了!

实际上仔细看一下史书上的记载,从李自成正月初八开始进军北京时,一路上并没有遇到多少激烈的抵抗,基本上是能降则降,不能降就逃跑。

特别是到3月18号开始攻击北京城时,从外城到内城,守城的将领不约而同的开门投降,谁都知道保命要紧!北京和平解放了。

其次,在崇祯成为真正的孤家寡人时,为什么不能乾纲独断,一声令下,迁都南京?

1、他是一个很有责任感的人。

对自己严格要求,家事处理基本妥当,对国事勤勤恳恳。

崇祯从小是一个爱学习的孩子,没有教师就自己用功。明朝宫廷中的书籍,基本上都是「五经四书」、「二十一史」一类正规经史,读起来相当艰涩,他遇到书里面有不认识的字或是不懂的典故,就查阅宫中常用的工具书,像《洪武正韵》、《海篇直音》、《韵小补》之类。

崇祯与周皇后感情很深,周皇后与东宫田妃、西宫袁妃关系融洽。同时,崇祯皇帝自律甚严的作风影响到后宫,后妃们都能严格律己,因而后宫的风气清净朴素,实为有明一代所罕见,丝毫没有临近亡国的那种醉生梦死的颓废景象。

他对几个儿子的教育也非常重视。

在《崇祯遗录》里记载到:上鸡鸣而起,夜分不寐,往往焦劳成疾,宫从无宴乐事。更是有史料表示,崇祯帝每天凌晨 3 点左右睡觉,不到 6 点就起床,平均下来每天入眠时间不到两个时辰。古代一个时辰就是2小时。

每天这么样一个生活状态,导致崇祯皇帝竟然累到去慈宁宫拜见刘昭妃的时候,都睡着了。

体现他勤政,最突出的我认为是三项,一是上早朝,平台召对。二是日讲经筵。三是批阅文件。这三件事可是每天都要干的。

例如崇祯15年七月初九,他临时传免早朝,遭到内阁辅臣批评,他虚心接受,特地写了认错书。直到临死的那一天,还没忘记早交班。可以说坚持到了最后一刻,这皇帝让他当的,没有比他更负责的了!

从他对待自己,对待家事,对待工作的言行,基本可以看出他的责任感很强,完全不是前几任皇帝可以相比的了。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责任感的问题?套用现代人的说法,就是责任感是其人生观的最主要体现,崇祯皇帝固然有很多其他优点和缺点,例如在性格上,能力上等等,但我认为这是最根本的。

2、17年的执政经验,使他已经清醒地认识到,大明王朝彻底完蛋了。有心救国,无力回天。

客观上讲,崇祯在位的17年间,明朝一直陷于对内对外两面作战的困境,兵力不足,粮饷枯竭,文官爱钱,武将怕死,兵无斗志,纪律败坏,这是明朝后期政治腐败,经济凋敝等各种因素发展的结果,绝非一时所致,一人所为,这种大事所趋,不是任何一个渴望中兴的皇帝所能挽回的。

主观上讲,这位登基时年仅18岁的年轻皇帝,在治国方略和用人方面的各种失误,对于明朝的灭亡也难辞其咎。明朝从洪武以来,历代皇帝都对文武百官寡恩,用时以为股肱,一旦翻脸就抄家灭门,到了崇祯时,更是变本加厉,大开杀戒,他十分轻率,又十分残酷,不断走马灯似的更换大臣,而且对大臣毫不容情,说廷杖就廷杖,说杀戮就杀戮,据粗略统计,他在位17年共任命更换过50个内阁大学士,由此可见,其用人轻率。另外,重用宦官,在宦官中培植亲信,到他死的时候,宫中宦官总数多达十万,创造了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最高纪录。

总之一点,大明朝气数已尽,而他根本就不是一个合格的政治家,他知道自己既不是朱元璋,也不是皇太极和李自成,而是一个普通人,一个普通人最大的不幸,就是在一个朝代即将灭亡的时候,成为末代皇帝。

他已经为此奋斗挣扎了17年,即便是南迁,也仅仅是苟延残喘,无法改变的是国家和自己的命运。所以我认为,即便是他曾经动过迁都的念头,但已经知道迁都后的结果,无非是痛苦的延续,无法摆脱命运的折磨,最终还会走向灭亡,与其这样,迁都意义何在?

这是一场已经决定了胜负的比赛,并不存在后半场翻盘的机会。

自李自成开始宣布进攻北京以来,他曾经下过两次罪己诏,很多人以为他的目的,是想通过主动承担罪责,来激励大臣将军们重新振作起来,以凝聚人心,恢复士气,找回挽救国家于危难的机会。我倒以为他的意思很简单,快要亡国了,首先自己认错,你们愿意怎么办?我管不了,也就是说说而已。

这是在临死之前表露自己的心迹,或者叫临终政治遗嘱吧!免得他死以后,不知道后人还会怎么评价呢!

3、当此走投无路的决断时刻,只有以死谢天下,以死面对列祖列宗,这是他责任的最后体现。

思宗,自以为非亡国之君,及其将亡,乃曰有君无臣。夫臣果安往?昔日风气未坏,正人君子,屠戮之而不能遽尽,故无君而犹有臣;至崇祯时,则经万历之败坏,天启之蓫丧,不得挽回风气之君,士大夫无由露头角矣。思宗在万历以前,非亡国之君也;在天启之后,则必亡而已矣。

【引自孟森《明史讲义》第六章“天崇两朝乱亡之炯鉴”

8

历史上的崇祯皇帝是明朝的最后一位皇帝。这名亡国之君最后悲惨的在一棵树上吊死。所跟随的也只是身边的一名太监,其余的早就做鸟兽散,已经投奔大清了。

崇祯皇帝其实真的不用死,在当时可以逃跑的。但是明朝有一个不明文的规定: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因为大明朝的江山来的特别不易,是明太祖朱元璋从一名叫花子逐渐的做到皇帝的。所以说,自从那个时候起,就有了这样一条不明文的规定。

相对于后来的几位明朝的皇帝,也基本上都本着不和亲的原则,把自己的地位摆得高高在上。也就是说他们有着自己的民族自信心和王朝向心力。

但是到了崇祯这个时候,因为朝廷的腐败,导致起义军有很多。所以摇摇欲坠的明朝由于自己本身的不可抗因素,最终还是犹如一个巨人倒下了。

崇祯皇帝曾经有过出逃的计划。这是身边的太监和大臣提出来的。通过后来的历史,我们知道有一个南明小朝廷。如果崇祯皇帝真的要出逃的话,很有可能会再次卷土重来。但是崇祯皇帝所恪守的原则就是祖宗的法则,也就是跟一个人的信仰有关系,所以崇祯皇帝虽然说不用死,但也不希望看到大明的江山毁在自己的手里,所以选择了上吊自杀。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历史浩浩荡荡,不可阻挡。所以明朝最后灭亡了。

9

介绍2次逃命的机会


第一次机会

甲申年正月,李自成大军挺进山西,两个月就可攻进北京,形势瞬息万变。

崇祯帝召来李明睿商议对策,李明睿认为应该“南迁”,只有战略转移,才能赢得一线生机。这条对策并非病急乱投医,可行性很大 。

折腾了一个多月,农民军已攻下居庸关,形势愈发凶险。崇祯这时终于坐不住了,不再理会反对派的阻挠,告诉李明睿等人“立刻南迁”。可惜为时已晚,沿途的大明军都被击溃,京城连个蚊子都飞不出去,更别提南迁了。


第二次机会

不可思议的是,事情到了这步田地,大明王朝居然还有一口气。

李自成都打到复兴门了,踮起脚尖就能看到紫禁城的角楼,可他居然给崇祯写了封信要求和。

老李的要求也不高,把西北那块地割给我,封个“西北王”过过瘾,再拿出百万两白银犒赏军队就行。如果满足要求,李自成还愿意为崇祯效力,帮他打击其他农民军以及关外的清军。跟大明的江山相比,这桩买卖真是太划算了,只要不傻都会接受。更何况,崇祯帝当时就没有第二个选择,李自成主动送上“大礼包”,岂有不要之理啊?



没抓住逃命的机会

政府坚决反对南迁并非偶然分析如下:

一是意识形态上的。


士大夫阶层长期被正统教育洗脑,坚信撤退可耻,在政治上是错误的;


二是为了保命和推卸责任。

南迁成功还好,万一失败,出主意的、附议的,肯定没有好下场;


三是实际利益上的。

美宅良田不可能带走,丢了北京还不知便宜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