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悬棺葬法,古代一种很奇特的风俗,指的是将死者棺木安置在沿河悬崖峭壁之中,咋一看令人印象深刻,简直就是匪夷所思,无法理解。

一般来说,棺木是利用峭壁间的缝隙架设的,也有的是在石壁上开孔,插入木桩后再放置棺木在上面,甚至还有一种是利用洞穴,洞穴有天然也有人工开凿,再安置棺木。棺木多是独木制成,有一些是独木舟形状,目前,国内现存最早的悬棺据说是来自福建崇安武夷山的一号、二号船棺葬,当时这里尚是蛮荒时,大致上等于华北地区的夏代、商代,约为3000年前先民所创。

虽然沿长江一带都有悬棺发现,但基本上都有着“水行山处”的特色,也就是临山近水的地方,甚至有的地方水位还很高。在东南一带,这是古越国的势力范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部落,船是他们的日常工具,之所以将死者葬在高处,是出于对山神的敬仰之情,寓意为最接近天神的地方,使之能不被打扰,传续永久。

重达几百斤的悬棺,是如何被运到岩壁之中的?古人没有起重机,也没有塔吊等钢铁设备,真相到底是什么呢?目前,得到公认的看法一般是两种。第一是修造栈道运棺,现在的九曲溪岩壁缝隙处也能看到残损的栈道木料,安置好棺材栈道就被拆除,所以基本看不到;第二种说法是悬索下棺,古时这些地方都是原始森林,山顶密布大木,制作棺木、捆绳下棺都是在山顶完成,当然,这种说法也只能解释一小部分悬棺而已,难免令人信服。

至于说什么堆土法、水涨法,听起来更是闻所未闻,违背基础常识,不说也罢。

最佳贡献者
2

龙虎山崖棺在哪里?

龙虎山位于江西鹰潭市南郊,据说这里曾经是张天师修炼的宝地,是我国道教的发祥地。龙虎山里面的山峰很多,有99峰、24岩,最奇特的就是在悬崖绝壁上的仙水岩一带有很多岩洞,洞里面有一百多座春秋战国时期的岩墓悬棺。这些悬棺距现在已经有两千多年了,却吸引了无数人的关注。这些岩墓悬棺高几十米,“藏一棺而暴其半者”,一直是未解之谜,在七十年代的时候,考古学家才想办法进到岩洞内进行发掘工作,发现了大量春秋战国时期的玉器、竹木器、纺织品、陶器等等文物,但是大家还是不知道这些岩墓悬棺是如何放进这些岩洞里面的。

龙虎山崖棺的奇特之处。

龙虎山崖棺的奇特之处在哪里?当然就是这些崖棺是如何放进岩洞的。要知道在春秋战国时期,生产力还是较落后的,没有起重机,没有挖掘机,没有塔吊等等大型的机器,可是这里的古人却能将这些棺材放进岩洞里面,的确是很神奇的,那究竟是如何放进去的了?至今还是未解之谜,大家只是猜测而已,都没有确凿的证据,这里的管理局还悬赏30万元破解,但是至今都还没有合理的解释了。

龙虎山崖棺的几种猜测。

龙虎山的这些崖棺是如何放进岩洞的,大家只是猜测,并没有确凿的解释,我们去看看这些参测吧。

第一种,可能是修造栈道运棺。这方法很好理解,就是修一些栈道把棺材运上去,之后因为担心被人破坏棺材,放好棺材之后又把栈道给拆除了,如今很多地方都有古人修的栈道,这种方法还是有一定的可信度,只是在那个时候能把几百斤的棺材运上去也的确是奇迹了。

第二种,可能是悬索下棺。这方法就是用粗大的绳子把棺材从山顶吊下去,当然也会有人跟着下去,放好了棺材之后,人再被吊上去,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还是有很大的难度,因为粗大的绳索就很难找,那时候有没有塔吊等等大型的机器了。

第三种,可能是地质变迁法。很可能在几千年前的时候,这里的水位很高,大家直接就把棺材沿着河面给运进去了,但是现在发生了地质变迁,水位降低了,在现在的人看来,这些岩洞的棺材就是奇迹了,很不可思议,但是在当时的条件下运进去却很简单了。

龙虎山崖棺还是未解之谜。

如今的龙虎山崖墓还会模拟升棺,但都是借助现在的高科技了,实际上龙虎山的这些崖棺是如何放进去的,至今都还是未解之谜。刚才说了,当地管理局还悬赏了30万元去破解了,但是至今没有合理的解释,也就是说至今都没有人拿奖金,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研究下了。

3

龙虎山的悬棺究竟是怎么放进去的?在几千年的春秋战国时期,就当时的生产力水平,距离泸溪河20_100米的悬崖峭壁之上的天然岩洞里,将一块沉重的棺木放进去,现代人都难以想象。这个千古之谜如何揭开,通过专家的多年考证,目前有几种说法:

第一种热气球法。两千多年前,有没有热气球还尚待考证,试想,古人驾驶着热气球,拉着数百斤甚至上千斤的棺木,就算他能用热气球带着棺木飞到几十米的高空,那他怎么样才能把棺木放进去?

第二种堆土法。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后,然后再把土运走。堆土法遭到了大多数专家的反对,尤其是龙虎山地区,悬棺大多在临水的悬崖上,显然,堆土法无法实现。

第三种地质变迁法。堆土法不成立,有人提出了地质变迁说。两千多年前,卢溪河的水位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来高高在上的洞穴当时距离水面很近,人们用船把棺木运到洞口,很轻松就放进去了。

第四种仿古木绞车法。古人把棺椁用船渡到向上对准岩洞的相应位置,用一套滑轮组绞车固定在山顶,山顶与水面上下联动,用绞车从山上降落人到岩洞,水面上将棺木升到指定的崖洞位置,由岩洞的人将棺木拉进去安放,通过试验,这个办法轻松地把棺木安放到位。这个办法支持者居多,龙虎山悬棺吊装表演就是采用这种办法。这只是表演,国内外专家仍未作出完全的解答,使得龙虎山崖墓之谜,更是笼罩在神秘的迷雾之中。






4

悬棺是我国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已在福建江西等13个省区发现了悬棺的存在,此外在东南亚和太平洋南部的岛屿上也发现了悬棺。

在壁立千仞的悬崖上放置棺木,这种风俗可以追溯到春秋时期,所以年代久远,可参考的文献基本没有,所以至今很多悬棺的放置方法还是一个千古之谜。

江西龙虎山是著名的悬棺地点之一,共发现了202座悬棺群。专家考证认为,龙虎山的崖墓悬棺群,距今有2600余年的历史,是古越人所葬。

龙虎山崖墓数以百计,全部镶嵌在悬崖峭壁之上,极具神话色彩。龙虎山崖墓群是中国最早的崖墓群,是中国崖墓的发源地。

放置悬棺的洞穴离水面有20~100米,这些棺木轻则300多斤,重则上千斤。那么问题来了,在古代生产力十分低下,无法借助滑轮或吊机等设备的情况下,这么重的棺木是如何放上去的?

龙虎山旅游集团面向社会悬赏30万人民币,招募破解龙虎山悬棺的智慧之士。他们收集到了很多线索,但并没有一种方法是令人信服的。

热气球说。这种说法把我直接惹笑了,先不说2000多年前有没有热气球,就算有,热气球载着成千斤重的棺木,升至数10米的高空,然后怎么办?难道你会物体的平行移位吗?否则根本无法放进去。

堆土说。这种说法也经不起推敲。从山下堆土至洞口,把棺木放进去后,然后再把土运走。悬棺大多都是临近水面的,那么请问你的土往哪里堆?是要先填河吗?

地质变迁说。两千多年前,卢溪河的水位高出很多,那些今天看来高高在上的洞穴当时距离水面很近,人们用船把棺木运到洞口,很轻松就放进去了。这种说法我倒觉得有可能,理论上是存在的。

国内外数以百计的专家学者、数以千计的古谜探险家、数以万计的旅游好奇者,纷纷聚集龙虎山景区,推测论证、模拟实验,各持己见,但是时至今日也没有破解方案。


悬棺也许不是整体放进去的。在人还没有去世之前,就派遣工匠,到预定的的位置凿石,搭台,是一片片木头,先将棺椁搭建好,待墓主人去世后,将尸体放入墓中封存,然后拆除搭台,仅留下悬棺。

龙虎山因为有着各种美丽的传说和景点,据说曾是张天师的修炼宝地,也是道教的发源地。再加上龙虎山的区域内有99峰、24岩,蜿蜓流淌于群山之间的是水色清漪的仙水溪,所以早都成为了旅游胜地。

在这里悬棺表演已成了固定节目。1989年,上海同济大学古代机械研究专家陆敬严教授,研制出仿古吊装法,把重达200公斤的棺木提升至洞口,由吊装人拉进洞中安放。

如今他们就是采用这种方法,完美的再现古越文明。表演者自峰顶轻轻腾空跳起,沿着垂直悬挂到江面的绳子而下,当他们下滑到接近峭壁中间的岩洞时,只见他们剧烈地摇晃绳索,借着惯性,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蹿入洞中。

然后是地面上的楠木悬棺缓缓升空,上升到接近洞口时,岩洞里的人用短索牵引,地面的人则大幅度地摇晃绳索,借着悬棺在半空中晃荡的惯性,找准时机,上下合力把悬棺送入洞中。

表演者们的动作虽然都很娴熟。但我仍然希望大家群策群力,能够尽早地解开悬棺之谜。

5

千古悬棺到底如何放置上去的?

悬棺是古代一种奇特的葬俗。葬址一般选择在临江面水的高崖绝壁上,人在崖下可见棺木,“地仙之宅,半崖有悬棺数千”,悬棺因此而得名。同天葬、水葬一样,悬棺葬是一种古老神秘的丧葬形式,它分布于四川、江西、广东、广西、湖南、湖北、贵州、福建和台湾等13个省区。悬棺目前分布最集中的地方,是四川县洛表乡和曹营乡两地,其悬岩峭壁上还存放着250多具棺材
斗换星移,天宇浩缈。那始终高悬于峭壁之上的褐色木棺,宛若一个个耐人寻味的感叹号,引来无数人绞尽脑汁地寻思这些重达数百斤的悬棺,离地高度一般五六十米乃至几百米,有的安放斜度接近甚至超过了90度;奇怪的是,几乎所有的悬棺都置于水流湍急,几乎无法攀援的险要绝壁上。别说把棺材扛上去安放好,就是空手爬上去都不可思议。这些悬棺始终像一个谜团绕在人们的脑际:古人为何要把棺木高悬于千仞绝壁之上?重达数百公斤的悬棺,是怎样被安放在那些水流湍急的悬崖绝壁上的?

要解开这个谜团,我们先来研究一下悬棺葬的安置方式

悬棺葬共有三种悬置方式:

一是木桩式,在峭壁凹入可避风处,凿孔插桩,架于上;

二是凿岩式,凿岩为穴,置棺于内;

三是自然洞穴式,利用岩壁天然缝隙或洞穴,置棺于内。

据《神记》记载:“建州武夷山,或风雨之夕,闻人马箫管之声,及明则有棺椁在悬崖之上。”南朝人顾野王把武夷山中的悬棺墓葬,号为“地仙之宅”。当地的百姓也把悬棺之处称为“仙人骨”之处,武夷山的一些洞穴因此就有了仙机洞、升真洞、换骨岩之类称法。说悬棺是神仙所为自然不可深信,但这些说法流传已久,足以说明悬棺法之奇。

唐张篇《朝野载》中,曾记有古人在临江高山半山腰间开凿石安葬死者的情形,办法是从山顶上放绳索把棺木吊下来。1978年,福建省博物馆曾使用这种方法,用辅自山顶上放下钢索,从武夷山白岩取下一具完整的船。今人所实践的吊置棺木之法,并不能解决古人置放悬棺过程中的所有细节问题,在崖壁上凿孔并打入木桩搁置棺木,用什么办法才能把棺木勾拉到预定的位置上?困难之大难以想象。
也有人参照东南亚古代居民安葬棺的办法,提出一种设想:依靠绳索、长梯之类的攀援工具,将尸骸、板材、殉葬物品和制棺工具等一一包裹,借个人的力量运送到选定的洞穴中,然后现场制棺成并予安葬。还有一种说法是:先将悬棺搬上崖顶,或者就在崖顶凿木为棺。然后,将一位熟练的打桩工拴住放到放置悬棺的位置,打好孔、画好岩画,安上桩头。最后将凿好的棺木拴好从崖顶放下,安放在打上桩头的位置。第三步才是吊下尸体,装入棺内。第四步是吊下盖板,合上棺材,将放置棺材的人拉上崖顶,一具悬棺即放置完毕。
与此一种相近的说法是:悬棺应该是古代人用多个安放在山顶的辘轳,先将人系住从山顶缒下到悬崖有洞处选址或者选址做洞,再做好接棺的辅助事项。然后再将棺木吊下,棺木另外还有几条牵引绳,牵引绳由洞内的人用钩子钩住再由洞内的人合力拖入洞内。仪式完成后洞里面的人再由多个辘轳将人绞上山顶。这项工作需要很多绳索和辘轳,是多人合力的一项用多个辘轳机械运动的活动。另有一种说法是:棺木是古人通过在悬崖上修栈道放置的。研究者经反复考察发现,在悬棺附近的崖壁上,往往有一些桩孔遗迹。此外,在悬棺周围的崖壁上,特别是没有凸出岩石作护罩的地方,还发现了许多排列有序的桩孔遗迹。因此,有人猜测,可能是先将匠人从山顶上绑绳吊至山腰,打孔、安木桩,再用原始的滑轮将绑上绳子的棺木往下放,并用长长的楠竹枝将棺木往外顶,以免被乱石所碰。这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办法。清许缵曾《东还纪程》记载,湖南常德沅江流域有一“倒水岩,石皆壁立水滨,逶迤高广”,壁上凿有十个洞穴,下临绝壑,其中有个洞穴内藏有五具棺材,“旧传为沉香棺”,理解为是沉香木制做的话,其分量之重自然又过于一般木棺。这样重的东西,是怎样把它抬升进壁穴里去的呢?许缴曾便向当地人请教,当地人只能提供先人的传说,据讲是趁江涨水时由“健鬼引而上”。此说属实,就还存在一种与从山顶上吊下棺木正好相反的办法:即利用水位抬高以船载棺而将之运进预先看好的天然洞穴或人工凿成的崖里,等水位降低后,便有了石壁悬棺下临绝壑的奇特景观。而随着三峡大坝的修建,这一种观点越来越得到人们的认同,那就是古人利用雨季水位高,用船载棺将其运进预先选好的洞穴里,等水位降低后,棺便留在了悬崖绝壁上。

中国的悬棺葬遗存,多以处山临水为选址共性,有两三千年的历史(最晚的也在400年以上)。

在这千百年中,河道、地貌都可能发生很大变化,如福建武夷山的九曲溪、江西贵溪县仙岩的信江支流上清河等的两岸石壁,在两三千年内都经历了河水对河床的冲刷侵蚀,在长期自然力的作用下,河流水位降低是完全可能的事,因而当时放置棺木的高度也就不会像现在所看到的这样高峻。

逝者长已矣。无论种种推测如何,总存在着许多难以解释的疑问。唯有恢复到古人生存的环境、民族地区特有的人文风情,才有可能最终解开悬棺到底如何安葬之谜。以今日之情境推测古人之事,难免会有闭门造车、缘木求鱼的困惑。

6

一只能够载棺椁的小船,和几个壮汉就够了。其实当时只有这些。可是就这些就能轻松的把棺椁放置到想要放置的位置。甚至可以一个人完成普通棺椁安葬全过程。

7

龙虎山属于发育到老年期的丹霞地貌,山块离散,呈峰林状,地形高差相对较小。龙虎山,位于江西省鹰潭市西南20公里处,是中国第八处世界自然遗产。东汉中叶,正一道创始人张道陵曾在此炼丹,传说“丹成而龙虎现,山因得名。其中天门山最高,海拔1300米。

视频:探秘600年历史悬棺洞葬,洞中上百副棺材

{!-- PGC_VIDEO:{"hash_id": 9645515272177306604,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12dc0002abcf27c24b2a

8

江西龙虎山作为我国的5A级旅游景区,其典型的丹霞地貌、浓郁的道教文化和精彩的悬棺表演都能扣住游客们的心弦。表演者们在龙虎山崖壁上为人们带来一场场悬棺表演,如此陡峭的地形还能做到游刃有余,实在让人们钦佩,正所谓“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短短的表演考验了他们十几年的汗水付出。

龙虎山的悬棺表演受启于龙虎山崖墓

我国古代的少数民族一直保留着其独特的民风习俗,而崖墓悬棺就是百越、僚人等民族的传统。

“父母死亡,杀犬祭之,作四方函以盛尸。饮酒歌舞毕,乃悬着高山岩石之间,不埋土中做冢也”。

家中父母、族中的长者去世之后,他们的后人会举行一场盛大的送行仪式,凡是族中后辈子孙都要到场行“送行礼”,这便是所说的杀犬祭之、饮酒歌舞,礼毕后就到了高潮,将逝者的遗骸封入棺中,寻找一处悬崖峭壁挂在半腰处。

龙虎山崖墓作为悬棺的典型,其研究价值颇高。数以百计的崖墓凿刻在那一面崖壁上,远近高低的位置好像并没有做刻意的布局,但就是这种错乱嘈杂却给人一种别样的美感。

崖墓脚下就是一条河流,依山傍水说明这处墓穴曾由精通风水的人看过,棺木又高高挂起,有着“”高官之意,既能保佑后世人的兴盛,又能避免先人被盗墓贼打扰,可谓一举两得。

1978年,江西省就曾组织过一次对龙虎山崖墓悬棺的考古工作,既满足了人们的好奇心、又填补了少数民族悬棺墓葬的空白。此次考古发掘出土了一批骨器、陶瓷器、木器,除了大量的生活用品,还在一处墓洞中发现了几件残破的乐器,能拥有乐器说明这位墓主人在族内的身份是崇高的,也说明在当时已经出现了明显的阶级分化。

如何放置悬棺至今仍是个谜

悬棺的放置高度距地面最低二十米、最高有一百多米,又是悬崖峭壁,普通人攀登都难,更何况将如此体积和重量的棺木、陪葬品运上去了。

正是因为其中的高难度,让人们纷纷猜测是神灵抬棺、又或者是此地原本并不是峭壁,放置悬棺后劈开的悬崖。

当然这些只是无稽之谈,根本没有科学依据。之后又有人总结了三种可能,与大家分享一下。

  • 下桩铺道说

在陡峭的悬崖之上寻找一些牢固的点,在这上边靠人力打出桩洞,然后根据桩洞和预定好的线路用木板铺盖,形似我们所说的栈道,靠它将棺木放到崖墓中。之所以现在我们看不到栈道,可能是下棺之后为了墓穴的安全拆除掉了,又可能是时间的流逝早已腐蚀。

  • 攀登下棺说

自下而上,由几个人携带着棺木攀登上去,将棺木放置好后在攀登下来。

这种说法的难度比较大,毕竟几十米甚至一百多米的高度人们是很难攀登的,何况还要携带重物。

  • 下索落棺说

自上而下,将棺木牢牢绑住,在峭壁之上缓缓落到指定的墓穴,有人在墓穴处等待固定住。

这种说法较之前两种简单得多,结合当时的生产力是比较可信的。

演示放置后,成为了该地的节目之一

结合着这几种可能,当地景区曾多次演示放置棺椁,最终靠下索的方式成功安置。

当时峭壁上下集结了大量的工作人员和游客,在成功之后都欢呼起来,为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克服困难的精神欢呼喝彩。而当时的景区管理部门认为将此作为特色表演既能向人们展示当地的古文化,又能为游客带来别样的体验,随即决定保留为演出节目,所以就有了现在看到的悬棺表演。

9

大家好我是小七,一个喜欢妖魔鬼怪的四川姑娘,一个还在实习期的新手妈妈,一个沉迷于扯淡的萌妹子。

其实,我国境内的悬棺并不只有龙虎山一处,这是悬棺的崖葬之法,是我国古代少数民族比较常见的丧葬方法之一,悬棺的遗址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去区域,遍布我国的四川、湖南、湖北、贵州、广州、福建等地,分布比较集中的地区主要主要在福建的武夷山和四川与云南的交界处,山西也有少量的分布。

我先和大家简单介绍一下,我国的四大丧葬之法——土葬、火葬、水葬和天葬。土葬是我国历史上比较常见,也是历史比较悠久的一种丧葬方法,直到现在我国农村大部分地区亲人去世后还是首选土葬。

土葬之外的其他三种丧葬方法,则比较少见,也充满了许多未解之谜。而龙虎山悬棺葬法则属于天葬之一;我们比较常见的天葬,还有西藏地区将高僧尸骨分离,将肉身喂食秃鹫。

下面我们就具体来说说崖葬。

崖葬,比较常见的有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悬崖峭壁上面开孔,然后插上木桩,然后当棺木放置在木桩之上(我觉得这种方法比较危险,木头风化腐朽之后万一棺材板儿掉了可咋整?);另外一种方法则是在悬崖峭壁上直接凿出一个可供棺木容身的洞穴,然后将棺椁一头置于绝壁之上,棺椁的另一端则悬空于绝壁,人在绝壁之下能看到棺木,所以称为悬棺。

《太平御览》里认为大片的悬棺聚集的地方容易修炼出地仙。

地仙这一词也很是微妙,所谓地仙,是死而修仙之人。古人认为世界上有长生不老之术,但人寿命有限,在生前有限的时间里不能修成正果,得道成仙,死后埋葬于棺椁之内依旧可以修行得道,羽化成仙,此种得道之人称为地仙。

江西龙虎山悬棺所埋葬的前辈们,我估计也是抱着这种心态归西的。毕竟崖葬之法艰险万分,而且工程量大,耗资也大,一不小心,修棺之人,抬棺之人容易追随墓主人而去,所以修建此墓的人,非富即贵。

我估摸着,这种悬空而葬安葬之法,可能更有利于修行,所以龙虎山这片地儿才有大量的悬棺。

江西的龙虎崖悬棺位于仙水岩一带,这里的崖墓成片,绝壁之中悬挂着无数成片的棺墓,这些墓主人的生活年代,大概是在我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而且墓群的殡葬规格颇为壮观,棺椁之类存有大量的玉器竹器,纺织品以及陶器等珍贵文物。

龙虎山作为道教的根据地,有天然的修行优势,这里是老天师的修炼之地,也是我国道教的发源之地,道家始祖张道陵就是从这里开始影响全世界的。

崖棺自发现之日就伴随着无数的未解之谜,成千上百的崖棺悬空立于峭壁之中,大面积的石材运输,空中凿壁,在没有大型机械的古代古人是如何做到呢?

目前认为比较科学的说法有三种。

第一种:栈道运输

栈道运输,简单来说就是从下往上修建栈道,栈道修建好了之后开始修建墓穴,墓穴修建完成,完成殡葬仪式之后,再从上往下开始拆除栈道。这种方法可行性比较高,在四川和云南的交界处的大片墓葬群里也找到了印证。

但让人疑惑的是,虽然此种方法可行性高,但是危险系数和难度系数也是相当的大,特别是埋人的时候,那么多人是如何在栈道上将棺木一点一点抬上万丈悬崖的,是否会有大量的人员伤亡存在?

第二种:水运

除了修建栈道的方法外,还有一大部分人认为,这些崖棺所在的区域普遍分布在南方。

几千年前,南方很可能存在有大量的水域,这些悬棺很可能是采用水运的方法,运输安装到悬崖峭壁之中的,只不过如今沧海桑田,潮水退去后只剩下绝壁中的无数棺椁,令后人惊叹不已。

第三种:空投

还有一种说法则是认为,那些伫立于悬崖峭壁之上的棺椁,是采用悬空之法直接从山崖上悬掉下去的。

大型的林木在古代可能比较常见,但是唯一让人觉得疑惑的是,悬吊在绝壁之中的棺椁是如何插入孔洞之中?所以此种说法还有待考究。

我是小七,喜欢我可以关注我,有不同意见也欢迎讨论。

10

悬棺葬是一种比较独特的殡葬文化,在中国福建武夷山区、重庆渝东北地区、四川与云南交界的珙县等地,乃至国外诸如越南、泰国等等都发现有悬棺。

悬棺(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请删,下同)

关于古人如何放置悬棺一直存在多种讨论,其无外乎三种,包括仙人之力(多存在神话传说中)、自然之力(包括地质变迁等)、人力,就现存证据显示,人力放置悬棺的可能性更大。而人力如何放置,其说法不一,以下即简单罗列数种:

提升法,即通过人力利用原始工具将悬棺升至葬位,相关证据显示在有的棺木上有耳、孔洞等,这些都是吊运的证据。

栈升法,是指在悬崖上开辟栈道,最直接的描述,就是《射雕英雄传》蒙古攻打花剌子模的时候,利用羊腿做阶梯登上秃木峰,栈升法大概与此类似。

电视剧《射雕英雄传》49集片段(侵权请删,下同)

堆土法,即在入葬的悬崖下堆泥土,使之形成斜坡,当到达高度时,即沿斜坡拉悬棺。

搬运法,不借助工具,具体方法如先将悬棺化整为零,分别运到葬处,然后再组装。

在悬崖间开辟道路

当然,人力并非唯一的方法,利用自然之力仍然是一种可能,比如在有些地方,悬崖主要是沉积岩,悬崖上天然就形成了一些缝隙,现代人即利用这些缝隙修建公路等,由此,则古代人利用这些缝隙运送悬棺也就说的过去。


参考文献:陆敬严、程贞一《中国悬棺升置技术研究》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