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刘备携民渡江是有意把民众当挡箭牌,就太有点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吧。刘备作为三分天下有其一的蜀汉开国之君,如果没点心胸,明目张胆以此等低劣手段残害民众,是很难收拢人心,打出一片天地的。刘备之所以为刘备,也是有他自己的一套行身处世原则的。
刘备以与曹操相反的态度处世。刘备曾对庞统说:“曹以急,吾以宽;曹以暴,吾以仁;曹以谲,吾以忠;每与曹相反”。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宽以待人,让很多人都愿跟随刘备。曹操南征,为了尽快占领荆州捉住刘备,@他起兵几十万南下,因嫌大军行军速度慢,就挑选五千精锐虎豹骑,以一日一夜三百多里的速度追击,终于在当阳长坂追上刘备,并击溃了刘备军。刘备逃跑时,荆州很多士人百姓跟随他逃,刘备不忍抛弃他们先跑,致使曹操精锐赶上。仁让之心,让刘备赢得了很好的名声。徐州危急,公孙瓒让刘备带一部分军队救徐州,徐州牧陶谦病危,知道自己的儿子难守徐州,就三让徐州给刘备让他做徐州牧,刘备前两次都拒绝了,最后一次实在不得已,才做了徐州牧。而曹操为父报仇,却大开杀戒,屠徐州多处城池,其暴虐让人胆寒。刘表死,幼子刘琮做了荆州之主,密秘投降了曹操。刘备率军路过襄阳,诸葛亮劝刘备夺取襄阳。因荆州士众多归服刘备,占领荆州,接管刘表军队,是能与曹操抗衡的。但刘备不忍,觉得刘表收留了自己,现在刚死就夺其子之位,太不仁义了,就没听从诸葛亮劝说,绕襄阳城而过。刘备初入蜀地,在涪城与刘璋相会,庞统、魏延都主张在宴会上斩杀刘璋,刘备觉得人家好心相请,怎可忍心害人,就不听所劝。而曹操就不同,多疑成性。吕伯奢一家好心招待逃难的曹操,曹操因误会人家,杀了吕伯奢一家一十八口,最后虽知道杀错了,依然没放过吕伯奢,并留下了“宁吾负人,无人负吾”的独霸自私之言。刘备很重感情。在徐州时,陶谦三让徐州,刘备不接;在荆州诸葛亮劝他趁刘表死取荆州抗衡曹操,刘备不忍;曹操南下,数十万百姓跟从刘备逃难,刘备不忍弃之先逃;在益州庞统劝刘备利用宴会斩杀刘璋,直取成都,刘备不听;关羽大意失荆州,已做了皇帝的刘备,不听众臣劝阻,执意征伐江东为关羽报仇。刘备一生,都充斥着重情重义。民众跟随刘备逃难都是出于自愿的。陈寿《三国志·蜀书》先主传第二记载:“琮左右及荆州人多归先主。比到当阳,众十余万,辎重数千两,日行十余里,别遣关羽乘船数百艘,使会江陵。或谓先主曰:‘宜速行保江陵,今虽拥大众,被甲者少,若曹公兵至,何以拒之?’先主曰:‘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由此可见,刘备出逃,十余万百姓跟随,都是出于自愿。刘备一没有强迫,二没有胁迫。每天带着民众仅能行军十余里,行动太难了。刘备这时以逃跑为最终目的,若是他有意拿这十余万民众做挡箭牌,岂不太傻了?他胜自己先快速逃跑到安全地带岂不更好?以民众做挡箭牌,既影响了自己逃跑,又落得个不仁不义的坏名声,刘备傻呀!更何况跟随的民众都是自愿的,若他们知道刘备有意以他们做挡箭牌,完全可以一哄而散,刘备又能奈何?
刘备重感情讲忠仁宽厚,这一性格好象并没有给他带来多大实惠,相反让他的事业为此多有所损。如果刘备听诸葛亮的话快速占了荆州,如果刘备不感情冲动为关羽报仇去冒然征伐江东,也许刘备的事业会做得更大一些。可惜啊,想打天下的刘备竟容易感情冲动,难怪有人说:“刘备可成兄弟,曹操只能做君臣”,也许吧,曹操多的是帝王之气,刘备多的是兄弟之情,难怪刘备最终的事业只能圈居蜀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