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一统王朝在开国之后没有经历过太大的战乱、再征服之类造成人口大量灭失的情况,和平发展,到第四代、第五代皇帝时,确实会出现由盛转衰的现象。
中国有句古话,叫做“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又说“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些先贤总结的中国式生活经验,不唯对国家如此,寻常百姓,也莫不如是。韩非子为什么这么说,而且为什么他所说的还有这么拥趸呢?这与中国小农经济的生产方式有关。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中国虽称天朝,物产丰盈,但到底还是个四塞之地,东南西北都有地理边界,这个地理边界严重限制了国人开拓进取的雄心壮志。商人重利,没有隔日之储;周人务农,首重积年之粟。当初齐、秦号称东西二帝,最终秦国一统天下,耕战立国的秦国将秦法遍施华夏,小农经济落地生根,士、农、工、商成为社会基层的基本划分,此为本末之论,也是中国人最朴素的天命观:民以食为天。
小农经济的特点是什么呢?自给自足。
因为不需要大规模的商业交换,小农经济就能正常运转,这就给了古代中国发展出以“编户齐民”、“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为标志“大一统”的政治提供了条件。老百姓被冠之以各种“户头”被捆绑在土地上,一辈子面朝黄土背朝天,仅得温饱。这是古代中国那一批最聪明的人设计的理想制度,所谓王道乐土,各司其职。
这种制度起初是没有问题的,因为土地足够广阔,即使是原始的刀耕火种的粗犷的耕种方式,依然能够获得足够多的物产养活部众,此时即是老子所说的“小国寡民”。可是当人口越来越多,原有的土地已经不堪重负,就不得不去开发新的土地,矛盾和争端日渐增多,最终爆发生存战争。
(战争是为夺取生存空间)
战争会催生更多的人口,相对应部族内部也会产生财产分配制度。虽然有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其他嫡子、庶子也会相应分到一些财物,另立别院。当土地不能因为战争获得增加,人口又逐渐增多时,人地矛盾就会尖锐起来。当吃不饱饭的黎民百姓,登高一呼“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可谓是晴天霹雳,成为中国历史的转折点,以楚霸王项羽乌江自刎为标志,古典贵族政治斯文扫地。
在以后的大一统王朝更迭中,由于一直处于小农经济的经典政治模式中,在农业技术革命没有突飞猛进之前,这种人地矛盾始终存在,却别只是暂时缓解了还是加剧了,因此,往往在第四代、第五代人时就会爆发内部危机。这个时候如果没有内部改革来纾解这种矛盾,就会出现大量的社会问题,如因为生存危机下的道德滑坡、流民起义等,王朝开始将主要精力用于应付内部问题,对外则进行战略收缩,从而表现出衰败的迹象。
然而,这种矛盾在小农经济时代,几乎是无解的。宋代在内忧外患中能够维持这么久,当然有中兴四将的武功,但是归根结底还是宋代从越南进口了“占城稻”,从而“湖广熟、天下足”,让老百姓有了一口活命的粮食,让宋朝政府有了维持下去的资本,甚至能够反推金国。如若不然,在丢失掉中原这个天下粮仓之后,光是内部压力也够让宋朝崩溃了。
(衰败始于资源和人口的承载力的临界点)
所以,中国的大一统王朝,几乎毫无例外,都会陷入到前期欣欣向荣,中期社会危机加重,晚期矛盾尖锐,官逼民反的王朝怪圈。“君子之泽,五世而斩”,所说的即是这种现象,也是中国王朝三百年周期律的一个体现。有很多政治家也发现了这个问题,因此在王朝中期、晚期往往都会有一些锐意于改革的政治家出现。他们的改革好多都是先从经济入手,再延及政治、军事。
在农耕社会,社会生产总值固定的情形下,任何的改革都将是零和博弈。政治家幻想的“均贫富”的经济改革,根本就没有成功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