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天下人都可以反清复明,唯独吴三桂是不能反清复明的,为什么?因为吴三桂做了一件人神共愤的事情,迫使他不可能再打着复明的旗号反清。

当年他为了夺取永镇云南的平西王爵位,不得不取得清廷的信任。于是他带着大军进入缅甸,迫使缅甸王将南明永历帝朱由榔给交了出来。吴三桂在滇池畔用弓弦绞杀了朱由榔。

亲手杀死了明朝的皇帝,他哪里还有脸选择复明的呢?一切都是为了利益而已。当年做汉奸,是为了保全自己,后来反清复明还是为了保全自己,吴三桂是个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但是等到他打着朱三太子的名义起兵时,已经没什么人愿意响应了。

因为大家都知道,任何人起兵反清复明,都值得托付。唯独吴三桂这种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是不可以相信的,他这么做,肯定还是为了自己。


朱三太子是什么人?为何总是用这个招牌?

按照《明史》记载,明朝亡国的时候,崇祯皇帝有三个儿子还活在世上,分别是太子朱慈烺、定王朱慈炯以及永王朱慈炤。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悼灵王朱慈焕,这哥们算是比较传奇的人物。后来的朱三太子,一般所指的就是朱慈焕。

明史里崇祯的三个儿子,都没能南下,所以南明在继承人的问题上乱成一团。朱三太子朱慈焕本人,据说是自己躲起来了。

在明史中,朱三太子朱慈焕是田贵妃的儿子,他5岁就夭折了。可是在康熙47年的朱三太子案件中,教书匠王士元莫名其妙就成了朱三太子朱慈焕。

王士元因为和朱三太子的称号联系在了一起,所以到了晚年清廷都没有放过他们家,被邻居举报后,他们全家老小一个不剩,都被清廷诛杀。


为此,不少人认为,之所以在明史中,朱三太子朱慈焕五岁就夭折了,那是清朝在编写史料的时候,为了掩人耳目,故意这么写的。

要不然让那些反清复明的人知道崇祯还有子嗣活在世上,这可是一件了不得的事情。吴三桂不就是用了这个名号起兵造反的吗?

三桂反,京师又有朱慈璊者,自称三太子,私改元广德,纠党举火为乱,事败,慈璊走免。鞫其党,谓其真姓名为杨起隆。及岳乐驻师枫木岭,於新化僧寺得朱慈灿,自言为庄烈帝长子,闯难奔南京,福王置诸狱,释为民,从朽木和尚为僧,往来永州、宝庆间。---《清史稿》

其实太子就是太子,哪有什么三太子这一说呢?朱三太子的说法,更多是民间讹传,没有什么事实依据。

朱慈焕按道理是活着的,而且成为了一名教书匠,化名王士元,家里妻妾成群,儿孙满座,当时已经75岁的朱慈焕被朋友举报,最终落得全家被杀的下场。


吴三桂打朱三太子的旗号,那是因为朱三太子的传说太多了。

朱三太子并不是后来才有的,从明朝灭亡开始,很多明朝的遗老遗少们,对崇祯皇帝的那几个孩子,就有特殊的感情。

为什么呢?因为南方不断在立新的皇帝,全部都是崇祯这一脉的旁系,因此他们的权威性不够强,总是换来换去。

南明之所以没有守住半壁江山,主要原因就是皇帝太多了,各地军阀拥兵自重,不知道该听谁的,到最后谁的话都不愿意听了,甚至大量投靠了满清。

如果当初崇祯皇帝的任何一个儿子,有机会南下的话,一定可以成为南方所有军阀的领袖。这么一来就会形成当初南宋的局面,至少能够保住南明朝廷延续个百来年的时间。


因此朱三太子的问世,就显得很重要了。因为朱三太子朱慈焕如果出来成为领袖,必然可以一呼百应。

吴三桂打的也是这个主意,老朱家的任何一个子孙,都没有朱三太子有号召力。毕竟他是崇祯皇帝的嫡系子孙。

王永王慈炤,庄烈帝第四子。崇祯十五年三月封永王。贼陷京师,不知所终。悼灵王慈焕,庄烈帝第五子。生五岁而病,帝视之,忽云:“九莲菩萨言,帝待外戚薄,将尽殇诸子。”遂薨。九莲菩萨者,神宗母,孝定李太后也。---《明史》

而且吴三桂当年诛杀了南明的皇帝朱由榔,他必须要给自己澄清一个事实,他杀的朱由榔不是明朝的正朔,只是一个藩王而已,真正的正统是朱三太子才对。

这样一来,吴三桂认为自己既能够洗脱自己诛杀南明皇帝的罪行,又能够一呼百应,让那些支持明朝的人,全部起来跟着他造反。


明末清初,将自私演绎得淋漓尽致。

什么时代的人是最不像人的?我认为就是明末清初的那个时候。那个时候的人,几乎将人性的所有丑陋都给展现了出来。

这段历史很多人不愿意提,为什么?因为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仁义礼智信,在这个时候几乎荡然无存。每个人都为了自己的私心利益,不断做出反复无常的事情。吕布三姓家奴,被骂了一千多年,而明末清初那帮人,连骂他们都显得浪费力气。


  1. 钱谦益作为东林党在南方的领袖,作为文坛巨擘,连柳如是这么一个女人都不如,在殉国前,嫌弃水冷,从而剃发易服,投降了满清。
  2. 四镇军阀中,刘良佐、刘泽清,看到多铎大军来了以后,立刻带着几万人马投降了满清,一仗都没敢打。高杰部、黄得功部,在主帅死后也全部投降了满清。
  3. 郑芝龙挟持隆武帝朱聿键,打算以拥立之功作为筹码,向清廷提出投降条件。因为三省王爵的称号,选择投降满清,结果被满清扣押。
  4. 何腾蛟在收编了大顺军余部后,不想着支持隆武帝北伐,反而拥兵自重。在堵胤锡打算进攻长沙时,他居然担心堵胤锡的功劳太大,选择将忠贞营调离前线。
  5. 左良玉号称手握百万大军,坐拥荆襄之地。结果李自成南下后,他撒丫子就跑路,还谎称要去南京清君侧,结果他半路病死了,他儿子左梦庚带着几十万大军投降了满清。
  6. 李成栋投降满清后,一路带兵南下偷袭广州,杀害绍武帝朱聿鐭。可他一直受到佟养甲的掣肘,认为出力的是自己,功劳却是别人的,为此他为了个人利益选择反清复明。
  7. 孙可望为了当上秦王,残忍杀了十多名明朝的大学士。为了跟李定国争夺权力,不惜在南明刚有点起色的时候,选择内部兵戎相见。兵败后,居然带着清军攻占了贵州。

那是一个人伦丧尽的时代,是一个道德缺失的时代,是一个难以启齿的时代。人性有多丑陋,从这些人的行为中,其实就能看得出。

所以说,吴三桂打着朱三太子再次反清复明,在那个时代,一点也不奇怪。但是没有人支持他这是真的,因为大家都是这种货色,谁还不知道谁呢?

参考资料:《明史》、《清史稿》

最佳贡献者
2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吴三桂反清为什么要用朱三太子的名义了,我从一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下,分析的对否欢迎大家指正,大家一块交流学习。

1.凝聚人心,吴三桂曾经在山海关打开城门冲冠一怒为红颜迎接清军,甘愿为清朝服务镇压李自成的大军,这样的话就违背了当初打开城门帮助清军的初心,当初是自己的家人在京城被李自成的下属凌辱,为了报仇需要借助一定的外部力量,如今再次反清,这样的话对自己的队伍很容易造成人心不稳,大队伍不可能对你忠心耿耿,死心踏地的为你冲锋陷阵。

2.师出有名,古代打战都讲究有一定的名义,不可能随便出兵,讲究师出有名,双方交战都是下战书,然后在交战区域排兵布阵,这样的话才能得到一定力量上的拥护,吴三桂借助朱三太子的名义,因为清朝刚入住中原,这样一个少数民族政权在汉族汉文化盛行了几千年的中原地区,实行文字狱,剃发等等违背汉族文化事件,因而造成大众对这些不满,吴三桂借助人们对这些事件的不满情绪,打出朱三太子的名义,来干自己的事情。

3.精神支柱,朱三太子在一定程度上小编觉得是汉族文化领域统治的精神支柱者,由于明朝是汉族的最后一个大统一王朝,人们对他的执政者感觉这就是正统,他的家人这就是汉族的最高统治者,实际上就是人们现实的精神支柱,为什么李自成没有打出他的名义,因为他没有成功了,而朱家的大明朝在人民眼里就是正牌的统治者。

3

这就是“把不合理变成合理化”的一个策略而已。吴三桂造反为什么要打着反清复明的旗号?目的就是把他的出兵行为合理化,让那些前明余孽通通起兵配合,并让他们承认吴三桂是为了复国明朝并拥立朱三太子继位

4

古人讲究一个师出有名

例如朱棣起兵,如果啥也不说直接夺取了侄儿的皇位,那么会被天下人唾弃,最后用个方法就是打个旗号:清君侧靖国难。意思就是要起兵去扫除皇帝身边的小人,拯救国家的危难。

吴三桂也是一样,他想要起兵想要成事,就必须要有个名头,不然老百姓干嘛忍受你饱受战火,民心都不得,那八成要输。

所以他要有个由头,那就是反清复明,因为康熙年间,当时清朝入驻中原不过三十多年,一代人都没过去,很多汉人还是心存大明,认为清朝是蛮夷,所以这时候吴三桂打出反清复明的旗号,再搬出朱三太子,肯定能获取一大片士子之心。

前期确实吴三桂势如破竹,形式一片大好,可后面吴三桂暴毙,底下人各有图谋,导致叛乱被平。

5

这个社会是有规则的,不是你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皇帝谁能当谁不能当,官谁能当谁不能当,那都是有其中的道理的。

赵匡胤是被“逼”上皇位的,黎元洪也是被“逼”上大总统的,为什么逼他的人自己不当?

老大倒了,老二就要顺位上去,所有人都认这个理,如果老三想篡位,对不起,人心不服,为什么?因为不公平。

同理,吴三桂想造反,得给个理由先。有什么理由能让所有士兵都听话,答案是,我们要为前皇上复仇。因为这个东西所有人都认。

那如果他说自己想做皇帝,肯定有士兵不愿意,因为对士兵来说,谁当不是当,反正不是自己当,有军饷就行。

如果他说清君侧,有点扯,因为当时是康熙盛世,好像没有小人(随便找个是说不通的,没用说服力)

所以,吴三桂起兵只能用朱三太子这杆大旗,这和朱元璋用小明王的大旗是一样的。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