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资讯 > 假如文艺界取消皇粮,全国能否产生更多的“德云社式”文艺团体?

假如文艺界取消皇粮,全国能否产生更多的“德云社式”文艺团体?

2020-07-28 00:01阅读(68)

假如文艺界取消皇粮,全国能否产生更多的“德云社式”文艺团体?:取消体制内的“铁饭碗”,能不能诞生更多像德云社一样体量和知名度的曲艺团体,这点还真未必。

1

取消体制内的“铁饭碗”,能不能诞生更多像德云社一样体量和知名度的曲艺团体,这点还真未必。但促进曲艺艺术自我提升、更大程度上激活曲艺市场,这点是肯定的。

道理很简单,有固定工资拿,衣食无忧了,艺人的惰性也就渐渐滋长了。学艺是很苦很枯燥的漫长过程,有了暖床热坑,谁愿意受天寒地冻的罪。

也许有人会反驳说,侯宝林、马三立等大师不也登堂入室之后照样钻研艺术,最终成就一代名家嘛。

时代不同、经历不同,现在体制内演员和以前的大师们已经没有可比性。经历过旧社会的老艺人,深知从艺艰辛和安逸生活来之不易,大多数人并不会因为有了温饱而放弃对艺术的追求。

而大师之后再无大师出现,也正是因为后继者在富足物质中流连太久,又深居庙堂之上,几乎都忘记了曲艺之根本、和艺术之厚重。

所以,现状是体制内曲艺演员,一年没几次下线演出,电视上也几乎看不到了,但毫无生存压力。他们也许有在研讨、创作,但没有舞台反复锤炼的曲艺作品,压根就是成不了艺术。

而民间艺术团体如果停演半年,离关门大吉也就不远了。为了活下去,哪怕得了抑郁症也得给观众带去欢乐。

这也就是为何曲协在反三俗、德云社在拼命商演的缘故。

如果把曲协解散了,国营院团市场化,原有的资源注入曲艺市场,必然能让曲艺艺术更有活力。

至于“圈养”惯了的演员能不能干得过德云社及其它民间团员,那是属于丛林法则的问题了。

2

这就是现今文艺界一直争论的高雅艺术与通俗,艺术家与民间艺人之间的差别和用什么标准去认定的问题。

其实,在过去改革开放以前,文艺是为革命需要而创作和服务的,许多文艺工作者和文艺作品都是不同历史阶段,根据国家需要而创作的,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大部分都是歌颂国家,人民,英雄人物的。而在改革开放后,文艺方面提倡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表现形式有很大变化,许多更通俗,更符合时代的作品喷涌而出,同时,受西方影响,反映生活,爱情等作品占据上风。而过去的精典文艺作品和现实创作的拥有正能量的作品却很少有人问津!

这是个价值取向问题,究竟什么样的作品称得上人民艺术,什么人能称上艺术家?私下以为,真正的艺术作品不管是体制内还是体制外创作的,只有那些有思想,有内涵,有内容,有意义,能激发正能量,有很深的教育意义,才能称上艺术品,从事这项工作的突出人物才称得上艺术家。那些歌星,奶油演员和搞笑的,充其量称为民间艺人,不能动不动以艺术家自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