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武帝当然可以推恩慢慢削藩。

那是因为他爹汉景帝在“七国之乱”已经把那些刺头藩王都已经剁了,留下来的都是特怂或者特忠心的那种。

你以为朱允炆是汉武帝?他其实是汉景帝。当然,运气不好没有成功罢了。

最佳贡献者
2

自从刘邦的非刘氏而不能为王,设立刘氏藩王制度以来,历代的皇帝都因为藩王势大,而成了中央王朝的心腹大患,如汉景帝时期的“七王之乱”西晋的“八万之乱”等,都给中央王朝的统治造成了威胁。

汉武帝采取“推恩令”的方法,不费一兵一卒化解了藩王的威胁,明建文皇帝则因为削藩失败,导致自己丢掉明王朝的统治权,即然汉朝就已经有了成功的削藩经验,为何明朝的建文皇帝朱允炆,不采用推恩令的办法来削藩呢?

汉朝的藩王制度与明朝的藩王制度不同

刘邦出生于战国末期,所以当他建立大汉王朝后,在分封功臣时难免会守分封制的影响,给了册封国很大权利,就算后来刘邦平定异性王,分自己的兄弟、儿子们为王也是继承了这一传统。

被封的诸侯王享有封地上的税收、军事、官员任免等一切权利,是一个名义上隶属于中央王朝的独立王国。如刘邦的庶长子刘肥被封齐王有七十多座城池。如果他要是有野心、有能力必然会对,中央政府的统治形成强大威胁。这和当初武王姬发封姬姓为王类似,区别只不过是姬姓诸侯王是去开疆拓土,刘氏诸侯王是在原有的一块土地上被封为诸侯王,享有这块土地的一切,与中央政府直辖的土地并存。

在明朝初期漠北的蒙元实力依旧很强,为了防止哪些手握军权的将军借机壮大,造成尾大不掉难以控制的局面,朱元璋将他的九个儿子分封到,从甘肃至辽东一线的边境地区,

采用类似汉朝初期的分封制度。边境藩王一面节制手握军权将军,一面享有地方行政官宣的任免大权,藩王府还设有王相等一系列官员,这俨然就是一个小朝廷。后来朱元璋觉得这要是做不太妥当,慢慢开始缩减藩王府的行政权力,从最初有藩王任免王府官员,到由政府任直接任免藩王府官员,最后直接裁撤藩王府官员设置指挥司,指挥司人员多少根据其位置重要性设置。

但这仅仅是收回了藩王的行政主导权,到并没有收回其手中的军事调度权,况且需要节制手握军权的将军,所以保留了藩王的军事自主能力。

什么推恩令

汉朝的政治制度是中央政府直辖的郡县与封地诸侯王共存,相互之间又互不隶属。汉景帝刘启听了晁错的建议削藩,却引起了七位刘氏藩王造反,史称“七王之乱”,好在刘启用了三个月的时间平定了叛乱,虽说平叛过后对藩王们造成了一定打击,但还是治标不治本大的诸侯王依旧存在。

汉武帝刘彻登基后,采纳了主父偃的“推恩令”建议,彻底消除了诸侯王起兵造反被可能性,那“推恩令”是怎么回事?

“推恩令”就是让诸侯王再其封地内分封,除了可以继承爵位的嫡长子之外的其他子嗣,因为,诸侯王爵位都是嫡长子继承,其他子嗣都没有机会受到爵位的恩惠,采取“推恩令”候,可以在其封地内给其他子嗣分封侯爵,有中央政府来任命候爵位,

这样一个大的诸侯王国就会分为若干个小的候国,因候国和县是一个级别都隶属于郡管辖,因此,中央政府管不了大的诸侯王国,却可以通过郡县管理越来越小的候国,且郡县的管辖范围犬牙交错,有效的防止了诸侯王相互勾结。

汉武帝的“推恩令”不费一兵一卒,在无形中消灭了诸侯王,还让那些本没有机会享有爵位的人从此得到爵位,因此,汉武帝的这项政策还被称为“仁政”,也名副其实毕竟没有流血牺牲,就完成了这项艰巨的任务。

建文帝朱允炆为何没有采用“推恩令”

前面我们自己说了,明朝的藩王初期有行政权,军事指挥权,后来朱元璋收了藩王的行政权,只保留了军事指挥权,也是因为形式需要。

但明朝藩王不能实行“推恩令”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汉朝藩王有封地可分封,而明朝的藩王从始至终都是一个空降兵司令,没有一寸土地属于他们,而且他们在驻地的一举一动,还受到地方大员的监督,这就注定建文帝朱允炆,没法像汉武帝一样,采取怀柔的政策来完成削藩,只能靠实力来削藩,可他却是有实力没动力,没能削藩燕王反到让燕王,利用燕王府的八百兵士造反,革了自己的命。

个人认为朱允炆削藩还是操之过急,刚登基才一年就开始削藩,虽说大臣都是朱元璋留下,但是没有多少武将可以用,而朱棣是身经百战的人,再一个就是朱允炆生性仁慈,这也朱元璋选他的原因,而朱棣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天生就一股狠劲在身上等特质,所以朱允炆即使不削藩,朱棣也会造反只看什么时间罢了。

3

所谓推恩令,是指汉武帝为了削弱藩国,巩固中央集权,下旨要求各个诸侯王将自己的封地和税收分给所有儿子的诏令。

实行推恩令前,西汉藩国土地和税收只传国王的一个嫡子,其余的儿子无利可分。而实行推恩后,诸子都有地、税可分。

由于推恩令是一项对诸侯王庶子和无利可分的嫡子有利的政策,所以推恩令在藩国的落实情况非常顺利。而通过落实,诸侯国最终被拆得四分五裂,由若干个强国变成几十个小国。这些小国因为实力弱,对中央不再具有威胁,最终也被武帝逐一收拾。

应该说,西汉能完成中央集权,推恩令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到了明朝建文帝时期,前军都督府左断事高巍与御史韩郁曾经上书,恳请建文帝效仿当年主父偃推恩之策,勿行晁错削夺之谋。也就是建议朱允炆实行推恩令,别搞强行削藩之举,导致昔日西汉七国之乱的祸事重演。

不过建文帝没理会他们的建议。至于没理会的原因,主要是出于两方面的考虑。

一来,建文帝当时很自信。他早就憋着劲想要收拾他的那些叔叔们了,他有削藩这个念头不是一天两天。从他本人的主观意愿上来说,他就不想把这事和平解决。毕竟他的权柄优势极大,削藩的资本很足。

他当时根本就没想过自己会输,自己有“飞龙骑脸”的优势,怎么可能会输呢?

二来,明初实行推恩令,作用也不大,朱允炆深知这一点。

西汉推行推恩令有三个前提,一是汉景帝打赢了七国之乱,中央威信很大;二是汉代藩王的权力过大。当时的藩王不仅有军队,而且还有封国的治理权和征税权,实际上就是独立的国家;三是当时的遗产分配制度不合理。(遗产分配制度是中央制定的,其实部分藩王也不满这种制度)

而相比之下,明朝就没有这些前提了。

首先,朱允炆只是众藩王的侄子,他在叔叔们的眼里,固然有皇威,但威信不足。

其次,明朝的藩王没有封地,没有藩国的治理权,只对土地有所有权以及对土地的产出有支配权,没有在土地上任命官员和直接收税的权利。比如说朱元璋让朱棣当燕王,是让他到燕地负责戍边,只有打仗的时候才管军队,不打仗的时候就回家抱孩子。除了他自己的亲兵卫队外,其他兵马还是归朝廷指挥。这种权力远不如西汉早期的诸侯王。

第三,明朝藩王的儿子都有继承权。朱元璋怕朱家子孙受苦,就规定亲王嫡子可以继承亲王位,庶子封郡王。郡王的嫡子继承郡王位,庶子封镇国将军,相当于正一品。再往下依次类推,最低的一级是奉国中尉,年俸两百石,相当于从四品官员的年俸禄。老实说,这个待遇不低了。

所以说,明朝如果实行推恩令,实际效果其实不大。毕竟藩王只有土地的所有权和产出支配权,另外就是还有一点卫队和俸禄,难道要分这个吗?亦或者说,难道要分他们的战时兵权吗?如果连这给都分了,那谁来负责戍边呢?

当然,削藩还是要削的,藩王节制边地军队过久,容易在边军中树立起威信,导致边地军队唯藩王之命是从,不听皇帝命令。所以建文帝最终选择了削藩,而且是强行削藩。

4

说个悲伤的故事,实际上朱允炆刚登基第一年就全力以赴的开始削藩,只不过步子跨太大,扯到蛋了。

为什么朱允炆削藩会失败?我们不讲天时地利,单讲人和。朱允炆的智囊是什么人?

全是学霸,黄子澄,方孝孺,齐泰,每一个都是文化人。而且黄子澄其实促进朱允炆削藩的得力干将,这家伙当年还就以西汉“七王之乱”警示朱允炆,让其削藩。

结果,朱允炆觉得很有道理,于是就采纳了黄子澄这些智囊的建议。

于是开始削藩了,其实一开始还是不错的,事情发展的比较顺利,各路诸侯都纷纷举手投降,但是最关键的一个人却没有任何动作:朱棣。为此,朱云武第一个拔掉的诸侯就是朱棣的亲弟弟朱橚。

可想,结果你懂的,朱棣果然没有让黄子澄失望,发起了靖难之役。

问题出在哪里?

我们回过头来看,汉武帝是怎么削藩的?那就不得不提一个人,主父偃,确切的说是纵横家主父偃。推恩令的本质是:为了发扬孝道,建议各地藩王把自己的领地封赏给各个儿子,因为之前只有嫡长子有继承权,而推恩令则把这个规则打碎了,诸侯的小儿子们也可以得到继承财产的权利。

这是一着妙招,因为藩王如果同意,势力就会被打散,不同意,小儿子们比汉武帝还快出来反对。

当然,关键人物主父偃像一条泥鳅在诸侯们之间各种捣糨糊,合纵连横,把诸侯们搞的鸡鸣狗跳。

我们必须承认,朱允炆削藩其实是对的,虽然有些急。但是有些事一定要用对人,对于儒家的齐泰、方孝孺、黄子澄们,毋庸置疑,他们是忠诚的,是道德的,但是在战场上,谁管你这些?博弈向来都是:赢家通吃。

而汉武帝刘彻用的是谁?纵横家主父偃,用对了人。

所以专业的事情要让专业的人去做,著书立说自然要让学霸们做,但是纵横捭阖的事情,还是让纵横家去做吧。

5

朱允炆即位后面临最大的问题是:地方武装和中央集权的激烈矛盾。按照朱元璋的美好愿景:

“诸王临国中,毋得至京。王国所在,文武吏士听朝廷节制,惟护卫官军听王。”

安排藩王们负责守护边疆捎带着吃喝玩乐,不允许回到京城、没有兵权只有护卫队指挥权。朱元璋的本意是好的,有效的避免了儿子们争权夺利,又能维护国家统一。

如果朱标不死顺利继位,他爹的这种安排是最合适的。可偏偏朱元璋不走寻常路,朱标死后把皇位过继到嫡长孙朱允炆头上,原本心怀希望的儿子们一瞬间又心如死灰。朱允炆年幼、根基尚且,又怎么让他的叔叔们服气?

于是朱元璋自认为是的治国良策,成了扔给朱允炆的定时炸弹。

1398年,年仅21岁的朱允炆登上皇位,削藩成了首要问题。此时得朱允炆还在纠结剪蓝线还是红线,这时候翰林学士黄子澄提出一个关键建议:

“诸王护卫兵,才足自守。倘有变,临以六师,其谁能支?汉七国非不强,卒底亡灭。大小强弱势不同,而顺逆之理异也。”

黄子澄站在国家大义,综合国力的角度分析,认为藩王得护卫队并没有造反实力,一支私人保安团怎么是我们正规军的对手?顺势列举汉朝七国被削不就那么回事么?削藩没有皇上你想的那么复杂。我这里不介绍两人之间怎么有的过人交情,反正朱允炆听到这些话后心里非常踏实,并且按照黄子橙的建议付出行动。结果黄子澄的这次致命引导,让朱允炆盲目判断藩王实力,在暴力削藩的问题上越走越远,最终逼迫朱棣打着靖难的口号,浩浩荡荡杀进南京抢走皇位。

可见朱允炆失败得削藩方式才是罪魁祸首,加速点燃藩王这颗定时炸弹的催命符。

其实早有人就削藩事宜向朱允炆提出更具格局性得建议:

独巍与御史韩郁先后请加恩曰:“贾谊曰:‘欲天下治安,莫如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藩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

高巍和韩郁建议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削藩。这里我再简单的解释下推恩令,汉朝分封后诸侯国独立为政,形成名副其实的国中国,严重威胁到君主中央集权,于是汉武帝时执行主父偃的推恩令,以前只有诸侯王嫡长子才能继承爵位和封地,现在分封诸侯国庶子为列侯,也有权利继承诸侯王土地,这样子诸侯国一分为多势力大减,自然而然土崩瓦解。再通俗点解释就是:激化内部矛盾,以前只有一个人吃的蛋糕,现在人人都可以吃,自然吃的更快。

明朝的藩王虽然没有封地、行政权力、税收权力并不和西汉一样形成独立王国,情况不同应对的方式也该不同。高巍提出的推恩令中,关键要素“以地分之”转变成“以权分之”,让藩王的儿子也能享受独立待遇包括独立护卫队、国家福利等,藩王庶子们势必会因为权利打的头破血流,间接达到削藩目的。更可怕的是高巍提出异地分封的策略,从根本上拔除藩王根据地,强势如朱棣也只能望皇位兴叹!

此“推恩”,非彼“推恩”。但在削藩问题上高巍等人的建议更合理、更诛心。

高巍的削藩策略应了兵法中的上者伐谋,需要时间来慢慢消化,而朱允炆本着婶婶可以忍,叔不可忍的原则已经迫不及待,还是决定暴力削藩。另一方面高巍影响力比黄子澄还是差点,黄子澄是铁杆太子党,朱元璋默认的辅政大臣,他从入宫起便不离朱允炆前后,不管读书写字,还是生活起居。在朱允炆即位后,便立刻提拔黄子澄,很多重要政务也要和其商议,包括削藩。而黄子橙本着国强兵壮的上位者理论,自然倾向暴力削藩,和朱允炆的心思不谋而合。

除了高巍、韩郁就削藩问题看的通透,户部侍郎卓敬也提议让朱棣改封南昌“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结果这件事却被朱允炆当做屁放了,最终被朱棣篡位。

朱允炆在削藩问题上犯了四个错误:

  • 第一,低估藩王实力。按照明朝规定藩王的护卫队最多扩招近5万7千人,而类似燕王、晋王、宁王之流还兼职守护边疆的任务,手里都有十几万人马,而且这些部队常年征战,训练有素。
  • 第二,没有判断力。朱允炆受黄子澄、方孝儒等人的影响太多了,完全没有自己的主见和判断力。朱元璋在世时,两人谈过削藩问题,朱允炆提出,以德感化、以礼约束、最后动刀子的方式获得朱元璋赞赏,结果事到临头,早忘的一干二净。
  • 第三,激进式的削藩。朱允炆采取先弱后强的秩序进行削藩:“会有言周王橚不法者,遂命李景隆帅兵袭执之,连湘、代诸府。于是废橚及岷王楩为庶人;幽代王桂于大同;囚齐王榑于京师。湘王柏自焚死。”这一波逼的叔叔们不得不死,难免让剩下的藩王兔死狐悲,不得不反。
  • 第四,愚昧式优柔寡断。朱允炆从小到大一直受儒家教育,即使当上皇帝也没改掉骨子里的迂腐,甚至朱棣造反后朱允炆曾放出豪言,莫要伤我叔叔,要抓活口!免得被天下人坐实杀叔上位的恶名。

结语:综合以上原因我们可以看出,朱允炆在削藩问题上存在投机成分,如果接受山寨版的“推恩令”完全可以把藩王势力不动声色的瓦解,奈何小子鼠目寸光,丢了皇位。另一方面来看,朱棣打着“清君侧”的名号发动靖难,也不算名不符其实,黄子澄、齐泰之流难道没有误国之嫌?

6

我轻轻的告诉你,不是朱允炆不想学习汉武帝的手段,实在是他没有那个环境或者说推恩令那一套,在明朝更本就用不起来!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不仅要怪他的爷爷朱元璋,还要怪他自己太年轻,缺少社会经验!

明朝的藩王和汉朝的藩国实质上是两种不同的产物。请注意,明朝是藩王,汉朝是藩国。

朱元璋建国后制定了“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的藩王制度。

按照朱元璋的设想,给儿子们一些兵权,让他们到各地为王,但又限制他们的自由和权力,这样不但可以让老朱家的血脉在全国开花,还可以对中央形成保卫作用,又不会有实力去翻天。

实际上也是如此,朱棣起兵靖难的时候连他的封地北平城都没有控制不住。

但汉朝那些王爷们情况不同,他们在自己的封地有军权、财权、政权,是一个名义上受中央领导,实际上是独立王国的军阀。

朱允炆太年轻,缺乏社会经验,被他爷爷留下来的文人给忽悠了。

朱元璋归天后,明朝的文臣武将松了口气,终于脱离了洪武朝压抑的官场气氛,放飞自我的思想开始抬头。

以方孝儒为首的文官,在老朱活着的时候无法报复他的皇权压制,在老朱归天后就怂恿老朱的孙子残害老朱的儿子,这种行为不禁让人咋舌。

二十一岁的朱允炆生在皇宫,长在皇宫,一心想从朱元璋的影子里走出来,做明君的他,就这样被文官们给忽悠了。

他忘了他的叔叔们在封地的实际情况,逼得他们死的死,伤的伤,结果削藩把自己的皇位给削没了,最后只得逃之夭夭!

而汉武帝性格刚毅,不受其他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想法,刚柔并济,不仅完成了历史使命,也留下了千古一帝的美名。

我不得不感叹朱允炆的命运。如果他懂得欲速而不达,或者不那么迂腐,多学学前辈的治国之道,多听多看多想,以他的性格也许真的能留下一个“建文之治”也说不定,你们说呢?

【我是江东汪郎,带给你不一样的历史视觉!坚持原创,喜欢我就请关注我吧!】

7

明太祖朱元璋有26个儿子,分封到各地做藩王。但是朱元璋搞的分封制和汉高祖刘邦分封的同姓王不是一回事。刘邦实行郡国并行的政治制体,王国有自已的军队,任免官吏权,有祷币权。后来发展状大了,对中央构成危胁,才用“推恩令"手段分化瓦解。朱元璋并没有裂土分封,只是给了藩王守边卫国的军权。

刘邦铲除七个异姓王的同时,又大封同姓王,并和群臣杀白马对天盟誓,非刘姓不王,违反者天下共诛之。诸候王受封后忙于安抚百姓,同中央政府相安无事,几十年后做大做强,同中央政府矛盾加巨。

汉景帝二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接受御大夫晁错消藩的建议。吴王刘濞等打着"清君侧,诛晁错”的旗号发动叛乱。叛军虽然势力强大,但仅三个月就被镇压下去。除楚国被改组外,其他六国被除国。

到汉武帝实行推恩令时,各个王国已无实力对抗中央,只能听从摆布。明太祖朱元璋废丞相权分六部,又设锦衣卫,成为中国历史上权力最大的皇帝。他对诸将都不信任,几乎杀尽开国功臣。朱元璋对儿子非常信任,封以王爵之位,有能力的手握重兵,守卫边疆地区。

朱元璋活着的时候,能够镇住手握兵权的儿子,朱允文则对手握兵权的叔父们则相当忌惮。洪武三十一年(公元1398年),朱允炆登基后即开始对叔父们动手。朱允炆消藩有个特点,专拿软柿子捏。周王,代王,湘王,齐王和岷王等五个弱小的王都被收实啦!

接下来的是实力最强的燕王朱棣,假如,朱允炆开始拿朱棣下手,燕王一点反抗的机会都没有。退一步说,朱允炆逼朱棣主动造反也没毛病。清康熙皇帝三藩之乱时,有大部分省分参与叛乱都没有成功。朱棣仅以北京城的力量对抗一个国家是不可想象的,既使后来有朵彦三卫的蒙古骑兵加入实力也不行。

朱棣发动靖南之役时,也打着"清君侧”的旗号,在南征时屡战屡败,几次差点儿丢了性命。朱允炆胜利在握,他既要打败朱棣,又不想担杀叔父的罪名。多次告诫诸将:"勿使朕背杀叔之名。"明军不敢打,朱棣有了免死牌,则有侍无恐冲在军队的最前边。

朱元璋把开国功臣削灭殆尽了,齐泰和黄子澄等人不是朱棣的对手,李景隆无乃父之勇,为了身家性命献城门投降了朱棣。朱允炆没有汉武帝时的王国割据的困境,只想剥夺叔父们手中的军权,确功亏一匮,丢了皇位,消失的无影无踪,悲矣!

8


这个问题太简单了,宋安之来回答!

说白了建文帝朱允炆之所以没有用推恩令,根本原因在于推恩令在明朝根本没有实施的土壤。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先说说推恩令。

推恩令是汉武帝元朔二年,由大臣主父偃提出的,主要内容是:“愿陛下令诸侯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

也就是说在推恩令之前,诸侯王死后,由嫡长子继承王位,其他儿子没有份的,所以诸侯王的势力是一代又一代完整的传递下去。而推恩令以后,除却嫡长子继承皇位以外,朝廷允许诸侯王以“私恩”将自己王国的土地分一部分给其他儿子,封其为列侯,这样一来一代代传递下来,王国是越来越小,自然不具备威胁中央朝廷的实力。

虽说汉武帝并非强制性推行推恩令,分封与否由诸侯王自己决断。但这些诸侯王明白不响应不行,于是与汉武帝血缘疏远的诸侯王率先响应,然后慢慢的其他诸侯王也开始不得不响应,最后这些诸侯国的势力是越来越小。

可以说推恩令是相当成功的,的确起到了削弱诸侯王的效果,史书记载推恩令实行以后:“诸侯稍弱,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上足以奉贡职,小足以供养祭祀,以蕃辅京师”。

再说说推恩令为什么在明朝没有实施的土壤。

因为西汉的分封和明朝的分封根本不是一回事儿。

西汉的分封,可以说就是在建立国中之国。汉高祖刘邦分封的诸侯王,是大者连城数十甚至跨州兼郡。这些诸侯王在自己的封地之中,宛若皇帝一般,政治上可以自置属官,经济上可以自征租赋甚至可以自铸货币。

明太祖朱元璋应该是借鉴了西汉的七王之乱原因,所以他虽然大封诸王,但较之西汉的分封制,已经有很大不同。

明朝的分封制特色在于“列爵而不临民,分藩而不锡土”。也就是说诸王不领土地人口,地方的行政大权还在于朝廷。诸王只领军队,而诸王的兵权一般是来自三护卫。即使诸王可以干涉地方行政,但也只是依靠自己的兵权影响罢了,跟西汉的国中之国根本不是一回事。

清代史学家赵翼对于明朝的分封制,评价的就很到位:“明祖初定天下,分封诸子于各省各府,盖仿汉、晋六朝及有元之制而参酌之,外以壮藩卫,而实无事权。其有才者,如燕、晋诸王,或统兵以镇边塞,然不为例。其分封内地者,不过设三护卫,不致有尾大不掉之患”。

也就是说明朝虽然分封诸王,但诸王并没有自己的封国自己的疆域,只有领兵之权,地方行政也是由中央朝廷下派官员管理,藩王是无权管理的。

所以推恩令根本对明朝的藩王没用,因为明朝藩王没有统治的疆域,不存在通过推恩令来削弱诸王的势力。总不能将三护卫那么点兵力,平均分给诸王儿子,然后一代代分下去,分到诸王的三护卫没兵为止吧,那样太儿戏了。与其那样还不如直接收回兵权呢,因为朝廷的兵力对于诸王是具有碾压性优势的。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

9

同样是削藩,汉武帝成功,建文帝却将江山拱手,便让一些人认为建文帝如果采用“推恩令”式削藩,其似乎可能成功。但实际上,这样说的人根本不了解历史。西汉适用“推恩令”,明朝则不适用。

(1)汉朝建立几十年来一直在削藩,汉武帝前面几位帝王共同努力的结果,朱允炆则是刚开始就遇到了劲敌

从汉朝建立伊始,削藩就从未停止。先是消灭了韩信等异姓王。然后,建立了同姓诸侯制度。刘邦认为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宗室力量的薄弱,故大封同姓王,“尊王子弟,大启九国”。

汉景帝时期晁错献策削藩,爆发了“七国之乱”。后被周亚夫平定,但侯国反叛中央的威胁还在。汉武帝继位,采用主父偃的“推恩令”进一步削藩。

(2)汉朝建立几十年来诸侯王实力一直在被削弱

诸侯王们拥有很大的自主权,除丞相和御史大夫外,其他官职可自己任免,拥有官吏任免权。在封国内,诸侯王有自己的领土、军队、官僚系统、财政自理、拥有治权和军权。用现在的话说就是“高度自治”。

最重要的一点,这些诸侯国名义上是和皇帝相等的——都是有土之爵。这样的分封制度让诸侯王有了反叛中央的实力。

“推恩令”是“令诸侯的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其核心在于“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即通过不断分封,将诸侯国不断分封,使其辖地不断缩小,彻底失去反叛中央的实力。

“推恩令”是高明的削藩手段,因为藩国自主权过大,如果采用直接削夺的方式,容易激起诸侯王反叛。毕竟汉景帝时期晁错(晁错献策汉景帝削藩,直接削夺诸侯王的领土,激起诸侯王以“清君侧”名义反叛,也就是吴楚七国之乱,晁错被杀)的教训仍历历在目。

(3)“推恩令”只是锦上添花,没有诸侯王造反之心已无不可能实现

推恩令在本质上还是削藩或者说弱藩,诸侯王心里明明白白,为啥不反抗?主要还是汉高祖、文帝、景帝三朝不断地武力削藩,到汉武帝时期已经彻底丧失了反叛中央的实力,只能乖乖就范,被迫接受汉武帝的“推恩令”,眼睁睁看着藩国被弱化。

“七国之乱”后,即使中央直接撤藩我相信诸侯王也不敢反抗,即使反抗也能被中央轻易平定。简而言之,“推恩令”是削藩的锦上添花之举,但不是削藩的根本解决方法。

(4)明朝的藩王制不适用推恩令

朱元璋也考虑了藩王拥兵自重对抗中央的弊端,所以他规定“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

明朝的藩王有封号没有领土,有爵位却不能管理百姓,可以食俸禄却没有管理权。只有军权没有治权,且军权也受中央节制,没有皇帝诏令不得擅自发兵。

明朝独特的分封制决定了,中央削藩不适用推恩令。它缺乏推恩令的前提条件——明朝藩王没有土地,土地上的百姓归明廷管理。“推恩令”则是将藩王的军权和治权分离,治权不断缩小、军权就不断缩小。但明朝藩王就没有治权。

本文作者:坐古谈今特邀作者矢志不渝

10

之所以不采用推恩令,是因为无恩可推。汉朝推恩令要求诸侯王把属于王国的地盘分给所有儿子。这样一代一代诸侯国范围越来越小。没办法与中央对抗。

明朝王爷手里就没有地盘。你叫人家怎么分?

汉和明诸侯王的区别

汉朝和明朝的王那是不一样的好吧。刘邦时期削了异姓王,并杀白马为誓: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在秦朝短暂统一的基础上实行郡国并行制,有一定的不得已,毕竟秦朝之前一直没有天下一统的先例,而且刚开国的汉王国没能力直接控制整个天下。

汉朝前期的诸侯国那可是独立的政治实体。诸侯王在封地内拥有独立的行政权、财权和军权,除了名义上认可汉朝中央,和独立的国家也没有什么区别。所以地盘强大而且财源丰富的吴国,楚国经过几代之后渐渐就不想鸟中央了。

而明朝的王爷,主要是为了防备北方,主要是蒙古的力量,大部分王像燕王,秦王,宁王,辽王等都封在与蒙古人战斗的最前线。朱元璋为他们定的功能就是为国屏藩,保卫大明。战时可以节制诸将。但平时属于王爷亲领的军队就是他们自己的王府护卫而已。

明朝王爷可没有行政权和财权,换句话说。朱元璋封的王不掌握封地!

所以现在应该知道为什么不实施推恩令了吧。

靖难时朱棣的处境

其实细品历史。朱棣的造反成功,真的是历史的奇迹。在靖难之前。朱棣能控制的就是他的燕王王府。北平布政史和都司建文都特意换了自己的心腹,朱棣不得不靠装疯卖傻躲过朱允炆的第一波猜忌。然后依靠王爷尊贵的身份把北平地方官叫到王府解决掉,才算控制了北平作为根据地。

所以朱允炆即使想要叫朱棣推恩,可以怎么推?把燕王府的房间一分为三,不可能吧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