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周勃、陈平等人联袂设计消灭吕氏之乱后,众人拥戴为人宽厚的代王刘恒为帝,即汉文帝,文帝之后由景帝刘启即位。

文帝倡导以农为本,农业生产逐渐发展起来,他还下令废除肉刑,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景帝即位后,政治上平定了七国之乱,削弱了诸侯王的势力,巩固了皇权,经济上也延续了文帝的农业政策。在文帝和景帝执政期间,社会经济逐渐恢复并趋于繁荣,政治上也趋于稳定平和,父子两代帝王创造了历史上有名的“文景之治”。

在文帝和景帝两帝统治期间出现了一些历史上有名的人物和历史事件。

(1)贾谊上书《治安策》

文帝初年,中央政权尚未稳固,外有匈奴强敌经常骚扰汉朝边境,汉朝还没有足够的力量抵抗;在内部,各项法令制度、礼仪规章不健全,诸侯王经常僭礼不尊重皇帝,甚至图谋不轨。在这种情况下,贾谊多次上书文帝陈述自己的政见,最著名的就是《治安策》。在这篇文章中,贾谊分析了分封诸侯的弊病,提出“割地定制”等,分割较大的诸侯国,限制诸侯王的权力。贾谊还在这篇文章中重点阐述了国家要讲究礼义廉耻的重要性,文帝采纳了部分意见。

(2)缇萦上书,文帝废除肉刑。

汉承秦制,法严刑酷。到汉文帝时,依旧有许多肉刑如劓刑、刖刑、宫刑 等残忍刑罚,还有连坐法等。文帝宽厚,他认为这些刑罚特别残酷,应该废除,并且首先把这种一人犯罪,全族人都受罚的“连坐法”废除了。公元前167年,齐太仓令淳于公犯罪,依照法律应受肉刑,淳于公的小女缇萦非常悲痛,向文帝上书表示自己愿意入官府为婢来抵其父之罪,文帝深受感动,下令赦免了淳于公的肉刑。随后,他下诏废除肉刑,改为处于笞刑和杖刑,后来又根据施刑的效果下令减少次数,文帝此举使中国古代的刑罚制度前进了一大步。

(3)晁错上《削藩策》

晁错在文帝时就多次提出应对诸侯王予以削夺权力以及对法令应于更改等建议。景帝执政时,他升任御史大夫,更加积极倡导削藩政策,他多次奏请削夺有罪诸侯国四边的郡县,以弱化诸侯国的地盘和权力。其中以《削藩策》影响最大。晁错的建议被景帝采纳,先后削了楚、赵、胶西三个诸侯国的地,下一步准备削夺吴国的封地。晁错这样的举动势必会得罪各诸侯王,早有反叛之心的吴楚等七国以诛杀晁错为借口起兵叛乱,即“七国之乱”。

(4)周亚夫平吴楚

汉王朝实行同姓分封制度实际上是产生七国之乱的根源,当时齐、楚、吴三个诸侯国封土就占了全国土地的一半,在封地中,这些诸侯王就是“土皇帝”,对帝位素有觊觎之心。所以像贾谊、晁错他们早就看到了其中的弊端,一直建议文帝削藩,文帝仁慈没有彻底进行削藩,终而导致七国之乱。

周亚夫,文帝时期就是抗击匈奴的名将。他在平吴楚之乱时策略相当明确:在当时的战场形势下就是放弃梁国,先切断吴、楚军队的粮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就是景帝命他救梁国,他也不执行。他自己坚守营垒,一面令人切断吴楚粮道,后来战事随他所料,吴楚大败,历时三个多月的吴楚叛乱被平定。后来景帝又平定了其他叛乱国。

平定七国之乱后,景帝为了加强中央集权,下令取消各诸侯王治理百姓的权力,只有生产衣食收缴租税的权力,接着又对各诸侯王国的统治机构进行改革,直接听命于中央,一些重要的官职都由朝廷任命,这样诸侯王国就相当于郡,成了中央政府直接管辖的一级地方政府,较好地理顺了中央和地方的关系,维护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最佳贡献者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