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酒翁(更多精彩请点击关注)

谢邀~


作为康熙皇帝的十三阿哥,因太子胤礽被废事情的牵扯,导致被康熙圈禁长达10年之久,一直到康熙驾崩,新皇帝雍正登基,才被释放出来。面对如此,题主问道:为啥胤祥出来后,就可以调动兵权?今儿咱们就来聊聊这事儿。


老十三胤祥虽说是被康熙圈禁,但从《雍正王朝》电视剧里我们也可以看到,康熙从心底还是非常喜欢胤祥的,虽说我们没有直接看到康熙圈禁胤祥的真实动机,但在康熙临终时,对胤禛评价各位阿哥时,我们还是可以看到,康熙之所以圈禁胤祥,则是为了磨一磨胤祥的脾气,为的就是以后可以辅佐胤禛。由此可见,康熙的良苦用心,以及原来在10年前就在为胤禛上位做一些安排了。

没错,从后来的过程也可以看出,胤祥确实是胤禛顺利登基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砝码,康熙老爷子都想到了若是自己驾崩,胤禛如何去释放胤祥,所以,康熙给了胤禛一个金牌令箭,意思已经非常清楚了:我一旦驾崩,从你胤禛嘴里说出去释放胤祥,会有人不听,但一旦拿着金牌令箭去释放,没人敢阻拦。


果不其然,胤禛立马让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让邬思道按照计划行事,而这所谓的“计划行事”,正包含着释放胤祥这一部分。也就是说,胤禛和邬思道其实也在府邸里谋算了一切:释放胤祥是关键中的关键,而释放出胤祥的作用就在于:控制丰台大营,不让八爷的人得逞。

事实也如胤禛和邬思道所想的一样,丰台大营早就被八爷的人给控制,当胤祥释放后急奔丰台大营时,丰台大营的主帅已经召集人马,准备向紫禁城出发了,去干嘛?去包围紫禁城,帮助八爷造反啊。但只可惜,他们在左等右等后,等来的不是八爷传出的信息,听到的不是康熙已经驾崩,他们等来的是十三爷胤祥。


说到这儿,有人会闻道:胤祥来了怎么了?他有那么大的能耐吗?你还别说,胤祥可还真有,你别看他在宗人府蹲了10年,这10年可不是像普通人蹲大牢,十三爷只是被康熙圈禁起来了,并没有说剥夺皇子的身份和爵位,也就是说,老十三还是有一定权利的,再加上,丰台大营是什么地儿,里面都是些什么人?这里的人有一大部分都是跟着胤祥死人堆里爬出来的,当过兵的咱们都知道,在当兵的人眼里,战友情是非常浓厚的,胜过一切,并别提,还是生死之情,可比你这银子有力量。

当老十三胤祥到达丰台大营后,老十三也并没有纯粹的靠“战友情”这层关系来游说,老十三也知道,在这个厉害关口,时间很重要,所以,胤祥到了丰台大营后,第一步就亮出了金牌利箭,将士们看到后,一下子就清楚自己的道路了,是继续跟着主帅,还是跟着胤祥,虽说他们可能还不知道跟着主帅去干啥,但目前的局势可以看出,跟着主帅可能会没有好果子吃。


当胤祥看到第一部有效果后,第二步在打战友情的同时,也开始给予许诺,而这许诺无非就是加官进爵,特别是当看到自己的老部下,目前的级别很低时,更是大唱“跟着我有好日子过”的口号,一下子就将局面拉过来80%。


而最后这20%,则需要主帅的配合,主帅一看形势,不对啊,老十三这时候出来,肯定是八爷的计划没有施展开啊,但既然八爷安排给自己这个任务,怎么着也得努力一搏啊,于是,主帅与胤祥来了人生最后一次搏斗,而胤祥也确实需要这场搏斗,很显然,主帅“助”了胤祥一臂之力:被胤祥给干掉了。到此,丰台大营已经全部掌握在胤祥的手里。


以上,则是为何圈禁了10年的胤祥还能一出来就接管丰台大营的原因。


谢谢。


我是酒翁,希望我的回答你们会喜欢~

最佳贡献者
2

十三阿哥因受郑春华案的连累,被康熙关入宗人府(其实是保护他,磨练他)。等到康熙驾崩的晚上,胤祥被雍正放出,马上前往军营调集军队。在军营中,胤祥遇到一点阻碍,但最后还是顺利拿到兵权。这就要从十三阿哥从小的成长经历说起。

康熙生的儿子比较多,对于子孙们的培养方向,康熙有自己的家教哲学。这位父亲,给十三阿哥定的培养目标是成为军事人才。

十三阿哥从小就在军营里面,长大后在外面行军打仗,军中许多人曾经都是他的部下,连隆科多都是其战友。胤祥为人仗义,许多人在队伍中都受过他的恩惠,那些人甚至只听他的命令。

当胤祥与陈文胜发生矛盾,需要选边站队的时候,军营将领心中明白,跟着十三爷,将来前途光明。胤祥的威望与领袖魅力,陈文胜难以望其项背。

胤祥的皇子身份以及他的仗义性格,让他在军队中有很强大的影响力与号召力,他的命令胜过其他将领的军令。只要胤祥在人间,他的影响力就会在军营;只要胤祥一声令下,士兵就会奋不顾身。所以,邬先生才会说十三爷是保驾护航的关键,让雍正无论如何都要放十三爷出来。

胤祥走出宗人府的时候,手里带着皇帝的金牌令箭,相当于是代表皇帝办事。在法理上,皇帝的金牌胜过军营所有八爷党将领。

当胤祥杀死陈文胜后,八爷党的成员立刻树倒猢狲散,整个军营都唯胤祥马首是瞻。

3

首先,纠正一个概念:兵权只能是“控制活掌握”,能调动的是“兵力”。

实际上,被圈禁了十年的十三阿哥胤祥之所以能够一出来就能够控制住京畿两个大营的兵权,最重要的还是他手里色那个“皇帝的金牌”。有几个曾经的部下支持和呼应,兵权控制起来就比较顺利。

毕竟,皇帝才是真正的兵权控制者,十三阿哥胤祥手握象征着“如朕亲临”的金牌出现在京畿两大营的时候,他就代表皇上。

电视剧《康熙王朝》当中,康熙驾崩雍正登基的过程的确是紧张刺激,扣人心弦。对雍正来讲,这一夜注定就是惊险刺激的一夜,好在有隆科多据实宣读诏书,加上十三阿哥胤祥控制住京畿防务的兵权,调兵入宫,使得雍正得以顺利登。

其实,对于这一天的到来,雍正和他的师爷邬思道早有准备,已经拟好了当晚的行动方案和应急预案,在这一点上,雍正(四阿哥胤禛)真的比同样想得到皇帝之位的八阿哥胤禩强的太多。

四阿哥的准备工作和行动计划包括应急预案是从“死鹰事件”之后就开始了。

康熙寿礼上爆发的“死鹰事件”震惊朝野,也引起了朝廷上下的一片恐慌,此时已经知道自己撑不了多长时间的康熙,选择了放弃彻查“死鹰事件”,然后却一口气撤销了皇子们办的差事,罢免了上书房大臣张廷玉和马齐,宣布任何人得再奏请立太子之事。

四阿哥胤禛其实已经感到康熙在为自己的后事开始打算,但他心里没底,所以用了一个激将法,假意用大量的财宝送邬思道离开,雍正的理由是“先生有房杜之才,胤禛却无李世民的命”。

邬思道聪明透顶,岂能听不出胤禛的化外知音。所以这位一向谨慎的师爷突然开口狂笑,胤禛都被笑的一脸茫然:先生这是在笑我吗?

邬思道当然还没有狂妄到敢于取笑或者嘲笑自己的主子的地步,他的狂笑是告诉四阿哥胤禛,时至今日已经用不着“遮遮掩掩”了!如果再装腔作势就会耽误大事了,乌某愿意以诚相待,肝胆相照。

就目前的这个局面,邬思道给胤禛做了非常详细的分析,邬思道最大的本事就是他对康熙的研究,这位世外高人已经把康熙研究到了极致。在他看来,康熙心中默许的皇位继承人极大的概率是四阿哥胤禛。但是,这并不是邬思道要说的重点,既然胤禛有意做李世民,那么他就必须要起到“房杜”的作用,帮胤禛提前谋划,保证无论如何让胤禛当成这个“李世民”。

在这个时候,邬思道就已经开始准备十三阿哥胤祥控制兵权的事宜了。邬思道认为,如果不能控制京畿两大营的兵权,即使康熙皇帝将大位传给胤禛,也不一定就能坐稳,他不相信其他的皇子,尤其是八阿哥胤禩会坐以待毙。邬思道的的这个判断非常准确,事实上八阿哥胤禩也在做着同样的准备。

邬思道此时拿出来一份名单,告诉胤禛,这些人都是十三阿哥胤祥的亲信,基本上都在京畿两大营当差,把这些人提前联络好就可以保证京畿防务的兵权控制在十三阿哥胤祥的手上,到时候只要放出十三阿哥胤祥,振臂一呼,即使皇上没有把大位传给你四阿哥胤禛,到时候局面扭转也未必可知。

这个时候胤禛和邬思道讨论的就几乎是“起兵夺位”了。

邬思道的这个铺垫,为后来十三阿哥胤祥在丰台大营顺利控制兵权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

十三阿哥胤祥能够控制兵权的另外一件法宝,就是象征皇权的那个金牌。可以说,没有金牌,十三阿哥胤祥控制兵权的行为就是“谋反”,而有了金牌,十三阿哥胤祥的“夺权之举”就是“奉旨接管”,他的那些手下的行为(杀成文运)就是奉旨剿逆。

雍正在继位当晚还是牢记邬思道的嘱咐,如果不能控制兵权,就是传位给自己也不一定坐得稳。所以尽管康熙亲口把大位传给了自己,但是他并未心存幻想,还是在第一时间拿到了皇上的金牌,命令张五哥火速释放十三阿哥胤祥,并告诉邬先生“依计而行”。

于是,刚被放出来的十三阿哥胤祥直奔丰台大营,他的首要任务就是要解决掉丰台大营的都统,八阿哥胤禩的心腹成文运。

拿着金牌令箭的十三阿哥,看到了他的那些部下,知道胤禛已经提前安排了人手,办起事来就得心应手,成文运也知道今天晚上要出事,他也在等八阿哥的消息,但是等来的是十三阿哥和那个金牌。

成文运硬着头皮也要抵抗一下,被十三阿哥的手下一到结果。

所以,十三阿哥胤祥能够控制京畿防务的兵权,并非一出来就能行的,没有事先的的铺垫和准备,是无论如何也不会顺利的。

4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34

十三阿哥刚从内务府被放出来了就能调动丰台大营的兵力,这并不奇怪,以他个人在军中的威信,特别是手里还拿着金牌令箭。

不是十三阿哥胤祥能调动兵,而是十三阿哥胤祥手里拿着那颗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令艳上那几个字最管用:“如朕亲临”,这就说明不管是谁拿这个“金牌令箭”就如同皇帝亲自在场一样,还有一条更加重要,那就是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有好多是十三阿哥胤祥昔日的部下,那是过命的交情。


(邬思道说:决大事就在今晚)

十三阿哥胤祥在钟仁甫被圈禁了整整十年。康熙六十一年冬,康熙帝在畅春园驾崩了!

自打康熙帝过完大寿的生日 身体每况日下,正像雍亲王府的幕僚邬思道分析的那样:老皇帝日渐苍老,龙体是一天不如一天,说起来前几日康熙帝没有任何征兆,就把上书房首辅大臣张廷玉撤差,将一级仍在上书房行走,又把太子袁师傅王掞撵回家去致修养老,更为离奇的是把雍亲王胤祯的内务府大臣也给撤差。

雍亲王回到雍亲王府发牢骚,可邬思道分析得丝丝入扣,他说这是老皇帝在安排后事,把信得过的大臣降级撤差,那是保护他们,留着给未来登基的皇上使用,可谓用心良苦啊。
(丰台提督程文运不服)

康熙皇帝的儿子们的“九子夺嫡”终于闹到头了,因为康熙皇帝传旨,让众皇子到畅春园听宣,邬思道及时的判断出这是康熙皇帝到了弥留之际,皇位继承人究竟是谁还像一个谜团一样悬在皇子阿哥们及朝廷上下大臣们的疑惑当中,都想到了今晚万分惊险。

关于皇位继承人不是进入到白热化了,而是到了你死我活的程度。雍亲王胤祯临出雍亲王府,犹豫着把他那颗官方大印交给了邬思道,这就等于把雍亲王府的家当都压在了邬思道身上。

雍亲王胤祯和邬思道有个约定,那就是要用这颗“官方大印”把在内务府被圈禁的十三阿哥胤祥放出来,十三阿哥放出来后有十七阿哥胤礼分别配合夺取并控制丰台大营和西山锐健营。

目前事态最不明朗的就是九门提兼步军统领衙门的隆科多,一旦在隆科多身上有变,那十三阿哥就带着丰台大营兵马去畅春园勤王护驾,这就是约定。

(手持金牌令箭的十三阿哥)

丰台提督程文运虽然是八爷党的骨干,可十三阿哥胤祥,毕竟实在军中滚摸爬打长大的,身为皇子的他什么阵仗没见过?

小小的丰台提督在十三阿哥眼里就是一盘小菜,十三阿哥胤祥到了丰台大营,拿出皇子的身价,一套封官许愿,把程文运手下的几个副将搞得像自己的亲爹来了一样 ,关键是皇上的儿子亲自驾到,且手里拿着金牌令箭。

丰台大营这些将领大多是从打过大仗以后撤回来的,很大部分都曾经是十三阿哥胤祥的部下,几句话土崩瓦解,成为运稍作反抗,就被手下副将杀了个身首异处,对于十三阿哥胤祥在军中的地位,包括八爷党都对他十分惧怕。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5

谢邀。《雍正王朝》中十三阿哥胤祥自胤礽二次被废后,被康熙圈禁在宗人府整整10年。这10年熬尽了胤祥的心性,使得他变得成熟内敛,做事不在激于急义,而是更加稳重周密。

康熙驾崩之前,为了胤禛的顺利继位。已经做了周密的安排。

将老十四调到西北;将胤禛降免,麻痹八王党;双旨钳制隆科多。另外一手重要的安排,就是让老十三接管京外两营。只要老十三控制了京外两营,整个京城才算是掌握在胤禛的手里。将老十四调走的目的,就是避免老十四控制京外两营。另外年羹尧钳制西北老十四军队,想必康熙也是了然于心的,只不过未道明而已(正史里面年羹尧的妹妹可是康熙亲自赐的婚)。

而在雍王府,邬思道在做谋划的时候,也考虑到如何放胤祥出来的问题。

只不过他不能保证康熙已经做了这手安排。所以,必须要加以第二套方案,那就是将胤禛的领侍卫内大臣的关防给留下了。打算在没有其他方式的情况下,拿这个关防去放胤祥出来。

但是种种情况表明了康熙是做了安排的。

首先,他让张五哥去召见胤禛进宫。张五哥是什么人?他和胤祥什么关系?炒米以为不用再赘述了。康熙让张五哥去召胤禛,其实就是在变相告诉胤禛,该去放老十三出来帮你了;

其次,康熙临终前评价各位阿哥的时候,已经把自己圈禁老十三的目的,说得清清楚楚了,就是为了磨练他的心性,以后来帮助你胤禛的;

再次,金牌令箭,没错,这么重要的东西,康熙是刻意放在案子上的。就是在提醒胤禛,这个比你拿个牌牌管用。

所以当张五哥拿着金牌令箭去找邬思道,按照计划行事的时候。老十三胤祥第一时间被放了出来。

当他赶到丰台大营的时候,丰台大营主帅程文韵(八王党的人),已经在召集人马,准备包围紫禁城了。但是他们现在仍然不敢轻举妄动。因为他们并不知道康熙已经驾崩了,万一还没驾崩,着急轻举妄动,后果是什么?胤禩再牛逼也保不住他们,所以他们也在等宫内的消息。

但是宫里的消息没等来,却等来了胤祥。

其他将领或许并不明白这意味着什么?但是程文韵看到胤祥,心里就已经慌了。因为他知道胤祥不是八王党,他和胤禛的关系很好,还是胤礽的死党。所以他来就意味着宫里面已经定出结果了。但是这个结果并不是不能改变,关键还要看,谁掌握京外两营。

所以程文韵仍然表现强硬,他质问老十三,你不是被关在宗人府么?其实在这一步而言,虽然老十三有很多故旧部下就在这大帐之内,但是老十三仍然没有权力接管丰台大营。

但是被圈禁10年的老十三,做事已经更加稳重周密了。他用了三步,便接管了丰台大营。

第一步,亮出了“金牌令箭”,这个局面便立刻清晰。至少底下的人知道胤祥是带着皇命来的。那么既然他有“金牌令箭”,那大家就不得不考虑清楚了,自己再跟着程文韵走,那就不是按命行事了,那可能就是谋反了。

第二步,趁机提拔自己的故旧们到关键位置上。胤祥在提拔他们这件事情上非常讲艺术。

首先,是联络一下感情,叙一叙袍泽之情。毕竟自己都被圈禁10年了,自己带兵那又是十几年前的事情了,未免不生疏,你们都是跟着我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都讲到这份上了,那就是过命的交情啊;

其次,指出程文韵不按功劳和能力提拔下属。我在的时候,你们就是什么职位,现在还是什么职位。那责任便在程文韵,这样的人,你们跟着他能得到什么啊?

最后,那现在十三爷就提拔你们,你们是不是跟着我干呢?所以立刻得到了故旧们的响应。

第三步,那就是斩杀程文韵,不让底下的人再出现思想上的徘徊。程文韵即死,程文韵的亲信全数拿下,整个局面就豁然开朗。把自己的故旧部下安排在重点位置上,那么整个丰台大营就全部掌握在胤祥的手里了。然后再慢慢找机会,肃清余孽。

而在《雍正王朝》里京外两营,然后就一直掌握在胤祥手里。直到胤祥死去。而也正是因为后来胤祥长时期的掌握京外两营。雍正特旨,京外两营除了奉皇命之外,只奉十三爷手谕,其他概不奉诏。也正是这个安排,“八王逼宫”的时候,胤祥才能挽狂澜于既倒!


文/炒米视角

原创首发,欢迎关注或吐槽

6

雍正王朝》中被圈禁10年的老十三胤祥,为何一出来仍然能调动兵权?(了解更多古代史,请关注长城说历史)

在雍正王朝中,雍正登基的前一天晚上,十三爷胤祥拿到“金牌令箭”去往丰台大营调动兵力。后来十三爷胤祥调动兵力,解救了雍正。说到丰台大营,历史上确实存在,它是由八旗军队所组建而成,其主要集中了京城了军事力量。

在清朝时期,如掌握了丰台大营的兵力,等于掌握整个皇宫的兵力,也就等于拿下了整个皇宫。因为丰台大营的重要性,一般都是由提督掌管兵力,如没皇帝的命令是不可能调动的。说白了,这里的兵力听命于皇帝。

当时,十三爷胤祥被圈禁10年,为何拿着“金牌令箭”还可以调动兵力?

长城君便一一道来。

其一,十三爷胤祥有旧部下在丰台大营,与他关系比较铁。当时,十三爷胤祥拿有“金牌令箭”,但是,没有皇帝的手谕。如是其他人估计,不可能会调动兵力,更不可能会有兵权。

对于十三爷胤祥就不一样了,因为他有老部下在丰台大营,关系又比较铁,在加上手里面有“金牌令箭”,更有说服力。在雍正王朝中,当时,十三爷胤祥到了丰台大营之后,很多老部下透着眼睛,就能看出兄弟之间的感情又回来了。

其二,当时在几个兄弟中,只有他是带过兵打过仗的,知道如何接手丰台大营。十三爷胤祥在被圈禁前是一个侠王,更是一个武将,增多次带兵打仗。更知道如何才能镇住丰台大营的最高领导,也知道用什么招数对付不听话的士兵。

在当时,老大可以调动兵力,但是,老大因诬陷太子胤礽被康熙永久圈禁。在一个就是太子胤礽也有调动兵力的权力,也被康熙圈禁起来了。在一个就是十四爷,当时,他还在西北打仗,并没有回到京城。因此,只剩下十三爷胤祥一个人,没有人能和十三爷想抗衡了。

其三,事先康熙已经安排好了,只能把十三爷胤祥放出来就有兵权。康熙在临终时,对雍正说,他把十三爷胤祥圈禁起来,是为了以后可以帮助雍正。由此可知,康熙先前已经做了安排,对于十三爷的调兵权肯定也做了安排。

当时,是邬思道做的安排,也肯定知道十三爷胤祥的调兵权,因此,他才敢让人拿着“金牌令箭”去找十三爷胤祥,还依计行事。此话不难看出,事前都是计划好的。

长城君曰:从雍正王朝中得知,当时十三爷胤祥一个人有能力镇住丰台大营的兵力,还有之前的铁哥们,以及康熙事先安排的计划。因此,十三爷胤祥被圈禁10年后,仍然有调兵权。

【文:长城说历史,图:来源网络,侵权必删,本文原创首发,请勿转载,侵权必究,了解更多古代史,请关注长城说历史,您的点赞,转发,评论是长城君创作最大的动力;因本人能力有限,如有不妥之处,欢迎批评指正,谢谢。】

7

被圈禁了十年的十三爷,刚从宗人府出来就能夺下丰台大营的兵权,最关键的因素是他手中的金牌令箭。

《雍正王朝》电视剧中所讲述的丰台大营,历史上是切实存在的,他由精锐的八旗军队组成,是拱卫清朝时期京畿重地的重要军事力量。由于丰台大营的重要性,对于丰台大营的管理和统帅也是为皇帝所非常看重的,丰台大营的最高统帅为丰台大营提督,由皇帝亲自任命,并且直接效忠听命于皇帝,没有皇帝亲自统领或者皇帝的圣旨及手谕,任何人都无权调动丰台大营的士兵。

康熙去世的之后,雍正所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张五哥找出了康熙的金牌令箭。可不要小看了这个金牌令箭,这如同虎符、尚方宝剑一样,是皇权的象征,见金牌令箭如见皇帝本人,拿着金牌令箭是可以代表皇帝发号施令的。也正是因为金牌令箭有如此之大的作用,张五哥才能在邬思道的授意下用金牌令箭非常轻松的就将十三爷从宗人府中赦了出来。

而带着金牌令箭前往丰台大营的十三爷,实际上就等同于皇帝亲临,尽管八爷党人成文运极力阻止十三爷,妄图避免丰台大营的兵权旁落,但是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作为皇帝亲领的丰台大营兵将,必须完全服从于皇帝,再加上十三爷有着皇子的身份,使得成文运的阻挠也就变为了徒劳,并且被十三爷直接杀掉。

掌管了丰台大营兵权的十三爷进而带兵勤王,瞬间稳定了局面,成为雍正能够顺利登基额最大功臣。

所以,十三爷能够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并且调兵谴将,回京勤王,靠的是他手中的金牌令箭,拿着金牌令箭的皇帝等同于皇帝到场,别说是成文运,就是真的八爷、九爷、十爷在场,十三爷依然可以通过金牌令箭以皇帝的名义将他们拿下。

因而,金牌令箭才是十三爷能够夺取兵权的最为关键的因素。


十三爷胤祥能够顺利夺下丰台大营的兵权,还离不开自己在军中的威望以及他这些旧部的支持。

《雍正王朝》剧中,将十三爷设定为了一名带兵打仗的阿哥,曾经在率兵在西北征战,因而在军队系统中,很多将官都曾经是十三爷的旧部,与十三爷有着深交,而十三爷侠肝义胆的品行也深得这些旧部的钦佩,因而十三爷在军中有着很高的声望和威望。

这是有了这样的带兵阿哥的身份,以及在军旅之中树立的声望,让十三爷拿着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出现在丰台大营的时候,会更加的让人信服,同时也显得更加的名正言顺。

而在与丰台大营提督成文运僵持的过程中,十三爷直接提拔了长期受到八爷党人打压的旧部,在树立威望的同时更是赢得了自己旧部的全力支持。而在恩威并用之下,其他的将领为了自己的性命以及前程,也必然不敢贸然同十三爷作对,使得此时的成文运彻底被孤立,最终也为十三爷所杀,让十三爷顺利夺取了丰台大营的兵权。

8

十三爷胤祥之所以能够在圈禁十年后仍然能够一举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有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第一,胤祥被圈禁前,一直是个武将,曾经数次率兵打仗,出生入死,而且他为人侠义,在清兵中的威望极高,同时,他还有一帮老部下,是他的死党,愿意听他号令。

夺取丰台大营的兵权时,丰台大营的将领中,就有胤祥的旧部。这些人见到胤祥,纳头便拜,可见交情颇深,而且胤祥当场便对曾经的信服部下们封官许愿,这些人自然愿意跟随他,听他指挥。

第二,胤祥手中握着皇帝的金牌令箭。这一点,其实比第一点更加重要。

金牌令箭,如同皇帝亲临。所以,胤祥可以下令,当场免掉丰台大营主帅。当然,那位主帅是八爷的人,当然会反抗,于是胤祥便让手下把他杀了。

胤祥之所以能够这么做,而不引起那些中立将领的反抗,皆因他手里握着一支金牌令箭。

胤祥手中的金牌令箭从何而来呢?是雍正派大内侍卫送去的。

其实,早在康熙驾崩之前,雍正就已经悄悄潜进了胤祥的圈禁之地,与他谋划了夺取丰台大营兵权的事情。

当时的京城,除了大内侍卫外,有两股力量最重要。一是九门提督手中的兵马,二就是丰台大营的兵马。大内侍卫和九门提督隆科多忠于康熙,康熙传位于雍正,他们自然忠于雍正;而丰台大营的主帅却是八爷的人,雍正怕丰台大营逼宫,便派胤祥夺了丰台大营的兵权。

如此一来,雍正的皇位便无人可以挑战了。

最后说句题外话,整部《雍正王朝》中,我个人最喜欢的角色,就是十三爷胤祥;最佩服的角色,则是邬先生。

9

历史上的十三阿哥胤祥曾经因为卷入“废太子事件”被康熙圈禁了起来,到底圈禁了多长时间,有的说法是10年,也有的说法只是1年。但是不管是10年还是1年,圈禁对胤祥的打击几乎可以说是致命的,因为之后康熙帝在朱批上对他的评价是:

胤祥绝非勤学忠孝之人,如不严加约束,必当生事。

这等于在政治上宣判了他的死刑。

也因此,真实的老十三胤祥是没有可能在雍正帝即位的前夕调动兵权的。另外一点,虽然胤祥后来因为受到四哥重用在军事方面颇有建树(在准噶尔部袭扰西部边陲之时,胤祥奉旨办理西北两路军机),但之前他的个性学养总体偏文学而非武事,也并没有作战经历,和军中将官也自然谈不上什么袍泽之谊和历史渊源。

《雍正王朝》塑造的老十三,从人物形象上尚属丰满有个性特色,但是和历史人物基本上不太挨边。这个以后细论,此处就不谈了。

单纯从剧情的逻辑看,十三爷能够控制丰台大营和西山健锐营,主要是他掌握了金牌令箭再加上军中的人脉背景和威望,于是,皇十三子杀了子虚乌有的统领成文运,夺了海市蜃楼的丰台大营军权,叱咤风云,乾坤一掷,帮助雍亲王控制了京城。

10

有一种权力是天生的,有一种本事叫做人,有一种能力叫气场,更重要的是还有一种东西叫做皇权。


圈禁,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囚禁,正常情况下一个普通人被囚禁十年已经和和社会脱节,除了至亲至近的人之外,已经成为了被遗忘的人,但是胤祥不一样,因为他有一个特殊的身份——皇子。

在封建社会阶级等级极为森严,皇子带着与生俱来的特权,所以胤祥即便是被囚禁了十年,即便是失宠于康熙,但是这个皇子的身份能让他在很多情况下占据优势,因为在没有明确圣旨的情况下一个将领是无法对皇子动武的,这也就是胤祥为什么在丰台大营能够震得住。

胤祥号称“侠王”,原因在于其为人颇有侠义风范,在被圈禁前有着长期的领兵经验,胤祥在丰台大营说过一句话“你们都是跟着我从死人堆爬出来的”,从另一个方面也说明胤祥在战斗中并不是居中调度指挥,常常和将士们一起冲锋陷阵,在军队中这样的将领往往能够得到手下人的拥护。

而且胤祥的一部分旧部在胤祥失势后没有得到重用,胤祥被释放,并对他们许以加官进爵,所以这些曾经的旧部第一时间站在了胤祥身边,正如邬先生所说,他有很多旧部,一呼百应。

再说一个人的气质,胤祥孤身入虎穴,面对死敌的刀光剑影表现出来了一种气定神闲且成竹在胸的感觉,再加上皇子的身份,让很多观望甚至左右为难的人很容易倒向胤祥这一方,相比之下丰台大营的主将则显得有些信心不足。

最后说最关键的一个原因,胤祥手中握有法宝,康熙皇帝的“金牌令箭”。

见到金牌令箭如见到皇帝本人,胤祥手握金牌令箭调兵就如同将皇权赋予了胤祥,所以丰台主将即便有再强势,在金牌令箭出现的那一刻也已经是败露无疑。

总结一下就是胤祥手持金牌令箭赶赴丰台调兵,加上自己的特殊身份以及曾经领兵打仗积累的良好口碑,实际上是稳操胜券。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