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驸马薛绍的小儿子,出生于公元688年,薛绍被丈母娘武则天杖责一百饿死狱中的时候,薛崇简才刚刚满月。

薛崇简的长相也酷肖母亲太平公主,宽宽的额头,大大的眼睛,浓浓的眉毛,高高的鼻梁。幼年即与表哥李隆基关系匪浅。

太平公主曾是中国历史上权势最大的公主,她拥立了唐中宗李显唐睿宗李旦两个皇帝,还废掉唐哀帝李重茂,差一点就和她的母亲武则天一样当上女皇帝。

太平公主在拥立哥哥唐睿宗李旦称帝以后,凡是太平公主想干的事,李旦没有不同意的,朝中文武百官自宰相以下,或升迁或降免,全在她的一句话,其余经过她的举荐而平步青云担任要职的士人更是不可胜数。由于太平公主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李旦,所以对她趋炎附势的人数不胜数。

太平公主的儿子武崇行、武崇敏、薛崇简三人都受封为王。太平公主的田产园林遍布于长安城郊外各地,她家在收买或制造各种珍宝器物时,足迹远至岭表及巴蜀地区,为她运送这类物品的人不绝于路。太平公主在日常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也处处模仿宫廷的排场。

公元713年,48岁的太平公主被亲侄子唐玄宗李隆基发动先天政变杀死,她的党羽被一网打尽,她的所有子女无一善终。

事实上李隆基并没有把太平公主的儿女杀光,他还留了太平公主的次子薛崇简一命,为什么说成没一个善终的呢!

的确,史书里面是这样记载的

“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这段话中的“崇简”,指的就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所生的次子薛崇简,他也是太平公主一脉中唯一的幸存者。

太平公主被杀后,李隆基将太平公主的儿女以及党羽纷纷处死,薛崇简之所以能免死,是因为他一直以来支持的都是李隆基,属于李隆基的亲信。

薛崇简是李隆基的表弟,他们自幼感情深厚,在李隆基做皇太子之前,势力还没有威胁到太平公主时,太平公主对李隆基也是相当疼爱的。

薛崇简曾是太平公主最喜欢也最器重的儿子,在杀死皇太后韦香儿与安乐公主、上官婉儿的唐隆政变时,太平公主就派出了薛崇简配合李隆基发动兵变。

后来太平公主拥立唐睿宗李旦以后,李隆基做了皇太子,逐渐成为了权倾天下的太平公主的政敌,两人经常针锋相对,薛崇简与母亲政见不合,他经常劝说母亲不要与李隆基作对,每次都会惹怒母亲而受到鞭打。

公元713年七月,太平公主事败逃入山寺,请求哥哥李旦放她一条生路。

太上皇李旦请求唐玄宗李隆基,放过妹妹太平公主,但李隆基对姑母太平公主与祖母武则天(武则天曾把李隆基生母窦妃残忍杀害尸骨无存)积怨已深。

李隆基没有为父亲李旦的求情而感动,一番义正言辞,下令杀死太平公主。

李旦很伤心很无奈。李隆基却连死去的姑父武攸暨都不放过,挖出尸体报复,让姑母太平公主死无葬身之地。

正史中关于薛崇简的记载不多,至太平公主被杀后便销声匿迹了,根据记载,他似乎得到了唐玄宗李隆基的荣养,事实却并非如此。

在薛崇简的墓志《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中,可以看到真正的薛崇简到底是怎样过完后半生的。 太平公主死后不久,薛崇简就被送出了长安。他出任为蒲州(今山西永济)别驾,后因坐事被贬官降职到溪州(今湖南龙山),十多年后他的妻子方城县主(武三思的女儿)病逝。


妻亡后不久,薛崇简起复为袁州别驾。在经历了十多年的坎坷仕途后,薛崇简尝尽了冷落辛酸,再加上妻子去世对他的打击,使他的心情更加郁闷,36岁的薛崇简因心情郁闷、怀才不遇,在公元724年九月二十三日病死于袁州。

虽然正史记载唐玄宗不杀薛崇简,还恢复了薛崇简的官爵,赐其李姓,把薛崇简当作李氏宗亲来对待,但实际上李隆基却对薛崇简冷漠至极,恩情极薄。

毕竟李隆基杀了薛崇简的母亲与兄弟姐妹等家人,李隆基客观上已经是薛崇简的仇人,表兄弟之间的感情已经不复存在。

在薛崇简的墓志中并没提到他被李隆基赐姓为李,他不被李隆基重视,飘荡十余年后客死异乡,无比凄凉。 而且,薛崇简死后也没有比照李姓郡王之礼,列入李唐宗族陪陵,由此更加印证了李隆基并不像史书所记载的那样厚待表弟薛崇简。

最佳贡献者
2

唐朝宫廷,很好地诠释了“榜样的力量”这句话。纵观唐朝历史,李世民与武则天是两个不容忽视的榜样级人物。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唐宫廷政变就“随意”起来,比如李承乾的谋反,差一点儿又成了玄武门之变的翻版。显然,之所以有如此局面,还是李世民的“前车”起了引导作用。因为李承乾也想复制父亲的成功,就连后来的魏王李泰、吴王李恪,也不排除有此想法。

武则天去世后,多股力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诸多女性又对皇位趋之若鹜,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想成为下一个武则天。然而,大浪淘沙,沧海横流,通过“神龙”、“唐隆”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变,最终登上皇位的是睿宗李旦。而没多久,李旦又将皇位拱手于儿子李隆基。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太平公主做为李隆基的姑妈,非但不支持侄儿的朝政,反而一脸“羡慕嫉妒恨”,誓将夺权进行到底。因此,虽然经历狂风暴雨洗礼的唐朝本应该归于沉寂,但恰恰相反,争斗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还在酝酿着另一场生死较量。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庶子,排行在三,所以又称“三郎”。李隆基很小的时候,曾目睹了母亲被祖母武则天赐死全部过程。后来,李隆基在祖母的淫威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因此,他对武家怀有很深的仇恨。同时,在激烈斗争的宫廷环境中成长,让他由性格懦弱变为心狠手辣、铁石心肠。如此一来,再加上“皇帝”这个优势条件去和姑母较量,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太平公主是一个与母亲武则天一样充满自信的女人。在她看来,除掉侄子手到擒来、探囊取物。殊不知,母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父亲李治宠信、纵容的结果,而她完全是用一帮乌合之众挑战皇帝的权威。所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对抗,如同一个羽量级的拳王和一个重量级的对手登台较量,结果可想而知。

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共生育四子二女,太平公主是她的最小的女儿。其中长子李弘、长女安定公主、次子李显全死的不明不白,都直接或间接与武则天脱不了干系。或许是出于对往事的忏悔,也或是良心发现,太平公主出生后,武则天给予了小女儿常忽寻常的溺爱。需要解释的是,太平公主的名字不详,“太平”是她8岁时为外祖母荣国夫人祈福得到的道号,于是又称“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与外祖母感情笃深,从小就常与其生活在一起,荣国夫人也对太平公主非常疼爱。不幸的是,太平公主在五六岁的时候,身体遭到表哥贺兰敏之的“破坏” 。因此,武则天一怒之下将外甥流放处死。太平公主16岁时,母亲武则天给她选了一门亲事,新郎是太宗皇帝的十六女城阳公主之子薛绍。而城阳公主又是高宗李治的妹妹,如此一来,等于是亲上加亲。

还是出于对女儿的宠爱,武则天给太平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举案齐眉,共育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胤,次子薛崇简。而就在太平公主第四个孩子还未降生时,丈夫薛绍因家族谋反受到牵连,后死于狱中。随后,武则天出于平衡武氏家族与李姓宗室的关系,又将太平公主嫁给堂侄武攸暨。

显然,出于母亲将自己当作“政治工具”的做法不满,太平公主再次改嫁后性情大变,不仅大肆豢养男宠,而且与朝臣乱得一塌糊涂。为了表达“孝心”,太平公主还将自己体验感良好的“莲花六郎”张昌宗敬献于母亲武则天。另外,太平公主还与上官婉儿因为一个叫崔湜的朝臣争风吃醋,致使上官婉儿站队“韦武集团”。

所谓韦武集团,就是在武则天去世后形成的一个以中宗李显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及大臣宗楚客及上官婉儿等人组成的一个利益团体。该团成员可谓各取所需,韦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想当皇帝,武三思的目是在武氏家族倒台后寻求避难,上官婉儿则依附权力,其余人员全是为攫取利益而来。如此一来,中宗李显很快被架空,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不仅如此,中宗皇帝还软弱无能,毫无主见,以致于差点受韦武集团的唆使,将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处死。所以,武则天去世后,不仅形成了“韦武集团”,而且另一股以太平公主及相王李旦为首的政治势力也在潜滋暗长。另外,以皇太子李重俊为首的“东宫集团”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因此,三股力量斗勇斗智、明枪暗箭,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最终,李重俊首先向韦武集团发起进攻,太平公主静观其变。但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李重俊势力只除掉武三思就被剿灭。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有惊无险。通过此次“劫难”韦皇后更加快了篡位的进程。不过,她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在毒死中宗后先立了傀儡皇帝李重茂,然后缓图皇位。此刻,太平公主认为时机成熟,于派儿子薛崇简同侄儿李隆基一起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将韦皇后势力集团铲除。随后,将哥哥李旦扶上皇位,是为唐睿宗。

可是,睿宗是一个淡泊皇权的人,因此这个皇帝当得很累,尽管朝务有太平公主的辅助与决策,可是睿宗皇帝总也找不到当皇帝的调。于是,思前想后,干脆让位于精明强干的儿子李隆基。这样一来,反倒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适应。因为睿宗在位,她可以大权独揽,呼风唤雨,甚至不排除实现女皇梦想。而李隆基却是一个对权力的掌控滴水不漏的皇帝,很快将太平公主边缘化。

而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权迷心窍”,不仅不愿面对现实,而还要决心与侄子放手一搏。众人皆醉,唯薛崇简独醒,因为他认为母亲的铤而走险行为根本没有出路,于是经常对母亲苦心规劝。可是,太平公主不仅置若罔闻,而且对儿子皮鞭相加。

为尽快除掉李隆基,太平公主暗中运作,广结党羽。

一个由朝臣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人组成的反皇集团形成。并伺机而动。

此外,为确保政变万无一失,太平公主还指使侍女在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如此一来,太平公主的计划部署似乎天衣无缝,但是还被机智的玄宗皇帝识破,并提前采取反制措施。

最终,太平公主的党羽被一网打尽,太平公主本人被赐死,其子女也悉数被李隆基杀害,只是,唯独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得以幸免,这其中,原因何在?

薛崇简的幸免

关于薛崇简得以幸免,个人认为,这和薛崇简的经历有关。

薛崇简打小就和李隆基有一定的交往,这就意味着,薛崇简非常了解李隆基的能力。而太平公主作为薛崇简的母亲,知母莫若子,薛崇简也是很清楚的。

太平公主想当皇帝,需要强大的势力支持,同时想坐稳天下,还需要法理支持。从法理角度,这需要当朝天子的禅让。倘若皇帝软弱如李显,或许,太平公主可能得手,但是,如果遇到强势的李隆基,太平公主几乎毫无优势可言。

因此薛崇简非常不看好太平公主的前景,多次劝说母亲及早收手,为此还多次遭到太平公主的责打。

李隆基扫平太平公主的势力后,也深知薛崇简对自己是极度折服和恐惧的——毕竟太平公主势力还大的时候,薛崇简尚且不愿意和李隆基为敌,更遑论太平公主的势力土崩瓦解以后?

总结:玄宗皇帝没有赐死薛崇简的原因并不复杂,即二人是政治同盟关系。也许这也是薛崇简的明智之处。

不过,幸存的薛崇简也不可能再进入玄宗皇帝的权力中心,因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让自己的安全有任何的闪失,毕竟他处死了薛崇简的母亲及兄弟姐妹。

李隆基只能将薛崇简边缘化,贬谪到外地为官,并且加以防范。最终,薛崇简在母亲太平公主去世的十一年后(公元724年)客死溪州(湖南龙山)。

3

唐朝宫廷,很好地诠释了“榜样的力量”这句话。纵观唐朝历史,李世民与武则天是两个不容忽视的榜样级人物。

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唐宫廷政变就“随意”起来,比如李承乾的谋反,差一点儿又成了玄武门之变的翻版。显然,之所以有如此局面,还是李世民的“前车”起了引导作用。因为李承乾也想复制父亲的成功,就连后来的魏王李泰、吴王李恪,也不排除有此想法。

(武则天剧照)

武则天去世后,多股力量火山爆发般喷涌而出,诸多女性又对皇位趋之若鹜,韦皇后、安乐公主、太平公主等人都想成为下一个武则天。然而,大浪淘沙,沧海横流,通过“神龙”、“唐隆”等一系列大大小小的政变,最终登上皇位的是睿宗李旦。而没多久,李旦又将皇位拱手于儿子李隆基。

此刻,觊觎皇位的三女仅存太平公主。而做为李隆基姑妈的她,非但不支持侄儿的朝政,反而一脸“羡慕嫉妒恨”,誓将夺权进行到底。因此,虽然经历狂风暴雨洗礼的唐朝本应该归于沉寂,但恰恰相反,争斗不仅没有结束,反而还在酝酿着另一场生死较量。

(太平公主剧照)

李隆基是睿宗李旦的庶子,排行在三,所以又称“三郎”。李隆基很小的时候,曾目睹了母亲被祖母武则天赐死全部过程。后来,李隆基在祖母的淫威之下,战战兢兢,如履薄冰,惶惶不可终日。因此,他对武家怀有很深的仇恨。同时,在激烈斗争的宫廷环境中成长,让他由性格懦弱变为心狠手辣、铁石心肠。如此一来,再加上“皇帝”这个优势条件去和姑母较量,结局自然不言而喻。

但是,太平公主是一个与母亲武则天一样充满自信的女人。在她看来,除掉侄子手到擒来、探囊取物。孰不知,母亲之所以成功,是因为父亲李治宠信、纵容的结果,而她完全是用一帮乌合之众挑战皇帝的权威。所以,太平公主与李隆基对抗,如同一个羽量级的拳王和一个重量级的对手登台较量,结果可想而知。

(李隆基剧照)

武则天与高宗李治共生育四子二女,太平公主是她的最小的女儿。其中长子李弘、长女安定公主、次子李显全死的不明不白,都直接或间接与武则天脱不了干系。或许是出于对往事的忏悔,也或是良心发现,太平公主出生后,武则天给予了小女儿常忽寻常的溺爱。需要解释的是,太平公主的名字不详,“太平”是她8岁时为外祖母荣国夫人祈福得到的道号,于是又称“太平公主”。

太平公主与外祖母感情笃深,从小就常与其生活在一起,荣国夫人也对太平公主非常疼爱。不幸的是,太平公主在五六岁的时候,身体遭到表哥贺兰敏之的“破坏” 。因此,武则天一怒之下将外甥流放处死。太平公主16岁时,母亲武则天给她选了一门亲事,新郎是太宗皇帝的十六女城阳公主之子薛绍。而城阳公主又是高宗李治的妹妹,如此一来,等于是亲上加亲。

还是出于对女儿的宠爱,武则天给太平公主举行了盛大的婚礼。婚后,小两口恩恩爱爱,举案齐眉,共育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胤,次子薛崇简。而就在太平公主第四个孩子还未降生时,丈夫薛绍因家族谋反受到牵连,后死于狱中。随后,武则天出于平衡武氏家族与李姓宗室的关系,又将太平公主嫁给堂侄武攸暨。

显然,出于母亲将自己当作“政治工具”的作法不满,太平公主再次改嫁后性情大变,不仅大肆豢养男宠,而且与朝臣乱得一塌糊涂。为了表达“孝心”,太平公主还将自己体验感良好的“莲花六郎”张宗昌敬献于母亲武则天。另外,太平公主还与上官婉儿因为一个叫崔湜的朝臣争风吃醋,致使上官婉儿站队“韦武集团”。

(安乐公主剧照)

所谓韦武集团,就是在武则天去世后形成的一个以中宗李显皇后韦氏、女儿安乐公主、武则天侄子武三思及大臣宗楚客及上官婉儿等人组成的一个利益团体。该团成员可谓各取所需,韦皇后想做第二个武则天,安乐公主想当皇帝,武三思的目是在武氏家族倒台后寻求避难,上官婉儿则依附权力,其余人员全是为攫取利益而来。如此一来,中宗李显很快被架空,成为一个有名无实的皇帝。

不仅如此,中宗皇帝还软弱无能,毫无主见,以致于差点受韦武集团的唆使,将太平公主与相王李旦处死。所以,武则天去世后,不仅形成了“韦武集团”,而且另一股以太平公主及相王李旦为首的政治势力也在潜滋暗长。另外,以皇太子李重俊为首的“东宫集团”也是一股不容小觑的政治力量。因此,三股力量斗勇斗智、明枪暗箭,如同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太平公主剧照)

最终,李重俊首先向韦武集团发起进攻,太平公主静观其变。但结果是雷声大雨点小,李重俊势力只除掉武三思就被剿灭。韦皇后、安乐公主等人有惊无险。通过此次“劫难”韦皇后更加快了篡位的进程。不过,她不敢一步到位,而是在毒死中宗后先立了傀儡皇帝李重茂,然后缓图皇位。此刻,太平公主认为时机成熟,于派儿子薛崇简同侄儿李隆基一起发动突然袭击,一举将韦皇后势力集团铲除。随后,将哥哥李旦扶上皇位,是为唐睿宗。

可是,睿宗是一个淡泊皇权的人,因此这个皇帝当得很累,尽管朝务有太平公主的辅助与决策,可是睿宗皇帝总也找不到当皇帝的调。于是,思前想后,干脆让位于精明强干的儿子李隆基。这样一来,反倒引起了太平公主的不适应。因为睿宗在位,她可以大权独揽,呼风唤雨,甚至不排除实现女皇梦想。而李隆基却是一个对权力的掌控滴水不漏的皇帝,很快将太平公主边缘化。

(李隆基剧照)

而此时的太平公主已经“权迷心窍”,不仅不愿面对现实,而还要决心与侄子放手一搏。众人皆醉,唯薛崇简独醒,因为他认为母亲的铤而走险行为根本没有出路,于是经常对母亲苦心规劝。可是,太平公主不仅置若罔闻,而且对儿子皮鞭相加。

为尽快除掉李隆基,太平公主暗中运作,广结党羽。

一个由朝臣窦怀贞、岑羲、萧至忠、崔以及太子少保薛稷、雍州长史新兴王李晋、左羽林大将军常元楷、知右羽林将军事李慈、左金吾将军李钦、中书舍人李猷、右散骑常侍贾膺福、鸿胪寺卿唐和胡僧慧范等人组成的反皇集团形成。并伺机而动。

此外,为确保政变万无一失,太平公主还指使侍女在李隆基服用的天麻粉中投毒。如此一来,太平公主的计划布署似乎天衣无缝,但是还被机智的玄宗皇帝识破,并提前采取反制措施。最终,太平公主的党羽被一网打尽,太平公主本人被赐死,包括与薛绍及武攸暨生的几个孩子均受株连,唯有一直支持李隆基的薛崇简幸免。

(薛崇简剧照)

显然,玄宗皇帝没有赐死薛崇简的原因并不复杂,即二人是政治同盟关系。也许这也是薛崇简的明智之处。不过,幸存的薛崇简也不可能再进入玄宗皇帝的权力中心,因为李隆基要做到防患于未然,不能让自己的安全有任何的闪失,毕竟他处死了薛崇简的母亲及兄弟姐妹。

如此一来,薛崇简究竟还对玄宗皇帝保有几分忠诚,显然李隆基是不得而知的。所以,李隆基只能将薛崇简边缘化,贬谪到外地为官,并且加以防范。最终,薛崇简在母亲太平公主去世的十一年后(公元724年)客死溪州(湖南龙山)。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其他看法!

4

太平公主死后,李隆基将她的儿女大多处死,为何独留下她的儿子薛崇简?

1.薛从简参加了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手发动的唐隆政变。 薛崇简和李隆基这对表兄弟从小关系就不错,类似于 我们现在说的发小。况且在李隆基策划、引发“唐隆政变”,铲除韦后和安乐公主势力的行动中,薛崇简是积极而重要的参与者。此后唐睿宗李旦复辟帝位,李隆基被确定为储君等等过程中,薛崇简都立有功劳。导致玄宗在短时间内不会过河拆桥,卸磨杀驴。

2.其次是薛崇简在“唐隆政变”后,和自己的母亲太平公主的关系并不融洽,他并不支持母亲在政治上有大的作为。曾经多次劝说太平公主见好就收,不要过分参与政治权利的争夺。要克制自己,还权力给自己的四舅睿宗李旦(李隆基父亲)。这样自然讨不得热衷政治,喜欢权力的母亲太平公主的欢心,曾受到过母亲的斥责、批评与鞭挞。薛崇简的这些做法,客观上有利于太子李隆基执政,所以,李隆基他网开一面,姑且放过。

3.薛崇简本人有一定的实践经验与工作能力 ,将来李隆基荣登九五至尊后,李隆基还需要他的帮助与支持,此前,他是??不俗的表现的。且,李隆基为了壮大自己的力量,曾处心积虑声拉拢过他。还向他承诺过,赐他“李”姓,视其为李氏同姓宗亲。

但从后来出土的薛崇简墓志铭来看,强势的李隆基上位后,对薛崇简并不信任,且深怀戒心。无论如何,李隆基后来已是他的杀母仇人,所以,时时防着他,应该好理解。墓志铭内容朴素,未提及他的子孙,没有谈到玄宗对他的哀思,也未有镌刻撰文书写者的姓名与官爵。且薛崇简下葬之地亦非帝陵所在,所以,薛崇简并未比照李姓郡王之礼,进入李唐宗族陪陵。可以判断出:他身后享受到的皇帝的恩情是很薄很薄的。




5

太平公主一生中共经历了两段婚姻。薛绍是她的第一丈夫,薛绍的母亲是太平公主的亲姑母城阳公主。如此算来,薛绍还是太平公主的表兄。太平公主与薛绍婚后共育有二子二女,分别为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

但在688年,因为薛绍的大哥薛顗被牵涉进唐宗室李冲谋反一案,虽然薛绍并未参与其中,但武则天恨屋及乌,将薛绍饿死在狱中。当时太平公主与薛绍的幼子薛崇简才刚满月。

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是武则天的堂侄。太平公主与武攸暨也生下了二子二女,分别为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长女武氏和次女永和县主。

在太平公主与侄子李隆基斗法事败后,太平公主被李隆基赐与三尺白绫。而太平公主的四个儿子除薛崇简外,均被李隆基处死。李隆基为何对薛崇简网开一面,而没有对太平公主的子嗣们斩草除根呢?这还要说从太平公主与李隆基携手合作的蜜月期说起。

太平公主的第二任丈夫武攸暨个性非常谨慎老实,而太平公主却行为非常不检点,自己包养男宠不说,还经常给老妈送个帅哥,以表孝心。武则天也很宠爱这个女儿,渐渐地太平公主开始插手朝政。

在武则天晚年发生的神龙政变中,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被诛,武则天被迫让位中宗李显。太平公主是这场政变的支持者。她虽然嫁与武家,但一直是站队唐宗室的。所以,李显复位后,太平公主因诛杀二张有功被封为镇国太平公主,并且准许太平公主和亲王一样开府设官,拥有自己的官署和官员。这样,太平公主开始明正言顺地参与朝政了。而在政变中立下大功的相王李旦,也就是李隆基的父亲也被加封为安国相王。

唐中宗李显性格懦弱,朝政一直被皇后韦氏和女儿安乐公主把持。这母女俩权欲熏天,把朝廷搞得乱象环生。安乐公主甚至要父亲李显废掉太子李重俊(不是韦后亲生),立自己为皇太女。李重俊被韦后和安乐公主这对母女逼得发动兵变,意图杀死韦后和安乐公主。但事败被杀。

中宗李显被韦后毒死后,李显的四子李重茂被韦后立为帝,实际上他就是韦后的傀儡。

太平公主为了限制韦后的权力,曾试图让相王李旦参谋政事以牵制韦后。但在韦党的操纵下,相王李旦被改任太子太师,失去了实权。

为了改变这一政治格局,太平公主联手相王李旦的儿子李隆基发动了唐隆政变,杀死了韦后、安乐公主母女。太平公主废掉李重茂,亲手将相王李旦扶上王位。

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在这场政变中立下了大功。他在政变的策划阶段就负责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联络,后又参与了铲除韦氏集团的行动。在与李隆基并肩作战的过程中,两人结下了深厚的交情。薛崇简也在政变后因功封上柱国、立节郡王。

睿宗李旦继位后,立李隆基为太子。而睿宗李旦对太平公主更是言听计从,太平公主把持了整个朝政。

但随着太子李隆基声望日高,太平公主敏锐地感觉来自李隆基的威胁。

太平公主想要拿掉李隆基的太子之位,改立一位昏庸的新太子。

于是在太平公主的授意下,李隆基非嫡非长不应为太子的流言广为散布。太平公主甚至到光范门,围堵宰相们,逼迫他们上奏皇帝请求改立太子。但太平公主的这一提议被吏部尚书宋璟严辞拒绝。

太平公主当时的如此算盘是废掉李隆基,改立李旦的嫡长子李成器或李治长孙李守礼为太子。为了打破太平公主的这一计谋,睿宗李旦采纳了宋璟及兵部尚书姚景的建议,把李成器和李守礼调离京城,外放地方;加强对李隆基的警卫,将部分羽林军改编为太子侍卫军;将太平公主夫妇安置于东都洛阳。

但太平公主是朝廷中的力量还是非常强大的。在太平公主的反击下,李隆基败下阵来,宋璟和姚崇这两个干将也被赶出了长安。

712年时,太平公主借口天空出现彗星,向李隆基泼脏水,称李隆基要代父上位。睿宗李旦不但没有迁怒于李隆基,反而顺水推舟,让位于李隆基。太平公主的这一招失算了。

值的一提的是,在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数番争斗中,太平公主的儿子薛崇简一直是反对母亲的作法的,他一直是李隆基的支持者。薛崇简也多次苦劝母亲,不要与李隆基斗法争权,但换来的却是母亲的鞭打。

李隆基继位后,太平公主还通过太上皇李旦对朝廷施加影响。朝廷的七位宰相,光是太平公主派系的就有五人。

朝廷上多是太平公主的人,李隆基这个皇帝也不好干。李隆基采纳了尚书右仆射刘幽求等人的建议欲诛杀太平公主,无奈事泄,刘幽求被流放岭南。

这边太平公主也不束手待毙,她指使宫女向李隆基投毒,也没有成功。于是太平公主联络羽林军决定在先天二年七月初四发动兵变。

但太平公主的计划被李隆基侦知。李隆基先下手为强,在太平公主决定政变的前一天,率军攻入虔化门,将意图参与兵变的两位羽林军将军砍掉了脑袋,参与政变的主谋都被一网打尽。而太平公主则逃往终南山。三日后回到家中,被李隆基赐死。

太平公主的儿子也被李隆基处死。但薛崇简由于是唐隆政变的功臣,而且与母亲太平公主的政见一直不和,而逃过此劫。据《新唐书》记载,李隆基不但恢复了薛崇简的官爵,还赐与薛崇简国姓李,似乎很优待薛崇简。

但据1954年出土于陕西咸阳底张湾的薛崇简的墓志铭记载,太平公主被赐死后,薛崇简的日子也不太好过。他先是被外放到蒲州任别驾,但很快又被到贬到溪州,最后死在袁州别驾任上。由此可见,薛崇简虽然曾是李隆基的铁血盟友,但由于受母亲太平公主的牵连,李隆基大抵对他还是不太放心的。虽幸免于难,但薛崇简的后况还是非常凄凉的。

6

薛崇简是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的次子,唐隆政变中,因公受封郢国公。随着太平公主与李隆基的矛盾恶化,一对姑侄从战友变死敌,至水火不容的程度。薛崇简对母亲的行为表示了竭力反对,以至于愤怒的太平公主,经常鞭打薛崇简。

先天政变中,太平公主失败了。李隆基不顾太上皇李旦的求情,毅然杀害了太平公主。为了彻底清除太平公主一党,李隆基手段是相当狠毒,他甚至连去世多年的姑父的遗体都不放过!当然,太平公主的儿女们,也都被他全部诛杀!

唯独薛崇简,因为跟太平公主政见不和,逃过了李隆基的清洗。“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薛崇简以数谏其母被挞,特免死,赐姓李,官爵如故。”

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嘛,看起来薛崇简因祸得福,不光没有受到任何损失,反而享受了李唐宗室的待遇。

大概薛崇简从此默默无闻地过起了幸福的小日子,所以,史书对他此后的记载缺失。不过,1954年考古专家从咸阳底张湾发掘出一块墓志铭,意外地揭开了薛崇简的后半生经历,并揭穿了一段历史谎言。

这块墓志铭叫《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墓主人就是薛崇简。奇怪的是,薛崇简被李隆基赐姓李,实际墓志铭里却并没有称他为李崇简,而是依然叫做薛崇简。

从墓志铭,我们大致了解了薛崇简在先天政变后的生活情况。政变后,他旋即被遣出长安,出任蒲州别驾,蒲州即山西永济,别驾就是长史,相当于地方长官的秘书长。

郢国公级别的地位和宗室身份,竟然只做了一个蒲州别驾,这分明就是贬谪嘛!

不久,薛崇简又不知道卷入什么案件,再次遭到贬谪,这一次他来到更远的溪州(湖南龙山),头上也没了乌纱帽。开元十二年,他的妻子武氏病故,当年,他重新被起复,担任袁州(江西)别驾。

脚步离长安越走越远,薛崇简郁闷之中,于当年九月病逝于袁州!

从墓志铭的样式来看,没有一点官修痕迹,应该就是由亲朋好友撰写。也就是说,薛崇简的死,官方没有任何表示,这显然不符合国公和宗室子弟身份。

从内容的分析,基本可以推断出如下几个结论:

一、薛崇简根本没有被赐姓李

古代姓氏是不能随便变更的,无故变更姓氏,会被视作悖逆祖宗,将会被宗族遗弃,不光在政治上被彻底封杀,即便在社会生活中也会遭到耻笑。

不过皇帝赐姓就不一样了,尤其赐国姓,那就是巨大的荣耀。赐姓后,被赐姓家族要举行隆重的典礼,还要变更谱牒。假如薛崇简被赐姓李,一定会由宗正出面,为他办理皇族的入籍手续。从此他的称谓就必须改称李崇简。

别说这种代表尊崇的赐姓,即便是代表侮辱的赐姓,被赐姓家族也不敢不用。比如武则天曾经赐萧淑妃家族为“枭”姓,王皇后家族为“蟒”姓,赐她的堂兄家族为“蝮”姓等。他们的后人忍气吞声,只能使用这种侮辱性的姓氏。

可见,薛崇简依然姓薛,说明赐姓李根本就是子虚乌有的事!

二、恢复爵位也是空话一句

按史书记载,李隆基在诛杀了太平公主家族后,恢复了薛崇简的国公爵位。从墓志铭记载情况看,纯属扯淡。假如薛崇简拥有国公爵位,按惯例,他去世后,必须由官方给他撰写墓志铭,同时在墓志铭中,必须以国公称呼他。

可是,在墓志铭中,薛崇简仅仅被称作“袁州别驾薛府君”。所以,薛崇简应该在先天政变后,被李隆基剥夺了爵位,后来也没有恢复

三、薛崇简受到恩遇纯属谎言

从先天政变爆发后,薛崇简被贬谪为蒲州别驾,到病逝于袁州,整整十二年的时间,薛崇简越贬越远,只做过短暂时期的别驾,其他时间出于“谪居”状态。这哪是什么恩遇!

薛崇简的墓志铭,充满了撰写人对他一生遭遇的悲悯之情,却又“技术性”地跳过了先天政变前后的事。很显然,李隆基虽然放出了赐姓、复爵的大话,其实就是欺骗天下人的空口白牙,根本没有兑现!

政治斗争没有亲情,即便如薛崇简,仅仅因为跟政敌是母子关系,哪怕是政见不和的母子,李隆基也没有放过他,难怪有人说,皇家亲情淡如水!

7

李隆基与薛崇简是内亲,姑表兄弟。太平公主先后嫁给薛绍和武攸暨,与他们各生有二子二女,与薛绍的婚姻是唐高宗李治玉成,亲上加亲,薛绍是李治的妹子城阳公主与薛瓘的儿子,城阳公主也是二次嫁人,在高宗朝夫妇牵入巫蛊案,贬逐房州时身死,李治很内疚,多年后,把爱女太平公主嫁给城阳公主的幼子薛绍,又大行恩宠,以示不忘兄妹之情。武则天当政,推行姻亲政治,打击关陇贵族,以谋反罪处死薛绍后,把太平公主改嫁给侄子武攸暨。从感情而论,李唐继承人李隆基应该是偏向薛家及其后人的。


史书记载李隆基在先天政变铲除太平一党后,太平公主子女全部杀死,只留下其次子薛崇简,只因薛崇简在之前有参与唐隆政变推翻韦后和安乐公主之功,得到太平和李隆基的看重,寄以重望,李隆基在大哥李成器的让贤下当上太子,太平公主野心不息,还想着大权独揽,女主天下,又与李隆基斗到一起,姑侄斗法各展身手。薛崇简见母亲利欲熏心,参与一次次政变犹不醒悟,怕她终引火烧身,多次苦劝她收手,太平公主不听,还以他不听母命为由,不时鞭打他。(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太平公主有镇国公主身份,又恃着兄长睿宗李旦的信任和宠爱,想推翻刚毅果敢的李隆基,换上其他容易操纵的皇子。从谋废太子位到以天变逼李旦换储君,都无法奏效。反把李隆基推上帝座。太平恼羞成怒,打算直接加害李隆基,一了百了。李隆基得到密报,先发制人,带同亲信着手铲除太平公主一派,太平公主逃入山寺避了三天,李旦向儿子求情无效,全家除薛崇简之外都被杀害。(今日头条南方鹏首发)

李隆基不杀这位表兄弟,又给他赐姓李的恩惠,除了薛崇简站位得当,谨守本份外,应该也有给外人立一个忠君样榜的意思。也有维系姻亲集团的考量。而从出土的薛崇简墓志铭来看,表兄弟两人相处得并不愉快,薛崇简不满李隆基手段恶劣,不念太平公主扶助匡正唐室之功而行诛,而李隆基赦免薛崇简后,也不重用,把他贬出朝廷,最后病逝于袁州。

8

薛崇简之所以能够在先天政变中免于一死,说到底是因为他站对了队,这是政治正确所带给他的好处。

太平公主从一开始就不是一个省油的灯,武则天对自己这个女儿的评价是什么?两个字,“类我”!

事实也证明武则天的这个评价非常精准,太平公主不仅和母亲武则天一样拥有强烈的权力欲,也很会玩弄心机和手段。

试想想她能够历经武则天、李显和李旦三个时期,却始终屹立不倒,这就足以证明她的能力了。

估计夜深人静的时候,她还会感叹自己错生了女儿身呢!倘若真让太平公主是个男子的话,哪还有李显李旦和李隆基什么事?她可一力承之。

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是薛绍,原本已经生了两个儿子和两个女儿,可是因为薛绍的弟弟涉嫌谋反,所以连带着薛绍也遭了殃。

薛绍被打得遍体鳞伤,然后被扔到了狱中,饭也不给他吃,最后被饿死了。

薛绍死的时候,太平公主才二十多岁,她会甘心自此当一个在家带孩子的孀妇?显然不会。

所以,武则天又给太平公主找了个夫家,谁呢?是武则天的堂侄子武攸暨,为了让武攸暨能够娶自己的女儿,武则天还找了个由头处死了武攸暨的夫人。

所以,薛崇简的少年时代过得并没想象中的那么好。

武则天病重的时候,太平公主为了上位,选择了站在李显这一边,选择了配合张柬之等人发动神龙政变。

这也是太平公主之前明明是武则天一派,却在神龙政变之后不仅没受到牵连,反倒取得了更大的权力的原因。

李显时期,韦后当权乱政,唯一一个还能够和韦后对抗的人可以说也就只有太平公主了,所以李显死了之后,李隆基选择了和太平公主合作,一起发动了唐隆政变,诛了韦后一党,将李旦扶了上去。

这个时候的薛崇简,也站在了李隆基这一边,和李隆基一起出力。

经过了唐隆政变之后,太平公主在唐朝的地位更上一层,尤其是李旦超级信任并且放纵她的情况下,她已经到了“疯狂”的边缘。

当时的太平公主有多疯狂呢?她知道李隆基这个侄子很有能力,所以不想让他继位当皇帝,一度策划要废了他。

后来李旦当了太上皇,让李隆基当了皇帝,可是权力却没有移交给李隆基,仍然掌控在太平公主和李旦二人的手上,太平公主仍然还是没有放弃废了李隆基的想法。

所以说太平公主的存在,对李隆基来说一直都是一个威胁,一个除之而后快、除之而安心的威胁。

太平公主的势力有多大?朝堂上有七个宰相,结果五个是她的人,直接听命于她,禁军将领也投靠了她,所李隆基面对她的时候也只能投鼠忌器。

对于这样一个威胁,任何一个皇帝恐怕都忍受不了,都想要铲除。

太平公主和李隆基站到了对立面,而李隆基为了夺回皇权,想要铲除太平公主,那么薛崇简应该如何抉择?

唐隆政变的时候,李隆基和太平公主是同一个阵营,所以薛崇简不用做出选择,可是这一次先天政变却不同。

他的母亲和皇帝李隆基站到对立面,那么他就不得不做出选择了。

选择帮助太平公主,那就是谋反,成功了还好,失败了的话估计要被抄家夷族。

选择帮助李隆基,那就是要和母亲作对,成功了可能功过相抵,即便李隆基失败了,太平公主也可能因为母子一场而放过他。

不过,薛崇简实际上早已经和太平公主在政治上产生了分歧,他早就猜到太平公主这样专权不可能有好下场。

所以,他最终选择了站在李隆基这一边,选择支持李隆基,那就代表了他政治正确。

因为在唐隆政变中,薛崇简选择了政治正确,所以在李隆基事后算账的时候,他也因此而得到了幸免。

太平公主逃到山里躲起来之后,李旦还去给她求情,可是李隆基连她的儿子都不想放过,还会放过她本人?

太平公主被赐死了,她的儿子当中出了薛崇简之外,也都被处死了。

薛崇简在先天政变中不仅没被处死,还被李隆基赐姓“李”,但却被贬出了长安,一直到了开元十二年才起复为袁州别驾,只可惜没多久便病逝了。

9

简单说一下唐玄宗李隆基不杀薛崇简的原因,根据《唐书》《资治通鉴》等的粗略记载,无外乎二点。但其实还有第三点,就是皇位还没坐稳的李隆基对于薛家的态度。薛崇简免死的这个问题各种平台上很多人写过,不过多是加一点李隆基和薛崇简从小玩到大的复制猜测。

其实往深一点考虑,应该想一想,薛崇简的后台可不只是太平公主,还有一个薛家的存在。唐玄宗和薛家之间是不是有什么默契。

先说一下史书上的记载。

第一点:薛崇简有功于大唐。

昔日唐中宗的皇后韦氏毒死了中宗后,也想像武则天一样当女皇。这时候,是李隆基挺身而出拨乱反正,而跟他一起除去韦皇后一党的就有薛崇简。当然,薛崇简是听从他母亲太平公主的吩咐,但其人之功不可夺。

第二点:薛崇简并未参与其母阴谋。

(太平公主秘史的剧照)

太平公主随着自身势力的膨胀,也想要跟她母亲学一学当一代女皇。不过薛崇简表示反对,他认为皇帝还是李隆基来当比较好。于是母子每每争吵,薛崇简经常为此挨揍,却也坚持己见。

第三点就是关于薛家了。

薛仁贵想必都知道,不过他这个薛只是河东薛氏的分支。薛氏是“河东三姓”之一,又是关中六大姓之一,而且在北魏朝廷地位稳固的薛氏一族是文武两道地发展。

武方面与李世民打了好些年的薛举父子是薛氏族人,文的方面有因得罪隋炀帝而死的隋朝大诗人薛道衡

薛道衡的儿子叫薛收,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薛收的儿子叫薛元超,是高宗朝的宰相也是文坛领袖。他的儿子叫薛曜,娶了唐太宗最喜爱的小女儿城阳公主。薛曜的儿子叫薛绍,也就是太平公主的第一任丈夫,也是薛崇简的父亲。

而薛家的子弟,在唐睿宗李旦朝,好几位都娶了公主,也就是李隆基的姐夫或妹夫的身份。唐初只有勋贵高门才能娶公主,而能娶这么多公主,足以说明薛氏一族在当时的地位与势力了。更何况,薛氏与各大门阀世家都有联姻,甚至还与魏征是儿女亲家。

或许会问,就算一个家族势力再大又怎样,皇帝有必要给薛家面子吗?

皇帝当然不会在乎薛崇简的一条命,但是他在乎与薛家的关系。既然有放过薛崇简的理由,那不妨给薛家一个面子,毕竟薛崇简的父亲也是惨死的,就算是留下一点香火罢了。

从其后的联姻看,唐玄宗对于薛家还是很信任与倚重的。

在玄宗朝,薛家仍然是频频娶公主,有一子弟甚至娶了两位公主,而且薛家的女子还嫁给了太子(后来被废)。可见,薛家是与大唐紧紧地维系在了一起。

太平之死 没等下毒成功就被李隆基抢先下手了

武则天和其后的韦皇后、安乐公主,以及太平公主,这三个女子可是让李隆基父子吃尽了苦头。

(唐玄宗李隆基漂亮女人可是杀了不少)

李隆基的母亲就是被武则天无故杀死的,甚至连尸体都不知道在哪。而他和父王李旦更是天天过着朝不保夕的日子。

好不容易武则天归西了,又上来一个韦皇后还有一个安乐公主,一个想当皇太女,一个更是直接毒死了唐中宗李显想当女皇。而毒死李显之前,还想让皇帝杀了李旦一家。

太平公主最开始是和李隆基联合行动的,一起除掉了韦皇后那一群人。但是太平公主随即就收编了武则天和韦皇后留下的政治遗产,一下子就权倾朝野了,当时朝廷的一半官员将军都是太平公主门下。

得了势之后,太平公主就觉得英明神武的李隆基碍眼了,于是就屡次让皇帝李旦废掉这个太子。李旦一直在这姑侄间和稀泥,最后被太平公主逼得没办法,干脆退位去当太上皇,直接让李隆基登基了。

可是这一来,太平公主不想杀李隆基也得杀了。只是她还想用韦皇后杀唐中宗的办法,就是一点点毒死李隆基。

结果这么一耽误工夫,李隆基先下手为强,直接横扫了太平公主一系。逼得太平公主在府邸自尽。

太平公主有过两任丈夫,第一任就是薛崇简的父亲薛绍,被武则天打一顿后活活饿死了。太平公主与薛绍生有二子二女:长子薛崇训、次子薛崇简,长女薛氏,次女万泉县主薛氏。丈夫死的时候,太平公主的孩子刚满月,随后就被武则天许给了武家子弟武攸暨,两人生有二子二女:长女武氏,次女永和县主武氏,长子武崇敏、次子武崇行。

这四个儿子除了薛崇简外,都被杀死了。“公主诸子及党与死者数十人。”(《资治通鉴》)

皇帝的金口玉言也就是随便说说

灭掉了太平公主集团之后,李隆基下了一道旨意“复薛崇简官爵诏”。

太平公主子薛崇简,执心奉国,励节忘私。早辩忠邪,每有规谏。因被嫌嫉,加以鞭笞,事不见从,忠实可纪。宜甄逆顺,复基官爵。仍赐姓李。(《全唐文》)

但是事实上,薛崇简的日子过得并不好。

(底张湾有许多唐朝墓葬,这是出土的一具唐朝石棺)

1954年在陕西咸阳市底张湾出土了一块墓碑,上有《大唐故袁州别驾薛府君墓志铭并序》,有研究者称,底张湾一带,有武则天之母杨氏的陵墓,有薛崇简亲妹万泉县主墓及豆卢氏族墓,这可能是薛氏家族或武杨一族的墓地。

墓碑铭文开头就说了主人是谁,“公讳崇简,字崇简,河东汾阴人。”也就是薛崇简。

按照李隆基的诏令,薛崇简可是被赐姓为李了,意思是等同于宗室待遇。可是碑上仍是写着“薛府君”,而且也不是官复了薛崇简之前的卫尉少卿、太仆卿兼太子虞候率等职位,仅仅是个一州别驾,相当于现在一个市的三把手。

碑文中确实也提了,“以功封立节郡王,食邑三千户,加上柱国。”不过马上说,不久就出了事,“谪居溪州。数年,起为袁州别驾。”至于是什么事,碑文也好,史料也罢,已经无从追寻。

结论 李隆基的秋后算账

由此可见,李隆基虽然因为种种原因赦免了薛崇简,甚至还给他加官进爵封了王,却也只是做个样子。到最后还是找个由头随便就剥夺了薛崇简的职务爵位,直接撵出了京城。而在玄宗朝还有着很大势力的薛家似乎也没有再管薛崇简的事。

薛家在李隆基坐稳了龙椅之后,也遭到了清算,驸马薛锈因为废太子案而被赐死,另一位也被流放后赐死,从此《唐书》中再无薛家与皇室联姻的记载。

10

太平公主与第一任丈夫薛绍生了两个儿子,老大薛崇训,老二薛崇简。后来,武则天处死了薛绍,太平公主嫁给了武攸暨,又生了两个儿子薛崇敏和薛崇行,所以,太平公主有四个儿子。

后来,李隆基发动了先天政变,逼姑姑太平公主自杀,清剿了她的党羽,还杀了她的几个儿子,但唯独留下了薛崇简。


史书上关于此事记载只有寥寥数字:

公主事败,儿女俱受牵连,惟崇简幸免,复官爵,赐姓李,视同宗亲。

李隆基不仅没杀薛崇简,还恢复了他的官爵,赐国姓李,还把他当做宗亲一般看待。貌似薛崇简不仅没受到株连,反倒因此得到提拔重用了,李隆基到底玩的哪一出啊?他不杀薛崇简,原因到底为何呢?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薛崇简与李隆基有交情。薛崇简与李隆基年龄相仿,自幼一起在宫中长大,彼此也算知根知底,后来李隆基与太平公主联合诛杀韦后,薛崇简身先士卒。当太平公主准备当第二个武则天,薛崇简多次劝谏,但太平公主执意不听。


二、李隆基不想背负骂名。太平公主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己的亲姑姑,倘若李隆基把太平公主的子孙后代斩草除根,一个不留,无疑会给自己绑定了心狠手辣不留情面的历史标签。

三、薛崇简受到了压制。太平公主死后,薛崇简虽然避免一死,但他自身还是受到了波及。

近代出土的薛崇简墓志铭中,对薛崇简的一生进行了回顾,但通篇并没有关于赐国姓李的记载,薛崇简依然是薛崇简,而不是李崇简,看来李隆基也就随口说说而已,下面的人并未照办。


不仅如此,薛崇简还无故被贬了两次,第一次被贬出了长安,到了山西永济干别驾,后来又被贬到江西宜春干了别驾,越走离故土越远,后来在宜春郁郁而终。

而且,他死后,也没葬入李唐宗族陪陵,而是葬在了咸阳。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