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所谓立碑表述不清楚,试解之可能指生前好友范伦之子范传正所立的《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里面有关于李白家世的记载:
公名白,字太白,其先陇西成纪人。绝嗣之家,难求谱牒。公之孙女搜于箱箧中,得公之亡子伯禽手疏十数行,纸坏字缺,不能详备。约而计之,凉武昭王九代孙也。隋末多难,一房被窜于碎叶,流离散落,隐易姓名。故自国朝以来,漏于属籍。神龙初,潜还广汉,因侨为郡人。父客,以逋其邑,遂以客为名,高卧云林,不求禄仕。公之生也,先府君指天枝以复姓,先夫人梦长庚而告祥,名之与字,咸所取象。
出自李白之子手疏的谱牒“纸坏字缺,不能详备”,只能“约而计之”,李白的姓又似并非本姓而是所谓“指天枝以复姓”,显得非常诡异离奇。
李白的朋友当涂县令李阳冰的《草堂集序》则是这么记载的:
李白,字太白,陇西成纪人,凉武昭王暠九世孙。蝉联圭组,世为显著。中叶非罪,谪居条支,易姓为名,然自穷蝉至舜,五世为庶,累世不大曜,亦可叹焉。神龙之始,逃归于蜀,复指李树而生伯阳。惊姜之夕,长庚入梦,故生而名白,以太白字之。世称太白之精得之矣。无论是李白生前的朋友,还是从关系很近的李白儿子孙女这里得到的信息都比较类似,显得语焉不详又矛盾重重,所以后人通常都以为是李白炎炎大言攀龙附凤,不是很相信这些记载。
后来,台湾学者罗香林先生、褚问鹃先生、钟吉雄先生一致认为李白是李唐宗室子孙,不是唐太宗的曾侄孙就是玄侄孙。于是,上述文献中语焉不详的诡秘之处似乎有了合理的解释。
韩维禄先生撰文《李白“五世为庶”当为李建成玄孙解》(《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88年第1期)论证李白是李建成第五代玄孙;徐本立先生撰文《李白为李渊五世孙考》(
《中国李白研究(一九九零年集·上)——中国李白学会第二届年会纪事》)同样认为李白应为凉武昭王十二世孙、李虎七世孙、高祖李渊五世孙、太子建成玄孙,两篇论文都对《草堂集序》和《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关于李白家世记载的含混不清之处做出了解释——李白因为是隐太子李建成的直系后裔,家族是从亡命的中亚地区潜回蜀地,所以连本身的李姓也要以指李树或者指天枝的方式复姓,谱牒世系更是故布迷阵。
至于题主说到的李世民把李建成五子全部杀害,李白一系又是怎么逃出生天的?
答案是:李建成626年被诛的五子包括次子安陆王李承道、三子河东王李承德、四子武安王李承训、五子汝南王李承明、六子钜鹿王李承义,但不包括早卒的长子太原王李承宗,李承宗在620年至626年之间病故,其子或远离长安,或被亲旧藏匿,成为漏网之鱼。
李白有子伯禽早亡,但亦有孙壮游在外,其孙女参与负责迁葬等事宜不代表他绝嗣,所以范传正《唐左拾遗翰林学士李公新墓碑并序》中的“绝嗣之家,难求谱牒”比较大的可能是指先世满门被诛,宗室属籍被除,“纸坏字缺,不能详备”,是李白家族的难言之隐,也是其朋友们在唐朝政治环境下忌讳。
当然,这只是上述包括台湾学者罗香林先生、褚问鹃先生、钟吉雄先生以及韩维禄先生、徐本立先生从不同角度的一家或几家之言,只能提供大家参考,既非主流学术观点,更非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