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都是雍正的奴才,李卫后进,是在胤禛江南筹款赈灾救下来的,当时年羹尧外放江南做官,向胤禛请求回京。胤禛答应了,于是,一路上,狗儿李卫,坎儿高福,翠儿三人与之同伴,共回京畿胤禛雍郡王府。此后,年羹尧因为在胤禛追比欠款中表现持重,在八爷胤禩的推举下,年羹尧出任四川提督。

四爷胤禛还带回了一位谋士邬思道,名义上是为弘时弘历请来的老师,实则是为他夺嫡的军师。这是一步大棋,有了邬思道的助力,胤禛在夺嫡之路上越走越顺。胤禛走得顺,他身边的奴才自然也走得顺。

江夏镇事件后,年羹尧出任四川巡抚。康熙五十七年,西北发生战事,在老十四胤禵的推举下,年羹尧出任陕甘总督,乃是胤禛一箭双雕之计,将掌控几十万大军的胤禵牢牢“封锁”在大西北。

康熙驾崩后,胤禛继位,是为雍正皇帝。雍正没有再启用老十四胤禵,而是让年羹尧出任抚远大将军,经过艰苦卓绝的战争,最后将反叛的罗布赞旦增赶跑了,雍正的江山算是坐稳了。但是年羹尧的骄横跋扈却遭到来自清流的强烈反对,以孙嘉诚为代表的清流党见不惯年羹尧的作威作福,以“求雨”告祭上天,拉年羹尧下马。

年羹尧的作风其实也惹恼了雍正皇帝,虽然雍正无心让年羹尧死,但是他以“年选”,阻碍新政,擅杀孙嘉诚、铺张浪费等最终引爆了自己,让雍正起了杀心。最后雍正以一尺白绫赐死年羹尧,让同是雍王府起来的奴才李卫前往执行,很是值得玩味。

此时已是李卫老婆的翠儿,感恩年羹尧曾经对自己的好,希望李卫保一保年羹尧,也是常情。不过李卫一句“妇人之见”回绝了翠儿,依着李卫的德行,他保一保年羹尧也是常情,为何李卫没有做呢?

李卫虽然大字不识一箩筐,但是为人处世低调精神,鬼机灵,在《雍正皇帝》原著中,号称“鬼难缠”,聪明伶俐,是雍正给了他一个飞黄腾达的平台,同是雍王府的奴才,年羹尧是出去最大的官,不过年羹尧可能从来就没有看起过李卫。年羹尧好歹也是一个读书人出身,而李卫完全就是一个乞丐,在读书人眼里,李卫从来就和他们不是一路人,年羹尧也是。

大家一定还记得科场舞弊案的时候,已经是江苏巡抚的李卫回京述职,碰巧科场案发生,副主考李绂在三爷胤祉的指点下赶到李卫府上,在门口直呼“赐进士出身李绂求见李大人”,言之灼灼之中表现出对李卫的瞧不上眼儿,要不是因为事情紧急李绂没有办法,换作是平常,李绂可能怎么也不会去求李卫。这就是读书人所谓的骨气和清高,害的李卫在他面前掏耳屎回报李绂的无礼,李绂居然也不知。

当然,年羹尧不是李绂,他比李绂要世故得多。按理,像年羹尧这样的人,既然能拉起天下“年选”的招牌,李卫既然是雍正的大红人,为什么“年选”之中,没有李卫的大名呢?想当初,李卫和翠儿犯了雍王府的忌,还是他年大将军作保,将他们带在自己身边的呢。为什么,为什么他李卫偏偏就在“年选”之外?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年羹尧根本就没把李卫瞧上眼,无论你雍正皇帝怎么用他,他也只不过是一个小叫花子,所以,对于李卫,年羹尧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正所谓骄兵必败,“大意失荆州”就是这么来的。邬思道和胤禛其实是早就看出来了,故而在《百官行述》事件后,以李卫翠儿犯忌为由将他自热而然的放到年羹尧身边,将年羹尧监视起来。很多人会问,年羹尧到底知不知道李卫就是胤禛放在他身边的一个卧底探子呢?

按照年羹尧的智商,我想他是明白的。为什么年羹尧要这么做呢?因为他也需要一个耳目,向胤禛传达自己的行踪。大家可以看到,在李卫监视年羹尧期间,他只传递了一条有用的信息,那就是出任陕甘总督,年羹尧进京了的事儿。年羹尧也知道江夏镇的事儿做得有点出格,连张廷玉都批评他了(当然可能并不是张廷玉要批评他,而是康熙皇帝的意思),所以老老实实在四川巡抚的位置上呆着。

当更大的希望来临的时候,年羹尧才回京了,不过这回,他可不是“乱窜”,“乱窜”是胤禛下的定义,为什么年羹尧前脚刚到北京,李卫的“糊涂蛋信”后脚就到了?可见,年羹尧的行踪其实也给李卫透露了的,不然,要是一个巡抚要到哪里去,随便扯个谎就可以瞒住李卫。以前我早就说过,年羹尧的这回回京可不是“乱窜”,是为了在胤禛面前“坐地起价”,抬高自己的位置。在不得已的情况下,胤禛才纳娶了邬思道的最爱年秋月为侧福晋,才算是牢牢拴住年羹尧。

李卫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被胤禛和年羹尧相互利用。但是李卫很聪明,他把握住了根本。在坎儿高福被雍正赐死后,李卫回京和邬思道的一席谈话,说明了他的立场和原则,他说:做人和做官一个道理,就是不能忘本。好比他李卫,四爷就是他的根和本,什么时候忘了四爷,他这片树枝尖儿上的叶子,也就没了根儿,就会枯死。

这是李卫大忠的表现,和年羹尧对官位富贵的博弈不同。李卫虽然是“鬼难缠”,但是他不会利用谁来谋求富贵和职位,只有一心尽忠,方能不脱根本,而年羹尧,在江夏镇后,就已经脱离了胤禛的根本,时时处处在胤禛面前博弈更大的官职和富贵。

而这一切,小小的,不入年羹尧法眼的李卫,却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当他知道高福一死之后,能得出不忘本的感叹,也值得邬思道的一句表扬“孺子可教也。”

但是翠儿毕竟只是一个单纯的女孩,别人对她一点好,她便对其百般好,李卫所能看透的事,她未必就能看透,这也是她逗人喜爱的一点。李卫说她是“妇人之见”,并非是骂翠儿,而是感叹连翠儿都知道的基本道德,在年羹尧那里,怎么就成了他年羹尧博弈富贵的工具。

雍正让李卫去执行年羹尧的死刑,很多人认为是雍正给予李卫以提醒,让他别做年羹尧第二,李卫是否能做年羹尧第二,雍正心里没有谱么?所以,这不是主要原因,实在是雍正皇帝想让年羹尧看一看,就是这个叫花子李卫,同出于雍王府的奴才,此时正站在你的面前,穿着朝廷赐予的官服,你一个过气的年大将军,又该如何面对和反思呢?反思是没有机会了,还是来世再体会吧。

其实,给年羹尧送行,本就有李卫的份儿,是他告诉雍正皇帝“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是他对雍正皇帝说,要是年羹尧做了对不起皇上的事儿,他第一个就不答应,是他让雍正下定最后的决心杀年羹尧的。但是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雍正皇帝竟然派他去执行对年羹尧的死刑。

翠儿当然不知道李卫在雍正面前实际上恶参了一本。李卫当然也就不再是以前那个叫花子,他已经成长为一个忠于雍正的酷吏,所以,对于翠儿的要求,他也只能说是“妇人之见”。

故,李卫对翠儿说的“妇人之见”,兼之有对人世间情感冷暖的感叹,也有他内心成熟沧桑的变化。于后来脱了官服,在刑部大狱对老头曾静大打出手相似,李卫,已经蜕变成蝶,而年羹尧的骨头都已经能打鼓了。

最佳贡献者
2

《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年羹尧落难,李卫之妻翠儿念及以前的感情,劝说李卫上书保年羹尧不死。一向怕老婆的李卫却义正言辞的对翠儿说她那是妇人之见。

我们听过“妇人之见”,也听过“妇人之仁”,两者意思差不多,就是提出的意见因为带有颇多的感情色彩而不着边际或者是难以执行。我们都知道女人是感性的,有时候他们的感性能够超越理性的存在。翠儿提出这样的要求也是情理之内。




作者通过对翠儿言语的刻画以及李卫态度的反应,让二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与对比。

狗儿李卫,坎儿高福,翠儿。三个原本名不见经传的人物,都在雍四爷江南筹款购粮时改变了命运。他们被收为胤禛内府之人,为胤禛办差!彼时的年羹尧就任四川军门,但他原本是四爷府上的包衣奴才,因为得到了赏识,在胤禛的力荐之下,出任四川提督。



年羹尧与李卫、高福、翠儿都是苦命出生,自然有很多的共通点。在《雍正王朝》中有这样一个片段:年羹尧回京述职,来到胤禛府上,对李卫和高福各给了一枚戒指,并说道谁有能耐谁就把戒指带到翠儿的手上。

那时候的他们是多么的快乐,那时候的他们情同兄弟!那时候他们都要叫年羹尧一声大哥,年羹尧也要叫他们狗儿、坎儿、翠儿。但这一切,终究还是变了!



有句俗语这样说:穷人可同受罪却不能同福富贵,富人可同富贵却不能同受罪!

年羹尧与狗儿、坎儿,就从富贵之日起分道扬镳、渐行渐远。

在李卫没有出山之前,一直充当着内府奴才的角色,为胤禛跑跑腿,或者是做一些见不得光的事情。而年羹尧在剿灭江夏镇后,十三爷胤祥为其背了黑锅,被康熙圈禁。年羹尧则在力保下被提升为陕甘总督。



这时候的年羹尧已经变了,它就如同楚汉争霸时的韩信,倒向哪边哪边胜利。这也就有了年羹尧回京述职首先不去四爷府上而去八爷府上的一幕,还让胤禛狠狠地冷落了他一把,让他在跪了一晚上。

狗儿与年羹尧的不同就在于此,狗儿不论何种情况下,只要是雍四爷发话,让他偿命他都肯;年羹尧可就难说了!

李卫的为官之道虽然简单却很老练,李卫本人虽然卑微但却不笨!



李卫的为官之道很简单:坚持拥护胤禛不动摇!

他明白,胤禛是他权力、名誉、财富的来源,只有跟着胤禛,自己的路才能越走越宽!

在高福被胤禛赐死之后,李卫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将君臣关系划得清清楚楚,自己的定位永远是胤禛的仆人,不能有其他关系,更不能骄横跋扈。

李卫在原著中绰号“鬼难缠”,李诶此人虽然大字不识一筐,扁担倒了不知道是个一字,但他本人却精的像鬼一样。



他并非官僚士族出生却深谙做官之理,他不曾跟随名师却能洞悉人性。他将胤禛的性格摸得透透的,以至于胤禛可以替他隐瞒李卫出没烟花酒巷的事实。清朝严禁官僚出没烟花场所,但胤禛可以为了李卫而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就是李卫的为官之道,生存之道。在胤禛最困难的时候不离不弃,在胤禛最苦闷的时候排忧解难,在胤禛最艰难的时候一往无前!



但狗儿也深深地明白一件事:皇上是皇上,自己是自己,自己永远是皇上的仆人,而不是皇上的朋友!

这一点,年羹尧却不懂!

年羹尧最大的错误就在于他将皇上对他的青睐当成了依赖,将皇上对他的君臣之情当作了朋友之义!

年羹尧是一手被胤禛提拔起来的,他总是在想,自己出生就是包衣奴才,主子胤禛对自己的情感肯定要更加深厚些,尤其是在出任陕甘总督牵制十四爷胤禵、出任大将军王平定罗卜藏丹津之后,他的这种亲信优越感完全爆棚。



胤禛前期对年羹尧的重用,让鬼神夺走了他的魂魄,让他将自己的位置与胤禛保持一致,成为自己心中胤禛的“朋友”,以至于年羹尧蹬鼻子上脸,胤禛一再忍让,年羹尧却理解为这是朋友之间的客气、主子对功臣奖励,即便有一万个不是,自己毕竟是主子的包衣奴才,胤禛还会念旧情的。

然后就有了御前失仪、抵制新政、杀孙嘉诚。胤禛忍无可忍,终于对其下手,将他赐死。

李卫不仅仅是胤禛的忠实仆人,而且是扫清逆党的主力!



大家肯定记得,让年羹尧丢掉抚远大将军职务的最后一刀子是谁捅的,不错,就是狗儿李卫!

李卫曾对胤禛说“帝出三江口,嘉湖做战场”,这一句话成为了年羹尧的催命符!

或许有人会说,你李卫可以不帮年羹尧,为什么还要推波助澜的害他呢?

这就是李卫,如果他不这样做那就怪了。李卫本身就是胤禛新政的急先锋、雍正江山的奠基石。他怎么能容忍有人凌驾于皇权至上,更何况他明显察觉到胤禛对年羹尧骄横跋扈的不满,此语一出,虽然年年羹尧死定了,胤禛却能够睡得更加安稳,胤禛睡得安稳,自己才有好日子过。



就是这种简单的做官逻辑,却成为了最有效的升官利器。李卫在雍正即位之后,以乞丐背景、文盲身份出任督抚,群臣不满,但是雍正开心。就连一向一丝不苟的雍正都自圆其说,为李卫打圆场,说什么“不会做官可以慢慢学”,这简直是让人大跌眼镜!

没办法,站对了队伍,荣华富贵那不是迟早的事情?纵使能力有限,那不也是皇上点点头的事情嘛?

涂舟说



所以,翠儿让李卫上书保年羹尧,那是痴人说梦。翠儿没有错,只是太天真,他还将年羹尧当作那个大哥哥,将李卫当作那个狗儿。殊不知一切都已经不再是原来的样子,这就是政治斗争、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李卫也并没有将年羹尧忘得一干二净,他心中还是有一丝丝感情的。他让翠儿做了一桌酒菜,亲自为年羹尧送行。年羹尧直到自己已经是穷途末路,最后叫了李卫一声狗儿,痛苦赴死!



“狗儿,帮我把这个还给他!”年羹尧从手上取下胤禛给他的念珠,狠狠地摔在桌子上,痛哭流涕。

念珠落下的一刻,他割断了与胤禛的最后一丝联系;在哭声当中,他肯定在反思,在挣扎,他将他的全部给了胤禛,换来的却是赐死。自己英勇一生,到头来却不如一个小乞丐,痛哉!


【申明:本文一切分析立足于《雍正王朝》,而非正史!】

3

在《雍正王朝》中,年羹尧最后被赐死时,是昔日好友李卫亲自过去宣布的圣旨,在去之前,翠儿建议李卫上书保年羹尧,为什么李卫没有同意,还说她是妇人之见呢?

一、

年羹尧的最后时光:

曾经风光一时的年羹尧此时已经落魄成杭州城门的一名守门员,就像他自己曾经说的那样,男子汉大丈夫,死也要死的轰轰烈烈。所以,官职已经降的不能再降了,他仍然不肯放下自己的自尊,还穿着黄马褂招摇过市。

这无疑给众臣们一个最后踩死他的理由,面对铺天盖地的弹劾奏折,雍正帝也不止一次的询问张廷玉:

“年羹尧就真的该死吗?”

而张廷玉只是抬了抬眼,并没有正面回答雍正帝,没有说话,就代表着默许。

与正史中记载的不同,正史中的雍正帝可没有这么犹犹豫豫,瞻前顾后,他赐死年羹尧时可谓干净利索。而剧中的雍正帝作为正面形象,赐死年羹尧就变成了无奈之举。

当张廷玉说年羹尧光贪污一项就有六百多万两,所有罪行加起来有九十二项,功过相抵仍然死有余辜,结果“死有余辜”四个字刚出来,雍正帝就打翻了茶杯。

最终,理智战胜了感情,雍正帝为了自己的圣明不受玷污,决定赐死年羹尧。

那么派谁去传达赐死年羹尧的旨意呢?

这个人就是李卫!

二、

为什么是李卫?

作为雍亲王府邸的奴才,李卫是目前硕果仅存的一个,前面有坎儿的被杀,邬思道的归隐,高毋庸等人的不知所踪,还有就是马上李卫就要去赐死的一个。

这些人中,无疑,李卫是最忠心的一个,曾经在李卫回京述职的时候,还不是皇帝的老四胤禛就对他进行过考验,还好,他顺利的过关,并且当着邬思道的面发誓要一辈子忠于四爷!

雍正帝派李卫去,主要源于三点考虑:

一是李卫绝对忠诚,赐死年羹尧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为保不齐他会说些什么。如果派其他人去,很有可能会留下一些雍正帝的口实,比如他还是雍亲王的时候派年羹尧做过的一些秘密事。这些事情是要烂到肚子里的,对于雍正帝这么谨慎的人,怎么可能会给年羹尧传播出去的机会呢?别忘了邬思道临走时跟老十三胤祥说过的话,那时候的雍正帝就把府上做秘密事情的人消灭光了,李卫和年羹尧是有数的留下的几个人。

第二点就是年羹尧对李卫是有恩的,当年在扬州赈灾的时候,也是年羹尧出手救了李卫和高福。后来年羹尧回京的时候送了李卫和高福每人一枚戒指,并怂恿李卫勇敢的追求翠儿,可以说年羹尧还是李卫的媒人呢。再有就是李卫跟翠儿鬼混被抓,也是年羹尧求情并带去四川,还手把手教他为官之道。

年羹尧毕竟跟雍正帝还有感情,派李卫过去,至少不会在临死前折磨年羹尧,如果派老八胤禩的人去就保不齐会怎么对年羹尧用刑了。

第三点则是对外人和内人表明一下态度,自己的人去赐死自己的人,也就告诉大家,这事是朕的私事,旁人无权干涉。同时也对自己的人一个警告,不管对朕有多大的恩,违背了主子的意愿,一样是死。等于是对李卫再次进行警告,你唯一的出路就是忠心!

三、

翠儿为什么建议李卫保年羹尧?

翠儿是一个妇道人家,心还是比较软的,而且跟年羹尧是有感情的,比如当年年羹尧回京跟他们开玩笑,翠儿就说他:

“这么不正经,还是个大官呢?”

在他们的眼中,年羹尧一直是一个官,毕竟他们认识他的时候年就是官了,而翠儿在老四胤禛府上也不过是一个丫鬟,即使后来做了官太太,那种骨子里的地位认知也是没有改变的,比如四福晋赐她一把长命锁,她说:

“这个礼物奴才可不敢受,折了孩子的草料。”

在她眼中,年羹尧和四爷、十三爷都是曾经救过他们命的恩人,恩人有难,她应该报答。

而且翠儿并不懂官场上的这些门道,比如当年雍正帝微服私访到她家时,她还告李卫的状,说他到外面养女人,这是官场大忌,况且他们面对的还是皇帝。幸好雍正帝对他俩感情确实深,没有追究李卫的过错,只是给了翠儿一道圣旨,下次李卫再敢这样,就打他板子。

由此可见,翠儿虽然是官太太,可是官场上的事她根本就不明白,她或许也知道年羹尧犯了大罪,只是没有想到曾经在一起的好朋友,为什么会被赐死?

在她提出要李卫上书保年羹尧的时候,翠儿的双手一直抚摸那枚年羹尧赐予的戒指。

四、

李卫为什么说翠儿是妇人之见?

年羹尧有此下场,李卫想到了吗?

他应该早就预料到了会有这个下场,从他被派往年羹尧身边监视的那一刻起,他就明白,自己这辈子只能是忠于四爷了,四爷荣他就荣,四爷辱他就辱,四爷没了,他基本也到头了。

而且雍正帝是什么样的人,相信李卫那次回京在坎儿的旧屋子里就已经想通了。他的骨子里全是奴性,不仅他,连不可一世的年羹尧其实骨子里也是奴性。

当年年羹尧可是四川巡抚,至少是从二品官,这可是朝廷命官,可是老四胤禛就敢让他跪在院子里一整天,最后这个巡抚亲自给老四胤禛洗脚,这才让他消了火。

这也是李卫处处小心谨慎的原因,回京不敢坐轿子,见了雍正帝不先行礼喊皇上,离老远就喊“主子”。这也表明一个态度,不管老四胤禛是王爷还是皇帝,甚至只是一个普通老百姓,他永远是李卫的主子。

既然自己是奴才,那么自然要遵守奴才的本分,而年羹尧显然没有遵守,因此,主子要收拾他了,另外的奴才能求情吗?

而且,年羹尧的死跟李卫也脱离不了干系,别忘了当初建议雍正帝撤掉年羹尧大将军职位的人,就是李卫。

如果他听从翠儿的建议,再上书保年羹尧,那不是前后不一,立场左右摇摆了吗?一旦立场出现了问题,那么雍正帝自然就怀疑他了。

李卫也明白,年羹尧是犯了九十二条大罪,自己上书求情就是找死,即使雍正帝不怪罪他,那些朝廷的官员们一人一口唾沫也淹死他了,他这么多年为官谨慎,这种低级错误还是不能犯的。

最后无奈的翠儿,只能喊住李卫,让他带几盘亲自烧的菜带给他吃,也算是送年羹尧上路了。

而李卫去赐死年羹尧,果然年羹尧没有多说什么,看到李卫鞠着躬双手递圣旨,就知道自己难逃一死了。还没看上谕就把象征主仆情义的佛珠托李卫转交雍正帝,大哭一场后从容赴死,李卫望着这串佛珠,愣了很久……

我叫杨角风,换种视角解析《雍正王朝》,原创作品,不喜勿喷!

4

翠儿不懂自己的丈夫李卫官再大,他也不过是奴才。雍正是不可能讲个人感情而放过年羹尧的。

《雍正王朝》一个非常好的地方就是再现了清朝当时的情况,人已经严重奴化了。对于雍正来说,李卫哪怕是一方督抚,封疆大吏,那照样也是他的奴才。比如年羹尧当时还是陕甘总督,雍正发脾气了,年羹尧乖乖在院子里面跪一天,最后只能亲自给雍正端洗脚水,并给雍正洗脚。要知道年羹尧可是当时大清的进士出身呀。

既然是奴才,就要时时刻刻记住自己位置,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李卫便知道如何去做一个好奴才,处处替奴才主子想,一心为主子分忧,加上自身才能以及运气,才能最终有个好结局。和他一同被雍正收留的坎儿,一件事情做错了,雍正便杀了他。

对于这一点,我们现代人是很难体会到的,毕竟人人平等已经基本深入人心。记得雍正分给八旗子弟田地让他们耕种,以便能够自给自足。有个人是这么说的,种地难道是我们爷们该干的活吗?

年羹尧为什么会得罪那么多人,原因就是他只是个奴才。才能再高,能力再强,又有什么用,说到底,年羹尧也不过是个奴才。现在一个奴才居然做上了大将军,骑在他们的头上耀武扬威的,这不是乱了王法吗?年羹尧,他也配?所以整个朝廷的权贵对他恨之入骨。如果他和穆香阿这些皇帝身边的侍卫一样出身高贵,那么又有谁会不服气呢?

所以奴才就要知道奴才的本分,越过了这个本分,得罪了主子,是没有好结果的。年羹尧最后死也是因为这个原因。雍正需要他这个奴才的时候,他在西北无论干什么,别人也奈何不了他。可是只要雍正不需要他了,觉得他碍事了,那么他便好运到头了。

年羹尧和李卫、翠儿都是雍正的奴才,很早的时候就认识,他们之间自然有情谊。当初的的时候,他们还有一段独特的渊源,是年羹尧成就了他们二人的姻缘。那个时候年羹尧鼓励李卫和坎儿追求翠儿。后来,李卫得手了,他和翠儿私下里在王府里偷情,二人的好事被福晋抓住了,因而被绑在树下。年羹尧看着二人情投意合,于是便答应替他们求情。最后雍正放过他们二人,让他们二人成亲。

对于此事,李卫和翠儿必定是感激年羹尧的。毕竟是年羹尧以局外人的身份促使了他们走在了一起,关键的时候还帮助了他们。

翠儿是女人,不太懂的年羹尧和雍正之间的恩恩怨怨,更不懂得朝廷大事。在她的眼中,当年他们落难的时候,是雍正和年羹尧帮助了他们,后来他们一起在雍正底下效力,年羹尧还撮合了他们。对于这样的人,翠儿自然想让年羹尧活下来。只可惜,年羹尧走到现在基本已经必死无疑了。所以李卫才会说翠儿是妇人之仁。


对此问题你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呢?

欢迎在下方留言评论,别忘顺手点个赞哦~

更多精彩请关注历史是什么

5

翠儿让李卫上疏保年羹尧,完全是因为当年年羹尧对于她和李卫的恩情。

李卫、高福和翠儿是发小,都是流落在扬州街头的小叫花子,正是无意间结识了前往江南筹款赈灾的雍正,这才迎来了命运的改变,他们三人全都成为了雍正府邸的奴才,尽管仍旧是卑微的下人,但是至少是衣食无忧了,这样看来,也是一种的幸运。

但是雍正的府上是出了名的“篱笆牢靠”,规矩多、管理严,既生情愫的李卫和翠儿一番风花雪月被抓,让他们面临着非常严厉的处罚,被驱赶出府甚至发配给披甲之人为奴成为了必然。就在这个时候,即将上任四川巡抚的年羹尧出面向雍正求情,带走了李卫和翠儿,可以说是从危难之中解救了他们两人,这个时候的翠儿必然是对年羹尧是感恩戴德。

事情再往前追溯,当年在扬州的时候,翠儿卖身葬母,李卫想为其赎身,并与人贩子大打出手,也是年羹尧出手救下了处于劣势的李卫,也救下了翠儿;年羹尧从江夏镇回京,将两枚戒指给了李卫和高福,这让翠儿感受到了年羹尧对于她的重视。可以说年羹尧对于李卫和翠儿还是真的很不错的,由此也可以想到,当年羹尧将他们带到四川的时候,也是予以了非常好的照顾,而李卫更是被年羹尧不断的培养,做了知县、做了粮道、做了布政使,可以说李卫在仕途上的发展除了雍正的宠爱与支持,也与年羹尧的培养是密不可分的。

正是因为年羹尧对于李卫和翠儿的恩情和一直以来的照顾扶持,让单纯且不懂朝政的翠儿只念及到的是年羹尧的好,本着知恩图报的心情,让李卫能够想办法减轻年羹尧的处罚,至少先要保住年羹尧的性命。


但是翠儿所不知道的是,其实一开始,这些都是设计好的,雍正知道,李卫知道,唯独她自己和年羹尧不知道。

年羹尧江夏镇擅自屠镇,而后又私吞了江夏镇的全部财产,引得了雍正的巨大不满,因而对于年羹尧也开始出现了担忧之情,为了能更好的控制、监督年羹尧,雍正听从了邬思道的建议,准备安排一个人看住年羹尧以随时掌握年羹尧的动向,而他们准备派遣执行任务的人便是李卫。

也正是因为如此,包括雍正、邬思道、雍正福晋、高毋庸还有李卫,都是这场大戏的演员,这个时候的翠儿成为了工具和借口,也成为了受害者,在全不知情的情况下,让李卫可以名正言顺的跟随年羹尧去四川,充当年羹尧身边的卧底工作。

从翠儿这个时候的表现来看,此时的翠儿依旧不知道自己仅仅是被利用的工具,也不知道事情的真相,只能是用自己亲自炒几个小菜的方式来感恩、报答年羹尧的恩情了。


李卫说翠儿的“妇人之见”,因为他非常清楚,年羹尧是非死不可,他在斥责翠儿的同时,也是在惋惜年羹尧,更是在给自己一个警醒。

上疏去保年羹尧,李卫知道这是断然不可的。

跟了雍正快二十年的李卫非常清楚雍正与年羹尧之间的情谊,如果不是年羹尧过于的居功自傲,过于的结党营私、目无君主,雍正不会容不下他的。想想后来,雍正可以为了李卫和田文镜开罪满朝文武和天下读书之人,就说明雍正不是没有这个魄力,只是年羹尧做的太过分了,已经到了非死不可的地步了。

而李卫如果这个时候上疏保年羹尧,不仅不能救下年羹尧,还将会使自己陷入朝臣的对立面,将自己置于不利的境地,这样反而是害了自己,更是害了雍正,所以对于年羹尧,李卫断然是不能上疏去保的。

翠儿念及年羹尧的恩情,只想到了他是自己的恩人,却不想想他已经成为了朝廷和雍正的罪人了。

翠儿是非常单纯的,尽管他知道年羹尧有着千般的不是,可是她不会想到年羹尧的所作所为已经对于雍正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甚至动摇了雍正帝位。

在这种情况下,即便是年羹尧对于他们再有恩情,但是包括年羹尧、李卫、翠儿,这些人,都使雍正的人,首先想到的应该是雍正,想到的是自己的主子,所以在雍正和年羹尧之间做抉择的话,必须是要优先维护雍正的利益。

而这一点恰恰是翠儿没有看到的,也是无法看到的。

雍正赐死年羹尧,下旨要李卫宣旨并且监督年羹尧自尽,这也是在提醒李卫。

李卫非常清楚雍正这样的用意,让自己去宣旨,就是给年羹尧最后的尊严,至少雍正还是念着年羹尧的旧情的。李卫与年羹尧都是雍正曾经的奴才,雍正本身以“衣不如新人不如故”的态度对待他们,而年羹尧却让雍正失望了。

而李卫现在也已经是统御一方的封疆大吏,尽管雍正对于李卫是极度的信任,但是为了避免李卫也成为第二个年羹尧,雍正不得不用这样的方式给李卫提提醒,让他明白他们之间的君臣关系和主仆关系。

6

近几年出品了那么多的清宫戏,特别是后宫戏,但是我是真心看不下去,除了觉得假,更觉得烂,甚至觉得连戏说都不如。也不知道是哪个三流的作家胡编乱造的小说,硬是被一些制片人给拍成电视剧,毫无营养,看的我满屏尴尬。当然很多时候我是被迫看的,想换台被制止,就这样无奈的看了几集,包括延禧攻略。

清宫戏让我觉得真正好看到爆的就是《雍正王朝》,但是《雍正王朝》不是历史,而是一部历史剧,相对于戏说来讲,属于正剧,恶搞的成份很少。《雍正王朝》可以说是一部波澜壮阔的历史剧,里面的人物个个鲜明,父子兄弟君臣之间都是藏着掖着,每个人都打着自己的算盘,全部都在算计。看这部电视剧非常涨知识。

在历史上雍正杀年羹尧那是铁了心的,但是在电视剧《雍正王朝》中把雍正刻画的太过正面,他还舍不得杀年羹尧,可是所有的大臣都在逼着他杀,连张廷玉都表态年羹尧必须死。杀死年羹尧对八爷党来说,死了一个心腹大患不说,更重要的是雍正背上一个杀功臣的骂名,所谓“狡兔死走狗烹”

在电视剧中李卫和年羹尧都是四爷府里的奴才,而年羹尧曾经救过李卫和翠儿,所以翠儿作为一个妇道人家是从感情上让李卫上书保年羹尧的,可是官场的是非不是翠儿能明白的。百官上书让年羹尧死的折子都能把李卫给埋住,何况真正要杀年羹尧的并不是雍正而是百官。即便是李卫上书保年羹尧不仅仅豪无用处,更会让雍正陷入两难之地,而八爷党那一干人也会迅速参倒李卫,相对于雍正来说,死了年羹尧已经损失了一条臂膀,把李卫参倒等于又损失了一条臂膀,所以李卫才会骂翠儿是妇人之见。年羹尧是必死无疑,只不过在电视剧中雍正并不想马上让他死,因为西北的仗还没有打完。可是雍正也是被百官逼的没办法,也被年羹尧逼的没办法。如果年羹尧被将职与后,懂得装孙子,起码不会死的那么快,甚至还有翻盘的一天,可惜还要继续当大爷,所以谁也救不了他。

7

李卫明白这其中的道理,而翠儿没有在官场摸爬过,不懂得这其中牵连的事。

在《雍正王朝》中要雍正帝赐死年羹尧是出于无奈,有来自多方的压力。

年羹饶是雍正的家奴,本该对他十分忠心,但是在胤禛未继位时,年羹尧就表现出令胤禛不快的事了。一、年羹尧血洗江夏镇,事后没有对雍正说实情。二、年羹尧任四川总督时,雍正派李卫跟随,李卫将年羹尧所作的事都告诉了雍正,比如年羹尧每次给京城送礼都是三份,太子一份、四爷一份、八爷一份;一次回京还先去拜见了八爷,这让四爷很生气。当时邬思道已经看出了,他劝年羹尧好自为之。

雍正继位后年羹尧依旧我行我素,尤其是平定西北叛乱后,简直就是功高盖主,雍正检阅三军时,三军将士都不听雍正帝的,反而听年羹尧的,这搁在任何一个皇帝哪里,皇帝都会放不下。雍正帝此时忍了。

后来年羹尧与八爷党有联系、擅自杀死雍正帝排来的钦差,收留蒙古妇女、受贿、擅自干涉地方政务,这激怒了雍正,雍正于是将其贬为杭州将军,年羹尧此时还不明白,他依旧过着大将军的生活,晚上还学皇帝翻牌子,雍正帝又斥责他、贬他,他依旧想不通,仍旧我行我素,被贬为看门的,居然穿着黄马褂守门,雍正帝于是派李卫去赐死年羹尧。

翠儿、李卫也是雍正的家奴,他们和年羹尧关系很好,翠儿让李卫上书保年羹尧,被李卫斥责,说她是妇人之见。李卫心里明白这次雍正是非要年羹尧去死,上书也没有用。

剧中年羹尧死还有其他原因,李卫将其看得很清,当时的雍正在推行新政,但是受到各方的反对,有八爷党、八旗和朝中的清流党。

尤其是年羹尧杀死孙嘉诚后,直接激怒了清流派,纷纷上书弹劾年羹尧。还有八爷党看到年羹尧功高盖主后,非常高兴,雍正的家奴居然出现了问题,他们一面拉拢年羹尧,一面弹劾年羹尧,希望雍正背上一个“杀害功臣”的罪名,如果雍正帝不杀年羹尧则新政也无法推行。

最后在年羹尧的一系列作死后,雍正帝派李卫去赐死年羹尧,派李卫去可以避免年羹尧在临死时说出什么不利的话。

李卫对这些官场之道都很明白,他知道他如果上书雍正,那么他们包括皇上都会受到朝中的攻击,使雍正陷于不利。因此作为年羹尧老朋友的李卫不上书保年羹尧,而说翠儿是妇人之见。

8

《雍正王朝》中,雍正最后下定决心准备了结年羹尧的时候,派了李卫前去执行。李卫在出发前,将事情告知了翠儿。翠儿希望李卫上折子保年羹尧一命,李卫没有点头,反而批评翠儿妇人之仁。

李卫、翠儿与年羹尧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到四爷下江南筹款赈灾。当时李卫、坎儿和翠儿还是叫花子,在街头被人欺负,年羹尧出手相救。在翠儿心里,年羹尧算是她的救命恩人。

后来在四爷府,年羹尧回京述职,给了翠儿、狗儿、坎儿一枚戒指,并且鼓励两个小哥哥勇敢地追求翠儿。狗儿先下手为强,深夜约翠儿出来幽会,结果被抓了,两人都绑在树上。年羹尧正好路过,向胤禛求情,不仅放过了他们,还撮合了小两口,把他们带到四川培养。年羹尧既是翠儿生命中的贵人,还是翠儿的媒人。

翠儿是穷苦人出身,没什么心眼,谁对她好,她就感激谁。即便后来成了封疆大吏的太太,她的底色还没变,在翠儿眼里,年羹尧永远都是那个有恩于她的“年大人”。所以,翠儿肯定是希望年羹尧能够留下一条命。

得知年羹尧必死的时候,翠儿心里隐隐作痛,不停地转动年羹尧送她的戒指,怀念着过去。最后,翠儿亲手做了几碟小菜,让李卫带去,当作报恩的“送别饭”。李卫就不同于翠儿了,他的最大特点是“忠”,只对雍正忠心耿耿,这也是他的护身符和成功的最大法宝。如果没有这张牌,他一个没什么学问的小叫花子,不可能成为朝廷的封疆大吏,说不定早就陪坎儿去了。雍正交代的事,李卫不会讨价还价,而且会坚决贯彻到底。年羹尧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官场上对年羹尧的弹劾铺天盖地,即使雍正也保不了。李卫在官场混了这么多年,这点洞察力还是有的,而身为家庭主妇的翠儿却永远也看不透。此时李卫如果保年羹尧,完全是杯水车薪,反而会将自己摆在一个不利的位置。官员会怀疑他是年党,雍正会怀疑他另有所谋。何况自己当初还建议雍正,罢免年羹尧,这次如果跳出来保年就是表里不一。雍正让李卫执行“赐年羹尧自尽”的任务,一是让年羹尧有尊严地收场,防止其他人的羞辱;二是信任李卫,免得年羹尧说不该说的话;三是提醒李卫,即使曾经是嫡系,敢出格就准备去黄泉路。李卫当然明白这件事的“内涵”,他要办的干干净净。

此时的翠儿还是当初那个单纯的翠儿,知恩图报,想到的只是局部,看到的都是雾里看花。

此时的李卫已经今非昔比,他是封疆大吏,看问题的眼光、格局、敏锐度自然会比翠儿高出一个层次,他不会因噎废食、舍本逐末。老实地执行任务,是他权衡之后得出的最优方案,所以他会说翠儿妇人之仁。

9

(日尧居k古史答雍正王朝)

——之无限猜想200——026

此刻,“同病相怜”这句话在年羹尧和李卫之间有了深深的体验,年羹尧与自己是一桶从雍亲王府混出去的人,说起这年羹尧年大将军还是一位对自己有恩人,如今,雍正皇帝的圣旨已下,由自己去执行赐死年羹尧的差事,李卫心里不免有些酸楚,年羹尧命休矣。

当年李卫和高福还有翠儿,他们三人在扬州人市上还是年羹尧受四阿哥胤祯暗示被救下来的,那时的年羹尧就已经是杭州将军了,一个叫花子被一位将军施救,李卫这一辈子也忘不了。

那时候的李卫看着年羹尧是羡慕和仰望的眼神儿,哪想到眨眼十几年过去竟然是这般下场。
(翠儿给年羹尧做几个小菜)

翠儿有一颗感恩的心

雍正皇帝赐死年羹尧,这在李卫看来是预料之内,可是真的这一天来到了,让李卫不免想到高福,高毋庸,以及邬思道这些昔日在一起厮混的朋友。

翠儿得到消息以后,直接跟自己的丈夫李卫说:你能不能跟皇上说……翠儿下一句话还没说出口,李卫马上拦住她说,夫人之见,可要换作别人十个脑袋恐怕早没了!

李伟说的是事实,年羹尧被都察院及六部议了九十二款大罪 ,年羹尧的罪行已经昭然若揭,能挺到现在被赐死,恐怕已经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了。

替年羹尧求情?李卫心里想的没有对翠儿说出口,意思是你还是想想为什么让我来执行这个差事?所以说翠儿是夫人之见。

可以理解翠儿的心思,先不说年羹尧如何在扬州救下他们一行三人的小命,就说当年在雍亲王府,李卫与翠儿厮混,差点儿没背四爷给撵了出去,还是年羹尧说情,把他们带到了四川,要说做官,年羹尧还是他们的启蒙老师,所以翠儿才能说这句话。
(李卫、翠儿、高福年羹尧)

李卫试图救过年羹尧

那是康熙五十七年,青海叛匪萝卜臧丹增闹事,康熙爷派十四啊哥胤禵出任抚远大将军王,四阿哥胤祯为夺嫡做准备,钳制这位亲弟弟的抚远大将军王,用计把年羹尧安插在川陕总督这个任上,那时候正赶上李卫与翠儿厮混被太监总管高毋庸抓住,正准备等待自己的主子发落,赶上年羹尧上任前来雍亲王府辞行,年羹尧毫不犹豫替自己说了情,还把自己带到了大西北,坐上了县太爷。

这才几年功夫,李卫就由一个小县太爷干到了布政使,又由布政使干到了江苏巡抚。所以说李卫是雍亲王养的,倒不如说这官是年羹尧亲自带出来的。

李卫曾经试图保过一次年羹尧,可雪上加霜的是,年羹尧竟然把雍正皇帝派到他身边的孙嘉诚给杀了!至此李卫就认识到,没人能救得了年羹尧的命。

那是李卫在江苏巡抚的任上,李卫首先在江苏试行了雍正皇帝推行的新政,摊丁入亩,雍正皇帝为了亲自看看李卫在江苏的政绩,所以微服来到了南京并住到了李卫的巡抚衙门私宅。

当君臣二人谈完了政务以后,话头不免转到了年大将军身上,因为雍正帝对待李卫就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而李伟对待雍正帝,那是死忠粉一个,不但无话不谈,还能聊一些君臣肚子里的话,他们之间的说私密的话。

李为向雍正帝汇报了,在江浙一带有一些民间传言;

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

雍正帝表示朕已经知道了,不过雍正帝又加了一句:这年羹尧在大西北越发专横跋扈了,连朕的话他都不听。说完看着李卫……

李卫这小子虽然是叫花子出身,可它在水里火里滚过,他想到年羹尧罪过不小,恐怕在劫难逃。

干脆把他这个大将军免了!

李伟脱口而出的这句话首先是试探雍正帝对年羹尧的态度,另一层的意思李卫是不是想;主子啊,你把年羹尧这个大将军免了不就留他一条活命吗?高深莫测的雍正帝似乎看出了李卫的用意。(李卫对雍正帝说的话)

为何说是翠儿的夫人之见

当翠儿知道李卫是去执行年羹尧死刑的这个差事时,翠儿求李卫让他在皇帝面前求个情,遭到了李卫的反驳;妇人之见……

李卫对翠儿说这话是有道理的,主子皇上为何让我来执行年羹尧赐死这个差事?即使翠儿是自己的老婆也不能对他讲明实情,因为这也连带着自己的命运。都是在皇上的调教下,由雍亲王府初期的奴才,现在的下场却不一样,是由我这个奴才去执行另一个奴才的死 ,还有比这更残酷吗?

如果透彻一点的理解:就是有你去赐死年羹尧这个奴才,而同时也是在警告去执行赐死年羹尧这个差事的奴才李卫,背叛主子就是这个下场,主子皇上的这种暗示手段翠儿她心里不会懂。

(李卫与邬思道)

不过李卫在回京到雍亲王府向向主子四爷述职的那一次,发现高福失踪以后,曾经变向通过邬思道向自己的主子雍亲王表示过忠心:当官如同做人一样,要的就是一个忠字,有了四爷才有我李卫……

李卫去执行年羹尧的赐死临行前,翠儿说:我做几个小菜儿,你都带上,也算我的一点儿心意。

(图片来自网络影视资料)

本人不是历史学家,不过是根据电视剧《雍正王朝》和一些清代历史资料的情节做出猜想,故事为主,欢迎网友吐槽! 请关注头条号:日尧居k古史!坚持原创!

10


因为李卫的心在庙堂之上,知道雍正是自己的根,自己只是个枝叶,只有服从和审时度势。而翠儿一个妇道人家,只记得年羹尧当年的恩情,哪能想到那么多,只是单纯的想救救年羹尧。

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在雍正王朝世界之中,飞扬跋扈的年羹尧倒台始于擅杀孙嘉诚,这位大将军不只是在西北肆意妄为,还妄想影响全国,天子科举考试选拔人才任命天下官员,他就大搞年选;回京时百官跪迎还视而不见;朝廷三品大员说杀就杀,一省巡抚说罢就罢;对雍正威胁道将领只知军令不知皇帝。

年羹尧权势滔天时,百官是敢怒不敢言。如今一倒台,是墙倒众人推。百官纷纷要求杀年羹尧,雍正并没有同意,只是将其一再贬职,最后才赐死年羹尧。

雍正赐死年羹尧,派的是李卫前往。

李卫当时向翠儿说道,翠儿的反应是震惊,然后说道“什么事非得要他死,能不能上个折子保保他”。

李卫直接回应道“妇人之见,明着告诉你吧,他犯的罪,换其他人十条命也不够”。

李卫评价自己夫人翠儿是妇人之见!


其实也是很对的,当时的局势,年羹尧不只是得罪了百官,就连雍正听了张廷玉的话,为了自己的圣名不被玷污,都放弃了年羹尧。又叫李卫去负责赐死年羹尧,李卫如果反其道而行的去保年羹尧,恐怕年羹尧保不了,自己还要被扣上年党的大帽子,到时候保不下年羹尧不说,恐怕自己也是惹的一身麻烦。

更重要的是李卫不只是封疆大吏,更是雍正潜邸时的奴才。就像李卫对邬先生说的那般,雍正是他的根,他只是这颗树上的枝叶罢了。没有根那有他,所以一定不会忘本的。

此时主子叫奴才去办事,他这个奴才哪里有反抗的余地呢。

翠儿虽然是妇人之见,但毕竟跟着李卫这么久。自然知道事情轻重,见到李卫说的那么严重,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说道自己很难过,望着年羹尧当年送给他们夫妻二人的戒指出神。

话说当年李卫、翠儿、高福在江南还是乞丐,被雍正收下之时,就是年羹尧出面救得他们。后来年羹尧还分别送了李卫和高福两个人各一枚戒指,意思是他们谁娶了翠儿谁给翠儿戴上这枚戒指。

后来年羹尧官至四川巡抚,一方封疆大吏。雍正和邬先生怕控制不住年羹尧,故意设局让王府太监高勿庸发现李卫和翠儿偷情,将二人绑在树上,年羹尧入府以后,为了收买人心,自然替他们求情。然后雍正就可以顺水推舟的将李卫安插到年羹尧的眼皮子底下监视。

虽然李卫和翠儿被年羹尧救下,是一个故意的布局。但年羹尧对于李卫和翠儿也算是仁至义尽了。

如今当年的故人,主子四爷成为高高在上的皇上,高福早已被赐死,邬先生是不知所踪,对他们有恩的年羹尧又要被赐死,翠儿当然很伤心。


短暂的妇人之仁过去以后,翠儿要知道当前的局势来说,保年羹尧是不可能的了。只能亲手弄几个菜,为年羹尧送行了。

通过翠儿及其李卫的表现来看,这二人还是有情有义的。

还有一个亮点就是,雍正赐死年羹尧,竟然派李卫前往。

这是为什么呢?

因为这么多年过去,雍正潜邸时的奴才也就剩下李卫了。

李卫对于雍正来说是很放心靠谱的,但雍正还是没有忘记调教这个奴才,雍正也害怕李卫像年羹尧那般狂妄自大,所以专门叫李卫去负责赐死年羹尧,就有敲打李卫之意。意思是好好听话,就是两江总督封疆大吏,荣华富贵享之不尽。不听话了,没了分寸,就是年羹尧这个刺头也是说杀就杀,更何况你呢?

同时年羹尧毕竟是雍正的奴才加大舅子,雍正也想让年羹尧死的体面一些。所以派与年羹尧交情不错的李卫前去负责赐死,李卫去了果然也很尊重年羹尧,当年羹尧预感到什么的时候,问李卫圣旨呢,李卫站起来弯下腰将圣旨恭恭敬敬的递上,对于当时已被贬为守城门士兵的年羹尧来说,已经是很好的了。

从翠儿的妇人之仁,我们可以看出,那个时代奴才的无奈与悲凉。从雍正安排李卫去赐死年羹尧来看,雍正的用人艺术还真是高深莫测,值得今天的职场中人学习。

我是宋安之,主打历史文章和分析经典电视剧中隐藏的人生道理。故事在笔下,我们都在路上,茫茫人海中你我这么有缘分,正好让你看到我的文章,那么还请继续这种缘分,点个赞关注一下吧!

第167期宋安之独家雍正王朝分析到此为止!

下期再见!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觉得分析的还可以就点个关注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