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真要是跟《马关条约》的谈判和签订有关系,日军把两万多军队回撤,稳固一下战场形势,根据谈判结果再决定未来走向,倒也情有可原。
可关键是,日军撤离田台庄战场时,李鸿章还在中国,没有上路呢!
甲午战争中日双方宣战(1894年8月1日)后第五天,日本大本营制定的作战方案被天皇通过。
第一阶段,与后来真实的甲午海战和朝鲜陆战的时间和过程相一致,日军实现了战略目的,打垮了北洋海军主力,从朝鲜半岛把清军赶回国内。
日本的第二阶段方案本来是有三个变种。
因为在第一阶段的激战后,对于日本来说,有可能面对三个结果。
一个自然是胜利,后来的战争走向无限趋近这个方案。
第二个是僵持,这对国力尚且孱弱的日本来说,是不愿看到的,但仍求固守朝鲜半岛。
第三个则是预计清军会乘胜追击,进攻日本本土,方案目的在于做好本土防御工作。
真实的第一阶段作战后,最后的结果,日本完胜,与日本的想象一致,清政府并没有屈膝投降。因为清政府还有底气,底气一是在于北洋舰队虽然遭受重创,但在李鸿章的授意下,仍然有不少北洋舰只躲入军港,日本只是取得了海面控制权。第二是战争没有在中国土地上打响,在这种情况下指望清政府投降是不现实的。
于是日军大本营开启了第二阶段战役,他们的对手清军也在源源不断的完成陆地上的增援准备,准备抗击进犯领土的日军。
按照日军大本营制定的第二阶段“甲”方案(因为第一阶段获胜,所以进入甲方案),日军第二阶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海军舰队,把大规模兵力经过渤海湾运输到直隶海滨,与清军主力在京津周围的直隶一带进行大决战,对赌国运。
但在第二阶段战役开始后,日军跨越国境后,清军的表现让日本也不得不及时修正执行方案,总体来说,清军的表现很出乎意外,战力低迷。
很快,日军完成了第二阶段的上半场工作,清军三万人防御的鸭绿江江防一战,日军进攻很多阵地时几乎都没放一枪一弹,甚至九连城的百姓还出来“箪食壶浆”,热烈欢迎,日军喜出望外,误以为他们战前的舆论宣传太成功,获得了很扎实的群众基础,对即将到来的路上战斗产生了不切实际的幻想。之后的金旅之战,日军进展也比较顺利,很快拿下了辽东半岛。
海上的战斗,日军也顺利在山东半岛的荣成登陆,攻下威海卫,刘公岛军港陷入日本海陆包围,已成困兽。
拿下金旅后,日军继续从陆上挺进。
钦差大臣刘坤一部署清军宋庆、吴大澄、依克唐阿、长顺等部,先后五次攻打海城,日军却除了布置固守海城之外,又开辟了其他战场,打乱了清军的战术安排。
在牛庄、田庄台等战斗中,日军虽然都攻下了阵地,但也付出了很高的伤亡率,表现英勇的清军(以湘军为主力)给了日军迎头痛击,他们不畏牺牲,有时候宁肯巷战到底也决不投降,尤以宋庆部、依克唐阿部、和聂士成部为甚。日军对这帮顽强的对手也颇为忌惮。
田庄台一战,日军出动了两万余人,携带有大炮六七十门,清军在辽东战场有六万余人,真正投入战斗的人数与日军数量仿佛,但大炮数量只有对方的三分之一。在巷战中,日军使用了火攻战法,退入巷中的清军士兵多有死伤,战斗结果是,日军伤亡一百六十余人,清军伤亡两千余人。日军占领了田庄台,包括辽河以东,尽落敌手。
3月10日,也就是田庄台一战后的第二天,日军开始分批后撤,到3月13日,参战的三个师团全部撤回辽河(浑河)东岸的盖平、牛圈子、牛庄三地。
日军为什么要撤出田庄台?
最主要的原因是还没有做好大规模深入辽河西岸的准备,经过牛庄、田庄台等战斗,虽然取得了各处攻坚战的胜利,但这三个师团也有不同程度伤亡,需要弹药补充。
第二,清军某些部队的顽强抗击和牺牲精神也使得他们不敢大意,需要重新考虑论证下一步的进攻配置,凭借现有的三个师团区区两万余人,日军不想妄自托大,毕竟清军未伤筋骨,刘坤一能够调动的军队规模达到了十余万。
第三、田庄台一地孤悬辽河西岸,从军事上来讲,并无有利于防守的地形和工事,万一清军不计后果组织类似海城那样的连续反击战,日军没有把握能够固守。
第四,随着田庄台战役的结束,日军全线战场已经取得预料中的胜利,“以战促和”的基本目的已经达到。
日本为什么要“以战促和”?
因为他们也没有做好侵略并占领中国腹地的准备,实际上也并不具备这个能力,他们战前唯一的胜利构想就是“割地”!“赔款”!说白了就是强盗。
1895年1月,本来清政府已经派出了户部侍郎张荫桓、湖南巡抚邵友濂为议和全权大臣,前往日本谈判,但日本考虑到当时没有消灭北洋舰队残军,没有打疼清朝陆军,没有达到“以战促和”的效益最大化,没搭理这茬。
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在基本达成战略目的后,终于抛出了谈判条件,指定李鸿章为谈判对手,指定了谈判方向,那就是割地赔款。
田庄台战役后的第三天,参战日军全部退回辽河东岸,也就是在那一天,李鸿章踏上了开往日本的轮船。大清朝被打得已经很痛很痛了,日本的直隶决战计划可以被修正掉了,日本避免了扩大战争导致军费高企,政府破产;而慈禧太后也发自肺腑地不想再逃亡热河或其它地方北狩西狩,双方具备了谈判的真正“诚意”。
伊藤博文在日本与李鸿章发生了如下对话:
“中堂唯有允、不允两句话而已。”
“难道不准分辩?”
“只管辩论,但不能减少。”
(本文配图全部为甲午战争清朝宣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