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封建时代由于女性地位很低,皇帝的后宫也像当时富贵人家一样,三妻四妾。除了皇帝的妻子皇后外,还有作为妾们的大量嫔妃存在。
理论上皇帝的妻子只有一名,而“妾”的数量没有定数,以清朝为例,后妃定制为8个等到级,数额是“皇后1名,居中宫,主内治;皇后以下设皇贵妃1人,贵妃2人,妃4人,嫔6人,定数共14人。有牌位,分居东、西六宫居住。嫔以下还有3级,称:贵人、常在、答应。这3级没有固定数额。随皇贵妃等分居12宫。虽然后妃定数明确,但实际上并未照章行事。
《汇苑》中说:“妾者,接也,言得接见君子而不得为伉俪也。”清代后宫作为妾存在的大量嫔妃来说,她们的“主要任务”就是侍寝和生孩子,对于她们来说生下的孩子“不是”自己的骨肉,而是天之骄子,社稷的未来,其生母不过是把他生出来的工具。
很多人认为清代有规定,庶妃(没有明确地位的小老婆)没有资格抚养自己所生的孩子,其实也对,在庶妃最多的康熙朝,比如雍正的生母乌雅氏,胤祉的生母马佳氏,胤禩的生母卫氏,甚至大阿哥胤禔(保清)生母纳喇氏在刚入宫时都是庶妃,身份及其低微,甚至都没有自己的宫室,恩赏更少的可怜,她们确实没有无力抚养自己生的“龙子”。直到她们后来晋升为妃后才可以“抚养”皇子,比如雍正帝胤禛被其母“庶妃”乌雅氏诞下之后交由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抚养。再比如皇十三子胤祥在生母死后,就被雍正的生母已经晋位为德妃的乌雅氏收养。
但这种“抚养”关系并不是生活在一起,而是建立一种所谓“母子”关系,在这个禁闭森严,等级明确的皇宫之中,这种关系并不是哺育,抚养,管束的关系,而是一种“认家门”,甚至是“拜码头”的关系。由身份更加高贵的“母亲”抚养,一是高贵的养母有能力“照顾”皇子,二也可以提升皇子的身份,但这种因身份低微而不能抚养孩子的情况多发生于清朝初年。
自康熙立嫡子(胤礽,发妻赫舍里皇后所生)为储君的计划失败之后,逐渐的转向“无嫡立贤”的立储思路上来,后世帝王也采取提升闲者的身份来变为嫡子(如乾隆追封妃魏佳氏为皇后,其子永琰为嫡子继位)的方式来确立储君,并创立了秘密立储制,所以之后嫔妃生的庶子的身份也可以成为皇帝。但是清朝嫔妃生下的皇子并不是被嫔妃自己或者其他嫔妃甚至皇后亲自带在身边抚养的(除了胤礽和弘历)。
嫔妃临盆生产,接生嬷嬷在一旁唱喜歌,在宫门内挖“喜坑”掩埋小皇子胎盘并把寓意快生贵子的筷子和红绸,金、银、八宝等物安放在喜坑内。孩子生出来后由乳母哺育,在短暂的相处之后,一般是满月,孩子就要被抱到乾东、西五所(清初皇子居所,还珠格格的漱芳斋就在乾东五所)喂养,生母嫔妃可定期前去探视。
之后的清代皇子居毓庆宫,毓庆宫是康熙年间特为皇太子胤礽所建,雍正以后不再预立皇太子,改为皇子居所。乾隆皇帝12岁到17岁间一直居于此宫。嘉庆皇帝5岁时曾与兄弟子侄等人居于此宫。直到乾隆十一年紫禁城外朝东路建成供皇子们居住的南三所,也称“阿哥所”或“所儿”,嘉庆朝以后多以“撷芳殿”代称整组建筑,一般是皇子幼年时先住在毓庆宫,成婚后移居南三所,直到封爵赐府,出宫居住。此后道光皇帝、咸丰皇帝都曾在此居住。宣统年间,这里曾作为摄政王载沣的起居所。
那么为什么清朝后宫“不允许”生母抚养亲生孩子呢,个人认为主要有这几个原因:
第一,嫔妃虽被皇帝宠爱,但实际上她们也是皇帝的生育工具,生的“孩子”的身份是皇子,更有可能成为未来的一国之君,皇子的出身远在嫔妃之上,是江山社稷的根本,必须交由“国家”来抚养。
第二,嫔妃需要侍寝(翻牌子),更需要争宠,也不可能抚育孩子。胤祉的生母荣妃马佳氏康熙十二至十六年四年连生了四个孩子,胤禛的乌雅氏更是十年生了六个孩子,令妃魏佳氏也是十年生了六个孩子。如果一个一个哺育抚养孩子的话,那就什么都别干了,直接变成冷宫哄孩子去吧。
第三,避免皇子与生母关系过于亲近,从而杜绝嫔妃参与到争储中来,也避免了母“依”子贵,恃“子”而骄的情况发生。让皇子和生母的感情淡漠,也可以防止以后“主少母壮,淫乱自恣”或后宫干政的事件。
第四,防止外戚专权,皇子如果长时间的生活在母亲的身边,不可避免的接触母族外戚,建立起亲近信任的关系,从而影响朝政,危害社稷。胤礽的叔姥爷索额图作为外戚,就是太子一党的核心,严重影响朝局。
第五,皇子有一套独立的教育体系,为了不受生母的影响,也避免被溺爱,所以从小就要独立的生活和学习,锻炼皇子的能力,共同生活也能培养他们的竞争意识和大局观念。
第六,皇子的安全,在皇子的居所守卫森严,除了固定的服务人员,授业师傅,皇帝之外,其他人严禁出入,从而避免皇子被人谋害或利用。
所以看似残忍的母子分离,也是清廷为了皇子教育,政治考量和后宫生活不得已采取的一种方式,这种独特而严格的培养方法,毕竟超出了咱们平民百姓“母子团圆”思维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