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诚邀,如题。为什么清朝乾隆皇帝宠臣和珅的第一条死罪是私藏吉林东珠?小编以为原因可以这样理解。

既然皇帝都能以东珠作为和珅的犯罪证据并昭告天下,说明清王朝对东珠真的看的很重要,以至于连和珅这种顶级满族大臣都不能使用,那么东珠在清廷到底意味着什么呢?

所谓东珠,实际上就是在今天的东北松花江、黑龙江流域所产的淡水珍珠,又被叫做北珠。名贵的东珠,一直是历代皇族的喜爱之物,据现有史料推算,至少远在辽代,东珠即为皇室贡品。

到了清朝,由于满族人的老家就在东北,东珠备受满清皇帝重视。甚至于清廷专门设置了“珠子柜”机构,每年拨出银子以供东珠的采集。东珠的多少甚至能影响相应官员的升迁。

当然,若仅仅是由于东珠珍贵,嘉庆帝也不会以此为和珅的第一罪状,实际上,东珠的价值更重要的是其象征着至高无上的皇权。

实际上,和珅最辉煌的时候--一人身兼6个还是9个重要大臣职务,这个就说明了他还是有点本事的。毕竟一人担当那么多的职务,还能不出差错,小编自认为做不到。乾隆帝也是由于其能力才容忍和珅,和珅也一直表现的很听话,一副“我很贪,但是我很忠心”的样子,可是和珅私藏皇帝才能使用的东珠,这就有点说不过去了,嘉庆帝以此为理由说和珅不忠,无人可以再为和珅说情,或许这才是这个问题真正的答案,嘉庆想杀鸡给猴看啊。

以上就是小编的回答,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最佳贡献者
2

2010年,苏富比拍卖行,一串御制东珠佛珠拍出6786万港元高价,折合成人民币就是5000多万元。而和珅私藏的一串东珠,只是他巨额赃款的冰山一角。

东珠,满语为“塔娜”,产自东北三江流域,产量稀少,努尔哈赤曾说:

“鸭绿江自山南西流入辽东之南海,混同江(松花江支流)自山北流入北海,爱滹江东流入东海,三江孕奇毓异,所产珠玑为世宝重。”

东珠不但经济价值高,而且象征意义更大,清朝统治者将其镶嵌在表示权利和尊荣的冠服饰物上。

朝廷对东珠的开采相当重视,从开采到使用等环节都作出明确规定。在清朝,东珠制成的朝珠特别尊贵,皇帝、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可用,一品大臣只准用一颗,其余人包括宗室成员皆不可用。

很明显,和珅位虽居一品大员,如果只有一颗东珠,那是名正言顺;如果有一串,那是出格,触犯了大清律例。当然,和珅被打倒可不仅仅是因为一串东珠。

和珅是乾隆晚年社会风气的产物,他凭借卓越的个人才能,加上迎合帝王心理的阿谀奉承之术,在仕途上平步青云。可惜这个人身上没有半点传统士人“忧国忧民”的情怀,唯利是图。乾隆活着的时候,和珅为其马首是瞻而求得一时平安;等到乾隆不在了,早就看和珅不顺眼的新皇帝迅速将其拿下。

人在辉煌的时候,身边会聚集一大批人;人在落魄时,立刻树倒猢狲散,甚至有人落井下石。和珅也不例外,身居高位时,家里门庭若市,门生故吏抢着为其送银子,外人争破头皮的往里面挤;等到他身陷囹圄,曾经的门人跑地比谁都快,参他的也大有人在。

和珅在位时,说的话就是金科玉律,甚至约等于“圣旨”;落难时,曾经的言论就是和珅的罪证。

没落难时,和珅如同练习过吸金大法,家里就是金库;被拿下后,财富立刻易主。

在封建社会,官场上的世态炎凉就是转瞬之间,官位的稳固很大程度也是看帝王的脸色。和珅倒台的本质,并不全是他贪得无厌,而是“君要臣死”。

一般人私藏东珠,那是大罪。换做和珅,处理起来其实可大可小,关键看皇帝的态度。年羹尧得宠时,各种大逆不道的行为,雍正也能容忍,但他遭殃时,连儿子穿了一次黄马褂这样的事也成了罪状。

嘉庆是先抓其人,再定其罪。也就是说嘉庆是刀俎,和珅已经是鱼肉,和珅所犯罪行的最终解释权都在嘉庆手里。所谓和珅的罪状,无非就是嘉庆为出师有名而找的借口而已。

皇帝以言代法,以喜好定前途,这也是整个封建帝制的弊端。嘉庆将和珅的东珠定义为罪证,可嘉庆的东珠以及其他金银珠宝又何尝不是盘剥百姓罪证,以五十步笑百步而已。

和珅辛苦经营一生,家里金山、银山无数,到头来还是做了嘉庆的陪嫁。有时候在想,如果和珅在乾隆去世当天就见先帝,会不会是忠诚的大清巴图鲁?会不会配享太庙?会不会追谥“文正”或“文忠”?

3

承蒙邀请,说到清朝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和珅自然是当仁不让了。但是在乾隆皇帝驾崩不久,和珅就被抄家,和珅畏罪自杀,第一条死罪竟然不是贪污,而是私藏吉林东珠。

这让不少史学家看到后都惊讶不已,为啥和珅私藏吉林东珠的罪过会那么大呢?今天就给大家好好讲解下原因。

其实东珠就是一种珍珠。一种产于松花江、黑龙江、乌苏里江、鸭绿江及其流域的淡水珍珠。产量稀少。

清朝把产于东北地区的淡水野生珍珠称之为东珠,满语称之为“塔娜”。

根据史料记载,每一颗东珠都来之不易。更有“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的说法,也就是说众多河流都难以找到一只珠蚌,但即使珠蚌多到要从小船中溢出时,却也难以挖到一颗东珠。

在清朝,东珠制成的朝珠极为尊贵。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即使是皇子,亲王都不能使用。其本身的珍贵性加上尊贵至极的历史地位。

而和珅私藏的东珠就是产自吉林的珍罕珍珠,用通俗的话来讲,在清朝,私藏东珠便是违背圣意了,有谋逆的嫌疑。因此罪上加罪,和珅自然是逃脱不了一死的命运。

最后问下大家,你知道东珠吗?欢迎留言一起聊聊呀。

4

文/搞哥读史

和珅私藏东珠为何是一项大罪,其他答案已经解释得比较清楚了。因为东珠在清朝非常珍贵,是“乘舆服用珍物”,是“君”才能使用的。而和珅私藏东珠朝珠,往重了说就是谋反,是一条死罪。

不过,在这里也纠正其他答案的一个误区:虽然私藏东珠是死罪,但在嘉庆皇帝所列举的和珅罪名中,第一条并非私藏东珠。根据《清实录》和《清史稿》等史料的记载,嘉庆为处死和珅所以列举的二十大罪状,其中第一条是:

“朕于乾隆六十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为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在朕前先递如意,泄漏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

可见,嘉庆认为和珅最严重的一条罪名,是泄露乾隆的传位圣旨。

在后面的十九条罪名中,包括和珅对乾隆不敬、揽权、贪污等等,但并没有指控和珅私藏东珠这条罪状。

这是为什么呢?

原因其实很简单。和珅在嘉庆四年的正月初八下狱,正月十八赐自尽身亡,而和珅家宅中私藏的东珠朝珠,是在和珅死后,才被查抄和府的定亲王绵恩抄出来的。

得知和珅竟然私藏东珠,嘉庆皇帝也很惊讶,在谕旨中直言“朕视之殊为骇异。”

不过,和珅此时已经自尽了,嘉庆也不是暴君,总不至于把和珅再开棺戮尸。所以嘉庆最后说:“若此事败露于正月十八日以前,即不照叛逆凌迟处死,亦当予以大辟。今已赐令自尽,幸逃显戮,姑免磔尸。”

所以,和珅因为自尽得早,反而躲过了一劫,不过这件事还是连累到了和珅家人。虽然经绵恩查明,和珅之子丰绅殷德并不知其私藏东珠一事,但最后还是被嘉庆革去了伯爵的爵位,并且取消了爵位世袭的资格。

5

和珅是清朝乾隆皇帝的第一宠臣,同时,和珅也是清朝第一大贪官。

1799年,乾隆皇帝驾崩,嘉庆皇帝立刻判处和珅死罪,就在抄和府的时候,发现和珅家私藏了大量的吉林东珠,嘉庆皇帝知道后直接在谕旨中说到:“我真的十分惊讶,如果我早知道这件事,我就应该判他凌迟死刑,现在我赐他自杀,已经是他的幸运了!”
那为何私藏几个珠子就会被判死罪呢?这几颗珠子到底有什么特别之处呢?接下来我就来给大家介绍一下这个吉林东珠。 东珠其实就是一种珍珠, 一般生产于东北的黑龙江,松花江等淡水河内,产量十分稀少,据记载“易数河不得一蚌,聚蚌盈舟不得一珠。”也就是说众多河流都难以找到一只珠蚌,但即使珠蚌多到要从小船中溢出时,却也难以挖到一颗东珠。清廷对东珠的采捕管得非常的严格,还特别设有专门的管理机构确保每一颗东珠都能为清廷专属。 清朝统治者把这些东珠做成各种朝珠,只有重大场合时才用来佩戴,这些东珠代表着清朝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利与尊严。这些东珠只有皇帝,皇后,皇太后才能佩戴,即使是皇子,亲王都不能佩戴,更别说像和珅这样的一个普通的官员了。
据记载,和珅家藏的东珠手串就有两百多,比皇宫里的还多几倍,有的还比御用冠顶上的还大。要知道,皇帝的朝冠上才可以镶十五颗东珠加上一颗大珠。在清朝,私藏东珠就如同私穿龙袍一样,属于谋反,所以说幸好和珅自尽的早,不然下场将会更加惨烈。

6

嘉庆在处死和珅的时候,给他列了二十条大罪。这二十条大罪中,很显然,第一条大罪是最重要的,后面的那些,可能就是充数。但恰恰是这第一条大罪,让人不太理解。这条大罪说的是,乾隆确定册封嘉庆为皇太子的时候,和珅在乾隆皇帝颁旨之前,第一时间把好消息告诉嘉庆。照理说,嘉庆应该感到高兴才是。但是,嘉庆不但不高兴,反而非常不高兴。嘉庆把这个列为和珅二十大罪状的第一条,而不是把大家耳熟能详的“贪污受贿”列为第一条,由此可见,嘉庆对这件事生气到什么程度!

(嘉庆剧照)

那么,和珅给嘉庆带来好消息,嘉庆为什么还如此不高兴呢?

一般认为,嘉庆不高兴,有两个原因。

一是和珅表功。

嘉庆把理由说得很清楚:“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意思就是说,和珅这样做,是表露他对嘉庆有“拥戴之功”。

嘉庆认为,和珅这是在向自己暗示,你能够获得皇太子之位,都是我和珅在乾隆皇帝面前推荐的结果,你应该感激我。

我们知道,古代王朝社会,都只能说皇帝对大臣有恩,大臣的功劳,都是皇帝赐予的。绝对不能反过来,说大臣对皇帝有恩。绝对不能说,大臣的功劳是自己建立的。尤其是“皇太子位”“皇位”这些东西,那只能是先皇赐予的。甚至也不是先皇赐予的,而是上天赐予的,是命中注定。否则,一旦承认大臣在“皇太子位”“皇位”等问题上有发言权,便意味着,大臣可以废立皇帝,把持朝政,甚至对皇位取而代之。因此,皇帝是绝对不允许的。

(和珅剧照)

二是和珅泄密。

嘉庆在给和珅列的第一条大罪中,同样说得很清楚:“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泄机密。”

嘉庆认为,关于皇位问题,是国家机密,绝对不能泄露。

不仅如此,清朝的皇位,机密性尤其高。因为从雍正皇帝开始,就订立了秘密建储制,皇位的机密性,又往上提升了一步。

而和珅明知道储位的机密性那么高,他依然要提前把这件事告诉嘉庆。

和珅既然能把储位这种高度机密的事情,都能够提前泄露,他还有什么不能泄露的呢?

古代都会把“谋大逆”作为第一大罪。和珅虽然没有“谋大逆”,但是他泄露储位机密,认为储位与他有关这件事,其意义与“谋大逆”是很相近的。因此,嘉庆是绝对不会饶恕他的。

不过,话说回来,嘉庆虽然把和珅提前告诉他喜讯一事,如此上纲上线,但实在地说,有些夸张了。为什么说夸张了呢?

(乾隆剧照)

我们知道,虽然乾隆与和珅的关系非同一般,但从乾隆这个人的性格来看,在立皇太子的问题上,他是绝对不会让别人说三道四的。他既不会征求和珅的意见,也不会听和珅的建议。也就是说,如果和珅向他提关于“储位”的建议,他不但不会同意,而且很可能会怀疑和珅与这个皇太子有勾结,对这个大臣给予严厉处罚。当年很多大臣就已经吃过康熙皇帝的亏了,乾隆皇帝比康熙皇帝更过分,当然不会有人再提这一点。

而且,要说在当时,对乾隆的性格摸得最透的,要说最了解乾隆的,莫过于和珅了。他既然如此了解,怎么还会给乾隆提什么建议呢?大家都知道给乾隆提建议是自讨苦吃,和珅提前把喜讯告诉嘉庆,显然就没有想“表功”的意思。

再说了,储位已经确定,只是没有宣旨,和珅提前告诉嘉庆,让他有所准备,其实也是说得过去的。宣旨只是一个仪式,事实上很多事情事前都知道了。为了把这个仪式做好,让嘉庆做个准备也是应该的。怎么会成为和珅的一条大罪呢?

所以说,嘉庆把这条放在第一,显然有“欲加之罪,何患无辞”的味道。嘉庆向来就讨厌和珅,因为他太巴结乾隆了,从来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就算自己已经当了皇帝,和珅也是一门心思都在乾隆身上,这是让嘉庆心里很不是滋味的。再一点,众所周知,嘉庆也垂涎和珅的家产。这才是嘉庆要扳倒和珅最重要的原因。但是,这个话是不能拿出来说的,尤其和珅只巴结乾隆不把自己放眼里的话,不可能说给大臣们听。因此,嘉庆才把“和珅讨好自己”这一条放在第一位。意思是说,他想讨好老子,老子还不让他讨好呢!

(参考资料:《清史稿》)

7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


和珅是大清朝的一朵奇葩。

关于和珅的传言也是一大堆,关于他怎么升官,怎么一手遮天,怎么被匆匆处死,怎么被抄家充公,都有很多或真或假的流言。

但是和珅的二十条大罪,却是不难查访的:

《清史稿》关于和珅的传记,记得很清楚。

由此可知,和珅的这些罪状,其实都是可大可小,可有可无的。正如《大明王朝1566》中太监杨金水所言: “有些事不上秤没四两重,上了秤一千斤打不住。”。要是不追究,也就是一件小事,要是想小题大做,那件件都是杀头的死罪。

所谓的第一条大罪,其实并不是东珠有关的。

而是乾隆末年的一次“玉如意”事件。

这一天,乾隆爷悄悄把几个众臣叫到了身边,告知自己内心的想法,想立嘉庆皇帝为太子,以后就传为给他。毕竟自己已经年老,并且自己也是嘴欠,发下誓言,只在位六十年,不超过自己的爷爷康熙大帝。所以就想在世之时禅位,然后自己当太上皇。

晚年的乾隆皇帝

知道这个天大秘密的人中,就有和珅。和珅出了宫门后,立马跑到嘉庆的府邸,啥话都没说,直接把一柄玉如意交到嘉庆手中,然后转身就走了。嘉庆心知肚明,随后果然成了大清皇上。

我们现在看这件事,觉得很能理解,和珅又不傻,知道太上皇早晚要御龙归天,自己需要找个靠山,最好的靠山就是下一任皇帝了。但是和珅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样做等于说是卖主求荣,在嘉庆帝心中就留下了一个不好的印象——这个和珅真是不靠谱,什么私密的事情都不可告知,不知道他为了自己利益,什么时候就把自己卖了呢!

和珅知道太多关于太上皇的秘密,甚至包括嘉庆皇帝的秘密,如果这个人嘴不可靠,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永远不再说话,果然,在乾隆皇帝死后没几天,嘉庆就逮了和珅,宣布二十条大罪,匆匆处死。

当然了,东珠的说法,在二十条大罪的最后一条有反映,但是这是很无关紧要的了。身居高位的人,那个手里没几颗像样的东珠?并且清代的东珠虽然说是皇宫的贡物,专门由东北的打牲乌拉采捕送到紫禁城,但是市场上还是有需求的,也有相关的市场。所以收藏几颗珍珠,真的没什么。

嘉庆皇帝

皇上要你死,还会缺少理由?


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关注@历史宝藏。

8

乾隆一朝最大的宠臣、权臣非和珅莫属,自步入朝堂以来,和珅把乾隆伺候得明明白白,一君一臣,关系十分亲密。

登基满六十年的时候,乾隆禅位十五子顒琰,将披着盛世外皮,实则满目疮痍的烂摊子交给了嘉庆皇帝,嘉庆一心想拯救逐步走向衰落的大清,最想做的就是铲除和珅这颗大毒瘤,奈何乾隆在世,虽说禅位但并没放权,嘉庆也只能安静的等待时机。

三年之后,乾隆病逝,嘉庆未免夜长梦多,马上磨刀霍霍向和珅了。

乾隆去世当天,嘉庆就命人将乾隆小殓了,在乾清宫举行祭奠,以和珅乃是大行皇帝之重臣、之宠臣为由,命和珅为乾隆守灵,主持祭奠事宜,典礼未完之前不得擅离灵堂,用守灵的名义将和珅软禁在灵堂。

乾隆三九丧期未过,嘉庆就以镇压白莲教不利苛责和珅与福长安等人,随后就有大臣列举和珅罪状,弹劾和珅,嘉庆顺势罢免了和珅全部官衔,不久后就抄家了。

和珅家里金银无数、奇珍异宝罗列,钱财数额可抵清廷近20年的财政收入之和。数额之巨,连嘉庆都吓了一跳,随即嘉庆就宣布了和珅的二十条罪状,赐其自尽了。

嘉庆列举的和珅二十大罪证如下图:

(图片摘录于网络资料)

当时罪状二十条里并没有私藏东珠一项,更谈不上首罪,类似的只是第十五条提到了和珅收藏的珍珠规格逾越规制,甚至超过了皇帝御用的珠子。

清朝东珠乃是御用之物,亲王冠顶镶嵌东珠规格数量都有定制,私藏东珠就是暗藏祸心,视同谋反,理应千刀万剐、株连九族,而当时嘉庆一心快刀斩乱麻,以免节外生枝,对外宣布的二十条罪证主要就是蔑视皇权的不敬之罪、人品有问题、为官失职、用人不当、巨额财产来路不明,虽然每条都是死罪,还是有种将罪过轻描淡写的感觉。

纵横猜测嘉庆就是想最快速度要了和珅的性命,他也怕审判查证拖延时间,让和珅有了喘息的机会,毕竟和珅在朝经营几十年,而自己刚刚上位根基不稳,若是和珅抽身谋反, 那时局面就一发不可收拾了,所以即使搜出了东珠他也得先隐忍不发。

还有一点也颇为有趣,嘉庆宣布的和珅二十条罪证,只有首罪与自己相关,泄露传位事宜邀功,十来条都是说和珅侍奉乾隆并不尽心,辜负了乾隆的重任,以衬托和珅是十足的佞臣,而和珅是公认的巨贪,关于他贪污的罪证居然排在了十三条以后,而且没用“贪”字,用了一个“藏”字,小伙伴们觉得这是为什么呢?

9

来答一下。清朝著名贪官和珅被抄家产有11亿两白银,相当于当时清朝15年的财政收入,令人咂舌。和珅被清朝嘉庆赐死,其中就有私藏东珠一项,因为查出一串60多颗大东珠制成的朝珠。
为什么东珠如此重要?因为东珠象征皇权至高的,不容任何人僭越冒犯,这也是存世东珠朝珠稀少珍贵的原因。只有皇上皇后才能用,连皇子和亲王都不能使用,所以和珅是触犯大忌了。

东珠朝珠,最顶级奢侈的珠串。东珠,第一次听说是在清朝电视剧中,其实它淡水珍珠,出产于满族的发祥之地,所以与吉林市很有渊源。从清皇太极时代开始,吉林乌拉街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专事采东珠奉皇室。东珠象征吉祥幸福,光明圆满,每年都有任务。东珠的采捕十分艰难,尤其是上等东珠的得来更为不易。

清朝皇上的朝冠、朝珠和朝带上都有1号大东珠。乾隆曾戴过108颗东珠串成的朝珠,都是非常好的1号大东珠。皇后首饰里面都有2号、3号东珠,

2015年,一小伙带着珍藏的东珠珠串登上华豫之门。最终被专家估价为单颗30万元,而整个东珠珠串拥有108颗。

2010年香港苏富比春拍,一串清朝御制东珠朝珠曾掀起激烈竞投,10分钟内经过61次叫价,最终由一名电话投标者以6000万港元投得,刷新御制珠宝之世界拍卖纪录,清代皇室珠宝之价值确实非同一般。

来源:都市110、网络

(xtm)

10

为什么清朝乾隆皇帝宠臣和珅的第一条死罪是私藏吉林东珠?(关注葛大小姐,天天历史故事!)


建议题主去看一下清史,不要道听途说,嘉庆帝给和珅订的20大罪状里根本就没有提到吉林东珠这个东西,更不要说第一条了。

那么,和珅的第一条罪状是什么呢?

朕于乾隆60年九月初三日,蒙皇考册封皇太子,尚未宣布谕旨,而和珅于初二日即在朕前先递如意,漏泄机密,居然以拥戴为功,其大罪一。

什么意思呢?乾隆60年九月初三,宣布爱新觉罗·颙琰为皇位继承人,还没有宣布圣旨呢,和珅初二就知道消息,并送给颙琰一个如意作为贺礼,向新皇上表功,泄露国家机密,这个第一条大罪。

很多人想必都奇怪,作为天下第一贪,为什么和珅的第一条罪状不是贪污腐败罪,而是泄露国家机密罪呢?

这个话说起来就长了,要从乾隆的爷爷康熙说起,我们都知道,康熙年间发生了著名的“九子夺嫡”事件,九位皇子为争夺帝位不顾三纲五常、手足情谊、骨肉亲情,互相倾轧,最后四皇子爱新觉罗·胤禛胜出,就是雍正帝,其他皇子或流放、或幽禁、或暗杀,很少有人善终的,雍正从此事中汲取教训,为了防止再次发生类似事件,便建立了秘密立储制度,皇帝将要立的储君圣旨写好后密封,放置于“正法光明”匾额后,为防止万一,皇帝随身还藏有一份,只有皇帝一人知道,在没有公布之前,哪个皇子都有可能当皇帝,这样,就巧妙的避免了夺嫡事件的再次发生,而这道圣旨就成了当时国家的最高机密,私自探听和泄密都是大罪,不仅要杀头,还会诛灭三族。

乾隆帝爱新觉罗·弘历是雍正帝的第四子,他能当上皇帝也是充满了凶险,所以,他对立皇储之事非常慎重,严格遵守父亲雍正帝立下的规矩。

乾隆是个长寿皇帝,也是个多儿多福的皇帝,他一共有17个儿子,10个女儿,嘉庆帝爱新觉罗·颙琰作为乾隆的第十五子,既不是最聪明的,也不是最有能力的,但确实最幸运的。

乾隆的皇长子永璜作为大阿哥在孝贤纯皇后的葬礼上不够伤感,被取消了立储资格,皇次子永琏(孝贤纯皇后所生)被秘密立为皇储,结果福小命薄,九岁的时候夭折了,然后又立皇七子永琮为皇太子,永琮两岁的时候患痘症也死了,到了乾隆三十八年的时候,颙琰才被秘密立为皇储,但是一直没有宣布,作为国家最高机密被隐藏着。

和珅作为乾隆最宠爱的大臣,一向趾高气昂,唯乾隆马首是瞻,结党营私,卖官鬻爵,贪污腐化,民愤很大,当时还是和硕嘉亲王的颙琰早就对和珅恨之入骨,但有乾隆的宠幸,他也是对和珅干瞪眼没办法,和珅对颙琰也是表面上尊敬,做做样子而已,私下里却根本不买账。

和珅不知道从什么渠道知道了乾隆帝立和硕嘉亲王颙琰为皇储,立即感到后背发凉,平时和这位爷不怎么对付,现在只能临时抱佛脚了,就在乾隆宣布皇储的前一天,他做了一个看似聪明实则愚蠢的决定,选了一支上好的如意,亲自送到颙琰府上,抢在所有大臣前面给嘉庆道喜,虽然嘴上没有明说,但聪明的嘉庆已经知道他的来意了,不漏声色的接下来贺礼。

和珅做梦也没有想到这个马屁不仅拍到了马腿上,还给自己挖了一个大坑,等着日后自己来填坑。

1796年,乾隆举行了禅让大典,皇太子颙琰登基,既嘉庆帝,但是权力还牢牢掌握的乾隆的手里,和珅的地位、权势丝毫没有下降,他甚至派自己的老师吴省兰给嘉庆当秘书,希望牢牢掌控嘉庆,1798年2月7日,乾隆帝驾崩了,由于嘉庆早已经称帝,所以没有权力真空,他立即下了八道圣旨,安排丧事,最后一道圣旨决定了和珅和他党羽的命运。

首先调安徽巡抚朱珪入京任职,(朱珪是嘉庆的老师,因为和珅阻挠一直外放),其次是任命和珅为总理太上皇丧仪事务大臣,在乾清宫守灵,没有圣旨不准离开一步。

稳住和珅后,嘉庆帝立即召集群臣给和珅量身定制了二十款大罪,第一条就是泄露国家机密罪,至于和珅贪污受贿的罪状排到了第十三条。

和珅一直代管的刑部给和珅定了死罪,而且是最残忍、档次最高的“凌迟处死”,和珅的儿媳妇、嘉庆的妹妹——固伦和孝公主进宫向嘉庆帝哭诉,嘉庆帝非常宠爱这个妹妹,没办法只好召集群臣商议,最后改判和珅自缢,家属不连坐,为了防止打击面太大造成朝廷动荡,除了和珅的极个别亲信,其余的一律从轻发落。

和珅万万没有想到,自己惯用的拍马屁功夫不好使了,最终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不过,嘉庆早就对和珅的行为极为反感,和珅的死早已经注定了。

所以,吉林东珠这些小物件在和珅的大罪过面前根本就不算个事儿。

欢迎关注、转发、评论,葛大小姐和你一起读有趣的历史!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