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当铺抵押的衣服如果没有赎回,就会归当铺所有,当铺老板可以将衣服变卖成银子,也可以留着自己穿,具体怎么处理就是他的事情了。
古代当铺的来历
当铺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早,大约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商业行为的记载,当时对这种行为称为“以物相赘”,就是拿物品去换钱的意思。
南北朝时期的当铺非常发达,但当时不叫当铺,而叫“质库”。那个时期的佛教非常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那一时期。由于朝廷重视,百姓信仰,因此当时的寺庙成为了各方财富的聚集地。皇家对寺庙有各种赏赐,达官贵人们也经常对寺庙进行捐赠,再加上善男信女们的香火钱,当时就有了“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的说法。
佛教是以慈悲为本,当寺庙聚集了大量财富后必然要回馈于社会,因此在当时的寺庙还承担着“救危扶困”的社会责任,“质库”也因此而诞生。
质库就是当铺的前身,不仅具备典当功能,还会在特定的时期发放救济财物,相当于当时的一个赈灾机构。唐朝中后期,佛教被受到排挤,特别是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以后,寺庙和僧人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质库的典当行为也不再是寺庙独有,民间慢慢就兴起了私人开的典当行。
古代当铺的盈利模式
古代当铺是怎样赚钱的呢?其实很简单,他们主要是赚利息和差价。
我们以衣服为例,首先当铺里的人会先看前来典当的人是哪种人。如果对方看起来家境不太差,只是一时急用钱才来当衣服,那么此人赎当的可能性就会很高,这时候他给出的钱相对要高一些,因为价钱高利息才会高;如果前来典当的人看起来就是家徒四壁之人,这衣服当完估计不会再回来赎当了,那么就要将价钱压得很低,等过了约定日期衣服就归当铺所有,中间的差价就会很高。
但是不管典当价开到多高,都不会超过估价的50%,比如《金瓶梅》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一副金头面、一柄镀金钩子,价值七八十两银子,结果只当了三十两银子。”
所以在当铺里工作的人,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估价和开价,但其中也还有别的门道,那就是故意贬低抵押物的价值。就以当衣服来说,不管对方拿来的衣服多么光鲜亮丽,当票上一律写上“破旧”二字,如果是皮衣则会写上“光板无毛”,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压低抵押物的价值。
抵押物被贬值,估价方面又有精明的伙计,因此不管典当之人会不会来赎当,最终的赢家还是当铺!来赎当,赚利息钱;不来赎当,物品归当铺,中间差价比利息要高多了!
结语
古代当铺的顾客一般是急需用钱的人,因为只有在急用钱的时候才会选择这种“亏本生意”,如果不是急用钱,完全可以将手中的物品当成二手商品进行贩卖,所得利润比当铺要高得多。
正是因为急用钱,所以当铺就有了“压榨价值”的操作空间,但是他们也不是所有物品都会收,古代当铺有三不当:
神袍戏衣不当,旗锣伞扇不当,低潮手饰不当。
当铺不收神袍戏衣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怕收到死人的寿衣,其实我更觉得是因为这种衣服在市场上的需求很小,他们收了很有可能会砸在手里卖不出去,而且像后面旗锣伞扇之类的东西也是如此,基本上没什么人要,所以赔本买卖当铺是不会去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