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当铺是一个对出当者极其不利的商业模式,市场价格100的东西,死当能给到30-50的的钱,活当就只给20-30的钱。活当的话在赎回时,还要支付利息和保管费。

很多时候出当人的身份和穿着也影响当铺的出价,尤其是活当,利息都是月计的,不同时期不同区域,从2.5分到10分都有。

问题中提到的衣服,既然当铺收,那肯定就有交易价格,活当的衣物,到期后不来赎回就归当铺所有了。

如果是普通物件,首先肯定是从活当库房转至到期库房或者死当库房,当铺老板要是喜欢就拿走,后来才是卖掉变现,当铺员工会不定期邀请那些喜欢捡便宜的有钱有势的人来库房挑。因为成本低,当铺的价格普遍比市价低,流通起来还是很快的。当然有时候当铺也有看走眼的时候,这个属于小概率事件,开当铺的都有这个风险。

如果是价值不菲的物件,首先会妥善保管,当期临近时,当铺会派伙计去侧面了解出当人的经济情况来判断赎回的可能性,如果是当铺老板或者与关系特别近的有钱官商看上了这个物件,就会私底下动用各种手段,让出当人到期难以赎回,以便名正言顺的据为己有。如果出当人是有身份的人,快到期时,当铺伙计会礼貌拜访,提醒到期时间,并且确认是否赎回,以便当铺早做安排。

总之就是,当铺是暴利行业,更不可能做亏本买卖,以2-3折的价格成本,一转手轻松翻倍,衣服也一样。

当然当铺不是做慈善的,没有交易价值的衣服,当铺是不会收的。

最佳贡献者
2

不光是衣服 ,所有被当物品过了当期后。都会拿出去卖掉,这是老板最想要的结果。因为物品当的时候给的价极低,他们卖后挣得多。

3

古代当铺抵押的衣服如果没有赎回,就会归当铺所有,当铺老板可以将衣服变卖成银子,也可以留着自己穿,具体怎么处理就是他的事情了。

古代当铺的来历

当铺在历史上出现的很早,大约在西汉时期就已经有了这种商业行为的记载,当时对这种行为称为“以物相赘”,就是拿物品去换钱的意思。

南北朝时期的当铺非常发达,但当时不叫当铺,而叫“质库”。那个时期的佛教非常兴盛,“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说的就是那一时期。由于朝廷重视,百姓信仰,因此当时的寺庙成为了各方财富的聚集地。皇家对寺庙有各种赏赐,达官贵人们也经常对寺庙进行捐赠,再加上善男信女们的香火钱,当时就有了“十分天下之财,而佛有七八”的说法。

佛教是以慈悲为本,当寺庙聚集了大量财富后必然要回馈于社会,因此在当时的寺庙还承担着“救危扶困”的社会责任,“质库”也因此而诞生。

质库就是当铺的前身,不仅具备典当功能,还会在特定的时期发放救济财物,相当于当时的一个赈灾机构。唐朝中后期,佛教被受到排挤,特别是唐武宗时期的灭佛运动以后,寺庙和僧人的社会地位急剧下降,质库的典当行为也不再是寺庙独有,民间慢慢就兴起了私人开的典当行。

古代当铺的盈利模式

古代当铺是怎样赚钱的呢?其实很简单,他们主要是赚利息和差价

我们以衣服为例,首先当铺里的人会先看前来典当的人是哪种人。如果对方看起来家境不太差,只是一时急用钱才来当衣服,那么此人赎当的可能性就会很高,这时候他给出的钱相对要高一些,因为价钱高利息才会高;如果前来典当的人看起来就是家徒四壁之人,这衣服当完估计不会再回来赎当了,那么就要将价钱压得很低,等过了约定日期衣服就归当铺所有,中间的差价就会很高。

但是不管典当价开到多高,都不会超过估价的50%,比如《金瓶梅》中有这么一段记载:

“一副金头面、一柄镀金钩子,价值七八十两银子,结果只当了三十两银子。”

所以在当铺里工作的人,最有技术含量的就是估价和开价,但其中也还有别的门道,那就是故意贬低抵押物的价值。就以当衣服来说,不管对方拿来的衣服多么光鲜亮丽,当票上一律写上“破旧”二字,如果是皮衣则会写上“光板无毛”,反正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来压低抵押物的价值。

抵押物被贬值,估价方面又有精明的伙计,因此不管典当之人会不会来赎当,最终的赢家还是当铺!来赎当,赚利息钱;不来赎当,物品归当铺,中间差价比利息要高多了!

结语

古代当铺的顾客一般是急需用钱的人,因为只有在急用钱的时候才会选择这种“亏本生意”,如果不是急用钱,完全可以将手中的物品当成二手商品进行贩卖,所得利润比当铺要高得多。

正是因为急用钱,所以当铺就有了“压榨价值”的操作空间,但是他们也不是所有物品都会收,古代当铺有三不当:

神袍戏衣不当,旗锣伞扇不当,低潮手饰不当。

当铺不收神袍戏衣的原因,有人认为是怕收到死人的寿衣,其实我更觉得是因为这种衣服在市场上的需求很小,他们收了很有可能会砸在手里卖不出去,而且像后面旗锣伞扇之类的东西也是如此,基本上没什么人要,所以赔本买卖当铺是不会去做的

4

您知道当铺是怎么赚钱的吗?当铺的利润主要有两头儿,第一是当户到期赎当,除了支付当初得到的当金,还要支付一定的手续费和利息。这个利息非常的高,古时候称典当行的生意叫做“九出十三归”。比如你典当一个估价值10元的物品,当期一般是3个月,月息就是1元,也就是每个月需要纳息1元。但在当户借贷的时候,10元的质押品当铺只付出9元,这就是“九出”,到期取赎时,却要加按照原估价之外加收三个月的利息3元,共收13元,所以称为“十三归”。

当票

当铺实际操作中何止“九出十三归”,他们尽量压低典当物的估价,提高利息,缩短赎当时间,目的就是让当户知难而退,放弃赎当,或者难以赎当,进而占有典当抵押品。反正不管什么原因,当户无法按期赎当,这一笔典当就成了“死当”,按照当铺的规矩,“死当”归当铺所有,当铺可以将其专卖或者公开拍卖,这是当铺生意利润来源的另一头儿,也是最大的一头儿。所以题主问到抵押的衣服没有赎回怎么处理呢?当然是卖掉,古代很多当铺都同时兼营着成衣铺、首饰铺之类的商店,就是用来处理死当物品。同一件貂皮大衣,他们收当的时候称之为“虫吃鼠咬、光板没毛的破褂子”,等他们卖的时候就会吹成没上过身儿,没下过水儿,长白山千年雪貂所制了。

虫吃鼠咬、光板没毛

当铺生意从本质上属于有抵押的高利贷,从古至今一直都是最暴利最赚钱的行业,它的金融原理就跟现在的“714”高炮差不多,但是比“714”高炮要温和一些,却也是走投无路的人才会去典当。古时候很多穷苦人一到春天的时候,青黄不接,往往会把棉衣、棉被等冬季用品当掉,辛苦一年如果能剩下俩子儿,就去赎回来或者买新的,年复一年周而复始,辛辛苦苦赚的钱都让当铺给剥削了去。

5

古代

当铺里抵押的衣服要分是普通老百姓和落魄贵族的。若是普通老百姓的衣服,多为过季的衣服,如夏天将棉袄抵押赎回单衣 冬天则将单衣抵押赎回棉袄。如果衣服不赎回,当铺会将衣服进行二次销售。如果是落魄贵族的衣服,做工精美,质量上城,这类衣服会流通于较高的消费群体中,用来撑面子。在此推荐你去听德云社的相声《卖估衣》,这段相声后半段就是讲如何处理当铺里抵押确没人赎回的衣服的吆喝的。还有《当铺论》也值得一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