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国古代的著名诗人,除了几个没被贬的,剩下的几乎都是被贬的了。所以,中国古代被贬的诗人数量之多可谓蔚为壮观。我们先来梳理一下,然后分析他们被贬的原因,以及他们被贬后为何他们创作更多传世名篇。

一、被贬后有传世名篇的中国古代著名诗人代表

第一位,浪漫主义屈原。因为被佞臣诬陷得不到昏庸的楚怀王信任而被贬湖南地带,后有《离骚》问世。第二位诗仙李白,因参与王叔文改革集团的失败而被贬到南方后,写出“安能佩服眉折腰事权贵”等名篇;第三位白居易:因得罪了朝廷权贵,被贬为江州司马,后才有一系列新乐府的现实主义诗歌;第四位豪放派诗人苏轼在中国历史上被贬次数多,时间也很长,同时被贬路程最远,甚至死在被贬路上......

纵观中国古代诗歌史,被贬的著名诗人不胜枚举。下面我们来深层次分析他们为何常在被贬后有传世名篇。

二、中国古代著名诗人被贬的多种原因与本质原因

中国古代著名的诗人被贬的原因的原因五花八门,有的甚至是“莫须有”的表面借口罢了,最多的当然也是本质上的原因就是政治上的,遭到得势利益集团的排斥和打击。然而也有像:韩愈因上书劝阻未果却获罪被贬为潮州刺史;边塞诗人王昌龄因" 不矜细行,谤议沸腾" ,在大唐天宝年间被贬为龙标县尉;王福畤便因为教子无方荒荒唐理由,被贬到交趾做县令;刘禹锡因为他性格放荡不羁,在朝廷中受人排挤,被贬做苏州刺史。

在朝廷为官司,就像一个人在某个单位工作一样,人家不想用你了,总得给你找个理由吧;有时不时因为你做得不好,也不是因为你犯了原则性的错误,许多时候就是因为一句话而丢了工作的,而即使没有丢工作,也会想办法给你找个闲差挂个名让你半死不活的干着,消磨你的意志和耐性。

三、中国古代著名诗人大多数被贬才能创出传世名篇的原因

第一,这些人原本就有深厚的诗歌艺术造诣,许多为朝当官前就已经在诗歌江湖上颇有名气了。如李白(事迹不述,大家都知道)等。当然此时诗人们在诗歌思想厚度社会广度上可能有这样或那样的欠缺,但诗歌才能或名气大都也被当时达官贵人,或文人墨客们所熟知。

第二,被贬后对朝廷政治、官场腐败、道德伦理、人性阴暗等有了全面而深刻的体验,传统儒家思想那种“治国平天下”理想往往有他们心中有所质疑和动摇;同时,被贬后更贴近民间,了解感受到民众的疾苦,所以往往也能回归初心,通过诗歌写出更有社会价值、思想价值的作品来。如屈原写出:“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白剧易写出:“同是天涯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刘禹锡写到:“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韩愈写到:“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虽然被贬后,大都有过"凄凉"与失落的心绪,但也有的还是比较乐面的,如刘禹锡也写到:“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第三,被贬后,个别诗人的作品具备了更高宇宙观与形上而的哲学意味。这类诗人并不只是表达自己的失落和不甘,或者对民间残酷现实的批判,还在于其遗世独立的品格,以及其作品可以上升到宇宙观与哲学,这种诗人更难得,成就也更大。比如苏轼被贬黄州时,潇洒地写到:“自笑平生为口忙,老来事业转荒唐。长江绕郭知鱼美,好竹连山觉笋香。”虽然东坡先生觉得自己生平辗转挺“荒唐”,但还是觉得有美食吃可以开心一点。再如苏轼的前后《赤壁赋》(这里把赋也看作是一种诗体),这篇作品可以说融合了儒家的 人世,道家的避世,以及释家的超世思想,却又不属于任何一种思想;苏轼的豁达随缘,应该与他这些广阔远大的宇宙观与人生哲学认知有莫大关系。

最佳贡献者
2

古代著名诗人之所以大多数被贬才能创作出传世名篇,是因为他们在被贬之后多为闲职,有更多的时间来思考自己、思考当下的境遇。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诗人之所以为诗人,对于外界事物的感知是很敏感的,往往会因人、因四季交替,触景生情,才情也就易于往常。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柳宗元《江雪》等等。

此外,还有古代重要的诗歌传统,也被很多诗人所信奉,这就是:不平则鸣。大多数诗人被贬多心情抑郁,悲愤慷慨,多有壮志未酬的心结结于心中,所以作为文人多以诗歌舒郁,抒发内心苦闷之前,再从诗歌中自我调适、自我解脱,如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白居易《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另外苏轼是非常豁达豪迈之人,被贬之后,诗词也多是洒脱豪爽,在诗词中自我安慰,自我升华,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满庭芳》数首,《满江红·寄鄂州朱使君寿昌 》等等,类似的诗歌是非常之多。

“不平则鸣”出自韩愈所作《送孟东野序》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

其原文如下:

大凡物不得其平则鸣:草木之无声,风挠之鸣。水之无声,风荡之鸣。其跃也,或激之;其趋也,或梗之;其沸也,或炙之。金石之无声,或击之鸣。人之于言也亦然,有不得已者而后言。

我们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他的思想也已经具备了“不平则鸣”的雏形。他在《太史公自序》中写道: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韩愈正式提出“不平则鸣”的理论以后,影响深远,后人在此基础上纷纷做了自己的补充和改动。北宋人欧阳修发展了“不平则鸣”,进一步提出了“穷而后工”的理论,阐述诗人们在困顿恶劣环境的磨砺下,不平之气郁结在心中,更有利于创作出令人动容的文学作品。南宋人陆放翁也对“不平则鸣”作出了自己的阐释,提出了“悲愤出诗人”的观点,他本人就空有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可是无法施展,用诗歌在南宋诗坛鸣出了不可撼动的声音。明朝人李贽基于“不平则鸣”,提出了“不愤不作”的理论,指出《水浒传》就是一部典型的发愤之作。

所以说古代著名诗人多在被贬时创造出传世名篇,“不平则鸣”和善于思考是两大重要的原因。

3

题主的疑问,可能北宋大文豪欧阳修的一句话能解答,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


这句话见于欧阳修的《梅圣俞诗集序》,欧阳修认为,“诗人少达而多穷”,“世所传诗者,多出于古穷人之辞也”,“愈穷则愈工”。


“诗穷而后工”的意思就是说诗人在受到困险环境的磨砺,幽愤郁积于心时,方能写出动人心弦,引人共鸣的诗歌作品。


应该知道,“诗穷而后工”里的“穷”,并非单纯指贫穷、贫困,如果单单只是贫穷,对于安贫乐道的人并不算是苦事;更恰当的解释是困顿、没有出路的处境,是阮籍穷途痛哭的那个“穷”,仕途不顺、生活不顺、情感不顺、人生坎坷,前途渺茫,这种时候,是最容易写出真情实感,哀怨动人的诗文。


其实,早在汉代,史学家兼文学家司马迁就有类似的想法,司马迁的《报任安书》里面说:

盖西伯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故述往事,思来者。


翻译一下这段话,意思就是:

周文王姬昌被拘禁后才推演编著了《周易》;孔子遭受困窘才去著述《春秋》;屈原被放逐,才写了《离骚》;左丘明失去视力,才潜心编撰《国语》。孙膑被截去膝盖骨,《兵法》才撰写出来;吕不韦被贬谪蜀地,后世才有《吕氏春秋》流传;韩非被囚禁在秦国,写出了《说难》、《孤愤》;《诗》三百篇(指诗经),大都是一些圣贤们抒发愤懑而写作的。这些都是人们感情有压抑郁结不解的地方,不能实现其理想,所以记述过去的事迹,让将来的人了解他的志向。


《报任安书》是司马迁写给朋友任安的一封回信,在信中司马迁陈述了自己的不幸遭遇,抒发了为著作《史记》而不得不含垢忍辱苟且偷生的痛苦心情。信写得酸楚沉郁,激愤悲凉。信中的这段话,可以看做司马迁的自我期许和自我激励,同时,大量的事实,也证明了,人在穷途末路之时,内心的抑郁悲愤,往往能够发而为文,成为心灵的寄托。


唐代的大文豪韩愈也有类似的观点,在《送孟东野序》中,韩愈开篇就说:“物不得其平而鸣”,后来这句话演绎成不平则鸣。人心里如果有抑郁不平之气,普通人可能会哭,会骂,诗人们则会写诗作文,来抒发内心的积郁。真有愁苦的时候,写诗作文往往会放弃雕琢和矫饰,而是直抒胸臆,反而会使诗歌有一种动人心魄的力量。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的文学主张,将创作主体的生活与创作潜能关联起来,也将诗歌作者的生活境遇、情感状态直接地与诗歌创作自身的特点联系起来:一是诗人因穷而“自放”,能与外界建立较纯粹的审美关系,于是能探求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奇怪”;

二是郁积的情感有助于诗人“兴于怨刺”,抒写出曲折入微而又带有普遍性的人情。这是对前人思想的深入发展。


韩愈和欧阳修的观点后代也有承继,清代乾嘉“性灵派”的代表人物赵翼曾经写过一首《题遗山诗》,诗里就有这样的句子:“国家不幸诗家幸,赋到沧桑语便工”,遗山就是金代的诗人元好问,以丧乱诗著称。


题主所说的,很多诗人被贬后才写出千古名篇,正是证明了欧阳修“诗穷而后工”的这个观点。当人的境遇变糟了,理想志向无法实现了,必然会促使他对人生,对社会进行更深入的思考,这些深入的思考,深切的情感,体现在诗文当中,当然会具有直指人心的力量,最明显就是李煜,早期当皇帝时那种宫闱秾艳之词,与后期被俘为臣虏时候的作品,简直不可同日而语。


4

纵览中国文学发展脉络,许多文学作品多是文人在贬谪后创作出传世名篇,成就了中国文学的辉煌。贬谪,作为古代帝王惩罚犯错官吏的一种方式,他们在被贬后,其心态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有对苦难和死亡的畏惧,也有借对亲友的思念表达对入仕功名的执着,甚至还有诗人在儒释道观念下开始超越悲怨苦闷,变得乐观旷达。这也恰好说明了,这些诗人之所以能够创出传世名篇的关键原因。本文从诗人被贬后的这三种创作心态来解释其写出佳作的原因。

文人对苦难和死亡的畏惧,促使他们开始兴寄抒情,永垂史册

古代的文人一经贬谪,都会被分配到物资匮乏、治理难耐、气候恶劣甚至有性命之忧的蛮荒之地,很多文人不如武将之士体力充沛,故而在赶往贬谪之地的路上命丧黄泉,所以文人面临贬谪时,他们的内心其实是恐惧的。

比如荒远的岭南,古人将之视为畏途,古时还是一片尚未开化的野蛮之地,因气候炎热,瘴气弥漫,疾病肆虐,故也被许多文人称为“瘴疠之地”,历代帝王也会将政见不同的“罪大恶极”者分配到岭南,来表示对他的惩罚,北宋著名诗人苏轼,就曾被一贬再贬至岭南(惠州),在赶赴惠州的途中,苏轼写下《过大庾岭》来表达自己人格的高洁,诗中写道:

一念失垢污,身心洞清净。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
今日岭上行,身世永相忘。仙人拊我顶,结发授长生。

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力由情而变得更加感人,苏轼在贬谪至岭南后,他借岭南美景直抒胸臆,说自己是“浩然天地间,惟我独也正”,道出了自己虽遭贬谪,但却满腔爱国之心,身心高洁的人格。文人写诗作词,不仅仅是为了消遣愁闷,他们更渴望流芳千古,与后人对话,从而获得人格的不朽。正如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提出:

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岁月飘忽,性灵不居,腾声飞实,制作而已。夫人肖貌天地,禀性五才,拟耳目于日月,方声气乎风雷,其超出万物,亦已灵矣。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树德建言,岂好辩哉?不得已也!

刘勰认为,文人著文是真挚的有感而发,而不仅仅是文字的堆砌,所以他们作的文章更应该将自己的心灵寄托其中,传诸后世。“形同草木之脆,名逾金石之坚,是以君子处世”一句正是点名了,那些不用心写诗文的人,他们的名声就像草木一样脆弱,反之,就如同金石一般坚固,永垂不朽。所以,那些被贬谪的文人在面临苦难的时候,他们更遵循君子之道,认为自己应该用诗文来获得不朽。

在很多诗人眼中,被贬谪是一件非常恐怖的事情,当他们的生命遭到沉沦与无助时,便将个人的性情寄托在诗词中,来表达自己的人格清白与正直,希望得到有识之士、同道中人的认可。这种含蓄委婉的创作手法不由得增加了作品的感染力,从而触及读者心灵,达到与古人的心灵对话,使被贬文人的佳作流传百世。

文人对入仕功名的执着,促使他们想通过诗文明志,从而得到再度重用

古代社会一直强调“学而优则仕”,以至于文人将入朝做官作为个人的毕生追求。在朝为官时,文人有着崇高的责任感和道义感,怀着积极的济民生、安社稷的进取精神。然而,当他们陷入贬谪之后,将这种入仕情怀和悲愤愁绪交织在一起,往往开始为得到再次重用而发出呐喊。自先秦时期的屈原被贬写下《离骚》,到唐朝时期贬谪的高峰,许多文人传世的作品均杂糅了对仕途理想的追求和身陷囹圄的凄楚。

如盛唐的天才诗人李白,由于出身商人家庭,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入朝为官,辗转半生,好不容易通过玉真公主的举荐供奉翰林院,却惨遭他人谄媚诬陷,不得不被唐玄宗赐金放还。李白集失落与壮志为一体,写下这首《行路难》,道尽了自己对仕途的执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有着积极入世、进取的人生态度,他这一生渴望“一匡天下”而“立抵卿相”,在建立盖世之功后功成身退,然而在现实生活中却节节败退。这首《行路难》正是写于赐金放还之后,诗分两段,第一段写李白这些年来虽然物质丰足,而官阶却很低,更别提为国立功了,而第二段正是袒露自己在被贬之后,渴望重用的心绪,“垂钓碧溪”的是姜太公,后来再次受到周文王的重用,助周灭商,而“乘舟梦日”的是伊尹,后来受到商汤的聘请,助商灭夏。李白借用两个典故意在说明自己对仕途的执着,尾句用“长风破浪,云帆济沧海”来形容自己对未来的自信。

早在先秦时期,《诗经》就比较关注“诗何为而作”的问题,以儒家学派为代表的学说提出“诗言志”之说,意在强调诗歌的主要功用在于抒怀言志,据《尚书·尧典》中记载:

诗言志,歌永言,声依永,律和声。

在这里,“诗言志”中的“志”正是指诗人的人生志向,在强调仕途经济的古代,他们遵循借诗抒发个人情怀的习惯,故那些被贬谪的诗人也更想在贬谪之后,表露人生志向,渴望这些诗词作品被君王看见,从而再次得到朝廷重用。

中国古代被贬谪的文人很多,贬谪后的文人既有为自己的忠心未被君王重用的悲哀愤懑,也有心怀壮志,希望在贬谪的地方移风易俗,建设发展,为百姓服务,通过务实的方式来贡献国家,体现出贬谪诗人对功名的追求与执着。

文人对悲怨苦闷的超越,促使他们开始关注自身,寄情山水,变得乐观恬淡

在历史上,“诗教”观念一直紧紧地维系着诗歌与政治的关系,汉儒将这种功能具化为“美刺”,所以文人在做官期间,试图用诗文来干预政治,含蓄委婉的劝谏君王,在党争纷繁的朝代中,很多文人会因进谏而贬谪,贬谪之后的文人往往是“发愤抒情”、“不平则鸣”。然而,贬谪至此,不得不重新寻找精神寄托,在儒释道的精神思潮下,很多文人开始借助山水来排遣内心的苦闷,将隐逸之人作为榜样,开始与苦闷和解,把愁苦的心绪消解,转而变得豁达平和。

一般来讲,隐者多是自愿贬谪,他们的内心是旷达自然的,而贬者却是感伤怨愤的,所以古代文人在贬谪后,常常以高洁的隐者为榜样,借以调和心态。山水隐逸之宗陶渊明开一代山水田园诗之风,而他对苦难的超越,深刻的影响了后代人,如盛唐“诗佛”王维,惨遭贬谪之后选择隐居终南山,享受着惬意的山水生活,他在《山居秋暝》中写道: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王维精通音乐,擅长绘画,在描写自然山水的诗歌中,创造出“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静逸明秀诗境,而这首诗正是以清新宁静的山水为背景,展现了一幅“山居秋景图”,通过“青山”、“秋雨”、“明月”、“清泉”、“浣女”、“荷花”、“渔舟”等意象勾勒出了万物生生不息的乐趣,尾句的“王孙自可留”正是将自然美与心境融为一体,展现出了恬淡闲适的内心,这正是对苦难的超越,也体现了古人在遭贬之后,扩大了诗词的功能,即透彻之悟,如严羽在《沧浪诗话》中写道:

诗者,吟咏情性也。盛唐诸人,惟在兴趣,羚羊挂角,无迹可求。故其妙处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

贬谪之诗最早是兴起于唐朝,而唐诗的创作并非辞藻的堆砌、资料的改编,而是有着自然、完整的审美趣味。“不可凑泊”就正是凸显唐诗的生命观,而“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一句正是体现了诗歌语言的意蕴性,诗人在自然中寻找意趣,将个人贬谪后的苦闷与四时之景结合,从而消解了贬谪后的伤痛,开始用一种旷达的心绪,寻找自我存在的意义与价值。

文人被贬谪后的内心受到极大的挫折,在对抗浑浊世道失败后,他们开始自我拯救,进而将自己对社会政治的关注转向对自我内在的关注。当文人的生命疼痛达到极点,他们要么自我灭亡,要么重获新生,而魏晋时期的山水诗正好成为后人精神上学习的榜样,从而使得文人在孤独中学会了消解苦难,变得愈加乐观旷达。

结语

总而言之,贬谪的政治惩罚可追溯到先秦,却在唐朝变得丰富多彩起来。诗人因贬谪而行诸歌咏,这是对个人发展行径做出的命运刻画,也是对仕途不济的负隅顽抗,更是对失落之后的苦难消解,开始独立的追求个人理想,这些都构成了贬谪文学的丰富内涵,从而成就了文人的诗歌流芳百世。

作者:蔡小记

5

诗人被贬后为何能创出传世名篇?我想大概是经历与时间两个方面缘故。

在任上时每个人都春风十里,公务繁忙,应酬超多。纵然有满腹经纶,也只限于吟风弄月。加之精力有限,好词佳句所见自然不多。

被贬后任何人都会情绪低落。想想以前高居庙堂,意气风发、羽扇纶巾,是何等快哉?而今飞流直下三千尺,从云端跌落尘埃,薪俸微薄,地处偏远。想以前门庭若市,看今朝门可罗雀,自然感慨万千。

第二现在被贬了,有了大把的时间,公务也不似以前那样忙碌。面对逆境自然流于笔端,抒发情怀,生活有时也是最好的老师。有才情、有哀怨、有生活,有大把的时间。反而能创作出一些千古佳作。都说逆境出诗人就是这个缘故。也是上帝关上了一扇门,也给你打开了一扇窗的最好诠释。

6

被贬之后,多有机会接近底层,能体验到真实的人民生活,于是便创出了生命力的作品。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