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是。恰恰相反,北宋经过熙宁变法,社会矛盾有所缓和,国力亦有所增强。但新法实施不久就被废除,并恢复了原来的统治方式后,使得北宋开始走向衰落了。不久,“靖康之变”发生,宣告了北宋的结束。

北宋时期,“三冗”透支了国家财政,导致了“积贫的出现。同时,北宋面临的“外患”困扰,自建立之初就存在,时常拿它没办法,形成了“积弱”的局面。自唐朝灭亡后,天下群雄并起,分裂割据势力横行,先后出现了五代十国。直到北宋建立后,才逐渐统一了全国,结束了天下混乱的局面。可惜!由于未尽全功,使得许多故地未曾收复,白白便宜了“外患”,成为了他们崛起的资粮。宋真宗时期,通过“澶渊之盟”的签订,才缓和了“外患”的威胁。

为了解决“积贫积弱”的局面,王安石在宋神宗的支持下开始了变法运动。熙宁二年,王安石被任命为参知政事,全权主持变法事宜。期间,由于遭到保守派的激烈反对,王安石一度被“罢相”处理,新法实施不畅。宋神宗死后,这场变法运动结束。后来,新法被高太后宣布废止,保守派顺势掌握了权力,并恢复了原来的统治方式,导致变法运动嘎然而止。不过,熙宁变法还是有成果的,即“积贫积弱”局面有所改善,统治危机也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缓解,北宋继续维持其统治。

总之,北宋“熙宁变法”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北宋的统治危机,提升了北宋的国防力量,推迟了亡于“外患之手”的时间。倘若王安石变法不急于求成,又不断调整以合时宜,那么北宋统治可能会延续更长的时间也说不定。可惜,阻力太大。

最佳贡献者
2

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是发生在宋神宗时期,王安石发动变法是为了改变北宋建国以来积贫积弱局面。变法目的是以发展生产,富国强兵,等各个方面来挽救宋朝政治危机。

王安石变法

王安石的初心是好的,也是为了宋朝的繁荣富强而努力变法。但是变法没有那么不堪,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北宋积贫积弱的现象,不仅经济有所提高,军事力量也是有了显著的提升。

但是对封建地主和有权有势的人物造成了一定打击。在没有完全权利支持变法,触碰了他人的奶酪注定是要“失败”的。王安石变法得到的力量宋神宗的力量太小,也因宋神宗去世而结束,可见悲哀。换成商鞅变法得到的支持是一个天一个地。

但是变法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农民起义,本身王安石变法就不会得到封建地主阶级的支持,还会大力反对。还在变法的推行过程中,由于一些不该有、失误的举措造成了百姓利益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如保马法和青苗法)。

而农民也在变法之中武装得到了一定的提升,原来实力不强的农民也有了一定的变法。要是之前实力羸弱的农民面对封建地主阶级和官府一方,很快就会被击溃,就不会产生激烈的对抗。激烈的党争,从而加速了北宋灭亡,也是有着一定的道理。

王安石变法失败是必然的,身在朝堂不懂得权衡利弊,再者要是得到大力的支持也算,关键也没有。变法有点操之过急。可以收是“一刀切”的做法。这形容太到位、太深刻,可谓入木三分。

王安石变法虽然最终失败了,但是变法还是带来了一定的好处,经济和国力都有一定的提升。要不然不会自宋神宗后一直争论不休,最后被定义“新旧党争”。可是错就错在王安石太过于急于求成,造成保守派的全力反弹。

王安石的政治水平实在不敢恭维,身在庙堂,竟然不知庙堂之“奥妙”,朝堂政治是不过关的,不知道政治利益的平衡与妥协。连字都不识几个的刘邦都知道进三步退两步”的道理,可因读书做到宰相级别的王安石怎么不开窍呢!

王安石变法失败的原因

  • 一、北宋政治背景复杂

当时的政治背景是五代十国的战火刚刚熄灭,北宋的政权刚刚被建立,好不容易得到了休息,此时很多人是不愿意为变法而改变。

那些遵循祖先老式和不变的法律的权力集团阻碍了法律的改革和人民的不一致,王安石变法受到了太多的牵制和羁绊,使王安石的宏伟愿景和雄心难以支持。

  • 二、靠山权力太弱

要是得到大力的支持,王安石推行的政策得到完全的发挥和实行,变法就会是不一样的结果。但是王安石虽然到皇帝宋神宗的扶持,但是宋神宗没有太大的权利。

加上各种集团的阻碍,比如:内部朝堂的大臣,和封建地主阶级。王安石的变法的效率上不来,得到了完美的实行,别说完美了,有效都够呛。这样的变法怎么成功呢!

  • 三、反对派太过于强硬

王安石变法得到了支持是有限了,只有宋神宗和农民的支持,剩下基本都是反对的势力,而宋朝我们也知道是一个重文轻武的王朝的,所以导致了文官的权利很大,待遇很好,面对大臣的反对,皇帝有时候也需要妥协的,变法可谓势单力薄,最终因宋神宗的去世而结束。

  • 四、团队成员不给力

首先说支持者宋神宗在看到很多大臣、势力集团的反对,面对重重阻力,作为皇帝竟然有了退意,皇帝都有退意何况他人。

比如王安石重用的吕惠卿,吕惠卿是王安石变法中的二号人物,在变法前期为推动变法做出了不少贡献。但是吕惠卿一心觊觎王安石的宰辅之位,为了一己私利,诬陷自己的伯乐,让王安石深陷困境。

至于队伍的其他人,没有一个是真心为国家、为人民,忠诚善良之臣。这让王安石疲于应对,不仅要应付反对派,还要应付自己人,自己人都这么不靠谱不给力,变法失败也正常。

  • 五、操之过急、理念超前

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和当时的国情虽说也符合,但是有点超前了,放在宋朝时期,以传统的观念来看,给人一种不伦不类的感觉,以传统思想来说不容易接受。

加上王安石对变法的推动只是一味的推进,不懂得规避一些阻碍,有时候以退为进才是好方法,一味的前进会遭受打击而导致覆灭。

北宋灭亡的主要原因

北宋灭亡最重要的原因还是来自于外部敌人的强大。长期的重文抑武,使得北宋在军事上与金兵实力悬殊。

加上北宋外交政策的多变。北宋的外交政策时有变化,特别是与西夏、辽国和后来的金国,与这三个外族政权,北宋始终没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外交政策,在屡变中处处被动,最后甚至因此而引狼入室。

在北宋靖康二年,金兵入侵北宋都城,控制了北宋的两位皇帝宋徽宗和宋钦宗,并带走了大批的官员皇族们,北宋自此灭亡,可以说北宋的灭亡是自取灭亡。

北宋的军事是有很大的缺陷和不足。比如:地方弱化、军事僵化。

  • 地方弱化

北宋的军事政策,就是强中央、弱地方,致使地方上在财力上薄弱、在军力上软弱、在联动上松散,最后外族入侵,所有州府几乎是势如破竹,不能有效阻击外敌,首都一破,转瞬就席卷全国。

  • 军事僵化

北宋以枢密院和三衙统兵,将兵权一分为三,枢密院有权调兵,却不管军队,三衙管军队,却无权调兵。遇到战事,由中央任命将领领兵出征,而前线的行军布阵,又要向枢密院和皇帝报告,这样常常造成战机贻误。

有时即便是数万、十数万军队的大规模战争,也经常被一击即溃。

结语:

北宋灭亡和王安石变法是没有直接的关系的,农民起义和党争导致北宋灭亡的吗?并不是。北宋灭亡是宋朝长期的重文轻武导致军事羸弱而覆灭的。

王安石变法在一定程度上是非常的好的,削弱了地主的地位。并且取代了很多的高利贷,大大的削弱了朝廷以及地主对农民的剥削。把很大的一部分利润都归到了国家,归到了国库里边。

并且也建成了农民的赋税,新建了很多的水利工程,对农业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可以说那时候真的是百年没有的繁荣景象。这种现象也是大家以及民众非常期待向往的,也真的是为农民作出了很多的贡献,不管是文学方面还是农业方面,以及经济方面,都带来了很好的发展。

大家认为呢?说说你的见解和看法,下方留言探讨。


文/历史紫陌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我是紫陌,欢迎大家的关注和点赞,期待和你一起探讨更多的问题。

3

北宋的煦宁变法就是王安石变法。煦宁变法不但不是北宋灭亡的原因,相反王安石的变法巩固了北宋的统治,起到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成效。

煦宁变法的历史背景

一,三冗危机

北宋从建国杯酒释兵权起,为了防止地方割据,把行政权、赋税权、军队管理权进行分化管理,这样的好处是防止了官员权力太大起兵造反。但坏处就是原来一个人管的事,现在变成分工很细的几个人管理,官员数量成几倍增长。加上当时大兴科举和采用恩荫制,官员数量庞大,机构臃肿,官员工资成了一个沉重的负担。军队里为了抵抗北方的侵略,军队数量庞大,为了防止武将造反,又实行更戊法,使的将领和士兵还没磨练好就调走了,这样造成兵员虽多,却没什么战斗力。庞大的官员工资和军事开支使的北宋政府财政收入入不敷出。

二,内忧外患

北宋政权的入不敷出,迫使统治者增加了赋税,苛捐杂税多如牛毛,百姓负担沉重加上天灾人祸,活不下去的白姓纷纷揭竿而起。同时北宋政权同西夏和辽国的战争长年累月,战争耗费了大量的金钱,而得到的结果却是失败和赔款。

三,宋神宗决心改革

宋神宗继位后看到国家衰弱的景像,有心想改革当前的弊端,使国家强大起来,于是决定启用王安石进行变法。

煦宁变法的内容

一,青苗法

青苗法是指农民在青黄不接缺粮时,政府给农民贷款,贷粮,政府收取二分到三分的利息,在税收中归还,这样使得阶级矛盾有所缓解。但缺点是地方政府为了多收利息,强迫农民借贷,而且利息很高,农民负担还是很沉重。

二,免役法

免役法就是将原来农民按户轮流服役,改为可以交钱免役,由政府从收上来的免役费里拿出钱来雇人服役,官员和地主也不例外。这样使得政府增加了收入,农民也有人力和时间生产。

三,方田均税法

方田均税法就是重新丈量全国耕种土地数量,把土地按土质好坏分成五等,好土地多收税,坏土地少收。法令的实施使的官僚地主无法隐瞒土地,政府收入巨增,大部分农民因为拥有劣质土地而减少了赋税,农民负担减轻了一些。

四,农田水利法

鼓励开荒和修水利,没钱的可以贷款,这样就促进了农业的发展,使得政府也增加了收入,但由于把官员的考核和修水利相关联,地方政府为了政绩加大修水利的工程量,一些地方不需要修水利也强迫修建,这样也增加了百姓负担。

五,市易法,均输法

通过在东京建立市易所来收购暂时卖不出去的货物,在市场短缺时卖出,这样使得商人无法囤积居奇而抬高物价,同时政府收入也增加了,设立发运使,统一收购和运输,降低了成本,减轻了百姓的负担。

富国法实行的同时,又统过保甲法、裁兵法、将兵法、保马法、军监法使得军队素质和战斗力得到提高。通过取士法和改革科举制度,使得人才的选拔和任用规范,考试的内容也以治国为主,做到了唯才用人。

煦宁变法的成效和弊端

一,改革的成效,煦宁变法巩固了北宋政权的统治,取的了富国强兵的显著成效,政府收入增加,财政状况得到改善。军事上在熙河之役大败西夏,收复土地二千里,北宋政府积贫积弱的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使得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人民负担减轻,出现了百年不曾有过的繁荣景象。

二,改革中出现的弊端,煦宁变法在富国强兵的同时也暴露了很多弊端,如变法偏重于增加国家税收,导致国富民贫,引起了扰民,损民,失去了变法的群众基础。免役法使得百姓理发,做小买卖都要交税免役,税钱比本钱还多,百姓负担沉重。水利法的实施中,地方官员为了政绩不该修的也修,该修的过份的修,这样使得百姓负担更重了。

变法失败的原因

煦宁变法触及了官僚地主阶级的利益,遭到了太皇太后、皇后、司马光等人的强烈反对。变法偏重为国家敛财出现了损民现象,失去了百姓的支持,加上用人不当,政策执行不力,出现了扰民,损民的现像,地方官员借变法谋取私利,同时变法派内部分裂造成了变法的失败。王安石见变法推行不下去了,只能选择辞官,神宗见反对的声音越来越大,就同意了王安石辞职,变法失败。

综上所述,王安石的变法确实起到了富国强兵的效果,但一昧的偏重为国增加赋税,加上用人不当,地方官阳奉阴违谋求私利。导致了出现损民扰民的现像,失去了群众的支持。由于损害了官僚地主的利益,遭到了太皇太后、皇后、司马光等人的反对,加上变法派内部的分裂使得变法失败。

4

  熙宁变法也就是王安石变法,由于变法是从宋神宗熙宁二年开始至元丰八年结束,所以称为熙宁变法、熙丰变法。



  我们首先来了解下熙宁变法的目的,熙宁二年,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王安石进入执政之列。为了扭转北宋积贫积弱的局势,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新法。这次变法在历史上是有很大争议,在中国传统的史学评论中是被基本否定的,甚至认为是王安石的变法导致北宋的灭亡。为什么这么说呢?下面就看看看变法的弊端。



  王安石急功近利,为了开辟财源,充实国库,达到富国的目的。强制进行收购、运销等手段来积累国家财富,连担水、理发、茶贩之类的小买卖,不交免疫钱都不许经营,税务向商贩索要市利钱,税额比本钱还多,导致国富民贫。史称,免役法出,百姓都叫苦不迭。

  保甲法推行时,民间为了逃避供养军队的高额赋税与被抽去当兵的双重威胁,发生了不少自残事件,有的甚至砍下了自己的手臂。



  新法历时十五年,虽然富国强兵的的效果是非常显著的,但从根本、从长远来看却是拔苗助长,损害了国家的民众基础。与民争利本就是国家之大忌,一旦国家开始与民争利,必然不会长久。

5

熙宁变法,是发生于北宋神宗熙宁二年,由宰相王安石执行的一次希望改变建国以来国家积贫积弱现象的政策改革,故也称为王安石变法,由于后期的传唱度较高,所以本文也称为王安石变法。

历代史学家对于王安石变法的评价可谓是褒贬不一,褒者认为王安石的变法对社会矛盾起到了一定的缓和作用,同时也赞赏王安石为人大胆,不拘泥于时代,有其进步的意义和高瞻远瞩的思想,而贬者则认为王安石变法引起了北宋朝新旧党争,国家机器一度停滞不前,各种弊端没有彻底解决,最后被军队远逊于己的金军所灭。

而王安石的变法到底是否是加速北宋被金军所灭的根本原因呢?我认为不是,变法虽然引起了朝野上下关于新法和守旧两派的内争,但也确实为北宋留下了一笔可观的财富和相对比较强劲的劲旅,宋徽宗继位时间离宋神宗去世不过十五年,他何来大肆挥霍的金钱和童贯大破西夏、平定方腊的后勤保障和军队,这就是王安石变法所带来的福荫了。

王安石变法前夕,北宋的经济已经濒临崩溃,国家财政入不敷出,社会矛盾剧烈

北宋到宋神宗时期,国家的症结总的来说就是三个:冗官而政府机构臃肿、冗兵而士兵战力低下、土地兼并而社会矛盾尖锐,而这说起来,其实症结从北宋开国之初就已经存在了,赵匡胤黄袍加身之后,害怕会重蹈五代十国的覆辙,采取了“守内虚外”的政治策略。

也就是发展内部经济,分化六部和功臣权力,集权于中央,外部为了防止武将掌权,尽量减少战事,争取“以钱买和平”,所以虽然北宋在外部劲敌环绕,但内部也比较稳定,经济发达,文化繁荣,是著名的有钱王朝。可是到了北宋中期,用来加强中央集权的各种措施也开始弊端丛生了。

  1. 官员机构臃肿:为了笼络天下士子,北宋对选官途径十分宽松,而为了避免结党营私出现权臣的情况,又实行官职差三权分立的制度,由此就导致了官员收编泛滥,且无能混事之人居多。据时任谏院的包拯统计,北宋官员在仁宗时期高达近两万人,地方官的数量是前朝的五倍之多,这还是在编人员,那些后备、守选的还没算上去;
  2. 士兵战力低下:赵匡胤贯彻“强干弱支”的建军方略,在北宋四类军中,除了禁军数量多且有一定战斗力外,边军、乡兵、蕃兵要么数量少,要么只用于服劳役,平时缺乏锻炼,一遇外敌进攻就土崩瓦解。而作为中央军,禁军采取的是募兵制,朝廷经常通过招募大量灾民来安抚灾情,仁宗时期的禁军数量居然高达八十万,《水浒传》里林冲的八十万禁军教头头衔也是由此而来的;
  3. 土地兼并严重:赵匡胤不杀功臣,而且对功臣的待遇极好,除了给钱给粮、给官位之外,还默许他们包括其子孙后代在地方买田买地,建立宅院,可北宋的耕地面积本来就少,在经过数代之后,由于子孙众多加上频繁掠取财富,朝廷也没有明令禁止,所以到北宋中期,功臣、豪强、大地主的土地面积占全国百分之七十以上,而没钱的穷苦百姓则“无卓锥之地,有力者无田可种”

养官、养兵再加上上层建筑掌握了大部分财富,北宋的财政收入面临着贫乏的窘况,下层百姓无地可种又得应付高额赋税,国家一旦遇到灾情又无钱赈灾,靠募兵来缓解灾民的不满也已经达到了临界点,起不到什么大作用,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前赴后继,按欧阳修的说法是“一年多如一年,一火强如一火”,所以才会有北宋仁宗时期的庆历新政,以裁官、裁兵、限制土地数量和发展军备,希望能够扭转北宋贫富悬殊,国家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局势。

但是新政触犯到了官僚地主和混日子的士兵们的利益网,遭到了强烈的反对和诽谤,而宋仁宗本人也是个和稀泥、不想惹事的主儿,所以庆历新政仅仅进行了一年的时间,就随着主持者范仲淹、韩琦、欧阳修等人被逐出朝廷而宣告失败。不过庆历新政最后虽然失败了,可也给了当时还在鄞县做知县的王安石一股改革动力,他在嘉佑三年所上的《万言书》,就是他看透局势、锐意改革的总结。

王安石的变法有一定的进取作用,但很可惜,他遇到的不是汉武帝,而是宋神宗

熙宁元年,在地方上做了十几年官员的王安石被召入朝廷做翰林学士,次年就破格提升为参知政事,相当于副宰相。王安石和宋神宗的态度一致,都认为北宋已经到了不变法不能存活的危急关头,在皇帝的支持下,王安石首先制定了政治改革,在中央众多机构之间,再建一个新的机构,全面负责变法事务,称为“制置三司条例司”

王安石从“理财”和“整军”两方面入手,王安石对于冗官、冗兵所需要的巨额开支实际上是同意的,这是很好抑制住权臣和武将掌权的办法,作为一个文人,王安石还是比较在意文人的地位的,所以他对于经济改革是开源却不节流,继续维持着北宋官兵费用的支出,但同时又抑制土地兼并,发展农业、商业。而对于士兵的素养,则采取将兵法和保甲法,加强武将的地位,改变以前“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情况。

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三种:将商人垄断的商业收归国有,由国家垄断;打击豪强剥削农民,限制土地兼并,使耕者有其田;在全国各处要害地区设立将领,由他们全权管理重镇事务,平时加强训练,以应付外敌入侵。本来这些做法在汉武帝、唐玄宗时期都是搞过的,王安石不过就是“萧规曹随”,将前辈们的变法内容,结合北宋实际的翻版,可是汉武帝、唐玄宗最后成功了,王安石却失败了,这就是因为领导者的不同了。

在古代着重人治的政治觉悟下,皇帝本人的意愿和态度往往能决定着各项政策最终能否进行的基本,很可惜,宋神宗本人并不是和汉武帝、唐玄宗那样敢于和群臣对着干的雄主,他在变法的态度上一开始很坚决,可一旦遇到问题后就出现动摇。像当时曹太皇太后的家人触犯了法律而被指控,曹氏日夜哭泣,而宋神宗一看到祖母这样的伤心,对变法的就有所动摇了。

而且王安石本人也过于理想主义,他的变法主张是“民不加赋而国用饶”,不增加百姓的赋税而达到国富民强的结果,这无疑是太想当然的了,偏偏王安石就一直在理想主义的路上,一条道走到黑,他所制定的所有有利于民的政策,到最后都变成了害民的恶政:

  1. 农田水利法鼓励百姓自力开垦废田,兴建水利,有困难的可以由当地官府贷款,利息收取一分,工程完事后再还给官府。诏令下去七年之后,全国水利工程高达一万余处,灌溉民田达三十六万顷,官田两千万顷,促进了农业生产,可是在费用上,百姓一不懂经济、二文化水平偏低,所以遇到一些贪官污吏的话,在借钱的账目上做点手脚,百姓们就得白白给官府打工了;
  2. 青苗法规定政府每年在夏、秋两季,植物青黄不接的时候借钱给本地自耕农、半自耕农,帮助他们度过饥荒和购买农具,半年之后归还,交两分利息,此举虽然限制了豪强地主们以高利贷的形式剥削农民的情况,可是由于监督不力,官员贪污问题没有解决,本来被豪强剥削的农民就变成了给官府剥削,而且还不能抵抗,哑巴吃黄连;
  3. 保甲法对地方农户加以编制,规定家中出一人为保丁,十家为一保,五保为一大保,十大保为一都保,选举地主中有才能的人来担任保长、大保长和都保长,农闲时训练武艺,夜间巡逻维持治安等,这虽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是由于当时土地兼并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农民可耕地依旧不多,在这样的情形下还得服保役,对于成年男子就是家中顶梁柱的农民家庭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的,到后面甚至出现了为了逃避保役而选择自毁身体的惨状。

这些情况的发生,主要还是因为王安石本人太过理想了,总是想着不得罪任何人然后就把事情给办了,他自己本身就没有高度的权力来变法,只是靠着神宗的支持而已。他理所当然地想着法令一下,则各地方政府都会按照自己的想法来行事,可是相应的对于官员们的监督却没有实施,官员并不怕王安石,因为他们没有因办事不力而被罢官免职的担忧,所以做事也尽量避开那些得罪豪强的来做,至于损害民众利益的,官员们并不怕做,甚至乐在其中,可以明目张胆地剥削了。

所以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增加了国家收入,“中外府库,无不充衍,小邑所积钱米,亦不减二十万”,可是下层百姓被逼得破产、自残的也不在少数,而且就连变法派内部也是矛盾重重,本来支持王安石变法的郑侠,就给宋神宗上了一副惨绝人寰的《流民图》,痛斥变法祸国殃民,矛头直指王安石。而看到惠民变成害民,且变法之心略有动摇的神宗皇帝,更是立刻就废除了青苗、保甲等十八项法令,王安石想长袖善舞,结果却把整个北宋都得罪了。

王安石的变法虽然失败,可也给北宋留下了一笔巨大的财富,至于因变法而引起的新旧党争,其实过错并不能完全算在王安石头上

所谓新旧党争,是由于在王安石变法的过程,一部分守旧派官员多次抨击变法而被罢免,他们在政策上坚定地排斥变法派,并由此引发了一连串的内斗,就连王安石本人也是在这样的党争中被迫下台的。但要把北宋灭亡的原因归到王安石变法上,却也是过于偏激了。

实际上,在王安石被罢免,神宗去世,新政全面废除之后,北宋还是靠着变法所积累下来的财富,安然度过了各种危机,在哲宗时期,由于有着“女中尧舜”之称的高太后垂帘听政,北宋在这段时期里还是保持着一定的强盛,政治清明、经济繁荣,高太后“执政九年,朝廷清明,结夏绥安,杜绝内降侥幸”,是北宋最后一个辉煌的时代。

若要说王安石是如何影响到这次党争的,我想或许还是因为他不会用人,王安石偏激地认为:只要表明变法正确者则占据了政治正确,而反对变法者就是奸党等等,可对于这些同意变法的人员,王安石并没有对他们进行过考核,而是一股脑地重用,不问人品、不问能力,只论政治正确。结果一大批投机分子争相进入王安石门下,以求仕途,其中就包括导致了靖康之耻的北宋六贼之一的蔡京。

像变法派中地位仅次于王安石的吕惠卿,此人是变法的实际操刀者,能力一定是有的,但人品却不好,变法从惠民变成害民,吕惠卿也是负有一定责任的,可是王安石对他却极度信任,放心地把大权全部交给他,被后世誉为守旧派首领的司马光多次劝谏神宗和王安石,希望能够好好考察一下吕惠卿,结果就因为王安石看人不准,吕惠卿才得以独揽变法大权。

本来北宋朝廷的弊端不止王安石看出来,基本上整个北宋朝廷都看得出来,所以刚开始,官员们对于变法还是接受的,可后面变法在执政不力的情况下,越来越偏移原先的目的,不得已之下才会有批评变法的守旧派出现。要是王安石能够接受司马光的建议,多考察一下自己越级起用的变法官员的话,或许阻力还不会这么大,变法也能依旧保持初心了,而新旧党争的开端,也是由于吕惠卿取代王安石后,大力打击守旧派和变法派内部所致的。

总结:王安石变法是否加速了北宋王朝灭亡的祸端?我个人认为不是,北宋灭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还是皇帝本身对于抵抗的意念不强,总想着花钱了事,而没有硬起来和金人对干的志气

金军南下之时,开封城中抗敌士气高涨,足足有三十万军民请求参战,可宋徽宗本人只是个文学天子,他没有见过这样大难临头的局面,一旦遇事了自然很难保持冷静,像金人刚渡过黄河,宋徽宗就急急忙忙地把皇位让给了儿子,自己跑到了江南逍遥快活去了。皇帝自己对祖宗基业都不在乎了,何况是普通百姓和官员,靖康之耻可以说完全是宋徽宗咎由自取来的,怎么能怪一个在十几年前一心为国效力的王安石呢?这是十分错误的。

作者/一贰一橙:天文地理,一概不懂;古今中外,都靠瞎掰,主要百度,然后乱编,喜欢点赞!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