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汉景帝削蕃与汉高祖分封是在不同时期,适应当时社会形式,强化统治的举措。

七国之乱

刘邦建立汉朝,借鉴秦朝灭亡的教训,决定分封诸王。在局势稳定后又开始清理军功集团,罢黜异姓王,分封刘姓王,以强化统治。在汉高祖刘邦设计的这套统计结构里,刘姓诸王,对外可以防御异族入侵,拱卫京师;对内可以威慑军功集团,巩固皇权。确保皇权的绝对权威。

吕后

然而,刘邦死后,事情并没有像他设计的那样发展。刘邦生前扶植吕后的势力,本是为了确保太子顺利接班,但由于“母壮子少”的缘故导致了“吕后专权,大封诸吕”的局面;吕后死后,太尉周勃和丞相陈平等开国元老共同诛杀诸吕,扶植代王刘恒即位做了皇帝,汉室正统刘姓保住了皇位。

太尉 周勃

刘恒是一个运气很好的人,与当下比较火的词形容“锦鲤”很卡位。

文帝母亲 薄姬

刘恒的母亲薄姬出身卑微,先嫁给了军阀魏豹。在刘邦消灭了魏豹后,又转嫁刘邦。薄姬不受宠,甚至见刘邦的机会都不多,但就是这样,也挡不住一次机会就怀上了“龙种”;刘恒在刘邦的儿子里面最不受重视,这种劣势反过来让他逃过了吕后的毒手;本来做个低调自保的王爷也就算比较幸运了。谁能想到,突然就被周勃、陈平他们拥立做了皇帝。

汉文帝 刘恒

汉文帝刘恒的身世在他即位做皇帝前为他带来的都是好运。然而,继位后却成了不利因素。刘姓的王爷们,也就是刘邦的儿子和侄子们就开始各种不服。最明显的就属刘邦幼子淮南王刘长。这位淮南王骄横跋扈,有文字记载:常与帝同车出猎;在封地不用汉法,自作法令。跋扈还不是最过分的,后来直接与匈奴、闽越首领联络,图谋叛乱,事泄被拘。朝臣议以死罪,文帝赦之,废王号,谪徙蜀郡严道邛邮(严道县,今四川雅安),途中不食而死。

汉初代淮南王 刘长

除了淮南王刘长,吴王刘濞也很有“取而代之”的野心。刘濞是汉高祖刘邦的侄子,代顷王刘仲的儿子。单从血缘上来说,他没有刘恒“根正苗红”,但刘濞为人性情剽悍,勇猛而且有野心。英布造反时,刘濞曾作为骑将跟随刘邦镇压破英布叛乱,有军功。而且,是因为刘邦顾及吴郡接壤东越,才选了刘濞来镇住他们,后来封为吴王。刘濞在封国内的很多举措也都很过分:大量铸钱、煮盐,以扩张割据势力,图谋篡位。

吴王 刘濞

相对藩王们的咄咄逼人,皇帝却只能奉行汉初制定的黄老之道,搞“无为而治”,刘姓宗室诸王的势力就越来越大,逐渐出现了“诸王势大,尾大不掉”的局面。以至于匈奴总来侵扰边境,汉景帝都干着急而不敢出兵。因为,一旦跟匈奴打起来,输赢先不论。皇帝军队的主力就被牵制住了。诸侯王如果趁势出兵逼宫,基本上就只能选择让位了。基于这种客观现状,汉景帝只好接受晁错的建议,实行削蕃。从而引发了“七王之乱”。

七国之乱进军路线图

“七王之乱”从表面上来看,是由削蕃政策引起的。但,实际上,即使不削蕃,任凭藩王继续做大,总有一天,也还是会发生藩王叛乱。在实力对比此消彼长的情况下,这种叛乱来的越早对皇帝来说越有利。因此,对汉景帝来说,削蕃,不得不为。

晁错献“削蕃策”

最佳贡献者
2

●汉朝自汉高祖刘邦开始施行消蕃政策,削藩是封建制度下君主为了收回诸侯或地方割据势力手中的部分或全部权力而实施的政策。汉朝汉景帝刘启实施的削蕃最为有名,最为彻底。

?汉朝削蕃的原因

说到汉朝削蕃,我们有必要了解下什是“蕃”,是怎么形成的。周武王灭商后,建立周朝,武王为了巩固国家政权,也延用夏,商以来“封分制”封赏那些开国功臣,把王室人员,功臣以及先代贵族(先代帝王后代和远氏族部落首领)一齐分封到全国各地去做诸侯,建立诸侯国,这就形成了蕃帮和各个王侯。

?汉高祖刘邦削蕃

刘邦击败项羽后,想到真正地一统天下,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国家,那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不经历一番血和火的洗礼,是不可能实现的。所以用局部展开各分封王的的兼并战,来消灭这些诸侯,达到了削蕃的目地的。

●汉景帝刘启削蕃

?削蕃的背景:

一、是各地经济衰退不能稳定发展,无法统一执行朝廷调配。汉朝初年就有削藩的惯例。汉高祖刘邦削夺了众多的异姓王,接着,吕后又削夺了刘邦的那些儿子们的王位。汉景帝认识到,分封制是造成经济不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要消除。

二、是加强中央集权,加强汉王朝统治。各地分封的蕃王表面上受朝庭管理和节制,但他们以封地为域,在任用地方官员,地方赋税,地方政治管理上大多不受朝廷管理。如吴王刘濞一直在准备造反。刘濞利用盐铁的便宜,打造兵器,囤积钱粮,一副造反的姿势。再加上汉景帝曾处死刘濞的儿子,所以刘濞所做,汉景帝认定他是为造反做准备,认定必须削蕃。

?削蕃的经过

汉景帝接受了晁错建议削减王国的封地,限制他们的发展,逐渐加大中央直接管辖的地盘,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的建议。并采纳了晁错这一“削藩”主张,景帝三年(前 154)楚王刘戊违犯汉丧制,被罚削去东海一郡;赵王有罪,削去其河间郡;胶西王刘昂私卖官爵,削去 六县。晁错的“削藩策”激起了以吴王刘濞为首的一些诸侯王的强烈反对。吴王鼓吹说晁错侵夺诸侯之地,是为离间刘氏骨肉,危倾社稷,打出“请诛晁错,以清君侧”的旗号,串通胶西王昂、楚王戊、赵王遂、济南王辟光、淄川王贤、胶东王雄渠等举兵叛乱,形成东方诸王“合纵”攻汉的形势,震动很大。这就是历史上的“七王之乱”,汉景帝派太尉周亚夫率军往攻击吴楚,派郦寄攻击赵,栾布攻击齐地诸叛国,并以大将军窦婴驻屯荥阳监视赵兵。

曾经做过吴国丞相的爰盎,建议景帝诛杀晁错,恢复王国故土,以换取七国罢兵。汉景帝在仓卒的情况下接受了这一建议,处死晁错。但吴王刘濞拒绝接受朝廷诏书,还宣布自立为“东帝”。战事继续进行。周亚夫率汉军屯于梁国以北的昌邑(今山东巨野东南),他不救梁国所受到的吴楚军攻击之急,而以轻兵南下,夺取泗水入淮之口,截断吴楚军的粮道,使其陷入困境。吴军多是步兵,利于险阻;汉军多是车骑,利于平地。战事在淮北平地进行,吴军居于不利地位。梁国又坚守睢阳(今河南商丘南),吴军无法越过。吴军北至下邑(今安徽砀山境)与周亚夫军激战,结果一败涂地,加之士卒多饥,死伤叛散。周亚夫派精兵追击,吴王刘濞率败卒数千逃至长江以南的丹徒(今江苏镇江)。

?削蕃的结果

汉景帝遣人策动吴军中的东越人反吴,吴王濞被杀。楚王刘戊和参加反叛的诸王也因兵败自杀或被杀。历时三月的吴楚“七王之乱”遂被完全平定。汉景帝刘启削蕃取得了胜利。

●汉景帝削蕃成功后,免除了诸侯王的行政权和官吏任免权,削减了王国官吏,规定诸侯王不再治民,只能衣食租税。诸侯王强大难治的局面大为改变,因而进一步加强了统一,巩固了中央集权。

3

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藩,不止是景帝要削藩,任何一个存在藩王,诸侯的朝代,皇帝都想要削藩。

那封建王朝自建立之初,都会论功行赏大肆分封,后面又坚定削藩,是不是矛盾。其实不然,削藩和分封都是有一定的意义的,并不是盲目而为。

事实是,就汉朝而言,大汉自汉高祖建立之初,封王本不是汉高祖的本意,只是迫于形势,不想寒了将士的心,想要笼络人心之举,后面分封的也大多是刘姓皇族人员。

汉文帝刘恒也有这个想法,只不过一方面国家需要休养生息,要恢复多年战争凋敝的民生,另一方面中央没有对抗藩王,诸侯的经济,军事实力。

要弄清景帝为什么一定要削藩,先来说说藩王,诸侯在汉朝的权力

诸侯是有封地的,在自己的封地诸侯有自己独立的管理权,收缴税赋归诸侯国所有,诸侯国内的军队归诸侯国管理

有钱有兵,权力膨胀,有野心的诸侯都会想要造反吧。

再说了,有钱,私下在自己发展些军队,养些死士,门客,很容易吧。

而汉朝中央对诸侯国的管理呢,只是派了个丞相,算是监督,其余的还是诸侯国自己说了算。

平叛七王之乱有功的梁王,在景帝废立太子时,想要让哥哥景帝把皇位传给他,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竟公然派死士杀了朝中重臣。

七王之乱的首领吴王刘濞起兵时联络诸侯的书信中写到:

敝国虽狭,地方三千里;人民虽少,精兵可具五十万。《 汉书·荆燕吴传》

足见,诸侯拥有的实力。有钱有兵的诸侯国就像一头随时会醒过来的老虎,看似暂时没有威胁,醒过来就会充满斗志,虎视眈眈。

你说,一个皇帝放一头猛兽在自己身边,能睡得着吗?

而除了消除诸侯对皇权的威胁之外,景帝的削藩还有别的根源。

其一:汉朝自始至终都有个死敌——匈奴,和亲实非汉家皇帝的初衷,是无力抵抗下的妥协之举。想要解决外患,安内是首要的。万一跟匈奴打仗,家里再出来个内乱,那不 得亡国。

其二:削藩之后,会增加国家的税赋收入,国家实际管理的区域也会扩大,才能更积极的备战,积蓄军事实力。

其三:君权神授的封建思想影响下,在自己治理的国家,只要有可能,任何一个朝廷都不会允许有一个可以跟自己分庭抗体的小朝廷存在。

所以,无论是诸侯,藩王存在对中央的威胁,还是消除后的利益所得,汉景帝都一定要削藩。汉武帝的推恩令也差不多是这个意思。对他们来说,削藩势在必行。

4

我是狼君,一个爱读历史的工科小伙儿

西汉初年,是一个很特殊的时代,刚刚经历一个短暂却是天崩地裂的秦朝。刚统一天下的刘邦,在国家制度的选择上,处于一个两难的境地,到底是选择郡县制还是选择分封制,让刘邦一时颇为纠结。

刘邦曾亲眼目睹了由分封制所带来的诸侯拥兵自重,导致国家分裂;也亲眼目睹了秦朝的郡县制对地方控制不足,导致无力应对农民起义,王朝就此灭亡。作为两种制度的亲历者,刘邦深知二者的优缺点,并将二者结合,创造出了郡国并行制,但这为日后的藩王叛乱埋下了伏笔。

分封制、郡县制与郡国并行制

①分封制度深入人心

景帝时期的削藩,其根本在与对分封制度的挑战,在于毁灭分封制而加强中央集权。分封制从西周之初建立,到西汉初年,已经历经了七百余年,这个制度早就已经深入士大夫和贵族的人心,他们奋斗的目标就是封侯。

当时人的潜意识就是被分封制所占据,从秦末的农民起义中就可以看出,各路义军发动起义的口号,就是要恢复旧国,也就是成为分封制下的一个诸侯国,而非推翻秦朝取而代之,成为新的大一统王朝。

项王欲自王,先王诸将相,谓曰:“天下初发难时,假立诸侯后以伐秦。……灭秦定天下者,皆将相诸君与之籍之力也。义帝虽无功,故当分其地而王之。”诸将皆曰:“善!”乃分天下,立诸将为侯王。——《史记》

深入人心的分封制,是当时满足人心的必要条件,各路人马都想成为一方诸侯,所以汉初想要推行郡县制是不可能的。就算是不可一世的项羽,灭秦后也不得不分封诸王,实现当年共同伐秦时的承诺。

②欲速则不达的郡县制

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局面,早在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秦朝一统六国之后,直接废止了导致国家分裂的分封制,实行权力收归中央的郡县制,这是历史的一次飞跃,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无数史学家对秦始皇实行的这一制度给予极高的评价。

郡县之制,垂两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王夫之《读通鉴论》

虽然郡县制的先进性毋庸置疑,但是一个先进制度的执行需要合适的社会条件,秦朝与汉初显然还没有足够的条件接受这一先进制度,秦走向灭亡,除了暴政之外,强行推行郡县制也是有相应责任的。

郡县制将地方权力集中于中央,中央就必须对各地方有着强力的管控,但以当时的交通、通讯条件,要想达到中央对地方强力管控,显然是没有相应成熟的机制的,所以秦朝在此时推行郡县制,就有一种“欲速则不达”的意味。

③过渡性质的郡国并行制

在分封制明显已经落后于时代但又不被社会大众抛弃,郡县制是明显时代进步的产物又不被社会大众所接受的特殊时代中,寻找一个能够在二者之间实现完美的过度,和平的度过这一时期的制度成为关键。

分封制虽然落后,但的确有那个时代所需的特点。在强力中央王朝的管理之下,各地的封国还能够良好的运转,可以认为是帝国刚刚成立之初稳定政权的一大方式,秦帝国废分封,导致地方无可守,面对起义时无力应对,轰然崩塌。

(秦始皇)窃自号为皇帝,而子弟为匹夫,内无骨肉本根之辅,外无尺土藩翼之卫陈吴奋起白梃,刘项随而弊之。——班固《汉书》

但一个王朝想要长远发展,不在虚弱的时候被诸侯夺权,实行郡县制显然是更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管理地方的,于是结合郡县制和分封制的具有过渡性质的郡国并行制诞生了,有效地缓和了很多矛盾,奠定了郡县制全面推行的基础。

西汉削藩的原因

在特殊的历史社会条件下,汉初刘邦创立的郡国并行制,在逐步铲除异姓王后,开始大封同姓以填天下,稳固大汉的家天下,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养生息后,地方诸王实力增大,削藩势在必行。

①诸侯实力过强,威胁中央统治

汉初的大封天下,既有恢复国力,又有稳定边疆的考量,经过汉初的发展,诸侯国的实力迅速膨胀,虽是郡国并行,郡名义归中央,但是实际管理仍属于地方诸侯,汉初全国54郡,中央直接管辖的只有15郡。

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可谓矫枉过其正矣。——班固《汉书》

汉朝各个诸侯王的实力迅速膨胀,几乎达到了可以同汉王朝分庭抗礼的地步,眼看就又要重蹈东周的覆辙削藩已经是迫在眉睫的事情了。算是未雨绸缪的考量,趁诸侯王还没有足够的力量反叛,从而抓紧时间解决问题。

②皇帝与诸侯王间的猜忌

诸侯王的势力做大,势必会导致皇帝对诸侯王的猜忌,即使诸侯王没有反叛之心,皇帝也会日夜提防,正如所说“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皇帝猜疑诸侯王早晚会反叛,削藩也就势在必行。

另外大臣在其中也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如贾谊、晁错等人,极力渲染诸侯王早晚必反的氛围,让皇帝对诸侯王恐惧,加深皇帝同诸侯王之间的猜忌,从而下定决心削藩,最终是将本无反心的诸侯王逼反。

今削之亦反,不削之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少;不削,反迟,祸大。——《史记?吴王濞列传》

③大一统思想的影响

自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始,虽然秦朝存在的时间很短暂,但是秦朝留下的大一统思想却深入人心,经过秦末汉初的动荡之后,这一思想被再度发扬光大,逐渐成为了封建统治者的核心思想。

建立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国家成为皇帝的政治理想,是治世的基础条件。阻止大一统形成,就是散落在各地,有能力同朝廷抗争的诸侯国。皇帝要想为天下至尊,建立治世,就必须消灭藩国的影响,这是景帝削藩的一大原因。

晁错曰:“固也,不如此(削藩),天子不尊,宗庙不安。”——《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结语

诸侯王与中央朝廷存在冲突,汉朝不是第一个,也不是最后一个。中央集权制度下的中央与地方的斗争,是不可避免。汉景帝削藩也是必然的,他不削藩也会有其他的皇帝削藩,而诸侯王反叛也是必然,削藩只能算是催化剂,加快了反叛而已。

两者必然同时存在,要么是削藩导致叛乱,要么是叛乱导致削藩,任何一个帝王都无法在二者之间做出抉择。所以汉景帝也是同样没有选择的空间,他只能这么做,那就是削藩,不惜一切代价。

以上为狼君个人见解,如果您有不一样的想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与我讨论。

我是狼君,喜欢狼君的观点欢迎评论、点赞,转发加关注

5

汉景帝时爆发了“七国之乱”,这是发生在汉朝廷和各封国之间的战争,本质上是汉朝皇族内部为了最高权力的自然残杀。这次战争的起因是汉朝廷削藩,为什么汉景帝一定要削藩呢?

1.封国已经成为汉朝的隐患

汉朝建立之初,刘邦封赏群臣和自己的家人,在封了八位异姓王的同时,也封了九位同姓王。其目的不言而喻,就是为了提防韩信等有能力的将领造反,来维护刘氏天下的安全。最初封的同姓王,大部分都是汉高祖刘邦的儿子,还有弟弟和一位欧能力的远方兄弟,在血缘上,是安全的,天下还是姓刘的。随着这些儿子们的逐渐长大,刘邦寻找机会逐步剪出各个异姓王,依靠家族力量维护汉朝江山。历经太祖、惠帝、文帝、景帝(前后少帝不在列)四位皇帝,这些同姓王与汉朝皇帝的血缘关系越来越远,与汉朝中央的关系越来越疏远,分离倾向越来越严重。如果不能解决封国问题,汉朝将来会像东周那样,天子威信扫地,陷入四分五裂的情局面。而且随着历代帝王封王的增多,各封国的控制区域接近汉朝版图的一半,如果这些藩王联合,很有可能击败汉朝廷,取而代之,皇权遭受危险。

2.文景属于旁系继统

景帝的父亲文帝本来是没有机会继承皇位的,是因为汉惠帝去世后,吕太后实际掌权,吕氏家族专权。在吕太后去世后,功臣集团和刘氏宗族一起铲除诸吕,围绕新皇帝,周勃、陈平等大臣不希望势力大的刘肥一系即位,而最终选择了便于控制的代王刘恒。谨慎小心的代王刘恒在确保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即位。刘恒虽为太祖刘邦的儿子,但并不属于嫡长子,属于旁支,他的即位并没有完全被存在很久的同姓王所信服,间接让他们看到了机会,大家都是旁系,都有同等的机会。一些有野心的王开始机会脱离朝廷。

3.偶然事件的影响

文帝即位后,为了对抗功臣集团,不断的拉拢同姓王。本来双方相安无事,但一个偶然事件为以后的七国之乱埋下了伏笔。文帝的太子刘启(后来的景帝)在与吴王刘濞的太子下棋时发生争执,刘启用棋盘打死吴太子。这件事让汉朝廷觉得愧对吴王,吴王只能强忍丧子之痛,但已经对汉朝廷不满,并屡次做出超越礼法之事。这也是后来吴王成为七国之乱的主角一个主要原因。

4.晁错等人的坚持

景帝未必能下得了决心对自己的宗族下手,但是架不住身边文臣不断的上书,晁错就是其中之一,并因为削藩而被腰斩。皇族内部的家事,正常大臣不好深言,然而晁错却不懂这个道理,一而再,再而三的劝景帝削藩。诛晁错,清君侧成为各个同姓王的借口,最终一个忠诚的臣子,有了凄惨的结局。直到叛乱发生,才最终被平反。

七国之乱,是西汉朝廷与同姓封国之间矛盾激化的表现,最终以汉朝廷的胜利结束。

6

汉景帝削藩引发的一系列祸乱,源头并不在汉景帝这里,而是从楚汉之争时就已经出现的问题,当初刘邦实力远弱于项羽,为和项羽斗争,只能拉拢其他诸侯分封了异姓王,刘邦战胜项羽后,为了制衡异姓王而分封了同姓诸侯王,汉朝逐渐走上正轨,实行郡国并行制度。

汉初,吕氏外戚干政,吕后死后,在大臣和诸侯们合谋下,吕氏外戚被铲除,大臣们拥立刘恒称帝,为汉文帝,不过也是在这期间,诸侯们的势力开始崛起,对中央形成了威胁,这也就让刘恒的统治并不稳定。

在汉文帝执政期间,刘氏诸王已经经过了几代的血脉更替,血缘关系逐渐疏远,汉文帝本身是庶子继承皇位,并非嫡子,因此他的统治地位也受到了严重挑战,济北王,淮南王等人相继起兵谋反,诸侯王和汉朝中央的矛盾不断加剧。

汉文帝为了缓解矛盾,稳固自己的统治,制定了一系列削藩的方针,他要求诸侯们回到自己的封国,将自己的儿子们进行分封,将原来面积辽阔的诸侯国,拆分成多个小国,来确保自己始终处于有利的位置。

汉文帝驾崩后,刘启继承王位,为汉景帝,而汉朝中央和诸侯国之间的矛盾在刘启这里突显了出来,诸侯国中,国力最强的是吴国,吴王刘濞在汉景帝统治时期,吴王太子刘贤代父朝见汉文帝,结果入宫后陪太子刘启下棋,刘启下输棋后,抬起棋盘将刘贤砸死,从此吴王不在朝见天子,

在汉景帝继位后,诸侯国和汉朝中央的矛盾更加明显,特别汉景帝和吴王还有杀子之仇,而汉景帝重用晁错更是对削藩的政策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汉景帝继位第二年,晁错就迫不及待给汉景帝上疏《削藩策》,为汉景帝深刻剖析了诸侯国势力不断壮大对中央皇权的威胁,

汉景帝也正担心这一点,立刻接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始谋划削藩,楚王,赵王,胶西王的封地先后被削减,诸侯们人人自危,而朝中的大臣们对晁错也十分不满,并不赞同汉景帝削藩,吴王刘濞也担心这样没完没了的削藩,早晚会轮到自己,因此他开始联络各路诸侯,筹划起兵谋反。

晁错

削藩的政策是在汉文帝时期就已经定下来了,汉景帝继位时,诸侯国的实力已经严重威胁到汉景帝的统治,加上晁错不断上疏,更加坚定了汉景帝削藩的决心,在最初削藩楚王,赵王进展也还算顺利,让汉景帝误判了形势,所以当吴王刘濞联络各路诸侯,以“清君侧”为由起兵时,汉景帝顿时乱了阵脚。

朝中的大臣们大多不主张迎战,而要求汉景帝杀晁错,汉景帝为了稳定局面,只能除掉晁错,也让大臣们看清楚,吴王等人“清君侧”是假,起兵谋反才是真的。

汉景帝统治时期,削藩已经是势在必行了,因为藩王的势力再不加以遏制,很可能皇位就要易主了,不过汉景帝一系列削藩举措引起了诸侯们的警惕,最后让吴王刘濞有机可乘,鼓动了各路诸侯起兵。

对于皇帝来说,皇权的地位是绝对不容挑战的,汉景帝不惜一切代价削藩的根本原因也就在这里,这也反应出了郡国并行制度,以及分封制的问题,设置诸侯国,虽然所诸侯都接受天子的领导,但却是地方的统治者,这等于将皇权分裂了,当中央无法对地方有效管理,那么中央的权威就会遭到挑战,最后也必然会导致诸侯国和中央之间的冲突。

7

汉朝的建立者刘邦为了巩固政权,在地方采取郡县制和分封制并行的策略,建国之初的异性王被刘邦逐个摆平后,刘邦杀白马盟誓:非刘姓封王者,天下共击之。于是在全国大肆分封刘姓宗亲。汉景帝继位后,为了进一步强化中央集权,于是采纳晁错削藩的建议,但是引发诸侯王的强烈反对,最终爆发七王之乱。

尾大不掉的诸侯王

刘邦在世时,除了分封自己的儿子到各地为王,还封赏了刘姓其他宗亲到地方,其目的就是就是为了确保刘家江山的稳固。

吕后乱政时,各地藩王一如刘邦所期望的,与开国功勋集团联手铲除了外戚吕氏家族,确保了刘家皇朝的延续。

汉景帝上位后发现,各地诸侯王的地盘加起来已经超过中央直接掌控的郡县,各诸侯王拥有军队、土地、财政权和官员任免权,经过多年的经营,他们的封国俨然是一个个独立的王国,与中央分庭抗礼,而且他们很多都是汉景帝的长辈,对皇室缺少敬畏之心。

深谋远虑的晁错

晁错是西汉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是汉景帝最为信赖的智囊。晁错发现各路诸侯王拥兵自重,拥有犯上作乱的实力,于是建议汉景帝从削夺各路诸侯王的封地入手,逐步削弱诸侯王的实力,从而加强中央的权力。

晁错打压各路诸侯王的态度非常明确,他认为无论中央是否削藩,各路诸侯王随着实力的壮大必然会走上造反的道路,既然早晚都要反,不如将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这样才能更加有效的控制局势。

汉景帝对于晁错的建议非常认可,于是给诸侯王挑错,从而借机做出削减封地的处罚,意图逐步蚕食各路诸侯王。正所谓割地如割肉,此举遭到诸侯王们的极力反对,因而吴、楚等大国便联合其他诸侯国,以“清君侧,诛晁错”的理由起兵反叛。

总结

在诸侯王的问题上,晁错分析的非常有道理,一方面汉朝前期的分封非常有问题,就拿起兵的主力吴王刘濞来说,他不是刘邦的嫡系子孙,但是却拥有的广阔且富庶的封国,他们的反叛只是时间问题。另外一方面,一个国家的土地是有限的,如果不将这些不是刘家嫡系的诸侯王清理掉,皇帝一脉的子孙根本无地可封。因此汉景帝出于中央集权的需要,为了他们这一脉能够坐稳皇位,必须对各路诸侯王下手。

插图均来源于网络

8

导语:汉景帝为什么要冒着巨大的风险进行削藩呢?我认为可以粗略的用十六个字概括:迫于形势,未雨绸缪,内忧外患,势在必行。

首先,汉文帝以汉高祖庶子的身份继承大统,身后又没有娘家人撑腰,地位本来就很不稳固。而汉初所封各诸侯王,已经历了两三代的更迭,与汉景帝刘启的血统关系逐渐疏远,政治上已不那么可靠。但是,诸侯王又都是刘氏宗族,七王之乱中,其中就有五个王是刘邦的亲孙子,与汉景帝并无差别。而无论是谁做皇帝,天下还是姓刘,对百姓来说是无所谓的。而之前支持汉文帝刘恒继位的陈平、周勃等一批老臣已陆续退出历史舞台,不再具备原有的影响力,汉景帝的执政前景不容乐观

其次,诸侯国疆域广大,人口众多并位于经济发达地区,拥有强大的私人武装,且由诸侯王随意调遣。诸侯王在封国内独揽大权,招兵买马拥兵自重,专制一方。此外,还自行征收赋税、开发铜矿、铸造钱币、私自贩盐,成为实际上的独立王国。诸侯国的综合实力已经达到富可敌国的程度,而且日复一日的做大,最终成为中央集权的最大障碍。长此以往,汉朝必将重蹈周王室的覆辙。

再者,汉文帝时,少年时期的汉景帝下棋时曾失手误杀吴王刘濞的太子刘贤,因此刘濞心生怨恨,自此不朝,连汉文帝也奈何不得他。如今景帝即位,又能对他这个叔叔如何呢?众所周知,汉文帝时期以“黄老学说”为本,讲究“无为而治”,休养生息。此种治国方略是符合当时战后国情和民情的,但同时也纵容了各诸侯王的肆意妄为。如“吴王不朝”这种因私废公的做法,实不可取,长此以往必将生乱

另外,自战国至汉初的几百年的时间里,中国北方一直遭到以匈奴为首的游牧民族势力的侵扰。高祖被围于白登,吕后受辱于单于。汉初的国力不能够与北方的匈奴抗衡,一直是以和亲和纳贡做为外交手段。尽管汉文帝休养生息的政策使得国力恢复增强,但中央却无权调动各诸侯国的兵力一致对外,以至陷入内忧外患的境地

然而,正如晁错所讲:“早削藩,早反,易平定;晚削藩,晚反,难平息”。反,是早晚的事,削藩也是势在必行。晁错给汉景帝提出的策略是对的,主动出击也是对的。然而,晁错本人刚愎自用,在朝中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意见,执行时过于心急,也是迅速引发“七王之乱”的重要原因。七王以“诛晁错,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众皆响应。然而,汉景帝将晁错腰斩于市后,叛乱并未停止,而是继续向长安挺进。这也让渴望和平的百姓看清了七王“造反“的真面目,以至众叛亲离。”七王之乱”在短短的三个月内就被周亚夫平息,也就不足为奇了。

总结:削藩导致七国之乱,尽管发生的比较凶险,但迫于形势,势在必行。此举是汉朝政治上的一个转折点,使得汉朝的中央集权得以加强,为汉武帝以后“推恩令”进一步解决诸侯王问题,创造了必要的条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社会经济的复苏和发展。使得西汉王朝的实力愈发强大,也逐渐拉开了汉族人对匈奴反攻的序幕,使得我们中华民族“汉”这个字冉冉升起于东方。

9

景帝为什么冒着诸侯叛乱的危险还要削藩呢?其实《汉书·刘濞传》中的晁错的一句话已经给出了答案:

“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祸小;不削之,其反迟,祸大。”

这句话很明显的说明了削藩的原因:削藩,诸侯会造反,不削藩,诸侯还是会造反;早削早反,好控制,晚削晚反,到时候就不好控制。为什么诸侯们早晚都会造反呢?究其源头,还得从汉高祖刘邦在汉初所推行的一项地方管理制度有关,这项制度叫郡国并行制。

郡国并行制

西汉初年,刘邦在推行郡县制、逐一剪除功臣和异性诸侯王的同时,他又错误的总结了教训,认为分封刘氏子弟为王能屏藩皇室,他曾杀白马为誓:

非刘氏而王者,天下共击之《史记·吕太后本纪》

这样,西汉在地方上其实就实行一种既有分封制又有郡县制郡国并行制。他以为这样就能形成刘氏“天下一家”的格局,从而巩固皇权、稳定天下。

刘邦所封同姓诸侯王的封国,占据了国土的大部,尤其以齐国、楚国、吴国三国最大。到汉文帝时,为了笼络刘氏宗族以巩固帝位,他又陆续封了许多诸侯王,加上高祖时期的留下的,总共有十八九个诸侯王国。

诸侯国势力的膨胀

刘邦时期的诸侯王,有的年岁较小,有的羽翼未丰,并没有对中央造成多大的威胁。而到了文帝时期,诸侯王势力迅速膨胀,羽翼已成,“大者跨州兼郡,连城数十,宫室百官同制京师”,甚至“自为法令,拟于天子”,这就严重影响了以皇帝为代表的中央政府的权威,导致中央和封国的之间的矛盾,迅速激化。

汉文帝时就有诸侯王起兵反叛朝廷。汉文帝前三年(前177),济北王刘兴居趁着文帝督战灌婴与匈奴的战斗时,在后方发动叛乱。文帝派兵镇压,又宣布:叛军凡投降的“皆赦之,复官爵”,叛军立即瓦解,济北王被俘后自杀。文帝六年(前174),淮南王刘长又密谋发动叛乱,结果被朝廷发现,刘长在流放的途中绝食而死。

七国之乱

在刘兴居、刘长被消灭后,吴王刘濞又蠢蠢欲动。吴国是刘邦所封诸侯王国中的第二大王国,它治下的豫章郡(郡治在今天的江西南昌)有铜矿,又拥有沿海盐产等优越的经济条件,国用富足。在惠帝、高后时期,吴王刘濞便利用这些资源优势,吸引人口,发展经济。到了汉文帝时期,吴国在政治、经济上已经发展到足以脱离汉朝中央政权的程度。而恰在这个时候,刘濞的儿子在长安犯罪被杀,使得吴王刘濞的反叛之意更浓。身为太子家令的晁错注意到了这方面的问题,他多次上书汉文帝请求削减刘濞的国土以示惩戒。而文帝性格宽仁,并没有处罚刘濞,这使得刘濞更加嚣张起来。

汉景帝即位后不久,晁错升任御史大夫,他见诸侯王与中央政权的矛盾更加尖锐,尤其是吴王刘濞早已有谋反之心,便上《削藩策》,主张借诸侯王违法犯罪的时机,削减诸侯王的封地。汉景帝接受了他的建议,以各种罪名先后削掉楚王、赵王和胶西王的一些封地。这一措施引发了极大的震动,被削地的和没被削地的,都惶惶不安。

吴王刘濞见朝廷不断削藩,马上就要轮到自己,于是他决定先发制人。他先后联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卬、胶东王刘雄渠,于汉景帝三年(公元前154)以“清君侧,诛晁错”的名义发动叛乱。面对叛乱的形势,景帝十分惶恐,便将晁错腰斩于东市以求刘濞退兵。但是,刘濞不但不退兵,反而扬言“我已为东帝”。可怜的晁错成了这场斗争的牺牲品,景帝追悔莫及,决定以武力平息叛乱。他派太尉周亚夫和大将军窦婴率领大军,以轻兵断绝叛军的粮道,不到三个月便平定了叛乱。

此后,汉景帝又采取一系列措施进一步加强对诸侯国的控制,诸侯王的军事、政治权力被收归中央,中央对地方的控制逐渐加强。到汉武帝时,又推行推恩令的措施,基本解决了汉初的王国问题。

10

汉景帝刘启心里很苦恼,他苦恼的是,自己的老爸汉文帝刘恒留了一个烂摊子给自己。其实每个有点责任心的皇帝在登基之初,都会觉得老爸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那么汉文帝留给汉景帝什么样的烂摊子呢?其实就是诸侯王的问题。早在汉高帝刘邦时期,这个问题就已经比较尖锐。

当时刘邦在诛杀异姓诸侯王以后,定了规矩,非老刘家的人不能称王。汉文帝时期的诸侯王基本上都是老刘家的了。

汉文帝是个老好人皇帝,对诸侯王太好了。

汉文帝刘恒在没有任何功劳的情况下,居然被大家推举成为了皇帝。而功劳最大的齐王刘襄却被大臣们给否决了,理由很简单,因为刘襄家里有个厉害的外戚家族。

  1. 刘恒这个丝毫没有功劳的皇帝,上台以后,其实是没有什么威慑力了。这也正是大臣们希望达到的目的,只要皇帝是个老好人,那么权力就落在了朝臣们的手里了。
  2. 刘恒当然也不会完全纵容朝臣,在位期间,一点点夺取了皇权。不过他对诸侯王们,却十分纵容,理由很简单,因为他在诸侯王之中没有威信可言。
  3. 而且刘恒本人一直以黄老学说为治国理念,讲究无为而治。正是因为他的无为而治,使得朝堂对诸侯王渐渐失去了控制。

因为汉文帝的纵容,这帮诸侯王们,不断开始发展自己的力量。比如说吴王刘濞,他逐渐掌握了盐铁炼制的技术以后,开始纵容手下人炼制盐铁。

或言“齐悼惠王高帝长子,今其適子为齐王,推本言之,高帝適长孙,可立也”。大臣皆曰:“吕氏以外家恶而几危宗庙,乱功臣今齐王母家驷,驷钧,恶人也。即立齐王,则复为吕氏。”欲立淮南王,以为少,母家又恶。乃曰:“代王方今高帝见子,最长,仁孝宽厚。太后家薄氏谨良。且立长故顺,以仁孝闻於天下,便。”乃相与共阴使人召代王。---《史记》

甚至在有了制钱技术以后,这帮诸侯王们居然开始在私底下铸钱。这么一来朝中就逐渐失去了部分财权,这对朝廷来说是致命的打击,而汉文帝却依旧不闻不问。

汉景帝时期,不得不对诸侯王下手。

  • 1、诸侯王们铸劣质钱,用劣币驱逐良币。

中原地区有一帮技术工人,他们不知道从哪儿掌握了铸钱的技术。这帮人在私底下铸钱,结果被朝廷发现了,他们便亡命天下。

这帮亡命之徒此后并没有被朝廷给抓了,而是得到了诸侯王们的庇佑。诸侯王们将他们养在自己的封国之内,唯一的原因那就是用这帮人帮他们铸钱。

天子乃赦吴使者归之,而赐吴王几杖,老,不朝。吴得释其罪,谋亦益解。然其居国以铜盐故,百姓无赋。卒践更,辄与平贾。岁时存问茂材,赏赐闾里。佗郡国吏欲来捕亡人者,讼共禁弗予。如此者四十馀年,以故能使其众。---《史记》

光靠收税挣钱已经不足以满足诸侯王们的胃口了,他们更希望像朝廷一样,能够拥有铸币权。问题是,铸造相同的钱币,其实挣不到多少钱,开矿、运料、人才等等都需要消耗大量的钱财。

为了扩大利益,缩小成本,诸侯王们开始铸造劣质钱币。比如说过去一枚钱是铜六铅四,可是诸侯王们铸造的钱可能就是铜三铅七。铜是比较昂贵的,因此这么一来成本缩小的一半。

劣质钱在市面上大量使用,使得朝廷铸造的好钱不断被诸侯王们收了去熔了铸成劣质钱。一个好钱可以变成两个劣质钱,这谁不愿意干呢?可是这么做严重伤害了朝廷的利益。长此以往,也使得这种钱币渐渐失去了购买力。

  • 2、诸侯王拥有强大的军事力量,逐渐有了抵抗中央的实力。

诸侯王们手里拥有了铸币权,那么他们就变得空前富有。既然有钱了,那么他们就可以囤积大量的粮草。

有了粮草,其实自然而然就会有大量人马前来为他卖命。所以说诸侯王们的军队力量是越来越强大了。

汉景帝眼看着这帮诸侯王的实力一天天壮大了,他心里也有点不踏实了。过去老爸就是一味地纵容这帮诸侯王,结果导致诸侯王们逐渐有了和中央对抗的实力,他难道还要这么做吗?

如果他继续这么做的话,那么终究会有一天,朝廷会失去相应的权威和实力,逐渐沦落为周天子那种货色的天下之主。

任何一个皇帝,都不会愿意让自己成为春秋战国时期的周天子。因为那跟傀儡没有任何区别,汉景帝觉得越早解决这个问题越好。

  • 3、诸侯王越来越多,中央控制的地盘就越来越少。

每个皇帝都有儿子,而且有些皇帝儿子还真不少。那么每个皇帝的儿子就都要有一块地盘作为他们的封地。

除了登基称帝的太子以外,其他皇子都成了地方上的诸侯王。这大汉朝的地盘本身就那么大,不会变大,可是分封的诸侯王越来越多的话,那么朝廷控制的范围就越来越少了。

为此汉景帝也是伤透了脑筋,他自己的儿子和兄弟全都成了诸侯王,那么他儿子的儿子也会成为诸侯王。这么下去绝对不是个办法。

为此汉景帝决定在自己这一代开始做出改革,晁错的削藩令,其实就是一个开始,当然还是比不上主父偃的推恩令来得更加容易实现。

吴楚七国之乱越早越好。

其实我们看到这个小标题就能猜得出,七国之乱的主角其实就是吴王刘濞和楚王刘戊,因为这两个诸侯王是当时实力最强大的两个。

所以说平定了这两个诸侯王,其他几个诸侯王就比较好解决了。这就是汉景帝一定要在这个时候发动平叛的重要原因。

上曰:“吴王即山铸钱,煮海水为盐,诱天下豪桀,白头举事。若此,其计不百全,岂发乎?何以言其无能为也?”袁盎对曰:“吴有铜盐利则有之,安得豪桀而诱之!诚令吴得豪桀,亦且辅王为义,不反矣。吴所诱皆无赖子弟,亡命铸钱奸人,故相率以反。”---《史记》

因为每拖一天,那么诸侯王们的力量就越强大,到时候可能七个或者更多诸侯国都跟吴国一样厉害,那就很难解决了。

这件事汉文帝时期就应该要做,可惜汉文帝是个老好人的皇帝,烂摊子扔给了自己的儿子,汉景帝可不想再把这个烂摊子扔给他的儿子,毕竟烂摊子越来越大,以后就不好收拾了。

总结:武力削藩,还真的比不上推恩令。

分封制本身就是麻烦重重,所以后世开国皇帝是很少会搞分封制的。既然分封了,那么想要以武力削藩就十分困难,比如朱允炆削藩的时候丢了江山,康熙削三藩的时候,打了8年仗。

为此,其实削藩最有效的办法,那就是推恩令。每个儿子都可以平分自己父亲的诸侯国,这样一来诸侯国就越来越小,到最后就不算什么了。

推恩令号称史上最成功的阳谋,因为你明知道这是汉武帝的计谋,却偏偏还是得实行。因为诸侯王若是不实行,很可能会引起家族内斗,到时候可就会出现父子兄弟相残的局面了。

参考资料:《史记》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