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说明外国读书人多,只有学者才是凤毛麟角;而中国,皇帝老儿信奉儒学,采取愚民政策,只有不读书的人才好愚,所以国家不奖励个人办学,见到一个读书人就像外国人见到学者一样,少而又少。外国情况恰恰相反,人家的教会都在办学,甚至有的传教士到中国来也都办学,读书人遍地都是,只是学者少而已。今天,一批判孔孟之道就有很多人跳出来谩骂。孔老夫子到处周游列国,碰得头破血流了,没人吊他了,“惶惶如丧家之犬”后,才不得不去办学,而他的学而优则仕观点,使所有学子全奔了官场,无人安心去当个教书先生……中国儒释道三家,释和道两家,更没有一家像西方教会那样办学的。所以中国读书人相当少,只要读了书,就是学者了。

最佳贡献者
2

读书人是统称,学者是有可能创新的读书人。

3

读书人与学者,统一的名字叫知识分子,学者应比读书人身份更高一些,他是研究科学并能取得一定成果的

4

题目错误,中国读书人叫先生。或者是老师。外国人也不是人人都是学者,学者与老师本质一样。叫法不一样。

5

现代的“学者”是一个等阶荣誉称谓,“读书人”是普遍习惯称谓。

古代,西方对习文者普遍称“学者”,东方对习文者普遍称“读书人”。下面详细解析来龙去脉!

读书人:被动意识称谓,读书,尽信书者多,以书为导,深入思考不是太多,开智解惑目的居多。以本本为主,往往把书视为经典。

学者:主动意识称谓,学习研究,甚至著述,不尽信书,不以本本为主,书只是学习的工具。

为什么古代东西方对同一类人会产生如此区别的习惯称谓,这是由双方不同的文化导向决定的。

世界发展的某一个阶段,东西方同阶段先后产生了大思考者,这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次重大启蒙!

我国春秋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产生了认识自然和社会及世界的一些学说,逐渐形成学说。“经学”、“哲学”同时产生,东方,后来形成了以孔孟经学为主导的影响。而西方同期则产生形成了哲学为主导的影响。

同期东方的哲学思考者是老子,西方的哲学思考者是苏格拉底。那么,何为哲学,何为经学呢?

哲学(英文:Philosophy,希腊语:Φιλοσοφ?α)是对基本和普遍之问题的研究的学科,是关于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经学,原本是泛指先秦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罢黜百家、表彰《六经》后特指《六经》。《说文解字》将“经”训为“织”,段玉裁注为“纵线”,以此引申为穿订书册的线,进而指书籍。

经学,形成认同,压抑思考。

哲学,形成怀疑,带来思索。

虽然当时老子的《道德经》中有很多哲学,但逐渐被孔孟主导的经学所导向,逐渐被经学压制。道学最后在汉朝时分道扬镳,形成了独己修身的“仙道”。

经学的一味认同,带来的是压制科技的发展,以致之后的千年,“奇技淫巧”无法出头,“道”也跟“妖”字沾边。但四大发明之一的“火药”,就是“妖道”炼丹时候发现到逐渐发明的。而儒家主导的“经学”,目的是“学而优则仕”,当官发才,光耀门楣,斥责科技研创为“奇技淫巧”。

哲学,带来的是怀疑和思考。之后,西方的科技慢慢在怀疑和思考中超越东方。而西方,更是着重把《道德经》早早翻译过去,广泛传播,促进他们的思考。

所以经学主导的东方对习文者称为“读书人” ,而哲学主导的西对习文者称为“学者”。古代东西方对同一类人的普遍习惯称谓,到了现代,同样在一同使用,但已分出高低。“读书人”是普遍称谓,“学者”是高端荣誉称谓。

东西方不同的“经学”和“哲学”影响了东西方人的思考习惯和行为习惯,以此行成的行为习惯又反过来影响思考!

中国古代书文写法和读法是先从上到下,再从右到左,这与古人思维有关(先点头再摇头,玄学引申为先承认再质疑)!

古人观世界是从天到地,走路是先上后下(先提腿脚才后落步),使用工具多先用右手,所以形成先上后下,右为先的思维!所以古时左右丞相右丞相为大,左右将军右将军为上;对联从右向左读!

新中国成立后,与国际接轨,改为和西方大多数国家一致!先从左到右,再从上到下的书写阅读习惯(先搖头再点头,玄学引申为先怀疑再验证)!

中国人的姓名是姓放到前面,名在后(规矩为主);西方好多国家人的姓名是名在前面,姓放到后面(我为上)!

扯玄点,你点头时就可能会有赞成的念想泛起,你摇头时就可能会有否定的意念产生!东西方人的赞成反应到行为动作上都是点头,东西方人的否定反应到行为动作上都是摇头,是出奇的一致!

从关联作用的方面分析,各人不同的思维方式会形成每个人不同的行为习惯,长期的行为习惯又会反作用于人的思维方式,形成惯性思维!东西方不同的行为习惯到底潜移默化成了何种不同的思维差异?有待我们去探索!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