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要怎么样才能培养出一个懂事的孩子?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回答一下什么才叫懂事?所谓懂事就是指这个人具有正常的人格,识大体、懂谦让、心胸开阔、乐观自信。如何培养一个懂事的孩子?就结合我教育自己小孩子的经验以及在学校当老师的经历发表一下观点,当然有些经验,也仅来自于我培养我自己两个小孩子得来的经验,没广范试验,不见得适用于所有的孩子,请各位家长辩证性地看待我的观点。

首先家长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两句话充分说明了家庭环境对于培养小孩子的重要性。婴幼儿时期,孩子的模仿性最强。家长的一举一动,孩子都会去模仿。如果家长心胸狭窄,斤斤计较,那么小孩子也会跟着心胸狭窄,小家子气。记得有一次在家里,当时我5岁女儿的表现让我很吃惊,下班后我提了一袋苹果回家,等我在沙发上坐下之后,女儿就拿着两个苹果走过来,跟我说:“爸爸,你吃小的,我吃大的。”然后我就问她:“为什么你吃大的,爸爸吃小的呢?”她说:“因为前几天你自己吃了一个大苹果,而给了爷爷一个更小一点的苹果呀!”我说:“那是因为爷爷上了年纪,吃不了那么大的了啊,所以爸爸才给他小一点的呀,最后爷爷不是只吃了半个苹果吗?而你年龄小吃不了那么大的,当然就要吃小的啦。”这件事给我很大的震惊,说明家长的言传身教太重要了,小孩子都在模仿。因此要培养出懂事的孩子,首先家长要懂事。

“棍棒底下出孝子”对于5岁之前的小孩子还是适用的。

5岁之前的小孩子,自我意识形态不成熟。尤其是三岁左右的孩子,他听得懂大人的话,也能表达自己的思想,更重要的是这个时期他们还很叛逆。这个时期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他想周围所有的人和事都顺从他的意愿,为所欲为。我儿子三岁的时候就是这样子的。记得那时叫他吃饭,他就是不吃,教育了很久之后,他终于会吃一点了。吃了一口,然后他就说饭里要加点汤。等我给他加汤之后,他就说汤太多了,不要饭了。那时为了哄他吃饭,我是使出浑身解数。给他讲了一大堆的道理,弄得我口干舌燥,最后我忍无可忍,就拿起鞭子打了几鞭。最后他边哭就边开始吃饭了,而且还是自己吃。从那以后他基本上就是自己吃饭了。偶尔撒下小脾气,拿鞭子吓他几下马上又开始吃饭了。这事给我感触也很深,后来我也想明白了,原来这个时期的孩子他们根本就没有意识,给他讲再多的大道理都没有用。这时只能给他生理上最直接的刺激,如果为所欲为或者是任性,身体上就会感到痛,让他自然而然就会改正这个毛病。因此我认为老祖宗留下来的“棍棒底下出孝子”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充分发挥榜样的力量,以讲故事型的教育方式教育孩子听话懂事。

作为家长要想方设法给孩子找到他崇拜的偶像。让这个偶像成为他的精神信仰。然后他就会以他的偶像的所作所为给自己做行为规范及立身原则。这个偶像可以是自己亲戚家某个懂事的孩子,也可以是动画片里面的人物。我女儿6岁的时候我给她看了动画片《巧虎来啦》系列,从此巧虎就成了我女儿的偶像。生活中的很多行为习惯都要学巧虎。有一次我带他们姐弟俩到公园里玩,碰到了一个朋友,刚好我那朋友手里拿着一个玩具,然后他就把玩具送给了他们俩。不久儿子就要将这个玩具占为己有。令我感到意外的是,女儿主动把玩具让给了弟弟。然后我就问女儿:“你为什么要让给弟弟呢?”“因为巧虎遇到这种情况,也会让给他的弟弟呀,我更大就要让给弟弟呀,小孩子要学会谦让呀。”女儿回答道。从这件事我就发现我们一定要给小孩子树立一个榜样,给他找到一个学习偶像。特别是随着孩子的长大,他们就能够明事理。尤其是到了叛逆期的孩子,我们就不能再使用“棒棍底下出孝子”的方法了。这时候我们家长就要去教育我们的孩子,以讲故事型的教育方法进行教育可以达到较好的效果。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对您有用。我是倾佑笃钟老师,爱谈点育儿与教育方面的话题,如果您也喜欢这领域,欢迎关注我,同探讨交流。

最佳贡献者
2

相信大家都认为,培养一个品行良好的好孩子是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心血的。虽然生孩子似乎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但是做个好父母可不是这么简单的。以下为您提供四大类方法可供您参考:

一:建立良好的生活规律

1:把养育孩子作为生活的重心。在一个充满竞争的社会,孩子很难符合来自各方面的要求。一对优秀的父母会有意识地计划如何养育孩子并付诸实施。他们把塑造孩子的品行放在首位。一旦有一天你成为了父母,你要学着适应将孩子的需求放在你的之前,也要学着将一天大部分的时间放在照顾孩子上,而不是照顾自己。当然了,你不能完全不管自己,但你的确要适应把孩子的需求放在首位。

如果你有配偶,那么你们可以轮流照顾孩子,这样你们就可以有一些“自己的时间”。

当你在做周计划的时候,孩子的需求应该放在首位。

2:每天为孩子读书。培养孩子对文字的喜爱有助于日后开发其对阅读的兴趣。每天定一个阅读时间——最好是在睡前或小睡的时候。父母每天最少要抽出半个小时到一个小时的时间为孩子读书。这样的话,孩子不仅可以产生对文字的兴趣,还可以对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方式上产生良好的影响。调查研究显示,每天听故事的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要更好一点。

一旦孩子开始学习认字、写字,就让孩子读书给你听。不要总是纠正孩子的错误,要不然他/她会因受挫而丧失兴趣的。

3:每晚都要陪孩子吃晚饭。现代家庭有一种非常不好的生活习惯,就是父母很少陪孩子吃晚饭。晚饭不仅是一种维持生命的手段或者处理家庭事务的时间,还是向孩子教授和传递价值观的时间。好的习惯和规矩会在饭桌上被潜移默化地吸收。父母在晚饭时间要引导孩子向着会令其终生受益的理想前进,并鼓励其持之以恒。

如果孩子挑食,那也不要在饭桌上批评孩子或者监视孩子不吃什么东西。这样会让孩子抵触在饭桌上与父母的交流沟通。

让孩子参与制作晚饭的过程。如果你的孩子陪你去菜场购买食物或者帮你摆桌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活,比如清洗蔬菜等等,这会让晚饭变得更有趣。

晚饭时候的谈话要尽量开放、轻松。不要对孩子严刑逼供或者只是简单地问一句;“今天过得怎么样?”

4:订立睡眠流程,并严格遵守。尽管孩子不必每晚都在同一时间,分秒不差地上床睡觉,但你需要订立一个睡眠流程让孩子严格执行遵守。有调查研究显示,如果少睡一个小时,孩子的认知能力就会下降两个等级。所以在孩子上学前,保证孩子的充足睡眠是十分重要的。

在流程中需要有一个适应时间。关掉电视、音乐及一切电子设备,然后在床上小声和孩子聊天或者给他们读书,都可以慢慢让孩子进入睡眠状态。

不要让孩子吃一些甜的夜宵,这会让孩子更难入睡。

5:每周鼓励孩子去发展特长活动。虽然你不必给孩子报十种不同的兴趣班,但是的确需要找一两个你孩子喜欢的兴趣,然后每周去学习。足球、画画,什么都可以,只要你的孩子在这方面颇有天赋或者十分喜欢就可以。然后适时鼓励孩子,说他们做得很棒,激励孩子继续。

带孩子去不同的兴趣班也会培养他们与别的孩子的沟通能力。

别发懒。如果你的孩子抱怨说不想去学钢琴了,但是你知道其实她很喜欢,那就不要只是因为你不想开车去送孩子而同意孩子的要求。

6:每天给孩子充足的时间玩耍。“玩耍时间”并不意味着你在做家务的时候让孩子看电视或者胡乱堆积木。“玩耍时间”是让孩子坐在他的房间或者活动区域,然后在你的帮助下玩益智玩具,开发智力。尽管你可能会很累,但你要教会孩子玩这些玩具并让他体会到乐趣,这样他才会学着自己玩。

可能你没钱给孩子买很多的玩具,这没关系。因为玩具最重要的是质量而非数量。而且你可能会发现,本月的玩具之星是一个空的卫生纸纸筒。

二:爱你的孩子

1:学着听孩子讲话。养育孩子最棒的一件事就是你能影响他们。但你总是让孩子闭嘴,这就错过了一个很棒的教导孩子的机会。如果你永远不听孩子在说些什么,只是自己大声地命令他们,孩子们就不会觉得自己被尊重和被关爱。

鼓励孩子讲话,尽早地让他们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这有助于提高他们未来的沟通水平。

2:尊重孩子。永远不要忘了孩子也和你我一样,是一个活生生的人,他们也有和我们同样的需求。如果孩子挑食,不要在饭桌上一直唠叨这件事;如果孩子学上厕所学得很慢,不要在公共场合让他难堪;如果你答应孩子,如果表现得好就带他去看电影,那就不要因为自己太累而不遵守承诺。

如果你尊重孩子,那么你的孩子可能会更加尊重你。

3:给孩子无限量的爱。有一个普遍的迷思是,过分地宠爱孩子,过分地夸奖孩子或者给予孩子过多的感情会把孩子宠坏的。其实不然,给孩子爱、关心和注意会让你的孩子发展出健全的人格。但用玩具等物质取代爱或者不纠正孩子的错误行为只会毁了你的孩子。

每天至少告诉孩子一次你有多爱他,当然,越多次越好。

4:参与孩子的日常生活。每天陪伴孩子是需要花费极大的心血的,但如果你想让孩子培养出独立的兴趣和健全的人格,你就需要给予他全力的支持。这并不意味着你每天每个小时都要跟着你的孩子,只是说,在一些重要的时刻,你要让孩子感觉到你一直都在,从他第一场足球赛到沙滩上的家庭聚会都算。

孩子开始上学后,你要知道他在学哪些课程,他的老师们都叫什么名字。晚上和孩子一起检查他的作业,在他遇到难题的时候帮助他,但要注意的是,不要代替他做这些。

当孩子年纪大一些,你就可以稍微收收手,鼓励你的孩子在偶尔没有你的支持下自己发掘兴趣。

5:培养独立性。你可以在陪伴孩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培养他的独立性。比如不要告诉孩子选哪几门课,而是让他自己在众多选项中挑选。比如你可以打扮你的孩子,但要带着孩子一起去逛商场,这样孩子就可以说说自己的意见了。如果你的孩子想要单独和他的朋友们一起玩,或者想自己玩玩具,那么有时候可以同意他的要求,这样他会自己去探索。

越早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就会越早像大人一样思考。

三:为孩子订立规矩

1:怀着爱心惩罚孩子。在如今的社会中,惩罚不是件好事。惩罚让父母心怀歉疚,让孩子更加任性和不受控制。然而孩子是需要限制和规范的,他们偶尔会忽略掉这些限制和规范,而这时候就需要合理的惩罚。父母要让孩子们清楚是因为什么才遭受的惩罚,还要让孩子们知道这些惩罚是为了他们好,是来自于父母的关爱。

禁止打屁股或者扇巴掌一类的体罚。那些棍棒教育下的孩子会变得更加不愿意听管教,有研究指出,这些孩子更容易和其他孩子打架或者最后变成地痞流氓。

2:赞扬孩子好的行为。在孩子做得好的时候表扬孩子比在孩子做错了之后惩罚孩子要重要得多。你需要让孩子知道他/她做对了,并且鼓励他/她继续这样做。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好,无论是在和小朋友们玩耍时分享玩具还是在坐车的时候不哭不闹,都要让他们知道你注意到了这些。不要在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什么都不说,而在他们表现得不好的时候一味地惩罚。

不要轻视表扬的重要性,在你的孩子表现得好的时候说“你……,我真为你感到骄傲”会让你的孩子认为这个行为真的是值得称赞的。

你可以时不时地给孩子一个玩具或好吃的做奖励,但千万不要让他以为他做任何好事都会得到奖励。

3:要前后一致。如果你想有效地管束孩子,那么你就要前后保持一致。你不能今天因为某事惩罚了孩子,而明天又给孩子一块糖让他不要再做这件事了,或者因为太累就压根什么都不说。如果你的孩子表现得好,比如上厕所后冲水,你就要保证每次他这么做之后都要表扬他。前后一致会让孩子记住什么是好的,什么是坏的。

如果你和你的配偶一起教育孩子,那么你们就是一个阵营的,要用相同的标准来要求孩子。不要在你的家里出现“白脸”“红脸”一说。

4:解释清楚规定。如果你想让孩子认同你的规定,那就好好向孩子解释为什么有些事情他们不能做。不要只是告诉孩子要对其他小朋友大方或者在玩完玩具后要把玩具整理好;告诉孩子这种行为会给他、你或者往大了说,整个社会带来什么好处。把孩子的行为和这种行为的意义告诉孩子会让他理解你这样教育他的原因。

5: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对于管束孩子,塑造孩子优秀的品质是重要的一环。如果他做了错事,比如把食物扔在地上,要让他承认他做过这件事,并且解释他为什么做这件事,而不是让他责怪别人、推卸责任甚至彻底否认。在孩子淘气之后,你要和他谈一谈他为什么要这么做,然后引导他做正确的事。

让你的孩子明白,人人都会犯错误,犯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犯错误之后还不认真对待。

四:塑造性格

1:不要把性格教育只停留在字面上。要从实践中获取美德。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在自我行为规范、优秀的工作习惯,体贴善意地待人接物方式和社区服务中培养端正的品格。个性格教育的底线是行为,孩子的行为。如果你的孩子太小,无法理解人道主义精神,践行人道主义精神,那么不管他几岁,你都可以简单地告诉他,要对别人好。

2:做个好榜样。事实上,孩子最好的老师就是父母,很多行为模式都是潜移默化的。你会成为孩子最好的模仿对象,不论好坏。那么,你就不如选择做一个好榜样,这也许是你一生中最重要的工作了。如果你冲孩子喊叫,然后告诉孩子不能冲别人喊叫,是不是挺没说服力的?如果你生气的时候就会踹墙,或者说邻居的坏话,那么孩子看你这么做了,就会觉得这么做没什么不好。

从孩子出生的那天开始就做个好榜样吧。因为孩子对你的心情或行为的感知会比你想象得更早。

3:为孩子选择有益的东西。孩子就像海绵,会吸收周围的一切东西。他们吸收的观点、想法会影响他们的价值观和性格。书籍、歌曲、电视节目、网络资源和电影都在持续不断地向孩子们传递着各种信息,不管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作为父母,我们有义务为孩子筛选过滤这些信息。

如果你和孩子一起目睹了一件负面的事情,比如在商店看见两个人吵架或者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则暴力事件的报道,要记得趁机和孩子聊一聊,正向引导孩子。

4:让孩子养成好习惯。让孩子学会“谢谢”“请”等礼貌用语,这些对待别人的基本礼节会在未来让孩子更加成功。不要忽视习惯的力量,让孩子尊敬大人,敬爱老人,不要和小朋友们争吵或者挑剔小朋友们。良好的习惯会伴随孩子的一生,你要尽早让孩子建立好习惯。

好习惯的重要一项就是整理。在孩子三岁的时候就要教他整理自己的玩具,这样在他23岁的时候就会做一个受房主喜爱的好房客了。

5:只说你希望孩子也说的词句。不管你有多想咒骂、抱怨或者说些对某人不好听的话,都不要当着孩子的面,即使打电话也是一样,要知道,你的孩子一直在注意着你。如果你要和你的伴侣争吵,那也要关上房门,这样孩子就不会模仿这些不好的行为了。

如果你说了脏话,而且你的孩子注意到了,不要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为这件事道歉,并承诺以后不会再讲了。如果你什么都不说,那么孩子就会觉得说脏话也没什么不对。

6:让孩子学会同理心。同理心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越早懂得越好。如果你的孩子会对别人用同理心,那么他会用更宽容的眼光看待事情,而且还会为别人设身处地地考虑。假如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家来,告诉你他的朋友小鹏对他很卑鄙,你要试着弄清楚前因后果,看看是不是能明白小鹏的处境和心情以及为什幺小鹏要这么做,并且向孩子做出解释。[8]

假如去餐厅的时候,服务员漏掉了你们点的菜品。不要和你的孩子说这个服务员有多懒,而是要向他说明,服务员站了一天,一定很累了,才不小心忘了帮我们点餐。

7:让孩子学会感恩。教孩子学会感恩并不意味着强迫孩子时时刻刻说“谢谢”。真正让孩子学会感恩的方式是,你要不停地说“谢谢”,这样你的孩子就会知道这是个好的行为,并且去模仿。如果有一天你的孩子回家抱怨说,学校里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新玩具,但你就是不肯给她买,你要让她知道这个世界上还有那么多人没有她现在获得的一切,要让她懂得知足和感恩。[9]

让孩子了解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状态,让他懂得,即使圣诞节不能得到任天堂的游戏机,现如今他的生活已经是非常的幸福了。

在孩子忘记说谢谢之后,说“要说谢谢哦”,不如你自己直接说“谢谢”,让孩子听到来得有效。

小提示

学会购买儿童用品。尤其是衣物,要购买合适的号码、布料和款式的衣服,这样孩子穿起来就会很舒服,不妨碍运动;鞋子也要选对,这样孩子的脚丫就被全方位地保护起来了。去认识一下孩子朋友的父母。在这个过程中,你会收获很多亲近的朋友,或者至少你可以确定孩子去他们家做客的时候是不是安全。

在同一段时期只有一个孩子会让你轻松不少。这不是意味着第一个孩子两岁了就可以要第二个孩子了,两个孩子之间最好相隔6年。因为这段时间孩子非常依赖父母,这对父母的时间、耐心和放在孩子身上的关注都是极大的考验。同时照顾2个以上的孩子,不仅增加父母的压力,孩子也不好受。

要仔细阅读育儿指导手册,不要迷信流行风潮。今日流行的育儿方式也许明天就是被头号批判的对象。

3

懂事的孩子,父母都想拥有。

懂事的孩子能够理解父母,

懂事的孩子更加自律,

懂事的孩子对自己的人生有想法,有规划。

懂事的孩子拥有很多优点。

李玫瑾老师曾说,父母是孩子的折射。

想要拥有懂事的孩子,先要学会做懂事的父母。

如果想要孩子孝顺,父母先要孝顺父母,身体力行,真心付出。

与孩子交流时,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恩之情,讲述父母爱护自己の事例,让孩子有切身体会。

如果想要孩子理解自己,就需要多与孩子分享自己的隐私,打开自己神秘的一面,比如兴趣,梦想,遗憾,原则,孩提时的喜怒哀乐,工作的困难与成就,坚持的理由等等。

打开自己,平等地交流,是引导孩子懂事的基础。

如果想要孩子自律,父母首先要能自律,比如坚持阅读,回家不看手机,按时健身等等。

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没有行动的言语是苍白的,没有言语の行动是冷漠的。

父母在多与孩子交流的同时,要用行动去影响孩子。

总之,想要什么样的孩子,先要变成什么样的父母。沟通与行动并存。

让孩子信赖,信服,尊敬,孩子才能听进话。

4

要想一块材料变得更好有价值,雕刻人是很关键的。

要想孩子真的懂事,家长要少说“不”

我们对孩子好像经常说不,这不可以,那不可以,不行,不要等等。

而没有让孩子第一时间知道为什么,孩子不知道,就不太愿意配合,只觉得自己什么都不被允许。

很多情况下,我们可以用其他的词来代替“不”,比如孩子在外面乱跑,我们担心安全,可以说:牵妈妈的手一起走吧!

我记得侄女开口学说话的时候,“不要”两个字是说得非常标准,大声的,一直挂嘴上。想来也是周边环境“不”出现的频率比较高。

少说“不”,保持“不”的严肃性,这样孩子有更多的自由。偶尔被说“不”,也会比较配合

在说“不”的时候,孩子如果不听,需要用行动去中止孩子的行为,不要让他们觉得家长只是说说而已,可以不用理会。当然,最好还是要解释一下为什么不可以。

不要掉进温柔坚定的坑

很多育儿提倡温柔而有边界。确实如此,但有时却用错了地方。比如真正危险的东西,如果还是微笑、柔和的跟孩子说,反而没让孩子察觉出危险和严重性。

低龄的孩子,其实有时听不懂我们在说什么,而且通过观察我们的表情和语调来判断的,有阶段我侄女她就是都盯着我们的表情看。

遇到真危险的东西,可以不怒而威,来震慑孩子。严重的事情就要严肃坚定,让孩子明白界限

也可以通过讲绘本,来提高孩子的认知,我记得一开始给她讲关于插座的绘本。我提高语调,慌忙摆手:不可以,里面有电老虎,很危险。

她也被吸引了,然后我抓着她的手假装去碰绘本上的插座,还没碰到又赶紧缩回来。以此告诉她危险的东西不要碰。

2年多过去了,她看到插座也说里面有电老虎,不能乱碰。

育儿没有统一的标准方法,在育儿路上我们都是同孩子一起成长的

我是时而妈妈,关注我的头条号,分享育儿经验。

5

优秀的人从来没有偶然。有人说:“任何一个优秀的孩子,都不是横空出世的奇迹,而是有迹可寻的因果。它的因,在家庭。它的根,在父母。”


除学校外,孩子接触最多的就是家人了;我们也知道,孩子最初的基本行为和语言都是通过模仿周围的人习来的,所以说,大人对孩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


经常听人说,孩子什么样,父母就是什么样。其实反过来也依旧是成立的,父母是孩子的镜子,而孩子也恰恰是父母的影子。



父母是子女人生中的第一任老师,他们对子女的一生都有着强大且深远的影响。


一个家庭,由父亲和母亲共同打造。


品德、修养、习惯、素质、原则、三观等等,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父母的教育。


父亲是孩子在人生中接触的第一个男性形象,而他的身上也恰恰肩负着帮助孩子正确认识世界和了解社会的重任。



这与母亲的“保护式教育”完全不同,父亲在教育孩子上会鼓励并带领孩子冒险,让孩子从小拥有一种积极进取的精神。


母亲是暖暖的人,像个太阳,她走到哪里,哪里就是亮堂堂的,暖和和的,空气里的温度都要上升几度。


孩子们都是从母亲身上学会如何与人相处的,在家庭生活中学会如何爱人的。


其实,培养一个优秀的孩子,家庭中每一个成员都需要努力,而不是父亲或母亲一个人的事。

6

1,给孩子更多的自由玩耍时间

家长不要计划,组织安排孩子的所有活动,给孩子自由玩耍的时间。 让孩子参与到由他们自由选择,主导的活动中,为了玩儿完,而不是未来追求实现什么技能或者目的。

玩耍的好处:

在玩耍的过程中,孩子能够体验到心流。 所谓心流,就是我们在面临挑战,做略微高出自己能力水平的活动时,坚持做下去,这时忘掉时间,不会感到饥饿,疲倦,感觉正在做的事情可以不断继续下去。

在玩耍中,孩子可以学习,发展和完善新的技能,培养能力。 学会调节自我,增强自控力。



2,传授给孩子基本生活技能。


一个人如果什么事情都有人帮忙料理,就没有机会培养起控制感。如果别人帮你做事,结果就不在你的掌控之中,这会导致心理学家所谓的习得性无助。



培养孩子生活技能四步走:

◆第一步,我们为你做这件事。

◆第二步,我们和你一起做。

◆第三步,我们看着你做。

◆第四步,你独立完成。



培养孩子生活技能清单:





3,教孩子如何思考

很多人知道批判性思维这个词,但是不知道它到底在说的什么思维。 其实,critical thinking 就是把事情搞清楚,把知识应用到新的情况中。



如何把事情搞清楚是评判性思维的重点。 最早可以追述到苏格拉底,与学生之间通过相互提问回答的方式,帮助彼此理解信息。

作为父母,平时和孩子对话就是练习和观察批判性思维的绝佳时机。 往往问孩子五个“为什么”,就能帮助孩子理解清楚概念,帮助孩子做决定。



4,教孩子关注更大的世界,而非局限自我

也是通过对话,沟通帮助孩子观察周围的事,鼓励他们形成对人对事的看法。

7

首先我觉我答这题很高兴,说实话孩子不是培养出来的,个人经验是孩子是一张白纸,而是孩子自身会自然形成一种模式。遗传基因也很重要,在通过家里人的言传身教她会对事物有更深认识,是与非。家长必须任何事以身作责,做个正能量的人,让孩顺其自然自我发展。

8

{!-- PGC_VIDEO:{\"thumb_height\": 1080,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tos-cn-p-0000/f0c8d32d37da4b628f16bbf240ef93ba\

9

等孩子成功了再回答你

10

首先得自己做个懂事的人!父母是原件,孩子是复印件,原件质量不好,再好的复印机,也难复印出好的复印件。有时最应该教育的是家长,为人父母也是不断学习成长的过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