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赵括读书是一把好手,带兵打仗确实是无能之辈。长平之战的结果已经说明了一切,除非史书上的记载是错的,其实长平之战是赵括指导的赵军赢了。

赵奢评价赵括:

奢曰:“兵,死地也,而括易言之。使赵不将括即已,若必将之,破赵军者必括也。”

赵奢作为赵括的父亲,经常与赵括讨论兵法。他都这么说了,赵括能有什么带兵的本事?


蔺相如评价赵括:

蔺相如曰:“王以名使括,若胶柱而鼓瑟耳。括徒能读其父书传,不知合变也。”

蔺相如是赵国一代名相,看人的眼光会差到哪里去?而且他与赵括同一时代,他能够跟赵括有接触,进而评价赵括。难道后世的我们会通过看史书比蔺相如更了解赵括?


赵母评价赵括:

及括将行,其母上书言于王曰:“括不可使将。”王曰:“何以?”对曰:“始妾事其父,时为将,身所奉饭饮而进食者以十数,所友者以百数,大王及宗室所赏赐者尽以予军吏士大夫,受命之日,不问家事。今括一旦为将,东向而朝,军吏无敢仰视之者,王所赐金帛,归藏于家,而日视便利田宅可买者买之。王以为何如其父?父子异心,原王勿遣。”


赵括他妈就更了解儿子了,通过将他们两父子做对比,已经明确的指出了赵括的问题。



赵奢前期是管赋税的,后来才通过阏与之战,大破秦军,一战成名,成为马服君。

赵奢在这之前可能也是带兵经验的。赵王估计是看赵奢没经验能打败秦军,就误以为赵括也有这个本事。但是赵奢有丰富的人生阅历,即使没带过兵,也会明白很多带兵之道。赵括就是个初生牛犊,没有经验那就真的是没有经验。

但是赵奢与赵括有本质的区别。

阏与之战,赵奢说了句非常有名的话,意思就是狭路相逢勇者胜。

赵奢受命为将,以国事为重,不问家事。视手下之人为兄弟,将获得的赏赐都分给大家。这些都足以激发士卒的积极性和杀敌的勇气。

赵奢出兵也并不是盲目的斗勇,他也是会用计的。

赵奢率领赵军离开邯郸三十里,下令:“敢以军事进谏者死”。有个搞侦查的请他救援午安,赵奢直接把他斩首示众。赵军坚守营垒,二十八天停滞不前,发现秦军间谍,好吃好喝的招待,来迷惑秦军,使秦军放松警惕。赵奢立马急行军,两天一夜赶到前线。

这是一个叫许历给赵奢提了很多建议,赵奢都虚心听从最后大破秦军,解阏与之围。

赵奢在下了明确军令下,仍然有人敢冒死给他提建议,可见他在军中是多么的得人心。而且赵奢还能虚心的接受手下的建议,随后凭借计谋和全军的勇气大破秦军。



赵括受命之后,耍尽官威。手下人都怕他,或得的赏赐也都拿回家供自家享乐,从没想过与手下分享。赵括的做法完全跟赵奢想法,这怕不仅仅是能力问题,这说明他人品就有问题。

更重要的是赵括没有自知之明。廉颇都打不赢秦军,赵括是哪来的自信去主动出兵呢?赵奢敢跟秦军硬刚,是看中了地险路长,想以勇取胜。到达战场,用计获取地利的优势,打败秦军。

赵括是盲目的自信,连对方偷偷换了主帅这么大的事都不知道。到底是没侦查到,还是压根就没去侦查?到了前线把廉颇的策略全换了,也没见一个人出来发表建议或进谏的。虽然是赵王要求主动进攻的,为什么廉颇完全不搭理赵王,赵括却要听令?《孙子兵法》中不是有一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吗?

如果是说粮草不济,不得不速战速决。长平之战再难,有邯郸之战难吗?我觉得是因为长平之战廉颇并没有将赵国拖入绝境,赵王还有的选,但赵王舍不得小的失利,最终选了条不归路,因小失大。邯郸之战赵王没得选了,只能用廉颇守城,搞外交求救援,最后打败秦军。



反正最终的结果是赵奢上战场耍秦军,大获全胜。赵括上战场被秦军耍,身死兵败。

总不能因为赵括是败在白起的手里就说他很牛吧?那被那些名将干死的都是牛人了。

最佳贡献者
2

赵括不是无能,他熟读兵书,最起码会读书,但是不会灵活运用。秦国用离间计说,秦人只怕赵括,于是赵括上场。但是赵括在长平之战,虽然遭到失败,也给了秦军痛击,秦军死亡当也在20万之上。而赵括此战作战英勇,亲自带兵冲杀,死于战场。

秦国的对手白起也是太厉害,太知道兵法。

一开始,赵军采取的是守势,坚壁不出,因为秦军攻势猛烈。赵括为将后,主动出击,这是年轻气盛,想早立军功,结果两军会战,赵括战死。

打仗自不是简单之事。但是赵括的母亲也许是太轻视自己的儿子,专门跑到赵王面前,说,您不能任用赵括,他要是打了败仗,我家不承当这个责任。这是一个好母亲能够说出的话么。也许是赵括太过倔强,其父母对赵括很不以为然。赵母就说过,从前他的父亲打仗有赏赐不敢私吞,都分给部下,接受军令后就不管家里事,朋友非常多。而赵括拜将后,就趾高气扬,部下不敢仰视,哪里有好的土地就买下来,他的心境跟他的父亲完全不一样啊。

赵母之见识也许不在兵书上,而在兵书之外的做人方面。将有才重要,而德才更为重要。以德服人,军队才会心悦诚服为你打仗,卖力气。不能与部下同甘共苦,战斗力大打折扣。这也许是赵括在冲锋的时候,虽然自己勇敢,但部下不卖力的缘故吧。

而赵母的话竟然是一针见血。可惜赵王没有注意,接受意见。

3

赵括生在将门,其父赵奢是赵国名将,位列战国后期东方六国八大名将之列,因阙与之战一战成名,后被封"马服君“。赵括从小受其父醺陶,熟读兵书,也跟随赵奢打了不少仗,时常与父亲讨论兵法战事,要说赵括是无能之辈,确实有点过!但赵括统军后,为什么输的那么惨烈,还遭到廉颇以及后人负面评价呢?其实有多种原因。

一、年轻气盛,缺少成稳。

赵括作为少壮派军事首领,血气方刚,接管廉颇兵权后,当然想表现一下自己的才华。所以改变了廉颇以守为攻的战法,再说战事已经拖得很久,赵国也渴望取得一些胜利。因此采取主动的战术。但是,这也是秦国蓄谋己久的机会,此时秦国偷偷换上白起为主将,战场模式大变,被白起断了后路,失去了后勤保障,最后导致全军覆没。但就是在这样严酷形势下,赵括还是给予秦军二十万伤亡的重创,秦国属险胜。

二、胜者为王,败者为冦,墙倒众人推。

廉颇本是战国名将,在赵国战功显赫,却因遭秦国范雎的反间计而被削了兵权。本身一肚子气,而赵括一接掌兵权,就改变了自苦心经营的战术和防御,导致赵军大败,岂能不火。而且还有一些复杂的因素在内,看看,离了我廉颇,赵国败得够惨的吧!所以会极力贬低赵括的能力。

三、赵母面君为赵括的名声贴了标签

赵母闻听赵括掌管兵权,其实内心是高兴的,自己儿子年纪轻轻就有这么大成就,哪个做娘的不感到自豪。但他为什么要见赵王,说自己儿子只会纸上谈兵呢?说穿了,这就是身在豪门人的世故之处。一来表示赵括年轻气盛,做事毛燥,没有其父沉稳,也有公子哥通有的毛病,还望王上好好教诲,再磨练磨炼。二来,也为赵家留下退路。作为赵奢的妻子,岂不知战事凶险,在那时战败的主将全家要获罪的,不怕一万,就怕万一。所以我丑话说在前头,万一赵括战败,可不怪我没提醒,不要怪罪家人!但就是赵母这看似有先见之明的上书,却造就赵括"纸上谈兵”千古负面典型!@头条历史 @头条圈子 @微头条

4

赵括这个人在中国家喻户晓,可惜是负面的名声,“纸上谈兵”成语的缔造者!顾名思义就是眼高手低,只会高谈阔论,没有有效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客观的来看,赵括并非一个无能之辈!长平之战的结果不能由他一个人承担,长平之战的失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秦国变法后综合实力强大,赵国除了军事外全方位落后;

2.秦国外交上完爆赵国,致使赵国后期没人支援了,问齐国借不到粮食,赵军没有粮草了;

3.人才青黄不接,廉颇老矣,守强攻弱,蔺相如病入膏肓无力介入,赵奢已死,赵括缺乏磨练,偏于理论!又遇上白起,人才方面差距很大!

5

当然不是,赵括所谓“纸上谈兵”,误导了太多的人。

事实上,与白起、赵奢相比,赵括不仅仅谈论军事在行,指挥打仗也不落下风。

赵括上阵之后,一改之前的防守态势,主进攻,最终被杀,长平被坑数十万。

但是,当时一味守守得住么?

当时的情况,以攻为守难道不是一种办法么?

被围之后数十日,大军还能保持严明纪律,而赵括一死,军心全无,不正是说明赵括治军有方么?

所谓反间计,难道不是赵国后人为了让自己输得好看点,编出的故事么?

6

从结果上来看,说无能之辈都是抬举赵括了。现在流行替赵括翻案,无非就是赵括刚出道就碰到了白起,如果多加历练,是可以成为一代名将的。这种脑补没有太多意思。长平之战,赵国在天时地利人和政治外交统帅素养单兵能力以及老大的智商全面处于下风,怎么打的赢?从初期老王怪帅和廉颇野战对干的时候,廉颇就不是老王对手,连续被砍死都尉,被砍死裨将,不得不后退,然后防守。

从后面的结果来看,廉颇虽然正面干不过老王,但是毕竟是宿将,经验丰富,脑子清醒,坚守不出是最佳的战略方针。当时赵国平白无故得到了韩国上党好几十座城池,战国大家天天发动战争,就是为了攻城略地,而赵国什么都没干就白捡了几十座。秦国很生气,其余各国也爱看热闹。其次,从天下地理来看,秦国东出的最大障碍其实是三晋,起码短时间内齐国,燕国,楚国受到秦国的威胁没有那么急迫。 反而,如果赵国吃掉韩国上党城池,往外扩张的话,对其余各国的威胁更大,因为赵国不大可能往关中扩张。再者,秦国是客场作战,而赵国是主场作战,赵国本来就极弱。赵武灵王胡服骑射是针对军事上的,没有触及经济上的,而商鞅变法两者兼备。所以,主场优势都被无形中打平了。其次,当时赵孝成王说是低能有点过了,但水平比他低赵惠文王和秦昭襄王嬴稷差的不是一点点。所以,当廉颇坚守的时候,一直拖下去,多秦国也是负担,对赵国也是负担,其实是看谁先熬不住,撑不住。

只要赵孝成王不那么,发挥下外交攻势,很大可能秦军不得不撤去的。赵国当时像其他各国借粮食,正常来说只要粮草能赶上,秦国大概率先熬不住就撤。但是秦昭襄王是怎么做的,对外公开宣称请赵国和谈,然后赵王这边人过去了,人家就不和你谈,但是全天下都以为赵国要和秦国和谈。这时候,你去借粮食,自然没人借。态度不明,无知的赵孝成王昏招迭出,被玩弄鼓掌之中,全面落於下风。如果说 赵孝成王是有点过了,至少赵孝成王一辈子勤恳,扑在工作上还是可圈可点的。 但是,赵孝成王却换掉了老将廉颇,但赵国名将凋亡殆尽,国内压根没有可用的大将了。赵奢已经死了,李牧当时按照记载还是个很年轻的小伙子,倒是田单似乎在赵国为客将。先不说田单水平怎么样,如果将举国兵力交给客将,那才是真的。这时候赵括就上来了,赵国很自信,纸上谈兵真没冤枉他。就算现在的人怎么翻案,我们随便看看史书。是赵孝成王不听,非要用赵括。然后,后面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 如果按照史书记载,白起也仅仅只用了3万人,对,就只有3万人就分割了整个赵军。然后等着嬴稷亲自发动河内地区15岁以上的男丁来支援,最后才全面包围赵军。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赵括真的用无能来形容已经很客气了。

当然,杠精们非要抬杠,赵括跟我们普通人相比确实谈不上无能,单根同时期的有点名头的统帅比,无能都不足以形容。 我在想,廉颇不被换掉,即便是换做赵国其他统帅上,也不至于四十多万大军,被白起三万人就分割了。并且最可悲的是,仅仅一战45万全部葬送,搞的邯郸家家户户披麻戴孝。赵括的无能就在一战全葬送,即便是四十多万头猪,也没那么好抓好杀,而赵括做到了!即便廉颇或者赵奢,田单任何一人上,结局可能也是输,但不会像赵括一样,输得一干二净!

7

俗话说的好,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可一代名将马服君赵奢之子赵括,在历史书上一直被当作反面教材,而纸上谈兵的典故也是出自于他。赵括这个长平之战的赵国主帅,成为了空谈兵法、只知理论不懂实战的代言人,千百年来都被牢牢定格在历史的耻辱柱上。可事实果真如此吗?让我们追本溯源,慢慢道来。

公元前262年,秦军攻占野王(今河南沁阳),把韩国的上党郡与本土的联系完全截断。郡守冯亭同百姓谋议道:“上党通往外界的道路已被绝断,我们已不可再为韩国百姓了。秦兵日渐逼近,我们不如归附赵国。韩、赵联合,就可以抵御秦国了。”面对这份天上掉下的馅饼,平原君激动万分,他力劝赵王将上党接收。赵王于是封冯亭为华阳君,把上党郡并入赵国版图。

眼看着到嘴边的肥肉被赵国抢走,秦国不乐意了。秦昭王命王龁率领军队攻打并占领了上党。上党的百姓纷纷逃亡到赵国境内,赵国的军队在长平接应上党的百姓。公元前260年,王龁向长平的赵国军队发动进攻,赵孝成王命廉颇率军二十万迎战。赵军初战不利,廉颇于是深沟高垒,坚守不出,企图将秦军拖垮。双方就在长平一带对峙数月。

秦军远道而来,利在急战,廉颇此举实属上策。可赵孝成王却不这么想,本来想贪韩国的土地,没想到土地没捞到,反倒惹了一个大麻烦。赵国军队虽然骁勇善战,但国力毕竟比不上地大物博的秦国,数十万大军在外征战太久,赵国可负担不起。赵王于是孤注一掷,启用赵括为将,又率领二十万大军开赴长平前线,和秦军决一死战。

且不论赵括此人的能力如何,赵国在战略上已经输了秦国一筹。战事尚未分晓,就打出最后底牌做拼死一搏,寄希望于毕其功于一役,这是极其不明智的。数千年后的崇祯皇帝也犯了这个毛病,纠集全国精锐去解锦州之围,结果全军覆没,江山易主。说到底,这一仗就不该打,这个命也不该拼。

被赵王派来接替廉颇的赵括是将门之后,其父赵奢曾在阏与之战中大破秦军。而其本人也饱读兵书,颇晓用兵之道。可赵王给他的命令是速战速决,就算赵括不想打,四十万大军每天吃喝拉撒,长此以往赵国也负担不起,所以赵括只能硬着头皮主动进攻秦军。赵孝成王拙劣的战略把赵军逼到了死角,赵国已没有选择的余地。但兵法有云:置之死地而后生。如果赵括能率领赵军打退秦军,解长平之围,此计倒也不是不可行。只可惜他的对手,是秦国第一名将,武安君白起。

秦国为了打赢这一仗,可谓是煞费苦心。秦昭王得知赵军临阵易帅后,便暗地里调武安君白起为上将军,并令军中严守秘密,有走漏消息的格杀勿论。在赵括出兵进攻之时,白起令秦军佯装战败溃退,暗地里派出部队突袭到赵军的后方,断赵军归路;又命一支秦军切断赵军粮道,将赵军主力分割包围。而秦昭王也没闲着,他亲自到河内郡征调全国十五岁以上的青壮年集中到长平战场,拦截赵国的援军运粮。据史书记载,此战秦国总共出动了全国十分之一的人口,为战国时代之最。

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绝境下,赵国士兵们到了互相残杀为食的地步,却依然没有放弃。赵括将剩余的赵军组织成突击部队,轮番冲击了多次后仍不能突围。于是,赵括亲自上阵强行突围,结果被秦军乱箭射死。从此番表现可以看出,赵括虽然称不上智勇双全,但至少算得上英勇,在断粮多日之后仍能坚持抵抗,并组织军队向秦军反攻,不能说是草包。赵军因主将身亡,只得向秦军投降。白起见赵国士兵人数众多,担心异日生出祸端,便命令秦国军队将赵国降兵全部活埋,只放回了年纪尚小的二百四十名士兵。

此役过后,赵国损失惨重,再也无力对抗秦国。而正如苏洵所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 ,战不善,弊在赂秦。长平之战持续数月之久,秦甚至为此动员全国兵力,而其余各国却无动于衷。等到秦军兵临邯郸城下,其余各国方才如梦初醒,如果东方各国能早日出兵相救,秦军必然向西回撤。追根溯源,长平之战赵军失败的主要原因来自于赵孝成王急于求战的错误方针和其余各国坐山观虎斗争相渔利的错误心态。而赵括本人也输的不冤,论指挥才能,他确实不如白起;论国力,赵国也不如秦。但把战争失败的原因全部归结于赵括指挥水平低下这一点上,显然也是不恰当的。

8

赵括是一个标准的将二代,严重缺乏实战经验,光读了一肚子兵书,但是战场上战机是稍纵即逝的,不能光按兵书上讲的。所有历史上的名将无不是在战场上历练出来的。赵括应该先在廉颇后面锻炼学习战场经验再说。不过赵括知道自己不如白起,但是兵者诡道也,秦国封锁消息,不让赵国知道白起已经到了前线,照成赵括这个战场小白碰上白起这个大杀神,只能落了个失败的下场!

9

绝非!被困之后仍身先士卒顽搏,最终死战捐躯,岂无能之辈所能为?

10

赵括适合做教官,人只有放对了地方才是人才,历史上很多皇帝有的适合做木匠,有的适合做诗人,如南唐后主李煜,可造化弄人,偏偏让他们当皇帝,结果既误国又误己,赵括如果当一名教官一定会是位岀色的教官,会教出许多能征善战的将军,可他没有自知之明,偏要领兵打仗,结果既丢了自己性命又误了江山社稷。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