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顶级大佬在这里也就是俗称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按照我们正常的理解,那肯定品级也是最高的了啊,不得是个正一品啊。但在唐朝还真不是这么回事儿,掌握实权的宰相只有正三品!那么很多人就会奇怪了,那既然宰相都只是正三品,那一品和二品的那还能是些什么官啊,难道比宰相还大?您别说,还真有,今天请听小祁为您细细道来。
首先说一说唐朝的中央官制。
(三省六部分工图)
唐朝的中央实行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下设了三个部门,即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又分设六部—吏、户、兵、刑、礼、工。其中的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书、政令;门下省则负责审议中书省起草的诏书、政令,以决定是否实行;尚书省为行政官署。简单的说就是中书省决策发布政令的,门下省是负责监督审核的、尚书省就是听旨办事儿的!
宰相
唐朝的宰相不像汉朝时那样,就一个人,而是一群人,也就是三省的长官,均可称做宰相!即中书省的长官中书令、尚书省的长官尚书令、门下省的长官门下侍中都可以称宰相!这几位长官中尚书令为正二品,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三品(后来在唐代宗的时候升为正二品,但我觉得那个时候已经是乱世,还是以唐初为准来说)
(宰相狄仁杰影视形象)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三省的长官可不是说就3个人啊!尚书令仅有一人,中书令有两人,门下侍中也有两人,因此宰相最少的时候也有5人!为什么要说最少,因为后来宰相越来越多,下面会讲。
而唐代宰相品级低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唐太宗李世民!
就因为唐太宗曾经在唐高祖的时候担任过尚书令,因此后来也就没有人再敢担任此职,因此就以尚书令的两位副长官左右仆射领导尚书省!后来唐太宗又感觉相权过重,于是开始以一些品级低的官通过加衔来参与宰相事务以分相权,这就是“同中书门下三品”,后来唐高宗又设“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这两个在后来都成为了实质上的宰相!在这种情况下,尚书仆射如果不加“同平章事”,反而不能被称为宰相了!因此以后唐朝的宰相都是三品!(这里我们不提安史之乱以后,乱世情况都比较特殊)
(唐太宗李世民画像)说清楚了这个我们就来看看到底位于宰相之上的都有哪些官位呢?
正一品
三公:太尉、司徒、司空
三师:太师、太傅、太保
天策上将:这是专门封给功高盖世的秦王李世民的,整个唐朝只有李世民一人!
亲王(爵位)
从一品
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
开府仪同三司(文散官)
骠骑大将军(武散官)
嗣王、郡王、国公(爵位)
注:所谓散官,是表示官员的等级的称号,没有实际职务,这个和某个官员担任具体职务相对应。
注:所谓开府仪同三司,就是说可以自己开府办公了,用的仪仗和三司相同!三司指的就是“三师”、“三公”。
(唐朝开国第一功臣长孙无忌画像)正二品
尚书令、大行台尚书令(只有李世民担任过)
特进(文散官)
辅国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郡公(爵)
上柱国(勋)
注:勋指的就是勋爵,不同于爵位!是朝廷按照功勋赐予的爵位,有俸禄无实职。
(卫国公李靖画像)从二品
尚书左右仆射
三少: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
十六卫上将军、京兆/河南/太原府牧、大都督、大都督、大都护
光禄大夫(文散官)
镇军大将军(武散官)
开国县公(爵)
柱国(勋)
总的来说,唐朝(安史之乱前)能做到一品、二品的大多数都是开国元勋,后期能做到这个位置的一般都是属于死了追赠的。然后像三公、三师这样的一般都是虚衔,并无实权,要能做到这个官位,也基本是行将就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