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回答,平定安史之乱的不是李隆基。相反,引起安史之乱的倒是李隆基。
安史之乱是指爆发于唐朝中期的一场军事叛乱,由于主要的发起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故而得名“安史之乱”。又因为,当时正值天宝年间,故而也称为“天宝之乱”。
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唐军平定,但之后的唐朝历史却沦为了宦官专权、朋党乱争和藩镇割据的平台,再也不复往昔的大唐盛世。可见,安史之乱不仅对于唐朝的历史,即便是对于整个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接下来,文史不假就努力还原那段历史,还原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一、爆发原因
唐朝在建国初期,一直都是推行府兵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这种“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最早起源于西魏,由宇文泰借鉴《周官》之制而开始创设,经过北周和隋朝的发展改进,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达到了顶峰。
府兵制下亦兵亦农的政策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但必须建立在朝廷拥有大量田地的基础上,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而一旦这个基础被破坏,府兵制势必就难以存续。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均田制在唐初被逐渐破坏,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和普及,深刻影响了府兵制。一方面,依附在均田制的军户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这些军户越来越穷,甚至连作战的器械和给养也难以负担。唐军的战斗力越来越低,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
唐玄宗时期,开始逐渐推行募兵制,选择职业的士兵充入军队之中。而这些士兵长期接受军事训练和统兵将帅的人身控制,逐渐形成了极其密切的依附关系。
而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功过都非常分明的帝王,执政前期重用贤臣,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了一个璀璨的开元盛世局面。
但是,到了后期时,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沉湎酒色,任人唯亲,完全依靠以李林甫、杨国忠等人,造成了朝政的废弛和政治的腐败。而藩镇割据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了唐朝安定的最大隐患。其中,尤其以安禄山最大为势大跋扈。
安禄山(703年——757年),他并非汉族人,而是粟特人的后裔。所谓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地区操伊朗语的一支古老民族。
安禄山是在唐朝名将张守珪的手下,一步步进入了唐军的队伍。因为唐玄宗在任用将领上长期猜疑,担心与朝臣进行勾结。
因为安禄山并非汉人,所以在朝中没有根基,非常符合唐玄宗任用将领的标准,因而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过,此人极为狡诈,善于阿谀逢迎唐玄宗和杨贵妃。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纵容下,安禄山逐渐兼任了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势力空前提升。
二、事件经过
755年12月,安禄山联合卢龙节度使史思明,还有同罗、契丹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军队,共计十五万军队,在范阳宣布起兵。
(一)朝野震惊
唐玄宗听闻造反,立即召集朝臣商量平叛之策,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和平卢节度使,率兵坚守河南洛阳抗拒叛军。同时,任命皇子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实际负责统兵东征叛军。
当时,唐玄宗的统治已经导致了国家的每况愈下,百姓怨声载道,叛军所经各个州县都望风归降,极少有进行抵抗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纷纷失守,导致叛军向长安杀奔而来。
东征大军出战不利,只得返回潼关进行坚守。本来,高仙芝率军据关御敌,已经有效遏制住了叛军的气焰。可是,李隆基竟然听信监军太监的诬告,将高仙芝斩首问罪。
(二)潼关拒敌
高仙芝死后,哥舒翰负责指挥唐军作战。他延续了高仙芝的方略,也是闭关不出。
与此同时,李光弼和郭子仪的部队也打败了叛军的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部队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补给线。
但是,奸相杨国忠却一再怂恿唐玄宗下旨要求主动出击。而唐玄宗也开始不断催促,哥舒哥舒翰在无奈之下“恸哭出关”。结果,唐军被叛军击败并丢失潼关。
(三)仓惶逃亡
潼关失守,唐玄宗彻底陷入绝望和恐慌。第二天凌晨就开始出逃。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下,上千的禁军护卫随行,逃往四川成都。
这熙熙攘攘的一群人,离开长安后遇到的最大问题竟然是吃饭问题。因为沿途的州县官员,听说皇帝都逃跑了,于是也都四散逃亡了。
以至于,唐玄宗逃亡的沿途几乎没有官员接驾。当这帮“难民”来到马嵬驿时,又气又饿的禁军将士们终于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四)马嵬之变
禁军首领的陈玄礼眼见形势紧张,若再不进行疏导,士兵哗变已经是板上钉钉。
于是,陈玄礼想到了杨国忠,想到利用杨国忠的头颅。不过,诛杀当朝的宰相无异于公开谋反,陈玄礼立即想到了与杨国忠长期不睦的太子李亨。
听完陈玄礼的建议后,李亨表现得极为谨慎,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相当于就是“我知道了”。
有了太子的这层意思后,陈玄礼开始付诸实施自己的计划。
当杨国忠巡视回营时,立即就被士兵们立即诛杀并大卸八块。之后,士兵们的情绪已经失控,甚至将唐玄宗困在驿站内团团围住。
陈玄礼入内禀报李隆基,说杨国忠谋反被杀。但驿站外的士兵仍没有散去,要求唐玄宗诛杀杨贵妃,否则就不再往成都逃亡。
杨贵妃之死在后世多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服毒而亡,有人认为乱刀砍死,甚至有人认为她潜出马嵬驿后逃亡,甚至逃到了日本或者南美洲。 但是,更多人认为,他被唐玄宗赐死并由太监高力士勒死,笔者个人也持此观点。
(五)肃宗自立
整个马嵬驿之变,最被忽视的人应该是太子李亨。在他成为太子后,表面上是在与宰相杨国忠政争,实际上却是与唐玄宗在角力。而且,唐玄宗的性格阴晴不定,先后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李瑛、李瑶和李琚。
所以,李亨这个太子当得如履薄冰,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个人大胆推测,真实的情况或许不是陈玄礼拉拢太子支持马嵬驿之变,而是太子李亨主动拉拢陈玄礼去发动马嵬驿之变。
事实上,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是他发动马嵬驿之变的目的。不过,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在处死杨国忠兄妹后,竟还是选择继续效忠唐玄宗,而不是直接拥立自己登基。
这样,已经与唐玄宗几乎公开决裂的太子李亨,自然不能再继续西行逃往成都,否则必死无疑。
马嵬驿之变后,太子李亨脱离唐玄宗的队伍,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表面看起来是与叛军力战。 获得军队的支持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史称“唐肃宗”,而遥尊躲在成都的老爹唐玄宗做了太上皇。
三、叛乱结果
唐肃宗即位后“御驾靖乱”,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从政治上扭转了唐玄宗出逃后带来的被动局面。
之后,唐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从河北的前线召至灵武,合军一处后开始反击。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此举彻底动摇了叛军的内部阵营。没过多久,史思明就选择率军投降了唐肃宗,当然,只是暂时的。
759年,史思明再次叛唐并增援安庆绪,一举解除了唐军对邺城的围困。随后,他又诛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
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败李光弼所部后,乘胜向长安进军。结果,途中却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杀死。
762年,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就驾崩了。之后,其子唐代宗继位并一举收复了洛阳。
叛军内部纷纷投降,而史朝义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选择向北投靠契丹人。不过,途中就被李怀仙围困,兵败后自杀。
至此,耗时七年多历经三代皇帝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四、历史影响
许多人认为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黄巢起义”,但是,安史之乱的危害同样是历史性的。
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都不是汉人,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主张开始更加甚嚣尘上,使得之前怏怏大中华的开放包容战略受到质疑,转而变得趋于保守和排外。
这种思想观念的严重倒退,严重阻碍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华大地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位置。
关注文史不假,支持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