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先回答,平定安史之乱的不是李隆基。相反,引起安史之乱的倒是李隆基。

安史之乱是指爆发于唐朝中期的一场军事叛乱,由于主要的发起者是安禄山和史思明,故而得名“安史之乱”。又因为,当时正值天宝年间,故而也称为“天宝之乱”。

虽然,安史之乱最终被唐军平定,但之后的唐朝历史却沦为了宦官专权、朋党乱争和藩镇割据的平台,再也不复往昔的大唐盛世。可见,安史之乱不仅对于唐朝的历史,即便是对于整个中国历史,也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

接下来,文史不假就努力还原那段历史,还原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经过和影响。

一、爆发原因

唐朝在建国初期,一直都是推行府兵制,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兵农合一。这种“寓兵于农”的兵役制度最早起源于西魏,由宇文泰借鉴《周官》之制而开始创设,经过北周和隋朝的发展改进,在唐太宗李世民时期达到了顶峰。

府兵制下亦兵亦农的政策减轻了国家的财政负担,但必须建立在朝廷拥有大量田地的基础上,建立在均田制的基础上。而一旦这个基础被破坏,府兵制势必就难以存续。

因为生产力的发展,均田制在唐初被逐渐破坏,土地兼并的现象非常严重和普及,深刻影响了府兵制。一方面,依附在均田制的军户却越来越少;另一方面,这些军户越来越穷,甚至连作战的器械和给养也难以负担。唐军的战斗力越来越低,已经严重威胁到了国家的稳定。

唐玄宗时期,开始逐渐推行募兵制,选择职业的士兵充入军队之中。而这些士兵长期接受军事训练和统兵将帅的人身控制,逐渐形成了极其密切的依附关系。

而唐玄宗是中国历史上功过都非常分明的帝王,执政前期重用贤臣,极大地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创建了一个璀璨的开元盛世局面。

但是,到了后期时,唐玄宗李隆基开始沉湎酒色,任人唯亲,完全依靠以李林甫、杨国忠等人,造成了朝政的废弛和政治的腐败。而藩镇割据的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了唐朝安定的最大隐患。其中,尤其以安禄山最大为势大跋扈。

安禄山(703年——757年),他并非汉族人,而是粟特人的后裔。所谓粟特人,是生活在中亚地区操伊朗语的一支古老民族。

安禄山是在唐朝名将张守珪的手下,一步步进入了唐军的队伍。因为唐玄宗在任用将领上长期猜疑,担心与朝臣进行勾结。

因为安禄山并非汉人,所以在朝中没有根基,非常符合唐玄宗任用将领的标准,因而赢得了唐玄宗的信任。不过,此人极为狡诈,善于阿谀逢迎唐玄宗和杨贵妃。

在唐玄宗李隆基的纵容下,安禄山逐渐兼任了范阳、平卢和河东三镇的节度使,势力空前提升。

二、事件经过

755年12月,安禄山联合卢龙节度使史思明,还有同罗、契丹和突厥等少数民族军队,共计十五万军队,在范阳宣布起兵。

(一)朝野震惊

唐玄宗听闻造反,立即召集朝臣商量平叛之策,任命安西节度使封常清兼任范阳和平卢节度使,率兵坚守河南洛阳抗拒叛军。同时,任命皇子荣王李琬为兵马大元帅,右金吾大将军高仙芝为副帅,实际负责统兵东征叛军。

当时,唐玄宗的统治已经导致了国家的每况愈下,百姓怨声载道,叛军所经各个州县都望风归降,极少有进行抵抗的。河北、山西、河南、山东等地,纷纷失守,导致叛军向长安杀奔而来。

东征大军出战不利,只得返回潼关进行坚守。本来,高仙芝率军据关御敌,已经有效遏制住了叛军的气焰。可是,李隆基竟然听信监军太监的诬告,将高仙芝斩首问罪。

(二)潼关拒敌

高仙芝死后,哥舒翰负责指挥唐军作战。他延续了高仙芝的方略,也是闭关不出。

与此同时,李光弼和郭子仪的部队也打败了叛军的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部队和范阳老巢之间的补给线。

但是,奸相杨国忠却一再怂恿唐玄宗下旨要求主动出击。而唐玄宗也开始不断催促,哥舒哥舒翰在无奈之下“恸哭出关”。结果,唐军被叛军击败并丢失潼关。

(三)仓惶逃亡

潼关失守,唐玄宗彻底陷入绝望和恐慌。第二天凌晨就开始出逃。在龙武大将军陈玄礼的率领下,上千的禁军护卫随行,逃往四川成都。

这熙熙攘攘的一群人,离开长安后遇到的最大问题竟然是吃饭问题。因为沿途的州县官员,听说皇帝都逃跑了,于是也都四散逃亡了。

以至于,唐玄宗逃亡的沿途几乎没有官员接驾。当这帮“难民”来到马嵬驿时,又气又饿的禁军将士们终于开始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

(四)马嵬之变

禁军首领的陈玄礼眼见形势紧张,若再不进行疏导,士兵哗变已经是板上钉钉。

于是,陈玄礼想到了杨国忠,想到利用杨国忠的头颅。不过,诛杀当朝的宰相无异于公开谋反,陈玄礼立即想到了与杨国忠长期不睦的太子李亨。

听完陈玄礼的建议后,李亨表现得极为谨慎,既不反对,也不支持,相当于就是“我知道了”。

有了太子的这层意思后,陈玄礼开始付诸实施自己的计划。

当杨国忠巡视回营时,立即就被士兵们立即诛杀并大卸八块。之后,士兵们的情绪已经失控,甚至将唐玄宗困在驿站内团团围住。

陈玄礼入内禀报李隆基,说杨国忠谋反被杀。但驿站外的士兵仍没有散去,要求唐玄宗诛杀杨贵妃,否则就不再往成都逃亡。

杨贵妃之死在后世多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认为服毒而亡,有人认为乱刀砍死,甚至有人认为她潜出马嵬驿后逃亡,甚至逃到了日本或者南美洲。 但是,更多人认为,他被唐玄宗赐死并由太监高力士勒死,笔者个人也持此观点。

(五)肃宗自立

整个马嵬驿之变,最被忽视的人应该是太子李亨。在他成为太子后,表面上是在与宰相杨国忠政争,实际上却是与唐玄宗在角力。而且,唐玄宗的性格阴晴不定,先后杀掉了自己的三个儿子李瑛、李瑶和李琚。

所以,李亨这个太子当得如履薄冰,在安史之乱爆发后,他就有了取而代之的想法。

个人大胆推测,真实的情况或许不是陈玄礼拉拢太子支持马嵬驿之变,而是太子李亨主动拉拢陈玄礼去发动马嵬驿之变。

事实上,诛杀杨国忠和杨贵妃,都是他发动马嵬驿之变的目的。不过,令人始料不及的是,陈玄礼在处死杨国忠兄妹后,竟还是选择继续效忠唐玄宗,而不是直接拥立自己登基。

这样,已经与唐玄宗几乎公开决裂的太子李亨,自然不能再继续西行逃往成都,否则必死无疑。

马嵬驿之变后,太子李亨脱离唐玄宗的队伍,在杜鸿渐等人的陪同下抵达朔方军的大本营灵武,表面看起来是与叛军力战。 获得军队的支持后,太子李亨在灵武自立为帝,史称“唐肃宗”,而遥尊躲在成都的老爹唐玄宗做了太上皇。

三、叛乱结果

唐肃宗即位后“御驾靖乱”,极大地鼓舞了唐军士气,从政治上扭转了唐玄宗出逃后带来的被动局面。

之后,唐肃宗将郭子仪和李光弼等人从河北的前线召至灵武,合军一处后开始反击。

757年,安禄山被其子安庆绪所杀,此举彻底动摇了叛军的内部阵营。没过多久,史思明就选择率军投降了唐肃宗,当然,只是暂时的。

759年,史思明再次叛唐并增援安庆绪,一举解除了唐军对邺城的围困。随后,他又诛杀了安庆绪,自立为“大燕”皇帝。

761年,史思明在邯山大败李光弼所部后,乘胜向长安进军。结果,途中却被自己儿子史朝义杀死。

762年,唐肃宗在安史之乱尚未平定时就驾崩了。之后,其子唐代宗继位并一举收复了洛阳。

叛军内部纷纷投降,而史朝义在走投无路之下,只得选择向北投靠契丹人。不过,途中就被李怀仙围困,兵败后自杀。

至此,耗时七年多历经三代皇帝的“安史之乱”,终于落下帷幕。

四、历史影响

许多人认为唐朝真正由盛转衰的标志性事件是“黄巢起义”,但是,安史之乱的危害同样是历史性的。

因为安禄山和史思明都不是汉人,所以“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主张开始更加甚嚣尘上,使得之前怏怏大中华的开放包容战略受到质疑,转而变得趋于保守和排外。

这种思想观念的严重倒退,严重阻碍了各民族间的交流与融合,中华大地逐渐丧失了世界中心的位置。

关注文史不假,支持原创!

最佳贡献者
2

码字不易愿君珍惜

怎么说呢?平定安史之乱的肯定不是唐玄宗,但是引起安史之乱的肯定是唐玄宗。

安史之乱前,杜甫有诗为证:“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样的盛世美景,在整个封建时代,都是很难找到的。

而安史之乱发生对唐朝的影响是极其严重的,安史之乱使得唐朝由盛而衰,元气大伤。它使广大人民,特别是黄河中下游的人民遭受了一场空前浩劫,北方经济遭到了大破坏,损失四分之三以上;百姓穷困不堪;土地荒芜;水利失修,“千里萧条”。从此,经济重心逐渐南移。

可以说你口中的才子帝王李隆基对这场战争负有不可推卸责任,虽然他与杨贵妃的爱情让人羡慕,但是也正是他对杨氏兄妹的纵容以及对权臣宦官的宠信才使得安禄山和史思明有了可乘之机。

那平定安史之乱的又是谁呢?我们历史课上老师都教过郭子仪和李光弼。而你口中的唐玄宗则在安史之乱发生不久便退位给了儿子唐肃宗,自己安安稳稳的做起了太上皇,终于在安史之乱前一年去找杨贵妃了。而李白则在皇位争夺战选错了阵营被流放到夜郎,早发白帝城就是流放路上写的。





3

不是,反之,晚年的唐玄宗李隆基还给当时安史之乱的平定添了不少乱呢。

安史之乱,顾名思义,是由安禄山和史思明发起的叛乱,主要原因还是当时朝廷对于藩镇割据过于放纵,导致节度使的权力渐渐增大,加上玄宗晚年怠症,最终引发了暴乱。

那平定安史之乱的是谁呢?有一下几个方面

一.皇室

平定安史之乱的全是不是李隆基,而是他的儿子,也是后来的唐肃宗李亨,叛军攻破长安,唐玄宗惊慌出逃西蜀,在马嵬坡下被将士逼迫斩了杨贵妃,公元756年,李亨继位,领朔方、平卢、河东三处节度使平叛,依靠张巡于睢阳抵挡住叛军主力十个月,安保唐朝暂时恢复战力,与757年收复了洛阳、长安,打击了叛军的嚣张气焰,于762年病逝,此时安史之乱已渐渐平息,唐肃宗虽然没有直接参与战争,但是党政期间积极恢复生产,任用郭子仪、李光弼等能臣,为安史之乱平叛带来了积极的影响。所以,平定安史之乱的功劳,可以算在唐肃宗李亨的身上,而不是李隆基。

二.内讧

安史之乱的最高峰, 在安禄山攻破洛阳称帝大燕的时候,而后于潼关伏击哥舒翰,歼灭反叛军近二十万,最后轻松攻破长安,但此时,安禄山眼疾渐渐发作,近乎失明,又患有背疽,时常暴怒杀人,终于与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杀,叛军一片大乱,終被唐军打出洛阳长安,不久,安庆绪又被史思明所杀,叛军内部更加混乱,又被唐军趁机攻破多座城池,逼回范阳老家,日益骄纵,深感叛军无望,后归降朝廷,但又反叛朝廷 与安庆绪再次结盟,但又与761年杀安庆绪,正式称帝,同年,又被其子史朝义所杀,如此看来,叛军两大发起人都已死亡,继任者又相互残杀,安史之乱已从内部土崩瓦解。

三.大势

安史之乱除少数几个将领为胡人,大部分将领和兵士都为汉人,汉人打汉人实在是不太合适,民声载道,虽开始势如破竹,实为玄宗乱政天下有怨,但李亨上台后,政治清明,且安禄山史思明残暴有过之无不及,很多汉人统领就直接返归朝廷,对抗叛军,安史虽兵士多,但架不住抵挡天之兵,唐朝实行藩镇割据,安史之乱一开始成功 打的是一个措手不及,由于开元盛世,天下安稳,许多兵器都被反炉做成了农具,人们已经不怎么会打仗了,这才给了贼子机会,不过时间一长,大唐其他节度使开始积极练兵,有了反攻之力,安史之乱的失败,实在是时间的问题而已,正所谓,大势已去。

总的来说,平定安禄山的叛乱,跟玄宗没有半点关系,如果没有玄宗的盲目相信和胡乱指挥,战争反倒会更快结束甚至是不会发生,他是有机会阻止浩劫,可是他没有。

4

不是,是他的儿子唐肃宗李亨,李亨称帝,郭子仪,李光弼为大将军平定安禄山和史思明叛乱,大唐因为唐玄宗李隆基开始衰败。

5

安史之乱是谁平定的?

郭子仪在军事上大显身手是在安史之乱爆发以后。天宝十四载(755)安禄山叛乱初起,郭子仪即调任朔方节度使(驻灵武,在今宁夏灵武西),并奉命率军东讨叛军。正当叛军逼近潼关,威胁京师的时候,郭子仪初战获捷,静边军(今山西右玉)一战,消灭叛军七千人,继又攻下云中(今山西大同)、马邑(今山西朔县东),打通东陵关(今山西代县东),为继续东进开辟了道路。

至德元载(756),实际改元是在七月二月,由郭子仪推荐的新任河东节度使李光弼东出井陉(今河北井陉西北),攻下常山(今河北正定)。叛军史思明部妄图夺回常山。

双方相持四十余日,李光弼向郭子仪告急。郭子仪于四月兵至常山,与李光弼合兵一处,共十余万人,九门(今河北正定东)一战,大败叛军。这时,郭子仪曾经建议,北取范阳,直捣叛军巢穴以减轻潼关的压力,但没有得到玄宗的许可。

七月,肃宗在灵武即位,由于他势单力薄,岌岌可危,遂调郭子仪部到灵武,并以郭子仪为兵部尚书兼宰相。郭子仪认为河东(今山西永济)的战略地位非常重要,东下可进东京,西上可取长安。于是,他派人秘密潜入河东,准备内应唐军。

至德二载(757)二月,郭子仪率军从洛交(今陕西富县)进攻冯翊(今陕西大荔),逼近仅一河之隔的河东。河东城内有人乘机内应唐军,杀叛军近千人。叛军守将崔干佑越城逃走,郭子仪乘胜追击,斩敌四千人,俘虏五千人,顺利攻下河东。

由于唐军连战告捷,肃宗也由灵武到了凤翔(今陕西凤翔)。四月,即命郭子仪为天下兵马副元帅(元帅为皇子李m),继续征讨叛军。九月,郭子仪率唐军十五万,逼近长安,与叛军十万人相持于长安西南香积寺北沣水之东。经过激战、叛军全线崩溃,唐军收复长安。

郭子仪乘胜东进,追叛军至潼关,杀敌五千人,占领华阴(今陕西华阴)、弘农(今河南灵宝)。这时,安禄山已死,其子安庆绪放弃洛阳,北渡黄河,走保邺(今河南安阳北),唐军收复洛阳。

肃宗回到长安,召郭子仪还京。

6

安禄山发动叛乱后,很快就攻下了东都洛阳,并派大军向长安进发唐玄宗看到形势危急,立即派遣大将哥舒翰到潼关守卫。潼关是长安的最后一道屏障,如果潼关被破,那么长安就岌岌可危了。哥舒翰非常清楚潼关的重要性,所以不敢怠慢,尽全力做好防御。此后的半年,叛军对潼关发动了多次进攻,但都没有能够将潼关攻下。哥舒翰分析形势后认为:叛军一路上烧杀抢掠,做尽坏事,不得民心;如果叛军一直攻不下潼关,军心一定无法保持稳定,到时唐军抓住机会,给叛军以致命一击,叛军必然土崩瓦解。

当时的形势的确如哥舒翰分析的那样,对唐军越来越有利。很多地方都组织起了反抗叛军的活动,并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唐玄宗收到各地的捷报后,对平定安禄山叛乱充满了信心。宰相杨国忠被暂时的胜利冲昏了头脑,不断地向唐玄宗进献谗言,请求唐玄宗派哥舒翰出潼关与叛军交战。唐玄宗失去了理智,不断催促哥舒翰出战。哥舒翰不断给唐玄宗写信,称叛军诡计多端,不可轻易出战。可是,唐玄宗对此根本不予理会,仍然催促哥舒翰出关迎战叛军。哥舒翰知道抗旨不遵的后果,所以虽然不情愿,但也只能出关迎敌。哥舒翰率领唐军在灵宝(今河南灵宝)西原驻扎。叛军故意示弱,把唐军引入包围圈,给唐军造成了重创,二十万唐军只剩八千人逃回潼关。哥舒翰重整军队,打算死守潼关。但是,叛军很快就向潼关攻来。哥舒翰手下将领为求自保,将哥舒翰劫持,之后带着哥舒翰投降了叛军,潼关也落入到叛军手中。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入长安后,唐玄宗大吃一惊,他很清楚,叛军很快就要攻入长安了,而长安兵力不足,根本无法与叛军对抗,如果从外地调遣兵马,一时也无法赶到。唐玄宗心急如焚,第二天一大早便召集群臣商议对策,大臣们没有一个能够提出应对的办法。最后,宰相杨国忠提议去成都避难。唐玄宗犹豫了很久,一直没有拿定主意。杨国忠又派杨贵妃的姐妹秦国夫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进宫去劝说唐玄宗和杨贵妃去成都避难。杨国忠为什么非要劝说唐玄宗去成都呢?原来,杨国忠除是宰相外,还是剑南(今四川成都)节度使。他在安禄山刚刚发动叛乱时,便派人在成都储存了大量物资。而且,他与安禄山仇深似海,如果叛军攻入长安,那么他定然会被安禄山碎尸万段。因此,他才会想尽一切办法劝说唐玄宗前往成都。唐玄宗考虑之后,决定接受杨国忠的建议。他把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召入宫中,命令陈玄礼悄悄地把士兵集合起来,同时再准备九百多匹良马。陈玄礼是唐玄宗的心腹,很快就完成了任务。

第二天一大早,唐太宗就带领着杨贵妃、秦国夫人、韩国夫人、虢国夫人及部分皇子皇孙、后宫嫔妃,还有杨国忠和陈玄礼等大臣乘车出皇宫西门向西逃去。逃出长安后,唐玄宗命人去通知沿途郡县,让他们做好接驾的准备。可是,很多郡县的官吏已经逃走了,唐玄宗一行人走了很久都没有找到吃饭的地方。随行的太监向当地百姓讨要了一些粗饭,饭里还拌着豆子和麦子。那些皇子皇孙们一直过着锦衣玉食的生活,根本没有吃过这样的饭,可是,他们早就饿得饥肠辘辘了,所以也就吃了起来。没有碗筷,他们就用手抓,只一会儿工夫,就把百姓送来的粗饭吃得一干二净。唐玄宗吃着饽饽,想着自己的处境,不由得落下泪来。有一个老人走到唐玄宗面前,说:“早在几年前,安禄山造反的野心就已经非常明显了。很多人向朝廷告发,朝廷不但不调查,反而还把告发的人关起来或者杀死。陛下周围的大臣,除了阿谀奉承之外,什么本事也没有。有他们这群人在身边,陛下对外面的情况根本一无所知。我们老百姓,早就料到会有这么一天。可是知道又有什么用呢?要不是陛下逃到这里,我们又怎么能够见到陛下?”唐玄宗非常沮丧地说:“今天这种局面,全是我一手造成的,现在真是追悔莫及啊!”

唐玄宗一行人一路奔波,来到了马嵬驿(今陕西兴平西)。随行将士们走了很长的路,已经非常疲惫了,而且也很久没有吃东西了,所以全都非常气愤,心想着唐玄宗不好好待在长安,非要到处流亡,害得他们也跟着受尽辛苦。他们觉得自己之所以会受苦,完全是奸相杨国忠造成的。于是,他们便想杀死杨国忠泄愤。就在这个时候,杨国忠骑着马被二十多个吐蕃使者围了起来,打算向杨国忠要粮。一些士兵看到这个情景后,立即大声喊道:“杨国忠与胡人勾结在一起,他要造反了!”其他士兵听到后,更加气愤了,就开始向杨国忠射箭。杨国忠看到形势不对,赶紧骑马向西门逃去。士兵们在他身后穷追不舍,很快就把他团团围住。他们不由分说,拿着手中的长枪向杨国忠刺去。不一会儿,杨国忠便一命呜呼。有几个士兵把杨国忠的脑袋砍了下来,放到唐玄宗所在的驿馆门前,并将驿馆包围起来。唐玄宗听到外面的混乱声,便派人出去查看。一个宦官回来对他说:“士兵们杀死了杨国忠,并围在驿馆外不肯离开。”唐玄宗拄着拐杖,慢慢地走出驿馆,劝说将士们回营休息。将士们情绪激动,根本没有理会唐玄宗的话。唐太宗派人把陈玄礼找来,问他将士们为什么不肯散去。陈玄礼回答说:“杨国忠与胡人勾结,打算造反,将士们已经将他杀死。杨贵妃是他的堂妹,如果让贵妃继续留在陛下身边,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因此,请求陛下下令将她处死。”杨贵妃是唐玄宗宠爱的妃子,唐玄宗又怎么能够狠下心将她杀死呢?

杨贵妃本名杨玉环,二十七岁时被唐玄宗册封为贵妃。她不仅长得漂亮,而且能歌善舞,深得唐玄宗的宠爱。唐玄宗曾专门为她修建了沐浴用的海棠汤,这样的待遇在后宫众多嫔妃之中是绝无仅有的。唐玄宗不理朝政,整日与杨贵妃饮酒作乐,还把她的堂兄杨国忠封为宰相,把她的三个姐妹封为国夫人。看着怒火中烧的将士们,唐玄宗心里乱作一团,他想了一会儿,慢慢地回答说:“你们先回去吧,我会让你们满意的。”说完后,他又拄着拐杖,缓缓地走回驿馆。有一个叫韦谔的官员对他说:“现在的形势十分危急,如果陛下不能立即做出决断,恐怕后果不堪设想!”唐玄宗说:“杨贵妃虽然是杨国忠的堂妹,但是一直住在深宫之中,杨国忠谋反的事,怎么会和她有关呢?”宦官高力士说:“将士们已经将杨国忠杀死了。贵妃虽然没有犯罪,但是如果她继续留在陛下身边,那么将士们又怎么能够安心?陛下请仔细考虑一下:将士们安心后才会为国效力,陛下才能够安全。”

唐玄宗看到无论如何也无法保住杨贵妃的性命,便派高力士将她带到别的地方处死。将士们得到杨贵妃被处死的消息后,激动的情绪才平静下来,返回到军营之中。此后,唐玄宗把太子李亨留在当地主持朝政,自己仓皇地逃向成都去了。李亨从马嵬驿一路北上,在灵武(今宁夏灵武西南)登基为帝。李亨就是唐肃宗。

7

我的答案:平定安禄山叛乱的是唐玄宗李隆基的儿子唐肃宗李亨、郭子仪和唐肃宗李亨的长子,未来的唐代宗李豫。

分析: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亡途径马嵬坡发生兵变,李亨安排禁军杀死宰相杨国忠父子。接着逼杀杨贵妃,发动马嵬坡兵变。然后唐玄宗分兵去四川成都,皇太子李亨抵达朔方军灵武大本营。

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称帝唐肃宗,遥尊唐玄宗李隆基为太上皇,并且在灵武即位后打出平叛靖乱的大旗。

唐肃宗至德二年,唐肃宗的大军开始总攻长安、收复京师。唐朝大军正副元帅是广平王李豫,中军是郭子仪。叛军退出长安后逃跑,长安收复。

唐代宗李豫宝应二年,安史之乱的最后一个元凶史朝义穷途末路,自缢而死。标志长达8年的安史之乱平定!

所以彻底平定安史之乱的是唐代宗李豫。唐肃宗李亨和大将郭子仪也在平定安史之乱的战斗中立下不世之功!




8

  • 李隆基重用奸相李林甫,扼杀了安禄山一步登天之路,造成了安禄山谋反,史称“安史之乱”。李隆基携杨贵妃逃亡西蜀,远离了中原战乱。平定“安史之乱”的,有两个辽宁朝阳人——侯希逸、李光弼,功劳甚伟。
  • 同是辽宁朝阳(柳城)人的安禄山、史思明发动反唐叛乱的“安史之乱”,率平卢、范阳、河东三镇十五万人马,号称二十万大军西进长安,以心腹大将徐归道为平卢节度使,留守范阳(今北京一带)。平卢,唐开元七年(719年)置镇,治营州(今辽宁朝阳)。营州人侯希逸,乃平卢裨将,不愿从叛,遂与安东都护王玄志袭杀了节度使徐归道,急派使节向朝廷禀报。
  • 唐玄宗急任命王玄志为平卢节度使,紧急处置边镇上的一切事务。然而,乾元元年,王玄志突然病死……前线军人共推侯希逸为平卢军使,朝廷也跟着任命他为平卢节度使,镇守平卢。
  • 是时,安禄山闻听老巢被端,后路被断,大惊,急令史思明派一领兵回援柳城。
  • 资料说,叛军屡次来攻,将营州包围得水泄不通,侯希逸亲临一线,勉励将士,屡败叛军大将向润客、李怀仙等人。后来,围城日久,外无援兵,内无补给,侯希逸坚持不住,被迫率军民两万余人放弃营州,且行且战,撤至山东青州。
  • 四境之内有一民不安,守牧之责也。
  • 侯希逸率两万军民迁往山东之时,恰赶上叛军大将田神功、熊元皓率兵东侵兖州,侯希逸趁其不备攻下青州,为大唐在齐鲁大地保住了一块重要地盘,并成为日后反击叛军的桥头堡。
  • 侯希逸守营州以及夺取青州的意义,令大唐平叛军正面战场的压力瞬间缓解,为连战连败的大唐平叛军赢得了宝贵的喘息时间。
  • 还有一个朝阳人,李光弼,更是平叛“安史之乱”的第一人。
  • 他与安禄山、史思明是纯粹的老乡关系。 “安史之乱”中,李光弼也并末与安禄山直接交过手,但与自己的另一位老乡史思明,却交手过无数次……如果没有朝延宦官集团掣肘,李光弼对史思明几乎是百战百胜。
  • “太原之战”,李光弼确立了他在中国军事史上的名将地位,风光也盖过了任何一位平叛将领。
  • 太原乃唐王朝的发祥地,其得失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守住太原,唐军便可随时出兵井陉,截断叛军后路。反之,若太原落入敌手,叛军就能将河北、河东、河南连成一片,坐拥北方半壁江山,安禄山建立的大燕政权,就极可能代唐而立,中国历史则将改写。因此,太原之战成为决定大唐气数的王朝命运之战。
  • 当时的情况对李光弼极为不利,其主力部队被调往朔方保护唐肃宗,他手中只有五千河北兵,加上团练之众,不过万人,而太原城方圆40里,以一万乌合之众守大城、对强敌,无异以卵击石。谁能想到,这岌岌可危的太原城不仅被李光弼守住了,还取得了匪夷所思的完胜。区区一万兵马,便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打得溃不成军。
  • 《新唐书》称赞李光弼在平息“安史之乱”中,“战功推为中兴第一”,超过郭子仪,并将他比之于孙武、吴起、白起与韩信。因平定安史之乱功勋卓著,李光弼被唐代宗封为临淮郡王。
  • 宝应二年(763年)春天,历时七年又两个月的安史之乱结束。
  • 盛唐不再,藩镇割据局面撕裂了大唐。“寂寞天宝后, 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 世乱各东西。”杜甫的《无家别》道出了“安史之乱”后百姓流离失所的凄惨现状,但是,两个朝阳人——李光弼、侯希逸,却名彪青史。
  • (网图 侵删)

9

平定安禄山叛乱,挽救大唐于危难之中,重新短暂恢复大唐中兴局面的人不是唐玄宗李隆基,而是功高德重、历经四朝的一代名将、也是唐朝中期一位忠君报国的千古名臣郭子仪。

10

并不是,李隆基就是唐玄宗,在安禄山的军队打到长安时,唐玄宗和杨贵妃已经逃往四川,这个时候唐玄宗李隆基已经没有了实权,实权掌握在了唐肃宗李亨手中,因此平定安禄山叛乱的不是唐玄宗李隆基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