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黄帝统一天下,奠定中华大地的版图基础,并且肇造文明,惜物爱民,所以才被尊称为中华民族的文明始祖。有关于他的出生地,据史料记载,黄帝生于公元前2717-卒于公元前2599年,在世118年。有关史料证明,黄帝生于姬水,即岐水(今陕西境内),以姬为姓,并在这里成长和发展壮大了自己的势力及范围,最后统一了中原各部族,使各部族首领纷纷归顺,从而占据了中原地区,建立了自己的王朝。

还有一说黄帝是出生在轩辕之丘,也就是今天的河南新郑,其依据就是早在汉代时期,新郑北关轩辕丘前就建有黄帝的轩辕故里祠。而本人以为前者依据比较可信,而后者是黄帝统一了中原并定居中原以后,人们为了纪念他而设立的祠堂,可以说是黄帝的故里,因为他毕竟在这儿生活和战斗了很多年,但并不能确切地证明黄帝就是在此出生。

这一点我们还可以通过黄帝逐渐崛起并占据中原之地开始说起。

黄帝诞辰相传是农历三月初三,我们现在三月初三的“沐浴节”,就是为了纪念黄帝的诞生而专门设立的节日。相传黄帝一生下来,就显得异常的神灵。生下没多久,便能说话。到了15岁,已经无所不通了。据说在公元前2697年,二十岁的黄帝继承了有熊国君的王位。在黄帝成为氏族首领之后,有熊氏的势力得到迅速发展,并形成一个独立的黄帝部落。黄帝部落在从姬水向东发展的过程中,继承和发展了神农以来的农业生产经验,将原始农业发展到高度繁荣阶段,使本部落迅速发展壮大。因他在占据了中原大地之后,发明了轩冕,故称之为轩辕 ,他也被称之为轩辕皇帝。

炎帝出生并成长于姜水(渭水支流,今陕西岐山东),以姜为姓,其壮大以后部族沿黄河流域向东发展进入中原,成为黄河中游地区的强大 部落联盟 。

炎帝神农氏管治后期,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战乱不止。黄帝便乘时而起,打败不同的部族,其余部族的首领亦纷纷归附,于是形成炎帝、黄帝、蚩尤人鼎足而立的局面。黄帝占居了中原地区;炎帝在西方,占居了太行山以西的广大地区;蚩尤是九黎君主,居东方。炎帝与蚩尤争夺黄河下游地区,炎帝失败,向北逃走,向黄帝求救。黄帝在三年中与蚩尤打了九仗,都未能获胜。最后黄帝集结在涿鹿上与蚩尤决战,战斗十分激烈。黄帝在大将风后、力牧的辅佐之下,终于擒杀了蚩尤,获得胜利,统一了中原各部落,建都在涿鹿。所以在今天的苗族人心目中,黄帝和炎帝都是不得人心的。公元前2617年,战争结束之后,黄帝率兵进入九黎地区,随即在泰山之巅,会合天下诸部落,举行了隆重的封禅仪式,告祭天地。就在众人告祭之时,突然天上显现大蚓大蝼(按今天的说法就是龙),颜色呈黄色,于是他就以土德称王,因土色为黄,故称作黄帝。我国道家一派也把这一年称作为道历元年。

至于其他有关于黄帝和黄帝陵的争议,本人认为只不过是为了经济利益炒作而已。纵观上下四千多年的历史,从黄帝诞生到改革开放以前,此事并无多大争议,为什么现在突然间出现了哪么多的黄帝故里或者是黄帝陵,那只不过是黄帝所驻扎过的遗迹而已,归根到底都是钱财惹的祸。

(此文为笔者原创,图片来自网络)

最佳贡献者
2

全国人民都应该祭祀我们的人文初祖炎黄二帝,但不能造假,把轩辕庙改成黄帝故里,庙和故里能是一回事吗?!2006年以前,新郑只有一个轩辕庙,当年把庙改成黄帝故里,这是不是造假?!假的就是假的,伪装应当剥去!

3

作为灵宝人,我看了那些只能呵呵了。灵宝,位于豫西地区,与陕西交界,与山西隔黄河相望。灵宝境内有一铸鼎原,有黄帝陵,有鼎湖湾,有灵湖,大湖。这些千百年没有更改的地名都与黄帝有密切关系,黄帝铸鼎于铸鼎原,鼎城升天。这是有记载的,无论哪里的黄帝陵,无论多少说辞。铸鼎原上黄帝陵,黄帝庙,考古挖掘都有实证。并且,铸鼎原黄帝陵说得很清楚,这是是衣冠冢。争去吧,黄帝在铸鼎原等你们。

4

必须先弄明白一个最基本的概念,“黄帝”“炎帝”是一个具体的人吗?

非也!目前的成果告诉大家:“皇帝”是一个集体概念,是父系氏族社会的杰出人物的统称。“炎帝”是姜姓神农氏首领中杰出人物,“黄帝”是姬姓轩辕氏中杰出人物。炎黄时代实际就是父系社会时代。这是比较稳妥的说法。我们人民军队里把长官统称“首长”,首长的首长,被称为“领袖”,都不是一个具体人,但都是由一个个具体人组成。

如果非得说“黄帝”是一个确定的“他”,那么“他”的一生是不断寻求物质需要,寻求合作,不断领导氏族成员到处迁徙的一生。“他”不可能在一个地方一辈子!陕北乔山是黄帝安葬之处,这是《史记》所明确记载的。关键是从汉武帝以来中国政府历代就承认的并进行国家级祭祀的地方从,汉武帝直到公元2018年!

一切历史问题都需要继续历史学探讨。但一旦涉及政治和国家统一问题,就不能任由人按照地方的个人的利益去打扮。某些人,希望通过大规模地祭祀黄帝,改变中国2000多年的传统来标新立异,名垂青史。很可能遗臭万年!任何人可以贪财贪色贪权,但贪不了时间,更贪不了历史!历史是最公正的审判所!

历史上的武则天够厉害吧,临了被人赶下政坛,最后又可怜吧吧地要与高宗合葬,回归李唐的媳妇本色。当时洛阳人千方百计阻拦高宗,灵驾西归。23年后,一些李唐宗室和正直大臣,坚决反对合葬!

袁世凯很厉害吧,手握兵权,背叛光绪投靠慈禧太后,后来又称帝,仅仅十天!

白岩松也曾感叹当代,过去那些人天天出现,现在被人几乎完全遗忘!

我写这些文字时,也是如履薄冰!

5

0.从物质文化史的发展历程来看,现有的所谓“黄帝陵”很可能都不是埋葬黄帝的坟墓。

1.黄帝所在的上古时期,其习俗很可能如同《易·系辞下》中记载的样子,“古之葬者,厚衣之以薪,葬之中野,不封不树。”就是不起封土(坟包)。到了商周时期,大贵族陵墓上方会建设纪念性的建筑,譬如商王武丁的妻子妇好的墓顶就发现了建筑遗址,可能是祭祀用的庙。起坟包的封土墓要到春秋时期才出现,《礼记· 檀弓》载:“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也是那时候出现封土墓的证明。所以,就算是黄帝下葬,也不可能像现在的这些所谓的“黄帝陵”一样,有高大的封土。

2.但是,古代还有其他的纪念性习俗,譬如衣冠冢,就是仅下葬死者的服饰,然后按照真人的礼仪来修建陵墓,甚至连衣冠都可以不下葬。因为这种陵墓是用纪念礼仪来表达对死者的尊敬、纪念和追溯,可以仅凭借仪式性而无需遗体。对于被追认为中华民族初祖的黄帝来说,因为是上古史前的人物,甚至可能并不真实存在,而且去历史时期已经很远,所以可以用这种方式来表达纪念。正如《史记·封禅书》的记载,“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或对曰:‘黄帝已仙上天,群臣葬其衣冠。’”

陕西黄陵县桥山黄帝陵,封土高3.6米,周长48米

甘肃正宁县黄帝冢

北京平谷黄帝陵

河北涿鹿黄帝陵

这些应该都是纪念性的陵墓,并无黄帝遗体存在。

6

按历史流传炎帝姓姜,而宝鸡市渭.河南有姜城堡老地名;黄帝姓姬,而扶凤县法门寺东五里有姬家地名,地名记载均有几千年了,但炎黄二帝历史久远,是真是假,有待考证,但地名已几千年是真实的。

7

黄帝是部落首领还是部落,究竟有没有黄帝其人?许多地方都有黄帝出生、建都,墓地的历史记载和传说,其中山东曲阜也有,黄帝出生的时代距今太过久远, 加之口耳相传中有失偏颇及后世文献资料记载不详等原因, 关于他的生地又成为后世各家争论的焦点。 在各种争论之中,“寿丘说”一直为历史的主流。《史记·五帝本纪》集解:“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

除此之外,晋代皇甫谧《帝王世纪》、唐代张守节《史记正义》等古代典籍中均有“黄帝生于寿丘”、“寿丘在曲阜”的记载。宋代,宋真宗钦定黄帝故里为寿丘。明代万历二十四年《兖州府志·沿革志》载,“宋大中祥符元年,以轩辕降于延恩殿,谓曲阜有寿丘,改名仙源,属袭庆府。”《曲阜县志·古迹》载,“宋大中祥符元年闰十月 ,宋真宗以始祖黄帝生于寿丘之故,下诏改曲阜县名为仙源县,并徙治所于寿丘。诏建景灵宫于寿丘,以奉祀黄帝。”元代至正十年周伯琦《重修景灵宫记》石碑载:“帝建宫祠轩辕曰圣祖, 又建太极殿祠其配曰圣母。”可见, 黄帝生于曲阜的寿丘在古代已是定论。但我认为,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先人之一,把他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不妥,也不科学!

8

千年无定论,众说亦纷芸。其实,大家都在争,一是争文化标志,二是不停的争论。这种争此起彼伏,己越千年时空,可见浩瀚文献。其实大家是不是可以再开一扇窗,除了考古、文献,我们是不走可以问一下这些文献是怎么来的,那时文字尚未产生,记事之能,唯有瞽朦,结绳刻木,口耳传承,司马左氏,考录成形。这样看来在成书之前,口耳相传之间亦有争论了,黄帝部落,流浪河淮,征战泾渭,生卒无考,殡葬无处,前世史家,尚且无考,今人浮浅,实难定论。然而这种口碑文献或许一息尚存,反映在山水之名状也有可能,反映在后人生活之习性也未可知,反映在村落之由来亦或有之……当然免不了又一次争论。也罢,不说了,免得打扰祖宗。

9

理解吧,谁家都说自己更孝顺爹,谁敢甘心自弱呢,只是黄帝过后到现在就太辛苦活着的亿万个爹了,四处立尊,何处是真,那时止奔,一心敬爹!同胞们醒醒吧,有必要较真大闹折腾吗?!……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