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1948年11月23日,林总率领80万主力军从长城沿线取捷径隐蔽地挥师入关。回想三年前,八路军、新四军出关一共十一万出关,仅仅三年时间,东北野战军发展已经到了百万之众,这不得不让人惊叹。


林总率领80多万的主力入关之后,随即展开了平津战役,完成三大决决战之中的最后一个大决战,此战之后国民党正规军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约115万人,加上特种兵、机关、学校和地方部队,总兵力为204万人,其中能用于作战的部队为146万人。在军力对比方面,解放军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中国人民建立新中国也成为了一件必然的事情。


林总率领的第四野战军入关,使解放战争的天平完全倾向于解放军,那么假设林总没有带着百万大军入关,那么中原的军事力量能取得最后的胜利吗?结果当然也是一定能完成解放全中国的任务。

1948年11月中原地带的淮海战役已经爆发,而在东北野战军入关的前夜,华东野战军已经全歼了黄伯韬兵团,淮海战役最艰难的时期已经挺过去了,此时林总无论是否入关都改变不了,蒋介石的嫡系部队在淮海被全歼的命运。


淮海战役的胜利结束,也就意味着,国民党只剩下盘踞河北的傅作义集团50万人,盘踞山西的阎锡山不到十万人,盘踞陕西的胡宗南20多万人,盘踞武汉的白崇禧30万桂系加上20多万的中央军,盘踞江浙沪的汤恩伯集团30万人等,这几个主要的作战兵团,加上其它的一些地方部队。

而此时解放军的力量壮大了很多,其中彭老总的部队有十几万人,完全有能力在西北牵制住胡宗南的力量。山西的阎锡山,徐帅带领6万人正在打太原战役,阎锡山的覆灭只在旦夕之间。武汉的白崇禧集团本就与蒋介石离心离德,其在华中的50万部队,将会难以有做为。汤恩伯的30万部队忙于防守长江,绝对不敢北渡长江。


故而此时江北只有傅作义的50万部队,是一个需要注意的对手,而淮海战役结束后,我华东野战军已经发展到50多万人,中原野战军也发展到20多万人,这还都是不算地方武装。在华北与傅作义交手的是我华北野战军,此时也有20多万人。

也就是说假设林总不带领百万大军入关,那么华东野战军在淮海战役结束之后也会北上,而中原野战军负责南线防守。这种情况下,傅作义兵团将面临我军70多万人围剿,同样必败无疑。


傅作义失败之后,江北将无战斗,到那时依旧是百万大军过长江,国民党失败同样不不可避免。唯一差距的是攻灭敌人的顺序会有变化,由于四野南下主要的敌人是白崇禧,四野不入关了,这个任务将会由总预备对二野完成,然后才能入川。


故而林总即使没有率领百万大军入关,解放军依旧能取得胜利,只不过时间会延长,因为淮海战役已经决定了中原地区的力量对比,解放军胜利已经成为了定居,不过是时间长短的问题。

最佳贡献者
2

简单的说两句,林彪元帅百万大军,开进山海关入主中原,揭开了人民解放战争胜利的标准,林彪,元帅和罗荣桓政委,横扫千秋,大军围困北平,你不战屈人之兵,北平和平解放,如果没有这百万大军,是做不到和平解放,以后访红旗插到海南岛解放全中国,这都是林彪元帅,和罗荣桓元帅,百万大军入山海关,有直接关系没有百万大军,解放战争,也不可能顺利,所以说林彪元帅,和罗荣桓元帅,为中国人民解放,立效不朽的功勋,万古流芳!

3

可以,进程相对慢一些,特别是对边远地区的控制有难度,如西北甘青宁新疆西藏等地解放的时间会长一些,困难会大些。

真正从根本上打倒蒋介石的是渡江战役。上海战役只是时间问题,蒋家王朝的脸面问题。

4

可以啊,当时淮海战役已结束,并且开始为渡江战役作准备,解放军已控制了整个中原地区,华北只剩下平津及山西太原还在国军手中,东北已完全解放,西北地区,彭帅的一野也己进入反攻阶段,陕西大部也解放,可以说中共己完全掌握了战争主动权,而让四野入关是为了能快速解决傅作义所部,并解放平津地区,当然,中共是不可解将一支拥兵百万,且装备精良的四野置东北不用的,有了这百万大军可以更快结束解放战争,建立新中国

5

没有林总的100万装备精良,人员满编的总预备队入关,中国革命也会取得胜利,估计要晚2到3年,四野的部队,打起仗来大开大合,横扫千军如卷席,有摧枯拉朽之势,关内的任何国民党兵团,包括白崇禧的桂军,都不是对手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