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一直认为自己就是一个俗人,没有多少境界。

在教育孩子方面,也没有期望孩子将来有多大的出息。

仅仅觉得能有一份工作,混个饭吃,不必很操心,也不用担多大的风险,不必付出很多的辛苦,可能碌碌一生,但只要平平稳稳,快快乐乐,也就行啦。

看到这个题目,我想起了孩子小时候的一个故事,就此说几句吧。

孩子小时候,我时常带着他到处溜达,也经常到我办公室玩耍。

我只告诉孩子一点,如果认真学习,将来就会在大楼里上班,既轻松又舒服。(其实未必)

如果不好好学习,将来就只能去替别人盖大楼,自己还不能住。(其实搬砖也未必不好)

是人家盖楼你去住哪?还是你去盖楼人家住?你自己看着办。

实际上,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生存是第一需要。

诗人李绅写下了《悯农》,未必就说明他的境界多么高。

进入了中学课本,就把这首诗跟作者的境界联系在一起,过度地解读。

相当然的认为,描写农民工作的辛苦,就是同情农民的遭遇。

特别是又取了一个高大上的题目,就以为作者多么高尚,多么有境界。

其实,或许作者本意仅仅就是认为种地很辛苦啊,将来说啥也不能干这活。

君不见,现在许多自媒体作者,为视频而视频,专门设计一些东西发出来,都清楚是咋回事。只是手法不太高明罢啦。

再如一些演员,扮演的角色很感动人。但离开了戏,也就不那么讨人喜欢啦。

也有一些名人,在高堂上夸夸其谈,像圣人一样,走下讲坛也是一个俗人。

李绅恐怕也是如此吧。

同样的道理,匡衡清楚得很,靠爹爹不行,靠娘娘不行,不刻苦读书就没有出路。

凿壁偷光,只能说明不安于现状,学习刻苦,以此想改变命运,并不能说明其理想境界多么的高。

目标很远大,那是为了摆脱贫穷,去追求荣华富贵。

但不一定就是匡扶社稷,拯救黎民百姓。

有些人喜欢站在道德的高度,去要求或评价一些历史人物。

我想弱弱的问一句,你自己能做到吗?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一般人做不了圣人,到不了那么高的境界,这很正常。

但起码做一个无害于社会的人,尽自己的能力混个饭吃,也就行啦。

在这个基础之上,尽量做得好一些,那就相当不错啦。

但作为中小学的教材,理该更加认真谨慎,选择一些更好的作品来教育孩子。

否则,误人子弟,贻害无穷。

最佳贡献者
2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悯农》相信大多数人都很熟悉,浅显易懂的诗句道尽了广大农民的辛苦,警示每一个人要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粮食。

因为这首诗很多人理所应当的认为诗人是一个节俭之人,一个爱护百姓的好官员。

但是就像从小凿壁偷光的匡衡最终成为了贪官那样,青年时期悯农的李绅到了他飞黄腾达之后也变成了一个穷奢极欲之人。

李绅的《悯农》有两首,还有一首""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从这两首《悯农》来看,此时的李绅无疑是一个生活非常简朴的清官。

随着李绅一步步的高升,飞黄腾达的李绅逐渐忘了最初那个淳朴的自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花天酒地、滥施淫威的腐官。这点从当时与之同朝为官的刘禹锡的文章中不难看出。刘禹锡除了成名作《陋室铭》之外,最出名的作品当属《赠李司空妓》。

这首《赠李司空妓》是当时刘禹锡出任苏州刺史的时候,受邀参加时任扬州节度使李绅安排的宴会。当他看到了李绅家中私妓成群,其中一名歌妓更是色艺双绝,不禁发出"高髻云鬟宫样妆,春风一曲杜韦娘。司空见怪浑闲事,断尽苏州刺史肠"。翻译过来大概意思是:佳肴美酒,歌姬美色,轻歌曼舞,李司空早已习以为常,养尊处优过着奢侈糜烂的生活,可我刘禹锡却肝肠寸断,于心不忍。其中第三句"司空见怪浑闲事"便是成语"司空见惯"的出处。

除了刘禹锡所描述的这一"司空见惯"的场景之外,李绅还有一个非常奢侈的生活习惯。在饮食方面,李绅一餐的耗费经常多达几百贯甚至上千贯。相传李绅特别喜欢吃鸡舌头,每餐光耗费活鸡就达三百多只,院后宰杀的鸡堆积如山。

在淮南节度使任上之时,李绅对百姓疾苦极为漠视,史载:"李绅以旧宰相镇一方,恣威权",狡吏奸豪都"潜行叠迹",普通百姓更是"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能够让老百姓们畏惧,而纷纷渡江淮而逃难,在同一时期里,除了李绅估计也没其他人了。李绅的为官为人,最终也引发了同时代的韩愈、贾岛、刘禹锡、李贺等人的对其不耻。最终李绅也落得一个"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惩罚。

李绅的转变,除了升官之外,与当时的官场也不无关系。李绅参政的那会,整个官场都在"牛李党争"的笼罩之下。李绅本人也应"时代的号召",热衷于拉帮结派,在"牛李党争"当中攀结权势,攫取权力。

在这党争当中,李绅渐渐的迷失了自己,昔日那个体察民情的李绅已然不在,也没有了昔日对底层百姓的那种感情。取而代之的是以高压手段欺凌下级官吏和百姓,最终才使得老百姓对他"惧罹不测,渡江淮者众矣"。

除了主观上思想的改变,李绅之所以走向了老百姓的对立面,与当时的社会监管体系的不完善也不无关系。

当时的李绅每顿食用300多条鸡舌头,在官场上绝对是一个劲爆的消息。只要刺史们一向朝廷上报,李绅绝对是吃不了兜着走,但是却无人敢去举报。

即便是对李绅为人极其不耻的刘禹锡,作为当时的苏州刺史,他本就有责任去弹劾李绅。但是当刘禹锡应邀参加李绅的豪宴,看到了李绅豪宴的上奢华之时,也只是发出了"断尽苏州刺史肠"的感慨,也不曾上奏弹劾。

刘禹锡之所以没有弹劾李绅,原因有很多,一方面是自身可能畏惧李绅的权势,另一方面李绅在收买人心方面也确实有一手。在宴席上,李绅看到刘禹锡迷恋于歌姬杜韦娘,当场非常大方的将杜韦娘送给了刘禹锡。收到好处的刘禹锡自然不会为难李绅,而刘禹锡不过是当时官场上的一个缩影,很多李绅的上级官员都收到了李绅的好处,自然而然也不会为难李绅。

李绅最终落得一个被剥夺了官爵,子孙也不得从政的结局,但是这样的结局也是在他本人去世后被朝廷秋后算账,对于李绅奢靡的生活没有一丝的影响。

本文为头条独家内容,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作者@煮酒君 。

3

李绅写的那首悯农诗至今仍是每个小学生都会背诵的名句。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诗也成为教育后一代最好的诗句。可就是这位写下名篇的人在当了高官之后失去了善良的本性。为官暴劣对老百姓极其残酷,无辜杀人,当地百姓结队而逃。李绅在生活上穷奢极欲,他非常爱吃鸡舌,为了要吃鸡舌,每顿饭要杀掉几百只鸡。有此可见他还知道粒粒皆辛苦吗?

匡衡,就是哪个以凿壁偷光苦读书而闻名于世的。他的故事今天还在传颂,以激励青少年奋进学习。可叹他靠自身努力当官以后却走上贪赃枉法之路。利用职务之便,非法侵占土地四万多亩。把别人的忠告置之不理。最后以贪赃枉法之罪贬为庶人。晚年生活十分凄凉。

古今同理,任何人都不能放松对自己的约束。他们都是很优秀的人。都有较高的文化底蕴和造诣。但他们一旦开始放弃自我约束就成为历史的罪人。我们今天被审判的腐败分子他们也有着光辉的经历可一旦放松对自己的道德约束就一定有可悲的下场。警醒吧!后来者。

4

一,人都会变,这就是外因与内因怎么刺激,怎么变化的问题,所以于知识的高低关系不大,知识只能校正德行,不能改变本性。知识属于器与术,知识以物为体,知识作用于个人会经过加工通过主观意识变成指导行为的意识,可文化就不同,文化有经验性,历史性,社会性,文化以人为本,它就是人的道德。故这二位学到了知识,丢弃了文化,形成了失灵方向的知识,将坠人万丈深渊!

二,我设想自已,现在一个柔弱无能,见到动情的文章,捡拉圾支助穷学生上学老人,农村中老迈可怜者就内心苦澀,有泪欲出的人,一但环境变了也有可能成为他们第N,也会象娱乐圈的人一样一年几亿收入狂言没掙到钱!是否自已也会贪得无厌,利令致昏!因为变是绝对的,不变是相对的。

5

不足为奇,不管是人还是物总在发展变化之中。还有周处由坏变好的很多例子,都是由主客观因素共同起作用造成的。

6

他俩都有恩将仇报的特质,道德底线低到令人惊诧。有这样一种观点,即·无论是写下“锄禾日当午”的李绅,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毫无疑问也都是人,他们同样会因外部环境的改变而改变,没什么稀奇,相对于其他的人的改变,他俩也就是有些名气而已。

所说的环境影响,相对不同人,会有不同的结果,比如,人们常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但在实际生活中很多人却不是这样的,这就说明虽然匡衡和李绅虽然是受环境变化的影响而改变,但某些倾向于负面的转变,并不能把所有责任都推到无辜的环境方面,事实上当时有很多官员都做得比他俩好,能说是环境的原因么。

曾经有这样一种疑问-你家贫穷点不起灯,可凿壁偷光是否对得起邻人对得起墙,往小里说是为了自己私利破坏他人私产,往大里说又有更深层次的意义。

凿壁偷光想告诉我们什么?

凿壁偷光的寓意是-内因是根本外因是条件,外因不是决定性因素,它只是具备一定影响事物变化的条件,只有主观意识调用内因才能真正起到作用。

有了这层主观的拼搏意识在,后来的匡衡成为西汉的大文学家也不足为奇。

就以匡衡自身为例,他的贪腐就说不过去(这种行为本身就说不过去,“我不敢不收啊”,进而跳楼那种情况我们不提。),少时,内因战胜外因,而发迹后纯粹是内因配合着外因在作恶,一切源于主观意识的改变,而并非环境因素。

我们学课文的时候,都读到过周总理的简朴,伟人永远值得人们钦佩,其实就在我们身边也有很多这样的人,很多成功人士都具备良好的消费观,并不都是为富不仁,骄奢淫逸,很多普通家庭,即便现在生活条件得到极大改善,但老一辈人的节俭也从未改变。简单说,不是环境改造了匡衡,而是他自己改变了。

贫穷归贫穷,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匡衡的事迹在当时就广为流传,谁流传的呢?他自己,也可以说是自我标榜,连太子都慕名拜他为师,这位太子也就是后来的汉元帝,皇帝能亏待他的老师么?当然不会,于是匡衡成为当朝丞相,百官之首,并且还封了安乐侯,食邑600户,封地3100顷!

3100顷封地的租金也都是匡衡的,这是元帝看他出身苦,让他生活好过一些,可是,匡衡却强行霸占了失误多丈量出来的400顷封地,同志们,600户的税收外加3100顷土地的年租金那绝对是笔巨款了,匡衡贪心不足,明知丈量错误还要继续非法侵占,这就难怪他人举报了,匡衡辜负了元帝的信任,甚至可以说是辜负了元帝的怜悯和同情,所以后续继位的汉成帝也对得起他,直接把爵位、封地、食邑全部剥夺,这种人本该受穷,不值得可怜。

万历讨厌张居正的原因之一就是言行不一,汉成帝也是如此,匡衡天天仁义道德讲的很好,很有才学,但是轮到你做事的时候,竟然连遵守法律都做不到,这太自欺欺人了。

不过不管怎样吧,匡衡也曾经有利于国家社稷,下面所要说的李绅可就更加猥琐了。

李绅的人生轨迹

李绅也是少年家贫,他的曾祖是李敬玄,也是唐高宗时期的宰相,祖父和父亲也是官员,但是职务一般,以至于李绅的父亲刚刚一死,就家道中落,母亲成了他的启蒙老师,后来又去了惠山寺读书,没有办法,在寺院读书有免费的食宿,又不收学费,当时很多寺院都这么做。

恩将仇报,破坏寺产,而且是屡教不改-惠山寺

要知道,所谓寺产都是捐赠而来,李绅享受的免费的住宿,免费的饮食,免费的学校,应该感恩才对,至少不能破坏人家东西吧,更何况是僧人和信众们都视为慧命的经书,可是李绅就经常拿佛经当草稿,即便受到申斥,还是屡教不改,这种极度自私的人怎么会有好品质,所以《悯农》本身就是一种欺骗。

(这么说并不过分,各位往下看就会知道,这个人从来都很无耻,少老对应,从未改变。)

恩将仇报,对待恩人,冷酷严苛-天宫寺

李绅名声已经臭不可闻,所以跑到天宫寺继续读书,一老僧见他聪慧过人,所以特地将他请到僧寮读书,这里安静舒服,这就样李绅几年占用人家起居之地安静读书,到他临近赶考的时候,僧人赠给他不少盘缠,对李绅说:

“你今后必定会发达, 千万不要因为我辈犯了过错,就以灾祸相加。”

事实是,李绅后发迹后,除了把天宫寺改为龙宫寺又立了一块碑以外,他并没有兑现他的承诺,对僧人的严苛近乎于世仇,极尽凌虐之事。

为什么?因为惠山寺的和尚斥责过他,管事因为他毁坏寺产打过他,所以他忿恨所有寺院和僧人,李绅就是一条养不熟的恶犬。

忘恩负义是有一贯性特质的-韩愈、李元将

韩愈对李绅有举荐之恩,而李绅在极其理亏的情况下,弹劾韩愈。

李元将曾经收留过野狗不如的李绅,李绅为了讨好李元将,他将李元将称呼为叔叔,而后来李绅发迹后,李元将为了照顾他的面子,自称是弟弟,甚至侄子,李绅都不满意,最后李元将自称为孙子,李绅才放过他。

他写过的悯农诗,虽然大家倒背如流,但我还是要贴出来,结合李绅这个人,再次品味一下: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悲天悯人的做派,既有对时政的抨击,又有对百姓的同情,很多人读了他的诗作以后,觉得他有宰相之才,也有丞相的特质,应该能够有所作为,而李绅不负众望,后来果然做了宰相,说他毫无政绩那是不可能的,但说到建树,那就凤毛麟角了。

对不起自己的诗作,这不是他的本性

他对官绅施以严刑峻法,对普通百姓也是如此,所谓爱惜民力这回事,是和李绅一毛钱关系也没有的,比如大冬天的向民众征收蛤蜊,说白了就是白干活不给钱,而蛤蜊这东西是要潜入没顶深的冰水才能捞上来的,当时可是冬天呐,可见“悯农”只是说说而已。这类事太多太多,不胜枚举。

草菅人命,手下官员娶了个非常漂亮的老婆,他想弄到手然后转赠朋友,遂以贪污罪置其死地,颇受非议,而那个漂亮女人自然知道事情原委,愤而自尽。

其实呢,李绅家中私妾成群,根本不在乎一两个美女,只是他想要的却得不到就痛下杀手,他的生活奢华,一顿饭的耗费就达到几百贯甚至上千贯,他爱吃鸡舌,但是凑一盘菜需要杀300只鸡,曾经感叹劳作不易的李绅让百姓的怕的要命,竟然渡江而逃。

所以后人评价,李绅这个人能被重用,无非是因为他的才华和“悯农”节操才得以上位,但是上位后,却屡次以怨报德,专擅排挤、陷害,所以即便死了还要受到国家清算,他被定性为酷吏,子孙都不得入仕做官。

7

题目的说法并不准确,李绅和匡衡确实不是完美的好人,也确曾晚节不保,人生存在一些污点,但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不应该危言耸听,说他们成为所谓“巨贪”。

先说悲天悯农的李绅

李绅是唐朝诗人,跟唐朝的很多诗人相似,他既是诗人,也是官员。

李绅出生官宦世家,他的曾祖父李敬玄曾在唐高宗年间做到中书令,担任宰相,但传到父亲李晤这一代,就混的比较惨了,李晤的最高官职不过是县令。

更惨的是,李绅幼年丧父,他是由母亲一个人带大的,因此没有娇生惯养的经历,并未沾染官宦子弟的习气。跟那些高官权贵子弟不同,李绅早年时生活在基层,深知民间疾苦,他曾目睹农民终日辛苦劳作而不得温饱,却为他人作嫁衣裳,而那些高高在上的权贵地主,却可以不需劳动,坐享其成,这种强烈的反差让李绅对农民抱有油然而生的同情心。

在这种情绪影响下,李绅有感而发,写出了千古传诵的《悯农》诗二首。

其一云:“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其二云:“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如此悲天悯人又充满现实讽刺的作品,如果不是亲眼目睹,如果不是对农民抱有强烈的同情心,绝不可能无中生有,凭空捏造。

李绅的性格比较刚直,看不惯政治黑暗和官场腐败,再加上卷入牛李党争,李绅的前期职业生涯并不顺利,后期才峰回路转,顺舟顺水,晚年曾任节度使,官拜宰相,位极人臣。

不过,李绅不是完人,他也有缺陷甚至污点,但他一生中最大的污点不是贪污,而是因为他晚年一意孤行而一手炮制的冤案——“吴湘案”。

吴湘是当时扬州江都县的县尉,品级不高,却被人举报贪污公款、强娶民女,而当时李绅任淮南节度使,扬州是他的辖区,嫉恶如仇的李绅听说对吴湘的举报后十分恼火,未经认真调查就力排众议,把吴湘逮捕下狱,直接判处死刑,甚至不给吴湘辩白的机会。

按照唐律规定,死刑要上报朝廷复核,有关部门在复核时发现此案或有冤情,吴湘的罪行完全属实,至少罪不至死,但李绅却坚持认定吴湘是死罪,最后强行把吴湘送上断头台。

若干年后,“吴湘案”被官方平反,认定为冤案,而一首炮制这桩冤案、已经死去多年的李绅也未能逃过追责,惨遭“削绅三官,子孙不得仕”的处罚。

再说凿壁偷光的匡衡

说起凿壁偷光的匡衡,可以说是家喻户晓。

跟怜悯农民的李绅相似,西汉的匡衡既是饱学之士,也是高级官员,不过他不是什么官宦世家,而是出生在农民世家,家境贫寒,读不起书,所以才帮人做工,赚点钱财买书学习,但家里点不起油灯,只好“凿壁借光”,借助邻居家的灯光读书。

“凿壁偷光”一直被作为励志故事来鼓舞孩子勤学苦读,这个故事本身没什么问题,故事主角匡衡也确实靠着勤学苦读,成为西汉著名的经学家,后来学而优则仕,进入仕途。

匡衡是一个颇为正直的官员,虽然在政坛上没有做出什么突出贡献,但他学问精深,为人正直,洁身自好,很受尊重,也受到汉元帝的宠信,所以得以在晚年官至宰相,光耀门楣,并被封为乐安侯,达到了人生巅峰。

可匡衡很快就从巅峰滑落,因为贪心二字。

汉朝时的侯爵都是有封地的,匡衡的侯国食封土地是三十一万亩,在当时已经是名符其实的大地主大土豪了,可已经临近退休的匡衡不知哪根筋不对,偷偷利用地图的错误,擅自把自己的地盘扩大了许多,把周边的四万多亩土地也都据为己有了。

这个时候,宠信匡衡的汉元帝已死,没人袒护他了,昔日的政敌开始趁机攻击匡衡,弹劾他“专地盗土”,汉成帝趁机发飙,把匡衡免为庶人,封地全部被收回。

几年后,落寞的匡衡病死于家乡,境遇不可不谓凄惨。

无论悲天悯农的李绅,还是凿壁偷光的匡衡,总体而言都算一名合格的官员,并非题目所说的“巨贪”,他们的共同污点在于“晚节不保”,一个一意孤行,炮制冤案,一个利欲熏心,贪占土地,只是一念之差,并非彻底变坏。

我是专注历史文化的狄飞惊,欢迎关注我!

8

人是立体的,世上没有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百分百完美的人。但是总体上看,人的美好的一面在一生中占主流,不好的一面说到底是太阳上的耀斑、月亮上的晕影。李绅可以长期悯农,匡衡可以长期刻苦;但是成为巨贪是可以在一念之间实现的,“一失足成千古恨”说的不就是这种现象吗?

9

简单来说,这些事件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人是会变的。

匡衡:平凡时的努力与发迹后的钻营

匡衡最著名的事迹莫过于“凿壁偷光”,他就是这个成语的典故来源。

《西京杂记·卷二》载∶“匡衡,字稚圭。勤学而无烛,邻舍有烛而不逮,衡乃穿壁引其光,以书映光而读之。邑人天性文不识,家富多书,衡乃与其佣作而不求偿 。主人怪问衡,衡曰:‘愿得主人书遍读之。’主人感叹,资给以书,遂成大学 。”

这个故事可以说是家喻户晓了,说的就是匡衡小时候家里穷,晚上点不起灯,他又想看书学习,碰巧邻居是个有钱人,整晚上都点着蜡烛,他就在墙上凿了个洞,“偷”光看书。后来学识长进了,匡衡也买不起书来看,就跟县里的土豪大户免费帮工,只求遍读其藏书。土豪感叹不已,出钱资助匡衡,匡衡这才读出了水平。

《西京杂记》是一本历史笔记小说,西京就是西汉首都长安,因此这本笔记讲的都是西汉时期的杂史。《西京杂记》讲匡衡凿壁偷光、做工读书,《汉书》也说“衡好学,家贫,庸作以供资用”,结合来看,一个勤奋好学的农民子弟形象就出现了。

这里集中体现的是匡衡勤奋好学的品质,并不涉及其他品质,他是贪婪还是廉洁,根本无法体现。匡衡家世代农夫,连他读书都供不起,他却凭借自己的本事改变了命运,单就这一点,是绝对值得我们学习的。

匡衡专攻儒家五经之一的《诗经》,水平天下无双,于是得到了爱好儒学的汉元帝欣赏,被任命为郎中,继而任博士、给事中。

匡衡在官场上摸爬打滚,最终当上了百官之首——丞相的高位,并封乐安侯,食邑六百户。

穷孩子终于翻了身,但匡衡并不满足于此,他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力,把自己的封地由三千一百顷扩大到三千五百顷,侵吞国家财产。

汉元帝去世后,一朝天子一朝臣,司隶校尉上告匡衡“专地盗土”,又碰上他的儿子匡昌酒后杀人,匡衡于是被免职归家。

可观来说,匡衡贪污只是他自己的问题,跟勤奋无关,他的经学教育做得很不错。他的另一个儿子匡咸也精通经学,位至九卿,此后匡家算是发展成了经学世家,多人出任博士一职。

李绅:诗人与宰相

李绅出身高门,但有点家道中落,他的高祖李敬玄官至中书令,封赵国公,到他父亲就只是县令了,而且他六岁时父亲就去世了,全靠母亲抚养教育。

李绅为人短小精悍,时称“短李”,善于赋诗,而他最著名的诗歌莫过于两首《悯农》:

  • 其一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
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 其二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诗人的立场从诗名就可以提现出来,悯农,“悯”这个词已经说明诗人自认地位是高于农民的,而且李绅这两首诗也不是写给农民看的,是写给达官贵人看的。

第一首表现的是当时的社会乱象:农民这么辛勤劳作,为什么还是要饿死?其原因自然是高层的统治方针出了问题,出了问题就得改啊,找谁改?找我李绅啊。

第二首在教科书上出现的最多,因为此时提倡的东西最正面:节俭。至今这些标语仍可见于众多食堂。

这两首诗作于李绅青年时期,这时候的他无官无职,却很关注国家大事,亲眼见证农民困苦生活的他以诗讽政,想让朝廷做点改变,但当他自己坐上朝堂高位的时候,可就没心思考虑这些了。

李绅进入中枢的时候,牛李党争闹得正欢,李绅也不可能置身事外,事实上,他是李党的骨干,跟李党首领李德裕关系很好,李党失势时,李绅被贬端州(今肇庆),李党得势时,他甚至入京拜相,封赵国公。

身陷党争的李绅把主要经历放在了权力斗争中,主要目标就是搞死牛党,直到他中风辞职,在相位4年的他并没有什么突出业绩。

结语:取其精华,弃其糟粕

从某种意义上说,“凿壁偷光”和“粒粒皆辛苦”已经脱离了他们的原主人公(作者),不管他们后来如何黑化,值得我们学习的是它们代表的勤奋好学以及节俭珍惜的精神,这是永远不变的。换句话说,如果匡衡不好学,他有黑化的机会吗?

10

那个凿壁偷光的勤奋小孩,多年后,为何成为贪婪的大老虎?

关注我们,每天都会抽奖送红包哦!

相信肯定有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样,上学的时候经常被大人拿凿壁偷光的故事说教我们,老师大意就是说,你看看古代的这个小孩,为了读书吃了多少苦,你们如今学习条件这么好,窗明几净的,也不用去打工,怎么就不知道勤奋呢!每次说到这里,咱们都会惭愧地低下了头。然而小时候老师绝对不会告诉你,这个小孩长大以后怎么样了。

这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匡衡,他几岁的时候就对读书产生了浓厚的爱好,也意识到了只有知识才能改变他的命运。但是他穷得连书都买不起啊,更别提去学堂上学了,怎么办呢?于是他只好跑去给人家当童工,不要劳动报酬,只要人家老板借书给他看,老板自然是求之不得,简直白捡了一个劳动力呢。但是匡衡打工都是在白天,要看书的话只能在晚上看,他家又买不起灯,于是他只好偷偷把隔壁邻居家的墙凿破一点点,借着透出来的邻居家的光线看书。

说到这里,匡衡都还是一个渴求知识艰苦奋斗的正能量形象。随着匡衡凿壁偷光的故事渐渐变成当地人人皆知的美闻,就有个老师受到感动,愿意免费带着他学习、借他书看了。然而,匡衡长大后参加考试,连续考了九次都考不上,可能他并不是一个应试型选手吧!

由于匡衡考试成绩不理想,他一开始只能做个小官。但是他凿壁偷光的故事不知道怎么又传到了当时的皇帝耳朵里。皇帝深受感动,又因为匡衡对诗经比较了解,汉元帝也喜欢诗经,所以就算匡衡考试成绩一般,皇帝还是觉得他是个人才,把他一路提携,最后居然坐上了代丞相的位置,这可是个大官啊。

说到这里就是一个草根逆天改命的典型案例了。然而反转发生在匡衡在朝廷就任大官以后。首先他并没有什么作为,不光光是在政事上没有什么见解和意见,而且当时朝廷宦官当道,匡衡作为新上任的代相,不仅不选择揭发,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完全没有读书时的斗志,导致其他大臣都觉得他也不过是个同流合污的货色。

最后新皇帝即位,朝野上下很多大臣决定联合起来揭露宦官,匡衡这才随大流地和别人一起上书了。他作为没有家族傍身的草根出生,很快遭到了宦官的针对和弹劾,但对于这些指控,皇帝还是选择宽容匡衡。

好景不长,第二年,匡衡抢夺良田、私自扩充土地多达四百多公顷的事情被皇帝知道了,再加上匡衡儿子变成官二代过后肆意妄为,甚至酒后杀人,皇帝大怒,把匡衡贬为庶人了。

从草根到大官到庶人,匡衡的一生也是跌宕起伏了。最后他郁郁而终,死在了自己曾经凿壁偷光的房子里。对于这些,我们只能说,人是善变的吧!

小编码字不易,喜欢的还请加个关注点个赞,存在很多不足,还请大家多多指教,小编会虚心接受哒!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