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清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极骤然崩逝,而他的去世甚至可以用“毫无征兆”来形容。

崇德八年(公元1643年)九月二十一日,清太宗皇太极整日都在意气风发地处理朝政。入夜后,天色骤变,乌云突起,电闪雷鸣,皇太极骤然崩逝。按照现在的医学观点认为,皇太极应该是死于中风。

然而,皇太极的去世可以说引得了当时清朝朝堂上的一片哗然。

一方面,皇太极去世前可以说是没有“任何的征兆”,不管是从精神还是从脑力来说,完全没有衰退的迹象。况且在一年多之前,清朝刚刚取得了与明朝的大决战——松锦大战的胜利,期间皇太极更是亲领大军,周密部署,将洪承畴统领的明军团团包围,其旺盛的战斗精力和清晰的战局头脑,也清朝的其他将领颇为钦佩。

另一方面,皇太极去世的时候只有51岁,按照从政的年龄来说,这一时期正是人的谋略、心智最为成熟的时候,堪称“正当年”,况且比他年长9岁的礼亲王代善尚且在世,更不用说活到的67岁才去世的努尔哈赤了。

而这一切的一切,令清朝朝堂上下都是没有任何准备和预料,甚至连皇太极本人也没有想到自己会在这个时候去世。

所以,皇太极生前并没有就继位人做出任何的安排,而这也直接导致了在皇太极去世之后,持续了长达十七天的皇位之争。


皇太极生前立储,其最大的障碍就是努尔哈赤时期确立的“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

努尔哈赤一生经历了三次失败的立储经历。

第一次是册立自己的弟弟舒尔哈齐为接班人,但是伴随着兄弟二人的矛盾加深,最终分道扬镳,而舒尔哈齐也被努尔哈赤囚禁致死。

第二次是册立自己的长子褚英为接班人,褚英心胸狭隘、为人残暴,且与四大贝勒和五大臣关系紧张,之后甚至意图谋反,努尔哈赤也只得含泪将褚英处死。

第三次是册立自己的次子代善为接班人,而代善却缺乏政治敏锐度,不懂得保护自己,其与努尔哈赤大妃阿巴亥的绯闻传得是满城风雨,之后更是出现了“虐子事件”,被努尔哈赤所废黜。

因而,在经历了这三次失败的立储经历后,努尔哈赤决定不在册立自己的接班人,而是留下了“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的制度,并且确定未来的继位人由八和硕贝勒共同推举产生。

“尔八和硕贝勒内择其能受谏而有德者,嗣朕登大位。若不能受谏,所行非善,更择善者立焉。”

事实上,在努尔哈赤去世后,皇太极就是通过这样一套制度被推举为后金大汗,而在皇太极统治初期,他也是要同其他三大贝勒“南面共坐,同受朝贺”。于是皇太极经过多年的努力,先是挤兑死了二贝勒阿敏和三贝勒莽古尔泰,同时对于大贝勒代善也进行了不遗余力的打击,真正实现了“南面独坐”。

然而,满洲八旗的贵族们依然有着非常强大的势力,不仅仅是因为他们手握兵权,传统的八旗制度就已经决定了他们对于清朝社会的影响是方方面面的的。

在打赢了“松锦大战”后,皇太极主动找到崇祯皇帝议和,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皇太极要着手处理八旗内部的权力分配问题,继续消弭“八和硕贝勒共治国政制度”对于中央集权统治的限制。只不过,还没有等皇太极将其予以实施,他本人就骤然崩逝了。

在皇太极去世后,顺治皇帝福临登基,而他也是同皇太极当年一样,被“选”出来的,而这套制度实际上也就是皇太极立储的最大障碍之一。


纵观皇太极的一生,他的本意还是会选择一个带有科尔沁蒙古血统的皇子继承皇位。

皇太极的“五宫后妃”中,有三位出身于科尔沁蒙古,分别是中宫皇后哲哲,关雎宫宸妃海兰珠以及永福宫庄妃布木布泰,其中哲哲是另外两位的亲姑姑,而海兰珠是孝庄的亲姐姐。

最先嫁给皇太极的是哲哲,其在豪格的生母、继福晋乌拉那拉氏被勒令与皇太极离婚后,成为了皇太极的正室福晋。此时皇太极与自己的结发妻子钮祜禄氏所生的洛博会已经幼殇,因此皇太极非常看重他与哲哲诞育的子女。

后来哲哲怀孕,孝庄以“替补”的身份嫁给了皇太极,然而不管是哲哲还是孝庄,都是只给皇太极生育了女儿,并没有生下儿子,于是皇太极这才迎娶了已经二十六岁的海兰珠,同时也进入到了“独崇宸妃”的时期。

在这期间,皇太极有过他一生中唯一的一次“立储意向”。

当海兰珠的儿子出生后,皇太极大宴群臣,还颁发了大清朝第一道大赦令,并且皇太极将其看成为“嫡长子”,很早就决定立这个婴儿为皇位继承人,只是天不遂人愿,海兰珠的儿子不满一岁的时候就夭折了。

而在海兰珠的儿子过世后的第三天,孝庄为皇太极诞育了一位皇子,也正是因为要有着“冲喜”的意味,才给这位皇子取名为“福临”,这便是后来的顺治皇帝。

由此可见,皇太极先后迎娶了三位来自蒙古科尔沁部落的女儿,除了为了巩固满蒙联姻外,还有一层目的就是想要册立具有科尔沁血统的皇子为继承人,以继续巩固满蒙联盟关系。

所以,即便是皇太极没有留下任何关于接班人的交代,但是从这个角度说,皇太极心中的最理想的继承人,除了海兰珠所生的儿子,必然就是孝庄所生的福临了。而顺治皇帝福临的即位,不仅仅是当时各方势力妥协的产物,是当时政治利益交换的最佳的结果,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皇太极的心愿所在。

最佳贡献者
2

皇太极因为死得太快而未能及时确立继承人,不但他的死因在民间多有猜测,就连大清继承人的产生也是很有一番波折

那么为什么皇太极始终没有指定非常明确继承人呢?

历史将皇太极的死因记载为“暴卒”,也就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皇太极就突然死了,在皇太极死之前的医案中可以看出,皇太极已经病了很久了,他自己的心中应该对自己身体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这时候摆在皇太极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皇位将来的归属问题,


所以皇太极应该是慎重得考虑过继承人选的,但是他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来。

皇太极曾经表露过要让“十四岁子”当皇太子的想法,但是始终没有很正式的在朝堂上提出过具体的人选。


如果要从年纪来选


皇太极共有儿子11人,有三个都死的比皇太极还要早,当时年纪在14岁左右的只有两人,也就是皇四子叶布舒和皇五子硕塞,但是这两位皇子既无显赫的战功,生母在后宫的地位也不高,这样的继承人并不能得到当时那些满清权贵的绝对支持。

如果要从身份来选

而身份最尊贵的皇子只有两位,就是庄妃所生的皇九子福临和大贵妃娜木钟所生的皇十一子博果尔,这两个侧妃都是来自于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出身于蒙古权贵之家,这两个皇子的身份按理说是满清权贵最容易接受的。

可是皇九子却只有六岁,皇十一子就更小了,对于皇太极来说立幼子为继承人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幼子登基很难保证不会被篡权夺位,所以皇太极不会选这两个身份最尊贵的小儿子。

如果要从战功来选


那就只有大阿哥豪格最合适,豪格在天命年间就开始随父参战,并且成为了皇太极的得力干将,因为作战勇猛在八旗军中也是威名赫赫,可是豪格的母亲却是被皇太极休弃的继妃,他的身份并没有优势。

其实当时皇太极面对的情况也很复杂,他的儿子里没有一个是从各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的,再加上努尔哈赤所实行的八王议政制度,导致了皇太极未能完全掌握大清的绝对权利。皇太极虽然创建了大清,可是时间却太短,


当时朝政势力分为两部分:


一部分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


另一部分始终不服气皇太极的统治地位,这部分人是跟随努尔哈赤起家,当时也手握重兵。而支持皇太极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兄弟,这些人也是各自有着小心思。

再加上皇太极的性格也是很多疑,因此他始终没有公布继承人选,也许皇太极在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也许皇太极觉得自己还有时间,结果就是皇太极突然去世,皇九子福临成了继任的顺治皇帝

3

皇太极是猝死,也就是突然死亡,事先压根没想过会发生这种事,故而没有来得及指定继承人。

4

皇太极因为死得太快而未能及时确立继承人,不但他的死因在民间多有猜测,就连大清继承人的产生也是很有一番波折,那么为什么皇太极始终没有指定非常明确继承人呢?

历史将皇太极的死因记载为“暴卒”,也就是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皇太极就突然死了,那么皇太极的身体状况到底如何呢?在皇太极死之前的医案中可以看出,皇太极已经病了很久了,最开始记录皇太极流鼻血却久久不能止血的时候还是在“松锦大战”之前,从这以后这种医案都开始出现“圣躬违和”这些字样,用药的次数也是越来越多,皇太极从能征善战的勇士变成了久病不愈的药篓子,他自己的心中应该对自己身体的情况是比较了解的,这时候摆在皇太极面前的首要问题就是皇位将来的归属问题,所以皇太极应该是慎重得考虑过继承人选的,但是他却没能来得及说出来。

皇太极曾经表露过要让“十四岁子”当皇太子的想法,但是始终没有很正式的在朝堂上提出过具体的人选。皇太极共有儿子11人,有三个都死的比皇太极还要早,当时年纪在14岁左右的只有两人,也就是皇四子叶布舒和皇五子硕塞,但是这两位皇子既无显赫的战功,生母在后宫的地位也不高,这样的继承人并不能得到当时那些满清权贵的绝对支持。

而身份最尊贵的皇子只有两位,就是庄妃所生的皇九子福临和大贵妃娜木钟所生的皇十一子博果尔,这两个侧妃都是来自于蒙古的博尔济吉特氏,出身于蒙古权贵之家,这两个皇子的身份按理说是满清权贵最容易接受的。可是皇九子却只有六岁,皇十一子就更小了,对于皇太极来说立幼子为继承人存在着太多的不确定性,如果幼子登基很难保证不会被篡权夺位,所以皇太极不会选这两个身份最尊贵的小儿子。

如果要从战功来选,那就只有大阿哥豪格最合适,豪格在天命年间就开始随父参战,并且成为了皇太极的得力干将,因为作战勇猛在八旗军中也是威名赫赫,可是豪格的母亲却是被皇太极休弃的继妃,他的身份并没有优势。

其实当时皇太极面对的情况也很复杂,他的儿子里没有一个是从各方面来说都无可挑剔的,再加上努尔哈赤所实行的八王议政制度,导致了皇太极未能完全掌握大清的绝对权利。皇太极虽然创建了大清,可是时间却太短,当时朝政势力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皇太极的铁杆支持者,另一部分始终不服气皇太极的统治地位,这部分人是跟随努尔哈赤起家,当时也手握重兵。而支持皇太极的基本上都是他的兄弟,这些人也是各自有着小心思。再加上皇太极的性格也是很多疑,因此他始终没有公布继承人选,也许皇太极在等待一个最恰当的时机,也许皇太极觉得自己还有时间,结果就是皇太极突然去世,皇九子福临成了继任的顺治皇帝

5

皇太极并不是缠绵病榻许久,耗到油尽灯枯才死,而是很突然的猝死。史书记载皇太极在沈阳清宁宫内“端坐无疾而终”。也就是坐在那里好好的突然就死了。其他资料也记载皇太极患有当时所谓的“热血症”,人很胖很怕热,即使在东北的冬天在野外行军打仗时,穿的衣服也很少。结合现代医学的认知,猜测皇太极应该是死于心脏病或者脑出血之类的疾病,从发病到死亡极快,所以端坐那里猝死,并没有时间留下任何遗言。皇太极本人形象和电视剧中眉清目秀的小鲜肉差距很大,下图皇太极画像上的胖子,才是历史上真正的形象。

皇太极1643年死在沈阳,这时李自成还没打进北京,清兵也没有入关,崇祯还在紫禁城里活蹦乱跳的指挥平叛。皇太极没有留下一句遗言就突然猝死,对于何人继位的问题,就成了大麻烦。皇太极长子豪格和皇太极弟弟多尔衮都有资格继位。这时皇太极生前统领的正黄旗与镶黄旗拥立豪格,而多尔衮自领的正白旗与镶白旗则拥立多尔衮。


起初豪格和多尔衮都想继位,双方都手握重兵争执不下,最终继承人问题妥协的结果是豪格和多尔衮都不当皇帝,选择拥立皇太极第九子,当时才六岁的福临为皇帝,年号顺治,由多尔衮辅政。皇子派系得到皇帝的名分,弟弟多尔衮得到权利,双方各退一步。


清军入主中原一统天下后,手握大权的摄政王多尔衮将皇太极长子豪格下狱治死。摄政王多尔衮本人死后也被顺治掘坟鞭尸。其后清代皇帝都是顺治的子孙一系继承大统。


每天写一个历史小故事,喜欢的话欢迎关注哦:)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