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在军工方面以官办为主,而在关注民生方面的轻工业,满清没有彻底开放以民营为主的主要力量,同时也没有把山西票号为主的全融转向以投资为导向刺激加快民营企业和以国防为主的重工业及相关配套产业的快速发展。另外在产业的快速发展中也没有相关的人才引进机制和人才培养的现代教育体制。
晚清著名失败改革有洋务运动、戊戌变法、成立责任内阁。我们倒着盘点改革中遇到的问题。
1911年5月8日,清朝灭亡前几个月,清政府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成立了责任内阁,而内阁十三名成员只有四人是汉族,其余九人皆是满族,九人中又有超过半数是皇族。名为内阁,实则是军机,立宪派要求清政府重组内阁,可是却遭到了拒绝,立宪派和汉族官僚集团皆对此表示失望,就这样满清丢掉了最后的救命稻草,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敲响了清朝灭亡的丧钟,次年2月12日,溥仪宣布退位,满清的封建统治就此结束。
对于清廷来说,组建责任内阁本来可以为自己争取很多力量的支持,可是却硬生生被自己玩脱了。归根起源就是皇族太过贪婪,不愿意放权。1911年都是什么时间了?1905年慈溪就派人去欧洲考察宪政,1908年就回国决定组建责任内阁,拖到了1911年才正式成立,没想到成立出来这么一个玩意,国人讥讽称其皇族内阁。
再看戊戌变法,光绪帝本是踌躇满志蓄意改革,可惜慈禧太后不愿意放权给皇帝,仅仅百日就宣告失败,戊戌六君子英勇就义,梁启超、康有为奔逃海外。主要问题还是掌权者愿不愿意放权。
清朝最失败的改革就是洋务运动,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轰轰烈烈闹了几十年,被日本一次打回原形。原因是洋务派只知道引进先进武器,而不学其先进制度;洋务派是地主阶级代表,说到底还是害怕改革制度后会影响自身利益。
综上可以得出结论,清朝所有失败改革的核心问题就是当权者不愿意放弃自己既得利益,改革总是仅仅表于形式,而不注重内核,结局注定是惨淡收场。
大清朝是离我们最近的古代王朝,晚清是中国历史上最值得探究的一段,晚清改革的成败兴衰更有借鉴意义,更值得探讨!
当时,中华民族面临的是五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作为晚清统治集团,当然也不希望就此衰败,因此统治集团也通过不同方式寻找自强之路。1840年鸦片战争的失利惊醒了一部分士大夫,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开始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但当时统治者,对于东西方实力的长消还是认识不足,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尽管英国等西方国家在1840年工业化程度已经非常高,但是我们对西方工业品的需求没有西方国家想象的那么强烈,反倒是我们的茶叶,丝绸,陶瓷等传统手工业制品在西方需求巨大,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每年仍有上亿量白银!尽管鸦片战争之后,被迫开放通商口岸,即五口通商,赔款2300万两,但对统治者来说影响不大,没有迫切改革的需求!没有迫切学习西方的需求!这种状态持续到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皇帝北狩避暑山庄,这才打疼了满清统治集团,洋务运动由此开始,师夷长技以制夷,开启了工业化进程,但是洋务运动的目的是巩固统治,有民族自强的成份,但成份不足,因此终究不能完成自强的历史使命!随着甲午战争的失败,洋务运动宣告失利!历史书上说洋务运动说的失败在于清政府的腐败,在于统治者的无能,在于制度层面的未变革,但一个历史事件绝非几句话就能概括,历史细节更让人哭笑不得。因此甲午战争更是值得探讨的历史课题,本来中兴有望的大清,至此失去翻盘的机会,这个话题留于日后再论!
甲午战争之败,我们归结为制不如人,因此有了公车上书,百日维新!要走仿效日本,维新变法,在制度层面的变革开始进行!但改革未成,到是弄出个帝后之争,成了统治者争权的把戏!随着戊戌六君子的街头喋血和光绪的瀛台被囚,变法失败!国家更显离乱。总结维新存在的问题就是变法者未得到民心支持,不能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还把本来能够团结的力量推向对立面,比如李鸿章主动拜贴维新会还被拒之门外,原因是签订马关条约名声太臭,可见维新派的一些人目光之短浅!变法领袖的人品也有问题!尤其是康有为后来的作为根本不像一个维新领袖,更像是一个投机者,出逃日本后矫昭频出,至光绪帝的死活于不顾。更是利用他作为维新领袖的身份在南洋华侨中借机敛财,过着骄奢淫逸,妻妾成群的奢靡生活!更有甚者他还做过逼迫他人募捐的龌龊事,这样的人领导维新变法岂能不失败!
第一、洋务运动
之所以失败原因:
洋务运动在不触动腐朽的封建制度前提下,洋务派试图利用西方资本主义的某些长处来维护封建专制统治,这种手段和目的是相互矛盾的,使得洋务运动注定是不可能成功的。另外,洋务运动处处受到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增加了洋务运动开展的阻力。
- 洋务派本身阶级具有局限性,决定了他们既是近代工业的创办者和经营者,也是摧残者和破坏者。洋务运动开办的企业采用的是封建衙门和官僚式的管理体制,必定会导致洋务运动的失败。
- 洋务运动的目的之一就是抵御外侮,但洋务派在外交活动中,却对外妥协投降。他们所创办的近代企业有抵御外侮和稍分洋人利益的作用,但是却不能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甲午战争爆发,洋务派标榜的自强、求富目标并没有实现,洋务运动基础上算是失败。而且当时大多数国人对洋务知之甚少,思想还处于被封建礼教束缚的阶段。
第二、戊戌变法
失败原因:
光绪和维新派的人,太过书生意气,换句话说,就是只有规划的能力,却没有执行力。
光绪和维新派的人,没有徐徐图之的想法,太过仓促和急迫。
光绪和维新派的人触动了其他人的蛋糕。
光绪和维新派的人没有推动变法的力量。
清末新政
失败原因:
新政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封建统治的实质,而只是清政府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措施,并不能满足人民对民主的要求。
清政府想方设法筹集经费,增加了人民的负担,使中国劳苦大众生活更加贫困化,社会矛盾更加尖锐。为了筹款,清政府不得不向下摊派,这是清末新政经费的最主要来源。
某些经济政策的公布,客观上也为帝国主义输出资本创造了方便条件。帝国主义对华经济侵略加速扩张,民族危机空前深重,西方列强的侵略方式也由原来的商品输出为主转为资本输出为主,近代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济形态最后形成并进一步深化。
(图片来自网络,侵权联删)
您的点赞评论,都是对作者的一种肯定和鼓励,更多精彩,关注我哦!
作者:史遇春
清德宗(爱新觉罗·载湉)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农历庚子年),义和拳之乱爆发,清廷欲利用民间力量打击外洋,结果,引发各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率光绪帝仓皇出逃到西安。
光绪二十七年七月二十五日(公元1901年9月7日),清廷与英(大不列颠与爱尔兰联合王国)、美(美利坚合众国)、法(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德(德意志帝国)、俄(俄罗斯帝国)、日(日本帝国)意(意大利王国)、奥(奥匈帝国)、西(西班牙王国)、荷(尼德兰王国)、比(比利时王国)十一国在京师签订近代赔款数目最庞大、主权丧失最严重的不平等条约——《辛丑条约》。
《辛丑条约》中,清廷必须承担的结果主要有:
1、赔款价息合计9.8亿两白银(详情为赔偿4.5亿两白银,分39年还清,本息共计约9.8亿两);
2、在京师划定特定区域为使馆界,允许各国驻兵保护,不准中国人在界内居住;
3、保证严厉惩处对外国人不利的民众和官员;
4、拆毁天津大沽口到京师沿线设防的炮台,允许列强各国派驻兵驻扎京师到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
《辛丑条约》的签订,以及这一时期一系列事件的发生,对清廷的打击很大。
两宫回銮之后,就连清廷的保守派都主动要求进行改革。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在慈禧太后的默许下,清廷开始改革。
其时,改革内容多与光绪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戊戌变法的内容相似,但是,从改革的力度与程度上来看,又比戊戌变法更广更深。
此番改革,仅就统治机构方面来看,其要点如下:
光绪二十七年(公元1901年),撤销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设外务部,“班列六部之首”。
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设商部。
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设巡警部。
同年,设学部,裁国子监。
清廷改革的初心,当然是为了强化管理,巩固统治。
可是,由于当时清廷积弊已深,改革在准备过程和具体实施中,都存在一些问题。结果,旧有各部依然存在、新设衙门开始运作,事权、职权多有不清晰、不明了的地方。于是,晚清的改革,就演成了新旧衙门之间的争权互斗。
下面,就依清人胡思敬《国闻备乘》卷三《新衙门争权》一节为据,说说当时的情况。
按照清廷原来的制度,京官签收录取、进入各部的途径,大约有四种:
一是进士,通过科举考试入职;
二是拔贡,经地方推荐贡举入职;
三是荫生,承袭余荫取得资格入职;
四是捐纳,凭借捐资纳粟入职。
如果不是通过以上四种途径,即便是枢机大臣,想要在京官中以其他手段安插一个人进去,一般情况下,也是办不到的。
承袭前明旧制,再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到晚清时期,清廷各部的事务处理流程和方式,已经完全程序化、格式化。故而,所有需要进行的事务、开展的工作,都有制度可以依循,都有旧例可以参照。
在具体事务处理时,各部的尚书、侍郎如果想按照自己的意志办事而与成规旧例相违逆,那么,其所在各部的部曹、郎官是完全可以引用惯例来与上司争辩的。同样的道理,部曹、郎官在处理具体事务时,如果想要按照自己的意志行事而有所轻重、有所偏倚时,胥吏引用旧例来请说,部曹郎官也是不能强辩的。
京师各部处理地方事务不妥当时,即使是该事件已经奏闻主政者并请旨,封疆大臣也可以援引成例,拒不接受,进行申辩。
以上为旧制。
自从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改为外务部、设立商部、设立巡警部、设立学部之后,便开始出现了混乱的局面。
类似以上新部设立之后,用人和行政都没有成规往例可以参考。
这些新部,也就依着没有规矩可循,任意行事。
各个新部在提取款项时,移文之中,抒写所需的银两数目,动辄达数十百万两之巨;需要增加人员时,移文之中,指名奏调的人员数目,动辄至数十百人之多。
这种处事方式,打开了很多漏洞。
一些在其间奔走办事的小吏,通过拉拢关系、投机钻营,车马喧阗于王公大臣的门下。然后,这些小吏投王公大臣之所好、向王公大臣之所趋,结果往往是,好一点,小吏可以升擢为新部丞参【清末改革官制,内阁各部除陆军部与海军部外,各部尚书、侍郎之下置左右丞掌机密文书,综领部内事务,左右参议拟订并审议有关法令。左右丞与左右参议统称丞参。】;稍微差一点的,小吏也可以递补为新部的郎官。
因为以上这些做法,在新设各部之中,都是开先河之举,即使其间有很多的徇私徇情,其他官员也是没有办法引用成规旧例来对其进行驳责。
新设各部用人行政过程中,朝三暮四、此是彼非的状况不少;通过语言相会碾轧、借助权力相互倾覆的事件屡见;暗通关节后的收受贿赂有之,私相授受下的唯唯诺诺多有。
因为各部是新设,很多事情尚不明了,所以,也很难指斥其是在违规乱法。
新设各部之中,进入其间的那些官员,他们也是需要做事的。
既然要做事,那么,官场上的恶习,在他们做事的过程中,一样也不会少。就其外部而言,他们会以新部的名义去扰乱地方郡县;就其内部来说,他们当然也要攫取权力,与京师旧有六部相争。
废止科举,建立学堂,这些事情,原本是礼部管理的,这个时候,权力被新设的学部瓜分去了。
裁撤绿营,训练巡警,设立巡警署,其长官为四品厅丞,并掌管京师的刑名。此时的厅丞,权位与古代的廷尉一般。这样一来,原本属于兵部、刑部的权力,就被新设的巡警部瓜分去了。
关卡厘税在户部每年的收入中,占去了一大半。商部设立之后,认为这事属其管辖,所以,户部必须向其禀知。这样,户部的权力就被商部瓜分去了。
庚子之变中,外官当中,有很多人因为所谓的保护教堂不力,被弹劾罢官。后来,这些人慢慢又被吏部开复。外务部认为,这些官员的事情,曾经牵涉到外国人,所以,应当照会使馆,能不能开复他们,必须由外务部说了算。这又是外务部在与吏部瓜分权力。
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改大理寺为大理院之后,法部【光绪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由刑部改称。】就变成无事可做的闲衙门了。为了分争权限,大理院与法部咨会往来之间,往往形同水火。
新旧各部权力瓜分时,清廷支离破碎的现象已经外露了。
到后来,巡警部又改成了民政部。
这个民政部,简直就是无所不能、无所不管。它可以自己署置官僚、如同吏部一般;它可以自己创办铺捐、车捐等,如同户部一般;它可以自己训练警兵,如同兵部一般;它可以自己开设学堂,如同学部一般;它可以把持讼狱,如同刑部一般;它可以整治街道、开辟马路,如同工部一般。不过,它所做的,很多也都是地方官衙该做事。自古以来,各有职分,从来就没有过如此这般,尚书亲自插手民事的。
(全文结束)
这是我的头条号网址:
https://www.toutiao.com/c/user/6134662558/#mid=6134493673
谢谢大家关注!
从办洋务、炼钢厂、变法、到派学子出国留洋,最后办新军、清朝试图变法来改变国力衰弱的情况。
满清政府在改革方面确实没少想法子,不过结果都无一例外以失败告终,那么具体原因是什么?我认为有以下重要因素。
守旧派势力强大
咸丰驾崩于热河后,慈禧荣升为皇太后,儿子载淳(年号同治)登基为帝,从此慈禧走向了人生巅峰。
咸丰知儿子年幼恐会造成母强子弱的局面,临终前除了慈禧、慈安垂帘听政外又另外任命八名顾命大臣辅助治理朝政。
利欲熏心的慈禧不甘受人掣肘,联合恭亲王欣发动政变,史称“辛酉政变”一举解除了八名顾命大臣的势力,从此一人把持朝政直到死去。
归政的阴谋
光绪皇帝已经有了治理国家的能力,慈禧也不好一直用垂帘听政的方法一直控制光绪,只得以退为进归还朝政等着光绪犯错误。
1895年满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新学代表康有为等人上万言书痛斥引起了光绪的注意,得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有着可以改变国家积弱的办法就开始放手让康有为一党实行变法,把军机处的一帮守旧大臣换的换,辞退的辞退,同时取消八股文科举制度,鼓励私人办企业,传播新思想。
这帮人都是慈禧的亲信,哪受得了这委屈,纷纷跑到慈禧面前痛哭流涕,要求慈禧从新把持朝政,按耐不住的慈禧终于等到了这个机会,再一次发动政变把光绪囚禁在瀛台,同时缉拿康有为、谭嗣同一干人等,历时百天的戊戌变法彻底宣告破产,满清政府失去了最后翻盘的机会,一直到灭亡的那一天。
所有的改革都是要革去旧势力,重新洗牌组成新的执政体系,而在新体系根基不稳之时就贸然行事则失败是必然的。
积重难返
清朝后期还在醉生梦死的时候,西方世界开始飞快发展,工业革命的力量把西方国家武装到了牙齿。经历了多次割地赔款的耻辱的清朝并没有痛定思痛,反而一次次的在争权夺利置国家未来于不顾,这样烂到根子的王朝灭亡也是天意。
晚清历史不堪回首。但我们不能,更不敢忘记这段屈辱史。
一八四二年八月二十九日,满清代表耆英、伊里布在南京江面上的英国军舰"汉华丽"号上与英国签订了《中英南京条约》。该条约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它开创了一个用条约的形式,把列强对中国的疯狂掠夺和奴役加以"合法化"的罪恶先例。
当时晚清政府统治下的中国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国家还处于落后的封建社会。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这种长期的封建的自给自足经济,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工业品与"文明"的侵入有着天然的顽强抵抗。这是当时的大环境。
列强携着枪炮、鸦片和"文明"闯进来了。割地、赔款、开通自由贸易口岸、……国家内忧外困,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觉醒。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在残酷的现实影响下,逐渐抛弃改良思潮与幻想,开始了所谓的"洋务运动"社会改革。他们以"求强求富"为标榜,聘请洋人军官,购置洋人枪炮;以洋人标准生搬硬套建立国防工业以及与之有关的工矿运输业;设立同文局或西学馆,派遣留学生与洋务考查官员等改革形式。另一面,鸦片贸易造成大量白银外流,晚清政府面临严重的财政危机;吸食鸦片在官吏和军队中泛滥也动摇了统治秩序,这也迫使晚清政府一度开展起禁烟运动。但,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与方式只是(仅仅只是)不得已的无奈之举。从"改革"初衷来说,这些都是被迫的、重病乱投医似的举措行为;从本质上看,改革就是照搬照抄、搞形式与无用的花架子。国家体制层面上不仅没改,政治上更是维护、维持僵尸一般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慈禧弄权专横,官员恐洋媚外,小资产阶级思想意识狭隘,广大人民不能够积极参与。这些都是晚清所谓"改革"主要存在的问题所在。
1、以恭亲王、张之洞、李鸿章等为代表的洋务运动,该运动是19世纪60~90年代洋务派所进行的一场引进西方机器生产、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等,目的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的“自强”、抄“求富”运动。但是中法战争和中日甲午战争都宣告了洋务运动无法救中国。
2、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戊戌变法。1898年6月—9月21日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主要领导的资产阶级改良主义通过光绪皇帝进行倡导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度的政治改良运动。但是戊戌变法知因损害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守旧派的利益,所以遭到强烈抵制与反对,最终在政变中失败。
3、以慈禧太后、张之洞为主的新政。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下诏变法,实行“新政”。一是成立商部,鼓励工商;二是废除科举,建立近代化性质的“癸卯学制”;三是改革政制与军制。
4、立宪运动:1906年12月5日,清末立宪派开始结成组织推动君主立宪。但是1911年5月清政府组成皇族内阁,导致立宪失败。
清末时期,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状况,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需要改革,在改革过程中遇到了一系列问题。主要问题如下:
1、改革阻力:以慈禧为代表的守旧派在中央处于绝对的支配地位,守旧思想根深蒂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改革的实行。守旧势力过于强大,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进行的改革根本不可能实施。
2、经济条件: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占支配地位,经济基础相当脆弱,不能摆脱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控制,又不能摆脱封建势力的阻挠和侵蚀,必然失败。
3、群众基础:他们效法的不是在君主政体下民权也能得到最大保证的所谓“君民共治”的英式议会君主制,而是改革很不彻底,保留了很多封建残余的日本、沙俄式的君主立宪政体,在当时中国民主斗争最高潮的这么一个时期,他们的这种改革肯定得不到广大人民的支持,甚至被好多人,包括现在的官方学者都误认其为“一场骗局”,试问一下,一个人如果在临死前还要自欺欺人,不是傻是什么,更何况是一个政权。没有发动广大群众,缺乏群众基础。
4、社会背景:清政府的改革都是在“内忧外患”形势下所采取的“自救”措施。
5、改革速度慢。国会老舍不得开,虽说已经成立了准议会(资政院和咨议局)但是正式国会迟迟不开,内阁又出了个皇族内阁,其实从慈禧开始实行新政以来废科举、练新兵、鼓励兴办实业,可以看到清廷真的是认识到变法的必要性,然而变法时又没有什么经验,故而闹出了上述如皇族内阁、国会延期等致命错误。
这一系列问题,导致清朝改革失败,最终结束了中国的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虽然后来李鸿章把江南制造局看作他打败捻军的原因之一,但是总的说 来,江南制造局却使他大失所望。从一开始,李鸿章就要兵工厂生产一种优 质来福枪。可是,一直到 1871 年增聘的洋员和添置的机器到达之后,江南制 造局才开始制造林明敦式后膛来福枪。到 1873 年年底,生产了这种步枪四千 二百支左右,但不仅它们的造价高于进口的林明敦枪,质量也远不如后者。 这种枪李鸿章连自己的淮军都拒绝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