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北宋摇摇欲坠南宋歌舞升平,哪里来的灭西夏之说?只是精神胜利法过过嘴瘾。当初金国强盛打败辽国还是借助西夏力量。北宋南宋也就是小孩子过家家儿戏。那就是自欺欺人!还写出了皇帝跳海百姓跟着去死胡说八道!你自己跟着学习看看?这就是虚无缥缈的慌话!

最佳贡献者
2

小梁太后死后,夏崇宗亲政,进行了大量的改革,恢复汉礼,广开科举,重新分封,清除梁氏家族在朝中的势力,任命庶弟晋王察哥为都统军,改革军制,学习了陕西军的屯兵制。夏崇宗又向辽帝国请婚,辽国以宗室女耶律南仙为成安公主,下嫁夏崇宗,并多次在宋军进攻甚急时出面斡旋,西夏的形势大为改善。


但宋廷的攻势却越来越强连仁多保忠的弟弟仁多洗忠都在“浅攻”中被斩。察哥崛起后保忠在朝中也不得志,谋求内附,但由于蔡京的高调,事泄后被夏崇宗拘捕。面对愈发不利的局势,除恳请辽帝国斡旋外,夏崇宗又考虑扶植西蕃诸部助战,青藏高原又面临着脱离宋帝国的危险。

绍圣三年(1096年),阿里骨卒,其子瞎征继位,青唐羌政权继续裂解,形势非常复杂。木征之子陇拶归为熟户,授河西军节度使,赐名赵怀德,但是其部下多罗巴奉其弟溪赊罗撒为首领,谋求独立。


宋徽宗崇宁三年(1104年),朝廷派王韶之子王厚管勾熙河兰会经略司,蔡京力荐供奉官童贯监军。当宋军进发到湟川,多罗巴派他的三个儿子分率大军驻守险要正当王厚准备开战时,宫中突然失火,徽宗这个思维方式很独特的皇帝立即认为是不祥之兆,手诏陕西暂时罢兵。可能在大家的印象中,太监接到皇帝命令一定是最积极的监督大家服从,但是童贯没有,他很明白军事上开不得这样的玩笑,把这道手札藏起来了。

继而王厚出师大胜,多罗巴两子战死,与少子阿蒙重伤逃遁。溪赊罗撒在宗哥川建大旆,指挥蕃军继续抵抗。王厚派统制高永年率骑兵包抄自率强弩登山逆战,蕃兵不能拒。又恰逢大风,蕃兵溃败,被斩首四千余级,被俘三千余人,溪赊罗撒孤身逃脱,鄯州、廓州酋长相继请降,王厚、童贯收复四州。


王厚进封为威州团练使、熙河经略安抚使,童贯进封为176景福殿使、襄州观察使。同年,朝廷以龙图阁直学士陶节夫为陕西转运使、知延州,加大进筑堡垒的力度。夏军无法抵抗,折可适的锐骑时常就在灵州城下游荡袭扰,西夏惧而求和,但陶节夫根本不转报朝廷,直接拒绝。

崇宁四年(夏贞观五年,1105年),陶节夫攻打银州,童贯率领熙河秦凤路军参战,完全就是当年李宪的翻版。宋军进至银川砦,夏军防守顽强,宋军裨将韩世忠表现神勇,登上城头,砍掉夏军主将的人头,掷于城下,宋军士气大振,一举攻克。银川砦便是当年流满宋人血泪的永乐城,此战可谓复仇之战。


西夏又派重兵来援银州,韩世忠率敢死队在蒿平岭拒战,见夏军阵前有一位骑士甚是精锐,问俘虏是谁,俘虏告诉他那是驸马监军兀移。韩世忠跃马飞出,将其斩于马下,夏军大溃而去,宋军攻克银州。韩世忠作为一名裨将,立下奇功,以至于报功的时候童贯都难以置信。大观二年(夏贞观八年,1108年),童贯已累官至武康军节度使,受命讨伐投附西夏的蕃部溪哥城(今青海贵德)。

童贯先派统制刘法、知西宁州刘仲武击败援军,再以大军围城,溪哥王子减征扑哥不能守,请降。溪哥城就是唐朝的积石军,中唐时便已丢失,童贯将其收复,也无愧为大功,进封检校司空、奉国军节度使。政和元年(1111年),宋廷遣端明殿学士郑允中出使辽国贺正旦,童贯以检校太尉副之,成为第一位出使的宦官,创历史纪录。政和五年(夏雍宁二年1115年),童贯总领沿边六路,军权已超李宪。童贯令熙河经略使刘法率军15万出湟州,秦凤经略使刘仲武率军5万出会州,自领中军出兰州,会攻西夏卓罗和南监军司。


刘法在古骨龙(今青海乐都)大败夏军,斩首三千余级,筑震武城。刘仲武也在清水河(今甘肃永登)成功筑城。童贯遣种谔之侄、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种师道带兵在席苇坪(今宁夏同心)筑城,距灵州仅百余里。夏人大骇,以重兵来拒。种师道背河列阵,这是宋军大阵最常见的摆法,夏军也准备攻阵。但种师道却另有妙计遣偏将曲充迁回到夏军后方,伪装成援军大至,夏军大骇种师道趁机遣统制杨可世姚平仲前后夹击,夏军大溃,被斩首五千余级,俘获无数。

宋军成功修筑靖夏城,西夏人恐惧到了极点,种家军的威名也达到了巅峰时刻。但刘仲武率重兵攻打藏底河城(今陕西定边失利,伤亡近半,其中秦凤第三将全军覆没,死近万人。有些史料上说王厚指挥了此役,但正史没有记载王厚的卒年,其家谱记载于崇宁五年(公元1106年)卒,如果属实,则不可能参加这场战役。


政和六年,童贯迁陕西、河东、河北宣抚使,又令刘法攻仁多泉城(今青海门源县察哥听到刘法的名字不敢来援,但城内夏军坚守孤城,宋军陷入苦战。知兰州何灌足中砲依然奋勇攻城,宋军士气大振,夏军仍勉力支撑。夏军坚守月余后,粮尽而降,刘法将三千余名降卒全部屠杀!宋人从来不允许杀降,刘法苦战后的泄愤行动即将得到报应。

童贯因此功授开府仪同三司,又创历史纪录,这一次连蔡京都惊:宦官从来不能取得这样的荣誉!”夏军防守不胜,求和不成,孤注一掷,集结大军向靖夏城发起进攻。夏军先使数万骑在城下扬尘蔽空,在尘土的隐藏下,掘地道进城,将城内数千宋军全部屠杀,以报仁多泉之屠。

政和七年二月,童贯调集陕西七路10万大军进攻藏底河城,并限期十日攻克。此城曾令名将刘仲武(可能还有王厚铩羽而归,非常坚固,种师道猛攻八日不克,宋军略显疲态。种师道来到军前,见有军校躺在胡床上休息,立即处斩,将人头悬于军门并下令凡不用力者皆斩!全军骇然。

安边巡检杨震率壮士先登,斩首数百级,宋军皆奋力跟进,夏军惊溃,坚城遂克。四月,鄜延总管刘延庆进攻归附西夏的蕃部成德军,大首领赏移被擒,王子益麻党征请降。种师道升侍卫马军副都指挥使、道军承宣使,刘延庆升保信军节度使,而童贯升检校少傅,旋即领枢密院事,成为第一位进入两府宰相行列的宦官,再创历史纪录。

重和元年(1118年)二月,陕西发生地震,夏崇宗趁机出兵,围困震武军,知军孟明战殁,所幸刘法及时来援,没有失陷。六月,夏军筑割牛城(今甘肃永登以西)并屯以重兵,童贯令廓州防御使何灌从肤公城(今青海西宁)星夜出兵,突袭得手,赐名统安城因此功童贯又升为检校太保,旋即升太保,成为第一位进位“三师”(即太师、太傅、太保,是中国的三大最高荣誉职衔的宦官,再创历史纪录。

宋夏两国在经过长年累月的战争后,最后在宋徽宗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西夏崇宗向宋朝表示臣服,且恢复旧时赐名曰赵乾顺。宋徽宗同意休战,下令陕西六路罢兵息战。主要是此时联金灭辽的海上之盟开始运行,再跟西夏没必要了,所以宋夏战争正式结束。

3

首先,北宋后期并未真的快灭亡西夏,不过有一场战役确实是打疼了西夏。但是,还谈不到灭亡西夏的地步。这一场战役,可以说是减缓了北宋政权的灭亡。

北宋和西夏的战争,发生在宋仁宗时期。李元昊建立西夏国,宋夏之间的战争就爆发了。北宋军队在四年的时间里,连续三次在陕西败给了西夏军队。

这和当时北宋的政策有关,国家一直重文轻武,军人的地位非常的低。北宋庆历元年,宋夏之间的战争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

因为,西夏看中了位于北宋西北的麟州和符州。毫不夸张地说,如果西夏军队攻下了这两个地方,北宋的西北门户就被彻底打开了。西夏铁骑可以从此进入关中平原,北宋就将面临一个极为危险的处境。

但是,西夏想迅速拿下这二州,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在两州军民的共同努力下,西夏军队迟迟没有攻破城门。

兔毛川大捷

但是,新任并代钤辖的张亢接到朝廷的召令,前往支援。张亢虽说是一名文官,但是兵法上有独特造诣。张亢接管前线大权后,派出卧底进入西夏军囤积粮草的地方,杀光西夏军,抢走他们的粮草,带不走了就烧掉。随后,张亢不但把西夏军打的落花流水,还抢了西夏的建宁寨,化解了麟州和符州的危机。

当李元昊率领西夏军,路过兔毛川的时候。在此等候多时的宋军,四面杀出。西夏皇帝李元昊仓皇而逃,西夏军队更是死伤惨重。

这一场战役,西夏军队被斩首两千人,因坠崖而身亡者达万人以上。

兔毛川大捷,从某种意义上,挽救了北宋国运。但是,如果说北宋后期快灭亡西夏,这是夸张的说法。

西夏议和

战争给西夏也带来了不少的影响。长期的战争,使得西夏的一些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暴涨,严重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军队都出现给养不足。

最终李元昊还是向北宋提出议和,李元昊接受宋朝夏国主的封号,并取消帝号。

我是白衣书生,希望我的回答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

4

战术轻敌失去优势

景祐五年(1038年)十月,西北党项领袖李元昊自称大夏皇帝,与宋朝平起平坐。十二月,李元昊起兵反宋。宝元二年(1039年),宋朝削去李元昊的赐生和官爵,断绝互市,悬赏俘获或斩首李元昊者,即授予定难军节度使。宝元三年(1040年)正月,李元昊率军攻下延州外围的金明寨,刘平、石元孙前来救援,在三川口(今陕西安塞东)遇伏,刘平、石元孙被俘。最后因西复军受不了严寒,带兵撤退。宝元四年(1041年)初,宋仁宗准备征讨西夏,在宋朝还没发动攻势时,李元昊已经率军进攻渭州(今甘肃平凉),宋军迎敌追击到好水川(今宁夏隆德),又中埋伏,双方激战,宋军战败。

议和主导挫宋锐气

庆历二年九月,李元昊一方面向宋议和,在未得到答复的情况下,进攻镇戎军(今宁夏固原),宋军又被诱入定川砦(今固原西北),宋军战败,接下李元昊进攻渭州城时,守城王沿用竖旗迷惑的计谋,让李元昊放弃进攻。接下来,宋军对夏方针转向议和,此时西夏也是求之不得。在庆历四年(1042年),为了防止宋辽联合,李元昊向宋称臣,允许夏国自置官属,宋第年“岁赐”西夏,重开榷场,恢复互市。称臣不进贡,还要赐物,也是真是奇葩。之后,宋、夏、辽形成三国鼎立形势。夏毅宗时期,掌握朝政的没藏讹庞连年侵扰宋朝边境,1055年,侵占麟州西北屈野河(今陕西窟野河)大片土地。拱化二年,夏使赵宋发生争执,七月夏毅宗率兵掠宋朝秦凤、泾原等州,随后几年西夏对宋进攻不断。同时还向宋朝派遣使者,保持生存的平衡。拱化四年八月,夏毅宗率军围攻庆州大顺城(今甘肃华池),因被流矢击中,随后向宋朝保证履行之前和约。

错失时机令人痛惜

1077年,夏国发生政变,夏惠宗被梁乙埋软禁,宋朝讨伐梁氏,但是宋朝并未得手,反而在永乐城之战中损兵二十余万。梁氏终因连年战争,宋朝停止了岁赐和互市,难以支撑,才恢复夏惠宗帝位。夏崇宗时,梁太后听政,听政十三间,对宋发起五十多次战事,梁太后还多次亲征,1098年,亲率大军,进攻宋朝平夏城(宁夏固原)。宋微宗时期,对西夏频频用兵,因西夏战斗力大不如前,请辽从中调和。在1119年,西夏军在统安城重创宋军,宋被迫议和。

宋有实力灭夏

从宋初,主动向夏发动进攻来看,宋太过于轻敌,不把夏看在眼里,结果惨败。反映了当朝不能充分分析形势,合理采纳有效应对措施,导致造成变动局面。后期也有夏军战斗力减弱的时机,宋朝未能抓住有利时机,下定征讨决心,采取有效谋略,始终未能赢得绝对优势。综合宋、夏关系的整个过程,宋不仅后期,前期也是机会灭夏的。宋朝一直以来占有军事、经济、地域等多方面的优势,停止岁赐和互市就可使其经济吃紧,朝中如果能够采取有效的谋略,把握有利的时机,是完全能够灭掉臣属起国的西夏的。

5

北宋对西夏、辽战争屡战屡败,却基本处于对外均衡状态,可以说在战争中处于劣势,在国力上却保持战略上的优势。尤其是与西夏的对峙,更具备这一特征。

北宋时期形势图


一、双方各有优势,但是战场上的主动权在西夏手中

仁宗时期,李元昊建立西夏,宋夏之间的持续一甲子的战争就爆发了。

李元昊

宋仁宗、宋英宗、神宗、哲宗、徽宗朝,竭力谋复河湟,尤其是徽宗即位以后,宋军在许多方面都采取主动,持续修筑城寨。

宋仁宗

北宋重文轻武,而西夏以武功立国。西夏在战场上具有主动权,而在战争持续上显得国力不继。长期的战争,使得西夏的日常生活用品价格暴涨,严重影响普通百姓的生活,甚至军队都出现给养不足。

西夏士兵


二、北宋国力上的优势,使得其可持续对外作战


宋、辽、西夏士人

仁宗时期,北宋军队在陕西战场上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均败给了西夏军队。北宋取得兔毛川大捷,李元昊向北宋提出议和,条件是:李元昊接受宋朝夏国主的封号,并取消帝号;宋朝每年赐给西夏银5万两、绢13万匹、茶2万斤,双方恢复榷场贸易。

三川口之战,西夏军队锋芒乍现

徽宗时期,西夏在统安城战役刚刚大胜且歼宋军十万竟然请求议和。最后的结果“夏人听命,西边自是遂安。”宋徽宗对西夏停止进攻并且上贡表示满意,答应和谈。

宋的优势是生产生活正常,物质资料充足


《宋史 地理志》:大抵宋有天下三百余年,繇建隆初讫治平末,一百四年,州郡沿革无大增损……虽夏人浸衰,而民力亦弊。

战争与和平,是永恒的话题

宋夏战争的结局就是在双方最后都无力发动大规模进攻,无法彻底消灭对方的情况下,达成和平协议。

宋夏和议

6

北宋后期並未凭自己的力量灭亡西夏,要说灭西夏、辽,都是蒙元种族部落,后来发展为元帝国,也灭了金国。

7

宋朝伊始即与北方的契丹辽国和西北的党项夏国对峙,因此宋与辽夏的关系,特别是战争与和平的问题,成为了研究北宋史的重要课题。传统学者囿于成见,往往以强干弱枝、重文轻武或先南后北等观念和政策,去解释北宋积弱的原因和对外战争的失败。这些先入为主的思维,显然有着极大的局限性,只能陈陈相因,而不能分析战争成败的因果。

《宋史 地理志》云:

大抵宋有天下三百余年,繇建隆初讫治平末,一百四年,州郡沿革无大增损。熙宁始务辟土,而种谔先取绥州,韩绛继取银州,王韶取熙河,章惇取懿、洽,谢景温取徽、诚,熊本取南平,郭逵取广源,最后李宪取兰州,沈括取葭芦、米脂、浮图、安疆等砦。虽尝以河东边界七百里地与辽人,当时王安石议,盖曰:“吾将取之,宁姑与之也。”迨元祐更张,葭芦等四砦给赐夏人,而分画久不能定。绍圣遂罢分画,督诸路各乘势攻讨进筑。……虽夏人浸衰,而民力亦弊。

研究北宋拓边活动的意义,与研究唐代不同。拓边是唐全盛时期的主要投入的活动,动员了为数甚巨的人力物力,也取得了可观的成果。以传统的话来说,是为“武功”。相反,拓边并非宋朝的主要成就。自澶渊之盟(公元1005年)以来,宋朝即致力于维持与辽国的对等关系,对于西北蕃部也采取笼络而不积极攻取的策略。这项政策在熙宁(1068-1077)年间受到大幅度的修正,宋神宗君臣竭尽心力谋复河湟,经略西夏,神宗本人也因为永乐城的战败郁郁而终。可见他对拓边活动的成败何等关注。神宗死后,哲宗冲幼,太皇太后高氏临朝,改弦更张,回复弭兵息战的姿态;但是哲宗亲政之后,再次启用新党,大事进筑横山、会州、天都,宋夏战争进入高潮。对吐蕃唃厮啰政权方面,也有边臣提议全面加以兼并,遂有湟都之役,可是功败垂成。徽宗即位以后,继续兼并湟鄯,宋夏战争也断断续续,宋军在许多方面都采取主动,进一步修筑城寨,可是牺牲的人力物力也非常巨大。

为什么北宋朝廷改变了弭兵息战的政策,转而热衷于边功?史家讨论北宋中叶以后对外政策的转变,多半集中在领导层的更换和国际力量对比的改变上,鲜有提到内部一直存在的拓边活动的驱动力。对于领导层的更换,论者主要集中在王安石和神宗两人身上;对于国际力量对比的改变,主要集中在熙宁变法带来的转变,也有涉及宋与辽夏以及唃厮啰政权的互动关系上。曾先生的兴趣主要集中在几项国内因素上,如将门的形成和豪士的推动。北宋将门的形成有两个重要时期:一个是统一战争至澶渊之盟,形成了曹氏、杨氏、折氏等将门;另一个是仁宗到徽宗时期断断续续的宋夏战争和熙河开边,形成了种氏、姚氏、苗氏等将门。恩荫制度和边功,是将门形成在制度上的两大主因。将领要延续功业的奋斗,及其子孙的上升压力,可能使其倾向开疆拓土。传统以来对于北宋的文武关系,倾向于一刀切将文武之士划成楚河汉界,继而将两者的关系对立起来。这种笼统的描述忽略了文士中也有身怀武艺、熟悉军事或热衷边功的人,他们被算作文还是武,欠缺一条清晰的界限。在熙宁之前,他们的主张虽然很少为文官主流所接受,但较诸武臣而言,他们的知识水平较高,表达意向的渠道也更多。因此对于开边政策的鼓吹,是不可忽视的一群人。

北宋后期的拓边战争的战役法是在防御战的阶段内层累的形成的。和东晋、南朝依赖大规模的城防战不同,北宋对辽夏的军事威胁采取弹性防御的战役法,要求军队具备野战能力。能成功展开弹性防御,也就具备攻击的条件。北宋在元祐末年在洪德城战役这一成功的防御战役后,转守为攻,下开绍圣、元符大规模进攻的高潮。章楶将弹性防御和进筑堡寨的战略结合起来,开创了绍圣、元符拓边之盛。

至于谈到收复疆土,则宋军是否成功,可以说是一个颇难回答的问题。自中唐以来,西北边陲很多要地被吐蕃所吞并,这些地方的人文和政治地理已经起了很大变化,如兰州、会州,一度荒废。宋人对西夏和吐蕃两方面战争的某些重要的决定点,如天都山并非是唐以来的政治中心。因此,如何消化和吸收拓边战争的成就,象征理念层次和现实层次有某种程度的距离。中央政府所理解的是象征理念层次的意义,把拓边战争视为收复故唐疆域,和体现“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的观念。然而现实上,许多地方已变为蕃部久居之地,也产生了某些新的战略要地。从保守的眼光来看,经营这些地方,始终有和蕃部争尺寸土地的意味。总之,从收复故唐疆域的角度来理解北宋后期的拓边战争,是存在一定隔膜的。

从元祐到绍圣、元符,北宋朝廷的对外政策经历了从退让妥协到军事扩张的历程。然而,自战略分析的角度来看,这只是一个表层现象。诚然,元祐时代的大部分主政者都坚持主和的论调,但深入来看,其主和的理论依据颇为驳杂。司马光是较多倾向于理想政治的一位,强调儒家以仁义为本的道德理据;但是苏辙等政论家主要是从势力平衡的角度来理解的,因而得出主和的结论。即以退还城寨一事来看,朝廷始终没有辨明和平的取向是建基于理想政治还是现实政治的构想,对于退还堡寨的数量问题也只是采取了折中了事的态度,当政者始终无法否定兰州具有至高的战略价值,无论道德理据有多强,结果,还是否定了将它退还西夏,说明元祐的主和路线不能排除现实主义的影响。可是现实主义的主和路线,基本假设是军事实力不足,而事实上经过了兰州之围、洮河之役和洪德城之役以后,宋军稳定的作战表现已经得到肯定,而求和已不再是唯一的出路。这标志着政策转变的契机,基本上是一项现实政治的考虑,而党派的更迭只是加速了这项变化。

哲宗朝从对西夏妥协到积极攻略,在大战略而言是一个极端的剧变。可是从军事战略的角度来看,这项转变并没有增加太多实质的内容。宋军在进攻的同时保留了很多防御的手段,或许说进筑城寨、诸路协同牵制等大部分进攻的手段,是从防御作战引申而来的更为准确。哲宗朝对外政策的激烈转变,其实是透过军事战略的相对兼容性来完成的。主和论包含了现实主义思维,而武力扩张背后是稳健的军事策略,改弦易辙并不意味着摒弃传统的智慧。这便是哲宗朝政策经过反复激荡,而终于取得对外战争胜利的原因。相反,南宋以打击武将来求和,以军事冒险来求战的表现,可以说是瞠乎其后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