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确实是翻译问题,因为欧洲根本不是五等爵位这个问题我以前写过一个回答这里就不多说了。

但把欧洲贵族的爵位翻译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爵这个翻译法本身还是非常成功的,虽然在很多细节上误导了读者,但总体来说对我国人理解欧洲的贵族头衔还是作出了非常大的贡献,所以我就谈谈为什么欧洲的贵族爵位可以被套到五等爵上,也就是这么翻译为什么是有合理性的。还有被翻译成公侯伯子男的这五个欧洲爵位到底是怎么来的。

欧洲的贵族头衔从文化上说受到了罗马人的影响,有些爵位从文字上是来自罗马帝国的。但是从体制上说欧洲的爵位基本上都是来自日耳曼人传统的。但正如欧洲的日耳曼人有进入罗马帝国的法兰克人和居住在罗马帝国之外的德意志人一样。因为和罗马人结合的程度不同,贵族体系也出现了法兰克人和德意志人这两个彼此不同又互相影响的体系。

今天被翻译成公侯伯子男五等的欧洲爵位里,公爵和侯爵是德意志人的传统输入到法兰克人中间的,而伯爵、子爵和男爵则是法兰克人输入到德意志的。这么看法兰克人和德意志人的比分是二比三,但是必须考虑到一点那就是所谓的子爵和侯爵都是从伯爵这个头衔里派生出来的。所以实际上双方在这所谓的“五等爵位”里的贡献是1.5:3.5。

至于中世纪的基督教世界里另一个重要国家也就是英国,它的爵位体系基本上都是从大陆输入的。虽然英国以一种欧洲大陆的贵族无法想象的严厉态度执行了贵族的继承制度,但英国确实没有贡献过什么特殊的爵位,如果有大概就是“勋爵”了。这个我会在最后加以说明。

实际上爵位这个东西最初都是职位,在中世纪的法兰克人中间形成了强大的部落王权,克洛维和加罗林两个王朝在国王的直辖领土的基础上都拥有相当强大的王权。之后为了便于管理国家,他们就设置了“长官”这种职位,而这个“长官”就是日后的伯爵。这个长官可能是管一个地区的内政的,也可能是一个地方的军事长官,但他们统称为伯爵。

(萨尔茨堡就是一个伯爵领地)

而在德意志并没有法兰克人这种强大的部落王权。相反日耳曼人到加罗林王朝发动“萨克森战争”征服他们并强迫他们接受基督教的时候,依然保持着传统的日耳曼人的部落民主。他们的部落也有首领,而且这些首领当中很多在降服法兰克人之后依然保持着强大的独立地位,但终究不是“王”。随着加罗林王朝山河日下,不断的分割继承和内战,让加罗林的子孙们把王室领地赏赐无余,于是原本就很脆弱的加罗林王权就崩溃了。

911年德意志的四个部落的首领,共同选举了第一个非加罗林的国王,这就是康拉德一世。而与之相应的这四位部落首领就被正式承认了他们对自己的部落的人民和土地的权力,和仅次于王的身份,比王低一等那自然就被翻译为“公”。而且他们为自己获得的这种地位,在缺乏日耳曼部落传统的西部,引起了同样正在架空和推翻加罗林王朝的大贵族的羡慕和效法。于是日后在法国推翻加罗林王朝的权贵卡佩家族就效法德意志的同行自称为公爵,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国也就是“法兰西亚公国”。

这是德意志人把公爵输入到法兰克人中间。而如前所述德意志地区是被加罗林王朝用暴力手段征服的。在加罗林王朝能够有效统治德意志的那一百年左右的时间里,加罗林的德意志国王们毫不犹豫的把法兰克人的管理体系引入德意志。这就是德意志部落公国之外的另一个强大的等级,被法兰克人带来的“伯爵”。

伯爵这个头衔原本是法兰克人创造的,它开花是在今天的法国领土上,但却在德国和法国两边各结了一个果实。在德意志“伯爵”这个头衔被大量使用,有的和加罗林是一样的,比如说负责边境地区的军事防卫的边疆伯爵。《罗兰之歌》的主角罗兰就是比利牛斯边防区的长官,这个头衔实际上就可以看作是德意志的边疆伯爵的前身,而德意志边疆伯爵的两个最著名的例子,一个是巴伐利亚东边疆伯爵,一个是萨克森的勃兰登堡边疆伯爵。其中巴伐利亚东边疆伯爵好像没有勃兰登堡那么有名,原因在于它在中国是音译过来的也就是奥地利。奥地利本身是德语“东部的”意思,东部的边疆伯爵也就是奥地利边疆伯爵。日后这个边疆伯爵独立出来成了东部公国,也就是我们翻译成奥地利的那个公国。

(七个选帝侯里有四个世俗选侯,其中一个国王一个公爵,剩下俩都是伯爵,莱茵行宫伯爵和勃兰登堡边疆伯爵)

伯爵在德意志还有很多变体,比如负责一个城堡和城堡周边区域的城堡伯爵,还有负责王室领地的管理机构也就是“行宫”的行宫伯爵。这些伯爵原本是平等的,因为从职位上看就能看出他们都只是公国的长官而已,只是职责不同。但是随着德意志东进运动的发展,拥有朝向东方的边疆的两个公国,萨克森和巴伐利亚的东部边疆区都坐大了。其中巴伐利亚的东边疆区变成了奥地利公国。萨克森的东边疆区和北边疆区日后成了萨克森的选帝侯和公爵的主要领土。还有直接通过殖民建立的勃兰登堡边疆去则自己成了选帝侯。边疆伯爵这种强大的地位就使他们取得了一个跃居其他伯爵之上的地位。甚至有些边疆伯爵比如勃兰登堡这样的得到了选帝侯的身份,比公爵还要强大。于是当英国和法国想要一个介于公爵和伯爵之间的爵位的时候,他们就照搬了德意志的这个。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把它翻译成侯爵的原因。因为在没有边疆区的法国和英国,这个爵位被照搬过去就是扮演一个介于公爵和伯爵之间的角色。这是伯爵在德意志结出的果实,也就是侯爵。

(卡佩家族建立了法国历史上第一个公国,也任命了法国历史上著名的子爵——图尔子爵。当然图尔子爵日后坐大成了安茹伯爵才真正名垂史册)

而伯爵在法国结出的果实就是子爵。子爵这个职位的出现和侯爵干好相反,在德意志某些伯爵越来越强大,所以逐渐取得了不亚于公爵的地位,所以成了“侯爵”,在法国则是公爵们唯恐伯爵坐大,所以不愿意任命伯爵,但又确实有需要伯爵去管的事怎么办呢?公爵们就任命一批拥有伯爵的一部分职权,但又没有伯爵的独立地位的人。子爵是法国独有的按照字面意义理解就是“副伯爵”,或者“代理伯爵”。然后其他国家从法国输入了这个爵位,因为它不如伯爵但是比男爵高贵,所以被置于第四等,自然就被我们翻译成子爵了。

最后我们来说说男爵。男爵这个爵位也是纯法兰克人的遗产。它的字面意义有彼此矛盾的两个涵义一个是“显贵”一个是“可怜的被保护人”。为什么会有这两个彼此矛盾的涵义呢?因为男爵原本是指法兰克国王身边那些负责宫廷事务的仆人。但是有句老话叫君王身边没小事,这些原本从国王身边的奴仆里选拔的人,负责替国王端酒、切肉、管账、管钱,所以地位越来越高。国王的管家的头衔就是日后被架空国王的加罗林家族和卡佩家族霸占的“宫相”。所以他们最初是“可怜的被保护人”后来权力大了就成了“显贵”。但是随着王权的衰退和贵族的崛起,“乳酒侍从”、“分肉侍从”、“财库总管”这些职位大贵族家也需要,小贵族们也不能允许他们把这样的地位留给自己的家仆。所以就到大贵族家去干这些差事。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个没有独立领地,替其他贵族提供这种服务的小贵族和准贵族阶层,他们就成了最低的一等贵族,也就是男爵。

(其实和英国的lord差不多,法文里的先生,原本也是对贵族的尊称,所以才会在大革命里被严令禁止,把先生和夫人一概改为男公民和女公民)

说到这里我们就会发现英国在五等爵里毫无贡献,但是英国人贡献了一个今天非常常见的五等爵之外的头衔就是“勋爵”。其实勋爵并不是一等爵位,相反他是对贵族的一种尊称,在英国除了公爵以外的其他各等级贵族都可以被叫做lord,不但有爵位的人可以被叫做lord,贵族们还没有继承爵位的长子,和根本没机会继承爵位的小儿子们也可以被叫做lord。而我国把lord翻译成勋爵本意是“名誉的爵位”的意思,但是因为为时久远就让很多人觉得勋爵也是一种爵位。比如邱吉尔的爹伦道夫-邱吉尔是马尔巴罗公爵的小儿子之一根本没有爵位,但因为他是公爵的儿子所以也有权被叫做lord。而到温斯顿邱吉尔这一代,他是公爵的孙子就没有资格被叫做lord了。实际我国对这个词翻译的最传神的一位是卞之琳,在《维多利亚女王传》里lord被翻译成爵爷,这真是神来之笔。

最佳贡献者
2

欧洲古代社会是个等级非常分明的社会。在一些题材关于宫廷生活的电视剧中,我们不难听到诸如“公爵”、“伯爵”之类的表示尊贵身份的称呼,而且特别神奇的是,东西方在官爵方面的称呼竟然出奇的相似,这究竟是偶然在很多西方的电视剧中,我们经常可以见到一些欧洲贵族,这些贵族依照等级不同拥有不同的称号。

但是令人惊奇的是,他们的称号居然和我们中国古代的贵族称号一模一样,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接下来就请各位跟笔者一同去探索这背后的原因以及深思这背后的些许。

其实这只是一种凑巧的现象。中国学者在进行对外国书籍的翻译的过程中,为了更好地让读者对西方的贵族等级制度有个较为深入的了解,就直接一一对应地套用了我们国家的贵族等级称呼。疑问解答完毕,笔者又出现了一个新的问题,那地道的欧洲贵族等级制度是什么样子的呢?接下来就同笔者一同去看看吧。

欧洲贵族的最高等级被称为安派尔(Emperor),就是皇帝——整个王国的统帅的称呼。其实这也是经过嬗变的过程,欧洲传统的正经(血缘、社会等方面均认可的)的皇帝就会被称为安派尔。但是在中世纪之后,欧洲其实没有什么特别“正经”的皇帝了,将自己称为皇帝的人都是为了在形式上将自己包装成为罗马帝国的继承人。

这里有个有意思的现象:文艺复兴时期,神圣罗马帝国是唯一拥有帝号的国家。因此正经的贵族最高一级被称为安派尔,皇帝是之后产生并流行的。从法理上讲,尽管皇帝这个称呼并不是那么的正经,但是它的的确确是贵族领主中最高的一级。

接下来一级是克因(King),这是仅次于“皇帝”的国家君主头衔,在名义上受制于皇帝,但皇帝对其的管辖只是有名无实的。

之后一级是杜克(Duke),就是公爵。“Duke”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语的“Dux”,意思是“领导者”。从它的含义可以看出,公爵相当于一个国家高级程度的领导干部,其头衔通常是由国王进行册封的。他也有自己的职责和义务,需要向为自己授予封号的国王效忠,然后才能将自己的公爵称号代代相传。

再一级叫做康特(Count)。“Count”这个词源自于拉丁语的“Comes”,意思是“伙伴”。这就耐人寻味了。伯爵作为君主的小伙伴,一般情况下能得到一个直辖市或者小型省规模的封地。他们其实就是国王的附庸阶层。

之后一级叫做鳖稳(Baron),这就是男爵或者子爵,前者比后者要常见一些,读起来也更顺口一些。“Baron”源于拉丁语“Baro”,意思是“战士、佣兵”。他们所属的领地通常就是一个城堡的规模,一般男爵或者子爵就是现代意义上“高富帅”的代表。

最后一级是奈特(Knight),就是我们都特别耳熟的骑士,这只能算是敲门砖的贵族头衔,就是最低档次的贵族。“Knight”这个词在古日耳曼语中的意思是“男孩、仆人”,这一看就像是为其他贵族阶层服务的概念。因此,骑士通常是不能世袭的,而且也很少能得到封地。就算非常幸运地得到了封地,基本上也就是一个庄园,属于封地中最小的单元。最多用来日常生活。

其实在了解完欧洲贵族的等级制度,其实可以发现,这与中国本土的贵族等级制度有异曲同工之妙,因此直接套用我国春秋时期的爵位,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是需要注意的一个细节就是:欧洲的封建制度和我国的封建制度有非常大的不同和差异。首先就是欧洲各个等级是逐级附庸的,并不是都隶属于皇帝一人,这与中国则非常不同。

第二点就是对于我国春秋时期封建等级制度的误解,公侯伯子男只是我国封建贵族等级制度中的一部分,我们还具有存在另一套体系描述相互隶属的垂直结构即“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其实这套体系实际上更能够形象生动地形容典型的西欧封建。因此事实上,欧洲和中国的贵族等级制度虽然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相似情况,但是总结而言,还是差异更多一些。

因此在进行这类情况的分析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我们不能单纯简单地进行转借和类比,而是需要细细琢磨其间的一些差距。

3

这个确实是翻译造成的原因,公候伯子男五个爵位最早出现在先秦时期,那个时候已经有严格的等级制度来。

《礼记.王制》:“王者之制禄爵,公候伯子男,凡五等。”

在先秦以后的时代,虽然这些词没改变,但性质却发生来变化,而欧洲的爵位与之对应时被翻译过后形成的,在拉丁语中这些爵位的含义差距比较大。

中国古代爵位对应拉丁语解释对比:

  • 公爵=领袖:拉丁语中的领袖权力非常大,但于中国古代的公爵所享受到的待遇完全不一样。

  • 侯爵=边区诸侯:边区诸侯可以自己管理一方,拥有私人的卫队、田地等可以管理几个部落。

  • 伯爵=部落首领:古代欧洲的人数并不多,虽然他们也分布着各种部落,而部落的首领权力就比较低了,整个部落可能也就百来号人。

  • 子爵=副侍从:欧洲方面的五个等级只是翻译过来名称对应,但子爵成来副侍从就尴尬了,副侍从已经没什么特殊权力来。

  • 男爵=战士:这是与中国的士兵一个等级了,他们的思维观念确实不一样,男爵就是那些有头衔的战士,并没有很大的区别。

对应英语翻译对比:

  • Grand Duke=公爵:这里的英语是大公的意思,从头衔可以看出这是比公爵还厉害的爵位。大公统治的地方就叫大公国,比如现在卢森堡,全称为卢森堡大公国,而国家元首的头衔就是大公。

  • Marquis=侯爵:在德语中的侯爵算是边疆总督,在英格兰中也是封疆大吏,但他们的地位并不一定高于伯爵,只是他们处在比较边缘地区,所以被人习惯排在前面。

  • Earl=伯爵:伯爵的爵位是11世纪是丹麦国王引进到英格兰的,当时的伯爵是一方诸侯。但是的伯爵权力极大,可以一人管理数个郡,因此又被称为“方伯”。

  • Viscount=子爵:最早时子爵称号来自于法国,原来是郡守职位,等级只在伯爵之下,但随着政权更迭,子爵的爵位也在慢慢降低,最后比骑士还要低,英格兰后期更是成为了荣誉战士的头衔。

  • Baronet=男爵:这里的男爵比中国男爵的级别要低,而这个爵位只有英国才有,其实际身份就是骑士等级,并没有什么出众的地方。

因此,上面所说的英文和拉丁文翻译的五个爵位含义都不一样,并且随着政权更迭,每个爵位在每个时代的权力也都相差很大。在汉文中的五个爵位受到的权力待遇相对比欧洲的要高,但中国的爵位是翻译过来的,两个地方爵位所代表的意义根本不同。

所以,公候伯子男爵位只是翻译上的问题,两者爵位含义相差甚大。

4

翻译的本质是让你明白它的意思。很多翻译家不只是翻译,他翻译的书就相当于他的再一次创作。只是把一个个词组翻译成汉语凑起来的世界名著们,估计谁也看不下去。欧洲贵族的称号翻译成公侯伯子男是让汉语为母语的我们能迅速的理解它级别的高低大小。如果是音译或者其他翻译,我们看不明白,那还要在每一个爵位的后边备注一下“相当于中国的伯爵”,那这样的翻译还有什么意义呢?

5

欧洲和中国在爵位上都是五级,所以正好对应公爵,侯爵,伯爵,子爵,男爵。这是非常巧妙的翻译。也就是所谓的意译。

其实现在已经很少看见这种翻译了。

6

不是翻译问题,是翻译之妙处。若按外语音译,谁能懂?最早将PRESlDEN丅总统音译为”普列昔颠特\"。美利坚合众国普列昔颠特特朗普,你懂?

7

欧洲的贵族爵位是对应周朝的爵位制度翻译的,翻译并不存在太大的问题,不过其中一些级别在历史中曾发生过些许变化。


一、欧洲爵位制的起源

欧洲贵族爵位,是中世纪封建君臣制的产物,与西周天子一样,君主把土地以采邑的形式分封给对其效忠的贵族,这些贵族在其封地上享有充分的主权,但同时,他们要承认国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并在作战时,提供军事辅助(比如骑士)的义务。


二、中西爵位对照

在《周礼·地宫·大司徒》中,提到周代诸侯有“诸公,诸侯,诸伯,诸子,诸男”五等之分,比如楚国建国之初,所获封的爵位就是较为低等的子爵。

从身份地位与封地大小来看,确实可以与欧洲的“Duke(公爵)”、“Marques(侯爵)”、“Earl(伯爵)”、“Viscount(子爵)”、“Baron(男爵)”对应。

除此以外,欧洲的爵位制中还有两种平民爵位:“Baronet”与“Knight”,我国没有,但也颇为贴切地翻译为准男爵和骑士。


三、欧洲爵位的变化

1.公爵:在中西爵位制中,公爵均为最高等级的爵位,不过,除了五等爵位制以外,历代君主也会根据需要设置一些“超品”的品级,比如西汉的藩王,清朝和英国的亲王等等,它们的品级一般在公爵之上。十四世纪后的英国,亲王更是成为了女王配偶与王子的专有称谓,其他人最高只可获得公爵爵位,这与清朝时期的中国比较像,除了皇室之人,其他贵族均不能称王。

2.侯爵:欧洲的侯爵,最初源自德语Markgraf,意指总督、封疆大吏之类的高级官员,相当于边疆地区的领主,随着王权的发展,到了14世纪,侯爵的地位逐渐跃于伯爵之上,仅次于公爵。中国的侯爵并无地域之分,并且一直是处于公爵与伯爵之间,其等级基本没变过。


3.伯爵:欧洲的伯爵与侯爵一样,等级地位曾发生过转变。比如英国,在1337年爱德华王子封为公爵之前,它是最高等级的爵位,在若曼大公入侵英国后,伯爵受到了降级与权利限制,从拥有多个郡减少到只有一个郡,其等级也降到伯爵之下,成为第三等。


4.子爵和男爵:中国的子爵与男爵,在周代以后,曾几度被废除,后又复立,不过前后等级顺序也未曾改变过。欧洲的子爵原为法兰克王国的官职名称,意为郡守,后来逐渐传到他国,最开始,子爵只是伯爵的部下,没有采邑,15世纪后,才逐渐拥有自己的土地、城堡以及行政权。

欧洲的男爵出现的比较早,早在12世纪的英国,很多高等级贵族都被分为男爵,其身份不低,一般与王室关系密切,后来,男爵逐渐沦为末等贵族,也不再拥有封地,只拥有爵位头衔。


总的来看,欧洲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的翻译基本正确,虽然其爵位高低有过改变,诞生演变过程也与中国不尽相同,但总体而言,尤其是近现代,欧洲的爵位制度基本维持不变,因此,我们以现在的翻译去理解,是完全可以的。

8

确实是翻译造造成的,欧洲古代的贵族体系特别乱,而且没有任何明确的阶级制度,只是在国王下面大致分为五个阶级,于是就翻译为“公、侯、伯、子、男”。

要清楚这个问题,先来了解一下西欧的“封建制度”是怎么来的。

公爵的出现

西欧封建制度始于法兰克王国,而法兰克王国只是一个日耳曼部落建立的,在法兰克王国的立国过程中,对于小的部落和死仇部落则是死命的打压,然而对于其他有一定势力的部落,则是采取拉拢的手段。

在查理马特改革后,这些被拉拢的独立的部落,因为自身有一定的实力所以被称为“公爵”,其领土被称为“公国”。

侯爵的由来

但是对于国王来说,这群人有兵有钱,而且还不受中央的管治,是一个危险的因素,所以为了防着地方公爵一手,这是在国王和公国的领土之间划分了一个军区,这就是侯爵领,由一位侯爵镇守。

从这样我们可以看出侯爵和公爵之间是没有隶属关系的,两者都是由国王分封。

那么接下来就是伯爵了。

伯爵就相当于是地方官了,欧洲封建时期的行政单位是郡,每一个郡委派一名郡守管理地方,郡守就是伯爵的爵位。

但是与中国古代一样,地方上除了郡守,还要有一系列的副官,帮助处理问题。所以伯爵手下还有一帮子子爵来帮助伯爵管理地方,所以子爵又有“副伯爵”的称谓。

公爵、侯爵、伯爵、子爵都出现了,那么男爵在哪里。

男爵在欧洲的意思是“自由爵”,

举个通俗好理解的例子,男爵就相当于是中国古代的乡绅或者地主豪强这一类的人,男爵管理者最基层的民众,大概男爵也就是村长或者镇长这类的存在。

开始说到欧洲的贵族体系乱,是因为除了这五类爵位之外,还有其他一些爵位,比如说:大公、亲王、选帝侯等,这些爵位大多是根据掌控的职权或者血缘关系以及继承资格来称谓的,且都是从上述的五种爵位里面演变出来的。

9

周代是我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一个朝代,也是对我国后世影响最为深刻的一个朝代。比如给去世的君主或者达官贵人起谥号,就是源自周代。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最重要地位的儒家文化的首创者孔老夫子,也对周礼推崇备至,甚至花费毕生精力试图将其恢复。

不过周代与自秦以降的历朝历代不一样,它并非中央集权制,而是真正的“封建制度”。周天子虽然是天下共主,但没有皇帝尊号,他也不能直接去管辖诸侯国内部的事物,每个诸侯国,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它们的首领(即诸侯),只在名义上向周天子称臣,对内则是以君主自居。

诸侯都是周天子的属臣,彼此之间,却有等级划分

虽然每个诸侯国都是独立的政治实体,可是它们之间也是有等级划分的,那就是大家熟悉的“公侯伯子男”,也就是常说的“五等爵位”。比如宋国,就是公爵,而齐鲁等国,则是侯爵,秦郑等国,则是伯爵。至于楚国君主,虽然数度称王,实际上却是子爵。还有一些诸侯,则地位更低,比如曾被郑国灭掉的许国,它的国君就是男爵。

关于周代的“五等爵位”的来源以及演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甚至有认为公侯并不存在地位上的差异,而是同样尊贵的。这些具体的学说,咱们就不再探究,倒是有一个问题值得思考一下,那就是为什么中国有五等爵位,偏偏欧洲的贵族,也是同样五等爵位,甚至就连称号也与中国一样呢?

想必这个问题曾让许多人疑惑过吧,大家看欧洲文艺作品的时候,经常会出现某某公爵,某某男爵之类的称呼,这就很容易让大家联想起中国古代的五等爵位,它们之间到底有什么联系呢?

欧洲爵位与中国古代爵位,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彼此间并无联系

事实上,欧洲和中国的“五等爵位”,都是独立发展出来的,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联系。欧洲的爵位源自古罗马,而中国的爵位则源自周代,二者各成体系,贵族之间的等级划分,贵族和君主的关系以及他们的权力和社会地位,都是完全不一样的。

比如英国有一句著名的谚语:封臣的封臣,不是我的封臣。这句话就说明了欧洲贵族等级的一个鲜明特点,那就是一级一级的从属关系,而且每一级只从属于他的上一级,再上级就不行了。

反观中国,就没有这种说法,无论是哪一等级的诸侯,他们之间并无从属关系,全都是天下共主(王或者皇帝)的直接属臣,所以中国的“公侯伯子男”这些贵族,是没有分封权力的,不存在哪个侯爵从属于哪个公爵的说法。

中国和欧洲爵位的“对等”,其实是翻译造成的错觉

既然二者是独自发展的,为什么会如此巧合地对等起来呢?事实上,这也不是巧合,而是人为的,是翻译造成的一种错觉。

中国与欧洲的接触,至少从元代就开始变得比较频繁了,然而在清朝中叶以前,各种文献中,却从来没有将欧洲的爵位与中国爵位对等起来的说法。甚至有些学者还会刻意避免用一方的爵位去机械地翻译另一方的爵位,觉得这样会对读者造成误导。

然而到了晚清,中西方交流日益繁盛,互相之间翻译的文献也越来越多,不少学者为了取巧,就把欧洲的爵位用中国古代的五等爵位机械地套用,同样的,中文文献翻译到西方,也有类似的问题。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才会在今天出现中国与欧洲的爵位互相对等,看起来似出同源的现象。然而实际上,正如咱们上面所说,二者之间是完全没有联系的,纯粹是翻译造成的问题。

参考资料:

《五体清文鉴》等

10

中国公侯伯子男五等爵位,实际上是东周末年儒家学者在《周礼》中根据自己构想的“理想社会”,对西周所实行分封制进行的一种理想化的、未必十分符合历史实际情况的概括和提炼,事实上所谓五等爵、尤其子爵和男爵的概念是比较模糊的,名称虽然有,但名目和《周礼》所赋予的含义间,恐怕还是有不小差距的。

自那之后中国古代爵位制度有不少变化,真正照搬五等爵的朝代只有北周、两宋、清等少数,且这种“五等爵”上有王爵、下有诸如轻车都尉之类世袭爵职,且基本都是有名无实、没有封地和“君人”权的虚名。

但这种五等爵因为载入儒家“五经”之一的《礼记》,儒家学说又成为两千多年中国和东亚诸国的主要治国理念,因此一遇契机,就会以各种形式“老瓶装新酒”再度出现。

而欧洲的爵位体制其实十分复杂,并非只有五等,公爵之上有亲王、大公,男爵往往不止一级,王爵之下还有爵士等终身爵位。

把《周礼》中五等爵的名目和欧洲爵位中较常见的五等比附,实际上并非中国、而是东邻日本的创意。

日本明治维新后,迅速走上了“全盘西化”的道路,试图改革带有浓厚分散主义倾向旧藩国体系,建立名义和形式上为西方君宪制、实际上又带有浓厚东方君主集权特色的体制。改革的核心举措之一,就是废藩设县,将各大名的领地、民众和权利收归中央,把传统的“令制国”重新划分为三府七十二县,逼迫原来的藩主“让还藩政”,并剥夺武士阶层的诸多特权。作为交换,1884年7月7日,日本宫内省发布明治40年皇室令第2号,俗称《华族令》,赋予旧藩主、高级武士和明治功臣以新的爵位,享受崇高礼遇,但不再拥有封地和封地上的行政权。

《华族令》规定了五等爵位,这五等爵位实际上是仿照欧洲君主国当时盛行的爵位体系设置,但为了减少抵触情绪,借用了《周礼》中的公、侯、伯、子、男五等爵名目。由于日本在维新方面先走了一步,此后中国在“办洋务”过程中就借用日本的方法,将与之打交道的外国贵族、使节等的爵位和《周礼》五等爵相对应,称DUC为公爵,MARQUIS为侯爵,COMTE为伯爵,VICOMTE为子爵,BARON为男爵,并一直延续下来。

事实上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借用了许多“先走一步”的日话汉字翻译名词,在科学、政治领域尤为常见,这其中有的是日方“生造”,有的则利用中国古代汉语典故有所比附,五等爵不过其中一个缩影,就官爵论其实还有一些,比如把西方的船长、舰队司令比附为中国武官官阶“提督”,就同样始自日本。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