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曾国藩放在他所处的时代上,特别是放在他教育自己的子女上即教他们安身立命上,有其独到之处,但是这是“小我”的表现,是清末衰世时代士大夫所能选择的最好立身之道。当代有些人 推崇曾国藩,根源于“小我”视野,如是而已。

最佳贡献者
2

曾国藩,晚清四大名臣之首,儒家文化的代表人物,中国近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军事家,文人,学者。有人推崇他为中国第一个近乎完美的成功人士,也有人指责他有许多的负面影响。受人敬重,受人争议。

曾国藩一生信奉儒家文化,格守仁义道德礼智信。他把原始的儒家思想与程朱理学相结合,再把他那个时期的文化与外来文化相比较,有创造性地进一步传承儒家文化并发扬光大。他在这方面的学术思想,是他那个时期的最高点。

曾国藩作为著名的政治家,重用德才兼备之人,实行礼治之仁政。造福于民众,打击暴政及压榨和剥削行为,深得民心。关注国计民生,发展农业。痛恨西方列强的侵略,引进国外先进的科学技术,以达到只有国家的强大,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曾国藩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他选将的标准极其严格,必须是忠君为道,德才兼备,智勇双全。他以儒家学说治军强军,效行忠孝节义,注重军人的素质和品德。始终认为兵不在多贵在于精,他创建的湖南湘军,是当时一支最精干的部队,所向无敌,战果辉煌。

曾国藩有着完美的人格,对待父母及长辈极为尊重和孝敬,对待兄弟姐妹的关照无微不至。和以治家,勤以持家是他家族兴旺的根本。面对体弱多病的妻子,不离不弃,恩爱如初。

曾国藩自身的修练令人敬佩。他严于律己,以身作则。生活上勤俭节省,从不铺张浪费。尽管公务繁忙,每天都要抽出时间读书写作练书法。起居及一日三餐都是有规律,注重自己的仪表和形象。言行一致,实事求是,处处以儒家的标准来严格要求自己。

从以上几个方面,我们就很能理解为什么当今这么多人推崇曾国藩。而攻击他的人也很多,其主要方面还是他镇压太平天国。为维护腐朽的清王朝,残忍杀害无数的汉族兄弟,他的这一行为到底正确与否,有待纲友的正确评论。




3

欢迎打开历史宝藏,一起来读清朝人物。(约500字,阅读需2分)

崇拜曾国藩,其实是崇拜成功学。

有一个说法:做官须看《曾国藩》,为商必读《胡雪岩》。

最近的一个趋势是,曾国藩不仅成为为官须仰慕的典范,也成为众人人生之榜样。

曾国藩究竟有什么魅力呢?

其实曾国藩之所以被人崇拜,主要还是因为他的成功。

曾国藩因军功而封侯,要知道,在古代做多高的官,都不如一个封侯,这个是可以世袭罔替的。

以至于曾国藩被称为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圣人”中的半个圣人,与王阳明和孔子齐名。

奇怪的是,清代的成功人士很多,封侯的也不止曾国藩一个,为什么大家就崇拜他呢?

更深层的原因,是因为曾国藩笨。

曾国藩自己就承认自己比较笨,考取个秀才,就前后考了七次。考取进士,也是赐同进士出身。同行为官者也多瞧不上曾国藩。
在攻打太平天国时,“屡战屡败”,几次急的要自杀。
同时曾国藩性格中也有不少的小毛病,比如好色等。

但是这样笨的人,就是能通过自律,通过严格要求自己,数十年如一日的磨练,最终走上人生的巅峰。

这还不够励志吗,这不正是如今的成功学吗?

现实中,很多人都是和曾国藩一样资质平庸,但是想要走向成功,缺乏的就是曾国藩这种坚持不懈的韧劲。

所以世人崇拜曾国藩,多是仰慕其成功之道。


两分钟走近历史现场,更多历史类原创内容,欢迎右上角关注@历史宝藏。

4

曾国藩千古罪人,推崇他的人有以下几种人,第一,湖南人,因为曾国藩是湖南人,第二,曾国藩的后人,他的后人是一个庞大的家族,也是在中国有影响力的家族,第三,就是因为太平天国的原因,中国的文人大部分都看不起农民,而历史文化又是文人来传播,阶级利益问题促使抹黑农民起义,反之提高曾国藩文人代表,第四,就是被这些有私心的历史文化传播者洗脑的,第五,没有独立思维的跟风者,和大脑还没发育全的青少年。

5

曾国藩有12字真经:过往不恋,当下不杂,未来不迎,这情商,这为人处世的高度,至今都被奉为经典。

曾国藩其实出身一般,能力也平平,但是老爷子稳的很,特擅长在复杂环境中抽丝剥茧,层层梳理,不受外界和内心的干扰,专注于思考并作出理性判断,就算事情没搞成,他也不喜不悲。

有次,慈禧怀疑曾国藩把某个官员给做掉了,就火速召他进宫问罪,劈头就问曾国藩:你说这事儿奇不奇怪,这人怎么就死了!曾国藩说:奇怪奇怪真奇怪啊。完了,既不说自己冤枉,也不怀疑谁是凶手,就事论事,不发表额外的意见。慈禧也是没辙,只能把他放了,要是曾国藩长篇高论,这脑袋指不定就搬家了。

曾国藩的湘军打仗有个特点:结铁营,打呆仗。湘军到了新的地方,并不主动寻求与太平军作战,而是安营扎寨,每天士兵的任务就是挖沟,2米深,由远及近,一条一条地逼近太平军驻扎的城市,太平军虽骁勇善战但在密密麻麻的壕沟面前也无可奈何,无法发起进攻。湘军每打一个城市,一般都要至少一两年,用的就是这种拖延封锁战术,直到把这个城市围的铁桶般,等到城里弹尽粮绝而轻松取之,曾国藩用了13年的时间,靠这6个字灭掉了太平天国。

曾国藩打武昌,挖了1年的战壕,打安庆,挖了5个月。曾国藩好打呆仗,则不取巧,也不贪图飞来横财。他的胜利都是“结铁营”先求自保,然后靠耐心的防守熬出来的,他用最笨的方法打了世界上最聪明的仗。

曾国藩,与那些成就功名伟业的伟人相比,实在是出身卑微,但他的位极人臣之路,堪称一部标准的成功学。

6

感谢的邀请。

当今有很多人推崇曾国藩,我相信这是一种社会现象。

曾国藩的确有其过人之处,有许多值得人们去学习的地方。

每一个人,都能从曾国藩身上照见某种自我,悟懂某种哲理。

因为,曾国藩的人生经历足够惊险刺激,成就足够耀眼夺目,思想足够借鉴思索。

甚至,有人认为,曾国藩是“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为师为将为相一完人“。

事实真的如此吗?

我赞同楼上董元奔的观点,曾国藩终归是囿于“小我”视野。

身处在那个李鸿章所说的“数千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曾国藩的所思所想所行,必有许多在他的著作中、书信中、行为中没有涉及或者故意隐藏起来的东西,那些才是与“大我”视野有关的部分。可惜的是,我们却大多无从寻觅。

关于西方列强的工业革命和大国崛起的道路,他并非无知和全然排斥,否则他不会支持和推动“洋务运动”。

关于满清朝廷的腐朽统治,他深知其弊也身受其害,他的最终选择是裁掉湘军,任人摆布。

关于中国之命运、汉族之命运,他不会没有思考、不会全然找不到出路,当手下(甚至还有被捕的太平天国忠王李秀成)劝说反清自立时,他的回答是“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知” 。

反清实力不足,皇帝不好当,以总统之名,合众志,建共和又何如?

曾国藩自己倒是不沾鲜血,他领导下的湘军却是杀人盈野、杀人盈城;

曾国藩自己倒是清廉俭朴,他的兵将、弟弟却是骄侈无度、抢掠无算。

终归,曾国藩只是完成了“小我”的完善,自我的“致良知”(王阳明),“躲进小楼成一统”(鲁迅)。身外、楼外之事,与我何干?

这样的圣人、完人之名,垒于层层白骨之上,染于万千血泪之中,所为何来?

相比较而言,我独服布衣帝王朱元璋,勇于担起“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的责任,方为大丈夫。

当然,对古人求全责备没有任何意义。我自深知之,只是禁不住时常会发出一些感叹,仅此而已。


作者:花开时节思春秋。坚持原创,独立思考;反思历史,启示未来。喜欢的,请点赞、关注、转发;有感想、有异议的,请写下你的评论,参与讨论和交流。

7

在上世纪九十年代,社会上流传\"从商要学胡雪岩,从政要学曾国藩\",加上媒体的宣传,造就了一股曾国藩热。把一个杀人如麻的刽子手,封建社会的卫道士硬生生推崇成为人生:楷模、为官典范。这恰恰反应时下官场、社会的无序状态。

8

中国人崇拜的是将人带向死亡的人,如曾国藩,拿破仑。诸葛亮,等,好象外国人也如此,也许这是人性有一种对悲壮的崇拜吧。

曾国藩杀自己人心狠手辣。曾国藩的成功并成为一个近完美的成功人物。不如说是慈禧的功劳。在朱元章手里不知死了多少回了。这说明一个问题,有时自己人对自己人比外人更狠。更凶残。

曾国藩写了什么书。成为人们的成功学。

其实他的成功是,跟对人,我不太聪明,心只要比别人狠,就能成功。

比狠,才是曾国藩真正成功的原因。

9

曾国藩给我的印象是特别有才能,才是才华,能是能力;特别俭朴,俭是节俭,朴是朴素。

曾国藩很有政治才华,在勾心斗角的权力场上,从毫无荣光的穷书生一路走到了封疆大吏,最难得的是最后能得善终,做到这一步在官场上是十分难的。

有一句很有名的话叫:

当官要学曾国藩,经商要学胡雪岩。

可见曾国藩在官场的成就是被很多人所认可的。

1,十分科学的政治思想:

曾国藩的政治思想很是稳定,从做官开始他就一直把“风气”放在心里。所谓的风气其实就是人心,他在意百姓是怎么看的怎么想的,人心要是正了,齐了,向善了,那社会将会获得进步。

用曾国藩的话说就是:

以吏治人心为第一义。

人民的支持从来都是国家发展的关键,如果失去民心,什么政令什么制度都失去了原本的意义,发展严重了,王朝就会倾覆。

做官的要是没有人民的支持,你的根基就很难扎稳,发展就会收到阻碍,国家兴亡一定不能没有民心,这一点孔圣人看透了,曾国藩也看透了,而且运用的很好。

在他看来用人也要用正义的人,这样才能治理出正义的百姓,正义和好的东西才能成为一种风气,对于国与国之间,这种风气正式无穷的力量,谁也无法战胜,这也是御敌于外的关键,是强国的根本。

而且曾国藩还是一个很事实求是的人,在他眼里凡事都有变通,他特别好的一个观点就是:君子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可以用这样的思想去看待一切,在晚清的时候他可以去欣赏学习西方国家的长处,并不是一味毫无意义的仇恨。在一群老臣里,他是何等的通达。

毛泽东曾对曾国藩有过这样的评价:

莫把权术当艺术,学习曾国藩,就应当学习他“成风俗”的政治思想。

可见毛泽东很是看好曾国藩的政治思想,“成风俗”的政治理念是不过时的,“成风俗”的效果是长久的。

2,用人的高超艺术:

曾国藩的用人思想很独到,他觉得只有自己活成了那种令人敬佩的模样,才会有有才能的人主动的为他所用,所以他自己花了很大的功夫去修身,各个方面都严格的要求自己,不断的反思自己。

他最出名的学生就是李鸿章了,怎么样,是不是位重量级的人物?

再有就是,我觉得用“团队意识”去表达他的用人艺术也很是合适。

大家都知道曾国藩组建的著名的湘军吧!一个没有团队意识,不知道如何抱团的人怎么会组建起如此强大的一支队伍?

在湘军里,有自己的精神旗帜——“卫道”,他深得百姓的拥护,团结了大批的仁人志士。湘军的指导思想是——不为己私用,也就是说湘军不需要忠心于曾国藩,但是必须忠诚于队伍的使命,我们说,这支队伍怎么可能不忠心于曾国藩,不过是鲜明的表明了这支队伍必须忠诚于使命!

在湘军里,曾国藩不是一个高冷无助的领导,他有自己态度的松和紧,和有能力的手下可以说是好友,没有把自己弄成”一个人”,遇事有人商量,有人支持,这样团队会更加团结,更加进步,绝不失为一种大智慧。

曾国藩曾说:

求人自辅,时时不可忘此意。人才至难。

曾国藩也是很爱惜人才的。他很强调人才一定要用在刀刃上,让有能力的人做出漂亮的事,不能让擅长厮杀的人去做参谋。而且要去培养人才,谁都不是一开始就是非凡的,而且人才也是有进步空间的。

3,十分勤俭

曾有幸拜读《曾国藩家书》,里面都是曾国藩写给自己的父母和兄弟的书信,里边除了关切父母亲朋的字字叮咛,对乡里的关心,还有就是对弟弟的劝诫。

他在多数的书信中都曾提到,让弟弟们读什么样的书,练字一定要勤谨,学习一定要下苦力,一定要孝敬父母。。。。

他自己更是如此,多次提到借好友的多少多少钱寄去家里周转,有剩余的钱财还会要求父母去纠结街坊邻居,多次提到自己时常找时间练字,有时候忙完公务都很累了,还是要读书,有眼疾了稍有好转也是马上读书,自己位居高官,也从不敢懈怠学业。

如今是社会主义的新中国,是新中国发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很多人都开始推崇古人曾国藩了。

其实原因很简单,就是因为你他的团结意识,节俭意识,清廉意识,处世的智慧,规范自己的做法。。。。。。。这些都很符合我们的这个时代,很是实用。

如今我们工作强度很大,生活节奏很快,无论是课堂还是公司都一直在强调团结,党和国家一直大力提倡清廉,人才的运用更是领导的着眼点,,,,,不推崇曾国藩是不正常的!曾国藩就是放在现在,也是个有成就的人!

10

曾国藩生活的年代距今约150年左右,曾国藩在近代中国的影响力绝不是一般人所能企及的,曾国藩一生在军事、政治、教育、学术文化上皆有所建树,也留下了相当可观的著述,因而自曾国藩去世后对曾国藩的崇拜一代又一代从未断绝过。

崇拜曾国藩的人除了一般的知识分子外,还包括近代许多政要,曾国藩之所以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崇拜与曾国藩本身具备被人崇拜的品质有很大关系。

在文化上,曾国藩一方面是桐城派的继承者,也是桐城派中兴的主要推动者,曾国藩本人在诗学方面也有一定的建树,另一方面曾国藩还是清朝中后期汉宋学之争的一个旗手,不过曾国藩所主张的是汉宋调和,此主张在清朝中后期也因为曾国藩的主张而成为学界主流。

在军事上,曾国藩是湘军的主要创办者,经过曾国藩的改造,湘军成为镇压太平天国和振兴清王朝的支柱性军事力量,湘军在营制和训练上面与传统的八旗、绿营兵存在很大的不同,宗族意识、儒家文化中的忠诚观念成为曾国藩治军的两个抓手,虽然现在看来这些措施在当时并没有什么太创新的地方,但是曾国藩依靠这些措施把湘军治理成为当时中国最有战斗力的军队。曾国藩在政治上也是极具智慧的,太平天国被镇压后,曾国藩没有听从身边部分人的建议取清朝而代之,而是自请裁撤部分湘军以换取清王朝的统治者对他的放心。

在教育上,曾国藩在其与家中子侄的通信中也展现了他较为明达的教育观念,至今,《曾国藩家书》依然是家庭教育的经典作品。

在中国历史上,真正能够既能文,又能武的人实际上并不多,曾国藩是其中比较杰出的一位,因而曾国藩也获得了中国历史上两个半完人之一的称号(两位两人分别是孔子和王阳明)。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