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干本一闲云野鹤,游方名仕,经过演义的刻画成为千古传唱的跳梁小丑,“蒋干盗书”一文更是将他钉在了历史的耻辱架上,再者将庞统推荐与曹操,使曹操再中连环计,罗贯中笔下的蒋干就是决定赤壁之战走向的关键人物。可在正史中,蒋干却没有过多记载,零星的一些事迹成为罗贯中艺术刻画的源泉。
蒋干连坑曹操两次
话说赤壁之战正是两军对垒之时,曹操一方多为北方士兵,不习水战,幸得蔡瑁、张允二员水军大将,帮助曹操操练水师。周瑜深知水战乃东吴所长,又怎能坐视蔡张二人为曹练兵,于是早就想除掉此二人。恰逢曹操镇中辩士蒋干毛遂自荐,企图以同窗之情招降周瑜,于是渡江来劝。周瑜深知蒋干来意,便心生将计就计之策,做下反间之局,待蒋干往里跳。
二人饮酒叙旧一番之后,周瑜渐生困意,又念同窗之旧,于是邀干同窗共寝,寝间,蒋干不忘来意,起身翻看周瑜军机要件,正是这一翻阅,查出蔡瑁、张允二人与周瑜之密信,信中所述共谋曹公之策,一时间蒋干心中大震,藏密信于怀中,欲带回交于曹公明查,这就是蒋干盗书之说。此密信实为周瑜设下的伪信,凌晨之时,周瑜预先安排的吕萌进帐,低声禀报周瑜“张、蔡二都督道:急切不得下手”,这话被蒋干听的切切实实,而后语音更低,蒋干心中更是疑虑,待天刚明,蒋干便匆匆离去返回曹营,告知曹操所听之事,又将盗得书信一并呈递曹操,曹操阅后勃然大怒,随即令左右立斩蔡张二将。
事情发展至此,曹操回过神,知是中了周瑜反间之计,又不得当众承认,只好忍痛作罢,蒋干也未得惩治。随后周瑜再受庞统献计,欲将曹操战船铁索连环,只是刚斩其二将,恐难送庞统入曹,愁眉不展之时,又是蒋干帮了周瑜一回,他将庞统推荐于曹操,才使曹操中连环之计,随后的故事家喻户晓,周瑜一把大火让曹军樯橹灰飞烟灭,赤壁之战取得完胜。
演义里的蒋干被塑造成一位黑白颠倒,是非不分的腐儒形象,而就是这个腐儒两次出使江东间接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蒋干从此也就遗臭万年,成为无数文人墨客讽刺的对象,但历史上的蒋干真的是被冤枉了。
被冤枉的蒋干
“有仪容,以才辩见称,独步江、淮之间,莫与为对”——《江表传》蒋干在史书中是一位雄辩之才,且长的帅,但他并非曹操帐下谋士,而是闲游名仕,曹操也是爱才之心,才想着用蒋干劝说周瑜为自己效力的,这个历史事件发生过,所以被罗贯中用来刻画了一番,一方面来讽刺曹操,另一方面来突出周瑜,这一来一回就是为了彰显那个雄姿英发的周公瑾,所以蒋干就成了称托。
历史上蒋干也并非周瑜同窗,二者并不认识,蒋干打心里也没有替曹操劝降的意思,他是以私人名义去拜访的这位江东俊杰。按照蒋干向周瑜说明的来意是“遥闻芳烈,故来叙阔”,可见周瑜当时的名气确实不小,但周瑜也早有耳闻蒋干大名,因此蒋干到达江东时,周瑜是亲自出迎,想必周瑜也有恻隐之心。
“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讬君臣之义,内结骨肉之恩,言行计从,祸福共之,假使苏张更生,郦叟复出,犹抚其背而折其辞,岂足下幼生所能移乎?”——周瑜《江表传》周瑜接待蒋干时毕竟是战争时期,周瑜也是出了名的军纪严明,故而并未饮酒,只是一同吃饭,并在席间以赏琴为乐,期间周瑜道:“吾虽不及夔、旷,闻弦赏音,足知雅曲也”。这个动作看似不起眼,实际上是文人雅士交往的潜规则,极有可能是周瑜想表达召纳之意,只是蒋干也并没有买周瑜的账,蒋干在江东大营吃吃喝喝玩了三天,之后还带着蒋干参观的江东军帐,不时向蒋干表达自己忠君爱国之志,言外之意就是好好玩吧,也别指着我能投靠曹操。
蒋干在江东待了几天之后,便回曹操处复命,他只是对曹操说周瑜这个人气度宽宏,情致高雅,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骗为曹公所用的,请曹公还是放弃这个念头吧。所以这件事情也就不了了之了,根本没有反间计,蔡瑁、王允也是一直打到了赤壁之战结束,最后还是跟着曹操撤回了北方。
综上,蒋干在历史上是一名名仕、辩论家,他在赤壁之战时的零星出场可能只是游历至曹操驻军的乌林附近,接受了曹操的不情之请,公款去了一趟江东,玩过之后回来告诉曹操别做梦了,人家周瑜是不会跟你的。关于他的记载也就这么多,他的去向成迷,按照他的作风,应当还是游历各处或者隐居深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