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玄霸是谁?
李玄霸是唐高祖李渊第三子,李世民的同胞弟弟,在唐朝尚未建立时便逝世了,年仅十六岁。而后到了清代,由于民间出版业的兴盛,小说的发展也十分繁荣,在当时出版的《说唐演义全传》和《兴唐全传》等小说中,出现了“李元霸”这样的文学形象。
在小说里,李元霸乃是大鹏金翅鸟转世,力大无穷,手持一对八百斤金锤,天下无敌,被称为隋唐第一条好汉。
在2013年电视剧《隋唐演义》中,王宝强就曾饰演了李元霸这个角色形象。
避讳改字?
既然文学人物形象“李元霸”其实就是从历史人物“李玄霸”改编创作而来,但为什么要把“玄”字改“元”字呢?
因为《说唐》和《兴唐》这两本小说都是创作于清朝,在当时,人们在著书写字的时候需要避清朝帝王的名讳,也就是清讳。
例如,康熙皇帝名玄烨,因此小说作者不敢写“玄”字,也是为了避免麻烦。要知道如果不注意避讳,会导致小说无法出版,甚至还有灭顶之灾,那就得不偿失了。所以,小说作者把“玄”字改“元”字,也是最安全、最合理的操作了。
【陈道明扮演的康熙皇帝】
再多说一个清讳,例如乾隆皇帝名弘历,于是在创作的时候,“弘”字会被“宏”字多代替。在乾隆四十五年(1780年)的广西吴英案中,清政府官员给吴英罗列的两条罪状之一就是:吴英在文章中没有避讳“弘”字。
看看,在清朝文字狱的高压政策之下,如果读书人不掌握避清讳,就别想考取什么功名了,能不能活下来都是个问题!
已有古籍的避讳处理
有人会问,那么已存世史书上的人物要不要改名呢?例如刘备字玄德,他的“玄”字要不要改呢?这个问题嘛,在不同时代也有不同处理方法的。
例如在唐朝,就有唐讳,例如“虎”改成“武”,“渊”改成“泉”。这是因为李世民的爸爸叫李渊,曾祖叫李虎。而李世民的“世”改成“代”,“民”改成“人”。
然后唐代的文人在抄古籍时,就是这么改,例如在《三国志》中,和刘备同时期的“夏侯渊”就被改成了“夏侯泉”,等到了宋代,宋代的文人又去把“夏侯泉”回改成“夏侯渊”。
要知道传世的古籍可是不止是一本《三国志》,传世的古籍多如牛毛,政府请人一一检查,再一一回改,这个工作量可以说是非常惊人的。等于说,唐代文人搞避讳改字,导致宋代文人累死累活又去改回来,简直是瞎折腾嘛!
这时候,大家也认为改字是瞎折腾,于是想到了一个新方法:把古籍中的避讳字,用缺笔代替,如此一劳永逸地解决了这个“改字避讳”的弊端。
例如现存于世的司马光撰写的《资治通鉴》手稿,其中有“竟”字,都缺了最后一笔。原因是赵匡胤爷爷叫“赵敬”,“敬”和“竟”同音,也免不了缺笔避讳的处理。
【司马光《资治通鉴》手稿】
当然,对于新创作出来的文章、书籍,肯定还是要遵守避讳的原则,尽量不要用时讳文字,如果一定要写,也是用其他字代替。
——《说唐》这些清代小说中用“元”代替“玄”,就是这个规矩。
刘备的清讳
前面介绍了避讳知识,那么大家就能知道,《三国志》作为一本创作于西晋时期的史书,原著是要遵循晋讳的;到了唐代,又经历了避讳改字的篡改;到了宋代,大量唐讳又被回改(实际上也有一些漏网之“字”,被清代史学家发现了),同时期,开始对《三国志》这些已经存世的古籍只作“缺笔避讳”处理。
“刘备字玄德”这五个字不涉及宋讳,所以无需改字。到了清代康熙时期,“玄”字就被缺笔避讳处理了,例如下图是武英殿本《三国志》,“玄”字的最后一点被省去了。
以上就是笔者分享的古人避讳的常识,希望能让大家开拓视野,增长知识。
欢迎点赞和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