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着疫情的隔离期,一口气看完了《大明王朝1566》。都说国内历史剧有三座高峰:《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和《大明王朝1566》,其中最耀眼的应属《雍正王朝》,《走向共和》在网络世界也甚是火爆,而最低调的则是《大明王朝1566》。08年在芒果台第一次播出后,被雪藏了多年,17年才再次出现在银幕,而《大明王朝1566》讲的那段历史和主角——嘉靖帝和海瑞,相比其他两部,其知名度也差了很多。《大明王朝1566》对我而言就像一座传说中的高山,知道很厉害,但因为太高又离的太远,一直没有触及。
看完最直观的感受是震撼好看,个人觉得不管是从可看性还是高度上,都超过了《走向共和》。但也并不是没有缺点,看完两点遗憾,一涉及的人物不够多,基本上以嘉靖帝、海瑞、严嵩三人为主,相比之下《走向共和》更像一部群像戏。二是留了很多伏笔却因收视率不佳没拍续集。
然而瑕不掩瑜,《1566》不管从立意、剧本还是台词、表演都达到了让人感叹的高水平,而作为一个历史小白,这部剧更多的是教会了我思考问题和为人处事的方法,这种来自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比《权游》之类的更能打动我。虽然自知以自己的智商和能力,在这部剧中基本活不过片头,但还是想试着从几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感悟。
一、清浊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会制衡
《1566》中有一句话出现了很多次,即“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这句熟悉的话出自《楚辞》的《渔夫》篇。在剧中引申为如果政治清明,则兼济天下,政治污浊,就独善其身。这句话海母说过,当年海瑞的父亲在中了秀才以后,不肯再考取功名,海母不解问之,海父便以这句话答之。那时的大明,严嵩父子权倾一世,官员从上到下搜刮民脂民膏,国库空虚,路有饿殍,确实不能说是清明之世,海家一门硬骨头,自然不愿意出来做官。
我自以为是个带点精神洁癖的人,平时看到大大小小的污秽之事总觉得恶心,一把年纪了,外表看平和,内心却还像个愤青。相信知乎上有很多跟我一样的同学。
但《1566》最后一集,嘉靖帝的那番话真让我汗毛都竖起来了:
《1566》里的嘉靖帝不能说是个贤君,但绝对聪明。这番话也绝非谋国之言,但听着就是十分有道理,连海瑞都无言语对。嘉靖帝的意思非常明白,水清水浊并不重要,都要用,重要的是制衡。
如果用现代制度比喻,嘉靖帝就是大明王朝的董事长,这位老板在位45年,放权20几年,将国家交给内阁官员这些职业经理人,同时不忘让家奴司礼监监督分权,再还要培养自己的接班人裕王。所以从朝局来看,董事长下面是一个铁三角——内阁(严嵩、严世蕃)、司礼监(吕芳、陈洪)、太子党(徐阶、高拱、张居正),哪方要是泛滥了,董事长就制衡哪方。
这就是浙江改稻为桑案牵出严世蕃后,严世蕃出阁(莫名好笑),高拱、张居正虽然无过,却也要跟着出阁。也是因为这个道理,当吕芳拿着海瑞审出来的供词,跳过皇上直接去找严嵩、徐阶时,嘉靖帝会怒而让他去看守陵墓,并借太祖爷的两句“金杯共汝饮,白刃不相饶“警示。
而这个稳定的结构里,最微妙的还是胡宗宪的那句话: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天下事坏就坏在这里。
胡宗宪是国之重器,同时也是严嵩的人;浙江改稻为桑,严党和司礼监共同谋划了一系列伤天害理的事,出事以后各种盘根错节,严党、宫里,谁也脱不了干系,甚至牵涉到了皇上。那一系列要案,胡宗宪不敢不查,也不敢彻查,因为查到后面便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权力制衡,别人更不敢碰。
这套三角体系的制衡,完全是在嘉靖帝的能力范围内的,只需要那边出bug了修补一下,但海瑞敢,他不光把浙江的案情查的水落石,还一份奏疏,将矛头直指向了这个体制本身,这就让嘉靖帝很不爽了。
嘉靖帝封海瑞是“神剑”,神剑不能用,只能当一代精神偶像。
放得再大一点,大明的三角制衡是皇帝、群臣和百姓。《1566》的故事由经济问题牵出,皇帝要修宫殿,前方要抗击倭寇,然而以严党为首的官场贪墨成风,百姓赋税沉重,国库空虚,难以为继,这个庞大的国家机器面临严峻的挑战。
皇帝要钱有两个方法,一是抄贪官的家,二是向百姓伸手。群臣要钱的方法,就是进一步搜刮百姓。皇帝和群臣,同属于统治阶级,虽因内部分赃不均问题危机四伏,依然一致对外,将手伸向了百姓。但这个危险之处嘉靖帝也不是不知,百姓没有其他办法,只能在不堪重负时揭竿而起,所以嘉靖帝在死前的三道手谕中,第一道就是要将皇族的田地归还百姓。大明的三角不能破,破了整个王朝都将分崩离析。
二、明白自己的位置很重要
《1566》中,胡宗宪可说是最让人心疼的角色之一。他文有治国之才,可以安抚江浙一方百姓,武有保家卫国之能,可平复东南倭寇之乱。他和海瑞一样是理想主义者,却是个可用的理想主义者,他心怀天下,上要为皇帝分忧,下要为百姓谋利,中间还得为恩师严嵩撑起一片天。要说才他有,要说谋他也有,要说家国情怀,他更有。
但他一直是个孤独的悲剧人物,浙江改稻为桑案搅得天翻地覆,他拖着生病的身体到处借粮,但张居正、高拱不借给他,严党的人也不借给他,这些人当然各有各的立场和难处,让胡部堂一个人去做这些明知不会有结果的事情。浙江政局未定,胡部堂又被派到前线去平定倭寇,而此时后方,严党、司礼监甚至皇帝,却要让他的亲戚去买沈一石被抄的家常,要把他搅到这滩浑水里去,自己真心相托的赵贞吉也并没有要帮他的意思。
这就是一个国之重器的处境,真是如履薄冰,如临深渊。但胡部堂的行事原则不过六个字:尽人事,听天命。因为他非常明白自己的角色定位,他虽然作为封疆大吏,却无法改变自己的命运,嘉靖帝专制,严党权势熏天,而自己不过是其中的一颗棋子。
嘉靖帝在死前对儿子说:
没有谁是真正的贤臣,贤时用之,不贤黜之。
用沈一石的话说:
“狡兔死,良弓藏;我之后,君复伤。”
胡宗宪最后没有听严嵩的“倭寇不可不打,也不可全打”,而是为国为民一举歼灭倭寇。这可能是他作为一颗棋子能做的最后的事,这以后告病还乡,也算是个不错的结局。
知乎上有个问题:
沈一石要怎么做才能保住性命?
是啊,年轻的时候我们都这样想,好像只要自己足够聪明,足够努力,就可以逆天改命。但《1566》首先就要打破这种想法,因为在聪明和能力之上,每个人都被罩着一层更高的东西,就是命运,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和定位,这是任凭你多聪明多努力,都无法逃脱的。
嘉靖帝问吕芳,你觉得胡宗宪像什么,吕芳说像媳妇,上面有公婆,中间有丈夫,下面还有一群儿女要拉扯,难啊。
同样的话严嵩也说了一遍:
胡宗宪是个什么样的人?他就像个媳妇,上面有公婆,中间有丈夫,下面还要拉扯着一大群孩子。会当媳妇两头瞒,我也是个媳妇啊,就是比你长一辈。
可见媳妇不是胡宗宪一个人的定位,而是那时候群臣的定位。
看了高票答案说,皇帝是君父,与他更亲近的宦官就像是儿子,而群臣则是媳妇。是啊,群臣处于这样的地位,能不难吗?
而现实中的我们也需要找准自己的定位。看了《1566》以后,明白一个道理,个人所处的地位跟他的才能并不一定相匹配。一个县令如海瑞、王用汲者可能有大才,而处于巡抚哪怕更高级别的大官,可能不过是一个草包,很多事情都是机缘巧合。在现实中也是如此,才不对位的事情非常正常,现代社会给了我们比那时候多得多的选择和可能性,而找准自己的定位,设好合理的上限,知道什么事情可为,什么事情不可为,则是安身立命之本。
找准之后,就要记着吕公公对冯保说的这几句话:
两句话你要记住,一句是文官们说的‘做官要三思’,就是思危、思退、思变。
知道了危险就能躲开危险,这就叫思危;
躲到人家都不注意到你的地方,这就叫思退;
退了下来就有了机会,再慢慢看、慢慢想,自己以前哪儿错了,往后该怎么做,这就叫思变。
思危,思退,思变。我第一次知道原来三思有这层意思。蒋勋先生说过,为人处事要懂得“进退意让”,然而现在很多人都已经不会了,吃相难看的太多了。
找准自己的定位,然后在这个位置上,有多大本事做多大的事,这是我看了以后学到的。
三、笑到最后的往往是那些忍辱负重者
《1566》中王劲松老师饰演的杨金水是个让人难忘的角色,他是司礼监外派到浙江主管江南织造局的大太监,太监boss吕芳最亲的干儿子。江南织造局,贡献了半个国库收入的重要部门,开始登场的杨公公自然是大红大紫,各级官员争着逢迎巴结,沈一石用20万两银子买来的艺妓芸娘伺候陪睡,而沈一石赚的那些银子,也不过是他手指缝里漏出来的。
杨公公极明事理,能做到这个位置,可见政治素养也非常高,他说过一句话:
有些事看起来不足半两,放上秤就是千斤也打不住。
品品,至理名言啊!
吕芳对他这个干儿子的评价是,
我这个干儿子,坏起来比谁都坏,好起来却也比谁都好。
杨金水对一切洞若观火,在这个位置上,他确实做过太多坏事。为了推进改稻为桑毁堤淹田;为了陷害海瑞,放出倭寇,诬陷海瑞通倭;为了将胡宗宪拉下水,让胡的亲戚去买沈一石被抄的家产。这一桩桩一件件,杨公公虽不是主谋,却都有参与。
但我一直不讨厌杨公公,他也明确知道,自己不过是皇上和老祖宗派到江南的一条狗。他对芸娘的照顾和情谊,对吕芳的报答,以及最后对胡宗宪的袒护,都体现了摘除宫里爪牙身份后,人性本身的善。《1566》中的太监并没有被妖魔化,像吕芳、杨金水、黄锦这些人都闪着人性的善,相比那些以“禽兽”自比的官员,这些公公反而活得更像一个人。
当皇上忍无可忍要查办严党,江南这些罪恶滔天的事在海瑞的严审下浮出水面,杨公公以及织造局自然脱不了干系,因为织造局归司礼监管,这案子还会扯上吕芳甚至皇上。这时的杨金水只有一个办法,装疯,才能让事情到他这儿结束。
而杨金水的装疯,真的是让人佩服啊!反正我没看到最后根本没想到他这是装的。胡言乱语,三伏天将大小便拉在身上十几天没人给擦洗那都是小事。面对陈洪的凌辱、毒打,用针灸刺,用火灸烧,都纹丝不动,不能有任何反应。
杨公公的眼睛会说话
他知道就算骗过天下人,也无法皇上,面对皇上的诘问,回错一个字那都是粉骨碎身的事。
他先是说出了皇上的三个别号,意会嘉靖帝他没疯,再是摘除了吕芳和胡宗宪的嫌疑,最后说自己已经是个死人,将头磕的血肉模糊,以告诉皇帝自己会将所有的事情烂在肚子里。
他靠这样的忍辱保住了一条命,被皇帝送到道观,继续装疯三年,直到吕芳被罢黜去南京接他一起守陵。
那场戏是整部剧中最让人动容的片段之一:
金儿,咱爷俩平安了,从这一刻起,你不用再装了。三年了,真是苦了你了,现在好了,咱们给太祖爷守陵去了。太祖爷也不会说话,也不会生气,没有人再算计咱们了。金儿,把头发,把脸,还有咱们这只有半条的身子,都洗干净了,从今往后,咱们爷儿俩干干净净地做人。哭吧,把憋在心里的委屈都哭出来,以后咱们就不哭了,让他们哭去吧。
——吕芳
此时的杨金水在阳光下拼命地拍着河水,眼泪止不住地往外涌出,这眼泪不再是此时此刻的眼泪,而是郁积了3年甚至40年的眼泪,这可能是他人生中最畅快的一天。
杨金水是《1566》中我认为最忍辱负重,并获得善终的人。作为一个太监,可能在被行宫刑的那一刻,就知道自己一辈子都将没有尊严。他对那些官员说过,你们有很多家,大不了辞官还乡,日子照样可以过,而我们这号人,只有一个家,那就是宫里,只有一个主子,那就是皇上。他们是在生命夹缝中生存的人,这样的人当然最懂得忍辱负重。
人性是会变质的,在这样忍辱后,还能保存作为一个人的良知和尊严,才是最不容易的。
普普通通的我们可能不会经历这样的大起大落,但没有一条路是坦途,要成事者必先吃得苦中苦。而一时的得意或失意,都不会是最终结局,这就需要我们能站在更高的地方看一看,作出长远的谋划。古人说,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我们经常感到迷茫,要么是站的不够高,看的不够远,要么是吃不起苦,为自己找的借口。
而那些忍辱负重者,必是吃得起当下的苦,又能看到长远的人。
这样的人,往往能笑到最后。
《红楼梦》里有两句宝玉十分排斥的话: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一部《1566》却讲明白了这个道理,凡事要多看一步,多想一层,知进退,知可为和不可为。不管是做官,从商,本质上都是做一个人,剥去什么厚黑学,博弈论,波谲云诡的各种争斗,还是会回归到一个人本身的善恶,坚持和信念,《道德经》云,大道至简,而坚持做个人,是比洞明世事,收获外在名利更难也更重要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