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原因也不复杂,明军主要敌人都是在北方。

明军的大敌主要是蒙古人,连续交战了200年。

当时明军步兵的火器,其实无非就是火铳和火枪。

火枪也就是火绳枪,同今天的大同小异,特点是有长长的枪管,发射圆形子弹,可以在百米内精确射击。如果不强调精确射击发射排枪,子弹射程可以达到200米。

火铳的身管很短,主要发射霰弹,射程在几十米内,近的也就二三十米。

经过无数次实战,明军逐步发现,火枪在南方使用比较有利。

这里气象情况相对较好,风沙小,对于射击影响不大。

所以,南方作战的明军,比如戚继光的部队,大量装备鸟枪。

但是,鸟枪在北方作战则不太适合。

北方的风沙很大,而当时鸟枪的点火巢是开放的。风沙一大,就很容易将点火巢内的火药吹飞,导致点火失败。

所以,北方必须使用火铳。因为火铳不需要点火巢,可以采用今天放鞭炮一样的药引点火,不受大风影响。

同时,鸟枪虽可以精确射击,但精度还是有限的。当时火枪没有膛线,都是滑膛结构,子弹出膛会受到很多因素影响,精度不能保证。

而面对蒙古骑兵,对方速度非常快,鸟枪想要射中他们难度很大。其实直到先进的燧发枪发明以后,想要击中高速骑兵也不容易。

鸟枪只要一枪没打中,自己就性命难保。

相反,火铳发射霰弹,在近距离形成一个扇面,命中率当时要高得多。

自然,火铳射程太近,无法压制蒙古人的弓箭,但终究也是一种远距离的有效火力。

火铳还有缺点,相比弓箭来说射速太慢。

蒙古人射连珠箭,可以达到每分钟四五箭的速度,甚至更多。

而火铳要二三分钟才能发射一发。

为了弥补缺点,就出现了三眼铳。

三眼铳最大特点是可以连续发射3次,大大弥补了射速的不足。

同时,三眼铳是长柄结构,在紧急时候还可以用于搏斗。

另外,一个更重要的原因是:鸟枪制造困难,价格非常规。三眼铳很容易制造,价格是鸟枪的三分之一,可以迅速又大量的制造。

所以,三眼铳是一款相当实用的武器,这才大面积流传看。其实,今天湖北等地农村还是有三眼铳的,主要作为祭祀或者农村赛会时候放烟火用。

最佳贡献者
2

对于一件装备的评价并不能片面看待,且不能以固定的单向思维去看待。三眼铳确实算不上一款优秀的火器,但在南北差异下,它所获得的评价也趋于两个极端,在南方只是预警性质的存在,而在北方战场却饱受实战欢迎。话说回来,狼筅都能被戚继光用来作为鸳鸯阵的核心武器,三眼铳为何不能成为北方战场的杀手锏呢?当大类目兵种趋向精细化的战斗阵型发展时,每一种武器配备都有它独特的作用,三眼铳的推崇正是具有针对性的装备,在北方军阵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以它就有普遍存在的道理!


南北差异造成“性能很差”的评价

  • 戚继光的“嫌弃”

明朝的战争形态其实是一个划时代的进步,相对于宋朝火器的萌芽状态,明朝时火器的应用对战争走向起到了核心作用。不得不说这是因为明太祖朱元璋在长江流域“发家致富”尝到了甜头,朱元璋的队伍算是江南起义军中唯一一个装备火器的,这在对抗元朝的骑兵、陈友谅的水师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朱元璋更加注重火器的发展,为新兵种、新装备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明成祖神机营建制)

到了永乐时期,神机营建制就产生了古代第一个独立的炮兵兵种,他与五军营、三千营装备火枪、火铳不同,是以炮兵为核心的大型战斗编队,标志着火器第一次由辅助走到核心的位置。明成祖能够五次纵深漠北,神机营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到明英宗土木堡之役时,挥霍了祖辈们打下的基础,三大营几乎全军覆没,直到嘉靖皇帝时才重组三大营。但明朝的火器在国防事业的发展中并未中断,也随着嘉靖时期的边患迎来了发展高峰。其中最重要的标志就是俞大猷创立的车营,以火器结合战车的形式对抗蒙古骑兵,并以一百辆战车、三千步骑兵战胜了蒙古十余万骑兵。

俞大猷的这种战阵模式也被另一位抗倭英雄戚继光参考并改善。当戚继光调任北方后,认为车营“行则为阵、止则为营”的优势明显,于是建立了七个车营。他以重、轻车结合的方式建制,重车每辆装火炮两门,配备二十名士兵,其中正兵十名,两名管马,六名管炮,一名车长,一名舵手。另十名为骑兵,其中鸟铣手兼长刀手四名,两名为藤牌手,两名为镋把手,队长、火兵各一名。轻车配备十名士兵。每营兵车一百二十八辆,官兵三千一百零九名。

在这个军阵中,除去1061位军官、杂役、车夫等,战斗人员为2048人。其中768人负责256挺佛朗机、8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512人各持一枝鸟铳。也就是说60%以上的兵员是以火器为战斗装备的,其余的长枪手、藤牌手仍旧是以冷兵器作战。

与车营配合的作战单位是步兵营,满编2699人,除去军官、杂役等539人,实际战斗人员为2160人。其中1080人各持一枝鸟铳,另外的1080人持冷兵器作战(216名党耙手,以火箭为装备),火器装备率为50%。由此可见,戚继光在北方也并不愿意使用三眼铳,而是普遍以鸟铳作为单兵火器装备,为何如此呢?


“(鸟铳)此与各色火器不同,利能洞甲,射能命中,尤可中金钱眼,不独穿杨而已……号炮必用三眼铳。一则一可兼三,二则轻于行李,三则装放速。”——《纪效新书》

戚继光认为鸟铳是当时最为先进的武器,按照他的原话是“马上、步上惟鸟铳为利器”。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利能洞甲”的破甲能力强,二是“尤可中金钱眼”的精准程度高。

破甲能力强,主要是因为鸟铳的枪管比早期短粗型的火门枪长,更能发挥火药的推力,即“腹长则火气不泄”。

精准度高,主要是鸟铳在南方已经的到了很好的优化,枪管下面有木托,发射时用手扶住枪管,既不会烫伤或者炸伤手,又能保持枪管的稳定性。

戚继光的这种实战理论不仅仅夸奖了鸟铳,同时也指出了北方人不用鸟铳的原因,即“粗笨急躁”,所以不耐烦使用鸟铳,而他们所执迷的快枪(火门枪)精准度不及鸟铳的十分之一。但戚继光也指出了三眼铳的“优点”,即适合当做预警、下达指挥口令的信号枪!

  • 孙承宗的偏爱

到了天启二年(1622年),孙承宗受命蓟辽督师,主理辽东战事,他同样筹备起了车营。在其建制中,满编6627人,除去军官、随侍、传令、杂役和车夫后勤等1027人。步兵3200人、骑兵2400人,共计5600人的战斗人员。

其火器配备是:单兵火器1984枝,其中鸟铳只有256枝、三眼铳1728枝;大小佛郎机256挺;红夷、神飞、灭虏等重型火炮88门;偏厢车(战车)128辆。由此可见,孙承宗更偏向于三眼铳装备军队,那这又是为何呢?

“北方地寒风冷,鸟嘴必用手击,常易为劳。一开火门,其风甚猛,药信已先吹去;用辗信则火门易坏。一放之后,虏骑如风而至,又不便执此为拒敌之具。”——《兵录》

首先是北方气候问题,明朝军事学家何汝宾在著作《兵录》里谈到:北方风大,鸟铳火门敞开,容易被风吹散引火药,这就造成鸟铳在北方的“水土不服”。而自闭火门的鸟铳又颇为费事,所以也就没能成为孙承宗的首选。

那么戚继光调任北方为何没有体现出鸟铳的“水土不服”呢?实际上戚继光编练的车营是用于蓟门(今蓟县)的防御,明朝廷调派戚继光到北方的目的也是看重了他在南方抗倭的经验,以练兵为主。隆庆元年(1567年)时,谭纶刚刚在辽、蓟一带募集了三万步兵,又在浙江招募了三千士兵,向朝廷请求派戚继光对新兵进行训练。戚继光本身于南方偏爱鸟铳,所以到了北方将此装备推广普及,这在情理之中。
(明军鸟铳手伏击)

值得注意的是,何汝宾提出风沙问题是在万历三十四(1606年),说明前者并没有在北方使用火器的经验,大力推广鸟铳是惯性思维与自身专长主导的。而俞大猷的车营蓝本中,并没有配备太多鸟铳,所以也没有太多的实战经验可供借鉴。那么不妨大胆猜测,何汝宾所提有没有可能是以戚继光的这次尝试为依据呢?气候问题确实对火器的使用影响较大,明成祖征漠北时,就有风雪天气导致神机营“哑火”的记载。

其次是作战需求不同,鸟铳在南方盛行是基于抗击倭寇,倭寇以步兵为主,而且也是以冷兵器与火铳混合编配。戚继光在这种情况下,就是以虎蹲炮造成倭寇阵营混乱,再凭借鸟铳的射程与破甲能力进行精准收割。而且由于南方的地形影响,战场往往“不在山谷,则在蹊田之内,鸟铳照定施放,中敌极准”,所以戚继光在南方打伏击能够屡屡得手。

“有狼筅挨牌之类在前,纵冲来此足拒之。若三眼铳,其杆甚短,其去不远,对真不如鸟铳之准;执之以御倭刀,利钝相悬,人易生畏。”——《神器谱》

而当发生遭遇战时,戚继光的鸳鸯阵能够很好的压制倭寇冲杀,鸟铳手便可以精准的找到射杀目标。而三眼铳是一种短管火器,其射击精度不足,就不适合与此类射击,若操作不精还会伤及队友,故而难以于南方立足。且倭寇的近战武器东洋刀堪比我国古代唐刀,轻便且锋利,一旦陷入肉搏,战士持笨重的三眼铳基本上达不到钝击武器的功效。
(持三眼铳的骑兵)

而到了北方,明军应对的是鞑靼、后金的铁骑兵种,具有极强的冲击力和机动力。倘若鸟铳一发不中,敌军可能在其填充弹药之际就冲至本阵。所以鸟铳面对骑兵时,火力单一,瞄准目标难度大(移动靶难以命中)的缺陷就暴露出来。

三眼铳则具备三连发,或者三弹齐发的功能,甚至到了实战,明军在每一个铳管里填充两到三颗铅蛋,虽然精准度不高,但是打击面成片状,将敌军放近至四十步时,能够确保敌人中弹。由于骑兵冲锋的加速度,加剧了铅弹的穿透性,所以破甲能力也并不弱,虽然对于板甲难以穿透,但对锁子甲目标的杀伤还是很可观的。而往往对战马的杀伤会导致敌军落马,三眼铳则又成为对付板甲骑兵的武器,它以笨重的铳头形成钝击类兵器,这是对付板甲的最佳武器。所以三眼铳更符合北方战场的需求。

最后是工艺要求与战争规模的关系。在那个时期,可以将鸟铳理解成狙击步枪,将三眼铳理解成散弹枪,二者在工艺上的要求具有很大的差距。由于“嘉靖间日本犯浙,倭奴被擒,得其器,遂使传造焉”,说明倭寇的这种神器传入明朝时,就是在东南沿海一带。

“往年京师亦尝造数百管,其炼铸既苦恶,而又无能用之者,是以遂为虚器。”——《唐顺之六编.武编》

我国古代经济文化重心南移,在宋元时期基本形成定局,其中对手工业影响较大的就是精干匠人的南迁(北方少数民族尤其喜好抓匠人北迁)。到了明朝,手工业技术水平的地域差异已非常明显,“百工技艺之人,多出于东南”,所以鸟铳传入后,南方匠人经仿制和改良,能够生产出精品鸟铳,而北方工艺和技术较为落后,制作的鸟铳多“粗恶不堪”,爆铳、弹道不稳等问题都大大降低了作战效率。


(制作工艺精细)

“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臣请鸟铳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枪五千杆。”——《崇祯长编》

除了工艺水平的不同以外,战争规模也对装备的生产周期提出了要求。明朝末期的后金军队时常发兵数万乃至十万,这对明朝的战备要求造成很大压力。从张宗的备战请求中不难看出,明朝有能力调配南方制作的精品鸟铳,但由于军备需求迫切,赶制工艺较为复杂的鸟铳显然更为困难,所以新制火器以工艺较为简单的三眼铳为主。也就是说战争规模的扩大,就对军备生产的转化率提高了要求,三眼铳的生产制造周期短,战场上的实用性强,所以就成为辽东战场上的主战单兵武器。
(迅雷铳)

三眼铳在实际运用中的作用

三眼铳是一种短管火铳,管长约一尺,大多由熟铁制作。三管攒而为一,以铁箍固定,铳后再以木柄捆扎固定。一般装填三钱铅弹,没有鸟铳那样三点一线的瞄准,有效射程也不如鸟铳远。据《神器谱》载,三眼铳在三十步(50米左右)内可破重铠;五十步(80米左右)内可重创裸甲目标。而《天工开物》记载的三眼铳铳管达一尺三寸长,使用一钱五分的铅弹,二三十步内可杀伤披甲目标,在三十步到五十步之间,则不具备破甲能力,主要设计目标就成了不披甲的战马,至敌人落马后,后续部队进行收割。



结合三眼铳的有效射程和性能特点,辽东军阵的步兵、骑兵在使用上也有所不同。以孙承宗的车营骑兵分队为例,一小队25人,管队、背招、传督各1人,再分左右两什,每什11人,什下分两伍。除了背招、传督以外,23人可使用装备,其中有大炮手2人,三眼铳手10人,弓箭手13人。此阵营可根据战场情形由直阵变横阵、或三角、圆周型阵式。

步兵分队也是25人制,什伍与骑兵一致,于队内设奇役1人(勤务兵),火兵1人。每队配属运载火炮的偏厢车一辆,队长执旗任车正、什长为车副,持刀牌。一伍用炮,一伍用枪。配属朗机2架,每架3人操作;鸟枪2支各一人操作;三眼枪6支,各1人操作;火箭手2人,弓箭手2人,长枪手2人;炮弩手兼用短兵。

由上可见,一个战斗序列里,包含着诸多武器装备。在火器配置上,步兵方队里是以鸟铳和佛郎机在前列,三眼铳、火箭分列于后,更出迭入以达到火力的延续性。同时以佛郎机的续航火力造成杀伤和扰乱敌军阵型,以鸟铳的精准火力造成有效收割。此轮过后,敌阵骑兵冲锋距离拉近,后排三眼铳轮番至前排射击。前排压制无效时,三眼铳可将三条引线合并,打出齐发,扩大“弹雨”打击面;前排压制有效时则选择三连发,提高火力的持续性。
(神机箭同样支撑火力网)

“近者三眼枪制亦如此以代銕枪之,用远击近剌,其用博矣。”——《皇明经世文编》

骑兵则重在冲阵,所配三眼铳常于每根铳管填装两到三发铅弹。冲至敌阵三十四步内若有下马结阵的机会,则选择连发模式,对敌形成火力压制;若无下马机会,则三管齐发。后续骑兵依照次序轮番冲阵,且战且行,有近无退。三眼铳后置木柄可长可短,骑兵一波铅弹发射完成后,若发生近身战,则以三眼铳为钝击型兵器,也有配备腰刀的说法。另一种形式是在铳尾链接刺刀、刺枪,三发弹打万,则将铳反过来,握着铳头,以铳尾的刺枪为近身武器。

作为一个战斗体系,不论是步兵还是骑兵,在作战时,不仅骑与骑、步与步自相更迭,而且骑之与步,步之与骑也互相更迭。即“一营之马、步、炮、矢,无一人一器不更番叠阵”,长短兵器,冷热兵器连环叠用,以最大限度地保证火器威力的发挥。

“虏马未必即能蹂踏而来,倭儇未必即能跳跃而进。求战不得,其气必深,俟其气惰,我乃开壁。用长枪翼火铲、三眼枪而出,此平原必胜之法也。”——《防虏车铳议》

由此也能看出,三眼铳的作用是在一个战斗体系里得到升华的。明万历年间的军事家赵士桢就指出,以连铳为主力的牌车连铳、噜密铳与三眼枪配合作战,组成远、中、近距离三重火力网,是对骑兵形成压制的有效方式。三眼铳的连发、齐发、钝击、刺击功能,其简单概括为“遇众喷击,缘冲齐发,摧锋殿后”。
(牌车模式的战斗体系)

在牌车体系中,车上两门鹰扬炮、数门连珠炮,若敌军结阵推进,则于二三百步进行炮击,“势必星散”;然后以噜密鸟铳捉准零打于一百步之外;再近以三眼铳连发车内。这个体系的效果就是“数里之中敌锋已挫其半,我之杀手全然不劳”。

综上所述,明朝于万历之后普遍推广三眼铳的原因大致分为以下几点:其一为北方风雪天气下的点火原理要求;其二为工艺水平和战争需求极速扩大的备战要求;其三为符合特定战争对象的打击要求;其四为符合战斗编阵的诉求特点。一件装备的优劣并不完全取决于它的固有特征,而是由战争的客观条件、主观需求所决定。正如二战时的虎式坦克,横行于西欧战场没有对手,但到了苏德战场的复杂地形上暴露出越野性能差的弱点,沦为鸡肋。

参考史料:《皇明经世文编》、《兵录》、《神器谱》

3

三眼铳是明朝早期研制出的火器,由三根金属管成品字形组合而成,类别属于火门枪。金属管后端有小孔,小孔中插入引线,点燃引线便可发射,如果将三根引线连到一起,便能做到三管齐射,射程大概是三十步,也就是五十米左右。

在《明朝那些事中》极力推崇的三眼铳,被戚继光称为信号枪

号炮必用三眼铳。一则一可兼三,二则轻于行李,三则装放速。

三眼铳在点火时,需要一手扶着钢管,一只手拿着香或者烧红的铁丝,这样让瞄准动作完全做不好,精度也大打折扣,再骑着马发射,精度就更低了,所以三眼铳被戚继光大为嫌弃。大约在十六世纪中晚期,鸟铳枪的技术已经成熟,鸟铳属于火绳枪类别,枪械的发展历程是这样的,火门枪—火绳枪—燧发枪,所以超过火门枪一个时代。鸟铳可以做到先瞄准再击发,穿透力强,其精度是火门枪的十倍。而三眼铳的优势是便于携带,连发三炮有很好的声光效果,作为信号炮很适合

三眼铳如此不济,为何明朝军队还会大量装备呢?

首先我要说,古人并不傻,一个现象级事情的出现,必然有存在的原因。

大量列装军队,要考虑资金成本。鸟铳是很好,但成本太高。

《纪效新书》中记载:鸟铳所贵在与造时练铁熟,两个相包,用钢钻钻之,一日钻寸许,至底而止,一月钻光者为上。

鸟铳这种高精度枪械,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难度非常大,需要用两块铁板卷曲结合,还要在上边钻孔,一个月钻一根的速度。可想而知,装备整个军队似乎很难。三眼铳就没这个顾虑了,其制造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以大批生产,列装军队。

当然,仅仅成本原因而大量使用三眼铳是不可能的,三眼铳还有其独到的优势

三眼铳一般应用在明朝骑兵部队中,骑兵机动能力强,可以快速接近目标。既然三眼铳精度低,那么便接近射击,因此,三眼铳最佳的射击距离大概在八米左右。这个距离下,精度已经不重要了,火力密度成为关键,三管齐射或者连续发射都可以较好的实现火力压制。明朝军队为了弥补精度的不足,还使用散弹弹丸,每铳著铅子二、三个,这让三眼铳近距离杀伤力又提高不少。

一轮齐射,场面气势惊人,然后呢?三眼铳就没用了吗?

虽然战场上绝不会给三眼铳装药的时间,但也不会沦为烧火棍。聪明的古代人将三眼铳改装成为了冷兵器。

三眼枪后用剑刃、铁箍,更可作枪刀,作锤棒。两头相称,落有力而起又便,入巢极妙。

三根铁管的三眼铳犹如一个大铁锤,可以用来贴身肉搏,还有的将三眼铳尾部装上枪头剑刃,便成为大刀长枪,使用起来也十分方便。三眼铳便有了冷兵器近身格斗的属性。

在明朝后期崇祯时,选择三眼铳作为主力火器,也是权衡利弊下的无奈选择,倘若明朝的财力、物力、人力足够,谁不想用鸟铳打敌人一个前仰马翻呢,再说,三眼铳也并非传说的那么不堪,也有一定的可用之处,所以就这么装备啦。

欢迎点赞、关注,感谢你的阅读!

4

哲学上有一句话叫存在即合理,明军大规模使用三眼铳,自然是有他的道理。



要知道,这个三眼铳,在明末的时候更多是被骑兵使用。在戚继光军改之后,基本上九边的边军步兵都已经普及了鸟铳,而骑兵之所以还坚持使用三眼铳,是因为这东西说是火枪,倒不如说这东西是个锤子。

还别不信,三眼铳听着三个枪管挺霸气,但是奈何铳身长度也就是35CM,口径还比较小,射程不过是30米的较精准杀伤,叫他火枪还不够丢人的。

但是虽然三眼铳属于火枪中的弟弟,可是三个铳管一叠加,就是个大号的钝器,那家伙砸起人来也是虎虎生风。

考虑到明军中后期的敌人多数时间还是轻甲的蒙古人为主,拿着三眼铳,远了放一枪搞不好还能打死个鞑子,再不济也能吓着敌人的马。近了当锤子一顿乱砸,砸不死也是骨折残废。

就是再后来对付清军是,锤子一般的三眼铳也比刀更适合对付清军的重甲。

当然,明军还大规模使用三眼铳的根本原因是没钱,而这东西经济又实惠,好做,没啥特别工艺要求,还挺有威力。鸟铳、鲁密铳好用是好用,但是太贵了,就明末那几经破产的财政,实在是不好大规模普及,所以也只能退而求其次的用个三眼铳了。

5

我是梦话春秋,我来解读一下这个问题。

我们首先弄明白三眼铳是什么,

是明朝装备军队的重要火器,就是将三根枪管合铸在一起,成品字形排列。三管都有火门,枪管外有三道加强箍。管后部有銎筒,用以安装木柄。管口径在1.5厘米左右,管长多在30多厘米,重量5——10斤不等,可轮流发射,也可齐放。类似今天手拿燃放的礼花弹,只是三眼铳是铸铁,而现在手拿燃放礼花上纸壳的。

这种三眼铳是由宋朝的管形射击火器发展而来。这种管形火器最早是用竹竿作为炮筒的。其主要目的是发射火弹,因敌我双方的营帐大多都是木材搭建,怕火。后在里面装石子、铅丸对付冲锋士兵。因竹筒容易炸裂,后用铸铁管,元代称突火枪,只是单筒的。在明代又增加管数,变成三眼火铳,其功能与元代的突火枪一样,只是多了火筒罢了。

三眼铳的性能怎么样呢?

这种武器要看和什么比,如果和现代手枪比,肯定差的很。现代手枪的有效射程一般50米到100米。而这种三眼铳的有效射程在10米多。手枪是自动击发装置,而三眼铳必须要有燃烧装置,许多明朝官兵身上都要装备引火绳,那个年代也没有打火机。但要和刀剑比呢,那优势又明显,刀剑属于冷兵器武器,只能近距离杀死伤敌人。等你举刀冲锋时,对方只要点燃三眼铳,砰地一声,打不死你也会把你烧的乱蹦。

三眼铳介与冷兵器与热兵器之间,因为三眼铳燃放完后还当武器用,抢起来当锤用,效果也挺不错的。

三眼铳没有某些作品里神话那么厉害,曾经有当代人复原三眼铳这种武器,以检验他的实际使用效果,复原的效果很好,被奉为战场“神器”。其实这里面有很大问题,因为作用材质的不同,铸铁与现代的无缝钢管肯定不能相比。现代工业生存的火药与明朝的黑火药要好多少倍。

我们来看看三眼铳的在战争中存在的弊端。

一,容易炸膛。

因为明朝的科技工艺生产的铸铁管,里面有沙眼,况且手工搓制的火药丸,大小不一。中国制造火药全靠工人的手感,就像画画一样,十分写意。火药配比也不准确,没有标准化。硝、硫、炭的配比量有些随意,就像中国做饭用的材料一样,说一勺,并没有准备到多少克。到1825年,英国化学家歇夫列里在经过多次实验后,发现黑火药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根据这一方程式,把黑火药的配比标准为硝75%、硫10%、炭15%。这也是西方火器优于中国的原因。

二,杀伤距离有限。

10米到20米的有效距离,轻骑兵的战马也就一秒钟能赶到眼前。这边一手刚举起三眼铳,另一只拿着火捻正准备射时,对方的刀来了。等一等,还没有点火呢。这是拍电影。战场时间就是胜利的本钱。战场没有等等这一说。

三,没有瞄准器。

三眼铳的燃放发射全凭感觉。其发射的弹丸散布较大,打中全靠运气。只能以多中少,与现代的枪有本质的区别。还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一锤子买卖。三眼铳只能三次燃放机会,错过了,真的只能抡起来当锤用了。从宋代的管形火器到元代的突火器,再到明代的三眼铳并无什么技术进步。

这种实用并没有多少武器,为什么要大量装备明朝军队呢。

1,祖宗的重视。

朱元璋对火器的重视,超过前朝任何一个皇帝。在《明太祖实录》中,记载一条:“凡军一百户,铳十、刀牌二十,弓箭三十,枪四十。”说明火铳装备已经进入明军,而且已经达到10%。是明朝军队制式化的装备之一。朱元璋虽然和尚起家,但他一直在实战中总结经验。比如他与最大的对手张士诚、陈友谅等几场大战,由于自己重视新式火器,都取得大的胜利。所以他规定明朝的军队必须装备火铳。而中国又重视祖宗之制不可改。朱元璋制定下政策,没有人改乱动。后世明朝的皇帝都喜欢用火器装备军队。

2,明朝战马太少不能组成优势的骑兵。

在冷兵器时代,战马犹如今天的坦克。战马在冲锋、掠城中都能起重大作用。而明朝短板恰恰是战马。这与中国的传统有关。因为中国是农业社会,国人大多重视土地,每家都要养牛,很少有养马。还有元朝一项政策,就是圈地放牧。很多汉族人因失地而家败,太伤汉族人的心了。很多中国人都恨马。据《明帝国边防史》中记载:“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全国官兵共1204923人,而战马却只有45080匹”。在与元骑兵作战时,以步兵对战骑兵有很大的风险,极容易被冲散。为了解决这个难题,只能用火器三眼铳来弥补这种短板。

3,明朝的边防战争基本以守为主。

从永乐皇帝北伐蒙元后,明朝皇帝都进入享乐的时期。只要能守住祖宗留下的这点土地就行,不再有扩土的思想。一般都是先有外族侵略,明军再出击。比如正统十四的土木堡之战,就是瓦刺先不断侵食明朝土地与杀戮人民。明英宗主动出击,结果自己大败。明朝的守军都是躲在在碉堡与城墙后面,这样火器三眼铳的优势就很明显了。为开火留下充足的时间。对付后金清兵也是这样,都是等待他们的冲锋,把敌人消灭在有效范围内。

以上三点是明朝军队为什么要装备三眼铳的原因。对于火器三眼铳,我们应该理性的看待,这种武器开发使用有一些历史原因,只是没有根据时代变化,而进行技术升级。

明军装备为什么没有升级

在实用中,鸟铳应该比三眼铳要好很多。明末的宋应星著的《天工开物》记载:“凡鸟铳长约三尺,铁管载药,嵌盛木棍之中,以便手握。”三十步内,鸟铳打鸟,羽肉皆碎。五十步内有效杀伤。而鸟铳采用典型的火绳发射,无须再像三眼铳那样一手持枪一持火捻。明代抗倭名将曾说:“诸器之中,鸟铳第一。”只是鸟铳制作工艺复杂,成本太高。明军很少装备。

再加上皇帝们不重视,他们的心思根本没有花在军备武器上,全是不务正业二货皇帝,这样的人怎么会考虑到武器的重要性,只要能凑和着,花最少钱,办最大的事。他们情愿把钱花在建造陵墓上。明神宗用了六年建造的定陵,花费了八百万两银子,这要是用在军队装备上,那么明朝军队的装备会提高多少。还有一个地理原因,明朝分北军与南军,北军装备三眼铳,而南军则是鸟铳。因为北方多风寒冷,风大会吹走鸟铳的信药,而三眼铳还可以当闷根用,所以明军一直舍不得换。

明朝的火器三眼铳在实战中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在1449年,土木堡明英宗被俘虏后,蒙古铁骑一路南下,直奔首都北京来。北京的守兵总负责人是名臣于谦,他带领明朝的神机营的兵士们,事先埋伏在街道两侧的空房子里,先诱敌进入德胜门。然后敌兵进入到有效射程内,众将士把三眼铳、火箭、神炮等全部发射,把瓦刺大军打的人仰马翻。名臣于谦领导的北京保卫获得胜利。

武器装备只是一个方面,明朝的灭亡与武器装备没有直接关系,即使明朝军队装备最先进的武器,只能保证一时的胜利,比如守在关宁前线的袁崇焕,使用引进西方最先进的“红夷大炮”在宁远一役中,把清兵打的魂飞魄散。结果被崇祯皇帝在北京以叛国投敌罪凌迟处死。得民心者得天下,这句话永远不过时,没有民心支持,什么先进武器也是废物。虽然明朝军队装备三眼铳看似性能一般,但如果能齐心协力共同对付敌人,那么威力依然十分厉害。

6

答案很简单,因为明朝只会做三眼铳。

三眼铳本质上就是一种原始火门枪,只不过是把三根枪管绑在一起。

火门枪这玩意也不是啥稀罕货,元朝就已经出现并装备了,而且西方差不多也同时出现了金属管火器,也是火门枪。火门枪的缺点在于枪管短,弹丸初速低,导致射程近、杀伤力低,而且再装填费时费力。以前看过一个欧洲人做的试验,用装填现代黑火药的火门枪射击板甲,未能穿透;射程也就只有50米左右,只不过动静挺大,足够吓人。

在操作上火门枪也并不便捷,没有瞄准装置,需要士兵一手持枪一手点火,无法瞄准目标。除非是固定在枪架上由两名士兵来操作,一人负责点火,一人负责瞄准。在战场上这是浪费人力得行为,所以在欧洲火绳枪很快就取代了火门枪得地位。

火绳枪由一根燃烧很慢的火绳负责点火,因此一名士兵就可以操作,并且可以准确瞄准目标。而且火绳枪枪管长,弹丸初速大,因此射程更远,杀伤力更大。

基本上洋人在15、16世纪就完成了火门枪到火绳枪的换代,明军把火门枪用到了17世纪,在战场上甚至闹出过笑话,甚至都不如满洲人会玩火门枪。这一点暂且不表,就说说明朝为什么把火门枪用到17世纪,到死也没完成换代。

准确点说,就是不会做,甚至在火器上都要学习越南这种蕞尔小国。一是明军的对手基本都比其低一等,比如说蒙古骑兵大多数都退化成无甲的轻骑兵,甚至连组织性纪律性都发生了退化,对付这种对手火门枪这种原始火器已经够用;二是明朝把工匠变成国家农奴,只能按照朝廷的订单生产产品,而且只有微薄的工资,导致工匠丧失了劳动积极性和职业认同感,没有创新的动力,生产的火器质量也不过关。而且明朝内部对于西洋火器的抵触(洋铳若能护国,我辈何成)以及门户之见,对更欢火绳枪也没什么积极性可言。

与之相反的恰恰是清朝,由于战争的需要清朝大量引进火绳枪并仿制,完成了从火门枪到火绳枪的换代,火门枪顶多是装备给治安部队,或者是给民间用来自卫,到后来甚至成为巫师的法器,因为动静够大。

全文完

7

三眼铳确实性能一般,它却在明末的明军中大量装备,几乎成了明军的制式火器,这当然有其原因。

三眼铳的性能

三眼铳是一种火门枪,到了明朝中后期的时候,它其实已经过时,火门枪的替代品早已出现,在明军里也有装备,比如鸟铳、神机铳等火器。

三眼铳的射程,大概是五十到六十米,在这个距离上,它能有效杀伤无甲和轻甲敌人,如果对面是重甲敌人,则基本上无法构成致命伤害。

鸟雀遇于三十步内者,羽肉皆粉碎,五十步外方有完形,若百步则铳力竭矣。

三眼铳没有辅助瞄准装置,全靠肉眼估算,所以精准度比较差,好在它有三根枪管,一次发生三颗弹丸,多少弥补了一些精准度,即使这样,它的精确性还是比较难以控制。

在万历抗倭援朝战争中,明军多装备三眼铳,日军则已经普遍装备鸟铳,也就是他们所称的“铁炮”,火门枪和火绳枪对射,无论是射程还是威力都无法抗衡,所以枪战中,明军很吃亏,好在重型火器明军远远强于日军,依靠大炮的压制,多少扳回点劣势。

骑兵利器

虽然性能不佳,三眼铳在明军中还是大量装备,尤其是辽东骑兵,三眼铳几乎是标配。对于运动战的骑兵来说,不需要精准的火器,因为不会有时间停下来瞄准,三眼铳的多枪管设置,反而有利于骑兵使用。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三眼铳发射后,可以倒转枪头,当作狼牙棒挥舞,一器多用,所以受到骑兵的喜爱。

有些骑兵,还对三眼铳进行改装,在尾部加装枪头或刀头,这样就又成了长枪长刀。

三眼枪后用剑刃、铁箍,更可作枪刀,作锤棒。两头相称,落有力而起又便,入巢极妙。

三眼铳大量装备的原因

即使这样,三眼铳还是难称优秀,它之所以被大量装备,关键在于一个“穷”字。

哪个国家的军队,都想装备最先进的武器,就当今世界来说,不考虑禁售等因素,美国的F35如果敞开来供应,那些不富裕的国家,又能买得起几架呢,算来算去,还是皮实耐用的俄制战机合算一点。

乌克兰继承了苏联的航母和技术,为啥不大力发展,甚至把即将完成的航母都要卖掉呢?还是一个“穷”字。

明朝也差不多。

明末的财政,已经恶化到无以复加,对穷得叮当响的崇祯来说,装备一把先进的鸟铳,价格可以配备两三把三眼铳,反正后金和农民军更没钱装备火绳枪,拉出去还是能吓唬吓唬他们。

如果崇祯有钱,他也想换装M16啊,都是没钱闹的,那就这么着吧,三眼铳就这样在明军中大量列装。

其实,三眼铳在现在都在使用,不过现在它经过改装,变成了农村里办红白事时候的礼炮,乒乒乓乓甚是热闹,早些年还能见到不少。


关于明军的三眼铳,小院在专栏文章里有文章详细描述,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

8


答:在明末花样繁多的火器里,诞生于明朝嘉靖年间的三眼铳,确实是“红了很久”的一款装备。比如1959年经典老电影《林则徐》里,出任钦差大臣的林则徐到任广州时,当地官员就命人用三眼铳施放礼炮,给这位不久后的禁烟英雄,好好助了助兴。


不过,放在真实的明末战争史上,这电影里“火光灿烂”的三眼铳“礼炮”,却一度是大明军队里的硬核装备。特别是在抗击后金(清军)八旗的辽东战场上,号称明末精锐的辽东军队,就大量装备三眼铳。比如辽东督师孙承宗麾下火力生猛的“车营”里,每支25人的“步队”,配备6支三眼铳。每支25骑的“骑队”,配备10支三眼铳。而在其最精锐的“前锋后劲营”,全营三千骑兵的规模,配备888支三眼铳。公认的“主战火器”。

而在清朝人绘制的《满文老档》里,三眼铳也是标准的“熟脸”。比如《满文老档》里还原萨尔浒血战的《诸王破康应乾营战图》里,就有手持三眼铳的明军士兵,浴血硬杠八旗铁骑的画面,堪称那一系列“明亡清兴”战争里,无比生动的写照。


如此“受欢迎”,是不是因为三眼铳威力很大?这款全长350到450毫米之间,口径约15毫米的单兵火器,放在各类野史小说里,威力常被演绎得神乎其神。但要对照真实的历史,却得无奈的说一句:真不是。

比如三眼铳诞生伊始的16世纪下半叶,同时代的一代战神戚继光,就曾精确点评过各类火器的性能。要论战场上射程远威力大,那要首推“力能洞甲”的鸟铳。别管是步战还是骑战,单兵火器就是“唯鸟铳为利器”,吊打一切同类装备。至于三眼铳?那是“号炮必用三眼铳”,也就是打个信号弹,跟清朝人拿三眼铳“放礼炮”的操作,简直不谋而合。


戚继光为何如此“小看”三眼铳?明代科技宝典《天工开物》,也展现了三眼铳实锤的杀伤力:三五十步里可以打鸟,再远就没咒念了。反而看人家鸟铳,八十步外还能击穿双层湿棉被,差距真心有点大。明末科学家徐光启的《兵机要诀》更精确概括了三眼铳的毛病:“膛短无力,又难取准”。那真是杀伤力又小,准头也不灵。

看过这类吐槽,也就能理解,为什么手持三眼铳的辽东明军,跟八旗的火器兵对轰,都被轰得七零八落,对抗装甲防护严密的八旗步骑兵,更是打不透人家的甲胄,甚至哪怕“兵发枪炮如雨雪,”对方也“进击无一死者。”实在是这传说中的“神器”三眼铳,除了响声大能打信号外,其他方面都不给力啊。

那如此不给力的装备,明末时为何却突然风靡了?难道大明朝真没好枪?恰恰相反,明末的最后半世纪,恰恰是明朝“军工科技大爆炸”的年代,别说“又远又毒”的鸟铳,17世纪明朝就研发出了“自生火铳”燧发枪,欧洲先进的西班牙Musket火枪,即明朝人所说的“斑鸠脚铳”,也被明王朝引入进来。另外诸如“鲁密铳”“迅雷铳”等改装火器,也是琳琅满目,随便选一款,都是“世界先进水平”。

至于早就公认为“五倍于弓矢”的战场神器鸟铳?那早在戚继光拿着三眼铳打信号弹的年月里,就被戚继光实现了批量装备:戚继光晚年苦心编练的蓟镇七大车营,每辆战车配属的20名士兵,至少要装备四支鸟铳。每15000人规模的步骑兵部队,装备鸟铳也在1620支左右,齐射战术更炉火纯青。就是凭这凶悍的火力,戚家军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一度吊打四方,打得昔日凶横的鞑靼部落,跑来痛哭流涕求投降。


可以说,无论是先进火枪的引进与研发,还是战略战术的训练与执行,明末的“军事人员”,既不缺理念,更不缺经验。但既然如此,晚明的军队却为何无视一切“世界先进枪械”,死抱着三眼铳不撒手呢?

首先一个原因,就是“三眼铳”自己的可爱之处,别看有那么多缺陷,可三眼铳毕竟能在距敌三四十步的距离上连射或齐射,打完了还能直接当冷兵器与敌死磕,着实简单粗暴好使。对付防护装备有限的鞑靼游骑或倭寇士兵,也确实在有效攻击距离上有奇效。当然,对付“升级”了的对手,那就俩说了。

更重要的原因,戚继光的恩师唐顺之就一语中的:鸟铳是厉害,可这玩意不好造啊。放在手工业发达的江南地区,造出来的鸟铳当然个顶个靠谱。但放在其他地方,可就两说了。明朝中后期,“兵仗局”等火器制造单位,早已腐败不堪,工匠水平也一代代退化。嘉靖年间京城工匠造出来的鸟铳,全都是“其炼铸既苦恶,而又无能用之者。”简直就是残次废品。却让鸟铳的“口碑”,倒霉“背了锅”。

而到了十七世纪时,明王朝的火器生产,更是退化到越发无底线。发往各地的常规火器,都常见残次品扎堆。鸟铳这类高技术含量的火器,当然不是想造就造,也就是“技术含量低”的三眼铳,造起来比较保险。万历三十七年,明王朝曾巡查京营,发现这理论上应该装备最精良的部队,火器大都朽坏不堪,连战车的挡板都腐烂掉。兵部职方司郎中徐銮因此建议明王朝训练“三千鸟铳兵”,结果也不了了之——鸟铳?造的出来嘛。

而且这“生产退化”的锅,也绝不能工匠来背,其实是上梁不正下梁歪。比如万历晚年时,明朝杰出军工专家赵士祯,成功研发出杀伤力强大的“鲁密铳”,然后兴奋上书万历帝请求批量制造。这消息传出来,明朝工部兵部各级官员,立刻成了闻着味的老鼠,纷纷蜂拥而来。结果万历拨了三万两银子经费后,各级官员就开始扯皮,扯皮到“造枪”计划不了了之,一条枪没造出来,三万两银子少了一万四千两,账本都“意外”没了。


看过如此闹剧就知道,明军能批量装备好枪,那才是见了鬼,有三眼铳就不错了。

更重要的原因,当年戚继光更是悲愤吐槽:“北卒坌而不耐烦”。也就是士兵嫌用起来麻烦,不愿用。事实也确是如此:鸟铳虽然强悍,但鸟铳的开火和战术,都是繁琐的军事操典,必须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才能形成杀伤力。但“严格训练”这事儿,对于明末的大多数军队来说,简直是个笑话,也就是良心军队戚家军能做到。至于其他军队?还是简单粗暴的三眼铳好用。

甚至,到了关乎明朝国运的“萨尔浒大战”时,参战的十万明军,火器都大量缺失,如《满文老档》里记录的那样,士兵能用的,基本就是三眼铳。而且以明朝许多官员的怒斥,军队的操练“袭其形似”,也就是摆队列装样子,以明朝官员何栋如的嘲笑说,明军的“名将”们,也都是“恃其弓马技艺”,毫无火器战术理念。




到了风雨飘摇的崇祯年间,也晚明悍将卢象升的叹息说,哪怕是精兵,有时候在校场上站一会,就有“僵而仆者”,士兵们“饥寒逼体”,肚子都吃不饱怎么打仗?这还是明末的“精锐”部队。军制败坏到这地步,这样的军队,别说用三眼铳,就是一人给一挺机关枪,这大明,也得亡啊。

一根三眼铳,或许更像一支“试纸”,测出那看上去繁华的晚明,一身触目惊心的毛病。

参考资料:《明史》、《纪效新书》、《练兵实纪》、中国军事史编写组《中国历代军事思想》、李梦阳《明帝国灭亡真是因没进口西班牙重型火绳枪而打不穿清军铠甲?》、鹰扬铳手《话说棉甲真的能防弹?》、飞龙刀八重樱《鸟铳与三眼铳谁强谁弱—听听戚继光怎么说的》、周维强《明代战车研究》

作者:我方团队张嵚

9

明朝是中国火器发展较为曲折的时代,在明朝中前期中国火器领先世界,然而到明中后期却开始逐渐落后西方,甚至不得不依靠从西方进口火器。

三眼铳则是明朝火器中发展更为曲折的一个火器,火铳是“利用火药在膛内燃烧所生气体压力发射弹丸的一种管形射击火器。”火铳一般分为单管和多管的,多管就是以三眼铳为多,每管口径两三厘米,长三四十厘米,每个铳管上都有引出药线的孔。

使用时在铳管内添加火药,最后装填钢球或者铸铁块、碎铁砂等,在小孔处添加火绳,使用时点燃火绳,引爆装填火药将弹丸发射出去,三个铳管可轮番射击。

这种制式的三眼铳很明显有点像我们打游戏中使用的“喷子”,射程短,精准度低,装填速度慢,因此,在明朝时期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没有受到重视。

与当时的“竞品”鸟铳来说,实在是相差悬殊,由于军事用途前景渺茫,三眼铳被民间老百姓当作“听响”的利器,逢年过节就放一下,好比除夕放鞭炮就听个响。

一直到晚明万历之前,三眼铳在明军中的地位也很低,通常情况下,在明军的编制中会以佛郎机+鸟铳为主要输出,而以火铳为辅助,三眼铳作为火铳的一种,更不受欢迎,真正使得三眼铳受到重视是在万历三大征之后,尤其在辽东战场上,主将纷纷要求增加火器中三眼铳的占比,在女真崛起后,明朝当局开始大规模加大三眼铳在军队中的比重。

根据《明神宗实录》记载“兵、工二部议:以库贮盔甲并铜铁大小佛郎机、大将军、虎蹲炮、三眼枪、鸟铳、火箭等项,委官挑选演试,解赴辽左。”

到了天启朝,三眼铳的应用规模更大,到了崇祯朝辽东战场,三眼铳甚至取代了鸟铳在军中的地位,成为明军的主战制式武器。

为何三眼铳会有这样一个从不受重视到后来成为制式火器的过程?

相对于三眼铳,它的“竞品”鸟铳,射程更远,射击更精准,在明朝中前期的明军中深受欢迎,认为鸟铳是最奇巧的火器。

在抗击倭寇的时候,鸟铳起到的作用就很大,然而鸟铳的缺点也是有的,那就是相比于三眼铳的造价更高,维护成本更高,所以,鸟铳虽然深受欢迎,但是造价太高,因此,才有了造价较低的三眼铳作为辅助。

而三眼铳能够从辅助上升到输出位,也跟战场有关,明朝中前期的战场主要在南方局部地区,以抗倭为主要军事行动,通常情况下,天气对战争的影响比较小,鸟铳射击更准,而到了明朝后期,明朝的战场从南方转移到了北方,对手主要变为游牧骑兵。

在北方战场上,鸟铳就不行了,因为北方寒冷风沙大,鸟铳没有引线,需要把火门打开,一打开就被大风吹跑了,相对于三眼铳的敦实,鸟铳还有些单薄,一旦和敌人白刃战的时候,鸟铳就碍手了,而三眼铳就像一个大棍子可以当作武器,与敌人进行厮杀。

鸟铳相比三眼铳最大的优点就是精准度,在面对北方游牧骑兵的时候,这点精准度也是白搭,火器对游牧骑兵的劣势扭转是在机关枪出现之后,而鸟铳那个时代,根本没法对抗,当时北方士兵,宁愿使用更加落后的弓弩都不愿意使用鸟铳。

三眼铳的优点在北方战场更为突出,三眼铳枪短小精悍,适合明军骑兵使用,类似古代版的骑兵枪,虽然精度不如鸟铳,但是在近距离作战的时候,三眼铳是“喷”出来的,杀伤范围大,杀伤力强。

更为根本的一点就是,三眼铳破甲能力强悍,明朝中后期随着棉甲的出现,士兵防护装备也得到了升级,由于棉甲成本低,得以快速普及,普通士兵也能够穿上,相比于以前的任何一个朝代,都没有明朝末期时的军队防护强。

在这一点上,三眼铳相对于鸟铳的优势更加明显,根据资料显示,三眼铳在五十米内可以破重甲,在80米外,能够重创不皮甲的人,所以,两军对阵时,携带三眼铳到中进程时放上三枪,然后再进行近距离肉搏,效果肯定比鸟铳要好很多。

在万历三十四年(1606年)成书的《兵录》中分析三眼铳比鸟铳更适合骑兵:“三眼铳一杆三铳,每铳可著铅子二、三个,伺敌三、四十步内,对真方放;一炮三放,其声不绝,未有不中者。虏马闯至则执此铳以代闷棍,虏纵有铁盔、铁甲,虽利刃所不能入者,惟此铳能击之。故在北方鸟铳不如三眼铳也。”

10

你好,我是静心匠道,历史领域创作者

明朝军队大批量使用的三眼铳,性能很一般,为何还要装备?

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先科普一下什么是三眼铳。

其实三眼铳就是类似一种手枪一样的火器,但是只能叫火器,不能算是火枪。由于有一个很奇葩的外形,就是三根短长的单管链接在一起。所以叫三眼铳。是单铳火器的一种延续发展设计,主要是加强了威力,至于是否有效的杀伤力,需要看战斗的情况来定。

那么三眼铳,是怎么使用的呢?首先要用的时候,需要在铳管内加黑火药,再来,就是装填钢球,还有什么铸铁块、什么碎铁砂等等,在后面的小孔处来一条火绳,算好时间,点燃火绳,火药将弹丸发射,由于可以齐射,也可以轮番射击。是什么不错的火器,通常三眼铳的尾部会有个手柄,还有,就是尾部会加上长短不等得木杆用以握持或者打击对手,这样能有效得保障射手安全。

三眼铳在宋代还没有出现,后来经过元代得发展,在明代就很常见,不过缺点就是射程近,其实比起传统得弓弩还要近和慢;因为装填速度太慢,所以效率不高。不算是也给合格得火器。

后来,在火枪得发展和清朝得压制下,三眼铳给历史遗忘了。但是老百姓还有保留下来,不过不是利用来战斗,是当做驱魔吓驱除邪物的工具。客家人,现在依然看到三眼铳和这类活动。

那么这样得一个效率不高得火器,为什么得到明朝军队得青睐呢?

这个需要在万历三大征说起,其实三眼铳最初在明朝军队里面中并不普及,只是充当打杂得角色,主角是当时的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的火铳。

但是到了万历二十三年,“三眼铳”获得了一个舞台机会,被发配到辽东,

根据:《明神宗实录》万历二十三年三月庚子:“工部覆蓟辽总督孙矿、抚按李化龙、宋兴祖所请,戊字库旧贮盔甲、弓箭、撒袋及京库旧贮三眼枪快枪,合行量给,以济军兴,他边镇不得援以为例从之。”

但是,就是有了配角的机会,“三眼铳”的也不受重视。但是转折点来了,辽东地区后来开始较大规模配发“三眼铳”,时在女真人崛起之时。到了天启一朝,“三眼铳”的制造和使用规模开始扩大,到了崇祯一朝,“三眼铳”的制造和使用规模越来越大

《崇祯长编》崇祯二年二月戊戌:“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时道臣宋统殷造红彝大炮一门,外臣陆续督造精好三眼抢一千余杆。”《崇祯长编》崇祯二年十月:“大同巡抚张宗衡疏言:臣请鸟铳五千杆,又臣新造三眼枪五千杆。”

到了最后三眼铳替代了快枪、神机枪等单管铳,成为明朝末年的主战火器。

根据历史数据,明末,特别时辽东各镇,三眼铳成为了主战武器。骑兵=和步兵都装备着三眼铳。特别时辽东镇于1630年的编制图,正兵火器营的基本战术单位是”队”,就是全部全装备三眼铳军队。

这里能看出来,其实喜欢用三眼铳是北方的部队,特别是辽东的边军,经过大量的战斗,装备了足够成建制的三眼铳部队,这个是在明朝南方军队比较少见到的。

为什么北方的明军喜欢用三眼铳呢?

主要是经过了赵士祯改良后的三眼铳,比鸟铳更适合在北方的平原和山地作战。还有就是鸟铳的制作也过于复杂,当时的北方工匠不善长做鸟铳,同时明军北方的都是比较贫穷,明朝末年的各种资源和环境的破坏,使得明北边的更加动荡,很难为部队发放负责和精细的鸟铳,因为制作太多钱了,而三眼铳制作简单,装备快的特点就很明显了,而且后座力不大,损耗的火药又少。所以最后成为了天启和崇祯的至爱火器。主要还是一个字,穷啊。

对比一下后面和明军作战的清军,同样也去仿制鸟铳,而不是仿制三眼铳。说明了北方明军装备三眼铳和不是三眼铳特别厉害有什么关系,其实还是明末财政上不足导致的无奈结果。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