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儿子刚开始叛逆的时候,打群架、玩游戏、早恋、夜不归宿,都有过,被学校喊家长更是常事。只要孩子不回家,我就天天提心吊胆的。记得有一天看到街边围着一圈人,旁边还有一辆救护车,我吓得心提到了嗓子眼,我都不知道自己是怎么走过去的,生怕中间被围着的那个人是我的孩子。看到不是,才长舒一口气。
那时的我还没有学习心理学,也是用尽了各种的办法,威逼过、批评过、示弱过,甚至绝望地乞求过,都没有用,孩子离我越来越远,越来越不愿意跟我交流。
幸运的是,通过学习心理学,我知道了,我们做父母的不仅不是要制止孩子叛逆,而是要帮助孩子叛逆成功。
我的亲身经历让我明白一个事实:孩子之所以会远离父母, 是因为父母无法接纳“不听话”的孩子,接受不了原来的那个小乖乖小可爱变成了现在的“讨厌鬼”,所以企图用一只手臂牢牢地呃住孩子的咽喉,让孩子不得发声,用另一只手臂紧紧地箍住孩子的双腿,让他不得离家半步。有的父母还会高举着有力的拳头,准备时刻打压孩子昂起的头。
可是,发展自主性和身份的同一性是青春期孩子正常的心理发展需求。他要成为一个独立意志的个体,他要挣脱父母的控制,成长为一个自己想要成为的那个人。父母越是要控制他,他反控制的力量就会越强。
青春期的孩子既不是小孩,也不是成年人,这是非常重要的“青葱岁月”,格外需要父母谨慎对待。既不能太松,更不能太紧,保持距离,张弛有度,也许是最佳策略。
那么,父母怎么做才能帮助孩子叛逆成功呢?
支持孩子自己作自己的主
青春期孩子最大的特点就是开始“不听话”了,他开始有主见,要自己拿主意,这是好事,因为一个人的决策力就是在青春期的时候锻炼出来的。
所以,家长应该鼓励孩子自己拿主意,而不是因为孩子的不听话而暴怒。如果孩子现在能作主,就意味着当他18岁离开家的时候,就能更轻松的融入新生活。
当然,允许孩子作主,并不代表着放任不管。这时候的家长,更适合当孩子的朋友和军师,平等的参与到孩子的生活中来,而不是对孩子的生活指手划脚。
怎么参与呢?当孩子有困惑的时候,父母把自己的人生经验传递给孩子。说到这里,估计很多父母会叫苦连天,“他怎么可能听得进去呢?”如果孩子听不进去你的话,那说明他不喜欢你不信任你,表面上他是在抗拒你说的话,其实他是在抗拒你这个人。
所以,如果你想让你的孩子能听进去你传递的经验,你要做到两件事,一是保持良好的亲子关系,孩子信任你才愿意听你说话;二是传递经验的时候,你的态度要尊重,而不是摆去父母的架子强迫孩子接受。
2. 尊重孩子的新身份
每个孩子都有一个梦,只是有的梦在成年人的视角中大多数都太荒唐,不符合父母的期待。于是就会不断的干扰他,刚刚冒出来的新身份就被打回原型了。比如说,有的孩子想当明星或游戏玩家。本来父母也想跟孩子做朋友,好好聊聊,结果孩子刚说出这个梦想,父母就变成了愤怒的狮子,急于制止和批判。
实际上,家长不必过于紧张,你可以通过提问区分他是真的想那样,还是只是说说而已的理想化。
比如:你想当明星啊,你计划怎么做呢?准备考取哪个艺术院校呢?如果他连计划都没有,那就是理想化,你大可不用当真,过一阵他就又想别的了。当他真正的新身份出来的时候,他有计划的同时还会有行动。这就是让孩子在过程当中呈现自己,千万不要去压制孩子。
3. 把孩子的攻击性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如果你的孩子特别愤怒,并开始说脏话,这时父母该怎么办呢?很多父母会说:你怎么可以在父母面前说这样的话,反了你了!那孩子就真的再也不跟你讲话了。
建议父母这时候做一个好的示范,教会孩子表达情绪。你可以跟他说:我注意到你说脏话了,你一定很生气,是什么让你这么生气呢,跟我说说好吗?
帮助孩子们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学会表达自己的情绪,是父母最明智的决定。
另外,孩子们在尝试了解这个世界,他们在某些方面比父母更聪明,所以,别费力跟孩子去争辨或企图说服孩子,试着跟孩子达成某种和解。比如每周玩多长时间电脑,每天最晚几点睡觉。如果孩子同意的话,父母首先一定要做到。你不能一边要求孩子看书,不玩游戏,然后你自己抱着手机玩个没完没了。
最后,回到题主的问题上来,如果孩子两个多月不和你说话了,请觉察一下,你是否足够尊重孩子,你是否剥夺了孩子自主的权力,你是否武断地打破了孩子的梦想,你是否用攻击来应对孩子的情绪,你是否只需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到底是什么让孩子觉得跟你无话可说。
现在我的儿子非常优秀,我是他最信任的朋友,而且他在大二的时候就具备了独立生存的能力,不光能自己赚取生活费,还能有所节余为家里买东买西,完全不用我操心。那我是怎么做到的呢?
其实孩子要的一点都不多。
当孩子在外面做了错事,被老师批评责骂的时候,当孩子对我爱搭不理的时候,我第一时间关注的不再是他做错了什么,而是关注孩子的情绪,看见他的恐惧、他的惶惶不安、他的愤怒、他的渴望,我会及时的安抚他的情绪,会站在他的角度上看到他情绪背后的期待,然后把我看见的内容告诉他,与他共情。
当孩子跟我观点不一致的时候,我会第一时间说:儿子你说的有道理,你很会分析和思考,这很棒。并用我的目光和表情表达着赞许与认同。
当孩子被看见被接纳了,他自然就会柔软。接下来你再跟孩子讨论和分析,给予正确的引导,效果就会好很多。
这样的次数不用太多,甚至你在第一次使用的时候,孩子可能就会给你一个大大的惊喜。这真的是:家长改变一点点,孩子成长一大步。所以,家是传递爱的地方,不是传递要求、传递嫌弃、传递地位的地方。你爱他,你会爱他,你会用他需要的方式爱他,他就会报之以李。
我是心理彦究员,优质心理领域创作者,欢迎您的关注、点赞和评论。如果您有家庭、婚姻、情感、亲子类的心理困惑,欢迎私信,我会第一时间回复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