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的夫妻付出了全部培养出的孩子。长大后极少联系,这样有意义吗?

这个问题我也有同感,现在社会压力这么大,竞争这么激烈,孩子和家里联系少也是能理解的,作为家长是矛盾的,都想让自己的孩子成才,学有所成了,又要远离家乡,我们从小也是常常听到父母讲,好儿女志在四方,所以宁可让他放飞,也不想让他碌碌无为的围着我转。

因为生儿育女繁衍后代,是每个正常夫妻的责任,孩子只是自己的精神寄托,只要他在远方过的好。工作顺利,多联系少联系都无所谓,作为家长也要放下家长的架子,也不要有什么想不开的,孩子永远是自己的亲骨肉,虽然平时联系少,关键时刻不会抛弃你的。调整好心态。自己也就平衡了。

最佳贡献者
2

有意义,孩子是父母的延续,父母不应指望孩子回报自己,孩子的路还很远,孩子也很累,我绝不以假道德绑架讹诈我孩子。

3

善良的中国父母,多数都是在为孩子而尽心尽力,得到的回报是表面风光,心中苦楚肚里吞,虚荣的光环下,孩子变成理所当然,你的就是他的,父母成了孩子永远的奴隶,都是姣宠孩子惹的祸呀?

4

夫妻付出的全部,培养出来的孩子,如果自已的孩子出到社会后,共同偿还债务,照顾好父母的生活等,不要紧,还算这孩子有良心,懂得报恩,这也是社会上,所需要向往的状态。如果自已的孩子出到社会后,不共同偿还债务,夫妻二人,对父母生活和健康情况,不闻不问,就等于其父母养了一个无情的人,有孩子等于没有孩子一样,这都是社会上的败类,也是社会不允许的状态。

所以,我说,孩子对父母的感恩之情,大都是存在的。但是,偏偏有种人,对自已的父母,根本就没有感情,甚至产生一种仇恨、敌对状态,不懂得感恩。这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矛盾,也是人与人之间的缘分,更是其个人的人格出现了问题,这也是社会的问题。

在此希望大家要做懂得感恩之人,懂得孝顺父母,积德之人。不要做那些损人利已,虐待父母,失德之人。

5

以前我觉得留守儿童要关注,现在一批批留守父母同样需要关注。

这些留守父母,含辛茹苦地把孩子教育成人,希望自己的孩子有一个美好的未来。耗尽了毕生精力终于换取了孩子的远走高飞。

孩子像是自由的小鸟飞去了自己乐园。而留在了空巢的父母只有在心中牵挂着他。

医院里有位老先生,培育出了一对优秀的儿女。儿子去了美国,女儿去了澳大利亚。在九十年代那是多么的令人羡慕。

那个时候,老先生在班上没事时就会拿出子女的照片给我们看,那种满脸的骄傲幸福是掩不住的。虽然远隔重洋,但当时老先生还未老,有班上,所以也无所谓孩子的联系多少。

但在老先生退休没多久,他的老伴因病瘫痪在床,而老先生自己 又因中风出现了偏瘫。这个时候两位老人的生活陷入了困境。

虽然说子女给他们买了别墅,请了保姆。但子女不在身边,很多事情保姆是无法替代的。

每次到医院来,老先生总是颤巍巍的推着轮椅,穿过大半个城区,帮老太太看病治疗。看到这些,着实让人不忍。

他的两个子女在异国他乡已经成家立业,有着自己的事业和家庭,所以基本上两三年才回来一趟,平时工作繁忙联系也极少。

后来,医院领导实在看不下去了,主动承担了看病治疗的事,专门给他们安排了医生护士上门服务,才解决了就医问题。

我曾经去他家做过治疗,进到空旷的大别墅,看到两个风烛残年的老人,还有一个不怎么上心的保姆,那种滋味不好说。

虽然说“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但一味的付出了自己的爱,却忘了教会孩子如何爱,这真的不是一个成功的教育。

所谓的“精英”,我们看到的大多是在职场能够叱咤风云,有着高人一等的智商。他们往往以工作重要,事业发展为由掩盖了情商低的事实。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一个所谓的精英,连自己的父母家庭都不能照顾到位,又怎能在社会上获得长久的立足之地?

俗话说得好:“你养我小,我养你老”。这不是等价交换,这是基本的伦理道德。如果这一点也做不到,那真是教育的失败,父母的不值得。

我想,《常回家看看》这首歌之所以一直被传唱,也是因为唱出了绝大多数父母的心声。

古人云“父母在,不远游”。作为孩子,应该把缺失的家庭教育补一补,为了倾尽全力的父母不再遗憾,为了将来老去的自己不后悔。请善待父母,关爱他们。

6

这个问题我不这样看待,影视剧中,象赵一曼,她的父母把她养大,她为了抗日,连真实的姓名都不能用,还能给亲朋好友,父母亲联系吗?肯定是不能的,后被判徒出卖,英勇就义,父母还不知道。

当代社会中,有的夫妻付出全部培养出来的孩子,长大后极少联系,这样有意义吗?肯定有,虽然时代不同了,这些孩子同样在为人类做作不同的贡献和牺牲。

就象赵一曼的父母和当代这些孩子的父母一样,他(她)们认为孩子长大了,不能光为自已活着,应该为人类做点事情,所以不联系,不见面,不打电话,都是值得的,也是有意义的。

7


培养孩子是每个做父母应尽的义务,培养孩子不但要量力而为,也要因孩子而异,顺势而为。

父母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是坚定的支持者牵引者,也是孩子学习进步的喝彩者。但仅限于自己为孩子喝彩。做父母的不应该把孩子上什么学,在哪儿上,作为炫耀的资本。更不可以相互攀比,盲目追求高大上。毕竟扶养孩子只是做父母的人生的一部分,押上是全部是不妥的。毕竟这是生活,不是赌博。


孩子成年后有自己的生活,也要结婚生子,扶养下一辈,一辈一辈就是这么过来的。孩子长大后也需要成家立业,需要艰苦努力。如果这时做父母的一味强调孩子要关心自己,看望自己,无疑为孩子增添负担,带来影响。父母要坚持拥有自己的生活,日常的挂记和远远关注也不失为一种选择。

做父母的对孩子有抚养培养职责,不能索要回报。孩子也有孩子选择的权利,父母也要坚持自己的生活,两者分清了。就不会出现孩子和父母互相绑架人生的状况了。

8

夫妻俩穷尽一生培养出自己的孩子,其真实目的、真正意并不只是要孩子们不离不弃地守在身边尽孝。孩子是父母的、家族的,更是社会的国家的。而孩子的教育培养也不仅是父母和家庭的责任与义务,国家和社会的努力也贯穿孩子成长的始终。我相信,绝大多数的父母在抚养、培育孩子的过程中,其最大的心愿绝不是把孩子強留在自己的身边,而是把自己个人的 ,家庭的理想和希望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在工作中、在社会上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有贡献的人!可以肯定地说、自己的孩子趆是有本事、有工作、有事业,对社会、对国家的贡献越多、趆重要,做父母的也就赿是知足、越是幸福。而孩子们与自己相距多远,相聚有多难、回家有多少并非父母们人生的最大意义。当然,作为孩子们来说,一定要体谅父母、孝顺父母,不管工作有多忙、路有多远,一定要常回家看看、一定要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9

我不知道提问者所谓的意义是指什么。若是指天妻付出全部培养的孩子不能尽孝心,那么,生养孩子这件事就没有意义的话,这种观点我不敢苟同。

生养后代,是任何动物都具有的基本属性。作为高级动物的人,不会连这点基本属性都不具备了吧!人来到这个世界上,就应该承担起作为一个人必须承担的责任,这种责任分为社会责任和家庭责任。生儿育女即体现了社会责任也体现了家庭责任。如果谁都不完成这种责任,人类还能存续下去吗?

子女不尽自已的赡养义务,是道德感和责任感的缺失,造成这种缺失,即有本人的问题,也有家长和学校以及社会的问题。比如家长的示范作用如何呢?

如果子女不尽赡养责任,社会的相关机构会进行干预的。

社会发展到今天,还抱着养儿防老的观念,实在是有些过时了。

10

我不懂得培养,只知道生养,因为生了孩子就得养育他长大成人,因为在自己心里从来没有觉得孩子应该怎样,而是期望他如一个普通人一样便很好了,但是对于我们养的这一批特保儿不知怎么的就养的不普通了,该工作的时候不工作,该结婚的年龄不结婚,他们活的个性,自我,我们活得不敢吭声,夫妻都是付出所有为了孩子,但是真心的没有指望回报,只想他们成人,立家就是最好的回报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