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里我再次声明,浑河之战的那帮浙兵,根本就不是所谓的戚家军,不但不是,而且两者之间压根就没什么关系。
所谓戚家军,指的是戚继光在浙江抗倭的时候训练出来的新军。在戚继光调任蓟州之后,戚继光为了整顿边军军纪,特意申请把自己的老班底调过来做亲兵。再之后,戚继光的军事派系基本上就在蓟州扎根了,跟浙江是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事实上就包括抗倭援朝战争中的那支浙兵,也是跟戚继光没啥关系,只是吴惟忠曾经协助过戚继光在浙江抗过倭寇。因为鸳鸯阵确实厉害,所以基本上整个浙军在训练时,都是要按照《纪效新书》来操练。如果说会鸳鸯阵就是戚家军了,那整个浙军都是戚继光的部队呗!
再说如果戚继光在的话,能不能打得过努尔哈赤,这个答案是肯定的。努尔哈赤是厉害,但也只是局限在谋略上,并没有什么新的战术改造。而戚继光,可是中国近代陆军军事之父。
戚继光在军事上的贡献,在于他创编了新的步兵方阵,并且和车营相结合。其实这是要比欧洲的胡斯车堡先进的,只是在火炮的火力上因为先天不足而略显不足。
明末辽东战局初期之所以悲哀,一方面是因为战车数量不足,另一方面就是募兵斗志不高、缺乏训练,打仗只能依靠家丁武装。
但如果戚继光在的话,这个现象将会减弱很多。就是战车数量补充困难的话,至少募兵的战斗力不会差。
而且戚继光在的话,作为总兵,他十有八九是要出征的,但是凭借他的威望和经验(戚继光很有文化,跟儒生们关系很好,至少可以搞定杨稿),杨稿在出兵萨尔浒上肯定是要听他的建议的。
按照戚继光的势力,分兵出击也不会让自己处于绝对军事劣势,至少在局部战场会保证兵力和后金相差不大。而且不会死板的就是奔着赫图阿拉去,而是以消灭努尔哈赤的机动力量为主要目的。
戚继光也不会像杜松那样轻敌冒进,舍弃最有利的战车而急行军。如此一来就是灭不了努尔哈赤,也不至于战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