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艺术 >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怎么办?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怎么办?

2020-07-27 02:30阅读(99)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怎么办?:我家孩子读小学的时候,被同学在脸上踢了一脚,他非但不敢反抗,甚至连哭都不敢哭。放学回家后,我发现他脸

1

我家孩子读小学的时候,被同学在脸上踢了一脚,他非但不敢反抗,甚至连哭都不敢哭。

放学回家后,我发现他脸上的伤,问他是怎么回事,他才告诉我,是在做课间操的时候,站在他前面的男生转身“回门”一脚故意踢在他脸上的。

我家孩子生性善良,比较内向,从不惹是生非,但这种性格的孩子往往容易被那些比较暴力的孩子欺负。

当时,看到孩子脸上的伤,我既心疼又难过,这种情形与同学之间善意的玩笑全然不同,孩子越是表现得懦弱,越有可能受到更深的伤害。

我多么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在别人恶意伤害的时候勇敢地反抗啊,我们可以不欺负别人,但应该学会保护自己。

后来,我去学校找到老师了解情况,老师说那个男生不止欺负我家儿子,全班同学几乎都挨过他的打,是一个不服管教的孩子,老师也拿他没办法。

我才发现,以儿子的性格遇到这样暴力的男生,是丝毫没有招架之力的,他的内心除了恐惧与害怕,根本不可能去反抗,即使去反抗也不是对方的对手,反而可能受到更大的伤害。

儿子之所以选择沉默可能是当下最好的保护自己的一种方式。

不过,这件事因为我的及时介入,老师严厉地批评了那个男生,后来再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

作为父母,如果发现自己的孩子受了欺负,一定不能掉以轻心,需要及时地干预,为孩子提供必要的帮助。同时,也要教导孩子,遇到自己无力解决的事情时,不要藏在心里,一定要学会向值得信赖的大人求助,可以是老师,也可以是父母。

另外,外表瘦弱的孩子可能更容易受到欺负,父母需要注意让孩子平时加强锻炼,先想办法让孩子拥有强壮的身体,慢慢变得强大起来,也就没有孩子敢欺负了。

-END-

2

你好,我是桃小真育儿。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遇到孩子被欺负,只会哭或者只会找妈妈,没有其他反应。又心疼又担心。被人打了或者磕了碰了疼在娃身上,心疼在妈妈这里。担心的是,如何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对孩子社交和以后入园等情况存在影响。那要怎么去引导孩子跟别人相处?尤其是遇到被人欺负了只哭不还手。

一.家长做示范。孩子遇到被人欺负,只是哭,可能你平时没给孩子做示范。这个欺负包括很多,比如抢玩具,打人,咬人……大人要在生活中给孩子逐渐普及到。被人欺负后,家长要及时给孩子做示范:可以直接从抢玩具小朋友拿过来玩具,然后再进行朋友间的沟通。

二.角色扮演。在家跟孩子相处时,要尽可能的先去教孩子遇到,被人欺负了怎么办。这里可以用布偶玩具来互动,也可以找家里其他人一起参与,并告诉孩子某个场景怎么处理。

三.见多识广。可以的话,家长一定要带孩子多出去看看,每次出去都有不同发现。去超市,公园等等。尽量去给孩子创造一些和别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的时间。

四.语言表达能力。其实语言这块是社交最重要的因素。一个善言有趣的孩子会受其他小朋友欢迎。有些不太会说话,甚至只会咿呀说话的小朋友。被人欺负几率还是有些大的。所以家长要多跟孩子交流。先在语言这块尽量做到顺利表达自己的想法。

望有帮到你。

欢迎留言你讨论,你在孩子遇到被人欺负后你的做法。一起学习交流。

关注@桃小真育儿 每天分享母婴育儿趣事或小知识。轻松高效带娃~

3

很荣幸回答您的问题,现在我来说说我的观点。

孩子在玩耍的过程中与小伙伴发生争吵和打闹是常有的事。如果孩子被人打了却只会哭,那我们要考虑孩子是否在处理情绪时的能力还不够,在性格上比较温柔善良,我们注重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让孩子具有坚强的意志、美好的心灵、活泼开朗的个性、强健的体魄。具体我们可以从这四个方面入手。


  • 一.同理孩子,排解情绪

如果孩子被人欺负了只会哭说明孩子缺乏处理类似事情得勇气与坚强,这是我们首先要做的的同理孩子,理解孩子的情绪。

孩子被欺负了在哭说明他们心里往往是害怕的,难过的,缺乏安全感,这时候我们家长第一件事是理解他,让他觉得有安全感。

我们可以陪伴他,可以让他通过哭来抒发负面情绪,因为当孩子已经处在这种极端负面的情绪中,我们要教会他怎样排解负面情绪,我们可以告诉他如果很难受可以在自己的房间里哭一会,发泄心中的委屈与难过,陪伴的同时我们要教会孩子处理负面情绪的方法与能力。

事情发生时我们切记不能奚落孩子,有的家长在遇到类似情况时看见自己孩子总是哭很软弱很容易形成恨铁不成钢的心态,奚落自己孩子总是哭,没有用,殊不知这样大大伤害了孩子的内心与自尊,这样孩子更不会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在以后的成长道路上抗压能力很小,自卑和抑郁的可能很大。所以,家长家长要抓住教育的时机,陪伴他,理解他,教他发泄情绪!


  • 二.教孩子聪明勇敢地说“不可以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也应该让孩子明白,要懂得主动掌握着自己命运,不被别人左右,敢于挑战自我、突破自我,懂得对危险说“不”

只有学会说“不”,才能把握住每一个机会去展现自己,去尝试改变。别人在伤害自己时要懂得说“不”,大声的告诉对方“不可以打人”,必要时要采取正当防卫,对侵害行为积极的禁止,不能逆来顺受,懂得及时地制止和反抗


  • 三.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品质

在现实生活中,人的性格是多种多样的,具有坚强性格的人具有坚持力、自制力,能不怕困难勇往直前,不断克服困难取得成功,在遇到受人欺负时会更加勇敢。积极有力的反抗有利于终止被欺负的行为和改变软弱的形象,身体和内心的强大则会大大改变被欺负的现象。那么如何培养孩子坚强的性格呢?父母们不妨从以下几点做起:

  1. 给孩子独立锻炼的机会

教育中有时候我们要学会放手,不要溺爱孩子,让孩子始终在我们的保护伞下成长,温室的花朵经不起磨难,生活中父母一定要有足够的耐心,让孩子慢慢学着自我探索成长,千万不可操之过急,不要因为孩子做不好,凡事为孩子“代劳”,只会使孩子永远也长不大,甚至剥夺孩子自主学习的机会,同时也会致使孩子形成依赖心理,这是我们家长不想见到的。

我们要积极的为孩子创造单独活动的机会,锻炼孩子的胆量,鼓励孩子同生人谈话,表达自己的观点,让孩子多参与社交活动,懂得与人相处,多去社会实践,锻炼坚强的意志等。即使有一定困难也要让孩子自己去做。因为只有让孩子经常完成具有一定难度的事情,他才能体验克服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强自信心并变得坚强。

2.相信和尊重孩子让孩子担负一定的责任

让孩子担任一定角色可以使其性格向这个角色靠拢。孩子的性格受大人期望的影响较大,所以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把孩子当作坚强的孩子来培养。

比如男孩子妈妈可以教育他你是家里的男子汉,有你和爸爸在妈妈觉得很安全,因为男子汉会保护女孩子,给他积极的心理暗示,有助于他承担责任,变得担当勇敢!

3.让孩子保持健康强健的身体

一个身体虚弱的孩子对自己的身体没有信心,心情不好,必然怕这怕那,对人对事积极不起来,性格也就很难坚强起来。生活中我们常常发现遭受欺负的,往往是那些身材瘦弱、性格软弱的孩子。

所以,父母要让小孩多参加锻炼。小孩有一个强壮的身体,会让别人有所顾忌,不容易让人的欺负。孩子的身体素质好,有信心,有勇气,就容易培养自信坚强的性格。


  • 四.培养孩子与同伴交往的能力

孩子在相处中难免会发生摩擦,好的交往能力以及高情商有利于减少孩子之间的矛盾,提高自信,形成乐观积极的人格。家长需要在日常生活中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孩子形成平等、合作,诚实守信、善良真诚、乐于助人等与人相处时所具有的心理品质,同时要学会欣赏别人、善解人意,懂得宽容,学会自我管理。孩子出色的交往能力和高情商将会使其受益一生!

我的回答完毕,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


我是彦琳姐姐,从事一线教育工作10年,两个宝宝的宝妈,让我们一起交流更多育儿问题,欢迎关注及私信!

4

我曾经也因为孩子总挨打不会自卫,只会哭而焦虑,后来,我想到,当他10岁、20岁、30岁甚至更大的时候,他肯定不是被人欺负只会哭,这时我就不那么焦虑了。

每个父母的性格不同,每个家庭的教养方式存在差异,所以当孩子有需求、想自卫、守护自己的领地时就会采取不同的方式,有的孩子会大叫,有的会大哭,有的会伸手打人,有的甚至咬人。我们不能说某一种方式就是好的,哪一种就是认怂的,在孩子的世界里,这些都是小小的他的解决方式。

孩子被打,不会还手只会哭,其实原因很多,有可能是不敢还手,有可能是还没有反应过来,也有可能是自己不知道如何处理。家长需要注意:

1.此时家长一定是又心疼又生气,请你记住无论怎样,不要对孩子说“你为什么不还手,就会哭,你怎么这么没出息”,本来孩子已经受伤了,而且并不是他的错,二次创伤会让孩子形成自己什么都不对的错误观念。

2.允许孩子哭一会,发泄自己的情绪,被打了当然难过,等孩子平复后可以告诉他,“妈妈/爸爸知道你很难过,那下次我们有没有其他方式代替哭呢,(比如大喊你不能打我,比如你再打我我就打你,比如你再打我我就不和你玩了)”

3.有一些孩子在某一阶段就比较喜欢用打人来处理问题,那这时候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这一阶段和这些孩子保持距离,过了这一阶段就好了。

总之不要埋怨孩子,选择适合孩子的方式解决此类问题,有时选择逃离,有时选择忽视,相信孩子大了就好了。




5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没有别的反应,说明这个孩子是一个比较胆小、怯懦的孩子。这样性格的孩子,当他被人欺负后,他可能会产生恐惧、委屈的心理,但又不敢冲欺负他的孩子发脾气或者还手,也不会自己处理,只好用哭泣来表达这些负面的情绪。

家长应该怎么办?

1、不要训斥孩子。

家长看到孩子这样的表现,往往既心痛孩子被人欺负又生气孩子如此“无能”,会张口就喝斥孩子:“你怎么这么没出息?”“你怎么不打回去?”这样不但不会让孩子变得勇敢起来,而且会让孩子加上一份来自大人的恐慌。

2、拥抱孩子,与孩子共情。

让孩子感受到父母能够感受到他的无助,先接受孩子的情绪,询问他:你是不是很委屈?或者难过?,多数会得到孩子的肯定。

3、引导孩子说出事情的原委。

如果对方孩子是无意的,要劝解孩子原谅他的无心之举;如果对方孩子确实故意欺负人,就引导孩子想办法处理。

在这个诉说的过程中,孩子可能就已经疏解了情绪,止住了哭泣。

4、引导孩子解决问题。

如果我们没有教过孩子如何解决这类问题,那么孩子很可能永远学不会,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还是只会哭泣。

先鼓励孩子说出他自己的想法:“我不喜欢他这样对我”“我快跑开”“我去告诉老师“。

然后与孩子一起模拟一下当时的场景,找出不合适的地方,这时家长再给予孩子正确的示范。


我是@婉秋聊育儿,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所帮助。

6

你好,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相信每个妈妈,都会经历这一幕。遇到别的孩子欺负自己家小孩,作为家长又不能直接上去用大人的方式去处理小孩子之间的矛盾。心里又着急又担心,这种行为如果不去引导宝宝坚强面对,正确处理。

担心孩子进入集体生活,会不会经常被“霸凌”

首先,我们要引导宝宝,坚强一点哭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孩子从小的时候,只要一哭家长就很心疼的抱着哄。孩子如果要一个玩具,家长没有给买,就坐地上撒泼打滚。这时候孩子认为她通过哭闹,大人就可以妥协满足她的需求。其实,这些行为导致孩子性格比较敏感,遇到事情就会用哭来解。

建议引导宝宝学会坚强,在处理一些事情上,哭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平时,生活中孩子哭了,告诉孩子你可以哭一会,哭完了情绪平稳了。讲一些简单的道理,让孩子明白,有些事情,必须通过正确的方式去解决。

分析事情还原事实发现问题,培养宝宝的社交能力

如果被其他小朋友欺负了,和孩子一起分析这件事情是什么原因。如果是孩子之间的一些矛盾,谁做的对与错,一定要引导孩子正确认识。不能急于保护孩子,过多干预孩子的行为。这样孩子,认为家长可以帮助自己出气,孩子就会变得敏感,通过哭的方式引起大人的关心。如果是孩子自己的问题,那么需要告诉孩子,应该怎么去做,如果是对方的问题,要引导孩子怎么去处理。而不是通过哭来解决问题。

建议多留意孩子和小伙伴之间的一些矛盾,孩子的一些行为,事情过后要及时分析,如果孩子做的对,就做到及时肯定和鼓励。如果不对,要做出正向引导。让孩子多参加集体的活动,有自己的比较要好的玩伴。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我是三岁暖宝妈@暖宝宝的spring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帮助到您??

7

不要急,慢慢教。

有些孩子学的很快,你一教就会,有些孩子学得慢,要反复的教。

孩子被人欺负,等孩子冷静下来以后,家长再跟孩子讲下次遇到这种情况应该怎么做。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怎么做了。

我一个朋友家女儿,看起来很柔弱,经常在外被欺负,有时候当着朋友的面,竟然有小孩欺负她。我朋友气不过,就当着对方小孩妈妈的面教自己女儿还击,可是女儿就是学不会,还被对方妈妈说没教养,会教坏孩子。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朋友家女儿又被欺负了,她很突然的就还击了对方,从那以后,再也没人敢欺负她了,变成她跟我儿子一起玩的时候,经常打我儿子了,哈哈,逼得我不得不教我儿子,如何保护自己。

8

日常生活中家长需要教育孩子不能随便被欺负,也要告诉孩子,打人是错误的行为。同时也要让孩子知道哭是没有用的,一味地忍让是解决不了任何问题的。甚至可能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伤害。任何时候都先保护好自己再呼叫寻求别人的帮助。要让孩子学会表达自己的不满,也适当的学会反击,而不是助长别人的气焰。

9

我是@悦妈育儿经 感谢你的邀请。关于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怎么办?我的回答是:


1.为什么孩子“被欺负”后的反应会不一样?


孩子的先天性格,所处的年龄段、敏感期、家庭环境和氛围不同,对于被欺负后的反应也不尽相同。举例来说:


1岁以前的孩子,处于平行游戏阶段,也就是即使大家聚在一起,也是各玩各的,互不理睬,这一时期的孩子,哪怕被抢走了玩具,多数也跟没事儿人似的。


有了物权意识之后,如果被别的孩子抢了玩具,有的孩子会表现得比较暴躁和崩溃,有的孩子则很无助,只会哭着说“不要,不要”……


但是孩子“被欺负”后的反应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孩子会通过和同伴在游戏中产生的冲突,经过会不断尝试和调整自己的行为,最终形成和他人的相处模式。


所以这一点父母们一定要放开手,让孩子多跟小朋友们接触,孩子只有多跟小朋友交流,才能学会或者找到属于自己与他人相处的模式,而不再被欺负后只是一味的哭。


我们要相信孩子的成长模式和孩子的适应能力与学习能力,孩子不会总是被欺负的,孩子会不断地学习并尝试不同的交往技巧。


某一天也许你会发现自己家孩子仿佛变了一个人,他不再无助地哭泣了,开始捍卫自己的玩具了等等。


2.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父母应该采取的办法:


首先的一点就是:不要将家长的心疼、气愤甚至“恨铁不成钢”化为责骂发泄在孩子身上。


比如“去抢回来!”或者嘲讽孩子,“你怎么这么没用?”


身为父母的我们都是从小时候过来的,要知道,已经被打、被欺负的孩子此刻最需要的是安抚,家长要承认和尊重孩子现在很难过,甚至很痛苦。


其次:比教孩子打回去更重要的一点是,父母要先教会孩子自我保护;


抱头——团身——大声喊,在护住自己的时候,孩子大声喊,哪怕一群人围着孩子,那么外面的人听到声音,也会发现情况不对,赶紧过来而不是酿成大事。


第三点就是父母要教会孩子力所能及的社交策略


抗议:你不能抢我的东西

②轮流玩:3 分钟之后给你玩

③交换玩:你先玩这个吧

④一起商量:你想先玩些什么别的玩具


这些小方法,父母在平时跟孩子玩的时候可以一点一点的渗透着教给孩子,孩子只要慢慢学会了如何维护自己的权益的小方法,那么在社交中面对问题,就有了解决的方法,而不再一味的哭啼。



-end-

以上回答,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我是@悦妈育儿经期待你能关注我,每天分享和善而坚定的育儿理念,育儿路上我们一起成长。

10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这种情况也许并不少见。有些是因为孩子的性格,也有和父母日常教育关。而最让父母担心则让校园欺凌事件,究竟该如何让孩子学会保护自己也成为了越来越多家长日益关心事情,那么究竟该怎么做才能培养孩子这方面的能力呢?

一、家长的烦恼

知道孩子被打只会哭,家长往往是一种极其矛盾心理,有时候爸爸妈妈也无法掌握好这个度:

1、心疼了:爸爸妈妈往往第一时间检查孩子身体,看看有没有外伤,或者红肿等情况,然后就是关切询问孩子:“打哪了,疼不疼?”如此等等。

2、很生气:为什么孩子被打,还要生孩子的气呢,这是因为家长看到孩子只会哭,就认为孩子很懦弱,平时教育都白搭了。

二、为什么孩子会打架:

很多时候爸爸妈妈并没有弄清楚为什么打,却采取极为错误的作法,下面场景你熟悉吗:

你怎么这么胆小啊,别人打你不懂得还手啊

真是没有用,走打回去等等

这样做后果带来的往往是负面影响,因为孩子从上幼儿园开始,就算是接触社会的开始,每到一个新的团体,就要面临新的问题,孩子由于认知的缺乏,可能就会选择简单粗暴的办法来面对出现的新问题。

其次,孩子天性爱玩的,打闹是难免的,因此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能也会见到,小孩子没有怎么样,大人却彻底闹翻,这也就是说,大人不要轻易介入孩子的打闹,因为这样极易让事情性质改变。

最后孩子之间如果出现严重的打人事件,个人认为归根到底是社交功能缺失,家长就需要及时介入了。

三、家长该如何教会孩子保护自己:

绝大多数家长,可能选择的方法就是“打回去”,有不是这样教育的家长,方便留言吗?我不建议这样做。面对孩子被打事件,家长可以参考以下做法,应该比简单打回去更有效:

1、及时发现并稳定孩子情绪

孩子被打内心一定是极其难过沮丧的,家长首要稳定孩子情绪,如果孩子不想说,也不要急于问,等待孩子情绪稳定下来再了解事情经过。

2、询问孩子能否自己解决,是否需要父母介入

正如前文所述,孩子打架有时候是社交的缺乏,,家长在了解事情经过后,可以判断事情大小,如果事情不严重,建议鼓励孩子自己解决,如果孩子实在不愿意,家长可以介入。

以上两点基本是孩子被打后,家长的处理方法,下面介绍一下,如何预防被打

3、加强身体素质煅炼:

与其单纯告诉孩子“别人打你,你就打回去”,不如陪着孩子煅炼身体,身体强壮了,别的孩子自然也就不敢欺负了,没有几个人愿意挑战比自己强大的,小孩子也不例外。

4、学会逃跑

一切能够保护自己的手段都不丢人,如果欺负孩子对方是高年级的孩子,这个时候就要教会孩子尽可能逃跑。不到万不得已情,不要让孩子挑战比自己强大的。

5、学会求助

明确告诉孩子,如果发生被打事件自己无法解决,在学校第一时间向老师求助,在外面向警察求助。因为老师和警察都能对打人者有一定震摄,也能有效预防再次被打。

6、建立强大内心

“遇到事,别怕事”,学会勇敢面对,这是孩子必须要经过心理关,本就是旗鼓相当的两个孩子,自己的孩子却总是受欺负。很有可能就是不相信自己可以打赢对手……

孩子被他人欺负,只会哭甚至没有别的反应,想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家长平日里就要训练孩子,尤其是孩子一哭就妥协。这样会在孩子潜意识有一个印象,我哭别人就会让着我。其次让孩子学会审时度势也极为重要,这样将有助于孩子根据现场情况做出最有利选择。

不知道我的回答,是否解决您的疑问,如果还有疑问,欢迎留言,留言必复。


我是乔治的恐龙爸爸,一个普通的超级奶爸,欢迎关注我,为了孩子健康成长我们一起聊聊育儿路上事吧,知道不知道的,我们一起进步。您的点赞会让我万分荣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