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主好,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孔子是不是诛杀了少正卯,至今还无定论,就此问题野狐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 少正卯其人
少正卯是鲁国的大夫、官至少正,其名字不详。少正卯和孔子同时代,能言善辩,当时就有“闻人”之誉,他也聚徒讲学,广收弟子,但少正卯宣传的是法家思想,很多地方和孔子的思想有着严重的冲突。当时孔子门下有不少弟子曾投到少正卯门下,
"少正卯者,鲁之闻人也,与仲尼并居于鲁。仲尼之门人,三盈三虚,独颜渊不去。……”——宋 刘敞《公是集》
足见少正卯非等闲之辈。少正卯和孔子之间,不是抢生源这样简单的矛盾,是两条思想战线上的斗争。
二 孔子诛杀少正卯
鲁定公十四年,孔子升任为鲁国的大司寇,掌管鲁国的刑政司法。孔子上任才七天就诛杀少正卯与两观之下,并且曝尸三日。此事最早见于《荀子·宥坐》"夫少正卯,鲁之闻人也,夫子为政而始诛之,得无失乎?"司马迁《史记 孔子世家》云:"定公十四年,孔子年五十六,由大司寇行摄相事……于是诛鲁大夫乱政者少正卯。"
《孔子家语 始诛》中对此有较为详细的记录,孔子诛杀了少正卯,子贡提出质疑,孔子解释说:少正卯这个人通晓人情世故,心底险恶,这很可怕;他行为怪癖,又固执倔强;他尽是歪理学说,又巧舌如簧,很能蛊惑人心;他常关注社会阴暗面,传递的都是负能量;他为非正统、非主流的思想推波助澜。一个人有上述五种品性中的一个,君子就应该诛杀他。少正卯这五种品性兼而有之,是乱世的奸雄,不能不杀。孔子还举了周公诛管蔡、太公诛华士、管仲诛付乙等七个例子,说这七个人异世而同恶,少正卯和他们性质一样,属于危险人物,“乱政大夫”。
《尹文子》、《说苑》等典籍也有孔子诛杀少正卯的记载,后世学者一般认为这都是源于《荀子 宥坐》。
朱熹在《晦庵集》中对此事提出了质疑,认为孔子没有杀少正卯,是齐鲁的陋儒不满孔子,编造的抹黑故事。朱熹讲了三点原因,听起来也很有道理,于是后世就有很多人也持这种观点。
孔子是否杀了少正卯,恐怕永远也说不清楚了,历史上这种永远也不会有结论的争辩不是一个两个。
三 野狐的看法
荀子是儒家最后一个集大成者,孔子论事有一个大的原则“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野狐认为,荀子也一定会遵从这个大原则的。这样重大严肃的问题,荀子恐怕不敢随便编造吧。《孔子家语》中的记载很合乎情理,完全能解释得通,所以野狐认为孔子杀少正卯一事应该属实。
少正卯的问题不是刑事犯罪,属于政治犯。不同思想流派激烈争斗,因此发生流血事件,这是很正常的社会现象。秦始皇为何坑杀了四百多儒生?理由就是“儒以文乱法”,这是法家对儒家的残酷镇压,这就是思想斗争,后世曹操诛杀杨修,也有着这个成分在里面。这样看,孔子诛杀少正卯也属于正常现象,没有什么奇怪的。
古人讲“道不同不相与谋”,这个“道”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三观,轻则不一起议事共事,重则相互诽谤攻击,如果条件具备诛杀就会很正常的产生了。孔子杀少正卯,出于公心,不是私仇,孰对孰错,野狐说不清楚,恐怕没人能说清楚。
结束语
历史就是一盏灯,它的价值就在于照亮未来的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