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问题中所说的美国200多年没有第三个党当政这是不准确的,更准确的提法应该是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一直是两党制


美国政党制度的发展演

(来源:Wikipedia,下同)


事实上,美国联邦政府建立以来,至今已经经历过六个政党体制,并非一开始就是民主党和共和党轮流坐庄的局面美国第一个政党体制是联邦党人与民主共和党人,或者说杰斐逊派反联邦党人的两党对峙的第一政党制度时期(1792-1824),这一时期两党政治的中心议题是是否应该建立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其中联邦党人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第一任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和美国第二任总统亚当斯;而民主共和党人的代表人物则是美国第三任总统杰斐逊与美国宪法之父,第四任总统麦迪逊。随着美国中央政府的建立与巩固,以及联邦党人的灵魂人物汉密尔顿的英年早逝,联邦党人最终式微,到詹姆士·门罗总统时期,美国已经完全是民主共和党一党独大的局面


描绘美国第一政党制度时期的联邦党人与杰斐逊派党争的漫画、第一政党制度时期美国各州的党派倾向性、联邦党人的标志、民主共和党(杰斐逊派)的标志(从上至下)


美国第二个政党体制是辉格党与民主党两党并存时期。在这一时期,原本的民主共和党分裂,一部分形成民主党(也就是今天美国民主党)另外一个政党则是全国共和党(并不是今天的共和党)及其发展而来的辉格党。两党之间的斗争主要围绕着是否应该建立一个中央银行体系,以及是否实行近代工业化和贸易保护主义进行的,这一时期美国党争非常激烈,美国政党分肥制就是这一时期开始实行的。民主党的代表人物是安德鲁·杰克逊,辉格党的代表人物是亨利·克莱。随着安德鲁·杰克逊强行终止了美国第二银行的发钞特许权,以及辉格党因为在奴隶制问题上的内部分裂而崩溃,美国第二政党制度(1828-1854)结束。


美国第二政党制度时期美国各州的党派倾向


美国第三政党制度(1854-19世纪90年代)时期政治斗争的焦点是奴隶制问题1856年大选中,共和党(即当代共和党)在辉格党的废墟上开始崛起,并且在1960年大选中获得总统宝座(南方和北方民主党分裂,各自推出自己的候选人,结果共和党人林肯当选),这引发美国内战,而内战以北方胜利告终。这一时期共和党在美国政治中占有统治地位,而民主党虽然会有时控制国会某个院、甚至两院,但却一直处于在野状态。两党因为内战和战后重建问题而尖锐对立,这一对立因1877年妥协而缓和,这样,随着战后重建时期的结束,美国第三政党体制时期也结束了。


美国第三政党制度时期美国各州的党派倾向(上)与美国南部各州对民主党的支持情况(下)


美国第四政党制度(1896-1932)时期虽然共和党仍然处于优势地位,但是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的政治斗争焦点则发生了转变。在19世纪90年代,民主党和共和党是围绕关税问题展开斗争的。而进入19世纪末20世纪初开始,对垄断企业的监管问题、腐败问题、选举问题、央行制度问题等成为了这一时期的政治焦点,这一时期也因此被称为进步主义时代。这一时期共和党代表人物有西奥多·罗斯福、塔夫脱、柯立芝等;而民主党的代表人物则是威尔逊。共和党的优势因为1929年经济危机引发的大萧条而被侵蚀。随着1932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当选,美国第四政党制度时期结束。


美国第四政党制度时期美国各州的党派倾向


美国第五政党制度(1932-1968)时期也叫新政政党体制时期。这一时期的政治话语核心问题是新政自由主义。由于大萧条引发的选民群体政治态度的变化以及富兰克林·罗斯福的新政自由主义的发展,使得民主党长期控制白宫的新政联盟出现,而与之相对应的则是非正式的保守联盟(民主党和部分共和党人)共和党则分裂为温和派和保守派。这一时期民主党的代表人物包括富兰克林·罗斯福、肯尼迪、林登·约翰逊等;而共和党的代表人物包括艾森豪威尔、纳尔逊·洛克菲勒等。而随着肯尼迪和林登·约翰逊时期民权运动的发展与伟大社会运动改革的推进,美国政治核心问题随之发生变化,新政政党体制结束。


奠定美国第五政党制度的富兰克林·罗斯福


美国第六政党制度(1968-今),也就是美国当代政党制度,这一时期民主党和共和党谁也没有压倒对方的实力,双方轮流坐庄,而这一时期美国两党政治的焦点问题则是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所谓“政治正确”,即黑人权利以及由此引申出来的少数人的权利等问题。这一时期民主党的代表人物包括卡特、克林顿、奥巴马;而共和党的代表人物则包括了里根、布什父子等。


美国不同时期总统职位与国会的党派分布情况


因此,美国并非总是民主党与共和党两党独大,事实上最早的美国民主党是19世纪30年代,从民主共和党,即杰斐逊派分裂出来的,后来经过多次重新组合,最终才形成我们今天所看到的民主党;而共和党最早是在19世纪50年代形成,是从民主共和党分裂出来的全国共和党的基础上形成的辉格党这一母胎中分裂出来的,并且同样也经过了多次重新组合,最终形成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共和党。而在这一过程中,在美国政治中占有主导地位,并且曾经问鼎过白宫的政党包括联邦党人、民主共和党(杰斐逊派)以及辉格党;除此之外,全国共和党也曾经在美国政治中具有重要影响力,是两党制中的一党。从这个角度来说,不能说200多年的历史的美国没有第三党当政,而应该说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一直是两党制


民主党的“驴”形象与共和党的“象”形象


至于说为什么美国一直是两党制,这和美国的选举制度、单一行政首长制度、美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等密切相关,具体可以参见“为什么美国总是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https://www.toutiao.com/i6724957043318325767/。

最佳贡献者
2

美国有很多党,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的政党一共有一百多个,除了最有名的共和党和民主党之外,还有茶叶党、宪法党、进步党、绿党、中间共和党、美国社会党、自由意志党等等。

这些第三党之所以无法上台执政,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


①:美国政治架构限制了第三党发展。

美国选举是“赢着通吃”规矩。

所谓赢者通吃,通俗的讲,就是只有第一名是胜者,第二名以下都是失败者。当一个党的票数取得选区半数以上,或者没过半数选票,但票数排名第一,那么这个选区内的所有选票就都归这个党获得。

这种制度由于很容易导致按票数领先的候选人会因为选举人票低于对手,从而失去大选获胜机会(比如当年戈尔败给小布什),所以选民在投票时,为了不让自己反感的党获胜,往往会把票投给势力较大的反对党,而不是投给获胜希望渺茫的小党。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固化美国两党制的政党结构。

而且由于小党没有上位的机会,这就又导致小党竞选者连露脸的机会都没有,更加的没有名气。

比如说美国总统电视辩论大赛,这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但是由于有候选人只有在各主要民调中的平均支持率达到或超过15%才有资格登台辩论的规定,第三党的竞选代表往往都没有上电视的机会。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自由意志党的约翰逊和绿党的斯坦恩就是由于都没有超过这个标准,所以上电视露脸的机会都没有。

PS:希拉里是45%,特朗普是35%。碾压第三党竞选者

②:美国两大政党并非墨守成规的党,它们也会不断调整,吸纳新党派的政策主张,从而压缩第三党的发展空间。

英国和加拿大跟美国一样,也是赢者通吃的制度,但英、加却有几个党,而非两党。之所以这样,是因为英、加政党太过于墨守成规,很容易被第三党抓住上位的机会。而美国的共和党和民主党则不同,它们有相当强的自我调整能力,总能调整政纲,适应新时代,使得其他政党几乎没有逆袭机会。

比如说上世纪七十年代,自由党凭借越南战争和尼克松政府推行管制政策导致民怨沸腾之机,靠着自由意志理念和在经济领域坚持自由放任的原则,挖走了共和党和民主党一部分选票。成为当时当之无愧的第三党。

但是当民主党和共和党政策稍微变动,也开始吸纳自由党的主张后,自由党立马就颓废了,其基本盘被两大党压缩得连渣都不剩。

这就好比现在微信和支付宝垄断了移动支付市场,其它APP出头的可能性微乎其微。即便某个APP靠着特色功能,能抢占一部分市场,但只要两大巨头“抄作业”,排名第三的APP一定是完犊子。

曾经有人说过,美国其实没有什么驴党和象党,驴象两党都是“变色龙党”。政策随时都可以变,只要有利于获选。

③:执政成本太高,第三党往往无法负担竞选开销。

美国总统的选举过程很费钱,虽然整个流程可以简单划分成“选出候选人”和“候选人选总统”两个步骤,但是美国的这两个步骤跟别的国家还都不一样。

比如说“候选人提名”这个环节,一般国家只要党内元老们拍板决定谁是候选人,或者党内成员投票确定谁是候选人,这个人就可以出去选了。

但是美国人为了确定总统候选人,连党内候选人也要全国公投。


全国公投这不是小事,一般当党派总统候选人出来后,市面上存在的选手基本上就剩共和党和民主党,以及自由意志党、绿党等几个稍微有点实力的党了。至于其他没影响力的党,因为公投太烧钱,只能选择退出。

到了真正的选总统大战,之前初选时玩过的游戏还要再来一遍。比如全国到处跑,到电视台、报纸、网站上打广告,到街头发宣传资料,租场馆办脱口秀,给粉丝画大饼等等。

折腾到年底11月份的时候,就到了全民投票阶段了。这次投票后,到了12月份,各州的选举人还要跑到各州的首府象征性地再投一次票,总统在这时候才能最终确定。

像这样前前后后要折腾一年,每次开销起码要10亿美元的竞选,小党往往都玩不起。总统大选玩到最后,就会变成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个老牌政党之间的烧钱游戏。

3

美国一开始,并没有什么现代性质的党派。所以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只要粗略回顾一下美国政治史就好了。

独立战争后,美国诞生了,因为美国是一个由州组成的国家,性质类似联邦,所以怎样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来使政府有效工作,来处理州与中央政府。州于州之间的问题,以及外交事务处理,对新生的美国都是艰难而重要的。正是在这种历史环境下,党派和第一次党派竞争开始出现。

第一次党派竞争主要围绕两个人展开,一个是第一财政部长汉密尔顿,另外一个是国务卿杰斐逊。这两个人是华盛顿的左右手,但在政治上却有着相当大的分歧。

首先,两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个人背景,汉密尔顿出生于北方上层阶级,而杰斐逊是南方种植园主的后代。杰斐逊深受欧洲启蒙思想的影响,坚信人的权利以及追求幸福的自由,具体在政治上的表达,就是从事农业是美国人民最好的生活方式,即南方的生活方式,换言之,杰斐逊理想中的美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而在汉密尔顿眼中,贸易与繁荣才是国家发展的方向,也就是商业强国。他希望宪法能够有更宽泛的解释,这样中央政府才有更大的权力来建立声誉。

简言之,杰斐逊希望美国是一个邦联制的国家,中央对地方的干涉不能够太多,各州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而汉密尔顿则认为,美国要走联邦制路线,拥有一个强力的中央政府,这样才能更好地展开贸易。因此,美国最初的政坛上因为政见分歧,产生了两个派别,即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

华盛顿在两人的矛盾中最初是保持中立的,但他的决策却慢慢偏向汉密尔顿。这些矛盾使得过会分裂成两个派别:北方的州大部分支持汉密尔顿,而南方则大部分支持杰斐逊。国会议员的分歧通过选举渗透到选民当中,于是在1792-1793年,选民与自己所支持的代表分别形成了两个分支:一方是以汉密尔顿为首的联邦党,另一方则是以杰斐逊为代表的民主共和党。

两党的斗争一直维持到了1800年大选,杰斐逊最终当选总统,历史上称之为“1800革命”,从此,民主共和党人迎来了他们的时代。

1800年选举以后,民主共和党执政长达24年,联邦党逐渐退出历史舞台。但因为没有了竞争对手,只要得到民主共和党内部提名就能当总统,于是内部矛盾出现了。1824你那的选举使民主共和党彻底分裂。

当选总统的亚当斯成立了一个新党派,即:国民共和党。这是一个商业资产阶级和部分南部种植园主的联盟,是一个不稳定的各种利益团体的组合,将北方作为他们的基础,而另外一个获选人杰克逊领导了民主共和党,而起成员仍是有着不稳定社会利益关系的群体,主要是农业资产阶层,以南方作为基础。

亚当斯奉行国家主义政策,有利于国家的资本主义发展,但伤害了南方人的利益。在1828年选举中,几乎所有成年白人都取得了选举权,更为重要的是,选举的方法改变了。州议会不在提名候选人,选民直接进行选举。于是这一年,杰克逊赢得了大选。

杰克逊成为总统后,他把民主共和党更名为民主党。民主党倜傥选举权的普及,许多没有财产的以及后来的天主教移民都拥有了选举权,因此,杰克逊受到了平民,尤其是西部移民的拥护。

但杰克逊的反对者也不少,这一时期由于大量天主教移民进入美国,宗教矛盾激化,一些强烈反对天主教徒拥有选举权的人成立反共济会,坚决抵制天主教徒的政治权力,而杰克逊对美国第二国家银行议案的否决损害了部分民主党人的利益,因此,1833-1834年冬,国民共和党、反共济会和部分民主党人成立了辉格党。在接下来的20年间,民主党和辉格党轮流执政,两党轮流当的习惯被延续下来。

造成美国党争最普遍而持久的原因是财产分配的不同和不平的。有产者和无产者在涉黑上总会形成不同的利益集团。债权人和债务人也有同样的区别。从两次分裂可以看出,政治理念的差异和经济利益的不同使人民团结到一个政党内部。利益问题和不同社会阶层的利益关系通常极大地影响一个党派的形成和分裂。北方以工商业资产阶级为主,南方以农业资产阶级为主,一方富裕,一方贫穷。这就是党派在南北地理上显示出的不同,也是为美国为什么一开始就只会诞生两个执政党的初因。

这一时期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人们的注意力很快就被奴隶制问题所转移。这也是南北之间矛盾的终极体现。1854年民主党参议员斯蒂文·道格拉斯提出了《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法案规定新州的奴隶制问题应该有当地的居民所决定。但问题是之前签订的《密苏里协定》规定在新增加的两个州禁止奴隶制。《堪萨斯——内布拉斯加法案》的实施,使得众多的奴隶制支持者和废奴主义者狂涌进新加入美国的两个州,争取获得人民主权的优势,造成了历史上的堪萨斯流血冲突事件。

北部民主党因此严重分裂,一半人支持法案,一半人反对。几乎所有的北部辉格党持反对意见。自由土地党是完全的废奴主义者。严重的党派分裂使得党派体系重新组合,主要依据则是是否支持奴隶制。于是反对法案的民主党人、北部辉格党人、自由土地党人等组成了一个全新的反奴隶制政党——共和党。

到1856年的时候,辉格党已经完全消失了,内战中,共和党成为与民主党抗衡的主要力量。虽然两党之间的争议在内战之后有所变化,但是两党制的体系并没有变化,一直持续到今天。

说到底,美国的政党从美国诞生伊始,每当出现关系到美国走向的重大历史抉择的时候,党派分裂重组,各种利益团体围绕最基本的利益而组成支持党和反对党。实际上美国不同历史时期还有很多小党派,只是在关系到绝大多数人利益的政治抉择时,只有支持和反对两种情况,中立是完全不可能的。这就是美国政治的特色。

4

因为没有需求,这两党轮流执政,一个党执政时,另一个党监督,效果非常好,执政和监督出了地球第一强国。如果出现力量均等的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党派,容易出现“斗地主”的情况,任何一个执政党的决策都很难获得通过,整天就只剩下扯皮了。

5

驴象之争,这民主党、共和党都是资产阶级政党,第三个只是没有机会而已。

6

早期的美国是联邦党人和反联邦党人,联邦党人代表美国东北部各州工商业和借贷资本家利益,反联邦党人代表农民,手工业者,种植园主利益。

这是美国政党的最早的形式,实际上美国国父华盛顿本人是非常厌恶政党政治的


两党制形成的标志:民主党和辉格党


现在的美国共和党的历史其实是比较晚的,最早正式的两党制是出现于1820年到1850年,当时民主党和辉格党轮流执政。


在联邦党退出历史舞台以后,民主共和党由于失去了竞争对手,反而导致内部分裂。民主共和党分裂成两派,一派是亚当时为首,自称青年共和党,一派为杰克逊为首,自称老共和党。

在1828年的时候,杰克逊建立了民主党,并且在同年总统大选击败国民共和党成为总统。

反对杰克逊的人成立了一个叫辉格党的政党。

这两个党冲突不断,辉格党在1852年总统选举中大败后,组织逐渐瓦解。

辉格党当年的传单。


到了19世纪50年代,由于奴隶制的存废问题,又一次引发讨论,导致几乎所有的党内部都出现了分裂,1854年,辉格党,自由土壤党和反奴隶制的民主党人又成立了一个新党,目的就是为了废除奴隶制,该党名称就叫“共和党”,这就是一直到今天的共和党。


说起来讽刺的是,当时民主党是赞成奴隶制,共和党是反对奴隶制的,今天的共和党反而成为老白人的聚集地,而民主党则是五颜六色,有色人种占据很大分量。


美国南北战争的结束使得美国完全统一,懂南北战争,懂美国大半,在南北战争之前,美国是一个不成熟的国家,南北战争之后,今天美国绝大部分政治体系,司法体系都是南北战争后建立起来的,两党制也是。


单首长和赢者通吃


美国是纯正的总统制,什么叫“纯正的总统制”?

比如说马克龙是法国总统,但是他下面还有一个法国总理。

英国是议会制,大家选的不是一个人,而是一个政党,然后政党内部再选出一个首相。

美国不是,美国是纯正总统制,就总统一个,总统统领三军,直接负责处理行政事务,他下面没有什么总理之类的。

因此,类似“总统”,“州长”之类的职务就特别重要,这就不像英国,动辄就首相辞职----反正议会制选举的是政党,这个人不行再换一个,美国总统是铁定四年。


比如说特朗普上台了,他代表共和党执政,那就铁定是共和党执政,他不需要分享权力给其他党,这让小党没有生存空间。


同时美国还是一个赢者通吃的国家,新罕布什尔州当年的总统选举,希拉里获得了47.5%的票,特朗普获得47.4%的票,希拉里只比特朗普多了423长选票,那么整个州所有的选票全部归希拉里。

看起来不合理,但是美国就是这么做的。


这导致一个问题:反正只有一个人最终是大赢家,他会拿走所有的东西,什么都不留下,这给那些小党的生存空间就很少了。要么赢要么输,不存在中间阶段。


像德国之类的国家就不是这样,有充足的小党空间,有时候执政党还被迫去寻求小党的支持,但是对于美国来说,并不是这样,赢了全拿,输了啥都没有,那还要小党干什么。

7

在我们的印象中美国政坛似乎一直是由共和党与民主党这两个政党轮流执政,那么是不是由于美国宪法明文规定只能由这两个党执政呢?又或者这两个党利用自己的势力合力打压呢?事实上美国宪法从未明文规定美利坚合众国实行两党制。据不完全统计:在美国大大小小的政党一共有一百多个,除了共和党与民主党之外还有茶叶党、宪法党、进步党、绿党、中间共和党、美国社会党、自由意志党等等。严格意义上说美国200多年没有第三个党当政是不准确的,更确切的说法应该是200多年历史的美国一直是两党制。这两种说法的区别何在呢?从需要从美国的政党制度产生及其演变历程说起。

在美利坚合众国刚成立之初是不存在党派轮流执政的情况的——当时美国的联邦政府是由华盛顿等开国元勋直接领导,这时美国联邦政府的制度尚处于完善过程中,当时美国的开国元勋们一致认为应该建立一个和谐一致的、不存在党派纷争的国家。他们眼中的政党代表小宗派或小集团的利益,党派行为与腐败阴谋等直接挂钩,所以当时的美国政治并不是政党活动的天下。不过有人的地方总是会有不同的利益诉求的,很快美国政坛就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政治观念:一种主张建立了一个强有力的联邦国家,另一种则主张尽可能维护各州相对独立自主的权利。正是这种观念上的分歧使当时的美国政坛实际上分化为两派政治势力,尽管一开始两派都不是以政党的名义进行活动。

1787年美国召开制宪会议,时任华盛顿政府财政部长的亚历山大·汉密尔顿及其支持者拥护联邦宪法并自称“联邦党人”。严格意义上这时的联邦党还并不是一个真正组织架构严密的政党,而仅仅只是汉密尔顿拉拢了一群拥护联邦宪法的志同道合之士形成的一个小圈子。一开始联邦党着眼于经济问题——他们试图通过建立中央银行对全国经济进行整合,从而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发展到后来他们开始主张削弱各州的自主权。这样的主张自然遭到了那些希望保留各州自治权限的人不满,于是后者组织了民主共和党与之分庭抗礼。

1797年联邦党人约翰·亚当斯当选总统,当时的人们谁也没预料到约翰·亚当斯会成为美国历史上唯一的联邦党总统:1801年联邦党在总统大选中败给了民主共和党的托马斯·杰斐逊,联邦党转而以在野党的身份批评杰斐逊的政策。1804年联邦党领袖汉密尔顿去世后该党日渐式微,直到1815年瓦解,就此退出了美国的政治舞台。主张加强联邦权力的联邦党的瓦解使主张保留各州自主权的民主共和党在美国形成了一党独大的局面,然而民主共和党内部的矛盾却已在悄然滋长:1825年民主共和党内部发生了分裂——时任美国总统的约翰·昆西·亚当斯新成立了国家共和党。1828年原民主共和党内部剩下的另一派在安德鲁.杰克逊的带领下出走并建立了民主党,这就是一直延续至今的美国民主党。同年安德鲁.杰克逊当选美利坚合众国第7任总统,民主党正式执政。

在安德鲁.杰克逊之前美国已经历了乔治·华盛顿、约翰·亚当斯、托马斯·杰斐逊、詹姆斯·麦迪逊、詹姆斯·门罗、约翰·昆西·亚当斯6任总统,而这6任总统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他们在成为总统前都出自弗吉尼亚政界。尽管这6任总统的上台都需要通过选举,但在那个年代玩选举是需要政治资源和经济基础的,所以这6任总统无一不是出自政治世家,以致于这6任总统执政时期被后来的美国人誉为“弗吉尼亚王朝”。安德鲁.杰克逊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打破政治世家垄断政坛的平民总统,他的上台标志着美国政治开始由精英政治向平民政治转型。杰克逊上台后立刻开始启动一系列大刀阔斧的改革,而为顺利推行改革就有必要巩固自己的权力,因此杰克逊在美国历史上也是一位以独断专行著称的总统。美国建国时确立了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制度,然而杰克逊任内成功控制了国会的人事变动,让内阁成为总统的听话班子。杰克逊在自己的整个任期内先后使用12次宪法赋予的总统否决权,从而使自己大部分意愿得以顺利落实。

美国的联邦制国家性质使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的关系问题成为美国政治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尤其是在美国早期历史上由于尚未形成一套使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都能协调运作的成熟机制,因此各州之间围绕央行、关税、蓄奴制等问题一直争议不断。杰克逊任内主张扩张联邦政府权力和主张限制联邦政府权力的两派政治势力之间的争议集中在央行问题上:美国最早的央行是汉密尔顿领导的联邦党人打造的产物,其目的就在于统合全国经济,这自然遭到反联邦党人的抵制。在两派在争执下第一合众国银行被获准试运行20年,结果20年期限届满后两派政治势力围绕央行的争议依然激烈,以致于央行停办了4年。1812年第二次美英战争爆发后美国经济陷入混乱的状态,大家感觉还是需要有一个央行对全国经济进行约束和总揽,于是1816年第二合众国银行再次获得试运行20年的权限。这时美国国内围绕央行的争议依然是激烈的,反对派只是同意央行试运行20年,那么20年后呢?尽管第二合众国银行的20年试运行期要到1836年到期,然而杰克逊老早就公开表示:自己不会允许央行在合约期满后继续存在。问题在于:美国毕竟是个三权分立的国家,尽管杰克逊是一个强势总统,但合约期满后央行能否继续存在还是需要经由国会决定。

当时国会里有一个名叫亨利·克莱的议员四处活动,最终使国会通过了延长央行合约期的议案。美国宪法赋予总统一项特权:如果参众两院的议案不是超过三分之二的绝对多数通过的,那么总统可以行使否决权。上文已提到杰克逊整个任期曾先后12次行使否决权,而这次央行事件就是其中之一。杰克逊通过行使否决权使亨利·克莱等人在国会通过的议案变成了废纸,而亨利·克莱也并未就此罢休。亨利·克莱早就对杰克逊的铁腕和专断不满,以致于他和他的班子早就称呼杰克逊为“国王安德鲁一世”。美国的独立建国本身就建立在反对专制王权的基础上,亨利·克莱等人这样称呼杰克逊显然是在表明一种反对态度。亨利·克莱认为他们有必要成立一个反对“国王”的政党:1833年国家共和党陷入困境,亨利·克莱等人趁机组建了新的名叫“辉格党”的政党,解散了国家共和党。1841年威廉·亨利·哈里森当选总统,辉格党正式执政。1841年4月4日威廉·亨利·哈里森病死于任内,政权重回民主党之手,1848年辉格党的扎卡里·泰勒当选美国总统。19世纪50年代辉格党因为在蓄奴主义与反蓄奴主义之间摇摆,最终陷入分裂,逐步被边缘化。辉格党的边缘化为一个新兴政党的异军突起创造了有利条件:1854年2月28日一个旨在反对奴隶制扩张和拥护自由土地的新政党——共和党在威斯康星州里彭的公理会教堂成立,其成员主要是辉格党和民主党内部的反蓄奴主义者。当时由反蓄奴主义者组成的共和党的核心宗旨就是两个字“自由”:自由的国民、自由的土地。在奴隶制的存废问题上他们是蓄奴制的反对者,与此同时他们也是联邦的支持者——他们认为:州权不宜过大,所有州都该紧密团结在中央政府周围,保证联邦的统一,坚决反对分裂。

到1855年末美国北方各州都成立了共和党组织,共和党的阶级成分十分广泛:北方工商业资本家、中产阶级和工人、北部和西部的农场主、农民和废奴主义者都成为了共和党的支持者。异军突起的共和党一举打破了此前民主党和辉格党并立的局面。1856年大选后辉格党已彻底不复存在,这年6月原辉格党成员亚伯拉罕·林肯被共和党代表大会提名为联邦副总统的候选人。1858年6月16日林肯在同民主党提名的道格拉斯竞选总统时发表演说:“一个裂开的房子是站立不住的。我相信这个政府不能永远保持半奴隶半自由的状态。我不期望联邦解散——我不期望这座房子倒塌——但我确实期望它结束分裂状态。它要么全部变成这一种东西,要么全部变成另一种东西。要么反对奴隶制的人将制止奴隶制的进一步扩大并使公众相信它正处于最终消灭的过程中;要么拥护奴隶制的人将把它向前推进,直到它在各个州里,无论是老州还是新州,北部还是南部,都同样变得合法“。在此后的8~10月期间林肯和道格拉斯就奴隶制问题展开了一场震惊全国的大辩论,吸引了成千上万的观众赶赴辩论现场。1860年11月林肯当选美国总统,他成为了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共和党总统,共和党第一次上台执政。

然而林肯就任总统恰恰进一步加剧了美国的分裂:由于林肯坚决反对南方奴隶主将奴隶制扩张到北方自由州的企图,因此尽管林肯在整个美国获得了相对多数的选票,但在南方的10个州他连一张选举人票也没获得,由此可见南方各州对他的反感。作为共和党对手的民主党在面对联邦的分裂时其本身也发生了分裂:民主党内主张维护联邦统一和反对蓄奴制的派倒向了北方,民主党由此分化为南北两派。从1800年联邦党人在大选中落败到1860年民主党分裂美国的政党体制已经历了两轮重组:在这一过程中联邦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先后粉墨登场,而在连续两轮重组中联邦党和辉格党逐渐瓦解,只剩下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并立。由于美国实行总统制——决定某党派是否上台执政的关键不在于在国会占有席位多少,而在于谁推举的总统候选人能当选,要么获胜,要么失败,没中间路线可走,因此极易出现两极化。除了制度因素的影响外,美国历史上导致政党分化重组的历史事件也是两极对立的:先是强化联邦权威的主张同维持各州自主权的主张对立,再是废奴主义和蓄奴主义的对立。

1847年美国著名画家汤姆斯·纳斯特就预言:未来的美国将会出现共和党和民主党轮流执政的局面并以此为题材绘制了一幅象与驴压跷跷板游戏的漫画——象是共和党的党徽,驴是民主党的党徽,此后共和党和民主党的选战又被称为驴象之争:两党的支持者常举着“象”、“驴”的标牌来进行竞选宣传。由于民主党在1860年发生了分裂,此后民主党的主体在政治立场上倾向于南方各州一边,由于美国的南北内战最终以北方的胜利和奴隶制的取消告终,这就使出现内部分裂又站错了队的民主党处于相对不利的状态:1861~1933年间美国一共产生了15位总统,其中只有克利夫兰和威尔逊两位是民主党人,其余时间均为共和党执政。在这一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第三党试图与共和、民主两党角逐的现象:其中第三党距离成功最近的一次是1912年的美国总统大选——1909年卸任的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宣布自己退出共和党并另立进步党参与竞选,在这次选战中西奥多·罗斯福领导的进步党成功击败了自己的老东家共和党,然而进步党入主白宫之梦最终被民主党的威尔逊粉碎。继进步党之后美国大选中仍不断涌现出各式各样的第三党。大多数第三党运动就像流星般在一次大选中明亮闪过,然后很快就消逝了,共和党与民主党长期轮流执政的状态并未被打破,不过第三党往往在竞选中扮演着独特的搅局角色: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组党参选并获得18.9%的选民票,但却无法在任何一个选区胜过两大党候选人,但他的搅局起到了分流政见与之相似的布什的选票,最终民主党候选人克林顿得以入主白宫。在特朗普与希拉里的大选中仍有绿党、自由意志党等党派的候选人参选,这些第三党由于支持率不够甚至没能获得上电视参加辩论的资格,却依旧延续着第三党在美国大选中的存在。

应该说直到上世纪30年代以前美国的政党政治尽管被形容为共和党、民主党轮流执政的两党制,但实际上共和党的实力明显强于民主党。颇有戏剧性的是:民主党得以重振旗鼓的武器却是曾经的共和党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新政理念,而落实这一理念的正是西奥多·罗斯福的侄子富兰克林·罗斯福: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美国正处于飞速发展时期,然而与此同时急剧的工业化和城市化也产生了种种社会问题,西奥多·罗斯福掀起了揭露社会黑暗面的“扒粪运动”,同时他试图通过加强联邦政府对经济生活的干预力度实现对国民经济的调控。1929年10月下旬一场发源于纽约华尔街的经济危机迅速蔓延开来,当时在职的共和党总统胡佛对此一筹莫展,人们开始对共和党日渐失望,与此同时主张实行新政的民主党人富兰克林·罗斯福受到选民的大力支持。由于在新政和二战中的贡献,富兰克林·罗斯福得以从1933年到1945年连任四届总统,由于富兰克林·罗斯福是在任内病逝的,所以由时任副总统的民主党人杜鲁门接任,在1949年的大选中杜鲁门成功连任到1953年,民主党因此得以连续执政20年。正是在这20年间民主党得以发展壮大,真正开始和共和党分庭抗礼,共和党、民主党两大轮流交替执政的格局至此也基本稳定下来。

我们现在可以总结美国的政党制度演变历史了:在美国历史上先后有联邦党、民主党、辉格党、共和党四个党派曾经执政,所以题目中所说的美国历史上从来没有第三党当政其实是个错误概念。不过美国的两党制的确是一直延续至今的:早在建国之初就形成了联邦党与民主共和党的对立;杰克逊总统当政时期形成了辉格党和民主党并立的第二党系;自1860年林肯领导共和党上台执政后共和党与民主党轮流执政的格局逐渐形成并一直延续至今。尽管美国历次大选中总有第三党的身影,但他们更多只是起到搅局的作用,历次大选最终的得胜者仍是在两大主要政党中决出。那么第三党为什么难以上台执政呢?这首先是因为两大主要政党占据着更充分的政治资源:尽管两大主要政党需要和第三党同台参加竞选,在制度形式上的确是公平的,但两大主要政党所具有的政治资源是第三党所无法比拟的。试想一个名不见经传的人物如何让都不认识的人投票给他呢?所以参与选举必然是需要一定的经济基础和人脉圈子作为支撑的。两大主要政党在长期执政的形势下早已培养了自己的固定选民,相比之下第三党没固定的选民和组织机构,没足够的竞选经费,没知名的候选人,甚至可能连成熟的竞选纲领都没有。每次大选期间候选人都会全国到处跑:到电视台、报纸、网站上打广告,到街头发宣传资料,租场馆办脱口秀,给粉丝画大饼等等。这样前前后后要折腾一次的开销至少要10亿美元的竞选,共和党和民主党这两个老牌政党财大气粗自然负担得起,可第三党既拿不出这么多钱打广告,也没几个让老百姓都认识的知名候选人,这就注定只能在大选中扮演搅局的角色。本来美国总统电视辩论大赛是一个露脸的好机会,但由于有候选人只有在各主要民调中的平均支持率达到或超过15%才有资格登台辩论的规定,所以第三党的竞选代表往往连上电视的资格都没有。2016年的美国总统大选中自由意志党的约翰逊和绿党的斯坦恩就是由于都没有超过这个标准,所以上电视露脸的机会都没有。第三党候选人本来就没什么知名度,而电视辩论这样的活动又上不去,实际上就失去在老百姓面前露脸的机会,那么竞选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除了第三党这种先天劣势之外美国的政治架构实际上也限制了第三党的发展。美国作为一个总统制国家的大选和议会制国家的大选有一个显著区别:议会制国家的选举是由选举中占据多数票的政党上台组阁执政;而美国这种总统制国家选举的关键在于哪个政党的候选人能成为总统。那么美国总统怎么产生的呢?也许有人会说是选出来的。那么怎么选的呢?事实上美国总统不是由全体选民一人一票选出来的。本来美国宪法在最开始制定总统选举办法时是打算采用全民直选的方式,然而这样做的结果就是那些人口少的州无论如何投票也干不过人口大州,久而久之这些州就会与中央离心离德。美国总统的选举办法最终被确立为选举人团方案:全国分为若干选区,每一选区由有权选举国家立法机构下院议员的人们选出本选区若干行政长官的候选人,这些选举人将在某地会集后投票选出行政长官。选举人团的数量和两院议员的数量对应:美国50个州中每个州都在参议院有两个名额,而众议院的名额数量则根据各州人口比例计算。按照这个算法:最少的州只有3张选举人票,而最多的加利福尼亚州则有55张选举人票。美国的选举制度秉承的是“赢者通吃”的原则:在每个选区的选举中只有第一名是胜者,第二名以下都是失败者。当某个候选人的票数取得选区半数以上,即使在没过半数的情况下票数排名第一,那么这个选区内的所有选票就都归这个候选人获得。如果某个候选人在加州的55张选举人票中获得了28张,那么整个加州55张选票都算这个人的。选举人团制度本质上是为照顾人口小州的利益,但这样做也有一个负面效应:有时可能会出现取得更多普选票的候选人输在了选举人票上,也就是说更多选民支持的候选人无法入主白宫。所以选民为了不让自己反感的党获胜往往会把票投给势力较大的反对党,而不是投给获胜希望渺茫的小党。因为大家都觉得:靠我一个人改变不了大形势,如果投给获胜希望渺茫的小党,那么我这张票相当于最后会被赢家通吃掉,无形中就相当于浪费掉了。这样一来在客观上就固化美国两党制的政党结构。

8

自小选区制开始,就不会形成第三党。

何为小选区?

非大选区、比例代表制的就是小选区。也就是划分若干到具体议员席位,在每个小选区竞争的选举制度,只能形成两党制。

具体说,全美100个参议员分为50州,435名众议员分为435个选区,总统选举是以上国会议员数加华盛顿市的哥伦比亚特区三票就是538票。

而总统竞选结果,多数州是赢者通吃,不管两党竞选还是多党参加,得票最多(不需要过半)就可以获得本州全票。

这样的制度下,每一个竞选人都竭力把自己的主张向中间靠拢,避免激进的主张吓跑大多数选民投向对手。所以选民主党与选共和党有多大的区别?

同时民主党、共和党都有传统铁票区,坚定支持不动摇,第三党完全无法渗透。比如加利福利亚有55张选举人票,这个州就是坚定支持民主党的:

此外,两党占据垄断优势,资金、传媒、宣传,都是两党控制的,第三党可以冒个泡但从无竞选获胜机会。比如,1992年亿万富翁佩罗自掏腰包竞选总统,获得全美普选票的19%但未能获得一张选举人票,而只获得43%普选票的克林顿就捞取370张,大胜老布什168张。就是此理。

9

广义上说,内战之前美国并非真正的两党,联邦党没落后,民主共和党一党独大,之后出现辉格党,再出现共和党,然后才出现民主党和共和党两党对峙。

第三党执政最大的希望是1912年大选时,共和党分裂了,前总统老罗斯福另组改革党,这次大选成为三个党竞争,改革党得票超过共和党,但低于民主党。

目前美国多数选民在心里希望有第三党,民调表明61%选民有这个意愿,从2007年以来,民调希望出现第三党的比例始终在60%左右。有如此高的民意,为什么没有出现能够三足鼎立的第三党?

这是因为美国选举的规矩是赢者通吃,不管你得多少比例的选票,在该州得票第一的党获得该州全部候选人票。这种选举规则避免了小党左右政局和多轮选举的问题,但对于弱党很不利,因此第三党候选人和独立候选人能起到的只是搅局,并不能获胜。

这样一来,第三党很难建立长期的势力,这样就无法维持全国性的网络,也就无法进行全国性的动员。因为赢的希望等于零,也没什么人捐款,这样就更维持不下去了。

2020年大选对于第三党选举人很不利,目前还没有独立候选人露面,希望击败特朗普的人都借助民主党的平台,民主党也不希望有第三党,因为会分裂本党的基本面。

10

我就不明白为什么有人老是拿欧洲套大陆性国家?

大面积国家不可能搞得很复杂的,因为领土大资源多人口也多。

所以参差不齐,信息不顺。

不像欧洲一个国家就一个省大小,有什么事人人都很快知道。

这种大型国家无论什么制度都是军政制。没得选的。军事安全和治安需求在那里是永远都填不满的窟窿,汉武帝穷兵黩武和明朝锦衣卫都是例子。这么大的地方其实就是九亿人管理一个人都管理不好的,这个人往深山一躲,谁也找不到的。搞不好这九亿管理员之间的纠纷就够头疼的。

子弟兵名声好。古代剿匪可不是那么容易的,官兵常常砍了老百姓的头充数,老百姓没事也客串土匪的。

大型国家只有安全,没有政治。历朝历代都不是政治搞垮的,全是安全因素,不是皇上被非政治太监控制就是被外敌入侵。

英国安全所以是日不落帝国。欧洲政治所以就总是被揍。

希特勒揍法国反过来被揍。小日本当年连军队都没有国内社会全被管理成优良职工还不是被揍,被揍是在所难免的,谁叫你搞政治来?那个宰相喜欢大将军来?将相和一厢情愿的。花钱的和攒钱的要是能和平了。那士兵该喝西北风了。

你的回答

单击“发布您的答案”,即表示您同意我们的服务条款